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与妻书》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高中语文《与妻书》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高中语文《与妻书》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高中语文《与妻书》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高中语文《与妻书》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觉民《与妻书》原件被誉为天下第一情书

《与妻书》又名《与妻诀别书》形式上是一封家书,实际上是一篇感情真挚,说理深刻,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表达了林觉民对妻子陈意映深深的爱意和强烈的爱国之情。

原文写在一方布帕上。手稿已由林觉民次子仲新(长子依新后夭折)献给人民政府,现陈列在福建省博物馆。林觉民像字意洞,号抖飞近代民主革命者

国内求学——接受新思想

(“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日本留学——参加同盟会

(“中国危殆至此,男儿死就死了,何必效新亭对泣,凡是有血气的男子,怎么能坐视第二次亡国的惨状呢?”)24岁——1911年参加广州起义

25岁——

黄花岗之役七十二烈士之一

(“革命前仆后继,决无退却之说!不可失信于海外侨胞和国内同胞。”)(“只有革除暴政,建立共和,才能使国家富强,则吾死瞑目矣!”)(1886-1911)

有人以保存国家元气劝两广总督张鸣岐对林觉民刀下留情,张鸣岐说:"此人面貌如玉,心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也称得上奇男子……这样的人才留给革命党,为虎添翼,这还了得!"临刑谈笑自若,引颈就义,年仅25岁。黄花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孙中山、黄兴、赵声等革命党人决定再次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黄兴担任总指挥。起义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不幸失败。黄兴负伤撤回香港,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革命志士牺牲,其中七十二人的遗体安葬于广州城外的黄花岗,这次起义因此也被称为黄花岗起义。岗起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在黄花岗起义前三天的夜里,林觉民写下两封绝笔信,一封写给父亲,一封写给妻子。

起义失败后,有人神秘地将这两封信在半夜塞在林觉民家门缝里,第二天清晨家人发现了这两封信。《禀父书》《与妻书》其妻陈意映阅信后,当即昏倒在地,不久生下遗腹子仲新。两年后意映在悲伤抑郁中逝世…… 给谁写信?林觉民妻子陈意映,爱诗书,好吟咏。夫妻两人虽是包办婚姻,但两人感情异常深厚,伉俪情深,难舍难分。卿()晤()彀()恸()语()婉()嗟()虐()称心快意()必不能禁()使之肖我()依依旁汝也()廿六夜四鼓()qīngwùgòutòngyùwǎnjiēnüèchènjīnxiàobàngniàn听读,把握字词读音及停顿、节奏自主学习:同学们迅速结合文下注释阅读全文,把读音和关键意思标注在文中,便于朗读和理解。【解疑】这封信中用了许多典故,找出并分析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①司马春衫,应为“司马青衫”。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白居易听弹奏琵琶曲,深受乐曲的感染,联想到自己被贬的遭遇,十分感伤,落下的泪水打湿了青布衫。林觉民用“司马青衫”的典故,表达对“天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②“太上之忘情”解析:原作“圣人忘情”。语出《世说新语·伤逝》。“太上忘情”,意思是圣明的人忘记了喜怒哀乐之情。“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表达自己关心民众的痛苦,与人民感情息息相通,无法做到不动感情。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作者意在表示,自己要把爱妻子的感情推广到爱“天下人”,为了“天下人”的幸福,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④课文: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a.“眼成穿”是“望眼欲穿”的化用。语出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意思是极目远望,快把眼睛望穿了,形容盼望得非常辛苦。b.“骨化石”,是古代传说。武昌北山有望夫石,状若人立。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此处用典,意在说明在当时的社会,夫妻离散,难以相见,即使不死也痛苦地生离。c.“破镜能重圆?”,事见唐朝孟棨《本事诗·情感》。后来用“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又重新团圆。作者反用“破镜重圆”的典故,意在说明在当时社会环境黑暗的中国,夫妻离散,永无团圆之日。听朗读

①对妻子的爱恋和怀念之情

②对死别的悲哀和伤痛之情③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之情④对献身革命的豪迈之情贯穿全文的一个“情”字:儿女情长,英雄志坚【思考】从这封绝笔信中,你能读出哪些情感?试概括合作探究第一部分(1):说明与妻书的原因和心情:“与汝永别”,“忍悲为汝言之”。第二部分(2-6):阐述“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情感。第三部分(7-8):再诉“吾不能舍汝”的永别的哀痛。诵读理解课文基本结构:课文整体感知林觉民是如何向妻子表达自己的爱意的?请你结合文章分析。思-议:直接写爱以回忆写爱以悲写爱以死写爱爱以昵称表达爱至爱深情①以昵称表达爱意:意映卿卿如晤,②直接抒发爱意: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爱”字6次,其中“爱汝”4次③以回忆表达爱意:“汝忆否”“回忆”“又回忆”“四五年前某夕”“初婚三四个月”“又回忆六七年前”“前十余日回家”第3段第4段

④以悲传达爱意:故遂忍悲为汝言之。汝其勿悲!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汝不必以无侣悲。

⑤以死写爱意: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我这一生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可是因为你,我希望有来生。—周恩来既然作者如此深爱自己的妻子,那为何要“勇于就死”呢?请同学们结合原文及相关背景谈谈你的看法。思: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帝国侵略国家形势危急国家腐败统治残暴灾难深重百姓苦痛死亡无处不有离散无处不有既然作者如此深爱自己的妻子,那为何要“勇于就死”呢?概括: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个人幸福相比天下幸福微不足道疼爱妻子升华情感为天下谋永福英雄志坚牺牲小家义无反顾革命济世情怀从这封绝笔信中,我们能读出的情感:小结:对妻子的爱恋和思念之情死别的悲哀和伤痛之情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之情献身革命的豪迈之情情儿女情长,英雄志坚人间大爱舍小家舍小我为大国为大我【思考】全文既写“情”又写“义”?二者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①“情”是对妻子儿女的深切之情;“义”是为民族独立而献身的大义。②对妻子儿女爱之越深,对国家民族爱也越沉,作者正是为了亲人,为了每一个中国人,宁死不屈,将个人的命运与民族的生死存亡紧密结合。合作探究爱妻之情

报国之志

升华融合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爱国:爱国之情家:爱妻之情升华推广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也。总结:林觉民形象:挚爱妻子的好丈夫,忠诚革命的大英雄。这封绝笔书通过诉“爱妻”之情和说“舍妻”之理,表达了烈士对妻子的挚爱和对革命的忠诚,阐明了个人幸福与全民幸福的关系,将儿女私情和革命豪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了革命志士牺牲自己,为天下谋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主旨:你如何看待林觉民的抉择?如果是你,你又会怎样做?探究交流

新时代你对“生命、爱情与自由”这一不等式的看法。讨论:

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死并非不足惧,亦并非不足惜,但牺牲之快、之烈,牺牲之价值,竟让我在这一刻自心底喜极而泣。—秋瑾升华:“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抗日烈士赵一曼《示儿书》升华:“你用慈母的心抚育了我的童年,你用优秀古典诗词开拓了我的心田……在我和弟弟妹妹投身革命的关键时刻,你给了我们精神上的关心、物质上的支持。”“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夏明翰烈士绝笔信升华:担时代使命,当奋然前行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我们何其有幸而生今日之中国!读革命家书,致敬先烈山河奔腾,因为有万千溪流汇聚;山河无恙,因为有无数人慨然以赴。吾辈有幸生于盛世之中华,定不能忘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