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初三4月中考模拟(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初三4月中考模拟(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初三4月中考模拟(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初三4月中考模拟(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初三4月中考模拟(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初三4月中考模拟(二模)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

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正确使用和理解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学科素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JhS、H2O、H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氢分子

B.H2s04和H2sCh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Na+、Mg2+、AU+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0

D.一个葡萄糖分子(C6Hl2。6)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

2.一种用软镒矿(主要成分是MnOj制备KMnO,的工艺中主要涉及下列反应:

①2M11O2+O2+4K0H■冬K22M11O4+2H2O

②2KzMn04+2H20==2KMn()4+2K0H+H2t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KzMnOa中镒元素显+7价B.KMnth属于盐类物质

C.反应②属于复分解反应D.该制法中KzMnO,是主要原料

3.钢的含碳量不低于0.03%,其中碳元素以Fe3c形式存在,则钢中Fe3c质量分数不低于()

A.0.45%B.0.42%C.4.5%D.4.2%

4.下列生活过程的叙述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在人体内被消化B.人体的呼吸过程

C.用天然气作燃料来炒菜D.冰箱里的水结成冰

5.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BCD

食盐水稀盐酸

待区分物质BaCO3NaCl棉线涤纶酒精白醋

鉴别方法加水点燃,闻气味闻气味滴加酚醐溶液

A.AB.BC.CD.D

6.下列各组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转化的是

ZY

AFeFeCl2Fe2()3

BCa(OH)2NaOHNaCl

CAgNO3Ba(N03)2BaS04

DH2002C02

A.AB.Bc.cD.D

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面从该图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2

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g

C.该元素的原子核内有24个中子

D.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4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汞是非金属元素

B.不显电性的微粒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C.氯化钠和硫酸铜都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D.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9.下列是探究灭火原理的四个实验,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I中蜡烛熄灭、实验n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

B.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灭火原理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

C.实验III中蜡烛熄灭,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

D.实验IV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10.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

B.钻木取火——降低着火点

C.釜底抽薪一清除可燃物

D.风助火势——提供充足的02

11.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A.钾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镒的混合物

素/%

反应时间S

B

量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0反应时间,s

C也

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12.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或事实,其中正确的是

A.体温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一一原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校园里的桅子花发出诱人的香味一一分子之间有间隔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出现一一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一一构成物质的原子不同

13.下列粗盐提纯操作中,正确的是()

14.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c.CO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用于人工降雨、灭火

D.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15.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物质是

A.花生油B.食盐C.白糖D.白酒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现有①胆研②纯碱③食盐④过氧乙酸⑤无水硫酸铜⑥熟石灰6种物质,试选择相关物质的序号填空:

(1)家庭中用作调味品和防腐剂的是;

(2)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3)用来检验无水酒精中是否含水的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17.(8分)用珍珠加工成的“珍珠粉”是一种名贵中药材、保健品,可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假冒的“珍珠粉",仅用

肉眼观察难辨真假.为了向消费者提供鉴别方法,须找出真假“珍珠粉”理化性质上的差异.为此,某工商局提供了真、

假“珍珠粉”样品和有关真假珍珠粉的资料如表:

0137.5稀盐酸/g

图2

品种外观成分制作过程

主要为碳酸钙,可能含少量碳酸镁、壳角蛋

真珍珠粉白色无味粉末直接将珍珠磨成粉末.

白等.

贝壳粉(主要成分为CaCO3),可能含少量将贝壳漂白(漂白过程中用到过

假珍珠粉白色无味粉末

碳酸镁并掺有少量淀粉.NaOH),然后磨成粉末.

其中,真珍珠粉中的壳角蛋白(蛋白质的一种)不溶于水,加入浓硝酸加热后会变黄色.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提供的

真假珍珠粉进行了如下探究.对真假珍珠粉的初步鉴定:真、假珍珠粉均属于(“纯净物”或“混合物”).取少量

珍珠粉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并加热,若观察到变黄色,则该样品是真珍珠粉.另取少量市售廉价珍珠粉于试管中,

加入足量水振荡后静置,将上层清液分别倒入2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混合液变成蓝色,说明其中掺有

淀粉;再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1〜2滴,溶液变成微红色,说明在漂白贝壳的过程中用到过氢氧化钠,使溶液呈

碱性.测定市售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步骤I:连接仪器组成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某学生堵住C末端玻璃导管口,在A中装入少量水并取下上部塞子,打

开玻璃活塞,A中水不能全部滴下,你认为该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或“不漏气”)

步骤H:准确称取5.00g珍珠粉样品装入仪器B中,在A中装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

步骤IH:向B中珍珠粉样品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在仪器B、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

步骤W:完全反应后C中的混合液经、、干燥,称得白色固体的质量为9.85g(不考虑装置中原有空气及

装置外空气的影响),由此求得珍珠粉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这个测定结果令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感到难以

理解,经过讨论分析,大家认为可能的原因是.(填数字序号)

①样品中含有碳酸镁②盐酸未滴加足量

③CO2气流速度太快导致未被Ba(OH)2完全吸收④装置B中水蒸气、HC1等进入装置C中同学们根据测定数

据计算出样品中碳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为%.

有同学提出在探究二中不需要装置C,只要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装置A、B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也可以求得珍珠粉样

品中碳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你认为这样求得的碳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与上面所得数值相比,将会(填“不变”、

“偏大”或“偏小”).后来,同学们经过精确测定,得到所加稀盐酸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在加入

稀盐酸的过程中,开始没有气体产生,是因为固体样品中还含有少量(填“碳酸镁”或“氢氧化钠”)的缘故.根据

图示,求出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需有计算过程)

18.(8分)铝具有高强度、高熔点、而腐蚀等优点,在工业上得到广泛的利用。图1是化工生产中制备金属铜的部分

流程图(假设杂质不与空气反应)。

团体杂庾

粗产品.水②

用矿.51相酸楂溶液铝是人体及动植物必需的

(主要成分为MoSJ蕨④[(NHJ.MoO,]

用气(SO,)

(选填“微量元素”或“常量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2,其中X是。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下列物质可以用来吸收SO2尾气的是(填字母)。

A氢氧化钠溶液B浓硫酸C氨水(NH4)2MoO4中M。的化合价是,在农业上既是铝肥又是

肥。如果在实验室模拟操作I,则需要使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o利用H2和CO分别还原等质量

的精产品(Moth),所使用的还原剂的质量比为o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19.(8分)小华与朋友聚餐时,对火锅燃料“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与同学对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固体酒精

是固态酒精吗?酒精,学名乙醇,化学式C2H5OH,熔点为T14C,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小华认为固体

酒精不是固态的酒精,他判断的理由是,写出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小华观察发现,固体酒精完

全燃烧后会残留少量白色固体。燃烧后残留的白色固体是什么?固体酒精是酒精、氢氧化钠和凝固剂按一定的质量比

混合制成,该凝固剂在空气中能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猜想一:氢氧化钠;

猜想二:碳酸钠;

猜想三:。

你认为猜想中含有碳酸钠的理由是: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J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1)将白色固体溶于足量水中白色固体全部溶解固体可溶于水

取(1)所得少量溶液,加入过

(2)—白色固体中肯定有Na2c03

量的BaCL溶液

取(2)所得少量上层清液,加

(3)有蓝色沉淀生成白色固体中肯定有______

入______溶液

(反思交流)实验中,加入过量氯化钢溶液的目的是

如果实验中发现氯化钢溶液不够,可选用下列试剂代替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是o

A.Ca(OH)2溶液B.Ba(NO3)2溶液C.稀盐酸D.CaCb溶液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D

【解析】

A、H2S、H2O,出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不是氢分子,错误;

B、H2s0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H2s0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错误;

C、Na+、Mg2+、AF+原子核内质子数分别是U、12和13,错误;

D、由化学式可知,一个葡萄糖分子(C6Hl2。6)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正确;

故选:D„

2、B

【解析】

A、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KMiO,中镒元素显+6价,故A错误;B、KMnO,属于盐类物质,故B正

确;C、反应②不属于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反应过程中化合价

不变,故C错误;D、该制法中Mi。、。2、KOH是主要原料,故D错误。

点睛: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3、A

【解析】

12

假设钢的含碳量为0.03%,则Fe3c的质量分数为:0.03%4-——X100%=0.45%,故钢的含碳量不低于0.03%,则钢

180

中Fe3c质量分数不低于0.45%,故选Ao

4、D

【解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

【详解】

A、食物在人体内被消化,有新物质生成,如人体吸收的糖类最终在体内转化为人体直接吸收的葡萄糖,属于化学变

化,故A错误;

B、人体的呼吸过程,吸收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故B错误;

占燃

C、用天然气作燃料来炒菜,利用天然气的可燃性,产生化学反应:CH4+2O2=CO2+2H2O,有新物质生成,属

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冰箱里的水结成冰,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判断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5、D

【解析】

A、氯化钠易溶于水,碳酸钢难溶于水,用水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B、点燃,闻气味,产生特殊气味的是涤纶,产生烧纸气味的是棉线,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C、闻气味,有芳香气味的是酒精,有酸味的是白醋,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D、食盐水、稀盐酸分别显中性、酸性,均不能使酚配溶液变红色,不能鉴别,符合题意。故选D。

6、D

【解析】

A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氯化亚铁不能转化成氧化铁;B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

化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不能转化成氯化钠。C硝酸银和氯化钢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领;

硝酸钢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硝酸;硫酸钢不会转化成硝酸银;D水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和碳

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和碱的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选D

点睛:要熟记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7、D

【解析】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

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详解】

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故A不正确;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故B不正确;

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该元素的原子核内有52-24=28个中子,故

C不正确;

D、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4,

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8、C

【解析】

A、汞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不显电性的微粒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如中子显电中性,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硫酸铜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都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符合题意;

D、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还有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都由氧元素组成,不符合题

意。

故选C。

【点睛】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叫做混合物;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

9、B

【解析】

A、实验I中蜡烛因为没有氧气,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实验n中因为氧气充足,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

火,正确;B、实验I中蜡烛熄灭、实验n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实验in中蜡烛熄灭,是因为稀盐

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实验w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但没有降低温度灭绝空气,错误;c、在实验m中蜡烛熄灭,是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

正确;D、实验w中蜡烛熄灭,可以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正确。故选B。

点睛:掌握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二氧化碳的性质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B

【解析】

A、火上浇油的化学意思是添加可燃物,添加可燃物能够帮助燃烧,解释合理。

B、钻木取火的化学意思是摩擦可以生热,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可燃物就燃烧起来,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

不变,解释不合理。

C、釜底抽薪的化学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也说明了燃烧需要可燃物,解释合理。

D、风助火威的化学意思是增加空气的流动性,流动的空气能够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解释合理。

故选:Bo

【点睛】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二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灭火的方法有: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11、A

【解析】

A、氯酸钾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分解。随着反应的进行,

氧气逸出,固体的质量减少,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加热至完全反应,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

改变。A正确;

B、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大于生成氢气的质量,溶液的质量增加,至完全反应,

溶液的质量不再发生改变。B错误;

C、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则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

硫酸消耗完后,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一段时间后,从零开始不断上升,

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C错误;

D、氧气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D错误。

故选Ao

12、C

【解析】

A、水银温度计中的汞热胀冷缩,是因为汞原子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不是汞原子的大

小发生变化,故错误;

B、校园里的桅子花发出诱人的香味,是因为花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不是分子间的间隔的缘故,故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是因为氯化氢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故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一样,导致物理性质不同,故错误;

故选:Co

13、D

【解析】

A、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左物右码,祛码用镜子夹取,不能用手直接拿取,故选项A不正确;

B、溶解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氯化钠溶解更快,不能用温度计搅拌,故选项B不正确;

C、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不能把要过滤的液体直接倒入漏斗,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故选项C不正确;

D、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操作,掌握各操作要领,能轻松解答。

14、A

【解析】

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虽然组成元素相同,但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故A错

误;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Ch,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故B正确;C、CO具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

具有可燃性,做气体燃料;CO2固体俗称干冰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用于

灭火,故C正确;D、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故D正确。

点睛: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二氧化碳常用于人工降雨和灭火。

15、A

【解析】

试题分析:A、花生油不溶解于水,错误;B、食盐,易溶解于水,正确;C、白糖易溶解于水,正确;D、白酒

易溶解于水,正确。故选A。

考点:物质的溶解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③⑥⑤

【解析】

(1)食盐具有咸味,常用作调味品和防腐剂.故填:③;

(2)熟石灰具有碱性,常用作改良酸性土壤.故填:⑥;

(3)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常用于检验水的存在.故填:⑤。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17、混合物浓硝酸碘酒或碘水酚献不漏气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变浑浊过滤洗涤

①60%偏大NaOH10%.

【解析】

[探究一](1)真、假珍珠粉有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真珍珠粉中的壳角蛋白遇浓硝酸加热后会变黄色.

(2)淀粉遇碘变蓝,酚酬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解答;

[探究二]步骤I堵住C末端玻璃导管口,在A中装入少量水并取下上部塞子,打开玻璃活塞,A中水不能全部滴下,

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步骤m:含碳酸根离子的化合物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领溶液产生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步骤IV:从溶液中提取沉淀的方法是过滤、洗涤、干燥、称量;

[实验反思]碳酸镁也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拓展延伸]碳酸钙中碳酸根离子的含量是需X100%=60%;

不需要装置C,只要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装置A、B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也可以求得珍珠粉样品中碳酸根离子的质量

分数.这样求得的碳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与上面所得数值相比,将会偏大;

[分析讨论]

(1)混合溶液中酸碱中和反应首先发生,在加入稀盐酸的过程中,开始没有气体产生,是因为固体样品中还含有少量

氢氧化钠;

(2)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CaCO3+2HC1=CaCl2+H20+CO2t

7344

x2.2g

73_44

x2.2g

x=3.65g

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65g义[00%=10%

37.5g-1g

高^帛.

18、微量元素132MOS2+7O22MOO3+4SO2AC+6氮烧杯1:14

【解析】

(1)铝是人体及动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的结构示意图2,其中X=

42-2-8-18-1=13;

(2)根据流程图可知,步骤①反应是MOS2和0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SO2和MO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温

2Mos2+7022MOO3+4SO2;

(3)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氨水反应,不能与浓硫酸反应,可用来吸收SO2尾气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故选

AC;

(4)在(NH4)2MoO4中,钺根子、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和-2,设:(NH4)2MoO4中铝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

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有:(+1)X2+X+(-2)X4=0

解得X=+6,(NH4)2MoO4中MO的化合价是+6,(NH4)2MoO4中含有氮元素,在农业上既是铝肥又是氮肥;

(5)操作I是将固体与液体分离。如果在实验室模拟操作I,则需要使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

(6)利用H2和CO分别还原等质量的精产品(MoCh),所需的还原剂分别为H2和CO。

设:M0O3的质量为m,所需的还原剂分别为H2和CO质量分别为x、y0

MOO3+3H2直遢MO+3H2O

1446

mx

144m6m

---=一x二•

6x144

MOO3+3C0高温Mo+3c0二

14484

my

144m84m6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