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六世界现代史专题15世界现代史(非选择题)考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考点2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考点3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考点4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考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1.(2023·江苏淮安·统考三模)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发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确定了新的国际秩序。——摘编自黄安年《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标志着这一潜在秩序的瓦解。……两大国家集团的对抗……主导了战后国际关系。这是一种非战非和的状态。我们或许可以争辩,两极格局竞导致了全球的动荡和不安,抑或发展起一种稳定机制。毕竟世界出现了某种稳定状态——至少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会爆发。——(美)理查德·W·布利特等《20世纪全球史》材料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东西方两极格局之下,世界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变化,它孕育了一个多极化的发展方向。
材料四
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开始向新格局过渡。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转折时期,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问题被突兀地提了出来。——摘编自齐世荣、廖学盛《20世纪的历史巨变》(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的“新的国际秩序”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哪一个条约又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的“非战非和的状态”是对哪一历史现象的描述?这一历史现象开始的标志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极格局下崛起的主要新兴力量。它们的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5)综上所述,指出影响国际格局演变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条约:《九国公约》。(2)现象:冷战。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3)力量:欧共体,中国,广大发展中国家。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4)标志:苏联解体。(5)因素:世界大战,各国综合国力的变化,区域性组织和国际性组织的建立,重大国际会议的召开等。【详解】(1)秩序:根据材料一中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确立的新的国际秩序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条约:根据所学可知,1922年签署的《九国公约》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2)现象:根据材料二中的“非战非和的状态”“两极格局”,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描述的“非战非和的状态”出现在二战后,指的是美苏冷战现象。标志:根据所学可知,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3)力量:根据所学解读材料三中的图片可知,图片一“欧共体总部大厦”反映的是欧洲走向联合,表明欧共体成为一个新兴的力量;图片二反映的是中国重返联合国,这表明崛起的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新兴力量;图片三反映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这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影响:欧洲的联合,中国的崛起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联合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推动国际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4)标志:根据材料四中的“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结合所学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旧有的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被打破。(5)因素:根据材料一可知,因为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召开,所以确立了新的国际秩序,由此可知,重大国际会议的召开会影响国际格局的演变;根据材料一、二可知,两次国际格局的演变受到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由此可知,世界大战是影响国际格局的重要因素;根据材料三中的中国重返联合国、欧洲走向联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崛起等内容可知,国家综合国力的变化会,区域性组织和国际性组织的建立等,都会影响国际格局的演变。2.(2023·江苏盐城·校联考三模)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奴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自由”和“土地”。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全面现代化的标志,为3000多万农民带来自由,为资本主义关系和国家经济现代化扫清了道路,并且在地方自治、教育、军事等领域进行了具有进步意义的改革,因此被称为伟大的改革。——摘编自唐艳凤《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解读》材料二:明治时代全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的结果,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积累了与列强谈判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筹码。日本急速引进西洋文明与欧美列强为伍,废弃未开化的过去,从强化本国的经济能力和军事实力着手,实现了“强国”的梦想。——摘编自【日】宗泽亚《明治维新的国度》材料三: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从“强攻”转为“围攻”。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内,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摘编自《列宁全集》材料四:罗斯福“新政”初期,工商界攻击它是社会主义,他们提出的理由,主要是联邦政府干预经济过多。但“新政”既不是社会主义也不是法西斯主义,那“新政”的实质是什么?有学者指出,1933至1938年,标志着美国制度上的剧变,但即使是那些最打破前例的新政计划,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思想。——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农奴制改革中解决“土地”问题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何理解改革“为资本主义关系和国家经济现代化扫清了道路”?(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日本“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的主要表现。(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苏俄在工商业方面“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做法,并分析该时期苏俄经济政策的特点。(4)据材料四,回答“工商界攻击它是社会主义”的原因。你是否同意材料中某学者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5)综合上述材料,从对世界历史进程影响的角度说说你对“改革”的看法。【答案】(1)措施:废除农奴制,农奴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农民经济上获得一定数量的园地和份地;理解: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2)表现: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思想上,文明开化;经济上,殖产兴业;军事上,改革军制。(3)做法:新经济政策;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来扩大生产,大力发展商品经济。(4)原因:联邦政府干预经济过多;是否同意:同意,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5)看法:改革能促进社会发展,促进世界历史进程的发展。【详解】(1)措施:根据材料一“农奴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自由’和‘土地’。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全面现代化的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废除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农奴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农民经济上获得一定数量的园地和份地,但必须出高价赎买。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使俄国开始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所以说“为资本主义关系和国家经济现代化扫清了道路”。(2)表现:根据材料二“明治时代全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的结果,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积累了与列强谈判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筹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的主要表现是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思想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经济上,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军事上,改革军制,建立新式军队。(3)做法:根据材料三“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1921年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在保证企业所有权属于国家的前提下,苏维埃政府把一些企业租给国内外资本家或私人经营;在商业方面,实行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来扩大生产,大力发展商品经济。(4)原因:据材料四“罗斯福‘新政’初期,工商界攻击它是社会主义,他们提出的理由,主要是联邦政府干预经济过多。”可知,“工商界攻击它是社会主义”的原因是:联邦政府干预经济过多。是否同意:根据材料四“有学者指出,1933至1938年,标志着美国制度上的剧变,但即使是那些最打破前例的新政计划,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应对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实施新政,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所以同意材料作者的观点。(5)看法: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都促进了本国的发展,并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此可得出看法:改革能促进社会发展,促进世界历史进程的发展。3.(2023·江苏徐州·统考三模)【民生问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新经济政策的灵魂在于给农民发展经济、谋求生计的应有的自由自主权利。----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新经济政策中苏俄政府为改善民生给了农民哪些“自由自主权利”?材料二:“大萧条”到来后,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西部牧场主牲畜卖不掉又养不起,只好宰杀后抛入山谷。另一方面,部分必须品的价格又不像农产品价格下跌那么大,农民因无力偿还债务,1929-1933年间,有100多万户农民因被取消抵押品赎回权而失去了他们的财产。----(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大萧条”中美国农民的现状。罗斯福新政针对这一问题采取的哪些改善民生的措施?材料三: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我们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个成就,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习近平2015年11月27日《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当今中国实行扶贫政策的根本原因。【答案】(1)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2)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农民破产。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的价格,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3)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写出1点即可)【详解】(1)根据材料一“新经济政策的灵魂在于给农民发展经济、谋求生计的应有的自由自主权利。”结合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给了农民“自由自主权利”。(2)现状:根据材料二“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西部牧场主牲畜卖不掉又养不起,只好宰杀后抛入山谷。另一方面,部分必须品的价格又不像农产品价格下跌那么大,农民因无力偿还债务,1929-1933年间,有100多万户农民因被取消抵押品赎回权而失去了他们的财产。”可以看出,“大萧条”中美国农产品价格下跌,广大农民破产。措施: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针对农业发展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是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的价格,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3)根据材料三“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可知,中国实行扶贫政策的根本原因有: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4.(2023·江苏盐城·统考三模)世界格局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和态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近现代史上,每次大的国际战争之后,战胜国都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实力对比状况,召开国际会议,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安排战后世界秩序,从而确定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摘编自《世界史:现代史编(下)》材料二
20世纪40年代,美国《时代》、《财富》、《生活》杂志的创始人亨利卢斯撰文说,20世纪将是美国的世纪…时任国务卿的赫尔也说:“美国深知自己可以强烈的影响为维护和平而建立的任何国家组织,由于这种影响日益增强,我们对安排战后世界所负的责任相应地增大了。“——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1945-1991》等材料三
人类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请回答:(1)结合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的相关史实证明材料一的观点。(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美国如何“安排战后世界”。并说明美国“安排战后世界“的实质。(3)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大变革大调整”反映了当今世界格局哪些发展趋势?(4)综上所述,归纳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分别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署了《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等,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反法西斯国家1942年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召开雅尔塔会议等,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新秩序。(分别从一战后、二战后入手,国际会议,签署条约或国际关系格局)(2)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发起成立北约组织;实质:称霸世界。(3)趋势:政治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4)综合国力、大国关系等。【详解】(1)证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署了《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等条约,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1942年,反法西斯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1945年,美、英、苏三国召开了雅尔塔会议等,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新秩序。(2)根据“20世纪40年代,美国《时代》、《财富》、《生活》杂志的创始人亨利卢斯撰文说,20世纪将是美国的世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铁幕演说,出台了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1947年,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简称“北约”。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发起成立北约组织,是美国“安排战后世界”的具体举措。实质:根据“‘美国深知自己可以强烈的影响为维护和平而建立的任何国家组织,由于这种影响日益增强,我们对安排战后世界所负的责任相应地增大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安排战后世界”的实质是称霸世界。(3)趋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政治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4)主要因素:根据“在近现代史上,每次大的国际战争之后,战胜国都要……安排战后世界秩序,从而确定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20世纪将是美国的世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有综合国力、大国关系等。5.(2023·江苏淮安·校联考三模)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各国的现代化道路不尽相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西方的现代化】材料一:欧洲步入近代社会人的发现文艺复兴以①为核心,打破了神学专制统治,解放了人们思想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初步确立③制度18世纪60年代④开始,生产领域发生革命性变化世界的发现②此后,欧洲人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有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1)结合所学知识,填写表格中①②③④相关内容。【日本的现代化】材料二:日本现代化的第一阶段主要是采取政府改革的方式。明治政府的改革成为现代化进程的开始,标志着日本首次崛起……第二个阶段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它在丧失主权的情况下按照美军所允许的资本主义发展轨道,借助战后局势以及本国优势,从而再次崛起。——摘编自黄雯《日本现代化道路中两次崛起的比较与理论思考》(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明治政府的改革”中发展近代经济的口号是什么?在第二个阶段,“战后局势”与美国实施的哪一政策有关?【苏联的现代化】材料三: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苏联采用的“非常手段”是什么?“用行政办法”形成了怎样的经济体制?【中国式现代化】材料四: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节选)(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和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不同道路。【答案】(1)①:人文主义;②:新航路的开辟;③:资本主义;④:工业革命。(2)“殖产兴业”;冷战。(3)农业集体化;义务交售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4)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西方: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的道路。【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新航路的开辟促进资本的原始积累,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极大提升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表格中①②③④分别对应人文主义、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工业革命。(2)结合所学知识,1868年明治政府进行改革,史称“明治维新”,其经济措施是在“殖产兴业”的号召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二战后,美苏实行冷战,美国积极扶持日本以抗衡苏联。(3)根据材料“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20世纪30年初代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实行义务交售制,以保障工业化的推进;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苏联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4)根据材料“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和“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等信息可知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走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的道路,而中国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的道路。6.(2023·江苏淮安·校联考三模)阅读下列内容,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1919到1922年和平条约的失败相关。考虑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激情和仇恨,那些条约是可以理解的,但他们制造出的问题与所解决的问题几乎一样多。——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材料二:斯大林及其雅尔塔会议发言斯大林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斯大林(1945年2月发表于雅尔塔)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局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两极体制取代原有的以欧洲为中心的旧格局。昔日的强国衰败了或退出了国际政治舞台,殖民帝国已经土崩瓦解。美苏作为大国走向前台,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刘金质《冷战史:1945-1991》材料四: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冷战风云》(1)列举材料一中“1919到1922年和平条约”的名称。概述这些“和平条约”所制造出来的问题。(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材料中“共同敌人”的名称。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的标志是什么?(3)材料三中“美、苏……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这一时期美、苏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展开了哪些针锋相对的斗争?(4)材料四中“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1)《凡尔赛条约》(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九国公约》等;这些条约对战败国处置严厉,践踏了弱小国家利益,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埋下了祸根。(2)德、意、日法西斯联盟或轴心国(联盟);杜鲁门主义出台。(3)实施马歇尔计划与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成立北约与华约;组建联邦德国(西德)与民主德国(东德)等等。(4)欧洲:互相牵制实力均衡,未曾出现大规模战争;亚洲:朝鲜战争或越南战争。【详解】(1)根据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1919到1922年和平条约的失败相关。”结合所学可知,“1919到1922年和平条约”指的是一战后签订的条约,主要有《凡尔赛条约》(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九国公约》等;结合所学可知,《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对战败国处置严厉,践踏了弱小国家利益,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埋下了祸根。(2)根据材料二文字部分出自“斯大林(1945年2月发表于雅尔塔)”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二战的史实,二战时期,人们的共同敌人是德、意、日法西斯联盟;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3)根据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局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两极体制取代原有的以欧洲为中心的旧格局。……美苏作为大国走向前台,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美苏争霸。美苏争霸针锋相对史实有,美国实施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苏联成立援助东欧的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美国主导成立北约,苏联主导成立华约;美国支持下组建了联邦德国,苏联支持下成立了民主德国等。(4)根据材料四“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结合所学可知,美苏冷战时期,欧洲由于美苏势力均衡,相互牵制,并未出现大规模战争;冷战时期,亚洲爆发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充满了火药味。考点2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7.(2023·江苏泰州·统考三模)“危机”一词拆开,“危”代表危险,“机”代表机会,合在一起就有了“祸兮,福之所倚”的意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统治危机】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战败,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社会矛盾空前尖锐,一场革命即将爆发……,为了应付危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一场改革,使俄国避免了革命的发生,……——《大国崛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场改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请根据所学知识把“使俄国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中“……”内容补全?【经济危机】材料二
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导致美国工业产量下降超过40%,贸易额减少70%,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口巨增,波及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部编版九下《世界历史》(2)根据材料二概括经济危机的特点。根据材料回答,应对危机的新政对国家经济发展有怎样的借鉴意义?【战争危机】材料三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德对德宣战,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爆发了……战后成立了联合国,1948年自成立以来为近130个国家提供军队或警力维和,有效的阻止了战争的爆发或扩大。——《环球时报》(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与所学知识写出成立联合国的宗旨。【环境危机】材料四
2021年2月23日,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闭幕。在全球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与会代表呼吁各国政府采纳专家建议,构建绿色低碳发展蓝图……中国大力发展低碳交通,通过改革整合试点智能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减少二楼二氧化碳排放,有效改善了城市交通环境。(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全球环境恶化的表现有哪些?根据材料四回答,我国构建绿色低碳发展蓝图的有效措施是什么?(5)仿照以上材料,试试也写出一例历史事件所对应“危”和“机”。【答案】(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根据时代发展和国情及时对国家政策进行调整;要积极的应对危机(任意一点)。(3)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4)①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引发了温室效应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合、海平面上升③臭氧层被破坏,直接威胁人类生存。(答案合理即给分)发展低碳交通,通过改革整合试点智能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减少二楼二氧化碳排放,有效改善了城市交通环境。(5)例1:危:独立后的美国,南北方不同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国家面临分裂的危险。机:通过南北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最大的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给分)例2: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了人民的不满,社会矛盾激化。机: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巩固了新生政权,恢复了经济。【详解】(1)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战败”“农奴制的弊端”“为了应付危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一场改革,使俄国避免了革命的发生”结合所学可知,亚历山大二世为了挽救统治危机,1861年,进行了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内容:根据材料,“使俄国避免了革命的发生,……”可知,补充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可以填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特点:根据材料“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导致美国工业产量下降超过40%,贸易额减少70%,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口巨增,波及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得出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借鉴意义: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在政府能力、应对危机能力等对国家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可借鉴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根据时代发展和国情及时对国家政策进行调整,要积极的应对危机(任意一点)。(3)宗旨:根据材料“战后成立了联合国,1948年自成立以来为近130个国家提供军队或警力维和,有效的阻止了战争的爆发或扩大。”结合所学可知,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4)全球环境恶化的表现:结合所学可知,全球环境恶化的表现出二氧化碳等排放带来的危害着手,如: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引发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合、海平面上升,臭氧层被破坏,直接威胁人类生存;措施:根据材料“中国大力发展低碳交通,通过改革整合试点智能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减少二楼二氧化碳排放,有效改善了城市交通环境。”得出发展低碳交通,通过改革整合试点智能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减少二楼二氧化碳排放,有效改善了城市交通环境。(5)历史事件所对应“危”和“机”,可从事件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着手,如,危:独立后的美国,南北方不同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国家面临分裂的危险。机:通过南北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最大的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给分)例2: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了人民的不满,社会矛盾激化。机: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巩固了新生政权,恢复了经济。8.(2023·江苏徐州·统考三模)战争与和平材料《20世纪以来的战争与和平》第一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节
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第2节
爆发: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二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第1节
巴黎和会《凡尔赛条约》第2节
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节
全面爆发: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2节
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第四章
两极格局的形成第1节
冷战的表现: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杜鲁门主义);推行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建立华沙条约组织(华约);德国的分裂;……第五章
和平与发展第1节
推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组织第2节
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政治方面:政治多极化经济方面:经济全球化……(1)下面三幅图片属于《20世纪以来的战争与和平》一书的哪一章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图1、图2、图3所反映内容的关系。
图1德国侵略扩张示意图
图2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图3
苏军攻克柏林(2)假如为该书写一篇简短的书评(书评是介绍并评论书籍的文章),请你以“战争”视角为该书评拟一个合适的标题。请你围绕人类和平设计一条宣传语。【答案】(1)章次:第三章。关系:以德国为代表的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激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最终打败了法西斯国家,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2)标题:战争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或战争影响近现代大国兴衰。宣传语: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国家间应和平相处,合作共赢;国家间应团结协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平来之不易,让我们珍爱和平等。【详解】(1)德国侵略扩张示意图、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苏军攻克柏林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内容,为书中的第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于1939年9月1日,以纳粹德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为首的法西斯军国主义国家为轴心国一方,以三巨头美国、英国、苏联为首的反法西斯国家同盟国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图1德国的扩张激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进而有了图2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最终在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面前,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2)结合材料信息来看,两次世界大战使得老牌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走向没落,美国迅速成为世界强国,反映的主题是战争影响近现代大国兴衰(战争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也符合题意);宣传语考生围绕和平与发展的主题进行拟定即可,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国家间应和平相处,合作共赢;国家间应团结协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平来之不易,让我们珍爱和平等。9.(2023·江苏盐城·统考三模)危机中包含危险,但也孕育机会。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长征中的生死攸关】材料一:由于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中央红军在长征初期屡遭挫折,部队由8万人锐减到3万多人。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人在遵义召开会议,作出了重要决定。这次会议使红军摆脱了极端危险的境地,成为长征的转折点,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中央红军面临的“危”主要指什么?“机”则主要体现在该会议开始确立了正确的路线,请写出该路线的名称。依据材料回答,这次会议召开有怎样的作用?【危机中的不同选择】材料二: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应对措施。美国总统罗斯福通过“整顿金融体系,推行以工代赈,加强对工业生产的干预”等一系列措施,带领美国摆脱了危机,维护了美国资本主义民主政体。而德国、日本政府则在危机中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走上了一条对外发动战争、与全人类为敌的不归路。(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美国“加强对工业生产的干预”主要体现在哪部法律中?根据材料指出,美国与德国、日本的选择分别带来了什么结果【邪恶中的共同联手】材料三: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随后进攻北欧、法国、英国、苏联等国。德军对苏联的进攻遭到了顽强抵抗。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面对法西斯的疯狂进攻,美、英、苏、中等26国发表联合宣言,……保证用自己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共同抗击法西斯。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了转折。世界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3)材料三中美、英等国发表联合宣言的背景是什么?签署了哪一文件?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的根本原因。【不确定的世界中合作】材料四: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于3月28日至31日在海南博鳌举行,年会主题为“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4)综合以上,面对危机与挑战时,我们应该怎么做?【答案】(1)全军覆灭的危险;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为长征胜利奠定了基础。(2)《国家工业复兴法》;摆脱了危机,维护了美国资本主义民主政体;德国、日本政府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3)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愤怒,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逐渐走向联合。《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和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持。(4)坚持党的正确路线;积极勇于改革;坚持团结合作;坚持开放包容等。(言之有理亦可)【详解】(1)根据材料一“中央红军在长征初期屡遭挫折,部队由8万人锐减到3万多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中央红军面临的“危”主要指全军覆灭的危险。根据所学,长征途中召开的会议是遵义会议。长征途中,1935年1月,红军占领贵州遵义,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所以该路线的名称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根据材料一“这次会议使红军摆脱了极端危险的境地,成为长征的转折点,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可知作用是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为长征胜利奠定了基础。(2)据材料二“美国总统罗斯福通过‘整顿金融体系,推行以工代赈,加强对工业生产的干预’等一系列措施”并结合所学可知,为消除经济危机的影响,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罗斯福新政。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即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所以美国“加强对工业生产的干预”主要体现在《国家工业复兴法》中。根据材料(3)根据材料三“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随后进攻北欧、法国、英国、苏联等国。德军对苏联的进攻遭到了顽强抵抗。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可知背景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世界不同国家逐渐联合起来共同抗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和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持。根据材料三“面对法西斯的疯狂进攻,美、英、苏、中等26国发表联合宣言,……保证用自己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共同抗击法西斯。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了转折。世界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并结合所学,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反法西斯各国开始在军事上、经济上相互合作,协同作战。使一切反法西斯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在对日本的最后反攻中,美国、中国、苏联互相配合,向日军实施广泛的进攻,日本被迫宣布投降,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在反法西斯战争过程中,反法西斯国家各国及人民团结奋战,互相合作,共同抗敌,最后取得了胜利。因此,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战斗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4)综合以上材料信息可知,面对危机与挑战时,我们应该坚持党的正确路线;积极勇于改革;坚持团结合作;坚持开放包容等。10.(2023·江苏无锡·统考三模)经济实力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础,也是当今国际竞争的核心。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材料一A段的最高峰处于唐朝的哪一盛世局面?B段的北宋商业繁荣发展,四川地区出现哪一新型货币?从A到B我国的经济格局发生了哪一重大变动?材料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个抗日根据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新型政权形态——“三三制”政权。……在调整阶级关系方面实行减租减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在充分利用人力方面把党政军民各方面的劳动力都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大张旗鼓地开展大生产运动。——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推动抗日根据地建设的经济措施。抗战中哪场战争提高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材料三:1978年9月邓小平以深深的忧患意识指出:“外国人议论中国人究竟能够忍耐多久,我们要注意这个话。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突破。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苏俄和美国在面对经济困难时,分别实行了什么政策?归纳其摆脱危机的共同特点。
(4)综合上述探究,你觉得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盛世:开元盛世;货币:交子;变动:经济重心南移。(2)措施: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战役:百团大战。(3)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苏俄:实行了新经济政策;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特点:实事求是,一切从本国国情出发。(4)因素:社会稳定;国家政策;技术工具革新等。【详解】(1)盛世:根据材料一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A段的最高峰处于唐朝的开元盛世,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货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变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中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2)措施:根据材料二“在调整阶级关系方面实行减租减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在充分利用人力方面把党政军民各方面的劳动力都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大张旗鼓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可知,中国共产党推动抗日根据地建设的经济措施有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战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3)中国:根据材料三“978年9月邓小平以深深的忧患意识指出:‘外国人议论中国人究竟能够忍耐多久,我们要注意这个话。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的中国面临的经济危机是计划经济体制僵化带来的经济发展停滞,为此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苏俄:根据材料三“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突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是对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评价,在实施新经济政策之前,苏俄实行共产主义政策带来许多经济危机;美国:根据材料三“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的美国面临的是经济大萧条,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美国进行了罗斯福新政。(4)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社会稳定;国家政策;技术工具革新等。11.(2023·江苏无锡·校联考三模)重大全球挑战需要各国政府的共同应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工业革命带来的挑战】材料一
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很快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地。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不久,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蒸汽机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在西方完成的进程。请你谈谈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世界面貌的?材料二
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上所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工业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平民百姓有机会享受过去帝王将相也想象不到的文明、舒适生活。但是,工业化逐渐、而且不可挽回地改变了大自然,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最突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2)依据材料二,归纳工业化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经济危机带来的挑战】材料三
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如果我们聪明而勇敢地予以对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1933年3月罗斯福就职演说(3)材料三中罗斯福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表就职演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世界大战带来的挑战】材料四
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4)材料四中《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有何历史意义?使纳粹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夹击的是哪一行动?【冷战后带来的挑战】材料五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西欧和日本都有自己的主张,中国要求建立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5)材料五中的“冷战”后,美国为建立“世界新秩序”,干涉别国内政,发动局部战争,请举一例。【答案】(1)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随后迅速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地,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法国和美国等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还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2)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工业发达后,造成环境污染。(3)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指导(或国家干预经济)。(4)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确立,(或壮大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奠定了打败法西斯国家的基础);诺曼底登陆。(5)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伊拉克战争等。【详解】(1)进程:根据材料“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很快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地”可得出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随后迅速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地;根据材料“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不久,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可得出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法国和美国等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改变:根据材料“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逐渐建立以西欧国家为主导的国际体系,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客观上也促进了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促进了人类历史进程的发展。(2)根据材料“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上所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可得出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根据材料“工业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可得出促进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根据材料“工业化逐渐、而且不可挽回地改变了大自然,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等信息可得出工业发达后,造成环境污染。(3)背景:根据材料“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1933年3月罗斯福就职演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期间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大量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在这一背景下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特点:根据材料“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摆脱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放弃以往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因此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指导。(4)历史意义:根据材料“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月,以美国、英国、苏联、中国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这壮大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奠定了打败法西斯国家的基础。行动:根据所学二战史实可知,诺曼底登陆战役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役,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协同苏军有力的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5)根据材料“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索沃战争以大规模空袭为作战方式,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造成了大量人员的伤亡,是美国维护自身领导地位而“建立新秩序”的重要表现;伊拉克战争,是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在2003年3月20日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也是材料五中的冷战后,美国为建立“世界新秩序”,干涉别国内政,发动局部战争的体现。考点3二战后的世界变化12.(2023·江苏徐州·统考三模)人口迁移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种常态,是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到1574年,西班牙人移民总数达15万。到1590年,巴西的欧洲白人已有三四万。与此同时印第安人便开始了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16至17世纪锐减了约90%。英国人、法国人和荷兰人则大量移民北美,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17至18世纪时,荷兰人、英国人又大举移入南非,形成了今天南非的白人。——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推动15-18世纪国际人口迁移的因素,并分析全球人口迁移带来了哪些变化?材料二
1760年,英国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13个,其中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有7个。新兴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格拉斯哥等发展迅速。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等欧洲国家已形成了庞大的城市贫民群体,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阶层。(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人口流动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材料三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年限1950—19601960—19701970—19801980—1990发达国家2.52.11.71.5发展中国家4.94.14.04.0(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0-199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背景。(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历史上人口迁移的认识。【答案】(1)因素:新航路的开辟,美洲的发现;殖民扩张,加速了人口迁移。变化:促进了人口交流,改变了部分地区的人口结构;打破了世界孤立隔绝的局面,使世界开始由分散走向整体;扩大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美洲的开发;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2)趋势: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城市化速度加快)。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3)背景: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工业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交通通讯设施的发展。(4)认识:人口流迁、城市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受到国内和国际大环境(殖民扩张、经济全球化等)的影响。【详解】(1)因素:根据材料一“在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到1574年,西班牙人移民总数达15万。到1590年,巴西的欧洲白人已有三四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以后,美洲被发现,随之欧洲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影视作品制作与版权销售合同
- 《当代文艺娱乐化问题研究》
- 2024年柴油发电机交易协议范例
- 《监测组织因子、C-反应蛋白、炎性因子预防肿瘤患者PICC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
- 《股权质押、产融结合与融资约束》
- 2024年度数据安全保护合同-PKISSL技术应用
- 《行政非诉执行裁执分离问题研究》
- 《规训理论视域下《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中玛格丽特的自我救赎研究》
- 2024年度网络安全防护与维护合同
- 2024年度商务咨询合同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2版)-电子教案第1-18章教案
- 监理大纲范本(同名6493)
- 中非合作会议峰会
- 加油站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事故发生可能性及后果分析
- 消防安全知识课件PPT
- 曲臂车高空作业车施工方案
- 腰椎ODI评分完整版
- 公路工程监理旁站手册监理旁站手册编制说明
- 12J4-2 《专用门窗》标准图集
- 上海音乐出版社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 JJF 1659-2017PM2.5质量浓度测量仪校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