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数学学案_第1页
三年级上数学学案_第2页
三年级上数学学案_第3页
三年级上数学学案_第4页
三年级上数学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汪庄镇中心校数学学科学案年级:三年级任课教师:李秋月授课时间:课题时、分、秒课型体验展示课备课时间学习目标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重点难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习环节前置学习3分钟,小组交流10分钟,全班展示15分钟,巩固应用10分钟反思评价2分钟。学习过程环节反思前置学习师:将前置作业的第一大题——复习旧知识完成,完成后马上做好示意我。师:谁能给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答案生展示自己的答案师: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学习过的时间单位有时和分,今天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时间单位,就叫做秒。那我们先来看看秒在生活中的应用吧(视频)师:看过视频后,你对秒有什么理解呢,现在我们自己来试着做第二大题的第2、3、4题,然后与小组同学讨论,找出自己小组的答案。小组交流小组交流答案,安排好发言人。全班讨论生:看过视频后,我们知道: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它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师:大家同意吗生:同意师:秒要比分还小的时间单位,一秒到底室友多长呢,谁能给举个例子生举例子(眨一下眼睛;拍一下手;钟表滴答一声)生:秒针走一个小格代表时间经过了(1秒),走一大格代表时间经过了(5秒)。钟面上有(12)个大格,当秒针走一圈时,就是走过了(60)个小格,代表时间经过了(60秒),也就是(一分钟)。师:这两个问题有没有疑问生:没有师:结果真的对吗,我们要亲自来验证一下才行(动态课件)。经过我们刚才的验证,我们发现:当秒针走一圈时时间经过了60秒,也就是1分钟。我们还可以这样写60秒=1分。大家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接下来我们要亲身感受一下秒和分(学生动手记录,与同学分享,个别同学展示汇报)巩固应用1、填一填钟面上,走得最快的是()针,它走1小格是(),走1圈是()秒,也就是()分。秒针走半圈是()秒。在()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大约每天睡系红领巾大约需要做熟饭大约需要9()20()25()谁是冠军50米折返跑成绩表姓名小军小明小刚小亮冠军17秒15秒18秒16秒谁跑的最快?谁跑得最慢?你能给他们排名次吗?反思评价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还能给大家补充点关于时间单位的知识吗?板书设计:秒的认识60秒=1分汪庄镇中心校数学学科学案年级:三年级任课教师:李秋月授课时间:课题解决问题例题2课型体验展示课备课时间学习目标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重点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学习环节前置学习5分钟,小组交流5分钟,全班展示15分钟,巩固应用13分钟反思评价2分钟。学习过程环节反思前置学习师:请同学们用几分钟的时间将前置作业完成,重点放在用什么样的方法计算出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的时间,自己做完后用端正的坐姿来示意我。小组交流每位同学都先独立完成,然后找出有用的信息,分析解决的方法。将自己的方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其他同学辨析方法的适用性。全班讨论师:那个小组已经准备好了,请举起手来,将你们的成果展示给大家看。生:我们找到的问题是“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信息有离开家的时间和到达学校的时间。离开家的时间是7时30分,到达学校的时间是7时45分。师:我们首先找到了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这是个很重要的一点。你们是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生:可以从钟表上直接看出来,分针从7时30分到7时45分一共走了3个大格,也就是经过了15分钟。所以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15分钟。师:真是一个好的方法,直接在表面上可以数出来。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生:我们的方法是用减法来计算。用到达学校的时间减去离家的时间就可以得出小明走路用的时间。因为两个时间都是7时多,所以就用45分直接减去30分就能得到15分。师: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这么难的方法你都想到了。有没有人还不明白这种方法的?(若是有疑问,要重点说出哪里不明白,然后有学生讲解)师:我们找出了两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结论到底对不对呢,这比如我们要知道一个苹果是不是甜的,那么我们就要亲自去尝一尝,那我们怎样才能知道?生:验证师:没错,就是验证。有哪个同学想出验证的方法了?生:用离开家的时间加上小明在路上的时间,看看是不是与小明到达学校的时间相符合。师:大家真棒,我们快来动手验证一下吧。经过这道题我们知道了,当我们得到结论的时候就是完全的解决了问题了吗?生:不是师:我们还需要什么生:验证结果师:对,验证完我们才知道结果对不对。巩固应用1、第5页做一做2、练习一第8、9、11题五、反思评价师:时间的计算对于我们来说有一点难度,有没有同学能给大家讲一讲自己在时间计算上的方法?板书设计:汪庄镇中心校数学学科学案年级:三年级任课教师:李秋月授课时间: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课型体验展示课备课时间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重点难点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环节前置学习13分钟,小组交流5分钟,全班展示15分钟,巩固应用10分钟反思评价2分钟。学习过程环节反思前置学习师:同学们了解“世博会”吗,谁能够给大家说一说?(世界博览会是参展者向世界各国展示当代的文化、先进科技和产业成果。)在2010年在我国的上海也举办了世博会,大家看好多小朋友都去参观,由谁能给大家说说从图上你都知道了什么信息。生:一共有六个年级去参观世博会,一年级一班有35人,一年级二班有34人。二年级……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问题是什么呢生: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师:你能马上就说出怎样做这道题吗,不用算出结果生:能,用35+34师:大家同意吗生:同意师:那我们现在好像遇到一个问题了,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比如35+3(板书),我们可以这样计算。35+3=388通过观察我们知道35+34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那我们该怎么办呢?能不能找出一个解决两位暑假两位数计算的方法呢?小组交流引导学生重点交流使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尽量找全方法,还可以鼓励学生是用自己的新方法。全班讨论师:哪个小组已经准备好给大家展示了,请端正坐姿,举起手来示意我生:我会用列竖式的方法(请学生展示列竖式的方法)师:你知道的可真多,这个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竖式结合起来了,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师:我们想一想,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是将问题变得越来越简单好啊,还是将问题变得越来越难好啊。生:越简单越好师:没错,那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知识然后进行计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计算?那个小组给我们展示?(若学生不能想到,教师要提醒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生1: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生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师:我们现在发现了三种方法,在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时候你喜欢那种方法就使用哪种方法。巩固应用1、问题: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列式:计算方法(选择一种方法):2、前置作业做一做3、反思评价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你都学会了吗?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两位数汪庄镇中心校数学学科学案年级:三年级任课教师:李秋月授课时间: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课型体验展示课备课时间学习目标1、能正确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2、经历探索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3、增强学生讲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4、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环节前置学习10分钟,小组交流5分钟,全班展示15分钟,巩固应用8分钟反思评价2分钟。学习过程环节反思前置学习师:上节课我们的数学课上了解了关于世博会的知识,同学们如果想去参观世博会就要乘车去,在去世博会的路上他们发现了新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吧。大家从主题图上发现了什么信息?同学们遇到的问题是什么?生:同学们乘车去参观世博会,一位老师说普通快客的票价是65元,动车的票价是54元。另一位老师说乘坐世博会专线大巴最便宜,票价是48元。师:你找到问题了吗生:找到了,问题是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钱?师:你观察的真仔细,找到了关键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接下来就要靠我们每个同学的努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大家有没有信心?生:有师: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老师要提醒大家要注重解决计算问题的方法,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方法。小组交流学生独立完成,引导学生根据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来解决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要求学生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计算方法的过程。全班讨论师:我们先来列式,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呢?生:用减法计算,列式65-34.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道题中的减数既不是整十数,又不是一位数,应该怎么计算呢?生1:先算65-50=15,再算15-4=11。生2:也可以先算65-4=61,再算61-50=11。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两种方法都是把减数54分成50和4两部分,然后从被减数65中先后去掉50和4,在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师:我们刚刚采用了分解减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你能根据这道题解决第二个问题吗?生:能师:给大家几分钟时间,用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师: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生:列式65-48.生:把48拆分成40和8两部分,从65里分别去掉40和8。可以先算65-40=25,然后再算25-8=17,也可以先算65-8=57,然后再算57-40=17。师:还有什么疑问吗?(有疑问的同学再另行解决)师:接下来我们观察这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减去两位数。不同点:前者不退位,计算时直接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数;后者退位,计算时不能直接减。师: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生:有的时候要退位师:也就是说,当各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一巩固应用数学书11页做一做数学书练习二6、7、8题五、反思评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给大家讲一讲。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两位数汪庄镇中心校数学学科学案年级:三年级任课教师:李秋月授课时间:课题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课型体验展示课备课时间学习目标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进行计算,掌握笔算方法。2、培养学生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重点难点1、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及计算的能力。学习环节前置学习5分钟,小组交流10分钟,全班展示10分钟,巩固应用13分钟反思评价2分钟。学习过程环节反思前置学习师:先读题,用直线划出有用的信息。生:上午卖出380个“海宝”,下午卖出550个“海宝”。师:问题是什么?生:(1)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2)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师:能不能直接说出这两道题的算式生:能,第一题的算式是380+550,第二题的算式是550-380师:你真棒,能够直接说出解决问题的算式。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了,可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怎么计算呢?生:可以用笔算师:真是一个好方法,现在快拿起笔来笔算,算出结果吧。注意交流的时候要重点说出怎样笔算才能算出准确的结果。小组交流要求:1、先自己独立完成计算,然后将自己的计算方法说给小组同学听,在解说的过程一种要用手指着计算的过程。2、小组内选择一到两种最好的方法,准备给大家展示全班(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生1:因为38+55=93,所以380+550=930。生2:300+500=80080+50=130800+100+30=930生3:因为38个十加55个十等于93个十,所以380+550=930。生4:除了用口算的方法计算之外,还有一种笔算的方法,可以更加简便地计算出结果。(要引导说清竖式计算的方法)师:提问:A、竖式中的十位为什么写3呢?B、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巩固应用数学书练习二1、2、3反思评价能给我们说一说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笔算中要注意什么吗?板书设计:汪庄镇中心校数学学科学案年级:三年级任课教师:李秋月授课时间:课题例4估算课型体验展示课备课时间学习目标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环节前置学习10分钟,小组交流7分钟,全班展示13分钟,巩固应用7分钟反思评价2分钟。学习过程环节反思前置学习1、填空。(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人。(2)小明家到学生有492米,约是()米。(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元。(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本。小结:这种猜测大约数量的过程叫估计。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估算。(1)小红想买一支5元的钢笔,一个4元的笔记本,你能快速说一说小红大约要带多少钱吗?(2)一盆花25朵,一盆花33朵,一共大约几十朵花?(多媒体出示图片)总结:刚才的过程不仅估计了价钱和数量还进行了计算,就是一种估算。(板书:估算)师:我们今天就要学习在实际生活中合理的对一些大数的计算进行估算(出示主题图),你从这张图中都找到了什么信息?生: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一到三年级来了221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师:你观察的很仔细,我们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生:能师:接下来自己先思考一下,把过程写下来,然后小组交流方法,选择出最好的方法。小组交流学生先自己试着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用学习过的估计来解决问题,找出典型的方法,准备展示汇报。全班讨论师:怎么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的问题呢?生: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数,然后将总人数与电影院的座位数进行比较,小于座位数时能坐得下。师: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是221+239,这是我们没有学过的运算,它等于多少呢?师:明确要向知道总人数是否小于座位数,除了计算出221+239的准确值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生1: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1+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确定是否大于441。生2:这样的估算差距有点的,可以把221看成220,239看成230,221大于220,239大于230,220+230=450,221+239一定大于450,450比441,坐不下。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也都觉这两估算的办法都可以。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你的估算合理吗?生:我的方法是第二种。第一种虽然估算了,但是还是不知道能不能坐得下,但是第二种方法能知道坐不下。我觉得第二种方法合理。师:你说的真好,既说出了你认为好的方法,还说明了为什么这种方法好。估算时,采取的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不同。所以,我们在进行估算时,要多观察,然后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巩固应用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反思评价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板书设计:估算221+239=220+230=汪庄镇中心校数学学科学案年级:三年级任课教师:李秋月授课时间:课题毫米的认识课型体验展示课备课时间学习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学习环节前置学习5分钟,小组交流5分钟,全班展示15分钟,巩固应用12分钟反思评价3分钟。学习过程环节反思前置学习师:我们用什么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学过的长度单位都有什么?用手来比一比。生:一般都用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学过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师:昨晚我给大家留的前置作业就是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大家完成了吗生:完成了师:那赶快把你的测量方法和结果给小组同学说一说吧小组交流要求:1、说明测量的方法2、说一说自己测量后的结果全班讨论生:我们测量出数学书的长是26厘米,宽是18厘米多,厚是不到1厘米。师:我们在测量时发现了什么问题生:量出的宽和厚不是整厘米数(补充:测量的不精确)师:出现了这个问题怎么办呢,我们的数学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就出现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另一个长度单位——毫米,什么时候用到了毫米呢?生:量比较短的物体的时候师:我们今天就要真正的来认识一下——毫米(视频)师:我们认识了毫米,也知道了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你能用手来比一下1毫米有多长吗?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的长度?你还可以说出在生活中测量哪种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吗?巩固应用数学书22页做一做练习五1、2、5、6五、反思评价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给大家说一说。板书设计:汪庄镇中心校数学学科学案年级:三年级任课教师:李秋月授课时间:课题分米的认识课型体验展示课备课时间学习目标1、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2、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3、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教学难点:掌握用分米量的方法,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学习环节前置学习5分钟,小组交流10分钟,全班展示15分钟,巩固应用8分钟反思评价2分钟。学习过程环节反思前置学习师:我们学习过的长度单位都有什么?生:米、厘米、毫米师:我们一起用手来比一比米、厘米、毫米都是大约多长。(课件:复习旧知识)在最后一题中我们发现无论填写米、厘米还是毫米都不合适,当一个长度比1米小而又比10厘米大。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生:分米师:你们真聪明,那么大家能不能根据我们的前置作业给你的小组成员说一说分米的知识呢小组交流要求:1、按照成员1、2、3、4顺序,每个人说一道题2、讲述的时候要说明结果,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做全班讨论生1:这个尺子表示的是10厘米,10厘米的长度我们我们也叫1分米。所以可以写成:(10)厘米=(1)分米生2:我们在量物体的长度有时也用()作单位。比如我们刚刚提到的狼的身长大约是8分米师:还有人能给举个例子吗,测量什么物体时可以用分米作单位?生3: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吗,试一试。1分米大约是这么长(用手比一比)生4:制作一条1分米长的纸条,你能行吗。算一算,几条1分米的纸条加起来是1米那么长?我们用10条纸条连起来就是1米那么长(演示)。我们知道了:(10)分米=(1)米.师:经过我们刚才的汇报,相信大家已经对分米有所了解。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习过4个长度单位了。你知道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关系吗?10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00101010101010毫米厘米分米米10001001000100巩固应用第24页练习五,第2题、第3题、第5题。第25页练习五,第7题。反思评价你能给大家说说我们学习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吗?板书设计:100分米的认识100101010101010毫米厘米分米米10001001000100汪庄镇中心校数学学科学案年级:三年级任课教师:李秋月授课时间:课题长度单位的换算课型体验展示课备课时间9.5学习目标1、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理解已学过的长度单位中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2、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难点:能说出换算时的思考过程。学习过程环节反思前置学习复习旧知识1、(1)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2)提问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是什么。把这些长度单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2、学生口答下列问题。1厘米=()毫米10毫米=()厘米1分米=()厘米10厘米=()分米1米=()分米10分米=()米小组交流要求:1、按顺序发言2、认真倾听3、发言时主要说明你是怎么想的要求学生当老师发出开始交流的命令时再交流全班讨论生:从图中我们知道一个5角硬币的长度是2厘米,可以表示成因为1厘米是10毫米,2厘米是2个10毫米,也就是20毫米。师:他说的大家同不同意呢生:同意师:为了验证我们的结论我们在前置作业上测量一下,看看5交钱的硬币是不是20毫米,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生验证2厘米=20毫米生:经过验证,我们知道2厘米=20毫米师:那要是3厘米呢?7厘米呢?怎么换算的。生:1厘米等于10毫米,3厘米里有3个10毫米,也就是30毫米。7厘米里有7个10毫米,也就是70毫米。师:能不能总结一下规律。生:有几厘米就是几个10毫米,也就是几十毫米。师:大家总结的真好,又简单又清楚。生2:从图中我们知道了课桌的高度是80厘米,可800毫米。以表示成因为1厘米等于10毫米,80个10毫米就是800毫米。师:你可真聪明,这么大的数都可以计算出来。你刚刚是以毫米作单位,能不能用分米作单位啊?生3:能,10厘米是1分米,80厘米有8个10厘米,8个10厘米就是8分米,所以80厘米等于8分米.师:你可真爱动脑筋,这么难的题都让你给大家解决了。大家听懂了吗?(如果有没有听懂的同学,请其他听懂的人再讲一遍。或者重点问问哪里还不懂,再由学生重点讲一讲)

师:那我们还是要实际验证一下,看看我们的想法对不对。(找两个学生用尺子在地上一起操作)。验证的结果是:我们的想法是对的。师:我们再来思考一下,50厘米是多少分米?60厘米呢?生:因为10厘米是1分米,50厘米有5个10厘米,5个10厘米就是5分米,所以50厘米等于5分米。60厘米有6个10厘米,6个10厘米就是6分米,所以60厘米等于6分米。师:我们能不能总结一下生:我们要把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分米为单位的长度时,我们根据10厘米等于1分米,想几十厘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也就是几分米。四、巩固应用练五8、9题板书设计:汪庄镇中心校数学学科学案课题千米的认识、换算和估测课型体验展示课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等于1000米。2、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4、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教学难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学习过程环节反思前置学习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1)测量铅笔的长度。(2)测量硬币的厚度。(3)测量课桌的高度。(4)测量教室的长。(5)测量重庆到北京的路程。师:如果要测量重庆到北京的路程,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3、揭示课题:用米测量太麻烦了。重庆到北京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边说边板书)师:什么叫做千米啊,大家知道吗?生:知道(不知道)师:不用着急,我们接下来就要进行小组交流,用你的前置作业给其他同学说说什么是千米小组交流要求:1、按顺序发言2、认真倾听3、发言时主要说明你是怎么想的要求学生当老师发出开始交流的命令时再交流引导学生主要交流例5的内容,说明白1000米和1千米的关系。全班讨论生:运动场的跑道1圈是(400)米,2圈是(800)米,半圈是(200)米。所以(2圈半)就是1000米。1000米也可以写成(1千米)。可以这样写1000米=1千米。所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师:他是这样说的,大家同意吗生:同意师:不明白也不要紧,我们一起来看看他说的对不对(视频)。现在明白了吗。就像我们刚刚说如果要测量重庆到北京的路程,我们可以选用千米作单位。1千米就是多少米?生:1000米师:那3千米是多少米?5000米又是多少千米呢?接下来你就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怎么换算出来。生1:3千米=(3000)米,因为1千米是(1000)米,3千米就是(3)个(1000米)。所以,3千米=(3000)米生2:5000米=(5)千米,因为1000米是(1)千米,5000米里面有(5)个1000米。所以,5000米=(5)千米。师:同意他们的说法吗生:同意师:谁能给总结个方法,让我们很快的就能得出答案生“千米”化成“米”的时候就在数字的后面加3个0。当“米”化成“千米”的时候就把数字后面的3个0去掉。师:他的方法行不行?生:行师:行不行我们得验证过了才行数学书27页做一做师:经过我们的验证,我们的方法可不可以生:可以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长度单位——千米。是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并不需要精确的数,比如我们自己的家到学校是多远还用尺子测量吗?生:不用师:没错,我们估计距离有多远就叫做估测,能不能估测一下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生:能师:可以用什么工具来估测呢?生:盒尺;脚步;路标;车的速度巩固应用数学书练习六五、反思评价板书设计:汪庄镇中心校数学学科学案课题吨的认识和换算课型体验展示课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换算。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猜测、推理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3、情感目标:使学生真正感知数学取之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学习过程环节反思前置学习师:我们学习过质量单位,大家还能不能回忆起来?生:能师:我们就一起来回忆一下吧找一名同学讲解第1题师: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重的物品和动物,比如说集装箱和火车、恐龙和鲸,如果想计量他们的重量,我们可以用什么来做单位?生:吨师:没错,可以用“吨”来做他们的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吨(板书)。你知道一吨有多重吗?生:知道,不知道师:那就快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告诉他们一吨到底是有多重吧。二、小组交流要求:与小组同学交流讨论前置作业的第2题,小组长分配每个同学的任务,要求同学发言时要注意倾听。交流完后坐端正等待其他同学。全班讨论生1:如果计量很重很重的物品时,我们还可以(吨)作单位。生2:我知道:每袋大米重(100千克),2袋大米重(200千克),10袋大米重(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师:这里的大米是大袋的,咱们家里的大米每袋大约是50千克,那大约多少袋就是1000千克了?生:一袋大米是50千克,两袋是100千克。20袋就是1000千克师:1000千克就是生:1吨师:对,我们可以怎么表示千克和吨的关系?生:1000千克=1吨师:大家对1吨有多重有没有点概念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们实际来感受一下。展示第3题。生4:我会计算:这名同学的体重大约是25千克。10名这样重的同学大约重(250千克)。(40)名这样重的同学大约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师:这道题太不好理解了,我们找几名同学来演示一下吧师:他们几个的体重合起来大约是100千克,你能抱动他们吗?生:不能师:两个人能抬动吗?生:不能师:也就是说100千克都是很重的了,对吗?生:是师:10个他们这么重的东西就是多少千克?生:1000千克师:1000千克也就是生:1吨师:10个他们这么沉,感觉怎么样生:很重,根本抱不动师:用什么能够把一吨的物品抬起来或者运走生:大卡车;轮船;吊车师:所以,当物体什么样的时候采用吨作单位?生:很重很重的时候师:我们认识了“吨”,知道了吨和千克之间的灌,就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了,比如下面的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生:能巩固应用课件练习作业布置作业:第34页练习七,第1~3题。第35页练习七,第6题。板书设计:汪庄镇中心校数学学科学案课题解决问题课型体验展示课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各种可能的方案。教学难点:分析数量关系。学习过程环节反思前置学习师:看我们的黑板上出现了两辆车,它们是干什么的?生:运煤的车师:你怎么看出来的生:因为题目上有师:你可真细心,不用老师提醒你就能发现了。如果是你,你想用哪辆车运煤?生:红的(蓝的)师:为什么生:红的价钱应该便宜(蓝的运煤运得多)师:你能想到这点真是好棒,给我们大家提了一个醒。你能给大家找出所有的数学信息吗?小组交流师:你们想到好方法了吗?生:想到了师:那还等什么,快点和你的小组同学说一说吧,小组讨论我们有什么要求:生:1按顺序发言2认真倾听3交流完后就坐端正师:大家记得很清楚,看看谁能够一条不落的都做到全班讨论生1:在不用“载质量3吨”的车子装煤时,次数最多,最多8÷2=4(次),刚好装完。生2:“载质量2吨”的车运2次,能运煤2×2=4(吨),剩余4吨需要“载质量3吨”的车运2次才能运完,但是同样的它们的总运量不能恰好等于8吨。生3:师:大家说了这么多,有没有觉得很乱?生:有师:那我们要是把所有运煤的情况都找出来(无论运的总吨数是不是8吨),然后再去筛选是不是更容易理解。光说不行,还是需要我们来验证。有没有想到好的方法的?生:列表格师:你怎么知道老师要说的这种办法呢生:从书中看到的师:你真是个好学的孩子,都知道提前预习了。你给大家先讲解讲解怎么做。生讲解列表格解决问题的方法,师补充。师:我们就一起试一试这位同学提出的方法吧展示一个有序的过程和一个无序的过程师: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位同学展示完后,你有什么想说的生:第一个的比较好师:为什么生:比较有顺序,而且把所有的方案都写出来了师:真细心,表达的真好,有顺序就是我们常说的不重复、不遗漏,而且能把所有的方案都找出来,大家同不同意?生:同意师:所以,列表法解决问题是一个很好用的方法,但是在列表时还要注意什么?生:不重复不遗漏,还有能找全所有的方案。四、板书设计汪庄镇中心校数学学科学案课题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课型体验展示课授课时间学习目标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题.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教学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学习过程环节反思前置学习师:我们学习过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大家还记得吗?生:记得师:那大家能够快速的判断出拿到计算题可以用口算快速的计算出来,哪道题用笔算计算更好吗?生:能师:根据我们做的前置作业给大家说说,哪个用口算好,哪个用口算不好。生在前置作业上找出用口算计算更容易的计算题师:那剩下的计算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出结果更好?生:可以用笔算的方法师:对,我们还可以选择笔算,也就是列出竖式。自己能列出竖式并计算吗?生:能师:那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找一道题剩下的题,来说一说怎么笔算才能又快又准确的算出结果,要说明怎样列式小组交流要求:1按顺序发言2认真倾听3交流完后就坐端正全班讨论师:哪个同学个小组同学说的是163+122=和724+53=生到台前讲解如何列竖式师:根据这个算式你能给大家说说列竖式要注意什么吗生:相同数为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师:你说的真好,给大家提了一个醒。谁又能给大家说说455+298=生到台前讲解如何列竖式师:根据这个算式你能给大家说说列竖式要注意什么吗生:相同数为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师:你给大家总结的真好,谁还能再说说师:我们学会了计算的方法了,可是有的时候一马虎就错了。我们怎么样才知道我们计算的结果正确不正确呢生:用验算的方法师:可以怎样验算生:可以把两个加数交换一下位置师:很好的方法,我们自己选一道笔算的题目,用这个方法来验算一下,看看我们的结果对不对巩固应用师:我们今天学会了万以内加法的笔算方法,你们都学会了吗?生:学会了师:那我们来试一试,看谁能够又快又准确的计算出示主题图,要求提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计算并验算五、反思评价板书设计:汪庄镇中心校数学学科学案课题万以内的减法(二)课型体验展示课授课时间学习目标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使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减法题。教学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减不够时,要从前一位退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减时,要记得减去退去的1。学习过程环节反思前置学习师: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师:为什么呀?生:因为好看;好玩师:老师也爱看动画片,喜欢《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可是你知道吗,制作一部动画片是需要很多时间的。不信你看(出示主题图)。你都从中知道了什么数学的信息?生:这是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2004年创作出29部电影,优秀的电影没有;2005年......师:大家了解了这些信息,是不是感觉制作一部电影很费时间,很不容易啊。生:是师:那你能替数学大师解决下面的数学问题吗生:能小组交流师:每个组员选择一道题说给你的小组成员听,看看其他人和你的想法是不是一样的,解说的时候要重点说出怎么计算出结果的教师巡查各个小组,寻找正确的计算方法和错误的计算方法,都展示一下。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将整个计算的过程杰说清楚。全班讨论生:第一个问题是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我的算式是435-322,竖式是这样列的。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上算起,个位上......师:大家同意他的想法吗?还有没有疑问?生:第二个问题是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部动画片?我的算式是435-86,也是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上算起,个位上......师:他是这样想的,有没有和他不同的想法的?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师:老师想考考大家,为什么十位上是4而不是5?生:因为个位上不够减时已经借了一个1了,所以十位上就是2了,十位上不够减,在百位上借一再减。师:大家同意吗生:同意师:经过笔算这两道题,你能给大家说说当计算万以内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吗?生:我能总结出计算万以内减法的方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一)。巩固应用1、数学书41页做一做2、数学书练习九第1题五、反思评价板书设计:汪庄镇中心校数学学科学案课题万以内减法(二)课型体验展示课授课时间学习目标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笔算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十位有0的退位的减法题并学会验算。会解答有关的应用题。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十位有0的退位的减法题并学会验算。教学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减不够时,要从前一位退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减时,要记得减去退去的1。学习过程环节反思前置学习师:我们之前学习过万以内的减法的笔算,你能不能又快又好的做出来?生:能师:我们来比赛,看哪个同学做得又快又好,全做对的同学可以得2分,错一题扣一分,以此类推生在练习本上做题,找两名同学到前面练习,然后由这两位同学讲解做法,给其他学生加分师:可是现在又遇到新的问题了,你们知道是什么问题吗生:不知道师:那就快来看看吧生读题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师:大家能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吗生:403-158=师:大家能不能计算出结果?生:能小组交流要求:1、按顺序发言2、注意倾听3、完成讨论后端正的坐好引导学生说出这道计算题与之前学习的计算题有什么区别,该怎样计算全班讨论生:我们的算式是403-158=,竖式的计算方法是从个位算起,个位上3个一减去8个一不够减,从十位上退一,13个一减去8个一就是5个一,个位上写5;十位上是0个十减去5个十,不够减从百位退一,也就是10个十。刚刚给了个位1个十,所以十位上就剩下9个十,9个十减去5个十就是4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写4;百位上退一个剩3个百,减去1个百就是2个百,所以在百位上写2.最后的结果就是245.师:他的计算过程你们同意吗?有没有疑问生:同意。为什么十位相减后得4,不应该是5吗师:这个问题提的非常的好,老师也想考考大家,谁能给他解决这个问题?生:因为十位上是0减去5,刚刚在个位相减的时候已经在十位退一了,再从百位上借1就是,然后.......师:你找的真准确,一下子就找到重点了,我们先观察这个算式,和以前的算是相比较有什么不同的?生:十位上有0师:对,0代表什么生:什么也没有师:对呀,什么也没有怎么退一呢生:退完了之后就成负数了师:你懂得可真多,负数都知道。也就是说从十位上我们能借来10个一吗?生:不能师:没有就借不来,那怎么办生:从百位借师:你真棒,从百位借一是多少?生:100师:是几个十生:10个十师:那我们十位上就是10个十,可以借给个位几个十生:一个就行了师:这样是不是就可以计算了生:是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生:没有生2:我们可以这样验算,用被减数减差,看看结果是不是和减数一样生3:也可以用加法。让减数和差相加,得数与被减数一样就是正确的师:同学们想的真细致,把方法全部都想出来了。还有没有疑问?生:没有巩固应用数学书42页做一做数学书练习九第5题反思评价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和大家说一说板书设计:汪庄镇中心校数学学科学案课题万以内减法(二)例4课型体验展示课授课时间学习目标能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并计算学会面对不同的问题时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策略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解决类似的数学问题重点难点学会面对不同的问题时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策略学习过程环节反思前置学习师: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去买东西,是吗?生:是师:如果去买东西,比如说买一只10元3角的彩笔,你会拿多少钱?生:会拿10元3角;15元;师:大家回答的很好,有时候没有零钱的时候大家会多拿一些钱去买,对吗?那大家会拿10元去买彩笔吗生:不会师:为什么呢生:根本不够用师:对呀,售货员不会卖给我们。今天我们就走进我们生活中关于买东西的数学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帮助他们解决。生:我从题目中得到了很多数学信息,这是一份销售清单,空调扇是558元,学习机是225元,护眼灯是166元。问题是小红的爸爸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才够?收银员应收多少钱?师:第一个问题中有一个关键的词,不知道大家注没注意到生:大约师:“大约”的意思什么意思生:就是需要估算,不需要精确的数值师:你回答得真好,看来你以前的知识学习的很扎实。现在大家都理解题意了,能不能和你的小组成员说说怎么解答?生:能二、小组交流要求:1、按顺序发言2、注意倾听3、完成讨论后端正的坐好引导学生说出两道题的不同之处,然后各自找出解决的方法全班讨论生:我们第一题的做法是先把这些数估计成整数,然后在计算,把558估计成560,把......,算式就是560+230+170,结果是960师:有问题吗?生:可不可以把558估计成550?师:大家觉得呢生:不可以,要估计大一点,这样到最后才能不会出现带的钱不够的现象生2:因为问的是收银员要收多少,所以要精确计算。用558+225+166=949(元),可以先把前两个相加,得出的结果在与最后的加数相加生3:也可以把三个数都用竖式相加起来。(展示这种方法)师:这种方法行不行生:行师:我们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时候就用过这种方法,还有一种,谁记得?师:比较这两道题,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估算的方法计算,什么时候用精确的计算得出结果吗?生列举例子巩固应用板书设计:汪庄镇中心校数学学科学案课题倍的认识课型体验展示课授课时间学习目标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学习过程环节反思一、前置学习师:在拍手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数学的问题,下面咱们就一起来做一个拍手的游戏吧教师拍2下,学生拍3个2下教师拍3下,学生拍4个3下学生拍6下,教师拍2个6下要求:注意停顿,注意思考拍的次数。师:大家表现得真棒,听得非常认真,接下来要考验考验你们的眼力。(前置作业第1题)师:小兔兔听闻大家这么聪明,就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想考考大家,你敢接受挑战吗(出示主题图)生:敢师:好,我们先热热身。这幅图中有什么?数一数,他们分别有多少?生展示前置作业的第二题小组交流师:我们的挑战正式开始了,你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师:这道题考验大家的反应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以及小组长的协调管理能力。一共有四道小题,小组长分配任务,使得每个人都要有展示的机会。小组员要配合,重点突破难题,看看哪个小组最有组织性纪律性,哪个小组就有展示的机会。全班讨论生1:红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我知道,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也就是(3)个2根。我们就可以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根数的(3倍)。师:她给大家说出了一个新词,大家理解这个“倍”的意思了吗生:理解了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倍的认识。你能给大家再说说怎么理解“倍”吗生:有2根胡萝卜,6根红萝卜,红萝卜的根数有3个胡萝卜根数那么多,所以就可以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根数的3倍师:解释的真好,大家听懂了吗生:听懂了师出一个简单的例子,考验考验学生。生2:白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又有怎样的关系呢?我知道,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有(10)根,也就是(5)个(2)根。我们就可以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师:谁再解释解释为什么这么说呢生: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有(10)根,白萝卜的根数有5个胡萝卜那么多,所以就可以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师:说的真完整生3:(1)有一只小兔子特别想吃一根萝卜,然后它就吃掉了一根红萝卜,那你现在知道白萝卜和红萝卜的根数又有怎样的关系吗?红萝卜有(5)根,白萝卜有(10)根。白萝卜的根数有2个红萝卜那么多,也就是2个5。所以可以说成白萝卜的根数是红萝卜的2倍。生4:胡萝卜和红萝卜的根数又有怎样的关系吗?红萝卜有(5)根,胡萝卜有(2)根。5中有两个2还多出来1根。师:现在出现了什么问题?生:有多余出来的师:我们是不是想不出来怎么说了,能不能小小的改变一下题意,我们就可以知道怎么表达了?生改题,要突出“有几个几”师:今天我们解决了一个叫做“倍”的问题,你明白它的含义了吗?当什么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倍来表示了?生: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个的时候,就可以用“倍”来表示(也就是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个几的时候)师:你可真棒,都帮大家总结出来了巩固应用五、反思评价板书设计:汪庄镇中心校数学学科学案课题例2课型体验展示课授课时间学习目标学会画示意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多种表征之间的转换,理解用除法计算的方法重点难点通过多种表征之间的转换,理解用除法计算的方法学习过程环节反思前置学习师:我们之前认识了“倍”,谁还记得什么时候我们会用到倍呢?生:表示“一个数是几个另一个数”的时候师:也就是表示“几个几”的时候。谁能给大家回顾一下这些知识?(前置作业第一题)生给讲解做法师:我们在生活中也会碰到关于“倍”的问题,不信大家看,你从图中找到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关于“倍”的数学问题吗?生:我知道了。。。。,数学问题是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人数的几倍?师:你真聪明,和老师想到一起去了,大家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生:能师:把自己的想法与小组同学说一说小组交流要求:有顺序的发言,认真地倾听,注意观察几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全班讨论生:我们要先知道有(12)个人在(擦桌椅),有(4)个人在(扫地)。我们还可以画一些简单的示意图来代表擦桌椅和扫地的人(用来代表)擦桌椅的人:扫地的人:擦桌椅的人是扫地的(3)倍经过我们圈一圈,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要求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4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列式:12÷4=3生:有谁要与我们交流生:没有师:谁再能给大家解释解释为什么可以把这个问题看成“12里面有几个4”的问题?生解释师:本来是新知识,我们把它转化成学习过的“平均分”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以后经常用到的转化的思想,遇到不会的问题的时候我们要认真思考一下,可不可以把它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知识巩固应用数学书53页练习十一第3题五、反思评价板书设计:汪庄镇中心校数学学科学案课题例3课型体验展示课授课时间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可以用线段的长度来表示数量,而且要表示出两种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重点难点使学生明确可以用线段的长度来表示数量,而且要表示出两种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学习过程环节反思前置学习师: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说到“倍”的问题,有谁能够给大家说一说你遇到的关于“倍”的问题师:我也给大家出了一道关于“倍”的问题,谁能给大家说说你怎么做的?生解说师:我们以前做的关于“倍”的题目和今天这道题一样吗生:不一样师:哪里不一样师:我们遇到这样的题目时该如何思考呢生:先要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然后判断出谁大谁小,根据题意计算出来师:他总结的可真好,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试试这种方法能不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小组交流要求解决前置作业中的第二题,说出思考的过程,并给其他人说一说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全班讨论生:我从图中知道的信息是:军旗的价钱是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旗的4倍,问题是象棋的价钱是多少元。我的思考是:军旗的价格是(8)元,象棋的价格是军旗的(4)倍,也就是说(象棋)的价格比较贵。我们可以想成:求象棋的价钱,就是求(4)个(8)是多少。所以用4×8=32(元)师:有没有同学有疑问生:为什么求象棋的价钱,就是求(4)个(8)是多少?生1解释师:看来有些同学还有些迷糊,我们可不可以用一些方法来帮助我们理解理解生:画图师:对,我们可以借助画图来帮助我们理解题意,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用线段图来帮助我们。(画一段线段表示8元的军旗)师:如果这么长表示军棋的价钱,那么怎么表示象棋的价钱呢?我们在前置作业的后面也像老师这样先画出一条线段来表示军棋的价钱,然后用线段表示出象棋的价钱。生画图,师观察,寻找画的标准的学生生:因为象棋的价钱是军旗的4倍,所以应该画4个军旗线段的长度,应该是这样(展示)。师:所以我们可以想成:求象棋的价钱,就是求(4)个(8)是多少,对吗生:对师:还有疑问的吗?生:没有四、巩固应用五、反思评价板书设计:汪庄镇中心校数学学科学案课题1、口算乘法课型体验展示课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2、学会运用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重点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算理及口算规律,正确地进行口算学习过程环节反思前置学习师:有一个玩游戏的地方,小朋友们都喜欢去哪里玩,大家知道是哪里吗生:游乐场师:没错,游乐场是一个充满欢乐的地方。儿童游乐园里游人很多,爸爸妈妈带着小朋友到儿童乐园中玩,儿童游乐园里有很多小朋友喜欢的游乐项目,(出示课件)大家从数学的角度观察这幅图,从图上得到哪些信息?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生: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

2、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10人要多少钱?

3、坐激流勇进每人6元,6人要多少元?

4、坐过山车每次10元,5次要多少元?你还能提出乘法计算的问题吗?(在黑板上列出算式,为下面分类做铺垫)师:我们能够提出这么多的问题,大家真是爱思考的好孩子。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乘法的问题,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我们先把这些写在黑板上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题分分类(分成表内乘法、整十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师:哪个类别的我们已经不需要研究了生:表内乘法的师:没错,这个我们已经学习过了。接下来我们就从简单的开始,哪类你认为简单生:整十数乘一位数师:好的,我们就从整十数乘一位数开始,你知道怎么计算出结果吗生:知道师:赶紧把你的方法给小组成员分享一下吧小组交流要求:有顺序的发言,认真地倾听,重点说出计算的过程和方法全班讨论1、一个数乘一十、一百,一千生:我解决的是2×10,10个2相加是20。

生2:把2×10看成2个10,2个10就是20。生3:还可以想成2个十乘3是6个十,也就是60师:他们的方法都很好,你都理解了吗?你有没有想过10×2怎么计算呢生:2×10和10×2是一样的师:对,我们千万不要被迷惑了。以后遇到这样的计算,你想用什么方法思考就可以选择哪种。接下来我们就请一些同学来说说剩下的算式是怎么得到结果的吧师:我们学会了如何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那么你知道这两道题的结果吗,猜想一下5×100,5×1000应该是多少?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师: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是出现的整十数乘一位数吗生:不是师:大多数还是会出现我们黑板上这种情况,经过我们刚刚学习的新知识,你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生:能师:那就自己选择一道计算题,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其他同学(小组讨论)生:我解决的是12×3这道题,我是这么想的:12×3的意思就是3个12相加,结果就是36生2:我还有一种想法,12×3也可以理解成12个3相加,10个3就是30,2个3就是6,合起来就是36生3:12×3也可以这样,先用10×3等于30,再算2×3等于6,合起来就是36师:你们的想法真多样,尤其是最后一种方法是我们要在高年级学习的乘法分配律。这些思考方法都可以算出结果,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四、巩固应用五、反思评价板书设计:汪庄镇中心校数学学科学案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课型体验展示课授课时间学习目标使学生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经历竖式的形成过程,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初步迁移类推能力重点难点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经历竖式的形成过程,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学习过程环节反思前置学习教师按一定的顺序与学生握手,先同右面的同学握手,再同左面的学生握手,让其他同学说出教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与同学握手。生:从右向左握手,每个人握一次师用示意图表示握手的顺序师:同学们观察仔细,语言表达完整。希望在每天的课堂上都认真观察,积极发言,完成我们的学习之旅。师:我们找同学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师:下面我想看看我们班的同学能不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呢出示主题图师:你能完整的找出数学信息吗?能不能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生:一共有多少根彩色的笔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生:12×3(要求说出算是的含义)师:为什么用乘法表示?12×3表示什么意思?生:因为有3盒彩笔,每盒有12根,也就是3个12,所以用12×3或者3×12小组交流师:经过大家的研究,我们已经知道怎样列式了,接下来我们就要计算出结果,你能准确的计算出结果吗?生:能师:那就把你计算的过程和小组的同学分享一下要求:重点说出自己如何计算出结果的,小组长归纳一下几种方法,分配好每个组员的任务全班讨论生:1、数的分解,把12分成10和210×3=302×3=630+6=36师:这个计算过程我们还可以列竖式来表示(教师演示列竖式的过程)。为了做到简洁,我们可以采用这种书写的方式。画图求出得数3、连加的方法12+12+12=364、转化成表内乘法如:8×3=244×3=1224+12=36全班学生一起讨论评价各种算法,每种算法是怎么算的,哪种算法最算起来更简单。摆学具和画图是一种很好理解的方法,但我们学习过计算的方法后尽量实用计算方法连加的方法也可以,但是如果乘数很大的话,算起来比较麻烦把一个成熟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与另一个乘数相乘,再把乘积相加,,这种方法不管乘数是几都能计算出来。把一个乘数分解后再分别与另一个乘数相乘,再把几个乘积相加起来,这种方法不管乘数是几都能计算出来。不过有的时候比较麻烦。师:大家理解的都很好,四、巩固应用五、反思评价板书设计:汪庄镇中心校数学学科学案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课型体验展示课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三位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重点难点进一步掌握两、三位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学习过程环节反思前置学习师:大家玩分类的游戏玩得好吗?生:好师:你觉得如何分类最简单?生:把一样的放一起师:也就是,按一定的标准,把相同性质的放在一起,是吗?生:对师:物体的分类大家都玩过,我们今天玩一个新的,分类乘法算式,你行吗?生:行师:你是怎样分的,给其他同学展示一下生:一和三分在A里,二和四分在B里。因为我认为一和三的个位相乘后不用进位,而二和四的个位相乘就需要进位师:大家也是这样想的吗?生:是师:我们先来看看一和三是不是个位相乘不用进位生讲解,其他同学倾听并指出错误的地方师:不进位的乘法大家都能够计算出来,那么进位的乘法我们怎样算呢?小组交流要求:交流自己计算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讲明自己怎样计算出结果的,并且倾听其他人的方法。全班讨论生1:先算3乘16个位上的6等于18,个位上写8,向十位上进1;再算3乘十位上的1等于3,再加上十位上进位的1等于4,在十位上写4;所以16乘3等于48。师:你说的可真棒。大家都听明白了吗生:听明白了师:可是老师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在竖式里有个1×3=3,那么这个3为什么写在了十位上,它是怎么得来的?生1:因为1在十位上,表示的是1个十,也就是10×3=30,30写在数位的十位上就是3.师:你讲解的可真清楚明白,大家都能够听懂。那你能给大家解释解释为什么最后的结果十位上不是3,而是4吗生:因为个位相乘的时候进了一位师:大家都听懂了吗?生:听明白了生2:27×2=54,先算2乘27个位上的7等于14,个位上写4,向十位上进1;再算2乘十位上的2等于4,再加上十位上进位的1等于5,在十位上写5;所以27乘2等于54。巩固应用数学书61页做一做(满十近一和满几十近一)五、反思评价板书设计:汪庄镇中心校数学学科学案课题连续进位笔算乘法课型体验展示课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使学生学会一位数乘二、三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加大做题的难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培养学生及时验算的好习惯,以及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来提高学生的一次正确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进行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法计算。教学难点:某一位上的乘积加上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的情况是一位数乘法计算中的一个难点。学习过程环节反思前置学习师: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位数乘二位数的乘法,这节课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学习难度更大一些的笔算乘法。1.出示例32.学生看图编题:有9箱饮料,每一箱有24瓶,一共有多少瓶饮料?3.由学生来列式,老师板书:二、小组交流师:这道题同学们自已动笔试着做一做,在做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下与前一节课讲的有什么不同,你在做题时遇到什么困难了,一会可以互相交流。要求:按照顺序发言,注意倾听,交流完毕后端正的坐好。全班讨论学生1:我发现今天做的竖式题是连续进位的,每乘一位都需要向前进位.而昨天的题不是连续进位.师:你说的真对,你找到了今天的题与昨天的题的不同点,这个不同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地方.老师板书课题:连续进位乘法.学生2:我在做题中遇到的困难是:每乘一位都向前进位,每乘一位都要加上进上来的数,一共用了3次乘法和2次加法,等于做了5道口算题,特别复杂.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别看一道小小的一位数乘法,这里面包含的步骤可多啦,更需要你们用耐心和细心去算.老师板书竖式(师:进位数字一定要写,还要写清楚(用红笔描一描))师:那同学们说一说与昨天学的例题有什么相同?(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生1:我觉得不论数字多大,数字多高,计算法则是一样的.生2补充:都是从个位乘起,并且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师:其实,在乘法里,乘数也叫作因数,因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乘数。巩固应用数学书62页做一做反思评价你觉得今天学习的连续进位乘法和以前学习的乘法有什么相似之处?板书设计:汪庄镇中心校数学学科学案课题有关0的乘法课型体验展示课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经历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

行计算。

3、体验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进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学习过程环节反思前置学习把摘仙桃的情节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

一天,王母娘娘派七仙女到蟠桃园去摘仙桃为自己祝寿,仙女们到蟠桃园一看,大吃一惊,只见孙悟空正坐在桃树上大口大口的吃着桃子,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了。仙女们赶快回来向王母娘娘汇报:“仙桃都被孙悟空吃光了,一个也没摘到。”出示所要解决的问题:一共摘了多少个仙桃?上题可以用什么方法列式计算?

0×7=0

或者0+0+0+0+0+0+0=0

那为什么是0呢?你想过吗?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验证一下。

这么多小朋友已经想好了。把你的想法和小组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二、小组交流要求:重点交流如何理解0乘7等于0,为什么不是等于7呢?全班讨论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0+0+0+0+0+0+0=0,7个0相加还是等于0。所以0×7=0。(板书)

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0×7=0,那么7×0呢?(板书)=0。

又是怎么想的?

师:像这样0×7=0,7×0=0积都是0的乘法算式,你还能说吗?(10个)

(学生边举例,教师边板书)

(板书出特例:0×一位数,一位数×0,0×两位数,0×0)

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老师也来举个例子:999×0=?

0×0=?

(4)小结。观察上面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汇报)

(板书: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巩固应用数学书66页做一做反思评价通过这节课,你学习到了什么?板书设计:汪庄镇中心校数学学科学案课题因数中有0的笔算乘法课型体验展示课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探索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简便写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殊性,培养迁移类推及概括等能力。

2、能用简便的竖式写法正确地计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3、会选择合适的算法来计算和解决和生活中的相关问题,逐步形成优化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列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由其是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

教学难点:这种简便写法的算理学习过程环节反思前置学习一、复习导入;40×72=

30×23=

53×30=

20×700=

608×5=

20×20=

40×90=

502×7=

908×4=

40×22=2、笔算

708×6=

790×8=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出示课件,例5例6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板书课题补充;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小组交流怎么计算出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一试。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小组交流内容1、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2、怎样确定积的末尾的“0”的个数?三、全班讨论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604×8————4832学生反馈时讨论:十位上应该写几?计算604×8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280×3=840

280280×

3——————————

840840学生反馈时讨论: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加简便?

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四、巩固应用五、反思评价板书设计:汪庄镇中心校数学学科学案课题用估算解决问题课型体验展示课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创设情景,感受估算的简便,引导学生亲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方法的探索,并能解决实际问题。2.加强变式与比较,利用数形结合理解精算值与估算值之间的关系,渗透函数思想,感悟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3.多方位体验估算的价值,进一步培养估算的意识与能力,为养成良好的数感做基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亲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方法的探索,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