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巨灾保险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7000字(论文)】_第1页
【我国巨灾保险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7000字(论文)】_第2页
【我国巨灾保险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7000字(论文)】_第3页
【我国巨灾保险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7000字(论文)】_第4页
【我国巨灾保险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7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财经大学2021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我国巨灾保险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巨灾保险的定义主要是泛指对因各种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所形成的,有着可以让全社会人类造成财产损失和生命威胁,对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能够造成严重影响的各种风险从而分散该种风险的保险险种。目前,我国的巨灾保险市场的发展刚刚起步,相比较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说,整体行业尚有不足。但是因为各个国家的国情都存在很大的区别,进而每一个国家的巨灾风险管理机制也可能就会随之有所区别。本文对我国巨灾保险目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并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巨灾保险体系的相互比较,对我国目前巨灾保险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做了相应的分析,讨论了改善我国未来巨灾保险体制的构想,就未来我国巨灾保险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对策。关键词:巨灾保险发展现状对策构想—目录TOC\o"1-3"\h\u213031导论 1306602巨灾保险的概念和特点 1155362.1巨灾保险的概念 170762.2巨灾保险的作用 1259342.2.1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1178352.2.2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运营效率 1229682.2.3减轻政府和社会管理巨灾风险的压力 2303592.3巨灾保险的特点 2275433我国巨灾保险的发展 2260293.1我国巨灾保险的发展阶段 2308113.1.1恢复阶段(1979—1995年) 2227683.1.2转折阶段(1996—2008年) 3232993.1.3突破阶段(2008年—至今) 3246453.2我国巨灾保险发展现状 323613.1.1地震保险 347713.1.2洪水保险 477473.3我国巨灾保险存在的问题 596523.3.1保险公司未开设专门的巨灾保险险种 5272953.3.2居民、企业对巨灾的投保热情不高 5152553.3.3巨灾保险赔付率低 554334对我国巨灾保险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6244844.1对于我国巨灾保险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69284.1.1促进巨灾保险的完善需要加强理论研究 6128984.1.2发展巨灾保险要先建立完善的巨灾保险法 6104124.1.3划分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与商业保险各自的承保责任 615484.1.4建立巨灾保险基金 754794.2对于我国巨灾保险未来前景的展望 830805参考文献 81导论本文通过对发达国家目前的巨灾保险制度上的一些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做了总结和概括,对于我国目前的巨灾保险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说明,指出我国目前巨灾保险对于维护社会安定的意义和必要性,并在借鉴和汲取其他发达国家巨灾保险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合于我国具体国情的、能够满足社会公众的巨灾保险需求的、吸收和创新双重列举的巨灾保险机制,向我国未来巨灾保险制度的发展献谋献策。2巨灾保险的概念和特点2.1巨灾保险的概念巨灾通常是指在社会环境中偶尔发生、不可预见的、难以避免、并且能给人民群众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及其他人身伤亡的危险性灾害。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因各种巨灾而导致经济损失最惨重的几个国家之一,从历史上的改革开放开始,至今四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使我国巨灾保险从无到有,现已成为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又一发展目标。2.2巨灾保险的作用2.2.1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在意外或灾害发生之后,社会保障和政府救济仅仅只能支撑起灾后人民最基本的生活条件,而对于恢复日后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其力度还远远不够。巨灾保险通过分散风险来保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从而达到缓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与稳定的目的。建立巨灾保险机制,有利于受灾地区和人民日后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和灾后再造工程的重建工作,从而使社会和谐稳定。2.2.2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运营效率建议先推动促进由国家政府财政为主导的巨灾灾后损失补偿机制,等到体系逐渐成熟再向以商业保险赔偿为主的市场补偿模式转变,一直以来,“灾难来了有政府”等无限制的财政救助在一定程度上会滋生受灾群众的依赖心理,甚至造成受灾后的地区谎报灾情,因此政府应当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如何能够争取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巨灾风险管理当中,努力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缓解财政方面的压力。2.2.3减轻政府和社会管理巨灾风险的压力建立巨灾保险机制可以把政府从具体的防灾防害的繁杂事务中给解脱出来,使得政府可以有更多的精力花费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上。在宏观层面上,政府和社会都能够较好地为社会大众提供必要的风险管理和制定好有效且良好的巨灾风险管理的各种相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减少了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费用和成本,提高了对于巨灾的应急处置效率,让政府和社会对于巨灾的风险管理机制逐步得到完善,预期实现先前所指定的目标。2.3巨灾保险的特点巨灾保险不同于普通的保险产品,巨灾保险有如下特点:(1)对巨灾危险产品的定价难度较大。首先不可预见性一直以来都是巨灾风险的主要特点之一,所以承保巨灾风险的保险企业必须具备估算出因巨灾所导致的预期经济损失的技术和能力,从而核算得出合理范围内的投资和保险费用。(2)巨灾保险承保标的集中程度高,想要有效地分散其风险过于困难。所以会直接影响巨灾保险领域一直使用的大数法则与中心极限定理在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3)可以承保的风险评定有一个难度。所保风险如果被认为是一种不可以被保的风险,那么这种传统的投资机制就没有办法去贯彻和落实。从社会现实的角度去看,巨灾保险公司所需要承保的风险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部分无法确保风险、暂时性无法确保风险或者永远性无法确保风险。(4)市场上商业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低,承担不起因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巨大风险。我国的保险业起步晚、发展慢,商业保险的发展还不够稳定,承保能力与偿付能力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3我国巨灾保险的发展3.1我国巨灾保险的发展阶段3.1.1恢复阶段(1979—1995年)我国巨灾保险的诞生最早开始于1951年,19959年国内的一切保险业务都被停止办理。直到1979年11月,国家相关部门宣布恢复了保险业务,巨灾保险才得在那个时期开始重新恢复和发展,这个时期内的大多数的组织机构和单位的各类财产保险,还有我国部分地区的农业保险等都处于地震保险的承保范围内。这一时期的地震巨灾保险费率较低、保障范围广泛,处于财产保险的保障范围,但因为人民总体防灾防损巨灾风险的意识不够高、投保巨灾保险的心理愿景不够长远,再加上我国保险市场整体不发达,所以导致巨灾保险的规模和业务总量不大。3.1.2转折阶段(1996—2008年)1996年5月,由于国内地震保险的相关经营中存在相关精算基础缺乏的问题,中央人民银行为了提醒保险行业对于巨灾保险险种的谨慎经营,以及维护保险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前后颁布了《财产保险基本险》和《财产保险综合险》两部文书,在其中明确提出将保险合同中的地震保险条款去除,加入到责任免除条款当中。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宣布成立之后,我国现代保险行业监督管理体系开始开始逐步地建立完善起来,为了有效地保证处在发展阶段中的保险经营企业具备充足的损失偿付能力,保监会规定了保险公司不得随意承保地震风险,再保险公司的地震保险的法定分保业务也被禁止。自此我国巨灾保险的发展陷入了被动,在这段时期里发展的尤为缓慢。3.1.3突破阶段(2008年—至今)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让国人震惊,这场灾难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与灾后杯水车薪的损失赔付形成了强烈对比。于是痛定思痛,该怎样确立地震保险政策、如何加快推进巨灾保险体系建设开始成为各界人士普遍思考的问题。灾难之后由政府部门牵头,保险公司和学术机构共同组织参与,经过反复的逻辑推敲和思考、漫长的调查和探索,以及深入的理论探索之下,于2013年11月和2014年8月颁布了两部政府文书政府文书: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2014年8政府文书: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2014年8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3.2我国巨灾保险发展现状3.1.1地震保险这里就不得不先列举汶川地震的相关资料,512汶川大地震中死亡的人数超过了8万,直接经济损失约有8500亿元人民币,如此巨大的损失,当年保险公司的损失赔付却仅仅只有20亿元,只占全部经济损失的0.2%。512地震之后,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英文名称:ChinaBankingandInsuranceRegulatoryCommission,简称:中国银保监会或银保监会)成立于2018年,是\t"/item/%E4%B8%AD%E5%9B%BD%E9%93%B6%E8%A1%8C%E4%BF%9D%E9%99%A9%E7%9B%91%E7%9D%A3%E7%AE%A1%E7%90%86%E5%A7%94%E5%91%98%E4%BC%9A/_blank"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英文名称:ChinaBankingandInsuranceRegulatoryCommission,简称:中国银保监会或银保监会)成立于2018年,是\t"/item/%E4%B8%AD%E5%9B%BD%E9%93%B6%E8%A1%8C%E4%BF%9D%E9%99%A9%E7%9B%91%E7%9D%A3%E7%AE%A1%E7%90%86%E5%A7%94%E5%91%98%E4%BC%9A/_blank"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是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银行业和保险业,维护银行业和保险业合法、稳健运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稳定。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为正部级。2018年4月8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3.1.2洪水保险根据相关数据资料显示,近些年来,我国每年因洪水灾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大约在1200亿元,因山洪造成的损失占全国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45%—55%。目前我国的洪水保险业依旧处在起步阶段,至今依然没有出台任何一部完备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上洪水保险业务的实施开展,在我国部分洪灾易发地区,洪水保险的规模微乎其微,其作用与功能并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深圳于2014年启动了第一次洪水保险的试点工作。因特大洪水灾害所导致的住房损害或其他经济损失都应当包括在理赔范围之内,此次实施的试点项目使得我国洪水责任保险的具体实施方式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的进展,为日后洪水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经验。《防洪法》《防洪法》第47条:国家要鼓励、扶持开展防洪保险。《防洪法》第47条:国家要鼓励、扶持开展防洪保险。3.1.3台风保险在目前我国沿海的部分地区,台风和海啸等自然灾害最为常见,强烈的台风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的海啸,造成房屋损毁和人身伤害,使沿海地区人民的人身财产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这里举“利奇马”台风为例,台风“利奇马”导致的受灾人口约为1400万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515亿元,而中国太保等9家保险机构的灾后理赔金额却仅仅为1974万,使得灾难过后受灾人民的基本生活和灾后重建工作并不能从保险那里得到有效的支持,2019年《广州市2019年度巨灾指数保险合同》的签订,这意味着台风保险在实践道路上已经逐渐趋向成熟,因为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独立的台风保险产品,所以该险种对保险产品的定价存在诸多困难。在台风保险的定价问题上还无法得到一个有效的解决。目前国内大部分商业保险企业的产品价格一般都是交由总公司自己进行统计和数据分析精算的部分,总公司同时还需对再保险的安排和核保政策等进行管理和规范,使得每一种财产险的价格和费率都与全国范围内都是处在一个一致的水平,这就促使了处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投保者在选择台风保险时需要向总公司支付差不多一样的费用和价格,这会让逆向选择成为投保过程中会大量产生的问题。从整体层面上看,台风责任险相对于其他巨灾责任险而言,它们具有较高的风险可保性。台风保险试点已经在我国开展了大约3年时间,相关制度必须进一步加快实施和出台,确保了保险企业的保费和收缴有法可依,才能同时维护国家财政性支出的平衡。3.3我国巨灾保险存在的问题3.3.1保险公司未开设专门的巨灾保险险种在1979年我国正式重新批准恢复了保险业务后,巨灾性的风险曾经一度被罗列在部分财产保险的理赔责任范围中。但由于我国承保巨灾保险险种的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一直都低于国际水平,所以各家保险公司逐渐把海啸等巨大自然灾害性意外风险纳入到除外责任中。虽然中国保监会在2001年解除了对于商业财产地震保险承保的部分限制,但是巨灾补偿保险业务的整体发展却十分缓慢。3.3.2居民、企业对巨灾的投保热情不高据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大部分的居民和企业在应对和防范巨灾风险方面的意识不高,不懂得充分利用保险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重大灾难发生之后,对于国家的经济救助依赖程度很强。且与巨灾保险的相关知识在国民中的普及程度并不高,社会普通大众普遍缺乏对巨灾保险的认识和对防范风险的了解。3.3.3巨灾保险赔付率低中国保险业起步晚,发展慢,承保能力不足。对于因巨灾风险所造成的巨大的经济损失的弥补十分有限,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巨灾保险的赔付率还很低下。如2008年发生的南方雪灾灾后的保险损失赔付只占全部经济损失的3%;汶川大地震灾后的保险赔付仅仅占0.2%。而在这些保险赔付中,车险赔款占到了理赔的大多数,巨灾保险险种的损失赔付并没有涵盖在内。4对我国巨灾保险进一步发展的建议4.1对于我国巨灾保险进一步发展的建议4.1.1促进巨灾保险的完善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巨灾保险在目前的我国很多地方都难以展开和有效实施,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由于我国对于巨灾风险的相关理论研究还不够细致入微,所存储的关于自然灾害的资料不够充分,使得在设计巨灾保险产品时很难能够制订出合理范围内的保险费、免补金额等,让巨灾保险的商业化道路难以继续走下去。虽然在目前我国的一些大型商业保险机构和公司早期曾经借鉴并引进过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巨灾保险模型,但是因为中国目前自然灾难的数据的短缺使得这些模型无法正确地估计巨灾之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这让承保的保险公司无法估计出承保风险的范围。所以在这一点上我国应当借鉴并吸取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经验,不断加强对巨灾风险方面的理论研究,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国的巨灾保险机制。4.1.2发展巨灾保险要先建立完善的巨灾保险法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巨灾投资保险体系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健全的一些国家均已经出台了新的巨灾投资保险法。我国既要想尽快建立并且大力发展这种巨灾风险的保障制度,也同样需要尽快颁布其他相应的法律,其中最重要的是应该具体包括:如签署保障书等具体内容;理赔的针对性;能够及时获得补救或者赔偿的是损害范围等方面的内容;还有如何缴纳保险金;如何进行投保;损失所需要赔偿的费用;巨灾是风险分散的途径;政府和商业保险企业双方共同承保其他各种责任。从上述情况可见,日本、美国等地区和国家都无一例外地颁布或者出台了大量的关于巨灾保险的相关法律政策,并且在未来仍然继续不断修改或者是订正直到其完善,从这个点上看,法律的保障工作就是促进巨灾保险事业健康发展最为重要和基础的部分。相比于发达国家,我们目前对于巨灾保险的管理和法律研究制定工作起步迟,我们认为应该首先从法律研究制定开始,建立一套适合于我国当前巨灾保险管理现状的体系,才能够真正充分发挥其在巨灾保险中的主导作用,真正在巨灾防范上做到有据可依。4.1.3划分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与商业保险各自的承保责任中国目前的保险市场的经营体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无法进一步实施纯市场化的巨灾保险模式。这一点我们首先可以借鉴美国和日本等国家,中国目前还是可以先考虑选择一种由政府为主导、商业保险企业辅助的模式,也就是政府、保险企业双方进行协调合作。区别在于,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共同合作的宗旨是“权力共使、责任共担、收益共享”。4.1.4根据国内各省份的灾害类型确立不同巨灾保险种类中国的国土幅员广阔,省份也很多。目前我们可以先用全省为主,建议首先用于构建集成多个特殊灾种共享保障为一体的综合型巨灾险保障制度。由于每一个省份易于发生的自然灾害和类型差异。这里列举了江淮地区的例子:江淮地区所发生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涝和旱灾。所以如果需要在该省级城市制定自己的巨灾险,就应当以两种自然灾害作为其重点自然灾害赔付的对象。根据这样的研究方法,以此为依据进行类推,各个省份都选择好各自省份的被保对象,各个省份就可以建立针对于本省份特殊和重点灾害的巨大灾难保险系统。4.1.5建立巨灾保险基金中国的保险基金市场并没有一种能够单纯地套用国外保险基金的模式,我们还是需要创造一种更加适合中国保险基金市场行情的基金模式。对于目前中国大型巨灾投资保险的管理和运作,建议由地方政府和其他商业投资保险机构或者公司双方共同协调和完成,要准确地规划并研究制定良好的巨灾投资基金的以下几个方面:如投资基金的数量和来源;如何经营运作股权投资基金;如何去利用和分配投资基金收益;如何在组织上构建起一个基金。另外,因为是以地区性基金为主,所以这些基金在筹集和使用上的积累还是主要被细化为两种,分别称之为省级巨灾基金和全国级巨灾基金。4.1.6建立巨灾保险的再保险体系目前对于我国资本市场来说,各个方面的发展还不够全面,所以在这个时候贸然地出台了一些巨灾性的债券反而会直接影响到这次巨灾性风险的分散。对此,实行巨灾保险再保险这一方式或许会成为对于风险进行分散的一种最好选择。对于一个再保险市场来说,它一边需要承担损失和补偿部分,另一边也需要协助被保险公司进行评估和承保损失部分的风险。对于目前我国再保险市场还不够健全完善的问题,这里建议可以先把目光投向国外的再保险市场,让国外大型巨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