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拔高卷(试题)-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_第1页
期末拔高卷(试题)-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_第2页
期末拔高卷(试题)-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_第3页
期末拔高卷(试题)-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_第4页
期末拔高卷(试题)-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考号:________…………○…………内…………○…………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考号:________…………○…………外…………○…………装…………○…………订…………○…………线…………○…………第=期末拔高卷(试题)-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8分)1.【答案】C【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选择即可。【解答】解:上面的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故选:C。【点评】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找出对称轴,看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两部分能否完全重合。2.【答案】B【分析】用人数除以船的条数,求出每条船坐的人数,用37人除以每条船坐的人数,有余数,用商再加1,即可解答。【解答】解:20÷4=5(人)37÷5=7(条)……2(人)7+1=8(条)答:37人至少需要8条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3.【答案】B【分析】用开始出发的时间加上路上行驶的时间,就是到达的时刻。【解答】解:7时20分+6时=13时20分答:13时20分到达目的地。故选:B。【点评】计算的时候相同单位的数进行相加,满60分换算成1小时。4.【答案】C【分析】根据面积的意义: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可知,果园的面积小于长方形面积的一半,菜地的面积大于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果园的面积小于菜地的面积。根据周长的意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图形的周长可知,果园和菜地的周长都是整个图形周长一半再加上公共边,所以周长相等。【解答】解:由分析得:菜地和果园周长相等,但菜地的面积大。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意义。解题时要明白,折线部分是二者的公共边长。5.【答案】B【分析】先依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求出铁丝的长度,也就等于知道了长方形的周长,进而利用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即可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长。【解答】解:6×4=24(分米)24÷2﹣4=12﹣4=8(分米)答:长应该是8分米。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灵活应用。6.【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长方形的长是18米,宽是6米,从这个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那么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的宽,即为6米,再根据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代入数据,即可求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据此解答。【解答】解:6×6=36(平方米)答: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米。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正方形的面积,熟记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爸爸开车往返甲、乙两地用了8小时,平均每小时行驶76千米,利用“速度×时间=路程”,代入数据求出往返的路程,再除以2即可得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或者先用8除以2求出单程的时间,再利用“速度×时间=路程”,代入数据,即可得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据此解答。【解答】解:爸爸开车往返甲、乙两地用了8小时,平均每小时行驶76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列式不正确的是[76×(8÷2)]=76×8÷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8.【答案】C【分析】用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彩纸去测量全家福照片,沿着长摆了12张,沿着宽摆了7张,则长方形的长是12个5厘米,宽是7个5厘米,求出长和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解答。【解答】解:(12×5)×(7×5)=60×35=2100(平方厘米)答:这张全家福照片的面积是2100平方厘米。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情况。二.填空题(共12小题,21分)9.【答案】164.85,一千零二十四点七六。【分析】根据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即可;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解答】解:“一百六十四点八五”写作164.85:1024.76读作:一千零二十四点七六。故答案为:164.85,一千零二十四点七六。【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10.【答案】3;4或8。【分析】算式□38÷4中,要使商是两位数,□里的数要小于除数4且不为0;要使商的中间有0,□里的数应是除数4的倍数。据此解答。【解答】解:在算式□38÷4中,要使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1、2、3,最大填3;□里填4或8时,商的中间有0。故答案为:3;4或8。【点评】一位数除三位数,要使商是两位数,被除数百位上的数要小于除数且不为0;要使商的中间有0,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应是除数的倍数,且十位上的数要小于除数。11.【答案】120。【分析】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是4÷2=2(小时),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代入数据即可解答。【解答】4÷2=2(小时)60×2=120(千米)答:甲、乙两地相距120千米。故答案为:120。【点评】此题考查了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求出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是关键。12.【答案】800。【分析】用剩下的320毫升加上第二次倒出的80毫升,是第一次倒出一半后剩下的一半,用这一半再乘2,即是原来这瓶水的毫升数。【解答】解:(320+80)×2=400×2=800(毫升)答:这瓶水原来有800毫升。故答案为:800。【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剩下的320毫升加上第二次倒出的80毫升,是第一次倒出一半后剩下的一半。13.【答案】四;3。【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结果,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56×42=2352,2352是四位数;所以,56×42的积是四位数。25×40=1000,1000的末尾有3个0;所以,25×40的积末尾有3个0。故答案为:四;3。【点评】求两个数的积的位数或末尾0的个数,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14.【答案】70。【分析】先用20米加上15米,求出这捆电线的一半长多少米;再乘2,即可求出这捆电线原来长多少米。【解答】解:(20+15)×2=35×2=70(米)答:这捆电线原来有70米。故答案为:70。【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整数乘加混合运算解决问题,需准确理解题意。15.【答案】30;50。【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面积=长×宽,解答此题即可。【解答】解:10÷2=5(厘米)(10+5)×2=15×2=30(厘米)10×5=50(平方厘米)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面积是50平方厘米。故答案为:30;50。【点评】熟练掌握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答案】10;240。【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可知,“24”即240,是由24和10相乘所得,表示10行共栽240棵数;据此解答。【解答】解:24×10=240(棵)竖式中箭头所指部分的意义是求10行共栽240棵数。故答案为:10;24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明确各步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4个边长是3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把这4个小正方形拼成2排2列即可,求出大正方形的边长,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求解.【解答】解: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大正方形的边长是3×2=6(厘米);周长是:6×4=24(厘米);面积是:6×6=36(平方厘米);故答案为:24,36.【点评】本题关键是找出拼组的方法,进而求出新图形的边(或长、宽)的长度,再分别根据它们面积和周长的公式求解.18.【答案】48。【分析】用第二次剩下电线长度乘2,求出第一次剩下电线长度。用第一次剩下电线长度乘2,求出电线总长度。【解答】解:12×2×2=24×2=48(米)答:这捆电线原来有48米。故答案为:48。【点评】本题考查倒推问题,从问题进行分析,依次求出第一次剩下电线长度以及电线总长度。19.【答案】22。【分析】用这时乘客人数减去上来乘客人数,再加上下去的人数,求出原有乘客人数。【解答】解:27﹣14+9=22(位)到达A站前车上原有乘客22位。故答案为:22。【点评】本题考查倒推问题,从问题的结果出发,从后往前逐步推理。20.【答案】8:30;18:00;9;30。【分析】把普通计时法化成24时计时法时,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上午的时刻,只要去掉“上午、早晨、早上、凌晨”等字,是多少时也就是24时计时法的多少时;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下午的时刻,只要去掉“下午、黄昏、晚上、深夜”等字,再加上12时即为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求全天一共开放的时间,直接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即可。【解答】解:6时+12时=18时18时﹣8时30分=9小时30分钟答:图书馆开馆时间是早上8:30至晚上6:00,“早上8:30”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8:30,“晚上6:00”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18:00,全天开放时间为9小时30分钟。故答案为:8:30;18:00;9;3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互化的方法,以及时间的计算,要熟练掌握。三.判断题(共5小题,5分)21.【答案】×【分析】由题意可知,没有限制小数的位数,所以大于0.4小于0.7的一位小数有0.5和0.6,两位小数有0.41、0.42、0.430.69,三位小数有0.401、0.402、0.4030.699,即:大于0.4小于0.7的小数有无数个,据此作答。【解答】解:经分析:大于0.4小于0.7的小数有无数个。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在判定两个小数之间有多少个小数时,注意看清楚有没有限制条件。22.【答案】×【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然后与12平方厘米进行比较。据此判断。【解答】解:3×3=9(平方厘米)答: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因此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熟记公式。23.【答案】×【分析】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是:一般年份数是4的倍数就是闰年,否则是平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不是400的倍数即为平年。【解答】解:一般年份数是4的倍数就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所以原题的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24.【答案】√【分析】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相同数位对齐,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的数位对齐,数位相同了,也就是计数单位相同;据此解答。【解答】解:整数、小数相加减分别要求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减。所以原题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的掌握和应用。2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要判断对错,首先进行假设,假设周长是16厘米,进而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结论.【解答】解:假设周长都是16厘米,则正方形的边长:16÷4=4(厘米),面积:4×4=16(平方厘米);假设长方形的长为2厘米,宽为6厘米,则面积:2×6=12(平方厘米);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没有数据,分析时应假设出周长,然后根据面积公式进行分析,进而得出问题答案;注: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所围成的面积,正方形大.四.计算题(共3小题,26分)26.【答案】90;20;1800;60;480;0;42;6.7;8.1;203;【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除多位数以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5×6=9080÷4=2060×30=1800420÷7=6020×24=4800÷46=0126÷3=426.3+0.4=6.78.6﹣0.5=8.1609÷3=203【点评】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除多位数以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注意计算的准确性。27.【答案】3.3;1.4;104;1080。【分析】根据小数加减法和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验算。【解答】解:2.4+0.9=3.33.1﹣1.7=1.4832÷8=10445×24=1080【点评】考查了小数加减法和整数乘除法的笔算,根据各自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验算。28.【答案】117;47;1050;111。【分析】142﹣125÷5此题先算除法,再算减法。846÷3÷6此题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25×(267﹣225)此题应先算减法,再算乘法。37×21÷7此题先算乘法,再算除法。【解答】解:142﹣125÷5=142﹣25=117846÷3÷6=282÷6=4725×(267﹣225)=25×42=105037×21÷7=777÷7=111【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五.操作题(共1小题,4分)29.【答案】长方形的画法不唯一。【分析】先计算出正方形的边长,16÷4=4(cm);再确定长方形的长和宽,面积是12平方厘米,长和宽分别是12cm和1cm,或者6cm和2cm,或者4cm和3cm。【解答】解:画图如下:长方形的画法不唯一。【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用上这个条件:图中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以保证每个图形的边长都是整厘米数。五.应用题(共6小题,36分)30.【答案】29.9千克。【分析】用三(1)班收集垃圾的质量加上1.6千克,即可计算出三(2)班收集多少千克垃圾。【解答】解:28.3+1.6=29.9(千克)答:三(2)班收集29.9千克垃圾。【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小数加法的意义,列式计算,熟练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31.【答案】95千米。【分析】根据题意先用到达的时间减去出发的时间,求出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已知总路程,可根据“速度=路程÷时间”代入数值,解答即可。【解答】解:傍晚6时30分﹣上午11时30分=7(小时)665÷7=95(千米/时)答: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95千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灵活变形列式解决问题。32.【答案】72个。【分析】用每组人数乘所分的组数,可以计算出三年级学生接种新冠疫苗的总数,再用三年级学生接种新冠疫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