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3坐标图像题►题型一溶解度曲线►题型二反应中溶液pH的变化►题型三价类图►题型四固体样品(或晶体)受热质量变化的图像►题型五溶液中反应产生气体或沉淀的图像►题型六生成物与反应物质量关系图像►题型七双纵坐标图像►题型一溶解度曲线【真题1】(2023·江苏镇江)如图为MgCl2、KCl和Mg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溶解度:S(MgCl2)>S(KCl)>S(MgSO4)B.T2℃时,将MgSO4、MgCl2固体各30.0g分别溶于50.0g水,则形成MgSO4饱和溶液和MgCl2不饱和溶液,前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后者C.T3℃时,将KCl、MgSO4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2℃,两种溶液中均有晶体析出D.T1℃时,将等质量的KCl、MgSO4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3℃,要使两种溶液均达到饱和,加入的对应溶质质量相等【真题2】(2023·江苏宿迁)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钾的溶解度比硝酸钾小B.时,硝酸钾和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将时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溶液质量不变D.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10溶解度曲线图有一个隐含的条件,即图中的每个点表示的溶质的质量对应的溶剂都是100克的水。解题时,需关注溶液是否饱和、温度是否相同、100g是溶剂还是溶液、溶液总质量是否相同。【变式1-1】(2022·江苏苏州)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将20℃的碳酸钠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30℃时,将25g碳酸钠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75gD.40℃时,碳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变式1-2】(2023·江苏南通)常温下,工业可利用(未配平)原理制备。、KCl、NaCl和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Cl的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的溶解度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一直增大C.60℃时,、K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该制备反应利用了常温下溶解度相对较小的性质►题型二反应中溶液pH的变化【真题3】(2023·江苏南通)已知常温下溶解度为0.17g。向一定量饱和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pH随V(盐酸)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为检测某生石灰样品中钙元素含量,实验如下:步骤1:取0.60g样品于锥形瓶中,向其中加入200mL蒸馏水,盖上表面皿充分振荡。步骤2:向冷却后的锥形瓶中滴入几滴酚酞,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至反应完全。反应完全时锥形瓶内溶液红色恰好褪去。经换算,消耗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1中充分振荡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B.步骤2中红色恰好褪去时,消耗mL盐酸C.步骤2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D.该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6.67%【真题4】(2023·江苏扬州)用生石灰或石灰石调节废水的pH。向1L废水中分别加入两种物质,测得废水的pH随加入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生石灰与水反应的产物是(填化学式)。(2)加入石灰石调节废水的pH,溶液的pH始终小于7,原因是。(3)每吨生石灰的价格约为460元,每吨石灰石的价格约为130元。联合使用生石灰和石灰石,将这两种物质先后加入1L废水,调节废水的pH至约为7,经济效益较好的可行方案为。pH<7溶液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溶液的pH=7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一般根据曲线的起点或pH的变化来确定酸碱加入顺序。【变式2-1】(2023·江苏扬州·二模)利用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对稀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进行探究,获得pH-质量图像和温度-质量图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B.加入30gX溶液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C.从A点到B点温度下降,说明该反应吸热D.B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变式2-2】(2022·江苏南京)取三份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入两滴无色酚酞溶液,再以相同的速度同时滴加不同浓度的盐酸,得到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是:。(2)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溶液颜色最先褪去的是,20分钟时溶液的酸性强弱顺序是。►题型三价类图【真题5】(2023·江苏泰州)“价类二维图”是从元素化合价和物质所属类别两个维度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坐标图。下图是铜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a能与AgNO3溶液反应B.物质b的化学式为CuOC.CuSO4可由物质d与稀硫酸反应生成D.e点对应物质有多种,如CuCl2、Cu(NO3)2等【真题6】(2022南通)氮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如图。①物质X的化学式是。②NH3和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2和H2O,生成N2和H2O的分子数之比。③写出HNO3通过中和反应生成Ca(NO3)2的的化学方程式。首先明确价类图是何种元素的价类图,再结合横坐标的物质种类和纵坐标该元素的化合价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最后综合题意完成相关考查。【变式3-1】(2022·江苏苏州)铜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对应关系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Cu(OH)2属于碱B.物质a的化学式为Cu2OC.Cu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D.CuSO4溶液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Cu(OH)2【变式3-2】(2023苏州模拟)硫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2SO4属于盐B.物质X的化学式为SO2C.SO2转化为物质Y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O=H2SO4D.NaOH溶液与H2SO4溶液反应生成Na2SO4►题型四固体样品(或晶体)受热质量变化的图像【真题7】(2023·江苏泰州)硫酸铝固体分解得到的活性Al2O3可作为工业催化剂载体。取33.3g于坩埚内,隔绝空气灼烧。在热分解过程中,热重分析仪记录的数据如下图(已去除坩埚的质量),已知425℃前减少的均为结晶水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Al2O3受热都易分解B.加热至M点时固体质量减少19.8gC.图中N点物质化学式为D.图中a=5.1【真题8】(2023·江苏连云港)为测定某氯化钙除湿剂(含和少量)中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称量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测得固体质量随温度升高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加热过程中既不熔化也不分解。
(1)T℃后,继续升温固体的质量保持不变。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为147)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2)有同学认为用上述方法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理由是。此类题大多会出现曲线的阶梯型下降,纵坐标减少的质量是对应的温度下,固体发生分解时失去的元素在质量或放出的气体(包括水蒸气)的质量。【变式4-1】(2022·江苏盐城)5.00g胆矾(化学式CuSO4∙5H2O)晶体样品受热失去水,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图中各点对应固体均为纯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受热过程中晶体样品颜色由白色逐渐变成蓝色B.受热过程中固体物质里Cu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C.固体物质在102℃和113℃时失去水的质量比为2:1D.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CuSO4∙H2O【变式4-2】(2022南通)二氧化锰因应用广泛而备受关注。某研究小组采用下图装置通过焙烧MnCO3制取Mn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实验过程中,石英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和成分随温度的变化如上图所示,则焙烧MnCO3制取MnO2应该控制反应的温度不高于°C。(2)若加热到300—900°C时,锰的氧化物会分解产生一种常见气体,该气体为(填化学式)。(3)试根据化学方程式求46.0gMnCO3通过熔烧最多制得的MnO2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4)若把反应温度控制在900°C,充分反应后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g·►题型五溶液中反应产生气体或沉淀的图像【真题9】(2022·江苏镇江)向盛有100.0gCuSO4和H2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20.0%的NaOH溶液,烧杯中沉淀质量与滴加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NaOH溶液前,溶液中有两种溶质B.m1﹣m2=19.6C.原混合溶液中CuSO4与H2SO4的质量比为40:49D.取a点对应溶液,滴加稀H2SO4,不能立即出现白色浑浊【真题10】(2023·江苏镇江)常温下,向100.0gMgCl2、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Ba(OH)2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点对应溶液中有两种溶质B.b点对应溶液的pH>7C.m1:m2=291:407D.原混合溶液中MgSO4的质量分数大于MgCl2的质量分数图像的起点、转折点或终点之间对应的纵坐标就是产生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横坐标是参加反应的某种物质的质量,需注意如果是溶液质量,则不能直接进行计算,需结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进行计算。【变式5-1】【变式5-2】►题型六生成物与反应物质量关系图像【真题11】(2021·江苏盐城)将CO和铁的氧化物FexOy置于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至完全,反应过程中容器内部分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的值为12.6 B.铁的氧化物中x:y=3:4C.参加反应的铁的氧化物的质量为16g D.当CO2质量为4.4g时,容器内CO质量为14g【真题12】(2022·江苏南通)Na2S2O3溶液常用于测定I2的含量,反应原理为aNa2S2O3+bI2=cNaI+dNa2SxOy。向某I2溶液中滴加Na2S2O3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NaI的质量随所加溶液中Na2S2O3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数a=cB.Na2SxOy中x与y之比为2:3C.0.316gNa2S2O3反应时,参与反应的I2的质量为0.254gD.0.316gNa2S2O3反应时,生成Na2SxOy的质量为0.362g横坐标是反应物的质量,如果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则对应的纵坐标就是生成物的质量,如果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则对应的纵坐标变化的质量就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变式6-1】(2024·江苏宿迁模拟)图像能直观体现化学中的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叙述的是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B.向一定量的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D.向等质量的Zn、Fe中滴加等浓度足量的稀盐酸【变式6-2】(2023·江苏南通·三模)“7150灭火剂”(C3H9B3O6,相对分子质量为174)燃烧时消耗大量氧气,从而有效灭火。反应为aC3H9B3O6+bO2cBxOy+dH2O+eCO2。反应过程中生成CO2的质量O2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b:e=3:2B.BxOy中x与y的比为2:3C.28.8gO2反应时,生成的H2O的质量为16.2gD.M点时,参加反应的C3H9B3O6质量为8.7g►题型七双纵坐标图像【真题13】(2022·江苏南通)用铜矿石与锡石冶铜,可得到硬度大于铜的铜锡合金。铜锡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随其中锡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1)图中表示熔点的曲线是。(2)铜锡合金属于(填“合成”或“金属”)材料。【真题14】(2022·江苏常州)钱老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数字化实验指导同学们对铜铁锈蚀进行探究。用铁粉和碳粉的均匀混合物模拟铁钉成分,用传感器测定试剂瓶内气体的相关数据。可供选择的药品见表:组别药品铁粉/g碳粉/g水/滴食盐/g其他一5.00.100干燥剂二5.00.1100无三5.00.1101.0无四5.00.101.0无(1)铁在空气中锈蚀生成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2)在A、B两只试剂瓶中依次加入第一组和第二组药品进行实验。①600s内A瓶中O2含量几乎不变,B瓶中不断减少。实验表明,铁在空气中锈蚀是铁和O2、发生了化学反应。②将第二组药品中的水改为迅速冷却的沸水,且用量增多至足以完全浸没固体混合物。600s内B瓶中O2含量也略有减少,主要原因是。(3)为探究食盐对钢铁锈蚀速率的影响,应选择的药品组别是(填序号)。(4)在两只试剂瓶中均加入第二组药品,分别改用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测得结果如图所示。瓶内湿度随时间增大(即水蒸气含量增大),根本原因是。(5)请提出一种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左右两边的纵坐标表示的不同的量,结合横坐标明确各量之间的关系,再根据题意综合分析。【变式7-1】(2023·江苏南通·二模)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某反应中物质X、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数随反应过程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 B.t时刻,和的质量相同C.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 D.该反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是12∶11【变式7-2】(2023·江苏南通·模拟预测)精彩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助力精彩生活。(1)氯化钠和蔗糖分别是咸味剂、甜味剂,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60℃时(填“能”或“不能”)配得90%的蔗糖溶液。②将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蒸发掉50g水,理论上得到氯化钠的质量是g。(2)硬水含较高浓度的Ca2+和Mg2+,具有苦涩味,将其通过阳离子交换柱后可转化为软水,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阴离子未画出,交换后的水仍然呈电中性。
①1个Ca2+可以交换出个Na+。②结合水瓶内水垢的成分,家庭日常生活中软化硬水常用的方法是。►题型八根据题意绘制图像【真题15】(2023·江苏扬州)取100g质量分数为13.5%的NaCl溶液,温度保持60℃,蒸发水分至NaCl完全析出。在图中画出析出NaCl的质量与蒸发出水质量的关系(已知60℃时NaCl的溶解度约为37g)。
先计算出相关起点、转折点、终点数据,再找准点所在的位置,连成平滑的曲线。【变式7-1】(2024·江苏盐城·一模)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得碳酸钠常含有少量氯化钠。为测定某样品中碳酸钠含量,小明称取该碳酸钠样品12g,充分溶解于水中,取氯化钙溶液160g分四次加入样品溶液中,沉淀总质量与加入氯化钙溶液质量关系如表所示。求:加入氯化钙溶液质量/g40404040沉淀的总质量/g245n(1)n=。(2)该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写出具体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3)请在图中画出溶液pH随加入氯化钙溶液质量变化关系,标出必要的数据。(氯化钙溶液显中性)1.(2023·江苏扬州)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3的溶解度比NaCl大B.将室温下KNO3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液仍饱和C.KNO3和NaCl均属于难溶物质D.除去KNO3中少量NaCl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2.(2021·江苏常州)将某浓度CuCl2溶液和没有擦去氧化膜的镁条混合,观察到如下现象:镁条表面析出较多的紫红色固体,产生大量无色无味气体,过程中产生蓝色沉淀,同时测得反应体系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氧化膜能与该溶液体系反应B.镁条表面析出紫红色固体为金属铜C.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不可能是氢气D.产生蓝色沉淀可能是氢氧化铜固体3.(2021·江苏南京)某兴趣小组利用压强传感器研究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用3个250mL的烧瓶收集满纯净的二氧化碳,连接压强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用注射器同时等速度分别注入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各15mL,片刻后,同时振荡烧瓶,等待反应完成。采集的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t1段曲线呈现这种形态是因为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未进行振荡B.t1~t2段曲线呈现这种形态是因为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进行振荡C.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t3时烧瓶内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D.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t3时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4.(2021·江苏南通)取24.8g过氧化银(Ag2O2)在真空条件下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产生3.2gO2,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各点对应固体均为纯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过程中,固体中银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B.Y点对应的固体中银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7:4C.Z→W过程中产生的氧气质量为2.4gD.Z→W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5.(2023·江苏扬州)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有机物DMF是一种水污染物,在疏松多孔Al2O3的催化下,O3先将其转化为小分子化合物,最终降解为CO2而去除。制备O3时,将O2通过臭氧发生器,O2部分转化为O3,得到O3与O2的混合气体。为研究Al2O3和O3对DMF的去除效果,取四份DMF溶液,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分别进行四个实验:①向溶液中通入O3与O2的混合气体并加入Al2O3;②向溶液中通入O3与O2的混合气体;③向溶液中加入Al2O3;④向溶液中通入O2并加入Al2O3。实验进行20min时,测得实验①、②溶液中DMF的含量几乎为0,实验③、④溶液中DMF的含量略有下降。同时测得四个实验中碳元素的去除率ac()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2O3可能对DMF有微弱的吸附作用B.实验条件下,O2不能有效降解DMFC.实验①和②进行20min时,DMF部分转化为CO2逸出D.实验④是为了排除实验①中O2的影响,实验④中O2可用N2代替6.(2023·江苏苏州)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溶解度一定小于NaCl的溶解度B.升高温度可以降低的溶解度C.T℃时,NaCl和两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分别将等质量80℃的NaCl和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质量NaCl大7.(2023·江苏南通·三模)如图是MgSO4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下列正确的是
A.M点表示20℃时MgSO4的饱和溶液B.N点时MgSO4的溶解度为35.1gC.75℃的MgSO4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10gD.100℃的MgSO4饱和溶液降温至20℃,其溶质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变小8.(2021·江苏泰州)在密闭反应体系内加热碳酸氢钠溶液,利用数字化仪器测量碳酸氢钠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0℃~50℃之间的某一温度碳酸氢钠开始分解B.随着温度的升高,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一直增大C.使碳酸氢钠从其溶液中析出不宜用加热蒸发的方法D.温度升高,溶液中钠元素和碳元素质量始终不变9.(2023·江苏无锡)利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进一步探究。实验测得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①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②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的氧气并未耗尽,氧气的含量约为10%。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10.(2022·江苏徐州)实验室常借助传感器研究气体的性质与变化。蜡烛在充满空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稍后熄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采集瓶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数据,如图所示。分析该实验可知:①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②当氧气浓度变为%时蜡烛不再燃烧。③蜡烛熄灭后集气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11.(2023·江苏南通·三模)氧化铜可用于有机物组成的测定,反应原理为aCxHy+bCuOcCu+dH2O+eCO2.向盛有CuO的试管中通入足量气体CxHy并加热,实验过程中生成CO2的质量和试管中固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数b:e=4:1B.CxHy中,x和y之比为1:4C.生成2.2g二氧化碳时,试管中固体减少了3.2gD.生成2.2g二氧化碳时,参加反应的CxHy质量为1.6g12.(2023·江苏常州)科研人员将碱液捕集二氧化碳后的产物与铝罐在一定条件下制备高效储氢物质甲酸钠(HCOONa)和牙科材料勃姆石[AlO(OH)],工艺流程如图1:
为探究反应①进行的实验条件,科研人员将相同比例和质量的NaHCO3和Al在不同温度、碱度、反应时长进行对比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如图2所示:(1)从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到产品甲酸钠,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选填“不变”、“升高”或“降低”)。(2)由图2可知反应①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3.(2024·江苏扬州·一模)实验小组借助传感器对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进行研究。三颈烧瓶中盛放溶液X,用恒压漏斗匀速滴加另一种溶液,并用磁力搅拌器不断搅拌。实验装置和测定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溶液能使酚酞变红B.0~40s溶液中H+数量不断增加C.60s时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Na+、、D.可以用硝酸银验证M点时氢氧化钠和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14.(2023·江苏南通)实验室以软锰矿(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政许诺证明2篇
- 保险退保委托书中的退保常见问题3篇
- 员工诚信保证函3篇
- 技术的合同集锦(18篇)
- 毕业典礼交流的发言稿(4篇)
- 2024年普定县自然资源局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考试真题
- 三明尤溪县总医院医学人才招聘笔试真题2024
- 纸张加工技术基础考核试卷
- 学生实习期工作情况总结汇报(31篇)
- 气压机械在视频监控设备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审核登记表
- GA 255-2022警服长袖制式衬衣
- GB/T 5202-2008辐射防护仪器α、β和α/β(β能量大于60keV)污染测量仪与监测仪
- GB/T 39560.4-2021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第4部分:CV-AAS、CV-AFS、ICP-OES和ICP-MS测定聚合物、金属和电子件中的汞
- GB/T 3452.4-2020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4部分:抗挤压环(挡环)
- 计划生育协会基础知识课件
- 【教材解读】语篇研读-Sailing the oceans
- 抗肿瘤药物过敏反应和过敏性休克
- 排水管道非开挖预防性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交通工程基础习习题及参考答案
- 线路送出工程质量创优项目策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