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生态理念让习作教学焕发生命色彩 论文_第1页
发扬生态理念让习作教学焕发生命色彩 论文_第2页
发扬生态理念让习作教学焕发生命色彩 论文_第3页
发扬生态理念让习作教学焕发生命色彩 论文_第4页
发扬生态理念让习作教学焕发生命色彩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扬生态理念,让习作教学焕发生命色彩[摘要]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应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关注学生作为生命体的发展。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巧用技术,创设习作情境;多维互动,拓展习作思路;积累素材,践行习作模仿;体验生活,追溯习作源泉;激励表扬,激扬习作生命;泛在学习,拓展习作时空等,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参与、交流、体验的活跃氛围中,敢说、会写,让习作教学焕发生命色彩。[关键词]生态课堂;生态化习作;生命价值;习作指导;习作评价引言近年来,“生态理念”深入人心,学校教育呼吁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课堂”重视生本教育,强调尊重、唤醒、激励生命。从生态学的角度去反思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可以更好地回归教育本质,提升教育的生命价值。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1.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主体”缺失人本理念要求教师在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以人为本,开展人性化服务,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李敬.在人本理念下对教师角色定位的思考[J].2014,28(5):18-20.。然而,当前很多一线语文教师对人本理念的认识不到位,导致习作教学的“主体性”缺失:一方面,在习作教学时,教师照本宣科,不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需求,导致学生“怕”写作;第二,很多教师一味地依赖信息技术,习作课堂容量大幅度增加,学生只能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的深度。李敬.在人本理念下对教师角色定位的思考[J].2014,28(5):18-20.陈世华.教育技术中多媒体技术的滥用和运用不足[J].福建电脑,2011.27(1):177-178.2.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指导”缺位纵观小学习作教学,教师“指导”缺位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第一,指导太过笼统,缺乏针对性;第二,指导流于形式,缺乏可操作性\o"《语文教学通讯》"梁倩.\o"《语文教学通讯》"梁倩.小学习作指导的“缺位”与“补位”[J].语文教学通讯,2015(3):48-51.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评价”缺情《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习作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DB/OL]./content/16/0316/14/30673619_542675760.shtml。然而,当前很多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习作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DB/OL]./content/16/0316/14/30673619_542675760.shtml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生态化解析1.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生态化”内涵教育生态学强调以“生态化”的视角来解决当前教育系统出现的相关问题,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生态化习作”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来对待,重视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让学生乐于习作,乐于与人交流。2.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生态化”阐释从教育生态学来看,生态课堂是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由师生、教学活动和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杜亚丽.关于生态与生态课堂的解读[J].杜亚丽.关于生态与生态课堂的解读[J].现代教育科学,2009(02).(1)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生态主体——“师生”教师——对系统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的生态因子。他们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对课堂活动的发展走向起决定性作用。教师的语文核心素养、对习作教学资源的组织与转化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学”的水平。学生——系统中最核心、最活跃的生态因子。他们是系统的主体,决定着课堂教学活动能否发挥成效。习作教学应注重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把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来看待,让习作焕发生命色彩。(2)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关键活动——“指导与评价”教学生态系统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创造性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学活动的开展。习作教学生态系统借助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资源开展一系列的习作活动(习作指导、修改、评价),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生态环境——“技术和资源环境”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生态环境包括网络硬件和资源环境。其中,资源环境是习作教学的动力源泉,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发挥了桥梁作用,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一般而言,习作教学资源越丰富多彩,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践联系越紧密,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就越大。三、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生态化构建策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重点关注“生本教育”理念和“生态教育”理念。在习作教学中,具体表现为让习作回归儿童本位,打造“生命语文”、“生态课堂”。1.巧用技术,创设习作情境习作教学只有入情入境,学生才会有兴趣,写出高质量的习作。信息技术在创设习作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习作教学可适时、适度、巧妙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用在教学重点和难点处,用在学生疑难处。在指导学生习作《写一件事》时,重难点在于如何把事件的过程写具体,亦即徐栋老师提出的“捕捉小动作”。徐老师的教学方法让我深受启发。在习作指导时,我在模仿的基础上改进了习作方法。第一步,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了一段“慢镜头”播放的“姚明投篮”的小动作,对复杂的投篮动作进行分解,让学生去捕捉投篮的动词,并把它们串成一段话。第二步,知识迁移。我先模仿徐老师,示范“擦窗户”的动作,让学生去捕捉小动作,让学生学会把三秒钟的动作写具体。第三步,教给学生两大习作秘诀:“回想”和“模仿”。当学生记不起过程时,可以采用回想或模仿的形式再现做一件事时的情景,学会把动作写具体,把感受表达清楚;第四步,习作讲评课时,结合陈峰老师在课堂上呈现的“选准表现角度”的方法,先给学生展示只有简单两个大动作的投篮习作,再依次进行视角转换,如转向球场,表现激烈战斗——加上了“小动作”的习作;镜头转向观众,展现场面的欢呼声——加上了“声音”的习作;转向裁判——加上了“语言”描写的习作;接着欣赏加上了“心理描写”的习作④。循序渐进,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掌握习作修改方法——加上某个表现角度,如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让习作更精彩。案例中我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依据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在“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由易到难,通过巧用多媒体技术,逐步减轻学生对习作的畏难情绪,让学生体验到“挑一挑,摘个桃”的喜悦。2.多维互动,拓展习作思路根据全互动式教学理论和生态课堂的开放性特征,习作教学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多种感官,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习作教学的互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与教学资源之间的互动新课改提出,教师是教学资源的开发者。这就要求教师要钻研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确定习作教学重难点,提高教材的适用性,这是习作成功的第一步。其次,教师还需本着系统的开放性原则,多渠道获取习作资源(文本、图片、视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习作素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间的认知与情感交流能唤醒学生的生命体验,帮助学生领悟文字背后的生命意义。在课堂教学“生命场”的推动下,学生习作便能文思如泉。教师精心设计教学问题,让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引发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发展。对于学生出现的理解障碍,教师要及时点播,搭建脚手架,帮助学生渡过思维困惑区,获得进一步发展。(3)学生与教学资源之间的互动学生与习作素材之间的互动形式主要表现在:首先,学生自学书本上的字、词、句、段、篇,初步理解例文内容。其次,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思考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在习作表达方面的独特魅力。最重要的是在“读”中感悟,让学生受到感染,缔造学生内心的缤纷世界。(4)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习作教学要精心设计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式学习。如在指导《我为动物设计名片》的习作时,我先让学生讨论:例文中有哪些地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构段方法、修辞手法)说说这样写好在哪?在明确了写作方法和特点的基础上,小组合作:选取你喜欢的一种动物,说说它的外貌、生活习性和技能等。在思维的碰撞中,拓展了学生的习作思路。在交流展示环节,我采用“学进去、讲出来”的教学模式,请小组代表口头展示小组合作成果,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加热爱习作。3.积累素材,践行习作模仿习作教学呼吁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习作方法的指导,我推崇“模仿写作理论”的观点:在语文课堂教学时有针对性地对习作方法予以渗透。小学生初步接触习作,应以模仿为主,在模仿中求创造。教师要善于发现语文课中的“写作训练基地”,如写法独具特色、语言十分优美等课文都可以当做优秀的习作范文加以指导。《北大荒的秋天》最大的写作特点就是“总分总”的构段和谋篇方式。先对学生进行写作布局指导。再对学生进行习作方法指导,学会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事物写具体。如:“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在学习课文时,我就利用PPT让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景,模仿本文的构段方式和修辞手法,从天空、小河、田野三方面践行习作模仿《家乡的春天》。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如冰心、鲁迅等作家的经典作品,学会模仿名家的写作手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4.体验生活,追溯习作源泉生活是习作教学的“源泉”。生活教育论启发我们,教育要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当学生不知道如何习作时,教师不妨带领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如记一次家务劳动,买东西,体育活动等。学生都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只是偶尔会遗忘在某个角落里。教师适时的点播或利用集体的智慧共同探讨,便能让学生造就一双慧眼,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用“我的手书写我的故事”,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让习作焕发生命色彩。5.激励表扬,激扬习作生命陶行知“小鸡吃米”的故事告诉教师,习作教学尊重学生作为生命体的独特体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习作评价时,尤其要尊重儿童的语言表达,尊重儿童的内心感受,多采用激励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以欣赏的眼光,去发掘孩子习作中的闪光点。作文批改时,要会给学生“戴高帽”,只要文章语句通顺、条理清晰就给满分。在此基础上实行加分制,针对不同的自作训练重点,制定加分原则。如在训练写对话时,标点符号正确加10分,提示语恰当、有变化,突出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神态等加10分,书写工整加10分。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分数很高,老师在尾批又夸奖了他的进步时,习作热情自然高涨。我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如书写比上次工整,一个词语用得好等都予以及时的鼓励和强化。一旦学生爱上了习作,其习作水平自然会慢慢提高,这就是主观能动性之“我要去做某事”的积极效应。多激励表扬,让习作激扬生命。6.泛在学习,拓展习作时空泛在学习即无处不在的学习。在网络学习环境的影响下,从前的封闭课堂变成了如今的网络化课堂,有利于社会、家庭、学校三方合力的形成。家庭生活、社会新鲜事、学校发展等都是习作素材,学生的生活环境就演变成了习作基地。听广播,听故事,看新闻等活动拓展了习作时空。此外,教师还应充分利用网络化学习平台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习作时空。在《创新与探索》一书中,呈现了很多优秀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如《基于手机App移动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实现》、《微博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等,为一线教师拓展习作新时空提供了生动形象地案例和视频文件指导,有利于习作教学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四、总结与展望小学语文“生态化习作”关注学生作为生命体的发展,重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参与、交流、体验的活跃氛围中,提升生命价值。一线教师应携手打造习作生态课堂,让生态的阳光照耀学生心灵,倾听成长的声音,让习作教学焕发生命色彩。参考文献:[1]李敬.在人本理念下对教师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