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知识梳理
一.小说的要素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因此小说具备了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通过人物的外貌、
对话、行动和心理描写等,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二是要有一定的故事情节。通过对
社会生活的细致描写,表现复杂的矛盾冲突。叙述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在情节的
发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的变化。三是描写具体的社会环境,交待人物和事件产生的历史背景、社
会条件,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果把小说所表达的主题也加入三要素中,就形成了小说四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要素的有机组合,构成了小说独特的系统机制:通过以情节为主导、
人物为焦点、环境为依托的结构,概括社会生活,绘制社会生活,而这三个要素相辅相成都是
为了表达同一个主题。
二.小说种类
按篇幅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按题材分:历史小说、科幻小说、玄幻小说、武侠小说
按体制分: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按表现手法分: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
按语言形式分: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按国别分:中国小说、外国小说
三.虚构性与真实性
虚构是小说的本质特征,甚至是小说的灵魂。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虚构的特质是想象、
夸张、怪诞和荒谬。小说家是专业“说谎者”。小说是一种想象的艺术,它经由想象所显示出的
那个世界是一个相对独立于现实的虚构世界,它绝然有别于我们置身其中的那个触手可及的现
实世界。小说中的真实不能只局限于现实里业已发生的事情;小说中的真实是一种想象和虚构
的真实,是一种真实的谎言。小说最终要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而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
艺术的真实固然与生活的真实有关,但艺术的真实绝不等于生活的真实。小说即便写的是历史
或广为流传的故事,也可以进行再创造甚至是虚构。
四.真实性与文学性
小说是一种文学艺术,无论它有多少种类,其特征都是建立在真实性和文学性这一基础之
第1页共16页
上的。
什么是真实性?真实不等于事实。事实是针对客观而言的,真实是针对主观而言的。
事实是小说创作的原料,真实则是对这些原料的加工制作,形成具有感染力的艺术真实。事实
是真实的基础,社会生活是小说创作的源泉,而且是唯一的源泉。这是文学创作的一条基本规
律,但小说不以呈现事实为目的,小说要表达的是作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而不是单纯呈
现他所目睹的事实。因此,文学的真实、小说的真实不只是生活的真实,更是加工、提炼过的
艺术真实。
五.科学性与文学性
对于科幻小说来说,所谓科学性有两层含义:
一是内容、题材有关科学问题;二是以科学事实和预见为基础,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
造性。
所谓文学性:
一是指有较强的文学思维,如注重场景设计、想象奇幻;二是指有强烈的文学手法、方法,
如精巧的构思、出彩的叙事、精彩的描写等;三是指表达目的不只是表现科学原理发现等,更
是科学幻想背后的人情、人文、文化和文明,如人类与宇宙的关系、人类社会未来的命运等。
六.魔幻性与真实性
这是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所具有的特征,当然,其他类型小说也可能具有魔幻性。所谓魔幻
性,大致与荒诞性是同义语。
在小说中,主要指:①题材内容荒诞不经、脱离现实生活,或者人物、事件不存在于现实
生活中,或者用神话故事形式;②情节荒诞、离奇;③笔法荒诞,荒诞离奇的描写、意识流手
法、时空穿梭的构思等。
魔幻是现实的变形,其中必然蕴含着真实,这里的真实性既有生活真实,更有艺术真实,
如人物真实、情节合乎逻辑,反映的现实生活和主题都是真实可信的。
七.描写角度
我们在对环境进行描写时,常常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⑴描写技巧角度:①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与细描(精雕细刻、浓
墨重彩。也称工笔)。②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色彩的渲染、衬托。③
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写。
⑵写景角度:①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②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
第2页共16页
景。③写景顺序——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合等。
八.答题指南一一自然环境
(1)紧扣环境特点,打开思考角度
环境角度: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如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等;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人物角度:
①烘托心情;②体现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命运。
情节角度:
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
④与标题相呼应,诠释标题的内涵:⑤开头的环境描写,引出下文XX内容(为下文XX作铺垫),
与结尾相呼应;结尾的环境描写,与上文XX内容相呼应,结构完整。
主题角度:
①揭示主题:②深化主旨。
艺术表现力角度:
①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②委婉含蓄,意蕴深远
⑵结合在文中出现的位置,灵活地分析概括其作用
开头
①给全篇定下感情基调;②营造特定的意境,渲染特定的气氛:③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令、地
点。
人物出场前:
引导人物出场。
人物描写中:
交代人物身份,暗示人物命运,表现人物性格,突出人物地位,烘托人物形象或心情。
主背景:
象征主题。
中间:
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形象或性格;前后照应。
结尾:
第3页共16页
深化主旨;照应开头;以景作结,含蓄蕴藉。
九.答题指南一一社会环境
⑴紧扣环境特点,打开思考角度
环境角度:
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生存环境:②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人物角度:
①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②揭示形成人物性格的社会基础:③揭示影响人物行动的因
素:④暗示人物或悲或喜的命运
情节角度: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主题角度:
揭示社会本质特征,凸显主题
艺术表现力角度:
引人深思
⑵结合在文中出现的位置,灵活地分析概括其作用
开头: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奠定全篇的感情基调,或渲染特定的气氛
人物出场前:
引导人物出场,暗示人物身份或相应关系
人物描写中:
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情节中:
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折
作为背景:
揭示社会背景,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十.梳理、概括情节方法
1.小标题式梳理概括
围绕某一线索进行概括
例: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按人物线索可概括为:盼于勒一赞于勒一遇于勒一
第4页共16页
躲于勒。例: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按时间线索可概括为:上学路上一上课之前一上课经
过一宣布放学。
按故事发展过程进行概括
例:孙犁的小说《芦花荡》。按故事发展过程可概括为:背景(引子)一护送(开端)一受伤(发
展)一•报仇(高潮和结局)。
2.表述式梳理概
针对情节各部分内容,用具体的语言进行概括。特别是对高潮、结局部分的概括,考查较
为常见。概括时,一般要用简洁、完整的句子进行表述。
3.根据结构梳理概括
按情节发展的叙述顺序(时间顺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脉络梳理。
《最后一课》:上学路上——上课之后——上课经过——宣布放学。
4.根据场面来梳理概括
一般一个场诞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小说中的场面就是不同时间下人物活动的场所。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可按照林冲活动的地点概括情节: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敌、看
管草料场、风雪夜山种庙复仇。
5.根据线索来梳理概括
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还可
以是时间、空间。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双
线一般分明线、暗线两种。高考考查的小说,往往简单,线索也趋向于单线式结构。
如:根据事物线索来梳理,小说《项链》中的线索是项链,女主人公“借项链一失项链一赔项
链―还债务一发现项链是鹰品”,都与“项链”有关。
十一.知识提要
L角度分析法
①情节角度
充当线索:为后面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呼应前文:使情节更合理,结构更
严谨完整:推动发展或转折/突转/波折:跌宕起伏,使情节平中见奇:形成高潮,引人入胜,
耐人寻味: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②人物角度
刻画或表现或突出人物的什么性格或心理,凸显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使人物形象鲜
第5页共16页
明、立体、丰满。
③环境角度
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描写自然
环境,暗示社会环境
④主题角度
表现、揭示、暗示、突出、深化、升华、强化主题。
⑤读者
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发思考/想象/共鸣,令人回味:增强故事的感染力/张力、可读性、
曲折性、戏剧性、传奇性、偶然性。
2.位置分析法
⑴情节位于文章开头
悬念法
在作品开头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回答疑问。
①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写景法
对景物或者环境进行描写。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②渲染气氛:
③烘托人物心情:④为情节的发展作铺垫:⑤暗示故事的结局。
⑵情节位于文章中间
与相关情节的关系
主要是照应和伏笔。
照应就是文学作品前后之间的呼应。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伏笔指文学作品中,在前面为后面情节发展所做的提示或暗示。小说中使用伏笔,能使情节曲
折,结构严谨,显示出构思的精巧。
与主题的关系
揭示小说的主题。
如《在烈日和暴雨下》中暴雨狂泻,道路迷茫,“半死半活”的祥子“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
的情节,反映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凄苦生活和悲惨命运。
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第6页共16页
展现人物性格。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买刀并在街上寻觅仇家的情节,就显示了林冲急躁的个性。
3情节位于文章结尾
出人意料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
人心的力量: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③突出人物
形象:④突出文章主旨。
令人伤感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②从表现人物性格上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③
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令人喜悦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的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②从阅读
者的情感体验上看,符合人们阅读的心理预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
留下空白
耐人寻味,留下了“空白”让读者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
写景结尾
①结构看,照应前文。②情节上,暗示故事的结局。③人物上,烘托人物形象。④主题上,
暗示主题。⑤艺术表现力,诗情画意,审美愉悦,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十二.典型细节的作用
在一篇小说中,往往会对某个情节进行细致刻画,其表现为在文中反复出现,答题角度应从以
下4个方面考虑:
营造某种氛围,推动情节发展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多次写到“风雪”。
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爱好、追求,烘托人物心情和心理
如《祝福》中反复写她讲述阿毛被狼吃掉的故事,就突出了她思念儿子又希望引人同情的
几近崩溃的精神状态。
暗示、深化主题,影射象征
如《装在套子里的人》反复写别里科夫的“套子”。
第7页共16页
突出时代气氛,展示地方特色;或者引起读者关注
如《边城》中多次写湘西风情以突显地域特色。
十三.小说情节的叙述特点和结构特点
1、情节的叙述特点
⑴叙述视角
(2)叙述人称
(3)叙述顺序(叙述方式)
(4)修辞手法
(5)叙述安排
2、情节的结构特点
(1)线索
(2)小说写作笔法
⑶情节安排技巧
十四.情节的叙述特点
(一)叙述视角
叙事视角又可称叙述角度,即故事由谁来讲,它是小说叙述的立足点。叙述角度主要包括
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全知视角(也叫“上帝视角”、“0视角”)
大多见于传统小说,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叙述人(实为作者自己)对整个故事都了如指掌。
作者直接揭示林黛玉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则是全知视角。
有限视角(也叫“凡人视角”、“内视角”)
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去叙述故事。叙述人(实为小说中的人物)所知受自身的视、听、想
限制,仅限于“我”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林黛玉的视觉介绍贾府及其人物,是有限视觉。
视角转换
使叙述既具有客观特征,又有叙述主体的主观感情,成为主客观统一的有机整体。同时增
加叙述视角,扩大了叙述空间,使叙述富于变化。比如《林黛玉进贾府》,贾母及贾府中的重
要人物是通过林黛玉的眼睛和心理感受来写的,而黛玉的外貌和风度则通过王熙凤、贾宝玉和
众人的眼睛来观察。
(二)叙述人称
第8页共16页
第一人称
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
显得真实亲切,使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
情,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第二人称
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
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
由。
人称交叉
如小说全文采用第三人称叙述,结尾两段却转换成了第一人称。这种人称的转换,拉近了
作品与读者的距离,使故事更具有真切感。又如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的,但第三节的倒数
第二、第三段却变成了第二人称。这种人称的转换,意味着叙述者“我”移位到了小说之外,别
有欣赏、依恋和倾诉的意味。而且“你”的称呼和表述,极容易把读者带入情境之中,给人以身
临其境之感。
使用第一人称的,往往穿插第三人称的转述,以进一步扩大表现的时空领域:使用第三人
称的,则常常夹杂进人物的独白、对话等,从而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人称交叉叙述的
方法,可以扬长补短,使叙述的对象得到全方位、立体化的表现。
(三)叙述顺序(叙述方式)
顺叙
按照时间(空间)的先后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倒叙
不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
述下去。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
就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的另外一些与中心
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叙述完插入的事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插叙内容不影响主要事件
的表达。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
第9页共16页
内容更充实。插叙的内容是基本事件之外的,去掉它,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
补叙
也叫追叙,在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补充的交代,补充另
一与之有关的事件,使事件的整个过程更加清晰完整。是对上文的内容作补充交代,有助于更
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若无补叙,就会影响
故事的完整性。
平叙
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
件,再叙一件,常称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因此又叫做分叙。条理清楚,便于了解事情的
来龙去脉。
(四)修辞手法
比喻
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
夸张
突出特征,强化情感;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拟人
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
对偶
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排比
结构紧凑,文意贯通;增强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反复
突出内容,强化情感,增强感染力。
借代
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设问
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反问
加强语气,表达鲜明;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第10页共16页
(五)叙述安排
1.对话式:以人物对话构成作品的主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透视人物的精神世界,突出人
物性格特征,使情节更加集中紧凑、简洁明快。
2.历史与现实交织:人物形象更加立体,艺术描写更加真实,主题表达更加厚重而深刻。
3.回忆与现实交织:小说情节更丰富完整,人物特征更鲜明,主题内涵更深刻。
4.叙述与写景交织:赋予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
5.意识流:按照心理时序而展开的意识流结构。它打破了时间这一恒常的维度,让人物的意识
在超时间的空间里任意往来。内心独白(心理)是意识流文学最常用的技巧。
十五.小说的叙述安排
1.以小见大:
通过小题材、小事件和细节来揭示重大主题、反映深广内容,表达重大的思想和寓意的写
作方法。
如《桥边的老人》是一个小小的窗口,以小见大地揭示出战争的罪恶,显示出战火纷飞的
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
2.叙述节奏:
(详略、张弛、快慢),用叙述(快)与描写(慢)控制小说叙述的速度,或运用摇摆式(一波三
折)、延迟式(设置障碍)等手法,或插入回忆、叙说历史等,舒缓原本紧张的情节,使小说呈现
出一种张弛有致、起伏有序的叙述节奏。
如《老人与海》中鲨鱼的五次进攻——重复中有变化:鲨鱼的数量越来越多,老人的工具
越来越简陋,体力越来越衰弱,大马林鱼被咬掉的体积越来越大。其作用是以鲨鱼接连不断的
进攻,表现老人处境的艰难:在力量的悬殊对比中,凸显老人的坚毅和勇气。
再如《祝福》中对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
3.叙述频率:
多次重复叙述,但有变化。
如《牲畜林》多次让朱阿摸到扳机,但直到第六次才扣响扳机,令情节跌宕起伏:《祝福》
中,不仅“我”在讲祥林嫂的故事,卫老婆子也在讲,祥林嫂自己也在讲。三重叙述互相补充、
互为印证,完善了情节。
4.虚构手法:
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依据生活逻辑,通过想象和撮合,创造出现实生活中并非存在,在又
第11页共16页
在情理中的人生图画。
5.荒诞手法:
西方文学中表现主义文学流派,主张用主观感受的真实去代替客观存在的真实。在艺术表
现上则任意扭曲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用来强化和外化主观的思想感情,或则采用象征的手法
用以表现某种抽象的观念。
6.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在反映生活的态度上,强调以小说的形式表现作家的理想和理想化的生活;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要求通过理想的生活画面刻画理想世界中的理想人物;在艺术表达
方法上,往往采取想象、夸张、渲染、比喻、象征、对比等,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质和浓重的神话色彩。
如:《窦娥冤》中的六月飞雪(想象)《孔雀东南飞》中最后的合葬化鸟(想象)
现实主义:
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
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十六.小说的线索
1.线索结构
单线式
小说情节的线索只有一条,以人物、事物、事件、空间、时间、心理、情感等为线索,小
说的情节次第展开,环环相扣。
双线式(主副线、明暗线)
小说情节按两条线索同时展开,两条线索的情节又相互关联,暗线推动明线的发展,与明
线构成情节的有机整体,能容纳更为纷繁复杂的生活内容,能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主题更突出。
2.线索类型
人物
文学作品以某个人物为行文线索。如《孔乙己》以小说中的“我”为线索,《背影》以“父
亲的背影”为线索等。
情感
文章以人物的思想情感变化为线索。比如《荷塘月色》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行文,描绘了
第12页共16页
荷塘美丽的月色。
事件
文章以某个事件为行文线索。如《林黛玉进贾府》,通过描写“林黛玉进贾府”这个事件,
描写了贾府的相关建筑、人物等,表现了贾府的繁盛等。
事物
文章以某事物为线索。如莫泊桑的《项链》一文,就是围绕“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这
一系列事件展现主人公玛蒂尔德爱慕虚荣但诚实质朴、勤劳坚强性格特点
时空
文章以时间、空间为行文线索。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写了
林冲的“沧州遇旧”“买刀寻敌”“接管草料场”“亲闻陆谦阴谋”“杀死陆谦”等情节,刻画了林冲由
随遇而安、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性格变化。
线索怎么找:
①标题判“线”;②以物求“线”;③反复出“线”(反复出现的事物或语句);④以情寻“线”;
⑤时空缀“线”。至于找出多条线索,可以依不同的人物寻找,或者按人物的外部行为与内心活
动区别。
3.线索作用
结构
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②结构清晰,情节集中③使行文富于变化
人物
突出,丰富人物形象
主题
揭示、丰富、深化主题
复线
容纳更为纷繁复杂的生活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十七.小说写作笔法
L传统小说模式(线性结构模式)
单线结构
基本模式为开端—发展一高潮一结局,完整模式前面还会有序幕,后面还会有尾声。
目前高考选文多为这样的结构模式。
第13页共16页
双线结构
由两条线索组成,或一明一暗,或一主一次。
摇摆式(一波三折式)
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的情节发展轨迹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不会很顺利
地循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行进,而往往会在发展或高潮处横生枝节,使情节发生波折,
经历一定的波折后,再回到正轨。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
心魄的魅力。
如王任叔的《河豚子》,写一农民在二三十年代的社会背景中,因穷困而自杀的过程:弄
回毒鱼,却看到孩子们兴高采烈:怕见惨象而外出,回来后却
见妻儿欢笑等待;吃鱼后,却因鱼失去毒性,死不成仍要受苦。
对话式
以人物在特定场景中的富有个性的对话,构成作品的主体。言为心声,这种形式便于突出
人物性格特征,使结构简洁明快。采用对话的手法,直接切入生活的横断面,透视人物的精神
世界,将他们各自所持生活态度的差异显示出来:在有限的篇幅里,折射出较丰富的思想。
抑扬式
假如“扬”是主体,却先在“抑”上着笔,突然一转归于“扬”。后者相反。这样,产生了情节
发展的意外性,加强了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
独白式
以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叙述故事,推动情节的发展。这种形式便于抒发人
物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对事物、人物的思考。
2.外国小说模式
“延迟”式
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紧张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
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如《牲畜林》。
“突转式(欧亨利式)
结尾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这是欧・亨利式情节结构的主要特征和构思要求。在结
尾处情节突然向相反方向转变,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人意料,但由于前面的情节早
已埋下伏笔,照应前而的情节,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这种结构形式是将生活的矛盾拧结成集中、尖锐、强烈的冲突,然后又笔力凝结在剧变的
第14页共16页
关键上,以合乎逻辑的陡变实现矛盾转化的戏剧性效果,以典型场面的爆发创造出一个小小的
一波三折的悲喜剧
例如莫泊桑短篇小说《项链》,写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为参加一次晚会,向朋友借了
一串钻石项链,来炫耀自己的美丽;不料项链在回家途中不慎丢失。她只得借钱买了新项链还
给朋友。为了偿还债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生态园区场地租赁合同标准范本6篇
- 二零二五年新能源发电设施建设泥工劳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海上货物运输合同适用范围与船舶代理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境安全检测技术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防火门销售、推广及市场拓展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合同6篇
- 二零二五版新材料研发中心与实验员劳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游戏运营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医疗器械贴牌研发及销售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304不锈钢建筑结构材料采购合同2篇
- 品质经理工作总结
- 供电抢修述职报告
- 集成电路设计工艺节点演进趋势
- 新型电力系统简介演示
- 特种设备行业团队建设工作方案
- 眼内炎患者护理查房课件
- 肯德基经营策略分析报告总结
- 买卖合同签订和履行风险控制
- 中央空调现场施工技术总结(附图)
- 水质-浊度的测定原始记录
- 数字美的智慧工业白皮书-2023.09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