GB∕T 29041-2023 汽车轮胎道路磨耗试验方法(正式版)_第1页
GB∕T 29041-2023 汽车轮胎道路磨耗试验方法(正式版)_第2页
GB∕T 29041-2023 汽车轮胎道路磨耗试验方法(正式版)_第3页
GB∕T 29041-2023 汽车轮胎道路磨耗试验方法(正式版)_第4页
GB∕T 29041-2023 汽车轮胎道路磨耗试验方法(正式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轮胎道路磨耗试验方法2023-12-28发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I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GB/T29041—2012《汽车轮胎道路磨耗试验方法》,与GB/T29041—201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适用范围,明确了标准适用对象为新轮胎(见第1章,2012年版的第1章);b)删除了部分术语(见2012年版的3.1~3.5、3.7);增加了部分术语(见3.2、3.3);c)增加了试验设备及其要求(见第4章);d)更改了轿车轮胎试验负荷的规定(见5.1.3.2,2012年版的4.1.3.2);e)增加了轿车轮胎试验气压允许偏差范围的规定(见5.1.3.7);f)更改了轿车轮胎试验里程和换位的规定(见5.1.4.1,2012年版的4.1.5.1、4.1.5.3和4.1.5.4);g)更改了轿车轮胎试验速度的规定(见5.1.4.4,2012年版的4.1.5.4);h)更改了微型/轻型载重汽车轮胎试验里程和换位的规定(见5.2.4.1,2012年版的4.2.5.1、i)更改了微型/轻型载重汽车轮胎试验速度的规定(见5.2.4.4,2012年版的4.2.5.4);j)更改了载重汽车轮胎试验里程和换位的规定(见5.3.4.1,2012年版的4.3.5.1、4.3.5.3和k)更改了载重汽车轮胎试验速度的规定(见5.3.4.4,2012年版的4.3.5.4);1)更改了牵引车试验换位图(见图C.7、图C.8,2012年版的图C.7、图C.8)。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力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双钱轮胎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双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浦林成山(山东)轮胎有限公司、四川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金宇轮胎有限公司、山东丰源轮胎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森麒麟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山东昌丰轮胎有限公司、黑龙江红河谷汽车测试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市浩大轮胎测试装备有限公司、安徽德技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北京中化联合认证有限公司、杭州汉德质量认证服务有限公司、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大连固特异轮胎有限公司、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普利司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青岛奥诺轮胎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蒋中凯、罗诚、陈少梅、张春海、廖发根、周琼、于海涛、李昭、张杰、徐丽红、本文件于2012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1汽车轮胎道路磨耗试验方法本文件描述了测试汽车轮胎道路磨耗性能的试验方法,包括试验用设备及其要求、试验记录和换位示意图等。本文件适用于新的轿车充气轮胎、微型/轻型载重汽车充气轮胎、载重汽车充气轮胎及其翻新轮胎的磨耗对比测试。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521轮胎外缘尺寸测量方法GB/T3730.1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的术语和定义第1部分:类型GB/T3730.3汽车和挂车的术语及其定义车辆尺寸GB/T6326轮胎术语GB/T7037载重汽车翻新轮胎GB9743轿车轮胎GB9744载重汽车轮胎GB/T14646轿车翻新轮胎3术语和定义GB/T6326、GB/T3730.1、GB/T373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车队队列convoy以清洁、补给和安全性能检视为中心内容的维护作业。位,检查调整发动机工作状况和汽车排放相关系统等为主的维护作业。2注:一级维护指除日常维护作业外,以润滑、紧固为作业中心内容,并检查有关制动、操纵等系统中的安全部件的维护作业。4试验设备及其要求4.1速度传感器或其他速度测试仪器,采样频率≥10Hz,精度为±1km/h。4.2温度计或其他测温仪器,精度为±1℃。4.3气压表或其他测胎压仪器,精度为±5kPa。4.4轮荷仪或其他测量质量仪器,精度为±5kg。4.6花纹深度尺或其他测量花纹深度仪,精度为±0.02mm。4.7车辆GPS定位系统。5试验方法5.1轿车轮胎5.1.1试验轮胎要求5.1.1.1试验用新轮胎应符合GB9743规定的安全性能要求。5.1.1.2试验用翻新轮胎应符合GB/T14646规定的安全性能要求。5.1.1.3试验用轮胎宜清除、修剪轮胎胎面上残留的胶料(排气孔胶柱、飞边)等。5.1.2试验道路选择试验用道路可根据试验目的进行选择。5.1.3试验车辆要求5.1.3.1同一车队队列中车辆的制造厂商、车型应相同,并且应具有同样的驱动系统、制动系统及悬挂5.1.3.2试验用每条轮胎承载的负荷应为GB/T2978或相关行业技术文件规定的负荷能力的5.1.3.3车辆按规定装载后,应停放至少24h。如果在此段时间内,悬挂系统出现异常,则该车不能用来进行试验。5.1.3.4开始试验前,应对试验车辆进行二级维护,如果发现任何异常,应予以记录和纠正,确保车辆正常运行。5.1.3.5每一次轮胎换位后试验前应对试验车辆进行日常维护,如果发现任何异常,应予以记录和纠5.1.3.6试验车辆的同一轴上应安装同一商标、同一规格、同一结构和同一花纹的试验轮胎。5.1.3.7将试验轮胎安装在GB/T2978或相关行业技术文件规定的轮辋上并充气,标准型轮胎充气压力为250kPa±5kPa,增强型轮胎充气压力为290kPa±5kPa。5.1.3.8每一次换位后试验前,轮胎轮辋组合体应做动平衡试验,重新调配平衡块并记录。5.1.4.1试验总里程宜为25500km±30km(前1500km为磨合期),磨合期后,每行驶3000km±330km宜按5.1.4.3进行换位。5.1.4.2试验开始前、磨合后、每次换位时应按GB/T521测量花纹深度。5.1.4.3试验轮胎换位形式宜为后交叉形式,即试验车前轴上的轮胎要换到该车后轴另一侧的轮位上;后轴上的轮胎要换到车队队列中的下一辆车的同一侧的前轴上;车队队列最后一辆试验车后轴上的轮胎,要换到车队队列的第一辆试验车的同一侧最前轴上。如果只有一辆试验车时,则轮胎换位在整个试验期间只在该车上进行。试验车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的队列应保持相同的次序。5.1.4.4试验车应在0km/h~120km/h速度下行驶,其中至少45%的路程应以60km/h~120km/h的速度行驶。同一车队队列中的试验车尽可能以同样的路线和同样的速度行驶。5.2微型/轻型载重汽车轮胎5.2.1试验轮胎要求5.2.1.1试验用新轮胎应符合GB9744规定的安全性能要求。5.2.1.2试验用翻新轮胎应符合GB/T7037规定的安全性能要求。5.2.1.3试验用轮胎宜清除、修剪轮胎胎面上残留的胶料(排气孔胶柱、飞边)等。5.2.2试验道路选择试验用道路可根据试验目的进行选择。5.2.3试验车辆要求5.2.3.1同一车队队列中车辆的制造厂商、车型应相同,并且应具有同样的驱动系统、制动系统及悬挂系统。5.2.3.2试验用每条轮胎的负荷应为GB/T2977或相关行业技术文件规定的单胎最大负荷的85%~90%。当试验车辆装配双胎时,则试验轮胎应装在外侧胎位上。5.2.3.3试验车辆按规定装载后,应停放至少24h。如果在此段时间内,悬挂系统出现异常,则该车不能用来进行试验。5.2.3.4开始试验前,应对试验车辆进行二级维护,如果发现任何异常,应予以记录和纠正,确保车辆正常运行。5.2.3.5每一次轮胎换位后试验前应对试验车辆进行日常维护,如果发现任何异常,应予以记录和纠5.2.3.6试验车辆的同一轴上应安装同一商标、同一规格、同一结构和同一花纹的试验轮胎。5.2.3.7将试验轮胎安装在GB/T2977或相关行业技术文件规定的轮辋上并充气,并按其单胎最大负荷对应的充气压力充气。5.2.3.8每一次换位后试验前,轮胎轮辋组合体应做动平衡试验,重新调配平衡块并记录。5.2.4.1试验总里程宜为31500km±30km(前1500km为磨合期),磨合期后,每行驶3000km±30km宜按5.2.4.3进行换位。5.2.4.2试验开始前、磨合后、每次换位时应按GB/T521测量花纹深度。5.2.4.3试验轮胎换位形式宜为后交叉形式,即试验车辆前轴上的轮胎要换到该车后轴另一侧的轮位上;后轴上的轮胎要换到车队队列中下一辆车的同一侧的前轴上;车队队列最后一辆试验车后轴上的轮胎,要换到车队队列第一辆试验车的同一侧最前轴上。如果只有一辆试验车时,则轮胎换位在整个试验期间只在该车上进行。试验车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的队列,应保持相同的次序。45.2.4.4试验车应在0km/h~120km/h速度下行驶,其中至少45%的路程应以60km/h~120km/h的速度行驶。同一车队队列中的试验车尽可能以同样的路线和同样的速度行驶。5.3载重汽车轮胎5.3.1试验轮胎要求5.3.1.1试验用新轮胎应符合GB9744中规定的安全性能要求。5.3.1.2试验用翻新轮胎应GB/T7037中规定的安全性能要求。5.3.1.3试验用轮胎宜清除、修剪轮胎胎面上残留的胶料(排气孔胶柱、飞边)等。试验用道路可根据试验目的进行选择。5.3.3试验车辆要求5.3.3.1同一车队队列中车辆制造厂商、车型应相同,并且应具有同样的驱动系统、制动系统及悬挂5.3.3.2试验所用的车辆应为后轮驱动。应使用普通货车或半挂牵引车和半挂车作为试验车辆。若试验用半挂牵引车,则试验用车应具有同样或类似的轮轴距、悬挂和传动系统,所用半挂车都应相同。当试验车辆装配双胎,则试验轮胎应装配在外侧胎位上。每一个车轮上的负荷应为GB/T2977或相关行业技术文件规定的单胎最大负荷的90%~95%。5.3.3.3试验车辆按规定装载后,应停放至少24h。如果在此段时间内,悬挂系统出现异常,则该车不能用来进行试验。5.3.3.4开始试验前,应对试验车辆进行二级维护,如果发现任何异常,应予以记录和纠正,确保车辆正常运行。5.3.3.5每一次轮胎换位后试验前应对试验车辆进行日常维护,如果发现任何异常,应予以记录和纠5.3.3.6试验车辆的同一轴上应安装同一商标、同一规格、同一结构和同一花纹的试验轮胎。5.3.3.7将试验轮胎安装在GB/T2977或相关行业技术文件规定的轮辋上,并按其单胎最大负荷对应的充气压力充气。5.3.3.8每一次换位后试验前,轮胎轮辋组合体应做动平衡试验,重新调配平衡块并记录。5.3.4.1试验总里程宜为52500km±30km(前2500km为磨合期),磨合期后,每行驶5000km±30km宜按5.3.4.3进行换位。5.3.4.2试验开始前、磨合后、每次换位时应按GB/T521测量花纹深度。5.3.4.3驱动轴上的试验轮胎只能在驱动轴间换位,从动轴上的试验轮胎也只能在从动轴间换位。每一条试验轮胎在试验的每一轮胎换位期,换到相同功能轴上的不同的轮位上;每一试验轮胎在规定的每一换位期满时,应换到相同功能轴上的不同的轮位上。换位形式宜为后交叉换位形式,即试验车前轴上的轮胎要换到该车后轴另一侧的轮位上,后轴上的轮胎要换到车队列队中的下一辆车的同一侧的相同功能轴的前轴上;车队队列最后一辆试验车后轴上的轮胎,要换到车队列队的第一辆试验车的同一侧相同功能轴的最前轴上。如果只有一辆试验车时,则轮胎换位在整个试验期间只在该车上进行。整个试验过程中的列队应保持相同的次序。的速度下行驶,其中至少60%的路程应以40km/h~5100km/h的速度行驶。同一车队队列中的试验车尽可能以同样的路线和同样的速度行驶。6试验记录和换位示意图6.1轿车轮胎道路磨耗试验记录表和换位示意图见附录A。6.2微型/轻型载重汽车轮胎道路磨耗试验记录表和换位示意图见附录B。6.3载重汽车轮胎道路磨耗试验记录表和换位示意图见附录C。6(资料性)轿车轮胎道路磨耗试验记录表和换位示意图A.1轿车轮胎道路磨耗试验记录表轿车轮胎道路磨耗试验记录表及试验车辆参数记录表分别见表A.1和表A.2。表A.1轿车轮胎道路磨耗试验记录表轮胎商标规格负荷指数花纹代号轮胎的初始位置轮胎轮辋组合体动平衡单边不平衡质量g生产编号天气平均温度℃道路组成充气气压kPa外直径mm总宽度mm初始花纹深度mm轮胎质量序号换位里程外直径mm总宽度mm花纹深度mm轮胎试验负荷轮胎的位置磨耗量mm动平衡g天气温度℃备注1(磨合期)2450034567822500925500注意事项7表A.2轿车轮胎道路磨耗试验用车辆参数记录表汽车商标型号驱动方式左轴距mm右轴距发动机排气量悬架形式车辆自重原始里程生产年份轮辋商标轮辋规格螺孔数量中心孔直径mm偏心距mm序号换位里程轮胎的位置前束mm左轴距右轴距mm动平衡g备注1(磨合期)2450034567822500925500注意事项8243243GB/T29041—2023A.2轿车轮胎道路磨耗试验换位示意图轿车轮胎试验换位示意图见图A.1和图A.2。224一十2其 lP-13图A.1单车试验换位示意图图A.2车队队列试验换位示意图9(资料性)微型/轻型载重车轮胎道路磨耗试验记录表和换位示意图B.1微型/轻型载重汽车轮胎道路磨耗试验记录表微型/轻型载重汽车轮胎道路磨耗试验记录表及试验用车辆参数表分别见表B.1和表B.2。表B.1微型/轻型载重汽车轮胎道路磨耗试验记录表轮胎商标规格负荷指数花纹代号轮胎的初始位置轮胎轮辋组合体动平衡单边不平衡质量g生产编号天气平均温度℃道路组成充气气压kPa外直径mm总宽度mm初始花纹深度mm轮胎质量序号换位里程外直径mm总宽度mm花纹深度mm轮胎试验负荷轮胎的位置磨耗量mm动平衡g天气温度℃备注1(磨合期)24500345678225009255002850031500注意事项表B.2微型/轻型载重汽车轮胎道路磨耗试验用车辆参数记录表汽车商标型号驱动方式左轴距右轴距发动机排气量悬架形式车辆自重原始里程生产年份轮辋商标轮辋规格螺孔数量中心孔直径mm偏心距mm序号换位里程轮胎的位置前束mm左轴距mm右轴距mm动平衡g备注1(磨合期)24500345678225009255002850031500注意事项n-3RB.2轻型/微型载重汽车轮胎道路磨耗试验换位示意图轻型/微型载重汽车轮胎试验换位示意图见图B.1~图B.4。图B.1单车试验换位示意图图B.2车队队列试验换位示意图121343图B.3皮卡单车试验换位示意图2343↑n-3n-2n-3图B.4皮卡车队队列试验换位示意图(资料性)载重汽车轮胎道路磨耗试验记录表和换位示意图C.1载重汽车轮胎道路磨耗试验记录表载重汽车轮胎道路磨耗试验记录表及试验车辆参数表分别见表C.1和表C.2。表C.1载重汽车轮胎道路磨耗试验记录表轮胎商标规格负荷指数花纹代号轮胎的初始位置轮胎轮辋组合体动平衡单边不平衡质量g生产编号天气平均温度℃道路组成充气气压外直径总宽度初始花纹深度轮胎质量序号换位里程外直径总宽度花纹深度轮胎试验负荷轮胎的位置磨耗量动平衡g天气温度℃备注1(磨合期)23456789注意事项注1:双胎内侧轮胎不参与换位。注2:行驶52500km后,如果磨耗没有达到花纹深度的一半,可以选择继续测试,5000km换位一次,15000km测量一次,得到更加完整的数据。表C.2载重汽车轮胎道路磨耗试验用车辆参数记录表汽车商标型号几轴左轴距右轴距发动机排气量拖车轴数空载重量原始里程生产年份轮辋商标轮辋规格螺孔数量中心孔直径偏心距序号换位里程轮胎的位置左轴距左轴距左轴距右轴距右轴距右轴距备注12500(磨合期)2345225006275007325008375009425004750052500注意事项注1:双胎内侧轮胎不参与换位。注2:行驶52500km后,如果磨耗没有达到花纹深度的一半,可以选择继续测试,5000km换位一次,15000km测量一次,得到更加完整的数据。C.2载重汽车轮胎道路磨耗试验换位示意图载重汽车轮胎试验换位示意图见图C.1~图C.8。23438234358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