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3142-2023 超高压水射流船舶除锈成套装备(正式版)_第1页
GB∕T 43142-2023 超高压水射流船舶除锈成套装备(正式版)_第2页
GB∕T 43142-2023 超高压水射流船舶除锈成套装备(正式版)_第3页
GB∕T 43142-2023 超高压水射流船舶除锈成套装备(正式版)_第4页
GB∕T 43142-2023 超高压水射流船舶除锈成套装备(正式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超高压水射流船舶除锈成套装备2023-09-07发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I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组成与基本参数 24.1组成 24.2基本参数 25技术要求 25.1通用要求 25.2性能要求 35.3运行可靠性要求 36部件要求 36.1泵机组 36.2除锈喷头 56.3执行机构 56.4真空回收机组 67试验方法 67.1试验条件 67.2试验项目 68检验规则 88.1检验类别与项目 88.2出厂检验 88.3型式检验 88.4检验报告 89标志、包装和贮存 99.1标志 99.2包装 99.3贮存 9附录A(资料性)除锈装备的组成和作业布局示意图 附录B(资料性)高压软管公称直径选择和压力损失的测算 附录C(资料性)除锈等级表面状态描述 图A.1除锈装备组成和作业布局示意图 图B.1软管公称直径的选择 Ⅱ图B.2高压软管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测算图 图C.1初始表面状态DCA 图C.2初始表面状态DCB 图C.4初始表面状态DPI 图C.5初始表面状态DPZ 图C.6处理后除锈等级Wal(初始表面状态DCA) 图C.7处理后除锈等级Wa2(初始表面状态DCA) 图C.8处理后除锈等级Wa2.5(初始表面状态DCA) 图C.9处理后除锈等级Wa3(初始表面状态DCA) 图C.10处理后除锈等级Wal(初始表面状态DCB) 图C.11处理后除锈等级Wa2(初始表面状态DCB) 图C.12处理后除锈等级Wa2.5(初始表面状态DCB) 图C.13处理后除锈等级Wa3(初始表面状态DCB) 图C.14处理后除锈等级Wal(初始表面状态DCC) 图C.15处理后除锈等级Wa2(初始表面状态DCC) 图C.16处理后除锈等级Wa2.5(初始表面状态DCC) 图C.17处理后除锈等级Wa3(初始表面状态DCC) 图C.18处理后除锈等级Wal(初始表面状态DPI) 图C.19处理后除锈等级Wa2(初始表面状态DPI) 图C.20处理后除锈等级Wa2.5(初始表面状态DPI) 图C.21处理后除锈等级Wa3(初始表面状态DPI) 图C.22处理后除锈等级Wal(初始表面状态DPZ) 图C.23处理后除锈等级Wa2(初始表面状态DPZ) 图C.24处理后除锈等级Wa2.5(初始表面状态DPZ) 图C.25处理后除锈等级Wa3(初始表面状态DPZ) 表1基本参数 2 3表3易损件寿命 3表4泵机组噪声要求 4表5检验项目 8表C.1初始表面状态描述 表C.2除锈等级的表面状态文字描述 Ⅲ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喷射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93)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南通中远海运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无锡高压清洗设备有限公司、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江苏水能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通洁高压泵制造有限公司、天津市精诚高压泵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行知行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南通中远克莱芬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沃马-大隆超高压设备有限公司、无锡大力士高压清洗设备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长江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宁波工程学院、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1超高压水射流船舶除锈成套装备本文件规定了超高压水射流船舶除锈成套装备的组成与基本参数、技术要求、部件要求、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额定排出压力为200MPa~300MPa、额定流量30L/min~75L/min、机组功率160kW~315kW、工作介质为常温清水的超高压水射流船舶除锈成套装备制造。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683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油基或水基流体适用的钢丝编织增强液压型规范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5272梅花形弹性联轴器GB/T5657离心泵技术条件(Ⅲ类)GB/T7784机动往复泵试验方法GB12514.2消防接口第2部分:内扣式消防接口型式和基本参数GB/T13306标牌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14976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20891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T22711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80~355)GB/T26114液体过滤用过滤器通用技术规范GB/T26148高压水射流清洗作业安全规范GB/T41513喷射设备分类及名词术语HG/T20583钢制化工容器结构设计规定JB/T6909超高压泵JB/T6921罗茨真空泵机组JB/T7118YVF2系列(IP54)变频调速专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80~355)JB/T7258一般用途离心式鼓风机JB/T9090容积泵零部件液压与渗漏试验3术语和定义GB/T4151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4组成与基本参数4.1组成超高压水射流船舶除锈成套装备(以下简称除锈装备)一般由超高压泵机组(以下简称泵机组)、除锈喷头、执行机构和真空回收机组等组成,除锈装备的布局示意图见附录A。4.2基本参数泵机组额定压力、额定流量和机组功率(超高压泵配带原动机的功率)宜符合表1的规定。表1基本参数泵机组功率额定压力MPa额定流量L/min—注:泵机组功率为超高压泵配带原动机的功率。5技术要求5.1通用要求5.1.1除锈装备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作。5.1.2除锈装备的每个部件在组装前应经过检验并合格。5.1.3除锈装备的各组成部分应经单独组装和测试合格后再进行总体连接并调试,经总体测试合格后才能进行现场作业。5.1.4用于紧固连接高压零件的不锈钢螺栓和接头应在螺纹上涂敷不锈钢螺纹防咬合剂。5.1.5高压水配管与连接应与泵机组的最大排出压力相适应,管内流速应不大于10.0m/s。高压泵进水管流速应不大于1.0m/s。不同流量和流速下软管公称直径的确定及压力损失可见附录B。注:高压水配管最佳流速为5.0m/s,高压泵进水管最佳流速为0.5m/s。5.1.6高压软管每个端部接头都应采用柔性扣或防脱钢丝网套进行保护。5.1.7高压接头均应有泄压孔。5.1.8高压软管应采用护套保护,防止因意外损坏软管外表面,应通过自然延伸的方式敷设,软管弯曲半径应不小于软管的最小弯曲半径。5.1.9除锈装备各部件在运行期间不应有异常声响;各控制和显示器件应灵敏和完好;泵机组和真空回收机组经试验确定工况参数后,应能稳定运行,各仪表显示参数波动不大于5%;润滑、温升和所有保3护装置应正常。5.2性能要求5.2.1除锈装备的初始工况应符合下列两种工况之一:a)在除锈装备工作期间,泵机组的排出压力为额定压力时,除锈喷头喷射流量不低于额定流量b)在除锈装备工作期间,除锈喷头喷射流量为泵机组额定流量时,泵机组的排出压力为额定压力的90%~105%。注:除锈装备的初始工况是指泵机组匹配除锈喷头出厂时的流量和压力工况。5.2.2除锈装备的除锈效率在满足除锈等级为Wa2.5(见附录C)时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中的除锈效率是对醇酸树脂涂料涂装的船体表面、高压软管长度不小于30m时的要求。当除锈等级低于Wa2.5时,除锈效率相应提高。除锈等级的表面状态文字描述和典型样板照片见附录C的规定。表2除锈效率机组功率除锈效率5.2.3真空回收机组的性能参数应与泵机组额定参数相匹配,在泵机组额定工况参数下,真空回收机组应能将平面清洗器内的污水全部回收并应能满足不低于30m回收管路的抽吸要求。5.3运行可靠性要求5.3.1除锈装备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不低于100h。5.3.2易损件寿命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易损件寿命考核时工作介质应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指标要求,考核时间可累积。表3易损件寿命额定压力MPa易损件寿命h喷嘴超高压泵往复密封超高压泵阀组喷头旋转密封≥500(允许修复)>250~300≥300(允许修复)6部件要求6.1泵机组6.1.1泵机组一般包括超高压泵、原动机、联轴器、水箱及进水管路系统、前置泵(增压供水泵)、过滤4过螺栓连接或焊接,将其他设备封装在方厢内部。6.1.2超高压泵应符合JB/T6909的要求。6.1.3超高压泵宜采用强制润滑系统,并采用冷却器对润滑油进行冷却。6.1.4应将低压冷却水引入超高压泵柱塞密封腔,每个柱塞密封腔的冷却回水可汇总为一路直接返回水箱,也可采用每路单独间接出水,再返回水箱的回水方式。当采用每路单独间接回水方式时可以方便观察每路回水的流动情况,但每路回水需要设置节流阀,防止前置泵过载。6.1.5电动机驱动的泵机组在额定工况运行时的噪声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泵机组噪声要求机组功率噪声6.1.6液缸体(阀箱)、填料函体、出口集液块、阀体和高压管路等承压件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额定压力的1.2倍,试验方法应符合JB/T9090的要求。6.1.7驱动超高压泵的原动机应采用可变频调速的电动机或柴油机。采用YVF2系列变频调速专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时应符合JB/T7118的要求,采用永磁同步电动机时应符合GB/T22711的要求。柴油机污染物排放限值应符合GB20891的要求。6.1.8超高压泵与原动机的轴应采用弹性联轴器联接,联轴器的位置应设置防护罩。当采用LMS型(双法兰型)梅花联轴器时应符合GB/T5272的要求。6.1.9泵机组应配带安全卸压阀或爆破片装置作为超压保护装置,安全卸压阀或爆破片装置动作时的排出压力应为最高工作压力的1.05倍~1.20倍(泵的额定排出压力低时取大值,额定排出压力高时取小值),开启后泵排出压力应能降为常压。安全卸压阀动作应灵敏、可靠,无卡阻。6.1.10泵机组宜配置气动卸荷阀。气动卸荷阀可采用双作用气缸驱动方式,也可采用单作用气缸驱动方式。采用单作用气缸驱动方式的气动卸荷阀应有自动复位功能。气动卸荷阀应安全和可靠,动作灵敏,不应出现卡阻和失控现象。6.1.11气动卸荷阀由单作用气缸驱动时,电磁换向阀宜采用单控二位三通电磁阀;气动卸荷阀由双作用气缸驱动时,电磁换向阀应采用单控二位五通电磁阀。6.1.12泵机组宜具有压力为0.5MPa~1.0MPa、储气容量不小于5L的稳定气源。气源与电磁换向阀之间的气路上应设置气动三联件,气动三联件宜具有自动排水功能。6.1.13水箱的供水管路上应设置Y型过滤器,滤网孔径不大于0.25mm。水箱内部应设置液位自动控制装置及液位报警装置,其有效容积不宜小于超高压泵在额定流量下5min的用水量。水箱的壳体和管路接口的材质应采用不锈钢。6.1.14进水管路为硬管时应全部选用符合GB/T14976要求的不锈钢无缝钢管,当采用规格不小于DN50的钢管时宜采用沟槽或法兰联接,小于DN50时宜采用螺纹联接。当管路为软管时宜采用符合GB/T3683规定的钢丝编织橡胶软管,软管与接头应采用安全管夹联接。柱塞密封冷却水系统的进水、回水管路可采用聚氨酯软管(PU管)。6.1.15前置泵将来自水箱的水加压后提供给超高压泵,同时应满足柱塞冷却和润滑油冷却的用水5量,其扬程应不小于50m,额定流量不小于超高压泵额定流量的1.5倍。前置泵应符合GB/T5657的要求。6.1.16前置泵与超高压泵之间的管路上应设置两级过滤装置,第一级过滤精度不低于10μm,第二级过滤精度不低于1μm。过滤器的规格应满足不小于2倍超高压泵额定流量的过流能力。过滤器上应设置排水阀、手动排气阀和压力表等。过滤器应符合GB/T26114的要求。6.1.17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柜(由控制柜主体、接线箱等组成)、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液位开关、压差开关及相应的电气线路等。控制柜应满足现场环境(如: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宜配置机柜空调。控制系统宜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核心控制元件,采用触摸屏(HMI)作为人机交互设备。操作软件应具有自动控制模式(恒速控制模式、恒压控制模式)和手动控制模式的控制功能、报警和保护功能,以及多界面切换功能。控制界面应包括运行模式、参数设定、报警查询和数据报表等界面。6.1.18流量调节应采用调节原动机转速的方式。电动机驱动的泵机组应配置变频器;柴油机驱动的泵机组应配置转速电动调节装置。6.1.19底座或方厢上应布置有水箱进出水和溢流接口,接口宜采用KN50规格的消防接口,接口应符合GB12514.2的要求。6.1.20底座的长边方向设有两个贯穿式叉车孔,叉车孔的尺寸不小于200mm×100mm。6.1.21对于电动机驱动的泵机组,供电电缆的进线孔可以设置在底座或方厢上。当进线孔设置在底座上时,开孔尺寸不小于150mm×100mm;当设置在方厢上时,其开孔不应小于电缆外径并采取防止电缆磨破和雨水进入厢体的措施。6.1.22方厢宜满足从顶部吊装整个机组的结构和强度要求。方厢端部应具有供高压软管接入的可开关的孔口。孔口的位置应与超高压泵的出水口相对应。6.1.23方厢内部应安装照明灯,满足夜间工作和检修需要。6.2除锈喷头6.2.1除锈喷头一般为平面清洗器和喷枪安装的自旋转喷头两种型式。6.2.2平面清洗器应具有废液废渣抽吸回收功能。即平面清洗器罩壳内设置有真空抽吸口,真空腔周边布置毛刷和胶皮等密封件,当清洗器罩壳与船舶外板贴合作业时,形成密封良好的真空。应有限制平面清洗器内真空度过高的措施,如合理设计毛刷疏密程度、设置真空破坏阀或在平面清洗器上开孔等。6.2.3自旋转喷头应设有阻尼限速功能,旋转时不应出现啸声。并以螺纹联接方式安装在喷枪的枪管上。喷枪和喷头的压力等级均不应低于超高压泵的额定压力。6.2.4平面清洗器内的旋转喷头一般有自旋转和强制旋转两种形式。6.2.5平面清洗器的旋转射流清洗直径宜在0.25m~0.40m之间。6.3执行机构6.3.2爬壁机器人在安装平面清洗器后的最大负载质量应不小于50kg;额定工况下,爬壁机器人除锈作业最大行走速度不小于4m/min;非除锈作业工况下,最大行走速度不小于8m/min;越障高度不小于10mm。爬壁机器人应配置两个防坠器。机器人整机防护等级不低于GB/T4208规定的IP65,电控柜防护等级不低于IP67。机器人无线遥控距离不小于50m。6.3.3爬壁机器人应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爬壁机器人遥控器应具有设定机器人的行走速度、转弯速度、加速和减速、作业轨迹重合度等参数的功能,以及运行速度和报警监控功能。6.3.4爬壁机器人在竖直平面作业时,应具有垂直姿态和水平姿态的自动调整功能。6.3.5爬壁机器人应具有一键自动换道功能,单次换道时间应不大于20s,前后两道轨迹之间的重合度可动态调整。66.3.6大臂作业车适用于舷侧、船首和船尾等部位半自动表面清理作业,作业高度不低于22m,作业面调节角度±180°,自带回收装置,具备行走、清理和回收协同作业功能。在除锈作业额定工况下,大臂作业车作业最大行走速度不小于4m/min;非除锈作业工况下,最大行走速度不小于8m/min。6.3.7坞底作业车适用于舷侧(下部)、平底、船首(下部)和船尾(下部)等部位半自动表面清理作业,清理平底时最低作业高度不大于1.4m,清理其他部位时垂直方向作业高度不低于7m,作业面调节角度±180°,自带回收装置,具备行走、清理和回收协同作业功能。在除锈作业额定工况下,坞底作业车作业最大行走速度不小于4m/min;非除锈作业工况下,最大行走速度不小于8m/min。6.3.8除锈喷枪应采用溢流型喷枪,喷枪应设置锁定机构(保险机构)。采用手持喷枪时,其反冲力应不大于200N,且不大于操作者体重的1/3,喷枪最小长度应符合GB/T26148的规定。如果超出该范围,应将喷枪进行可靠固定和支撑,不应手持作业。6.4真空回收机组6.4.1真空回收机组应具有连续抽吸回收平面清洗器作业产生的废液废渣、废渣过滤收集及废液引流6.4.2真空回收机组有独立式或集成式两种形式。独立式真空回收机组收集1个~2个平面清洗器的污水,集成式真空回收机组可同时收集不少于6个平面清洗器的污水。6.4.3真空回收机组的真空泵可选罗茨真空泵和旋涡式气泵等型式。罗茨真空泵应符合JB/T6921的要求,旋涡式气泵应符合JB/T7258的要求。6.4.4真空回收机组应适应连续24h运行,回收及输送污水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需要排渣时允许停机。6.4.5真空箱(罐)材质为碳钢或不锈钢,壁厚不小于6mm,其设计和制造应符合HG/T20583的要求。真空箱(罐)容积宜不小于1m³,应设置方便维护清理的快开门。碳钢材质真空箱(罐)内外壁应做防腐涂装,涂层密实和光洁,不应有裂纹、孔洞6.4.6紧固件应采用不锈钢或表面镀锌处理的碳钢。6.4.7控制系统应具有自动和手动两种控制模式,可控制真空泵和污水泵启动/停机等操作。自动控制模式下,控制系统根据真空压力信号自动启停真空泵,并根据液位开关信号自动启停污水泵。7试验方法7.1试验条件7.1.1泵机组试验测量用仪器和仪表的要求应符合GB/T7784的要求。7.1.2试验介质为常温清水,水质应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指标要求。7.1.3试验时,确认设备运转达到稳定工况后,所有仪表读数应同时读出和记录。每个被测参数的测量次数应不少于3次,取算术平均值为测量值。7.1.4试验数据及计算结果应记入试验记录表。7.2试验项目7.2.1试运转试验7.2.1.1泵机组通过高压软管与平面清洗器连接,在平面清洗器的喷头上不安装喷嘴的情况下进行试运转试验。7.2.1.2泵机组试运转试验时在手动模式下操作。7.2.1.3泵机组试运转试验时依次分别手动启动前置泵和超高压泵,观察各设备是否运行正常,管路连7接处是否有泄漏现象,各变送器、压力开关和液位开关等检测元件的检测信号是否正常。如果发现异常现象,应将设备停机后排除故障后重新试验。7.2.1.4泵机组试运转试验时,手动操作卸荷阀开启和关闭按钮,观察阀的动作是否正常。7.2.1.5泵机组试运转试验时,使卸荷阀在关闭溢流口即高压出流的状态下,调节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到50Hz,在此运行工况下稳定运行时间不小于0.5h。7.2.1.6真空回收机组通过真空回收管路与盛满水的容器连接,并将污水泵的排出管路与该容器连接。手动启停真空泵和污水泵,观察真空压力表压力、液位及抽吸排污功能是否正常。稳定运行时间不小于7.2.2负荷运转试验7.2.2.1泵机组和真空回收机组应在完成试运转试验后,与高压软管、真空回收管路和平面清洗器组成系统后再进行负荷运转试验。7.2.2.2除锈装备负荷运转试验前,按超高压泵额定流量计算喷嘴的当量孔径,将平面清洗器的喷头上需要的喷嘴全部安装好后进行试验。7.2.2.3真空回收机组通过长度不小于30m的真空回收管路与平面清洗器连接,将平面清洗器垂直或水平贴附在试验平板上。7.2.2.4除锈装备负荷运转试验在手动模式下操作。7.2.2.5除锈装备应在超高压泵排出压力从常压逐渐上升到额定压力的过程中进行。试验不少于4个压力等级,每个压力等级运转时间不小于15min,额定压力工况下运转不小于2h。7.2.2.6真空回收机组通过产生的真空将平面清洗器内的污水全部回收到机组真空箱内,污水泵在高液位时自动启动将污水排出,并在低液位时自动停止。7.2.3.1试验应在模拟试验平台或船坞上进行,准备与地面垂直的试验平板,平板表面按船舶涂装要求完成涂装。7.2.3.2性能试验前将泵机组、平面清洗器、执行机构、真空回收机组及高压管路(长度不小于30m)等连接成完整的系统。7.2.3.3泵机组通过自动模式进行操作,分别试验恒速模式和恒压模式下系统是否正常运行。7.2.3.4测试除锈装备初始工况下泵机组的压力和电流等参数。7.2.3.5除锈装备初始工况的流量通过测量原动机转速,按超高压泵出厂性能测试结果计算。7.2.3.6执行机构带动平面清洗器在试验壁面上移动,前进、后退、转弯和调头等动作应灵活。7.2.3.7泵机组压力达到额定压力,执行机构带动平面清洗器除锈作业状态稳定时,开始计时,每次计时持续的时间不小于10min,并在计时期间除锈作业至少经过一次换行;计时结束后,目测除锈等级是否达到Wa2.5(见附录C),没有达到时应调整参数重新试验;除锈等级达到Wa2.5(见附录C)的情况下,测量处理过的表面的宽度和长度,计算除锈效率。7.2.3.8除锈效率测试次数不少于3次,取平均的除锈效率作为测试结果。7.2.3.9真空回收机组应将平面清洗器内的污水全部回收,钢板表面无目视可见的水迹。7.2.4.1除锈装备的连续运转试验在初始工况下进行。累计运行时间不小于100h,期间连续运行时间不小于24h的次数至少2次。不准许任何因故障停机现象发生,否则试验重新进行。7.2.4.2当考核易损件寿命时,累计运行时间不小于表3中易损件寿命的规定时间。除锈装备运行中排出压力比初始工况下降10%时,首先应更换合格喷嘴,再检测整机性能参数。如果更换喷嘴后,除锈8装备恢复至初始工况,则原喷嘴判废;否则应依次检查其他易损件(如密封,超高压泵阀组等),确定其是否判废与更换,截至此时的累积工作时间也就是该易损件的寿命。7.2.5噪声试验泵机组在额定工况下按GB/T7784的规定测量其噪声。8检验规则8.1检验类别与项目除锈装备的检验类别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各类检验项目按表5的规定进行。表5检验项目检验项目要求章条号检验方法章条号检验种类型式检验出厂检验试运转7.2.1√√负荷运转7.2.2√性能测试7.2.3√连续运转7.2.4×噪声6.1.57.2.5×注:“√”表示进行试验,“×”表示不进行试验。除锈装备各组成部分的整机、零部件或附属装置,均应由制造商的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产品合格证方可出厂。8.3型式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除锈装备应做型式检验。a)新产品首制样机(系列新产品只对该系列基本样机进行型式检验。比该样机功率小和排出压力低的新产品样机可不做型式检验)。b)转厂产品。c)设计、工艺和材料有重大变化时。d)停产3年以上再次生产时。e)连续生产至少每5年应进行一次。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8.4检验报告8.4.1出厂检验报告内容包括试验记录和检验结论。8.4.2型式检验报告内容至少应包括:a)试验前除锈装备各主要组成部分的组装和主要零部件检查,以及试验的资料;b)试验记录;9c)试验用仪器和仪表的计量资料;d)除锈装备外购部件清单;e)检验结论。9标志、包装和贮存9.1标志9.1.1每套除锈装备的各主要组成部分上应安装符合GB/T13306规定的铭牌,其上应至少标出下列a)制造商名称;b)设备的名称和型号;c)主要技术参数;d)出厂编号和日期。9.1.2所有单方向旋转的设备上均应有转向箭头。9.2.1除锈装备随车物品包装应符合GB/T13384的规定。9.2.2除锈装备出厂时应至少附带下列文件,并封存在防潮袋内:a)产品合格证明书;b)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书;c)随机备品备件及特殊工具清单;d)装箱清单。在正常贮存条件下,制造商应保证在除锈装备的发运之日起的6个月内产品不锈蚀。(资料性)除锈装备的组成和作业布局示意图除锈装备的组成和现场作业时的布局图,如图A.1所示。图A.1除锈装备组成和作业布局示意图(资料性)高压软管公称直径选择和压力损失的测算B.1公称直径的选择根据软管的不同流量和流速,参照图B.1的虚线选择吸入端管路的公称直径,参照图B.1的实线选择压力端高压软管的公称直径。注:软管公称直径的选择按图B.1计算时,不包括弯管、接头、阀以及介质黏度的影响。φ/(L/min)F/(m/s)标引序号说明:Q—管道内的流量,单位为升每分钟(L/min);V——管道内的流速,单位为米每秒(m/s);DN——管道公称直径,单位为毫米(mm);A——管道过流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²)。示例1:流量Q=150L/min,吸入端流速按V=0.45m/s时,将左右两端数值对应的点连线与中间坐标轴交于80,代表吸入管公称直径为DN80。示例2:流量Q=65L/min,公称直径为DN16。压力端流速按V=6m/s时,将左右两端数值对应的点连线与中间坐标轴交于16,代表吸入管图B.1软管公称直径的选择B.2高压软管的压力损失的测算不同流量和公称直径的高压软管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测算见图B.2。管路损失Ap/har管路损失Ap/har流量Q/(1./min)图B.2高压软管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测算图(资料性)除锈等级表面状态描述C.1钢材初始表面状态水射流除锈前,钢材的初始表面状态共分为5种。劣化的钢材表面初始状态分为DCA、DCB和DCC三种,带有底漆的初始表面状态分为DPI和DPZ两种。初始表面状态由表C.1给出的文字描述和典型样板照片(图C.1~图C.5)共同定义。表C.1初始表面状态描述初始表面状态符号初始表面状态文字描述DCA采用保护涂料体系涂装过,油漆涂层系统已经劣化为如图C.1所示的表面DCB采用保护涂料体系涂装过,油漆涂层系统已经劣化为如图C.2所示的表面DCC以前涂覆过或没有涂覆过保护涂料,油漆涂层系统已经劣化为如图C.3所示的表面DPI已经劣化的带有环氧氧化铁预涂(车间)底漆的表面,如图C.4所示DPZ已经劣化的带有硅酸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