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重力》教学设计_第1页
2024年《重力》教学设计_第2页
2024年《重力》教学设计_第3页
2024年《重力》教学设计_第4页
2024年《重力》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24年《重力》教学设计《重力》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重力是如何产生的,能列举生活中的重力现象,感知重力;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3)了解并描述重力的方向,会用重力方向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了解重力的重心。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方法,主动建构知识;

(2)通过体验和观察,感知重力方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能力;

(3)通过创设物理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设问释疑,营造师生情感交流、相互启迪、轻松和谐氛围;

(2)通过体会“物理就在身边”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设计思路

1、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

“重力”这节课,知识点本身难度不高,但比较琐碎。我通过一系列问题情境和实验情境的设置,以知识为载体,创设对话平台,营造师生情感交流、相互启迪、轻松和谐氛围;促使学生主动交流、勇于表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利用大量的、具体的、感性的素材,主动建构与重力有关的知识,使学生体验多种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物理课堂必须承担的责任

这节课,通过设置与学生认知不同或认知匹配的情境,培养学生发问意识和思维能力;通过探究“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及实验数据分析的过程,从而通过质疑、对比分析等环节,得出结论,提高探究能力;通过“重力方向”的感知、探究及应用,使学生对“重力方向”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1

石河子第九中学史志芳电话/p>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生经历自主建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的过程,认识重力;

(2)通过观察、讨论及实验,让学生了解重力方向、重力的作用点。

教学难点:

(1)通过创设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对课堂动态生成的有效引导和驾驭

(3)学生描述“重力方向”过程的教学

四、教学准备

学生:弹簧测力计、质量已知的钩码、重垂线、铁架台、细线、金属组教师: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自制“重力方向”演示器、一端装有铁块的粗细均匀的管子、不规则形状的纸板、细线

五、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节是在学习了“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力,学生有着丰富的体验和感性认识。这节课,知识点本身难度不高,可通过一系列问题情境和实验情境的设置,创设对话平台,促使学生主动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利用大量的、具体的、感性的素材,从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方面,感知重力、认识重力、描述重力。“重力方向”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是难点,通过学生观察、实验、实践活动等环节的设置,使学生认识“竖直向下”的含义,为后续知识压强、功、机械效率的学习打下基础。

《重力》教学设计2

新课标下的“双基”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采用低起点、小台阶、快步子、精讲练、多反馈、勤矫正的教学策略,来把握课堂教学的平衡,使知识、技能、能力同步提高。本节课我通过初步的备课,结合我班学生以往在实验时热情不高,积极性难调动等实际情况,拟采用较有吸引力的导入和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让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列举事例、动手实验、讨论交流等方式来了解重力,让学生主动地吸取知识,大胆提问、大胆猜想。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能力。

本节是在前一章学过的力的一般知识基础上,利用这些知识来研究最常见的一种力——重力。教材中先通过学生熟悉的例子使学生认识了重力的存在,然后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研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用在坐标上作图的方法得出了重力跟质量的关系,这种做法思路简捷。学生容易掌握,同时学会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图象法。关于重力的方向,教材中首先说明用线将物体悬挂起来后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就是重力的方向,这个方向叫竖直方向,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并通过想想议议让学生明白竖直向下的“下”指的是什么。通过实际的例子说明竖直向下的重力方向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最后告诉学生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但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认为是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物体的重心,渗透了“等效法”。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②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③了解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作用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了解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培养一定的实验能力,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

1.“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g值有关”是本节的重点,g值恒定是有条件的。

2.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是本节难点。

实物教具:重物、重垂线。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多个钩码、细线、小重物。

实物教具、实验器材和多媒体课件分别在本课的引入、学生探究等环节中得到应用,它们的使用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充足的实验器材,使学生的学习资源更为丰富。

(一)教学准备阶段

1.课前根据本节课需要自制了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动画演示多媒体课件,在引入新课时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2.需要对学生分组,前后桌4人一组,每组包括能力不同的学生,设组长1名,中心发言人1名,其他人可适时补充,组长主要肩负引领和鼓舞同学学习积极性之责。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具体教学过程,分为六个板块来完成:

第一板块: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复习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图示,为学好本节新课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然后,利用课本54页“想想做做”,让学生做“模拟引力”实验。再利用“苹果落地”及“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多媒体动画引入新课。

说明:1.让学生通过实验感受橡皮不会飞走是因为受到“引力”作用,拉进了学生跟所学知识的距离。2.由于学生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重力现象的体验,并且在小学时就知道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因此他们对插图所展示的物理情景是很熟悉的,知道重物的落地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即重力的作用。所以这样引入新课很自然,体现了物理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

第二板块:重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引入新课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重力”的概念,分析重力产生的原因和施力物体,使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

说明:方法简单明了,并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第三板块: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重力方向、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施力物体等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再来探究一下重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同学们思考二分钟后再发表看法。(两分钟后学生谈自己的猜想)

板书学生的猜想:重力的大小可能与①物体的体积;②物体的质量;③物体的形状;④它相对地面的位置;⑤物体的密度等等有关。(猜想有怎样的关系?)

说明:上面的几种猜想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建立的,其中体积和密度对重力的影响都可归纳到质量当中。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密度越大,质量越大,所以只研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即可。物体所受重力与位置的关系到高中再去探讨。教师应带领同学对部分假象进筛选,找出共同的研究目标。

让学生三人一组设计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关系的实验。

教师巡视,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有问题的小组及时给予帮助。(约15分钟)。

说明:学生对自己动手做实验很感兴趣,可以说他们的热情高,干劲大。每个人都争先恐后的讲述自己的设计意图,互相补充,拟订出最佳的设计方案。这时课堂上的讲话声比较大,也有人离开了坐位,此时老师要因势利导,绝对不能批评学生。否则会挫伤他们的探究兴趣,使课堂成为一潭死水。

讨论交流得出以下结论:根据测量数据做出的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每一次测出的重力与其对应质量的比值基本上是一个不变的值,这个比值大约是9.8,即:实验结果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我们用G表示重力,g表示重力和质量的比值,同学们实验的结论就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请大家自己表示出来,(一名同学板演)并说明单位是什么。

向学生说明g的单位可根据重力G(N)和质量m(kg)的单位得出:g=9.8N/kg。在使用公式G=mg计算时,质量(m)的单位必须用kg.重力(G)的单位必须用N.粗略计算时,g的值可取10N/kg。

[投影]

练习1.一块钢锭的质量是4t,计算它所受到的重力。

练习2.质量是50g的鸡蛋,重是多少牛(取g=10N/kg)?

练习3.根据自己的体重,估算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学生练习,两名同学板演,最后教师讲评)

教师强调: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质量称为重量,同学们应注意区别。

说明:利用学生探究来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好处有两个:一是使学生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地进行物理规律的探究,体现自主性原则;二是再次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四板块:重力的方向

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学时先做演示实验: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让学生观察线的方向是否是竖直方向。然后剪断细线,同时让学生观察: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什么方向下落?这样又一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这个知识有一个重要的应用——重垂线,它是建筑工人砌墙时用来校准墙壁是否竖直的。由于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时要先让学生观察图12.2-6,再让一位学生利用重垂线进行操作,其他同学分析其工作原理。当学生理解了这一现象后提问:如何用这个重垂线来检查窗台、桌面是否水平?需要什么辅助器材?

想想议议:看图13.2-7思考地球上几个地方的苹果都可以向“下”落,但从地球外面看,几个苹果下落的方向显然不同。那么,我们所说的“下”指的是什么方向?

说明:这一部分的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遵循了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方法。重垂线、水平仪是重力方向的重要应用,对它们的学习,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第五板块: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这个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这个物理模型,可以先做一个小实验(找刻度尺的重心),然后告诉学生,刻度尺上与手指接触的位置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重心。重心的位置不仅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而且还跟材料是否均匀有关。向学生出示圆形薄板等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指出其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演示),并在黑板上画出这两种形状的物体图形,标出重心位置,作出重力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教学处理,学生便对重心的概念有了一个具体的感知,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集中在一点上;利用这个重心的平衡特点,还能找出材料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说明: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了“重心”这个较难理解的物理模型,并应用于实际,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六板块:布置作业

《重力》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的概念:

(1)知道什么是重力势能,强调“势”的含义。

(2)通过做功与能量关系,得到重力势能公式ep=mgh,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势能的单位是焦耳(j);势能是标量。

(3)了解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及势能差的不变性。

2.掌握重力做功特点及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应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3.知道弹性势能及其相关因素。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重点是重力势能的表达,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2.对于势能这种潜在做功能力的理解:一旦做了功,势能就发挥出来而减少了。

3.要强调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相反量的关系,这在初学时很容易发生错误,所以应作为难点强调。

三、教具

投影仪及幻灯片(主要用于把课上要举的例题和图打出,节约时间和黑板空间)。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已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那么静止的物体是否有能量?我们又是如何知道它是否具有能量的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新课内容。

(二)教学过程设计

1.重力势能

利用刚才学生举的例子说明,被举高的重物一旦下落就可以做功,表明处于一定高度的重物“储存”着一种能量,这就是重力势能,即:重力势能是由于物体处于一定高度而具有的能量。

从重力势能的含义可以看出,它与物体的重力和高度有关,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2.重力势能公式

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也可用做功表示出来。例如,用一外力把一质量为m的物体匀速举高h,由于是匀速上升,物体的动能不变,外力举高物体做的功w=mgh全部用于增加物体的重力势能。而此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亦为mgh,也就是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就获得了多少重力势能。用ep表示势能,则处于高度h处的物体的重力势能为:

ep=mgh

即重力势能等于物体重力与高度的乘积。

从势能公式的指导可以看出,它与功一样,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也是焦耳(j),而且也是标量。它是由物体所处的位置状态决定的,所以与动能一样是状态量。

《重力》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进行计算。

2.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3.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知道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系统共有的。

(二)过程与方法:用所学功的概念推导重力做功与路径的关系,亲身感受知识的建立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从对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观察,得到物理结论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2.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防止高空坠物。

学习过程:

一、重力的功

试求下列三种情况下重力的功:

图7.4-1:重力做功=

图7.4-2:重力做功=

图7.4-3:本图中小球做曲线运动,怎样来求解呢?想一想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的。重力做功=

这三个运动重力做功有什么关系,我们得到的结论:。

练习1:如图表示一个斜抛物体的运动,当物体由抛出位置1运动到最高位置2时,重力做功是多少?由位置2运动到跟位置1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位置3时,重力做功是多少?由位置1运动到位置3呢?

二、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的定义重力势能是矢量?还是标量?重力势能的单位: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之间的关系。

思考与讨论:阅读课本说一说,并回答上面有关问题。

练习2.质量是100g的球从1.8m的高处落到水平板上,又弹回到1.25m的高度,在整个过程中重力对球所做的功为多少?球的重力势能变化了多少?(g取10m/s2)

三、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和系统性

讨论歌词:“山上有棵小树,山下有棵大树,我不知道,不知道哪棵更高”这是说高度具有。

重力势能与高度有关,重力势能也有。在研究重力势能是应该选择。参考平面的选择是任意的,选不同的参考平面重力势能是否相等?重力势能的差值是否相同?例如根据图,m=0.5kg,.完成下列表格:

参考平面的选择

小球在A处的重力势能

小球在B处的重力势能

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的功

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

桌面

地面

5.重力势能是具有的。

例题:例1在离地80m处无初速释放一小球,小球质量为m=200g,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取最高点所在水平面为零势能参考面.求:

(1)在第2s末小球的重力势能;

解析:在第2s末小球所处的高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力势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3s内重力所做的功,重力势能的变化.

解析:前2s下降了,《重力势能》学案设计

m,前3s下降了m,第3s内的位移m

第3s内重力做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G>0,所以小球的重力势能_______,且减少了_____J.

例2如图5—26所示,质量为m物体静止在地面上,物体上面连着一个直立的轻质弹簧,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现用手拉住弹簧上端,使弹簧上端缓慢提升高度h,此时物体已经离开地面,求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解析物体离开地面后,弹簧的伸长量为:

可见,物体上升的高度为:

从而,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为:

《重力》教学设计5

1.知道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和发生形变的原因。

2.初步认识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能分清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来表示力。

4.知道重力产生原因,理解重力的大小及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

5.初步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和作用范围。

力的概念、重力产生原因

一、力

1.概念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这一对力的性质相同。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如重力、电磁力等。

(2)力是矢量,其作用效果由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决定。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形变或加速度。

2.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1)力的图示:力的图示中,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所在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

(2)力的示意图:力的示意图只能粗略表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不能表示力的大小。

二、重力

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G=mg。

3.g的特点

(1)在地球上同一地点g值是一个不变的常数。

(2)g值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3)g值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4.方向:竖直向下。

5.重心

(1)相关因素:物体的几何形状;物体的质量分布。

(2)位置确定: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对于形状不规则或者质量分布不均匀的薄板,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是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重力》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的:

1、科学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力的单位是“牛”。

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制作简单的橡皮筋测力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细致、有步骤的工作态度。

二、教学重点:

了解弹簧秤的工作原理,正确使用弹簧秤。

三、教学准备:

1、为小组准备:弹簧测力计、小物体、钩码一盒、长条形的硬纸板、橡皮筋、回形针。

2、教师准备:几种不同样式的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刻度板的纸板模型。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你见过什么样的测力计?

(二)认识弹簧测力计

1、组织学生观察弹簧秤,互相讨论弹簧秤的种类和构造。

教师用多媒体显示弹簧秤的种类,指导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弹簧秤。(圆盘测力计、圆筒测力计、平板测力计)

2、学生汇报测力计的构造,教师用多媒体显示弹簧秤由六部分组成:

(1)、提环,(2)、弹簧,(3)、拉钩,(4)、指针,(5)、刻度,(6)、单位。(板书:牛顿)指导认识一牛顿力,用手拉钩环,体会一牛顿力有多大。(认真地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板,上面标出的单位是什么,认识刻度板上一大格是多在力,一小格是多大力,刻度板上最多能测多大的力。)

3、学生玩弹簧测力计。

慢慢地用力拉弹簧,改变用力大小,看弹簧的长度有什么变化。说说弹簧测力计为什么时候能测量力的大小。

4、组织学生汇报。用力大小与弹簧长度的联系,认识到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性来测量力的大小的。

(三)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怎样测量物体的重力的大小?

1、学习教科书上的使用注意点。(调零;与温度计的读法一致;明白不能超过测力计标定的最大的测量范围)

2、请一学生按要求演示一次,大家一起发现问题。

3、实际动手测量重力的大小掌握这一项技能。

(1)强调:先估计,再实测;在记录表中算出估计值和实测数两者相差多少:要求学生尽量估测准确一些。

(2)实际测量几种物体重力的大小,学生独立做试验,并认真作记录,把数据填入表格。

(3)测量拉文具盒匀速前进要用多少大的力。

(四)制作橡皮筋测力计制作弹力秤

1、谈话:你喜欢玩弹簧秤吗?想不想自己拥有一个弹簧秤?

2、讨论:怎样利用橡皮筋制作一个橡皮筋秤。

3、出示多媒体指导学生用自己想出来的方法和教科书中介绍的方法来制作弹力秤,并用它来测量一些物体。

(五)展示交流:小组内进行。

(六)拓展创新:“嫦娥一号”探测卫星在地球轨道和月球轨道上受到的重力一样吗?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一下。

《重力》教学设计7

重心的实用意义

重心的高低和支面的大小决定物体的稳定程度。(可阅读《读本》第一册第六章第六节)

计算势能,用到重心的概念。

4.万有引力

(1)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有吸引作用。

牛顿从苹果落地联想到地球与月球之间、行星与太阳之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有相互吸引的力,这种力叫万有引力。

(2)万有引力是由于物体具有质量而在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

(3)物体的质量越大,万有引力就越大;物体间距离越大,万有引力就越小。(定量关系将在以后学习)

由于一般物体的质量不大,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极其微小。例如两个直径1m的铁球(质量约4100kg)靠在一起时,它们间的万有引力约为1.1×10-3N。

天体的质量很大,因此天体间的万有引力十分巨大。例如地球和太阳之间的万有引力大约是3.6×1022N,它足以拉断直径9×103km的钢柱。

(三)课堂小结

1.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所产生的。从本质上讲,重力属于万有引力,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一般来说它们的大小和方向都有差别,但差别甚小。

2.物体在其它星球上受到星球的吸引也产生相应的重力。通常不加说明时,“重力”是指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

3.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所在位置有关:G=mg。在地面附近不太大的范围内,可认为物质(质量一定)受到的重力是恒力。(计算表明:沿地表相距1800m的两点,重力的方向相差不到1′。)

4.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重心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

(四)作业与思考

1.课本p.13练习二。说明:第(1)题第③项中“运动”指沿地面不太大的范围内的运动。

2.演示:双锥体“往上爬”。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揭秘。

轨道低端窄,双锥体的重心高;轨道高端宽,双锥体的重心低。表面看来双锥体由A端释放,会自动地向较高的B端“爬升”。实际上仍是从重心高处向重心低处滚下来。

3.用一个手指支持铅笔的一端使铅笔直立而不倒不易做到,而把铅笔换成一根教鞭,小头立在手指上,就比较容易做到使其不倒,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去查一查有关资料。

五、说明

1.重力及其三要素在初中已经学过,从知识上讲,本节内容很容易掌握,属于复习性质的课,也可以安排学生自学。

2.重心概念的建立,渗透了“等效代换”的物理方法,对于以后学习“力的合成、分解”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注意指导学习阅读教材。请学生自己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并加以讨论,加深理解。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注意到如何阅读教材,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4.介绍“欹器”,增加“双锥体”和“模拟铁锹”的演示,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去查找资料,培养自学能力,学习更多的知识,从而体会到,解决一个实际问题,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重力》教学设计8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进行计算。

2.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3.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知道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系统共有的

(二)过程与方法:用所学功的概念推导重力做功与路径的关系,亲身感受知识的建立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从对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观察,得到物理结论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2.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防止高空坠物。

重力势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物体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重力势能的系统性和相对性。

启发、引导、讲练结合

一、新课引入

有句话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从物理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搬起的石头有了做功的本领,它就具有了能,这种能我们称为重力势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重力势能。

二、新课教学

物体重力势能发生变化时,必然牵扯到重力做功,物体下降时,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物体被举高时,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大。因此认识重力势能,不能脱离对重力做功的研究。

1.重力的功

重力做功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我们现在就通过下列三种例子来探究一下。

思考:你认为这三个哪个比较容易做呢?

图7.4-1:重力做功=

图7.4-2:重力做功=mgcosθ

图7.4-3:本图中小球做曲线运动,怎样来求解呢?想一想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的。重力做功=

=

这三个运动重力做功有什么关系,我们得到的结论:重力做功只跟它的起点与终点的位置有关,而与运动路径无关。表达式

练习1:下图表示一个斜抛物体的运动,当物体由抛出位置1运动到最高位置2时,重力做功是多少?由位置2运动到跟位置1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位置3时,重力做功是多少?由位置1运动到位置3呢?

由1至2重力做功

由2至3重力做功

由1至3重力做功为零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所处位置的高度的乘积

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物理量。它一方面与重力所做的功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它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恰与势能的基本特征一致。因此,我们把物理量叫做重力势能。

2.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的定义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的重力与所处的高度的乘积。

重力势能是矢量?还是标量?与所有的能量一样,是标量

重力势能的单位:焦耳符号是J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之间的关系

即物体由高处向低处运动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由低处运送到高处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思考与讨论:阅读课本说一说,并回答上面有关问题。

如果重力做功与运动路径有关,能量变化不能表示重力做的功

练习2.质量是100g的球从1.8m的高处落到水平板上,又弹回到1.25m的高度,在整个过程中重力对球所做的功为多少?球的重力势能变化了多少?(g取10m/s2)

3.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和系统性

讨论歌词:“山上有棵小树,山下有棵大树,我不知道,不知道哪棵更高”这是说高度具有相对性。重力势能与高度有关,重力势能也有相对性。

在研究重力势能是应该选择参考平面。在参考平面上,物体的重力势能为零;在参考平面上方物体的重力势能为正的,表示重力势能比零势能面的势能大;在参考平面下方物体的重力势能为负的,表示重力势能比零势能面的势能小。

参考平面的选择是任意的,选不同的参考平面重力势能是否相等?重力势能的差值是否相同?例如根据图,m=0.5kg,.完成下列表格:

参考平面的选择

小球在A处的重力势能

小球在B处的重力势能

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的功

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增量

桌面

地面

重力势能是物体与地球组成的系统共同具有的。

例1在离地80m处无初速释放一小球,小球质量为m=200g,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取最高点所在水平面为零势能参考面。求:

(1)在第2s末小球的重力势能;

解析:在第2s末小球所处的高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力势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3s内重力所做的功,重力势能的变化.

解析:前2s下降了m,前3s下降了m,第3s内的位移m

第3s内重力做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G>0,所以小球的重力势能_______,且减少了_____J。

例2如图5—26所示,质量为m物体静止在地面上,物体上面连着一个直立的轻质弹簧,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现用手拉住弹簧上端,使弹簧上端缓慢提升高度h,此时物体已经离开地面,求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解析:物体离开地面后,弹簧的伸长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见,物体上升的高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1.重力做功的特点:

与路径无关,只与起点和终点的高度差有关

2.重力势能:

3.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4.重力势能是相对的,正负表示大小。

作业布置:

课本61页问题与练习第1,2题。

板书设计:

7.4重力势能

一、重力的功

三、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只与起点和终点的高度差有关。

1.重力势能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

与物体的路径无关。但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

2.势能是系统所共有的

二、重力势能

四、例题讲解

《重力》教学设计9

教学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一:要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重力》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想想议议栏目,挖掘教学资源,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与重力有关的.物理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如重力的方向的利用:重锤线。

设计理念二:注重科学探究,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本节课重点是通过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动手能力及学生善于发问、质疑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建立基础。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感性材料丰富,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从观察或实验引入的,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书中的插图,想想议议栏目都极富启发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本让学生通过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观察能力。经过半年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以及一些简单的物理研究方法。而本节课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如熟透的苹果要落向地面,并且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等有关事例。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能正确书写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经历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的实验过程,了解重力跟物体质量的关系,会根据图像分析处理实验结果。

重点难点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

重力的方向。

学法指导

实验探究法

教具准备

弹簧测力计、钩码

教学过程

即兴导课

播放视频,师生交流: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向空中抛出的物体,最终也会落向地面,这些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地球对它附近的物体有吸引作用,这个力就是重力。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9

《重力》教学设计10

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4.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

5.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力的概念、图示以及力的作用效果.2.重力的概念及重心的理解.

1.力的概念.2.重心的概念和位置.

一、力和力的图示

1、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定义力的单位是.

力的三要素有要想测量力的大小,我们可以用

2.如图所示,绳对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大小为150N,用力的图示法表示拉力.

如何画力的示意图?

二、重力

1、重力产生的原因是

2、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进行测量,可以根据公式G=mg计算,(其中的g是我们以前所学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它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高度和纬度有关.当高度增加时,g的值;当纬度增加时,g的值)。

3、重力的方向总是

4、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物体的重心位置和因素有关.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分别是……

一、力的认识拓展

1.辨析下列关于力的说法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一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

B、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C、物体相互作用时,总是先施力后受力

D、由相距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关于力的认识总结:

二、重力的认识拓展

2、下列关于重力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C.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物体的支持面垂直

D.由于地球是一个大球体,所以重力的方向是无法确定的

3、关于物体的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重心就是物体内重力的部分

C.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D.用线悬挂的静止物体,细线方向不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

4、关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地球上方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运动状态无关,也不管是否存在其他力的作用

B.在地球各处的重力方向都是相同的

C.向上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小于向下运动的同一物体所受重力

D.对某一物体而言,其重力的大小总是一个恒量,不因物体从赤道移到南极而变化

三、四种相互作用的本质了解

5、关于四种相互作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使原子核内质子、中子保持在一起的作用是电磁相互作用

中华B.在天然放射现象中起作用的基本相互作用是弱相互作用

C.万有引力和电磁相互作用是远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近程力

D.地球绕太阳旋转而不离去是由于万有引力作用

四、区分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6、如图所示,画出均匀矩形木块在不同情况下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7、画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3.O×106kg的木箱受重力的图示。(g取10N/kg)

1、.如果地面上一切物体受到的重力都消失了,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不考虑地球自转)

A.江河的水不会流动B.鸡毛和铁球都可悬浮在空中

C.天不会下雨D.一切物体的质量都变为零

《重力》教学设计11

“重力加速度”同学们在高一的力学部分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积累了相关的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本节课是在前置概念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入探究如何测量出重力加速度,通过上一节课《单摆》中惠更斯确定的单摆周期公式,启发同学们利用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科学探究等来设计实验方案开展测量实验。本节课侧重于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亲自动手开展探究实验,通过自主实验测量出本地重力加速度,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体验成功的喜悦。

物理观念知道实验原理,会用运动与相互作用的观念来分析单摆的运动。

科学思维用科学的方法对实验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推理论证,对实验数据的处理科学有效,会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科学探究能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能够基于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进行交流反思。

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动手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为祖国做贡献的社会责任。

教学重点实验设计思路、实验原理及周期、摆长的测量;

教学难点用两种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及实验误差分析。

1.重力“偷”鱼的故事

1911年4月,利比里亚商人哈桑在挪威买了12000吨鲜鱼,运回利比里亚首府后,一过称,鱼竟一下少了47吨!哈桑回想购鱼时他是亲眼看着鱼老板过称的,一点儿也没有少啊,归途上平平安安,无人动过鱼。那么这47吨鱼的重量上哪儿去了呢?哈桑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这桩奇案终于大白于天下。原来这是地球重力“偷”走了鱼的重量。地球重力是地球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重力值会随着地球纬度的增加而增加,赤道处最小,两级最大。挪威所处纬度高,靠近北极;利比里亚的纬度低,靠近赤道,地球的重力值也随之减少。哈桑的鱼丢失了分量,就是因不同地区的重力不同造成的。

2.实际原因:

物体质量没有变化,由G=mg可知,重力加速度g在改变,它的变化规律就是随地球纬度的增加,g增大。下表是我们在高一学习重力时,各地的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

附:各地重力加速度

3.测量重力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即便是在同一纬度上,g的值也会有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这与地球该处的内部物质成分有关系,我们根据这个特点,可以探测地面下的矿产物质等,除此以外,了解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分布,对地球物理学、航空航天技术及大地测量等领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就需要了解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4.如何来测量重力加速度呢?

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1)平衡法

(2)自由落体运动法

(3)单摆法

在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对单摆运动的研究,知道了单摆做简谐运动周期与重力加速度的关系,本节课我们沿着科学家惠更斯的研究思路,利用单摆来测重力加速度。

一、实验思路

惠更斯在推导出单摆的周期公式后,用一个单摆测出了巴黎的重力加速度。我们也可以采用同样的办法,测量我们深圳市的重力加速度数值。

当摆角较小时,单摆做简谐运动,根据其周期公式可得

想一想,要根据上式测量重力加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应该如何设计实验装置、选择实验器材?怎样才能减小实验误差?

二、实验装置

单摆装置的制作

1.将细线的一端穿过小球的小孔,然后打一个比孔径稍大一些的结,把细线的另外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面,制成一个单摆。

2.把线的上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并把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让摆球自由下垂,在单摆平衡位置处放上一支笔作标记。

3.将小球拉起一个很小的摆角,由静止释放小球,该小球将做简谐运动,这便是一个单摆装置。

思考与讨论:

1.线有粗细、长短的不同,伸缩性也有区别。不同的小球,质量和体积有差异。想一想,应如何选择摆线和摆球?为什么?

2.右图画出了细线上端的两种不同的悬挂方式。应该选用哪种方式?为什么?

三、物理量的测量

1.测摆长

方法一:

用米尺量出从悬点到小球上端的悬线长l0,

再用游标卡尺测量出摆球的直径d,

则摆长l=l0+。

方法二:

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小球球心与悬挂点之间的距离,

如图所示。

思考与讨论:

那种方法误差会更小呢?

2.测周期

将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小角度(摆角小于5°),然后释放摆球让单摆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当单摆摆动稳定后,从小球某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测量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计算出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即为单摆的振动周期T。

思考与讨论:

为什么不是测量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而是要测量多次全振动的时间?

——测50次全振动会比测30次误差更小

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测周期吗?

——手机、秒表、光电计时器等

3.改变摆长重测周期

改变单摆的摆长,重复实验多次,测出相应的摆长l和周期T。

四、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数据处理包含两种方法:

方法一:平均值法

实验次数123

摆长l(m)

周期T(s)

加速度g(m/s2)

加速度g平均值

每改变一次摆长,将相应的l和T代入公式中求出g值,最后利用求出g的平均值。设计如右表格记录数据:

方法二:图像法

由得,作出T2-l图像,即以T2为纵轴,以l为横轴。将测得的多组数据在坐标中描点,用平滑的直线拟合这些点,其斜率,由图像的斜率即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

误差分析

1.测摆长l时,应该是测量出悬挂点到球心的距离;

2.测单摆周期时,应测多次全振动的时间来计算周期,以减小误差,建议50次以上;

3.实验时,摆角要尽可能小,这样单摆的运动才可以看做是简谐运动,建议小于5°;

4.处理数据时,多次改变摆长测量多组数据,利用T2-l图像来算出重力加速度,以减小误差。

五、实验拓展

利用手机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六、课堂小结

1.实验思路

惠更斯周期公式推导出

2.实验步骤

安装好单摆装置,测量摆长l和单摆周期T.

3.数据处理与分析

(1)公式法:,算出重力加速度g的值,再算出g的平均值。

(2)图象法:作出T2-l图像求g值。

4.误差分析

测摆长l时,应该是测量出悬挂点到球心的距离;

测单摆周期时,应测多次全振动的时间来计算周期,以减小误差;

实验时,摆角要小于5°,这样单摆的运动才可以看做是简谐运动;

处理数据时,多次改变摆长测量多组数据,利用T2-l图像来计算重力加速度,以减小误差。

七、课后作业(实践体验)

请同学们用手机在官方网站下载手机物理工坊(phyphox)APP软件,安装好后,按照今天学习的内容,在家里利用智能手机测出本地重力加速度,并与其他同学交流结果。

附:改变摆长测得多组数据

123456

摆长l(m)0.988550.889550.797550.726550.611550.52955

周期T(s)1.9981.8921.7941.7141.571.46

周期平方T2(s2)3.9923.57973.21842.93782.46492.1316

斜率K4.0305

重力加速度g9.7949

大地测量

航空航天技术

地球物理学

细线上端的两种悬挂方式

测摆球的直径

测摆线长度

秒表测单摆的周期

《重力》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实验感受到物体重力的方向。

2、能够利用器物模拟出月球围绕地球转的原理。

科学知识:

1、认识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竖直向下的重力,物体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引起的。

2、初步体验到物体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万有引力,天体的圆周运动可以产生离心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主动提供自己的想法,听取其他同学的看法和意见。

2、体会到任何科学认识都来源于科学实践,科学认识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3、感受科学活动和探究的乐趣,愿意像科学家牛顿那样大胆想象,热爱科学研究。

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垂直向下的重力,物体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引起的。

2.初步体验到物体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万有引力,天体的圆周运动可以产生离心力而克服地球引力。

教学难点:

1.通过实验感受到物体重力的方向。

2.能够用水杯做模拟万有引力的实验。

教学具准备:

米尺,装大半杯水的一次性塑料水杯(杯口穿好绳),画重力方向记录图。

教学过程:

一、生活现象揭示物体都要落地

1、谈话:到地上、树叶飘落、杯子里的水打翻留向地面、书从桌子上掉下来、水龙头打开水流下来、球扔出去后掉下来)

2、雨点、树叶、杯子里的水、书、自来水、球,它们最终都会怎么样?(板书:落地)

二、感受物体重力的存在

1、(出示米尺并提起)谈话:如果老师松手,米尺会怎样?(演示)怎样让米尺不掉到地上呢?(用手抓)

2、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抓尺子的游戏。

出示游戏规则,边讲解边请学生上台演示。

(1)游戏由甲乙两个同学相互配合来完成;

(2)甲同学将右手抬起与腰齐平,张开右手虎口;

(3)乙同学提起米尺,将米尺的一半放于甲同学右手虎口中(注意米尺不能碰到甲同学的手);

(4)当乙同学放下米尺时,甲同学迅速捏紧右手虎口去抓米尺。

(5)完成两次游戏后,甲乙同学相互交换再做两次游戏。

(6)甲乙同学完成游戏后,将米尺交给另外两个同学玩。

注:(1)没有轮到游戏的同学请仔细观察,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间,甲同学的右手会向哪个方向运动?

(2)甲同学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间,你手里有什么感觉?

3、学生游戏,观察手的运动方向,体会手里的感觉。

4、游戏后交流。

(1)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间,甲同学的右手会向哪个方向运动?

(2)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间,你手里有什么感觉?

5、师生演示,加深感受重力存在。

(1)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抓老师手里的尺子,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间,甲同学的右手会向哪个方向运动?

(2)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间,你手里有什么感觉?

(3)这股力来自哪里呢?

6、揭示:我们把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板书:地球吸引→重力)

7、老师这里的一桶水受到重力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水桶受到的重力。

8、小组轮流提桶,并思考:提起水桶时,你手里有什么感觉?

9、指名说说:提起水桶时,你手里有什么感觉?如果你放手,水桶会怎样?

10、小结:不管是离开地面的物体,还是在地面上的物体,它们都会被地球吸引产生重力。

三、认识重力的方向

1、谈话:重力使物体向哪个方向落的呢?我们可以用箭头来表示重力的方向。(板画↓)

2、出示尺子下落和提起水桶的图。

(1)谈话:下落的尺子和地面上的水桶,受到的重力方向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用箭头画出它们受到的重力的方向。

(2)学生画重力方向。

(3)画后交流。

A.指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展示画的重力方向。教师及时记录学生画的情况。

B.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呢?(板书:向下)

(4)小结:不管是离开地面的物体,还是地面上的物体,它们受到的重力方向都是向下的。

3、出示平地上和山坡上的树图。

(1)谈话:生长在平地上和山坡上的树,受到的重力方向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用箭头画出平地上和山坡上的树受到的重力的方向。

(2)学生画重力方向。

(3)画后交流。

A.指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展示画的重力方向。教师及时记录学生画的情况。

B.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呢?

C.如有学生在斜坡上重力方向画错,教师用直尺和橡皮做演示。方法:将橡皮放在直尺上,迅速抽掉直尺,让学生观察橡皮下落的方向。

(4)小结:不管是平面上的物体,还是斜面上的物体,它们受到的重力方向也都是向下的。

4、出示地球图。

(1)谈话:地球表面的这些物体(房子、人、飞机、月球),它们都受到重力了吗?(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提示:这些物体会往外掉吗?)它们受到的重力方向又是怎样的呢?

(2)学生画重力方向。

(3)画后交流。

A.指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展示画的重力方向。教师及时记录学生画的情况。

B.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呢?(指向地心)

(4)小结:地球表面的任何物体,都具有重力。重力的方向都是指向地心的。我们把这个都指向地心的重力方向叫做竖直向下。(板书:竖直↓)

5、出示下雨、树叶飘落、水打翻、书掉下来、水龙头滴水、扔球图,让学生画画这些运动的物体受到重力的图。

(1)谈话:掉落的雨点、飘落的树叶、掉落的书本、流下来的自来水、扔出去的小球,它们受到的重力方向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画一画。

(2)学生画重力方向。

(3)画后交流。

A.指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展示画的重力方向。教师及时记录学生画的情况。

B.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呢?

C.为什么这些物体都会落向地面?你能作出怎样的解释呢?

四、解释牛顿的第一个问题

1、谈话:苹果熟了落向地面,跟雨点从天上落到地上、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一样,非常平常。大科学家牛顿看到了苹果落地会想些什么呢?你知道牛顿和苹果落地的故事吗?

2、边介绍边出示牛顿与苹果落地的故事(出示到第一个问题)。

3、牛顿在300多年前提出的问题,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作出怎样的解释呢?(板书: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4、牛顿是怎么解释的呢?(出示牛顿的第一个解释:是某种看不见的力把苹果拉向地面,这种力使其他东西掉下来时,也都落向地面,这个力来自地球。它使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垂直向下的重力。)

5、小结:牛顿说的“垂直向下”和我们说的“竖直向下”是一样的意思。同学们的解释和大科学家牛顿的解释基本是相同的,真了不起。生活中我们只要对一些现象加以注意并思考,也能像牛顿一样有伟大的发现。

五、课堂总结

任何科学认识都来源于科学实践,科学认识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科学实践是充满乐趣的,愿你们能像科学家牛顿那样大胆想象,热爱科学研究。相信你也能像牛顿一样有伟大的发现!

《重力》教学设计13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二节《重力》教材

徐泽心

九年级学生

1.认知特征:热爱物理,思维敏捷。

2.背景知识:知道什么是力,对重力有感性的认知。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的现象,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联系生活实际等能力;

(2)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并学会找规则物体的重心;

(3)通过实验探究,理解重力与质量的正比关系,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4)能用公式G=mg计算有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与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能利用表格的形式收集实验数据;

(2)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让学生学会用比值处理数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树立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3)通过物理知识与自然、生活现象的关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理解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1.教学方法:老师引导,让学生思考,讨论,老师总结,中途进行必要的实验论证。

2.学习方法:积极配合老师,努力思考理解内容慨念,进行交流学习,自主学习。

人教版课本,重力ppt课件。

新课引入重力定义,重力的大小: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发展空间,课堂小结,课堂练习

2

3

4

板书设计:

1、重力(G):因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应用:重垂线

《重力》教学设计14

我教学的题目是高一物理第七章第五节重力势能。重力势能概念的建立是形成机械能概念的基础,也是今后形成更完整能量概念的保证。本节内容“重力势能”的学习也将为今后“电势能”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教材提供了较多情景及几个问题来展开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很明确:

⑴从重力势能的定量描述、单位、量性及它的相对性中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

⑵理解重力势能得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⑶了解弹性势能。

能力目标:

⑴学会从功和能的关系推导出重力势能的表达式;

⑵在小实验设计研究中,初步会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

⑶在讨论分析中激发质疑探究意识,提高质疑能力。

情感目标:生活实验中激发物理研究兴趣。

本节课着重解决了两个问题,即重力势能及其对称性;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关于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这个关系由于与动能定理的表述不一致,学生往往不易理解,教学是要结合一些实例,解开学生的困惑。而难点是学生对重力势能相对性的理解。教学中用与温度的相对性类比的方法来突破这个难点。

学生对重力势能在初中已初步形成定性概念,知道重力势能是物体举高而具有的能,故本课引入要唤醒学生对这些概念的记忆,为定量认识重力势能打好铺垫。学生在前一节课“动能”学习中已体验定量研究的一些方法,这也为本课的研究学习打下了基础。但估计学生对“Ep=mgh”会进行公式化处理,出现只认公式不认理的现象,故引导学生对“Ep=mgh”中的“h”正确认识显得尤为重要。高一学生的研究探索、质疑提问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