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河北省五个一联盟高一下生物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河北省五个一联盟高一下生物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河北省五个一联盟高一下生物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河北省五个一联盟高一下生物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河北省五个一联盟高一下生物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河北省五个一联盟高一下生物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症状。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青霉素过敏反应一般不会损伤组织细胞B.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引起自身免疫病C.青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具有个体差异性D.青霉素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2.一对夫妇生了一对“龙凤”双胞胎,其中男孩正常,女孩色盲。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A.XbY、XBXB B.XBY、XBXb C.XBY、XbXb D.XbY、XBXb3.马达加斯加群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峡,但是两地生物种类有较大差异,造成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A.他们的祖先不同 B.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C.变异的方向不同 D.岛上的生物没有进化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生物的性状和性别都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②属于XY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雄性个体为杂合子,基因型为XY;雌性个体为纯合子,基因型为XX③人体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没有色盲基因b,也没有它的等位基因B④女孩若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色盲基因一定是由父亲遗传来的⑤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获得,以后也只能传给女儿,这在遗传学上称之为交叉遗传⑥色盲患者中一般男性多于女性⑦伴Y染色体遗传的基因没有显隐性A.③⑤⑥⑦B.①③⑤⑦C.①②④⑦D.②③⑤⑥5.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人的身高可能是由多个基因决定,其中每一个基因对身高都有一定的作用D.线粒体肌病与线粒体DNA缺陷有关,必需通过父母遗传给后代6.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脱氧核苷酸链上相邻的碱基被两个核糖连在一起B.每个磷酸基团上均连着两个五碳糖C.DNA分子的特异性是指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D.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嘌呤数与嘧啶数相等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过程①需要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2)从图中分析,核糖体的分布场所有。(3)已知溴化乙啶、氯霉素分别抑制图中过程③、④,将该真菌分别接种到含溴化乙啶、氯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发现线粒体中RNA聚合酶均保持很高活性。由此可推测该RNA聚合酶由中的基因指导合成。(4)用一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一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是(填序号),线粒体功能(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8.(10分)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中过程②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已知过程②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____________。(2)在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和心肌细胞,能发生过程②、③而不能发生过程①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写出人体造血干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图解:________(3)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②时启用的起始点__________(在“都相同”、“都不同”、“不完全相同”中选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呼吸熵(RQ=释放二氧化碳体积/消耗氧气体积)不同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质不同,也可表示不同氧气浓度时的细胞呼吸的方式不同,测定发芽种子呼吸熵的装置如图:关闭活塞,在25℃下经20分钟读出刻度管中着色液移动距离。设装置1和装置2的着色液分别移动x和y(mm),向左移动表示为正值,向右移动表示为负值。请回答:(1)装置1的小瓶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x代表____________值,y代表____________,则有氧呼吸产生的CO2的体积为__________。(用x,y表示)(3)若测得x=l80mm、y=50mm,则该发芽种子的呼吸熵是_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4)若呼吸底物为葡萄糖,且测得x=300mm、y=—100mm,则可推断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5)为使测得X和y值更精确,还应再设置—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容器和小瓶中应分别放入______。设对照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10.(10分)现有两个普通小麦品种:品种①高秆抗病(TTRR)、品种②矮秆易感病(ttrr),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图表示利用品种①、②培育品种⑥矮秆抗病纯种的相关育种方法,其中Ⅰ~Ⅶ代表育种过程,请据图回答:(1)由品种①、②经过Ⅰ、Ⅱ、Ⅲ过程培育出新品种⑥的育种方法是_____,其依据的原理是_____,其中经过Ⅱ过程产生的后代中出现ttR_的几率是_____。(2)经过Ⅵ过程可获得____种单倍体幼苗,由品种①、②经过Ⅰ、Ⅵ、Ⅶ过程培育出新品种⑥的育种方法显著优点是_____。(3)通过Ⅳ、Ⅴ也可培育出品种⑥,其中过程Ⅳ常用X射线等处理植物,处理对象常选用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其原因是_____,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较大。11.(15分)在1937年植物生理学家希尔发现,将叶绿体分离后置于试管中,在试管中加入适当的“氢受体”,如二氯酚吲哚酚(简称DCPIP),那么照光后便会使水分解并放出氧气,这个反应被称为“希尔反应”。反应的过程如下(注:DCPIP是一种可以接受氢的化合物,在氧化态时是蓝色,在还原态时是无色。)DCPIP(蓝色)+H2ODCPIP-H2(无色)O2为验证“希尔反应”需要光能和叶绿体,现提供如下材料和用品:试管若干、离体叶绿体、0.5mol/L蔗糖溶液、1%DCPIP溶液、蒸馏水、量筒、锡箔纸、离心机。请依据“希尔反应”涉及的实验原理,把下面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并回答有关问题:(1)方法步骤:第一步:离体叶绿体溶解于0.5mol/L蔗糖溶液制备成叶绿体悬浮液;第二步:选取3支试管,编上1号、2号和3号。第三步:①向1号试管中加入1%DCPIP溶液0.5mL和叶绿体悬浮液5mL,给予光照处理。②向2号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③向3号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第四步:将上述试管放置在温度等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第五步:一段时间后,对各试管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观察试管内上层清液的颜色。(2)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观察结果:离心后1~3三支试管内上层清液的颜色依次为:__________;为什么不直接观察试管内的溶液颜色而是要在离心后观察上清液的颜色?__________。实验结论:“希尔反应”需要光能和叶绿体。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

青霉素是过敏原,可以使少数人发生过敏反应。本题主要考查过敏反应的特点。【详解】过敏反应发生快、消退也快,一般不会损伤组织细胞,A正确。这是注射青霉素后会引起的过敏反应,不是自身免疫病,B错误。过敏反应的发生可能与遗传体质因素有关,过敏原只是引发少数人过敏,因此具有个体差异性,C、D正确。【点睛】过敏原导致患者通过体液免疫产生抗体,当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才引发过敏反应。注意这并不是二次免疫。2、D【解析】

试题分析: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孩正常基因型为XBY,其中X染色体来自母亲,母亲基因型为XBX-,女孩色盲,基因型为XbXb,两条X染色体分别来自母亲和父亲,故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bY、XBXb,答案选D。考点:考查伴性遗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B【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由于环境不同,所以适应环境的生物也不同,所以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4、A【解析】

与性别有关的染色体是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是常染色体,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总是与性别相关联,叫伴性遗传;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患者多于女患者,且表现为隔代遗传和交叉遗传的特点,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Y染色体上的遗传往往没有显隐性关系,表现为限男性遗传。【详解】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和常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决定生物的性状,①错误;②XY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纯合子和杂合子是根据生物体的基因型划分的,不是根据染色体组成划分的,②错误;③人体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Y染色体上既没有色盲基因b,也没有它的等位基因B,③正确;④女孩若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色盲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④错误;⑤男性的色盲基因不传儿子,只传给女儿,但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由母亲传来,即交叉遗传现象,⑤正确;⑥色盲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患者一般男性多于女性,⑥正确;

⑦伴Y遗传的基因没有显隐性,男患者的男性后代都是患者,⑦正确.故选A。【点睛】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全是决定性别的基因,如人类红绿色盲基因。5、D【解析】

1、基因通过中心法则控制性状,包括两种方式:(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2、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详解】A、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正确;B、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正确;C、人的身高高矮不一,可能是由多个基因决定,其中每一个基因对身高都有一定的作用,C正确;D、线粒体肌病是一种由线粒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这种遗传病是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D错误。故选D。6、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1、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构成碱基对。【详解】A、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相邻的碱基被“-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在一起,两条链上相邻的碱基被氢键连在一起,A错误;B、DNA链末端的磷酸基团上连着一个五碳糖,B错误;C、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C错误;D、双链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总是嘌呤和嘧啶配对,所有每个DNA分子中嘌呤数与嘧啶数相等,D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ATP、核糖核苷酸、酶(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3)核DNA(细胞核)(4)①会【解析】本题以图文为资料考查转录翻译相关知识。(1)过程①为转录,需要从核外获取ATP、核糖核苷酸、酶;(2)过程②表示翻译,场所核糖体,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中能进行过程④翻译,所以线粒体中也存在。(3)已知溴化乙啶、氯霉素分别抑制图中过程③、④,但是将该真菌分别接种到含溴化乙啶、氯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线粒体中RNA聚合酶均保持很高活性。所以RNA聚合酶不是线粒体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而是由细胞核中的基因指导合成。(4)用一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所以抑制了转录合成RNA的过程①,线粒体由于前提蛋白减少,所以功能受影响。8、细胞核26%心肌细胞不完全相同不同组织细胞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解析】

图中①过程以DNA的两条单链为模板,进行DNA复制过程;②过程以DN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进行转录过程;③过程以mRNA为模板,进行翻译过程。【详解】(1)人体细胞中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所以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过程②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则α链中胞嘧啶的比例为19%,α链中G+C的比例为29%+19%=48%,A+U的比例为1—48%=52%,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A+T所占比例为52%,A=T,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52%/2=26%。(2)心肌细胞高度分化,核DNA不再进行复制,但可以进行转录和翻译过程。人体造血干细胞中可以发生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如图所示。(3)人体不同组织细胞是通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它们的遗传物质相同,只是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完全相同,因此相同DNA进行过程②时启用的起始点不完全相同。【点睛】解答第(1)小题时,常利用如下关系式: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的两个碱基在整个DNA分子中所占的比例,和在每条单链中所占的比例相等,和转录形成的RNA中所占的比例也相等(DNA中的A+T,在RNA中对应U+A)。9、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消耗氧的体积消耗氧和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差x-y0.721:1死的发芽种子和蒸馏水用于校正装置1和2内因物理因素(或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容积变化【解析】分析装置原理:两个装置这种子都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CO2,改变密闭装置内的气体体积,引起着色液滴向左或右移动。装置1中NaOH的作用有吸收了CO2,引起密闭装置气体体积变化的只有消耗的氧气,所以液滴向左移的距离即为消耗的O2的体积;装置2中蒸馏水既不吸收CO2,也不吸收O2,所以引起密闭装置内气体体积是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与消耗O2的体积之差,即液滴移动的距离=消耗氧和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之差。(1)由题意可知,装置1的小瓶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2)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X是液滴左移的距离,代表氧气的消耗量,Y代表氧气的消耗量与二氧化碳释放量之差。因此该种子有氧呼吸产生的CO2的体积为为x-y。(3)根据题意:呼吸熵=释放二氧化碳体积/消耗氧气体积=(180−50)/180=0.72。(4)若呼吸底物为葡萄糖,有氧呼吸总耗氧气300,则产生二氧化碳也为300,所以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300/6;无氧呼吸产二氧化碳400-300=100,消耗的葡萄糖100/2,因此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值是1:1。(5)为了校正装置1和装置2内因物理因素(或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容积变化,使测得的x和y更精确,还应再设置一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容器和小瓶中分别放入等量死的发芽种子和蒸馏水。【点睛】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及实验探究总结:注意:欲确认某生物的呼吸类型,应设置两套呼吸装置(以发芽种子为例)。(1)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实验现象结论装置一液滴装置二液滴不动不动只进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或种子已死亡不动右移只进行产酒精的无氧呼吸左移右移进行有氧呼吸和产酒精的无氧呼吸左移不动只进行有氧呼吸或进行有氧呼吸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2)物理误差的校正为使实验结果精确除减少无关变量的干扰外,还应设置对照装置。对照装置与装置二相比,不同点是用“煮熟的种子”代替“发芽种子”,其余均相同。10、杂交育种基因重组3/164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细胞分裂旺盛【解析】

图中Ⅰ为杂交,Ⅱ与Ⅲ均为自交,Ⅵ为花药离体培养,Ⅶ为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Ⅳ为诱发基因突变,Ⅴ为筛选、自交。可见,由品种①、②经过Ⅰ、Ⅱ、Ⅲ过程培育出新品种⑥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由品种①、②经过Ⅰ、Ⅵ、Ⅶ过程培育出新品种⑥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由品种①经过Ⅳ、Ⅴ过程培育出新品种⑥的育种方法是人工诱变育种。【详解】(1)基因型为TTRR的品种①与基因型为ttrr的品种②经过Ⅰ过程的杂交、再经过Ⅱ与Ⅲ过程的连续自交,培育出基因型为ttRR的新品种⑥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型为TtRr的品种③经过Ⅱ过程的自交,产生的后代中出现ttR_的机率是1/4tt×3/4R_=3/16。(2)基因型为TtRr的品种③通过减数分裂可产生基因型为TR、Tr、tR、tr的4种配子,因此经过Ⅵ过程所示的花药离体培养可获得4种单倍体幼苗。由品种①、②经过Ⅰ、Ⅵ、Ⅶ过程培育出新品种⑥的育种方法为单倍体育种,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