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4届高三4月模拟/济南市名校考试联盟高三二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批评家写小说为什么就引人注目呢?细究起来,就是大众普遍都有这种担忧和质疑:擅长“纸上谈兵”的批评家能否经得起实践检验。这种“跨界”的接受差异中隐含着一种“实践”高于“理论”的逻辑。从读者的角度来说,对批评家写小说的关注,除了包含着对批评家能不能写小说、能不能写出好小说的质疑,也隐含着读者对当代文学的不满足,他们实际上是期待批评家能够写出好小说的。随着新媒体和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读者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期待越来越高,小说是越来越难写了。评论家李云雷说:“评论家写小说,可以让评论界与创作界更好地相互理解,更好地形成良性循环,甚至有可能催生出一种独特的文体——‘批评家小说’。”他在无意中回应了读者对批评家写小说的这种期待。从文学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文学包括生产、传播和消费三个环节。批评家写小说在文学生产上具有显著优势。批评家有开阔的文学史视野和高深的理论修养,这些为他们文学创作的高度自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作家路遥在准备写《平凡的世界》时,曾列了古今中外近百部长篇小说的阅读计划,后来完成了十之八九,其实他就是想获得或强化这种文学史视野。对批评家来说,这种视野在写作之前基本上已经获得了。当然,有些人担心批评家写小说可能会存在“掉书袋”和炫技现象。虽然钱锺书的《围城》也被有些人认为存在一定程度的“掉书袋”现象,但是这并未影响普通读者的阅读与喜爱。张柠的《三城记》也涉及了很多文学理论,但都像盐入水中一样,化入了文学形象当中,不仅没有给普通读者造成阅读障碍,反而增加了小说韵味。(张柠很清楚批评家写小说可能存在的陷阱:思想性大于形象性。因此他是时时警惕的,他说自己的写作就是“蹲下在下面,把我的人物举起来”。)可见,批评家深厚的理论素养有利于批评家在写小说的时候自觉选择合适的写作方法。从文学传播的角度来看,也要坦率地承认批评家写小说在传播环节的优势。因为批评家自身对文学的鉴赏能力是得到认可的,而且他们在文学界有一定的资源,所以有利于作品的传播。不过,批评家写小说在消费环节不会有任何先天优势。出版家韩敬群说得好:“批评家写小说没有豁免权,读者不会对他们高看一眼或者低看一眼,无论怎样,还是要回到作品本身。”从根本上来说,批评家的合法性来源于他是普通读者的代表,一旦他脱离了这种合法性,他的批评也将失去有效性。批评家的身份主要是在一个相对专业的文学圈子里为人所知,相关的文学从业者对批评家身份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庞大的普通读者群体很少知道他们,且没有必要知道。批评家写出来的作品最终还是要脱离批评家的身份,以普通作品的朴素形式进入普通读者的视野中接受检验。批评家的小说能否经得住时间的检验,不是由哪一个人说了算的。批评界应该以平常心给这些作品以平常待遇,既无须违心溢美,也不能视而不见。我们要相信,那些优秀作品必将会在时间的放大器中发酵出无尽的生命力,嵌入文学史的星空。(摘编自朱永富《批评家写小说,还是要让作品说话》)材料二:李陀、吴亮、张柠、李云雷、於可训等评论家好像都商量好了一样,近来纷纷发表了他们的小说新作。“作为一个当代人,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严密的社会分工体系中,对个人专业领域之外的事物了解太少,这极大地限制了我们对社会运转体系的了解以及建立于其上的想象力的飞扬,也很难产生真正的大师。”在评论家李云雷看来,评论家跨界写作小说,尽管仍局限于文学内部,尽管大家不敢奢望成为鲁迅、托尔斯泰那样百科全书式的作家,但这是一个可贵的尝试。事实上,这群人写小说有改变现有文学生态的雄心,他们认为大部分作家都盯着日常琐事,写家长里短,于是想另外做出一个“样本”。力图恢复现实主义传统,并非张柠一个人的选择,评论家李陀写《无名指》要处处和现代主义的写作习惯反着来。因为他想“回到十九世纪”,像托尔斯泰那样把现实生活写得活灵活现,让日常生活充满可见、可闻、可以抚摸的质感,且恢复小说“写人物”的传统。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评论家房伟和出版社签订了一个长篇历史小说合同。房伟写历史小说,同样有自己的明确诉求,他说正因为很多作家放弃了历史题材的雄心,所以大部分阵地都已让位于网络作家,他想改变这个现状。此外,这些年,作家圈受新历史书写影响很深,很多作品大都靠想象力,有的甚至是胡编乱造,远离了历史本身。房伟说:“我看中国历史小说越看越不满意,而我自己因为研究工作,有机会接触大量史料,所以我动手一试。”(摘编自《众多批评家写起了小说,是传统的回归,还是图一时热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读者对批评家写小说的关注,一定程度透露出当代文学与读者越来越高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期待的不匹配。B.批评界对待批评家小说的态度,要和对待非批评家的作品一样,既无须不切实际地赞美,也不能视而不见。C.李云雷认为,评论家写小说只是局限在文学内部,所以成不了鲁迅、托尔斯泰那样的百科全书式的作家。D.很多评论家有改变现有文学生态的雄心,他们不写日常琐事、家长里短,他们想恢复现实主义的传统。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写作实际上要和文学史进行潜在对话,没有文学史的参照而在黑暗中摸索的文学创作,很难登上艺术高峰。B.批评家小说如果脱离普通读者,就可能造成尴尬:普通读者想读读不懂,专业读者可以直接读理论而没必要读作品。C.批评家小说中对时代、人事的理解特别有思考深度,是源于批评家具备了开阔的文学史视野和高深的理论修养。D.文学史上评论写得好、小说写得也好的大有人在,比如鲁迅、钱锺书等,这可以作为新时代批评家写小说是回归传统的依据。3.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撑“批评家写小说在文学生产上具有优势”的观点的一项是()A.房伟的《血色莫扎特》充满了理性的理解和判断,既展现了一代青年的成长史,也是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史。B.路遥在准备写《平凡的世界》时,开列了古今中外近百部长篇小说来阅读,目的是获得或强化自己的文学史视野。C.张柠在《三城记》中用分类的方法,让故事产生一种智性诙谐的效果,将当代文学的智性审美风格推向了新的高度。D.钱锺书的《围城》虽然也被有些人认为存在一定程度的“掉书袋”现象,但是却没有给普通读者阅读造成障碍。4.批评家张柠说自己的写作就是“蹲下在下面,把我的人物举起来”。树人中学文学社成员准备就这个话题对张柠进行采访,下列不适合作为采访要点的一项是()A.评论家要穿上隐身衣写小说,降低读者的阅读障碍,不能有意炫技。B.评论家不能在读者面前跑来跑去,不能有意识在作品中为人物代言。C.评论家要恢复小说“写人物”的传统需要借鉴小说现实主义传统。D.评论家写小说需要把自己强大的思想性带给小说人物,以突出理性。5.批评家身份对小说创作是一种促进,还是一种桎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生路遥就在当晚村里各种人对高加林回村进行各种议论的时候,刘立本的老婆和她的大女儿巧英,却正在立本家一孔闲窑里策划一件妇道人家的伎俩……第二天一大早,立本的大女儿巧英提了个筐子,出了村,来到大马河湾的分路口附近打猪草。这地方并没有多少猪能吃的东西,巧英弄了半天还没把筐底子铺满。巧英实际上并不是来打猪草的,她要在这里进行她和她妈昨天晚上谋划过的那件事。两个糊涂的女人,为了出气,决定由巧英在今天把回村的高加林堵在这里,狠狠地奚落他一通!因为今天上午村里的男男女女都在这附近的地里劳动,因此在这个地方闹一下最合适。到时候,田野里的人就都会过来看热闹;而且很快就会在大马河上下川道传得刮风下雨!把他高加林小子的名誉弄得臭臭的!叫他再能!这件事昨天晚上母女俩谋划时,被巧玲在门外听见了。有文化的高中生进去劝母亲和姐姐千万不要这样,说到时人家不会笑话高加林,而丢人的反倒会是她们,但两个不识字的妇道人家却把她臭骂了一通,弄得巧玲当晚上跑到学校另一个女老师那里睡觉去了。巧英已经有了一个孩子,不像做姑娘时那般漂亮了,但仍然容貌出众。每逢跟集上会,竟然还有一些远地的陌生小伙子以为她是个姑娘,就倾心地向她求爱;她立刻就用农村妇女最难听的粗话把这些人骂得狗血喷头。和两个妹子不大一样,她从里到外都把父母的一切全盘继承了,有时心胸狭窄,精明得有点糊涂;但心地倒也善良,还有一股泼辣劲儿。眼下这行为纯粹是一肚子气鼓起来的。现在她一边心不在焉地打猪草,一边留心望着前川道的公路,心里盘算她怎样给高加林制造这场难看。她一直脸色阴沉,撅着个嘴,早已经像演员一样进入了角色。她突然听见背后传来一阵慌乱的脚步声,回过头一看,竟然是大妹子巧珍!她穿一件朴素的印花布衫和一条蓝布裤,脚上是她自己做的布鞋;头发也留成了农村那种普通的“短帽盖”。她一切方面都变成一个农村少妇了,但看起来似乎倒比原来更惹人亲,更漂亮。巧珍的脸上既没有通常新婚妇女那种特别的幸福光彩,但也看不出不久前那场不幸给她留下的阴影。“你到这儿干啥来了?”巧英问妹子。“姐姐,快回!你千万不能这样!人家笑话呀!”巧珍扯住巧英的袖口说。“什么事笑话我哩?”巧英愚蠢地装出一副惊讶的样子。“好姐姐哩!巧玲昨晚上跑到我那里,把什么事都给我说了,我昨晚上急得一夜没睡着。今早上,我跑到咱家里,把妈妈数说了一番,她也觉得不该;然后我就来……”“你真是个受罪鬼!”巧英打断了她的话,一下子恨得牙咬住嘴唇,半天不言语了。过了好一会,她才愤愤地说:“高加林不光辱没了你,把咱们一家人都拿猪尿泡打了,满身的臊气!你能忍了这口气,你忍着,我们可忍受不了,我今儿个非给他小子难看不可!”“好姐姐哩!他现在也够可怜了,要是墙倒众人推,他往后可怎样活下去呀……”巧珍说着,泪水已经在眼眶里旋转起来。巧英执拗地把头一拧,说:“你别管,这是我的事!”说着,把手里的筐子往地上一丢,一屁股坐在一块石头上,双手狠狠把膝盖一抱,像一个粗野的男人一样。巧珍一下子跪在巧英面前,把头抵在姐姐的怀里,哽咽着说:“我给你跪下了,姐姐,我央告你,你不要这样对待加林。不管怎样,我心疼他,你要是这样整治加林,就等于拿刀子捅我的心哩……”巧英一下子心软了。她一只手上去抹自己眼里涌出的泪珠,另一只手摩挲着巧珍的头,说:“珍珍,你不要哭了,姐姐知道你的心,姐姐不了……”她停了半天,突然又叹了一口气说,“我心里知道你还爱他。唉,这坏小子要是早叫公家开除回来就好了……现在可怎办呀?我看得出来,这坏小子实际上心里也是爱你的,说不定他还要你哩,可现在……”“不!”巧珍抬起泪水斑斑的脸,“这是不可能的,我已经结婚了。再说,我也应该和马拴过一辈子。马拴是好人,对我也好,我已经伤过心了,我再不能伤马拴的心了……”巧英又长出了一口气,说:“那你回吧。我也就回呀……”说着就站起来拿筐子。巧珍也站起来,问:“你公公在不在家?”“在哩。怎啦?”巧英问。“是这样的,我昨晚还听巧玲说,公社可能还要叫咱们学校增加一个教师。加林回来一下子又习惯不了地里的劳动,我想看能不能叫他再教书。马拴是校管委会的,他昨晚上说马店村有他哩,说他一定代表马店村去给公社说。咱村里你公公拿事,我想拉你一块去求求明楼叔,让加林再去教书。你在旁边一定要帮我说话,你是他的儿媳妇,面子比我大……”巧英惊讶地张开嘴、望着妹妹怔了半天。她一条胳膊挽起筐子、过来用另一条胳膊搂住巧珍的肩头,说:“那咱们回,妹子,你可真有一副菩萨心肠……”(节选自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的最后一章,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巧英打猪草的地点和时间是经过精心选择的,目的是让高加林的名誉扫地,这表现出她对高加林的恨,同时造成了悬念,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B.没有文化的刘巧珍和高中毕业的妹妹巧玲,都反对姐姐和母亲要奚落羞辱高加林的这一做法,表明她们两个在这件事上有着相同的立场和观点。C.姐姐巧英对待向她倾心求爱的陌生小伙子的态度,表现了她婚恋思想传统的一面;但她还有善良的一面,这为下文她立场的转变奠定了基础。D.巧珍的脸上既没有“特别的幸福光彩”,也看不出不幸留下的“阴影”,表明她对高加林依然充满深情,但仍然以特有的理智和隐忍接受了命运的安排。7.下列对人物语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加林不光辱没了你,把咱们一家人都拿猪尿泡打了,满身的臊气!”表现出巧英对高加林抛弃妹妹的愤恨之情。B.“不管怎样,我心疼他,你要是这样整治加林,就等于拿刀子捅我的心哩……”表现出巧珍对高加林的深情,也能引发读者对于爱情的思考。C.“他现在也够可怜了,要是墙倒众人推,往后可怎样活下去呀……”与“我想拉你一块去求明楼叔,让加林再去教书”都表现出巧珍爱得很卑微。D.“那咱们回,妹子,你可真有一副菩萨心肠……”表明巧英出于对妹妹的疼爱放弃了为难高加林;“菩萨心肠”反映了她对妹妹的复杂情感。8.矛盾是小说情节编织的重要方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本文矛盾的发展过程。9.路遥《人生》中的刘巧珍这一形象极具魅力。有评论说:“她虽不识字,却知道如何去爱,如何去做人、做事。”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理解。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太平兴国六年三月,诏:“诸州大狱长吏不亲决胥吏旁缘为奸逮捕证左滋蔓逾年而狱未具。”上不欲天下有滞狱,乃建三限之制:大事四十日,中事二十日,小事十日。四月,上亲躬听断,京城诸司狱有疑者,多临决之。是岁自春涉夏不雨,上意狱讼有冤滥。会归德节度使推官李承信市葱有烂者,笞园户,病创数日死。己卯,承信坐弃市。先是,诸州罪人皆锢送阏下,道路非理而死者十常六七。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左拾遗张齐贤上言:“刑狱繁简,乃治道弛张之本。”先是,开封府女子李击登闻鼓,自言无儿息,身且病,一旦死,家业无所付。诏本府随所欲裁置之。李无他亲属,独有父,有司系之。六月己丑,李又诣登闻,诉其父被系。上颇骇其事,谓宰相曰:“此事至小,岂当禁鞠?辇下尚或如此,天下至广,安得无滥枉乎?”即日诏遣殿中侍御史李范等十四人,分往江南、两浙等道审问刑狱,吏之怠者,劾其罪以闻。若临事明敏,刑狱无滞,亦以名来上。七月乙卯,上谓宰相曰:“颠闻台中鞫狱,御史多不躬亲垂帘,雍容以自尊大。鞫按之任,委在胥吏,求民之不冤,法之不滥,岂可得也?”乃诏自今决狱,御史必须躬亲,毋得专任胥吏。十月辛丑朔,上录京城诸司系囚,多所原减,决事连至日旰。近臣或谏以劳苦过其,上曰:“不然。傥惠及无告,使狱讼平允,不致枉挠,朕意深以为适,何劳之有?”上虑大理、刑部吏舞文巧诋,己卯,置审刑院于禁中,兼置详议官六员,凡狱上奏者,先申审刑院印论,以付大理寺、刑部斯覆以闻。乃下审刑院详议,中覆裁决论,以付中书省,当即下之。盖重谨至也。(节选自《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太宗皇帝》,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长吏(A)不亲决(B)胥吏旁缘为奸(C)逮捕(D)证左(E)滋蔓逾年(F)而狱(G)未具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意,怀疑,与《鸿门宴》中“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的“意”含义不同。B.虑,担心,与《五石之瓠》中“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的“虑”含义不同。C.路,宋朝的行政区划单位,与“烽火扬州路”中的“路”的含义相同。D.盖,大概因为,与《答司马谏议书》中“盖儒者所争”的“盖”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太宗针对案件滞压的现象,设立了三种限制断案时间的制度,所以京城各司狱有疑点的案件,大都临时得到了裁决。B.宋太宗怀疑是因为诉讼有冤案,引起了长期不下雨的异象,恰逢官员李承信因买到烂葱打死了园户,于是对他处以极刑。C.李氏敲击登闻鼓,申诉自己的苦衷,太宗诏令开封府听任她的意愿裁断处理;李氏再次击鼓申诉其父被抓,太宗震惊。D.宋太宗在审查京城各官署在押的犯人时,决断事情持续到日暮。有人进谏认为他太辛劳,太宗认为只要讼案公平允正就值得。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分往江南、两浙等道审问刑狱,吏之怠者,劾其罪以闻。(2)鞠按之任,委在胥吏,求民之不冤,法之不滥,岂可得也?14.宋太宗设置审刑院的目的是什么?这体现了他怎样的思想?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题壁上韦偃画马歌①杜甫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戏拈秃笔扫骅骝②,歘③见骐驿出东壁。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④。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注]①该诗约于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在成都时所作。②骅骝:赤色的好马。③歘(chuā)见:忽见。④霜蹄:马蹄。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人常在墙壁上作画或题诗,此诗是韦偃在墙壁上作画相赠,作者又为该画题诗。B.诗歌前两句开门见山地指出韦偃知道杜甫爱他的画,故一来告别,二来作画留迹。C.三、四两句写出韦偃绘画造诣高深,“秃笔”一词透露出其精湛技艺源于勤练不辍。D.五、六两句描绘马的形象,仰头长嘶的马充满进取的渴望,仿佛千里长途即刻就到。16.明代文学家钟惺评论该诗尾联“下一‘真’字,意便不在画,亦不在马”。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四、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种树郭橐驼传》从“养树”至“养人术”给予我们很多家庭教育的启示,那就是不能过度关注孩子的成长,既不能“”,也不能“”。(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英雄迟暮、壮志难酬的悲愤。(3)在中国文学史上,屈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表达自己的高尚品格和忠君爱国的思想,苏轼《赤壁赋》中的“,”两句就是对这种传统的沿袭。五、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某方言视频火爆全网,引来各地网友(1),从四川火锅到广东早茶,从陕西肉夹馍到新疆大盘鸡,(2)。他们纷纷以喊麦的方式比拼家乡特色,为自己的家乡方言代言。方言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来自故乡的慰藉,是地域文化形成的底色,是民众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体现。它的重要的历史价值、语言价值,也是传统文化发扬和传承的重要载体。这些年,方言文化借助年轻人(3)的新载体,在网络上刮起“乡愁风”,吸引网友自发加入家乡话题讨论,变成“家乡推广大使”。如何鼓励方言文艺创作来实现方言文化保护,切实地将乡土文旅产品融入这类方言创作,以及促进文化软实力转变为硬实力等等,值得多维度思考。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四字熟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3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20.将文中画横线句子改成排比句,使之与上下文衔接自然,并分析改写后的表达效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从城市保护的角度看,文物与文化不是一个概念。(1),它们多是历史遗产中的精华,显示着一个城市文化创造的极致,自然是要首要保护的,而且这些名胜古迹是一座座建筑,比较好保护。文化的内容却广泛得多,更多表现在大片大片的民居中,它是城市整个生活文化的载体,也是城市真正的独特性所在。就好比北京的城市文化特征不是在故宫,而是在胡同和四合院里。但民居没有独立的保护条例,而且民居是一片片城区,良莠掺杂,产权分散,(2)。世界无论哪个国家,城市保护的最大问题都不在名胜古迹而在民居。城市的老屋绝不仅仅是建筑,老街也绝非仅仅是道路,它们构成了“历史文化空间”。城市中人的全部精神文化及其长长的根都深深扎在这空间里,这空间又绝非只属于过去。在文物中历史是死的,(3)。从深远的过去到无限的未来,它血缘相连,一脉相承,形成一种强大和进展的文化与精神。割断历史绝不是发展历史,除掉历史更不是真正地创造未来。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如何保卫这个历史文化空间值得深思。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2.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段中“历史文化空间”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B.坚守工匠精神,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C.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D.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六、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镜子是自我的反射,透过镜子,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经常照镜自省,是古今仁人志士律己修身的方法和美德。但是,所照的镜子有时也会出现偏差,如果照了“凸透镜”或“凹透镜”,结果就会不同。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C2.C3.B4.D5.示例一:是促进。①批评家写小说,可以让评论界与创作界更好地相互理解,更好地形成良性循环。②批评家具有高度的文学自觉性,在小说的生产、传播方面具有优势,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③当前小说创作现状令人不满,批评家有通过写小说改变文学生态的雄心,可能为文学带来新风气。示例二:是桎梏。①批评家缺乏实际的创作经验,“纸上谈兵”的现象很多。②批评家写小说容易出现“掉书袋”和炫技问题,可能会给读者造成阅读障碍。③批评家写小说有可能会陷入误区,使作品思想性大于形象性。【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评论家写小说只是局限在文学内部,所以成不了鲁迅、托尔斯泰那样的百科全书式的作家”错,材料二说“在评论家李云雷看来,评论家跨界写作小说,尽管仍局限于文学内部,尽管大家不敢奢望成为鲁迅、托尔斯泰那样百科全书式的作家,但这是一个可贵的尝试。”可见,原句中李云雷认为评论家不敢奢望成为鲁迅、托尔斯泰那样百科全书式的作家,但仍可以做一种尝试。选项的说法强加因果。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C.“是源于批评家具备了开阔的文学史视野和高深的理论修养”强加因果,材料一说“批评家有开阔的文学史视野和高深的理论修养,这些为他们文学创作的高度自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可见,原文只是说批评家开阔的文学史视野和高深的理论修养为他们文学创作的高度自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没有说这是批评家小说中对时代、人事的理解特别有思考深度的来源。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路遥开列近百部长篇小说来阅读,其目的是获得或强化自己的文学史视野,他的做法表明他文学批评理论方面比不上批评小说家,也就是说,他不具有批评家写小说在文学生产上具有的优势,所以不能支撑“批评家写小说在文学生产上具有优势”的观点。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材料相关信息的能力。D.“评论家写小说需要把自己强大的思想性带给小说人物,以突出理性”错。由材料一说“张柠很清楚批评家写小说可能存在的陷阱:思想性大于形象性。因此他是时时警惕的,他说自己的写作就是‘蹲下在下面,把我的人物举起来’”分析,“蹲下在下面,把我的人物举起来”是说作为批评家的张柠写小说时,他警惕小说思想性大于形象性,时刻做到形象性大于思想性,所以,采访中“思想性带给小说人物,以突出理性”的话题有悖于张柠的创作主张,所以不适合作为采访要点。故选D。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以认为“批评家身份对小说创作是一种促进”,也可以认为“批评家身份对小说创作是一种桎梏”,只要言之有理即可。(1)如果认为是促进,理由如下:由“评论家写小说,可以让评论界与创作界更好地相互理解,更好地形成良性循环,甚至有可能催生出一种独特的文体——‘批评家小说’”可知,批评家写小说,可以让评论界与创作界更好地相互理解,更好地形成良性循环。由“从文学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文学包括生产、传播和消费三个环节。批评家写小说在文学生产上具有显著优势。批评家有开阔的文学史视野和高深的理论修养,这些为他们文学创作的高度自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可知,批评家具有高度的文学自觉性,在小说的生产、传播方面具有优势,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由“房伟写历史小说,同样有自己的明确诉求,他说正因为很多作家放弃了历史题材的雄心,所以大部分阵地都已让位于网络作家,他想改变这个现状”“作家圈受新历史书写影响很深,很多作品大都靠想象力,有的甚至是胡编乱造,远离了历史本身。房伟说:‘我看中国历史小说越看越不满意,而我自己因为研究工作,有机会接触大量史料,所以我动手一试’”可知,当前小说创作现状令人不满,批评家有通过写小说改变文学生态的雄心,可能为文学带来新风气。(2)如果认为是桎梏,理由如下:由“大众普遍都有这种担忧和质疑:擅长‘纸上谈兵’的批评家能否经得起实践检验。这种‘跨界’的接受差异中隐含着一种‘实践’高于‘理论’的逻辑”可知,批评家缺乏实际的创作经验,纸上谈兵的现象很多。由“有些人担心批评家写小说可能会存在‘掉书袋’和炫技现象……。钱锺书的《围城》也被有些人认为存在一定程度的‘掉书袋’现象,但是这并未影响普通读者的阅读与喜爱。张柠的《三城记》也涉及了很多文学理论,但都像盐入水中一样,化入了文学形象当中,不仅没有给普通读者造成阅读障碍”可知,批评家写小说容易出现“掉书袋”和炫技问题,可能会给读者造成阅读障碍。由“张柠很清楚批评家写小说可能存在的陷阱:思想性大于形象性”可知,批评家写小说有可能会陷入误区,使作品思想性大于形象性。6.B7.C8.①大姐巧英和母亲设法羞辱被开除回乡的高加林,受到了巧玲和巧珍的反对,双方形成了矛盾。②巧珍说服了妈妈,但大姐却为了替妹妹出气和家庭的荣耀,执意要羞辱高加林,矛盾被推向高潮。③巧珍哭诉,表达对高加林的真爱和心疼,最终使姐姐转变了立场,矛盾得以化解。9.①懂得放手与成全(原谅与宽容)。不愿为难高加林,甚至劝姐姐放弃奚落高加林。②理智自尊。她知道姐姐巧英准备让高家林难堪,急忙赶来阻止。③忠贞(道德)。巧珍嫁给马栓后认为马栓是好人,不能伤马栓的心了。这是她对待婚姻严肃的态度。④善良。对待背叛了她的高加林,她不计前嫌,找门路给他谋一份差事。【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表明她们两个在这件事上有着相同的立场和观点”错误,巧珍和巧玲都反对姐姐的做法,但是她们的立场和观点不一样,刘巧珍可能是因为情感上的保护,而巧玲可能是认为这种做法不道德。故选B。7.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语言的赏析的能力。C.“都表现出巧珍爱得很卑微”错误。两句话表现了刘巧珍对高加林的关爱和深情,她担忧他的处境,希望他不会受到更多伤害,体现了她善良而有同理心和同情心的性格特点。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由小说“策划一件妇道人家的伎俩……”“决定由巧英在今天把回村的高加林堵在这里,狠狠地奚落他一通!”“到时人家不会笑话高加林,而丢人的反倒会是她们”“我给你跪下了,姐姐,我央告你,你不要这样对待加林”可知,矛盾之一是刘家姐妹对高加林回乡的态度,巧英要羞辱高加林以报复他,而巧玲和巧珍却反对,形成矛盾。由小说“把妈妈数说了一番,她也觉得不该”“你别管,这是我的事!”可知,在第一个矛盾中,巧珍说服了母亲,但是姐姐却执意要羞辱高加林,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形成小说的高潮。由小说“我给你跪下了,姐姐,我央告你,你不要这样对待加林。不管怎样,我心疼他,你要是这样整治加林,就等于拿刀子捅我的心哩……”“巧英一下子心软了”可知,巧珍心里还对高加林有感情,不愿他受委屈,姐姐看到妹妹这样心痛,放弃了计划,矛盾得以化解。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小说“不管怎样,我心疼他”“我心里知道你还爱他”可知,高加林愧对巧珍,但是她对高加林却满含感情,分手后不埋怨、不纠缠,甚至不愿别人为难他,向姐姐乞求放过他,巧珍原谅与宽容的内心有魅力。小说“回过头一看,竟然是大妹子巧珍”“姐姐,快回!你千万不能这样!人家笑话呀!”可知,得知姐姐要为难高加林,巧珍第一时间赶到阻止事情发生,巧珍充满了理智和自尊的魅力。小说“这是不可能的,我已经结婚了。再说,我也应该和马拴过一辈子。马拴是好人,对我也好,我已经伤过心了,我再不能伤马拴的心了……”可知,巧珍对待婚姻是严肃的,认为现在的丈夫是好人,就不能伤害他,表达了她在婚姻里的忠贞与道德感强。小说“我想看能不能叫他再教书”“咱村里你公公拿事,我想拉你一块去求求明楼叔,让加林再去教书”可知,巧珍不仅不难为高加林还替他谋划未来,她不计前嫌,宽宏大量地对待了背叛了她的人,表达了巧珍善良仁义的魅力。10.BCE11.D12.A13.(1)分别前往江南、两浙等地区审问刑事案件,官吏中有怠于职守的,就检举揭发他的罪过上报朝廷。(2)审讯拷问的任务,委托给小吏,想让百姓没有冤屈,法律上没有滥刑,怎么可能做到呢?14.目的:(1)案件审理公正公平,不违法曲断。(2)加强对大理寺、刑部官吏的监督。思想:(1)重视刑狱,慎刑思想。(2)体现了宋太宗仁爱思想。【分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长吏不亲自审判,小吏相互勾结做坏事,逮捕证人,祸患滋长扩大超过一年但是案件没有判决。“长吏不亲决”的主语为“长吏”,谓语为“决”,结构句意完整,“胥吏”是下一句的主语,故B处应断开;“胥吏旁缘为奸”与前一句是分述“长吏”与“胥吏”的两种不同行为,主语为“胥吏”,谓语为“为奸”,语意结构皆完整,故其后C处应断开;“逮捕证左”的主语为“胥吏”,“逮捕”为谓语,“证左”为宾语,结构完整,“滋蔓逾年”是指前面的两种情况导致的祸患,宜放句首,前面应断开,故在E处断开。故选BCE。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A.正确。意:怀疑。/料想。句意:皇上怀疑诉讼案件有冤枉失实的。/然而没有料到自己能先攻入函谷关,击破秦军。B.正确。虑:担心。/考虑。句意:皇上担心大理寺、刑部的官吏玩弄文字诋毁构陷。/为什么不考虑把它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C.正确。D.不正确。词义不相同。盖:大概因为。/句首发语词,引发议论。大概因为极为重视(刑狱)啊。/知书识礼的读书人所争辩的。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大都临时得到了裁决”理解错误。“多临决之”的“临”是“亲临”“亲自”的意思,京城各司案件有疑点的,大多亲自裁决。故选A。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道”,行政区划,译为“地区、地”;“刑狱”,刑事案件;“吏之怠者”,定语后置,应为“怠之吏者”,怠于职守的官吏;“劾”,揭发;“闻”,使……知道,上报。(2)“鞫按”,审讯拷问;“委”,委托;“滥”,滥刑。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归纳要点的能力。目的:(1)“使狱讼平允,不致枉挠”,设置审刑院是为了在案件审理时候能公正公平,不违法曲断。(2)“上虑大理、刑部吏舞文巧诋,己卯,置审刑院于禁中”,设置审刑院是为了加强对大理寺、刑部官吏的监督。思想:(1)“上虑大理、刑部吏舞文巧诋,己卯,置审刑院于禁中……盖重谨至也”,表明太宗重视刑狱,慎刑思想。(2)“傥惠及无告,使狱讼平允,不致枉挠,朕意深以为适,何劳之有?”太宗考虑的是惠及上告无门的人,使讼案公平允正,体现了宋太宗仁爱思想。参考译文:太平兴国六年三月,(皇上)下诏说:“各州重大案件,长吏不亲自审判,小吏相互勾结做坏事,逮捕证人,祸患滋长扩大超过一年但是案件没有判决。”皇上不想天下有滞留的案件,于是设立三种限制断案时间的制度:大的案件四十日,中等的案件二十日,小的案件十日。四月,皇上亲自听取有关案件的陈述而判决,京城各司案件有疑点的,大多亲自裁决。这一年从春天到夏天不下雨,皇上怀疑诉讼案件有冤枉失实的。恰逢归德节度使推官李承信买的葱有烂的,抽打园户,园户受伤几日后死去。已卯日,李承信被定罪处以弃市之刑。在此之前,各州的有罪之人都被禁锢押送到京城,在道路上不合常理死去的常常有十分之六七。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左拾遗张齐贤上书进言:“刑罚的繁简,是治国政策松紧的根本。”在此之前,开封府女子李氏击登闻鼓,自述没有子嗣,身体还有病,一旦死去,家产没有托付的人。皇上诏令开封府听任她的意愿裁断处理这件事。李氏没有其他亲属,只有父亲,有关部门拘囚了他。六月己丑日,李氏又到登闻院,控告自己的父亲被拘囚。皇上对这件事感到十分震惊,对宰相说:“这件事极小,怎能监禁审问呢?京城尚且这样,天下极广,怎么会没有滥狱冤狱呢?”当日就下诏派遣殿中侍御史李范等十四人,分别前往江南、两浙等道审问刑事狱案,官吏中有怠于职守的,就检举揭发他的罪过上报朝廷。如果办事聪明机敏,刑事狱案没有滞留的,也将其名字上报。七月乙卯日,皇上对宰相说:“素来听说御史台中审理案件,御史大多不亲自断案,闲居无事、从容不迫,认为自己尊贵伟大。审讯拷问的任务,委托给小吏,想让百姓没有冤屈,法律上没有滥刑,怎么可能做到呢?”于是下诏说从今天起判决诉讼,御史必须亲自处理,不得让小吏专门负责。十月辛丑初一,皇上审查京城各官署在押的犯人,大多宽恕或减刑,决断事情持续到日暮。近臣中有人进谏认为皇上过度辛劳,皇上说:“不是这样。假如惠及上告无门的人,使讼案公平允正,没有导致违法曲断,我就会感到十分满意,有什么辛劳的呢?”皇上担心大理寺、刑部的官吏玩弄文字诋毁构陷,已卯日,在宫中设置审刑院,同时设置六名详议官。所有上奏朝廷的案件,先申报审刑院备案,以交付大理寺、刑部断罪复核让皇上知晓。再下达审刑院仔细审议,申请审核判定完毕,再交给中书省,马上下达结果。(这么做)大概因为极为重视(刑狱)啊。15.C16.①托物言志,慨叹时局。明写骏马与人同生同死,共赴时艰,实则以骏马比壮士。②希望志同道合之人能够并肩携手,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③一个“真”字,深切地寄寓了诗人忧国忧民、心系家国的情怀。【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透露出其精湛技艺源于勤练不辍”错,三、四两句写韦偃提起秃笔好像嬉戏一样不费吹灰之力就画岀了千里马,它们形象生动可爱,蓦然间就岀现在草堂的东壁之上。“秃笔”一词透露出其绘画技艺精湛,“源于勤练不辍”在“秃笔”中看不出。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手法和情感的能力。尾联“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意为:国家处于危急存亡之时,能到哪里去寻找像画中一样的千里马,同英勇的人们同生共死、匡济时危呢?这里说明了良马是多么难得,而发现良马的确远非易事阿!杜甫在写作此诗时,正值内乱外患,战争不息的多事之秋,显然,诗人这两句诗“意便不在画,亦不在马”,而是托物言志,慨叹时局。诗中将骏马比作志士,明写骏马与人同生同死,共赴时艰,实则以骏马比壮士,希望志同道合之人能够并肩携手,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一个“真”字,深切地寄寓了诗人诗人忧国忧民、心系家国的情怀。17.(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勤”“否”“兮”“予”。18.(1)竞相效仿(争相模仿、争相效仿)(2)不一而足(层出不穷、好不热闹、热闹非凡)(3)喜闻乐见(喜闻乐道)19.它具有重要的语言价值、历史价值,也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要载体。20.(1)排比句:如何鼓励方言文艺创作来实现方言文化保护,如何切实地将乡土文旅产品融入这类方言创作,如何促进文化软实力转变为硬实力等等,值得多维度思考。(2)表达效果:改写后句子突出强调关于方言文化的保护以及促进的途径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促进方言文化发展的强烈期待;语气连贯,节奏感强;层层递进,增强气势。【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根据语境说的“从四川火锅到广东早茶,从陕西肉夹馍到新疆大盘鸡”可知,某方言视频火爆全网后,各地网友争着模仿,故选用“竞相效仿”“争相模仿”“争相效仿”。竞相效仿:比喻争着模仿,缺乏创造。争相模仿:指在社会风气中,人们竞相模仿某种行为、现象或者潮流,以显示自己的时尚、独特或合群。争相效仿:指很多人争着模仿、效仿某个人或事物。第二处,结合语境说的“从四川火锅到广东早茶,从陕西肉夹馍到新疆大盘鸡”分析,此处是说各地网友不断晒出家乡特色的吃食,网上显得非常热闹,故选用“不一而足”“层出不穷”“好不热闹”或“热闹非凡”。不一而足:指同类的事物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层出不穷:事物或言论接连不断地出现,似乎没有尽头。好不热闹:非常热闹。热闹非凡:形容非常热闹的场面或景象。第三处,语境说的是方言文化是受年轻人欢迎的新载体,故选用“喜闻乐见”“喜闻乐道”。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喜闻乐道:指有趣而且引人入胜的故事或消息,让人们很喜欢听。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一是“它的重要的历史价值、语言价值,也是……的重要载体”错,搭配不当,该句子主语应该是“它”,因此把“的”换成“具有”;二是“历史价值、语言价值”错,语序不当,方言体现的应该首先是语言价值,再是历史价值,故语序调换为:重要的历史价值、语言价值;三是“发扬和传承”错,语序不当,传统文化应先传承后发扬,故语序调换为:发扬和传承。修改后表述:它具有重要的语言价值、历史价值,也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要载体。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1)改成排比句首先把“鼓励方言文艺创作来实现方言文化保护,切实地将乡土文旅产品融入这类方言创作,以及促进文化软实力转变为硬实力等等”这几句在句式分别加上“如何”,形成三个“如何……”的句式,构成排比句为:如何鼓励方言文艺创作来实现方言文化保护,如何切实地将乡土文旅产品融入这类方言创作,如何促进文化软实力转变为硬实力等等,值得多维度思考。(2)分析排比的表达效果改后的句子采用三个“如何……”的句式,构成排比修辞手法,语气连贯,节奏感强;层层递进,增强气势。结合句中的“如何鼓励方言文艺创作来实现方言文化保护,如何切实地将乡土文旅产品融入这类方言创作,如何促进文化软实力转变为硬实力”,强调了关于方言文化的保护以及促进的途径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促进方言文化发展的强烈期待。21.①文物是指名胜古迹②要保护起来并非易事(或者“难以保护”)③在文化中历史却仍然活着22.D【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前后语境“文物与文化不是一个概念”“文化的内容却广泛得多”可知,此处所论对象是文物,而再结合后文“而且这些名胜古迹是一座座建筑”,可见作者认为名胜古迹是文物的重要代表,故可填“文物是指名胜古迹”。第二空,根据“民居是一片片城区,良莠掺杂,产权分散”,可知民居存在较高的保护困难,所以可填“要保护起来并非易事”(或者“难以保护”)。第三空,文章所论的对象是文物和文化两者,前文说“在文物中历史是死的”,而填空处后文“血缘相连,一脉相承”等则强调“活”的特征,可知此处应是与前面形成对比,说明文化“活”的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物派遣合同
- 塘渣购买合同样本
- 商家经营合同范本
- 服装品牌商加盟连锁购销合同
- 大米质量守护
- 寿山石购销合同模板
- 稻作飞防技术合同
- 房屋买卖合同样本格式模板
- 铁矿烧结矿批量采购合同
- 图书印刷购销协议
- 餐饮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必备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ASTM-G154-2006-非金属材料紫外线曝光用荧光设备使用标准惯例
- 我国人均寿命的影响因素研究
- 小学汉语拼音字母表卡片-word打印版
-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4.12 小泥人和泥面具丨岭南版
- 叉车日检保养目视化看板指引
- 广东省地图模板课件
- 极品素材3d小白人素材完整版
- 学校反恐防暴应急演练记录
- 物业费催收奖罚考核方案
- 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临床路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