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兴仁市凤凰中学2025届生物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0C/18/wKhkGWZshKGAcnJvAAJk781nlHk118.jpg)
![贵州省兴仁市凤凰中学2025届生物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0C/18/wKhkGWZshKGAcnJvAAJk781nlHk1182.jpg)
![贵州省兴仁市凤凰中学2025届生物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0C/18/wKhkGWZshKGAcnJvAAJk781nlHk1183.jpg)
![贵州省兴仁市凤凰中学2025届生物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0C/18/wKhkGWZshKGAcnJvAAJk781nlHk1184.jpg)
![贵州省兴仁市凤凰中学2025届生物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0C/18/wKhkGWZshKGAcnJvAAJk781nlHk11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兴仁市凤凰中学2025届生物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拉马克进化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拉马克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是由更古老的物种进化来的B.拉马克认为,生物的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C.拉马克器认为,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D.拉马克认为,“用进废退”获得的性状不可以遗传给后代2.如图为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及原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作用于染色体复制的时期B.两次使用普通西瓜的花粉,作用相同C.三倍体西瓜含有三个染色体组不能正常联会,不能形成正常配子D.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能够杂交形成三倍体,二者属于一个物种3.下列有关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倍体生物体内的所有细胞中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体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生物都是单倍体生物C.基因型为AAaa的细胞中一定含有4个染色体组D.1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个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套基因4.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5.与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等育种方法相比,尽管人工诱变育种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但是该育种方法的独特之处是A.按照人类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B.能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后代性状稳定快C.改变基因结构,创造前所未有的性状类型D.可以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品种上6.下列有关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的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要得到含35S标记的噬菌体,要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B.沉淀物中的少量放射性主要来自未从大肠杆菌上脱离的T2噬菌体的外壳C.搅拌和离心的目的是将蛋白质和DNA分开后分别检测其放射性D.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大肠杆菌,释放的子代噬菌体都有放射性7.基因遗传的基本规律是指A.遗传性状传递的规律B.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规律C.有性生殖细胞形成时基因的传递规律D.生物性状表现的一般规律8.(10分)—个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A.出现了生殖隔离 B.性状出现了显著差异C.进化出新的生理功能 D.产生了地理隔离二、非选择题9.(10分)现有两个纯种的高粱品种,一个性状是高杆易倒伏(D)抗锈病(T);另一个性状是矮秆抗倒伏(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所示的I、II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高粱新品种。请完成以下问题:(1)方法Ⅰ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方法Ⅱ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2)(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四)过程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秋水仙素能够抑制___________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够移向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该过程如果不用秋水仙素处理,还可以用___________诱导,在此方法中,可用____________固定细胞的形态,进而可以制作装片进行观察。(3)(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子占___________。10.(14分)马鹿生活在草原上,以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和果实等为食。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马鹿种群中有许多不同的相对性状,说明变异具有______________。经研究发现,马鹿等植食性动物有较为发达的盲肠,这是_______的结果,该过程_____(填“是”或“不是”)定向的。(2)马鹿的尾有钝圆和细长两种表现型,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已知钝圆尾马鹿和细长尾马鹿交配,其后代全为钝圆尾个体。某马鹿种群中的雌雄比例为1∶1,纯合钝圆尾、细长尾马鹿分别占50%、10%,则该马鹿种群随机交配,后代中杂合钝圆尾雄马鹿出现的概率是______。若在一定时期内,细长尾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则说明该种群______(填“有”或“没有”)发生进化。(3)狼是马鹿的天敌,二者进行“军备竞赛”,导致生存能力都有显著提高,这是生物与生物之间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11.(14分)下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①表示的是,过程②表示的是。(2)完成过程①需要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3)从图中分析,核糖体的分布场所有,同时也证明了线粒体是一个(自主性、半自主性)的细胞器。(4)已知溴化乙啶、氯霉素分别抑制图中过程③、④,将该真菌分别接种到含溴化乙啶、氯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发现线粒体中RNA聚合酶均保持很高活性。由此可推测该RNA聚合酶由中的基因指导合成。(5)用α-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α-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是(填序号),线粒体功能(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12.已知甲、乙、丙三种类型的病毒,它们的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分别用下图表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乙中没有的碱基是(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2)图中1、8表示遗传信息的______过程;2、5、9表示遗传信息的_______过程;图中3表示遗传物质___________的过程;图中7表示遗传信息的___________过程。(3)上述三类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必须在__________内进行。(4)图中1、8需要解旋酶和______________酶,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7需要__________酶,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进化论相关的知识。拉马克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意义: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奠定了科学生物进化论的基础。对拉马克的评价: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科学家,是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局限:缺乏证据,多为主观推测。【详解】A.拉马克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是由更古老的物种进化来的,A正确;B.拉马克认为,生物的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B正确;C.拉马克器认为,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C正确;D.拉马克提出了“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理论,他认为这些因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D错误;因此选D。【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深刻理解拉马克进化论的学说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
图示为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及原理,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后二倍体西瓜幼苗发育成四倍体植株(4n),授予二倍体植株(2n)的花粉,在四倍体的西瓜植株上得到三倍体的种子;播种后,发育为三倍体的植株,则结出三倍体的无子西瓜。其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详解】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其原理是抑制纺锤体形成,A错误;第一次使用普通西瓜的花粉,目的是受精获得三倍体植株;第二次使用普通西瓜的花粉,目的是刺激三倍体西瓜产生生长素,使子房发育成果实,B错误;三倍体西瓜含有3个染色体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配子,C正确;由于三倍体不育,所以四倍体和二倍体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D错误。3、D【解析】
1、染色体组是细胞中含有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2、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若体细胞含两个染色体组,则为二倍体,若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则为多倍体;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详解】A、二倍体生物体内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都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的细胞以及生殖细胞中均含一个染色体组,A错误;B、二倍体的甲种生物和二倍体的乙种生物杂交的后代是异源二倍体,体细胞中也没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C、基因型为AAaa的细胞如果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含有8个染色体组,如果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则含有4个染色体组,C错误;D、1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个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套基因,D正确。故选D。4、C【解析】试题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解: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属于一对相对性状,C正确;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不符合“同种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故选C.考点: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5、C【解析】
几种常考的育种方法: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
(1)杂交→自交→选优
(2)杂交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优
点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可集中于同一个体上
提高变异频率,出现新性状,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加速育种进程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营养器官增大、提高产量与营养成分
缺
点
时间长,需要及时发现优良性状
有利变异少,需要处理大量实验材料,具有不确定性
技术复杂,成本高
技术复杂,且需要与杂交育种配合;在动物中难以实现举例高杆抗病与矮杆抗病小麦杂产生矮杆抗病品种高产量青霉素菌株的育成三倍体西瓜、八倍体小黑麦抗病植株的育成【详解】A、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不能定向改造生物,A错误;B、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是单倍体育种的优点,不是诱变育种的优点,B错误;C、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能改造基因结构,创造前所未有的性状类型,C正确;D、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品种上,这是杂交育种的优点,不是诱变育种的优点,D错误。6、C【解析】
格里菲斯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存在转化因子;艾弗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其他物质不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要得到35S标记的噬菌体,要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A正确;B、35S标记的是蛋白质,沉淀物中的少量放射性主要来自未从大肠杆菌上脱离的T2噬菌体的外壳,B正确;C、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C错误;D、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大肠杆菌,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能为噬菌体增殖提供原料,故释放的子代噬菌体均有放射性,D正确。故选C。【点睛】若大肠杆菌含有35S标记,则子代噬菌体均含35S标记;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无标记。7、C【解析】遗传的基本规律是指基因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的活动规律,一般发生在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8、A【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A正确;B.性状出现了显著的差异,不一定产生了生殖隔离,因此不一定出现新的物种,B错误;C.进化出新的生理功能,不一定产生了生殖隔离,因此不一定形成了新的物种,C错误;D.东北虎和华南虎属于同一个物种,但是它们之间存在地理隔离,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A。二、非选择题9、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方法Ⅰ花药离体培养纺锤体的形成低温卡诺氏液1/3【解析】
据图分析,图中(一)表示杂交,(二)表示减数分裂,(三)表示花药离体培养,(四)表示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五)表示自交,(六)表示连续自交;方法I表示单倍体育种,方法II表示杂交育种。【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方法I表示单倍体育种,方法II表示杂交育种,遵循的原理分别是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其中单倍体育种能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三)表示花药离体培养,(四)表示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够移向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此外,用低温处理单倍体幼苗也可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该实验可以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的形态,进而制作装片进行观察。(3)(五)过程是DdTt的自交,其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ddTT:ddTt=1:2,因此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子占1/3。【点睛】解题时,首先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其次要读懂图,仔细分析图是解题获得成功的关键,能够准确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过程的名称以及两种方法的名称和遵循的原理。10、不定向性自然选择是21%没有共同进化【解析】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2)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3)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4)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子代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详解】(1)马鹿种群中有许多不同的相对性状,这体现了变异具有不定向性。马鹿等植食性动物有较为发达的盲肠,这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的适应性特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因此该过程是定向的。(2)钝圆尾马鹿和细长尾马鹿交配,其后代全为钝圆尾个体,说明钝圆尾对细长尾为显性。若相关的基因用A和a表示,则依题意可知:在雌雄比例为1∶1的某马鹿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占为50%、40%和10%,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2种,均为70%A和30%a。该马鹿种群随机交配,后代中杂合钝圆尾(Aa)雄马鹿(XY)出现的概率是2×70%A×30%a×1/2XY=21%。若在一定时期内,细长尾基因(a)频率没发生改变,则说明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3)狼是马鹿的天敌,二者进行“军备竞赛”,导致生存能力都有显著提高,这是生物与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的结果。【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显性性状与共同进化的内涵,明确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并与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进而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11、(1)转录翻译(2)ATP、核糖核苷酸、酶(3)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半自主性(4)核DNA(细胞核)(5)①会【解析】(1)根据试题分析:过程①表示的是转录,过程②表示的是翻译。(2)①是转录过程,需要模板、ATP、核糖核苷酸、酶,其中ATP、核糖核苷酸、酶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3)由图可知:核糖体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同时也证明了线粒体是一个半自主性细胞器,线粒体的某些蛋白是核基因编码的,有些是线粒体自身合成的。(4)溴化乙啶、氯霉素分别抑制图中过程③、④,而③和④表示线粒体中转录、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即溴化乙啶、氯霉素能抑制线粒体基因的表达。将该真菌分别接种到含溴化乙啶、氯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发现线粒体中RNA聚合酶(蛋白质)均保持很高活性,说明该RNA聚合酶不是由线粒体中基因控制合成的,而是由核DNA(细胞核)中的基因指导合成。(5)由图可知细胞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战略品牌传播》课件
- 《CI操作常用》课件
- owerPoint幻灯片课件制作技术
- 感受情节背后的性格逻辑
- 游学项目介绍会模板
- 游戏产品与服务介绍模板
- 银行业RPA实践报告模板
- 市场营销模式的实效性探析论文
- 家庭医生签约与非签约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差异
- 车速鉴定申请书
- 课题申报参考:社会网络视角下村改居社区公共空间优化与“土客关系”重构研究
- 如何管理好一家公寓
- 2025年八省联考高考语文试题真题解读及答案详解课件
- 《山东胶州秧歌》课件
- 《仓库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指南
- GB/T 44963-2024储粮保水技术规范
- 定密培训课件
- 复工复产前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及答案
- 呛咳患者的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