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害虫综合治理技术_第1页
农田害虫综合治理技术_第2页
农田害虫综合治理技术_第3页
农田害虫综合治理技术_第4页
农田害虫综合治理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农田害虫综合治理技术一、引言农田害虫综合治理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保障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农民朋友们在防治害虫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害虫种类和发生规律发生了变化,对防治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旨在探讨农田害虫综合治理技术,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二、农田害虫综合治理原则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预防是农田害虫综合治理的基础,应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害虫发生和为害的风险。综合防治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相互协调,形成合力。2.优先采用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的方法。生物防治具有不污染环境、成本低、持效期长等优点,应优先采用。3.合理使用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具有快速、高效、简便等优点,但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容易导致环境污染和害虫抗药性。因此,在使用化学防治时,应遵循适时、适量、适度的原则,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注意轮换和混用,以减缓害虫抗药性的发展。4.加强农田生态建设:通过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农田生态系统自身的稳定性和抗害能力。具体措施包括:合理布局作物、轮作倒茬、间作套种、培育抗虫品种等。三、农田害虫综合治理技术1.农业防治技术:农业防治是通过调整农业生产措施,降低害虫发生和为害的风险。具体措施包括:(1)选用抗虫品种:选用抗虫品种是防治害虫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抗虫品种具有抗虫性强、生长势旺盛、产量稳定等特点。(2)合理布局作物:合理布局作物可以降低害虫的发生和为害。例如,将害虫喜食的作物与害虫不喜食的作物搭配种植,可以减少害虫的发生。(3)轮作倒茬:轮作倒茬可以改变害虫的食物来源和生存环境,降低害虫的发生和为害。例如,将水稻与旱作物轮作,可以降低水稻螟虫的发生。(4)间作套种:间作套种可以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提高农田的抗害能力。例如,将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间作,可以降低豆科作物的病虫害。2.物理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防治害虫的方法。具体措施包括:(1)诱杀:利用害虫的生物学特性,采用诱杀剂、诱虫灯等方法诱杀害虫。例如,利用性诱剂诱杀玉米螟雄虫,可以降低玉米螟的发生。(2)捕杀:利用人工或机械设备捕杀害虫。例如,利用捕虫网捕杀水稻螟蛾,可以降低水稻螟虫的发生。(3)隔离:利用物理障碍物隔离害虫,阻止害虫的扩散和为害。例如,在农田周围设置防虫网,可以阻止害虫进入农田。3.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防治害虫的方法。具体措施包括:(1)天敌生物防治:利用害虫的天敌控制害虫的发生和为害。例如,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可以提高防治效果。(2)微生物防治:利用微生物制剂防治害虫。例如,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玉米螟,可以降低玉米螟的发生。(3)植物源农药防治:利用植物源农药防治害虫。例如,利用苦参碱防治蚜虫,可以降低蚜虫的为害。4.化学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的方法。在使用化学防治时,应遵循适时、适量、适度的原则,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注意轮换和混用,以减缓害虫抗药性的发展。四、农田害虫综合治理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保障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农民朋友们在防治害虫时,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合理使用化学防治,加强农田生态建设。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宜的防治技术,形成合力,共同维护农田生态平衡,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重点关注的细节:生物防治技术农田害虫综合治理技术中,生物防治技术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利用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的方法。生物防治具有不污染环境、成本低、持效期长等优点,应优先采用。以下是对生物防治技术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天敌生物防治天敌生物防治是利用害虫的天敌控制害虫的发生和为害。天敌包括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如瓢虫、蜻蜓、蜘蛛等,它们通过捕食害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寄生性天敌如赤眼蜂、姬蜂等,它们将卵产在害虫体内或体表,幼虫孵化后取食害虫,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天敌生物防治的优点是:不污染环境,对人和有益生物安全;成本低,长期效果好。为了充分发挥天敌的作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保护天敌: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保护天敌的生存和繁殖环境,避免使用广谱性农药,减少对天敌的杀伤。2.引进天敌:对于一些本地缺乏有效天敌的害虫,可以引进其天敌进行防治。例如,我国引进赤眼蜂防治棉铃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人工释放天敌:在害虫发生初期,人工释放一定数量的天敌,以控制害虫的数量。例如,在棉田中释放赤眼蜂防治棉铃虫。二、微生物防治微生物防治是利用微生物制剂防治害虫。微生物制剂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通过感染害虫,使其生病或死亡,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微生物防治的优点是:不污染环境,对人和有益生物安全;成本低,长期效果好。为了充分发挥微生物制剂的作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适宜的微生物制剂:根据害虫种类和发生规律,选择适宜的微生物制剂。例如,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玉米螟,利用核多角体病毒防治斜纹夜蛾。2.适时施用:在害虫发生初期,及时施用微生物制剂,以控制害虫的数量。3.混合使用:将微生物制剂与其他防治方法(如天敌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混合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三、植物源农药防治植物源农药防治是利用植物源农药防治害虫。植物源农药具有不污染环境、对人和有益生物安全、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常见的植物源农药有苦参碱、印楝素、鱼藤酮等。植物源农药防治的优点是:不污染环境,对人和有益生物安全;不易产生抗药性。为了充分发挥植物源农药的作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适宜的植物源农药:根据害虫种类和发生规律,选择适宜的植物源农药。例如,利用苦参碱防治蚜虫,利用印楝素防治小菜蛾。2.适时施用:在害虫发生初期,及时施用植物源农药,以控制害虫的数量。3.混合使用:将植物源农药与其他防治方法(如天敌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混合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四、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前景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生物防治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未来,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1.新型生物防治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加强对害虫天敌、微生物、植物源农药等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研发新型生物防治产品。2.生物防治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将生物防治技术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进行集成,形成一套综合防治技术体系。3.生物防治技术的智能化和精准化: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手段,提高生物防治技术的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实现害虫的实时监测和精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在农田害虫综合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农民朋友们应充分认识生物防治技术的重要性,积极采用生物防治方法,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同时,科研部门应加大对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高效、环保的生物防治产品。五、生物防治技术的实施策略为了有效实施生物防治技术,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来确保其成功应用:1.监测与预警:建立害虫监测系统,定期对农田害虫进行调查和监测,了解害虫的发生动态和趋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生态平衡维护: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为天敌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和繁殖条件。合理使用农业措施,如轮作、间作等,降低害虫的发生和为害。3.整合资源与技术:整合各类生物防治资源,如天敌生物、微生物制剂、植物源农药等,结合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形成综合防治体系。4.培训与推广: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生物防治技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通过示范推广、技术指导等方式,促进生物防治技术的广泛应用。六、生物防治技术的挑战与对策尽管生物防治技术具有众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1.防治效果的不确定性:生物防治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环境条件、害虫种类、天敌数量等。对策是加强科学研究,明确生物防治技术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提高防治效果的可预测性。2.长期效应的评估:生物防治技术的长期效应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评估。对策是建立长期监测机制,评估生物防治技术的长期效果和可持续性。3.社会认知与接受度:农民对生物防治技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不一,可能影响其广泛应用。对策是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对生物防治技术的认知和接受度。七、生物防治技术是农田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污染环境、成本低、持效期长等优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