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北师大版)_第1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北师大版)_第2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北师大版)_第3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北师大版)_第4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北师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北师大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

址语文天地五

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

1、能区分形近字,并会组词。

2、积累词语,会写,会造句

3、背诵和书有关的名言警句

学习重点

积累词语,会写,会造句

背诵和书有关的名言警句

学习难点

背诵和书有关的名言警句

导学流程

一、预习

1、书写“日积月累”的词语。

2、背一背c部分的句子。

二、呈现目标

用小黑板

三、互动探究、合作交流

(一)探究一

1、大声读P39的三部分内容,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同桌交流形近字的不同,然后再组词。

(2)读一读B部分的词语,同桌互相听写。

2、学生自学,教师环视。

3、检测

A、指读词语(其他同学听一听也没有读错的地方?)

B、反馈形近字组词。

艰苦坚信艰难起身启发启事

生气升旗升起扩展广阔扩充

c、(课件出示词语,朗读。)

(a)浩瀚漫游沐浴沉思幻想命运愉悦忧伤充实尊敬挖

(b)拥抱笼罩清辉启程埋藏钥匙智慧辛勤黎明面

(c)环境顽强艰苦振奋人心恨不得完整无缺

叨念激励

说说各个四字词大体意思。

(二)探究二

1、自由读一读P50第三部分的句子,并在句子旁边抄

写一遍,说说句子的意思,背一背。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测自学成果。

(三)探究三

1、自由读一读P51第四部分的句子,文中找出与它相

应得句子并抄写在横线上。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测自学成果。

四、课堂达标

必做题:听写词语。

选做题:查查词典中词语的意思。

•学生检验达标情况

课后反思

第二学时

学习目标

1、独立学会自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背诵诗歌《观书有感》

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导学流程

一、预习

1、熟读自读课文。

2、独立解决文中的生字。

3、背诵古诗《观书有感》

二、呈现目标

用小黑板

三、互动探究、合作交流

(一)探究一

1、大声朗读课文,完成下列自学内容:

(1)圈出你不认识的生字新词,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认识文中的生字词。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读完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小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学生自学,教师环视。

3、检测

A、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测文中生字的认识情况。

B、指导学生学习多音字“解”,并口头扩词。

c、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D、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小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我

们应该向他学习些什么?

(二)探究二

1、读课文,并围绕课文小组讨论

(1)为什么说旧书不在是一本安安静静的书了?

(2)通过这本书小姑娘懂得了什么?

2、学生自学,教师环视。

检测

A、指名背诵。

B、反馈回答问题。

c、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指导朗读。

D、谈谈你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收获了什么?

四、课堂达标

A层:背诵古诗

B层:熟读课文。

•学生检验达标情况

课后反思

天外来客——陨石

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有关陨石的知识。

学习重点

通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学习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导学流程

一、预习

1、预习生字,并组词。

2、熟读课文。

二、预习检测

1、认读词语

陨石的确轨道宇宙航行接触放射耀眼

一盏沉睡铁和镇坚硬沉默旅程行踪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出示目标

用小黑板

四、互动探究、合作交流

(一)探究一

1、初步轻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文中的生字

新词,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记住字形、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

2、学生自学,教师环视。

3、检测

A、提出较难写的字,交流识字方法,并互查识字情况。

B、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检测识字情况。

a、指名读词语、读生字,正音。

b、重点检查词语:(课件出示)

陨石的确轨道宇宙航行

放射耀眼一盏沉睡铁和银

坚硬沉默旅程行踪接触

C、快速抢答读。

d、齐读生字。

c、找部首

质O默O触O

认一认

陨轨熄默踪

c、分段轮流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

D、出示要书写的生字,认读并口头组词。

a、师范写,学生注意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b、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c、展示评讲学生的书写。

(二)探究二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诗歌告诉我们关于陨石的哪些知识?

(2)你是从哪一句话读懂的?找一找,用“——”划出

来。

2、学生自学,教师环视。

3、检测

A、指名反馈。

a、文中指的哪些物质?

b、有谁知道由铁和镇组成的是什么陨石?你是怎么知

道的?

C、“无声”在课文中有个近义词,找到了吗?

d、尽管陨石无声地沉默着,那样安静,但它的奇妙依

然让我们对它产生了很多的好奇,文中的作者也不例外,谁

给大家读读?(指导读)

B、分组分三个部分比赛读课文。(看哪组读得又正确又

流利!)

五、课堂达标

必做题:1、生字4+2+1

2、组词

陨O轨O触O熄O

圆O解()息()睡O质O默O宇O捶O

墨O竽O宙O踪O

笛()综()

选做题:找出二类生字的“朋友”,并组词。

•学生检验达标情况

课后反思

第二学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理解“的确、接触、熄灭、旅程、行踪”等词语在

课文中的意思。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理解“的确、接触、熄灭、旅程、行踪”等词语在课文

中的意思。

导学流程

一、预习

背诵这首诗歌。

二、预习检测

指名背诵诗歌。

三、呈现目标

用小黑板

四、互动探究、合作交流

(一)探究一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抓住诗歌的节奏,并

思考:

(1)哪几小节告诉了我们陨石的旅程?

(2)说说陨石在哪儿?现在到了?最后来到?

2、学生自学,教师环视。

3、检测

A、指名分节朗读诗歌。(其他同学听一听也没有读错的

地方?)

B、指名反馈

c、指导朗读。

(二)探究二

初步轻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文中的生字新

词,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记住字形、读准字音,读通句

子。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测自学成果。

A、指名朗读第8自然段。

B、反馈a、这段共有三句话。

b、点明火重要作用的句子(课件出示):

“这团红红的火,驱散了死的威胁,带来了生的欢乐;

这团红红的火,恢复了探险队员们的正常生活

c、指导朗读。

D、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没有火的情况下,探探险队员

们将面临什么困难

和危险,会遇到什么事情?

(饥饿、寒冷、病痛……)

4、指导朗读。

5、讨论:陨石“告诉”我们哪些事情?

6、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五、课堂达标

必做题:结合“语文天地”中的练习进行词语扩充。

1、给“石”加个偏旁,可以成为新的字,试一试。

2、用“石”能组成多少个成语呀?

选做题:配套练习五题的1、2小题

思考题:配套练习五题的4小题

•学生检验达标情况

课后反思

和氏献璧

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及和氏三次献璧的情况。

学习重点

会读写本课生字新词。

学习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导学流程

一、预习

1、预习生字,并组词。

2、熟读课文。

二、预习检测:

认读词语

普通犯罪捧着唯独价值发怒鉴别玉匠查询埋没

无价之宝价值连城欺君之罪泪流满面坚贞之士温润澄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导入,板书课题

师:通过课外知识,相信大家一定知道“和氏璧”,今

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与和氏璧有关的故事。请同学们

跟着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三、呈现目标

用小黑板

四、互动探究、合作交流

(一)探究一

2、学生自学,教师环视。

3、检测

3、检测

A、提出较难写的字,交流识字方法,并互查识字情况。

B、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检测识字情况。

a、指名读词语、读生字,正音。

b、重点检查词语:(课件出示)

捧着唯独价值鉴别玉匠查询

无价之宝价值连城欺君之罪埋没

泪流满面坚贞之士温润澄净解释

C、快速抢答读。

d、齐读生字。

e、认读并口头组词。

f、找部首

贞()释()匠()

c、认一认

匠详释稀屑贞治

D、分段轮流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

E、出示要书写的生字,

a、师范写,学生注意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b、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c、展示评讲学生的书写。

(二)探究二

(一)探究一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测自学成果。

A、指名反馈。

B、复述故事情节。

c、指名读课文。

D、评价。

五、课堂达标

必做题:听写词语。

选做题:查查词典中“价值连城”、“无价之宝”等词语

的意思。

•学生检验达标情况

课后反思

第二学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宝石——忠诚是做

人最宝贵的品质。

3、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

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

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导学流程

一、预习

熟读课文。

二、预习检测

指名朗读课文。

三、呈现目标

用小黑板

四、互动探究、合作交流

(一)探究一

1、轻声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三次献璧的相

关段落,并完成下列表格。

卞和献璧献给谁玉匠判断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学生自学,教师环视。

3、检测

A、指名朗读课文。

B、反馈表格

(二)探究二

1、大声朗读课文5——7自然段,思考:

(1)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卞和第几次献璧的过程?这

次献璧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20读第5自然段,说说“捧”表现出了什么?什么是

“一连”?

(3)卞和为什么会哭得这么伤心?

2、学生自学,教师环视。

3、检测

A、指名朗读。

B、反馈回答问题。

(三)探究三

1、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完成下列自学内容

(1)画出描写和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

(2)小组讨论:*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理解“捧”在这句话中

的含义,说说用“抱“好不好?为什么?

(3)谈谈你怎样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

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

伤的原因啊。”

2、学生自学,教师环视。

3、检测

A、指名朗读。

B、反馈回答问题。

c、讨论:卞和献璧,还献出了什么?他为什么要一次

又一次地冒着生命危险去献璧?

五、课堂达标

A层:背诵六、七自然段

B层:熟读课文。

语文天地六

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比较同音字并组词的方法

2、正确书写单元中的重点生词和常用书面词。

3、仿写句子,提高派句能力。

学习重点

正确书写单元中的重点生词和常用书面词。

学习难点

掌握比较同音字并组词的方法。

导学流程

一、预习

完成日积月累的一、二、三题。

二、预习检测

指名反馈练习。

三、呈现目标

用小黑板

四、互动探究、合作交流

(一)探究一

1、读第一题,说说写加点字时应该注意什么?并认真

抄写六个词语。

2、学生自学,教师环视。

3、检测

A、指名说说写加点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B、听写词语

c、同桌互批。

D、纠错

(二)探究二

1、大声读第二题中的词语,揣摩字形,抄写加点的词

语,小组内听写词语。

2、学生自学,教师环视。

3、检测

A、朗读词语。

B、交流字形。

c、小组内听写词语。

D、互批,纠错

(三)探究三

1、大声朗读P62“读一读”的句子,观察句子运用了什

么修辞手法,然后仿照例句想一想,写一写。要求先观察,

然后展开想象。

2、学生自学,教师环视。

3、检测

A、朗读句子。

B、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c、交流,反馈。

D、评价句子。

五、课堂达标

A层:配套练习5---6单元检测二、四题

B层:配套练习5——6单元检测二、三题

•学生检验达标情况

课后反思

第二学时

学习目标

1、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学习海力布热心助

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3、了解民间故事的相关知识,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兴趣。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

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学习海力布热心助人,

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导学流程

一、预习

1、预习生字,并组词。

2、熟读课文。

二、预习检测

认读词语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呈现目标

用小黑板

互动探究、合作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