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天津市滨海新区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津味儿文化,是天津特色和韵味的重要体现。天津有的泥人张彩塑、喜庆
吉祥的杨柳青年画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古文化街,有京杭
大运河、黄崖关长城等传承千年的大工程,更有平津战役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
馆等红色文化的滋养。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构成了城市的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也是
历史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历史文脉,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
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厚重的文化支撑,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文化力
量。()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使命。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
润城、以文兴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我们的使命任务。我们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
化产业繁荣发展,准确找到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把握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
接点。透过历史文化遗产,人们见证历史的同时,也以史鉴今;有红色文化浸润,人
民备受鼓舞的同时,也凝聚起跨越艰难险阻的力量。深挖各类文化资源的多重价值,
以文化为内核、创新为手段,用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
深刻内涵的文化品牌,我们就能掌握让城市文化“出圈”的密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
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幸福生活的土壤就有了
文化雨露的润泽,在保护利用中传承城市文化记忆,满足需求、凝聚力量,令中华文
明。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栩栩如生继承连绵不绝
B.栩栩如生震续源远流长
C.惟妙惟肖康续连绵不绝
D.惟妙惟肖继承源远流长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被历史文化遗产所承载,不仅属于子孙万代,也属于我
们这一代人。
B.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被历史文化遗产所承载,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
于子孙万代。
C.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
子孙万代。
D.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子孙万代,也属于我们
这一代人。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要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准确把握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
B.我们要准确找到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把握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C.我们要准确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
发展,把握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
D.我们要准确把握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办大学,应该取什么途径?抗战胜利以后,百废待举,需要大量专门技术人员。
工业落后,要建立轻重工业,尤非大量工程人员不可。在此时,我们大学似乎应该注
重技术教育,可是问题不是这样简单。从前清曾国藩提倡兴建实业,设立上海制造局,
派留学生学习制大炮轮船以来,到抗战前夕已七八十年,我国科学仍然不兴,实业仍
然不振。其中原因值得我们深加考虑。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
矣;学也,禄在其中矣。”道即真理,从希腊提磨克列忒司(德谟克利特),到近今
荷兰的阜尔司鲍、英国的汤姆生,他们研究原子,决非因为有什么用处才去研究,而
是要晓得自然界物质结构的原委。科学上将来的发明在哪个方向,既不能预料于事先,
我们就单从功利主义着想,也得各项科目统一加以研究,不能偏废。若侧重应用的科
学,而置纯粹科学、人文科学于不顾,这是谋食而不谋道的办法。我国自战国以来,
即有功利主义的哲学。墨子以能用不能用为善的标准。《兼爱篇》云:“用而不可,
虽我亦将非之,且焉有善而不可用者。"目今我国社会,这种思想仍具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现行教育制度之下,大学课程实有重新厘订之必要。基本科目必须增加,庶
几能达到培养理智之目的。至于训练大量之技术员或工程人员以应目前之需要,则可
由高等工业、高等农业等学校或大学内另设专修班为之,不必因噎而废食。
(摘编自竺可桢《我国大学教育之前途》)
材料二:
中国科技大学基础理论课,也就是物理、化学和数学,在教学计划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我们重视基础理论,是因为科技大学的学生将来要从事新科学、新技术的研究;要研
究新科学、新技术,就是要在尚未完全开辟的领域里去走前人还没有走过的道路,也
就是去摸索,摸索当然不能是盲目的,必须充分利用前人的工作经验。可是在新科学、
新技术领域里,前人的工作经验不会太多,因此我们只有更多地依靠一般的知识、也
就是人类几千年以来和自然界作斗争的经验,通过总结所得出来的自然界一般规律。
对我们来讲,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关于物质结构、性质和运动的规律,这就是物理、化
学。它们就是我们在摸索过程中的指南针,也就是利用自然界的一般规律去分辨出,
哪一个想法肯定是对的,哪一个想法可能是对的,而哪一个想法肯定是错的。
但要作这种原则性的判断,要求的还不光是知道自然界的一般规律,要求的是充分掌
握这些规律,把规律的里里外外、前前后后都看得清清楚楚,摸得透。只有这样才能
具有锐利的眼光,能在复杂的事物中分析出核心问题,不被形形色色的假象蒙蔽,从
而辨别真伪。所以科技大学里的物理、化学课除了教知识、注意和各个专业相结合,
更注重这两门基础理论的系统性,要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全面概念和图像,要他们成为
这两门学科的主人。为此,在辅导课里,我们也注意养成学生分析事物现象的观点和
方法;在独立思考方面,有所锻炼。自然,与物理和化学讲授课相辅的实验课,是有
助于巩固规律的学习的;而且这些实验课,也使学生初步学到将来作研究所必不可少
的工具、精密严谨的实验技术。
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我们必需研究各个因素和各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量的关系的
计算。当然计算与分析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在农业合作化初期,有些会计不是用黄
豆粒的办法来记账吗?所以就是我们一点也不知道高深的数学,用简陋的方法也并不
是不可以;这里的问题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的问题。用简陋的方法,虽然
也能进行复杂的计算,但是太花时间,容易出差错;用高效能的方法就能节省时间,
少出差错。那么什么是高效能的计算方法呢?那自然是要充分利用了数学的成果才能
得到的。所以我们一方面不过高地估计数学方法,它不过是我们计算中的工具;我们
另一方面也十分重视数学方法,因为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研究工具。
因此在科技大学里,我们的数学课是比较全面的。我们的教法,首先是唯物主义的,
我们对每一个数学概念都从它来源讲起,说明它不是凭空掉下来的;在这里我们都引
用实际科学问题的例子来解说。一个概念引入了之后,我们就进行系统的、严格的论
证和发展,使学生有一个巩固的基础,即使他们在将来遇到了以前没有学过的数学工
具,也能靠自己来掌握它。在每讲了一个数学的概念和系统论证之后,我们还通过具
体的实际问题来解说使用这个理论的方法。我们认为这样能把数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起来,让学生既充分掌握理论,也能灵活地使用理论,进行计算和分析。
(摘编自钱学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里的基础课》)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的局面,竺可桢认为大学教育的当务之急是重视技术
教育,培训各行各业的专门技术人员或工程人员。
B.竺可桢根据当时社会的需要,为中国如何办好大学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如“大学课程实有重新厘订之必要”等等。
C.研究新科学、新技术过程中,只要知道物理、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前人的工
作经验,就可以对探索中产生的想法作出原则性判断。
D.在农业合作化初期,用黄豆粒记账虽然简陋,但也能揭示各个因素和各个量之
间的关系,可以节省时间,少出差错。
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强调学问必须有用,无用即为不善,这种思想影响深远,尤其是导致了中
国近代科学发展落后于西方国家。
B.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竺可桢认为大学教育不应只是“谋食”,而应重视“谋道”,
因为“谋道”有可能使中国大学教育更有前途。
C.中国科技大学数学课的教法是“对每一个数学概念都从它来源讲起”。这启示我
们,学好数学可以通过追本溯源,把握其本质。
D.钱学森对中国科技大学设置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理论课的分析,可为当今
大学课程的优化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借鉴。
6.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三段的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数学家笛卡尔将原本各自独立的代数和几何学联系到一起,创立了解析几何,
为后世微积分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B.科尔麦克通过数学分析研究工作,解决长期困扰医学界的问题,为CT技术奠
定了理论基础,获得1979年诺贝尔医学奖。
C.清华大学设置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目的是选拔培养有志于从事高端芯片
与软件、智能科技等关键领域研究的学生。
D.面向中学生举办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旨在发现具有数学天赋的青年学子,对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往岁,友人以白磁①缸一口见遗。体圆,而资极莹彻,高尺许,径一尺有半,中可贮
水五十升。汉人谓玉晶盘与冰同洁,兹庶几焉。验之,盖正德间器也。未几,客有载
一白石山来求售者,大不盈尺,高倍之。客不自知其名,予日:“此玉华石也,出将
乐洞。”虽工人稍斫,其初而天造奇形故在,嵋岩礴珂,片片可镜。其阴则斗削壁立,
上下两空洞,有含烟出云之形,即《小山赋》不尽其奇矣。因以布十匹易之,客大溢
所望而去。
顷予抱病潺暑喘息如焚思欲登雪山而浴冰井不可得,因取玉华石置左,名之曰“雪山”,
白磁缸置右,而实以清泉,名之曰“冰井乃布竹榻其间,朝夕养病,偃仰坐卧焉。
遂觉暑气渐微,凉意渐洽,泠泠然爽致宜人。间起而摩华之,则倏然山欲雪、井欲冰
也。
已而自笑曰:“炎方六月,何自有冰雪哉?夫霄壤之间,凡可强而名者,借也。而吾
以其不可名者寄焉,亦借也。岂惟拳石勺水为然?仰积气而为天,俯积块而为地,皆
强而名之也,托之乎象其形也。天地且尔,又何一物非借乎?乃予之左雪山而右冰井
也,亦象其形而借其意耳。《汉书》云:'清室则中夏含霜。'夫室可霜也,安见山
不可雪而井不可冰乎?”客有闻予言而叹者,目:“信如子言,不知真之为借,借之为
真矣。”
(选自明吴国伦《毓甄洞稿》,有删改)
材料二:
古有神物,如禹鼎知兴废。《瑞应图》宝鼎,不爨自沸,不炊自热,不汲自满,不举
自藏。吴明国贡常燃鼎。虢州铁镀,大数围。丁谖作九层博山炉,上铸禽兽自动。勃
海贡玛瑙柜,长三尺。南昌国贡大玳瑁盆,容十斛。又贡紫磁盆,可容五斗,举之轻
若鸿毛。以上种种,皆宇宙间神奇秘宝,终为造化收拾,安得流落尘世?虽日兵火变
迁,恐亦于此无恙。古云玩物丧志,此非丧志物也,用录以广闻见。
(选自明人高濂著《遵生八笺》)
材料三:
董偃②常卧延清之室,以画石为床,文如锦也。石体甚轻,出郅支国。上设紫琉璃帐,
火齐屏风,列灵麻之烛,以紫玉为盘,如屈龙,皆用杂宝饰之。侍者于户外扇偃。偃
日:“玉石岂须扇而后凉耶?”侍者乃却扇,以手摸,方知有屏风。又以玉精为盘,贮
冰于膝前。玉精与冰同其洁激。侍者谓冰之无盘,必融湿席,乃合玉盘拂之,落阶下,
冰玉俱碎,偃以为乐。此玉精千涂国所贡也。武帝以此赐偃。
(选自王嘉《拾遗记》,有删改)
[注]①磁:旧同“餐”。②董偃:汉武帝的弄臣。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友人以白磁缸一口见遗遗:留下
B.虽工人稍斫斫:砍削,加工
C.间起而摩挛之间:间或
D.不爨自沸爨:烧火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吾以其不可名者寄焉木欣欣以向荣
B.天地且尔若属皆且为所虏
C.终为造化收拾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D.侍者谓冰之无盘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9.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顷予/抱病褥暑/喘息如焚/思欲登雪山而浴/冰井不可得
B.顷/予抱病褥暑/喘息如焚/思欲登雪山而浴/冰井不可得
C.顷/予抱病褥暑/喘息如焚/思欲登雪山/而浴冰井/不可得
D.顷予抱病海暑/喘息如焚/思欲登雪山而浴冰井/不可得
10.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嘘岩,高而险的山岩,与《蜀道难》中“畏途崛岩不可攀”的“蝶岩”意思相同。
B.偃仰,这里指安居、休息,与《项脊轩志》中“偃仰啸歌”的“偃仰”意思相同。
C.文,指花纹,与《论语》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的“文”意思相同。
D.斛,是古代计算粮食等物品的容量单位,类似的容量单位还有升、斗、石、
釜、钟等。
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人带来的玉华石基本保持了天然的奇特造型,即便是《小山赋》也不能尽
显其妙,“我”用十匹布买下它,客人大失所望。
B.材料二认为像鼎这类神奇的秘宝,最终会由造化安排处置,不会流落尘世。
C.材料三通过人物的举动间接描绘出火齐屏风的剔透洞亮和玉精盘的洁澈:以
手摸,方知屏风;用手拂,方显玉盘。
D.三篇选文中的奇珍异玩有民间收藏、他国贡品,也有皇帝所赐。三则材料中
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来形容宝物的特点。
12.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客有载一白石山来求售者,大不盈尺,高倍之。
(2)仰积气而为天,俯积块而为地,皆强而名之也,托之乎象其形也。
13,三则材料或书写生活感悟或纯粹记录或拾遗古人轶事,但都与收藏有关,请分别
指出作者记写宝物的目的。
四、古代诗歌阅读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狂夫,
[唐]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栋②娟娟净,雨襄③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本诗作于杜甫客居成都之时,曾靠朋友接济,分赠禄米。②族(xiao):细
小的竹子。③襄(yi):同“渔”,沾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提及“即沧浪”三字,“即”字写出景外之韵,有知足的意味,可令人联想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的典故,暗示诗人操守。
B.颈联中“书断绝”是家人“恒饥”的原因之一,与下文“填沟壑”的生存状态也有关。
幼子尚且“色凄凉”,家人更不必说。
C.诗歌前四句写草堂及浣花溪的美丽景色,令人陶然。而后四句表现的诗人现
实生活处境却与之不那么协调。诗人将两种看似无法调和的情景成功地调和起来,
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
D.尾联中诗人“自笑”颇耐人寻味,与苏轼“客喜而笑,洗盏更酌”和“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中的“笑,,都有相同的意味。
(2)请从任意一个角度赏析颔联。
(3)本诗题目为“狂夫”,结合全诗分析“狂”在哪里。
五、名篇名句默写
15.命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水会给予我们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到中流击水,”的豪迈,有“,破
崖转石万壑雷”的震撼,也有“浴乎沂,,”的欢愉,还有“,
列坐其次”的风雅以及“纵一苇之所如,”的舒畅。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大山深处
周天勇
①有的雨半夜悄然降临。它们落在屋瓦上,弹出一片清脆的“咚咚”声。夜雨袭来,总
让人无端生起一些牵挂。那样的雨夜,父母总要念叨几句。他们的思绪越过紧密的雨
帘,直达远处的山野。竹笋该蹿上来了。番薯该放藤了。母亲突然想起一事,惊叫“哎
呀"。老天爷,白日里晒在溪石上的瓜片还没收呢。弹丸大的村子,包在无边的山峦
和林莽中。林子里,好东西太多了。
②某个夜晚,第一声春雷隆隆响过。雷声响,毛竹笋一定会钻出地面,对此,哥哥非
常肯定。我不明白,竹笋和响雷有什么关系,笋为何能“听”到雷声。每年的这个时候,
谁也抵挡不了竹笋的诱惑。竹林跟别处的林子大不同,它是那么通人情,林下只长低
矮的小灌木,像是特意方便人们挖笋。地底下,无数股力量正拼命往上顶,它们要突
破土地,享受阳光,沐浴雨露,节节拔高一直蹿上林梢。春天里,我们还到处找野莓。
红彤彤、水灵灵的空心浆果像一盏盏小灯笼,星星点点缀在绿叶丛中。野莓多,我们
的野心大,挎上小竹篮去摘,小半天下来,就装满了篮子。野莓这么好吃,爷爷和父
亲却不屑一顾。在他们眼里,这不是正经事。
③夏天的热浪席卷而来,河滩烤干了,大地都要烤焦了,还有好东西吗?有呢。长小
碎叶的山胡茄子藏在路边阴湿处,在山路上坐下来歇一歇就能看到。它那豆大的果实
像小茶壶,乌紫乌紫的,甜中带一股清香味。山桃、山梨、山杨梅都在夏天成熟,挂
果的不多见,它们太招摇,总是等不到熟透就被鸟雀抢了。
④秋天有一场盛宴。有一种“吊壳”,像大豆荚,一个个在藤上悬着。裂开的吊壳才能
采摘,摘早了不甜,但迟了它就掉了,我们总是错过。最慷慨还数彳弥猴桃。褥猴桃的
果期很长。果大皮实,表面有茸毛,藤攀缘在大树上,果实挂在高处。大概正因这些
特点,它们尚能安稳挂在枝头等着我们吧。
⑤冬天有什么?不知道。整个冬天,我们只关心一件事:什么时候下雪。印象中的父
亲不苟言笑,刻板保守,把我们盯得很死,即使在下雪天,我们也不能痛快地玩。但
有一个下雪天,父亲做出一个意想不到的决定。他带我上山。上山干什么呢?什么也
没干,父亲只是去自家的柏树林里转了转。我们“嘎吱嘎吱''踩着松软的积雪,在空荡
的林子里转悠。柏树像队列整齐的方阵,父亲摸摸这棵拍拍那棵,面有得意之色。父
亲指着几棵最大的树,告诉我,用不了几年,这些树就成材了。
⑥还有一次,父亲带我去掏松明。砍开的松树里有赤红的松明,饱含油脂,是最好用
的引火柴。钻进松林,父亲专找那些朽烂多年的松树桩,这些老桩子已烂成粉末,父
亲在里面掏一掏,就掏出几块形似鹿角的黑乎乎硬邦邦的东西。父亲说,这些仅存的
树心是上好的松明。
⑦多年以后,我常常忆起父亲带着我看柏树和掏松明的情景。这些事不像父亲所为,
我猜想,向来刻板的父亲在某些时刻或许动摇过,或许想脱离固有的轨道尝试新的持
家方式。但父亲始终是保守的,对我采野果这一类事情一直不屑一顾。大概让父亲失
望了。多少年来,我一直迷恋那些父亲不屑的作为。我一直记挂着那片已成远方的田
野,我对那些野果的兴致分毫不减。
⑧无奈的是,我已离开故土,驱车回乡不过一个小时,却总是做不到想走就走。一年
又一年过去,这一个小时的路程越拉越长,大山深处的故乡渐渐退却到远方。然而,
采野果、抓鱼、寻兰花、挖树桩、拔竹笋、打栗子、摘茶叶……我想做的事越来越多。
我把小竹子连根挖起,将竹根削成称手的棒槌,用烘烤的老办法调直竿子,做成一根
完美的鱼竿。这是我念念不忘的童年梦想。
⑨我甚至想组织一场动静颇大的砍柴活动。与几十年前相比,砍柴的意义已经完全不
同。砍柴不再是生活需要,不是为了赚钱,只是为了重温那种美好的劳作,为了圆心
中的一个梦。可是,这样一件极平常的农事,现在做起来却那么难。
⑩野花年年开,野果年年落。终于,我回到故乡,走进大山深处。那年春天,山坡上,
杜鹃花红似火,继木花白如雪,山花迎着春风正开得如火如荼。那一刻,经过几十年
的萃炼之后,我终于又感知到大山的温度。
(选自《人民日报》)
16.下列文中词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悄(qiao)然蹿(cuan)上来大豆荚(jia)
B.慷慨(kai)物(mi)猴桃嘎(ge)吱
C.油脂(zhi)称(chen)手鱼竿(gan)
D.杜鹃(juan)花萃(cui)炼(tu)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通过描写大山深处一年四季的好东西,抒发了“我”浓浓的乡愁。
B.第五段使用了设问、拟人的手法。本段中父亲带我上山或许是为了告诉“我”
要怎样生活。
C.文章最后一段使用了衬托手法,用春天山花烂漫来衬托作者回到故乡内心的
激动和开心。
D.文章从春天写起,又以春天结尾,前后照应;表明了故乡的春天给“我”的印
象深刻。
E.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恰当的叙述来表现中心,情感流露自然。
18.第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9.赏析文章第二段中画线的文字。
20.文章第二自然段结尾写到“爷爷和父亲却不屑一顾。在他们眼里,这不是正经事”,
第五、第七自然段又写父亲带我去看柏树和掏松明的情景。爷爷和父亲眼里的“正经
事”是什么?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七、语言文字运用
21.2024年天津市文旅局以“天津始,钟“响,你”为创意,以“中国红•天津味・盛世年”为
主题,整合推出“畅游津城”系列文旅活动。说起天津,很多人都会有一张自己的私家
地图。有的是美食图,有的是老街图,有的是民俗图,当然也有青山绿水图……假如
你受邀担任天津形象推介官,请以下面的文字为开头,写一段导游词,诚邀外地友人
来天津观光旅游。要求:主题突出,联想合理,语意连贯,文字优美,至少使用一种
修辞手法,100字左右。
亲爱的朋友,欢迎你来天津旅游,我会与你分享我的私家地图,现在跟着我出发吧!
八、整本书阅读
22.《红楼梦》在艺术创作上运用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如: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善
于运用“冷与热”,在情节的取舍上善于运用“藏和露”,在艺术氛围的创造上善于运用
“悲与喜”。请从上述三个方面中任选其一,举例谈谈你的理解。
23.在《乡土中国》里,你一定看到了一个与现代社会大相径庭的社会。如果你作为
学校《乡土中国》读书沙龙的发言代表,请从下列概念中任选一个,并以它为分析角
度谈谈当代中国与乡土中国的差别。要求:100字左右。
“乡土本色”“差序格局”“熟悉的社会”“礼治社会”“家族”“无讼”“血缘”
九、作文
24.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绣花要得手绵巧”;也有人说“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
乘于时这些话语浓缩着人生成长的经历与经验。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
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
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1.B2.C3.D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
仿得非常逼真,就像真的一样。横线处成语用来修饰“彩塑”,用“栩栩如生”。
第二空,窿续:继续。继承:继续进行前人遗留下来的事业,把前人的作风、文化、
知识等接受过来。从横线后“历史文脉”可知,用“震续”搭配更合适。
第三空,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一直都不
中断。从文中可知,最后一句是对中华文明的期待和祝愿,用“源远流长”。
故选Bo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不仅……也”表示递进关系,从下文“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使命”可
知,应是先“我们”,再“子孙万代”。“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的主
语应该是“历史文化遗产”。
故选Co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
搭配不当,“找到……规律”"把握……连接点”不能搭配,“把握”和“规律”搭配,“找至小
和“连接点”搭配;
逻辑顺序错误,应该是先把握规律,再找到连接点,才能推动繁荣发展。
全部修改正确的是D项。
故选D。
4.B5.A6.B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竺可桢认为大学教育的当务之急是重视技术教育”错,从“基本科目必须增加,庶
几能达到培养理智之目的”等可知,他认为应该增加基本科目;
C.“只要……就可以……”说法绝对,从“所以科技大学里的物理、化学课除了教知识、
注意和各个专业相结合,更注重这两门基础理论的系统性”可知,文中还强调还应该
注重这两门学科的系统性;
D.从“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我们必需研究各个因素和各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量的
关系的计算。当然计算与分析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在农业合作化初期,有些会计不
是用黄豆粒的办法来记账吗?所以就是我们一点也不知道高深的数学,用简陋的方法
也并不是不可以”可知,“黄豆粒记账”只能体现“计算与分析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不
一定能“能揭示各个因素和各个量之间的关系”,也不一定能“节省时间,少出差错”。
故选Bo
5.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A.“墨子强调……这种思想……导致了中国近代科学发展落后于西方国家”,这种判断
有误。中国近代科学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与功利主义有一定关系,但这并不是唯
一因素,选项夸大了功利主义的作用。
故选Ao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第三段的观点是:数学是进行科学研究时非常有效的研究工具。
A.叙述的是数学学科本身的发展;
B.介绍了数学是进行科学研究时非常有效的研究工具,符合要求。
C.介绍了科技关键领域研究人材的选拔;
D.只谈及筛选数学与拔尖创新人才之间的标准。
故选Bo
7.A8.D9.D10.C11.A12.(1)有一个用车拉着像山一样形状的白
色石头来请求出售的客人,(他卖的)石头大小不满一尺,高比底(宽)大一倍。(2)仰
视积聚的云气称它为天,俯视堆积的土块称它为地,都是强行命名它们啊,依赖的是
它们的形状相似。13.①材料一记写宝物的目的是书写生活感悟,总结出“借”
的意义,富含哲理;②材料二记写宝物的目的是纯粹记录以扩大人们的见闻;③材料
三记写宝物的目的是拾遗古人轶事,暗讽君主对弄臣的骄纵以及对王公贵族豪华生活
的贬斥。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遗:赠送。句意:朋友拿一口白磁缸赠送给我。
B.句意:虽然工人稍微加工了它。
C.句意:间或起来抚摸它们。
D.句意:不在灶上烧,鼎中的水自己就沸腾了。
故选Ao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连词,表因果;连词,表修饰。句意我因为它们不可以命名寄寓其上。/树木欣欣
向荣。
B.连词,况且;副词,将要。句意:天地尚且这样。/你们这些人都会被俘虏。
C.介词,被;动词,是。句意:终被造物主掌握。/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
用力气的缘故。
D.都是助词,主谓之间,无义。句意:侍者说冰块不用盘子盛着。/从师的风尚不流
传很久了。
故选D。
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不久之前我在盛夏天气潮湿闷热时生病了,喘出的气体像火一样热,想登上雪
山在冰凉的井中沐浴,都不能实现。
“浴冰井”是状语后置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
“登雪山而浴冰井”是“欲”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
故选D。
10.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句意:陡而隆起的岩石堆积在一起。/可怕的岩山栈道实在难以登攀。
B.正确。句意:休息坐卧。/有时休息,有时长啸歌吟。
C.错误。花纹;华美,文采。句意:画石的花纹像画。/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
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
D.正确。
故选Co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
A.“客人大失所望”错误,由原文“客大溢所望而去”可知,是大大地超过了客人的期望,
(客人心满意足地)走了。
故选Ao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客有载一白石山来求售者”,定语后置,应为“有载一白石山来求售客”;“售”,
出售;“盈”,满。
(2)“积气”,积聚的云气;“俯”,俯视;“名”,命名。
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评价探究文中思想观点的能力。
①材料一以“我”为收藏的玉华石、白磁缸命名并自得其乐的故事可知,作者记写宝物
的目的是书写生活感悟,总结出“借”的意义,富含哲理;
②由原文“古云玩物丧志,此非丧志物也,用录以广闻见”可知,材料二记写宝物的目
的是纯粹记录以扩大人们的见闻;
③材料三作者拾遗古人轶事,冰玉这样的珍贵宝器碎掉,董偃却以之为乐,毫不在乎,
透露出君主对弄臣的骄纵,一个弄臣,日常的消暑生活就如此奢侈,王公贵族的情况
可想而知。从而暗讽君主对弄臣的骄纵以及对王公贵族豪华生活的贬斥。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前几年时,朋友拿一口白磁缸赠送给我。白磁缸缸体是圆的,(看上去)晶莹透明,高
一尺左右,直径一尺半,缸中可以贮存五十升水。汉代人说水晶盘和冰一样莹洁,这
也差不多吧。(我让人)鉴定了白磁缸,那大概是正德年间的器物。不久,有一个用车
拉着像山一样形状的白色石头来请求出售的客人,(他卖的)石头大小不满一尺,高比
底(宽)大一倍。客人自己不知道它的名字,我说:“这是玉华石,产自将乐洞。”虽
然工人稍微加工了它,(但)它最初的天然奇特的造型还在,陡而隆起的岩石堆积在一
起,每一片都像镜子一样明亮。它的背面陡峭壁立,上下两个中空的洞,呈现出吞烟
吐云的形态,就是《小山赋》也不能描写完它的奇特啊。于是我用十匹布交换了它,
大大地超过了客人的期望,(客人心满意足地)走了。
不久之前我在盛夏天气潮湿闷热时生病了,喘出的气体像火一样热,想登上雪山在冰
凉的井中沐浴,都不能实现,于是取来玉华石放在身体的左面,把它命名为“雪山”,
取来白磁缸放置在右面,缸内装满清凉的泉水,把它命名为“冰井”。我就在它们中
间布置上竹床,每天在那里养病,休息坐卧。于是感觉暑气渐渐变小,凉意渐渐浸润,
清凉爽快,非常宜人。间或起来抚摸它们,就猛然感觉到像山上要下雪、井水要结冰
的样子。
然后自己笑着说:“炎热的南方六月,哪里有冰雪呢?天地之间,凡是可以强行命名
的,是借。我因为它们不可以命名寄寓其上,也是借。哪里只是拳头大小的石块、一
勺水是这样呢?仰视积聚的云气称它为天,俯视堆积的土块称它为地,都是强行命名
它们啊,依赖的是它们的形状相似。天地尚且这样,又有哪一个事物不是借呢?这样
我命名左雪山、右冰井,也是借用它们形状相似和意图相同罢了。《汉书》说:‘清
凉的屋子就是盛夏也像屋内结了霜。'屋内可以下霜,哪里看得出山不可以下雪,井
不可以结冰呢?”有一个听了我的话的客人感叹说:“确实像你说的,不知道真实的
是借呢,还是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定节能减排安全计划
- 借助社交网络提升财商计划
- 2024年安徽皖西学院招聘考试真题
- 二零二五商品房个人购房协议合同书
- 2025班组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完整
- 25年厂级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完整
- 钢结构施工图纸审核流程
- 企业消防安全培训实施方案
- 小学音体美教学激励措施计划
- 加油站设备维护安全培训计划
- 2024上海市奉贤区中考初三二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 2023年版《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解读课件
- 浙江省2024年中考英语模拟试卷(含答案)
- 2024甘肃陇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公路大队警务辅助人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合作协议(国外开矿甲乙双方合同范本)
-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 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中考一模英语试卷
- 20以内数的顺数和倒数
- (正式版)JBT 9229-2024 剪叉式升降工作平台
- 2024年北京市公安局文职辅警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3年湛江市麻章区教育局招聘事业编制教师考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