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3讲:第三单元复习(教师版)_第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3讲:第三单元复习(教师版)_第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3讲:第三单元复习(教师版)_第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3讲:第三单元复习(教师版)_第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3讲:第三单元复习(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复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体会《兰亭集序》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2.理解《游褒禅山记》作者“尽吾志”的思想,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3.理解《赤壁赋》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4.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5.背诵一、兰亭集序(一)作者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二)课文译文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三)重点字词句1.字词解释暮春:阴历三月。暮,晚。会:集会。修禊(xì)事也:(为了做)禊礼这件事。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群贤:诸多贤士能人。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贤:形容词做名词。毕至:全到。毕,全、都。少长: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等是长。咸:都。崇山峻岭:高峻的山岭。修竹:高高的竹子。修,高高的样子。激湍:流势很急的水。映带左右:辉映点缀在亭子的周围。映带,映衬、围绕。流觞(shāng)曲(qū)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流,使动用法。曲水,引水环曲为渠,以流酒杯。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列坐,排列而坐。次,旁边,水边。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盛,盛大。一觞一咏:喝着酒作着诗。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是日也:这一天。惠风:和风。和畅,缓和。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所以:用来。骋:使……奔驰。极:穷尽。信:实在。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夫,句首发语词,不译。相与,相处、相交往。俯仰,表示时间的短暂。取诸:取之于,从……中取得。悟言:面对面的交谈。悟,通“晤”,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因,依、随着。寄,寄托。所托,所爱好的事物。放浪,放纵、无拘束。形骸,身体、形体。趣(qǔ)舍万殊:各有各的爱好。趣舍,即取舍,爱好。趣,通“取”。万殊,千差万别。静躁:安静与躁动。暂:短暂,一时。快然自足:感到高兴和满足。然,……的样子。不知老之将至:(竟)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一本有“曾”在句前。所之既倦:(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之,往、到达。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迁,变化。感慨系之:感慨随着产生。系,附着。向:过去、以前。陈迹:旧迹。以之兴怀: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以,因。之,指“向之所欣……以为陈迹”。兴,发生、引起。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化,自然。期:至,及。死生亦大矣:死生是一件大事啊。语出《庄子·德充符》。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临文嗟(jiē)悼:读古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临,面对。喻:明白。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固,本来、当然。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动词。虚诞,虚妄荒诞的话。殇,未成年死去的人。妄作,妄造、胡说。一生死,齐彭殇,都是庄子的看法。出自《齐物论》。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其所述:录下他们作的诗。其致一也: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之览者:后世的读者。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2.【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会面

3.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

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些文章

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诸怀抱

古:胸怀抱负。

今:

①抱在怀里;

胸前;

心里存着;

打算。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5)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

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6)俯仰一世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7)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4.词类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贤德之人

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

况修短随化

寿命长

寿命短

死生亦大矣

大事

2)形容词作动词

齐彭殇为妄作

把…看作相等

3)名词作动词

①映带左右

(环绕)

②一觞一咏(

喝酒

4)数词作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等同,把„„看作一样。5)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以游目骋怀

使…纵展

使…奔驰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

6)动词活用为名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

耳目

5.【一词多义】

(1)临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2)一

1)一起。例:若合一契

2)一样。例:其致一也

3)看作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

(3)次

1)列坐其次

旁边

水边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驻扎

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次一等

4)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陈胜、吴广次当行:次序、按次序引申为“轮到”。

(4)致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情致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

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招致

(5)修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学习

进步

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办好

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修建

6)修守战之具

整治

(6)期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至、及

,注定

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期望、要求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时间期限

4)期(jī

)年之后

周、满

5)君与家君期日中

约定6.特殊句式(1)判断句:死生亦大矣。

(2)倒装句:

1)介宾短语后置(

于+宾语

也叫状语后置):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状语后置);

②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在内心)喻之

③亦将有感于斯文──亦将于(对)斯文有感

④当其欣于所遇──当其于所遇欣

2)定语后置:

①虽无管弦之盛──虽无盛之管弦

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仰观大宇宙,俯察盛品类二、《赤壁赋》(一)作者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二)译文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平静。于是举杯邀客人同饮,吟咏《诗经·陈风·月出》一诗的“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仙境。于是,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歌词说:“桂木的棹啊,兰木的桨,拍打着清澈的江水啊,船儿迎来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吹洞箫的,按着歌声吹箫应和。箫声呜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余音悠扬,像一根轻柔的细丝线延绵不断。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啜泣。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会这样?”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面上洒酒祭奠,横端着长矛朗诵诗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经常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我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才成其为声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为颜色,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你们共享。”客人听了之后,高兴地笑了,洗净杯子,重新斟酒。菜肴果品已吃完了,杯盘杂乱地放着。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中,不知不觉东方已经亮了。(三)重点字词1.字词解释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岁在壬戌。既望:既,过了;望,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徐:舒缓地。兴:起,作。属:通“嘱(zhǔ),劝酒。明月之诗:《诗经·陈风·月出》有“舒窈纠兮”之句,故称“明月之诗”、“窈窕之章”,与下注释相同。窈窕之章:《月出》诗首章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窈纠"同"窈窕"。少焉:不一会儿。斗牛:斗、牛,星宿名,即斗宿(南斗)、牛宿。白露横江:白茫茫的水气。横江:笼罩江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纵:任凭。一苇:像一片苇叶那么小的船,比喻极小的船。《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如:往,去。凌:越过。万顷:形容江面极为宽阔。茫然,旷远的样子。冯虚御风:(像长出羽翼一样)驾风凌空飞行。冯:通"凭",乘。虚:太空。御:驾御。遗世独立:超越尘世,独自存在。羽化而登仙:道教把成仙叫作"羽化",想长了翅膀一样,认为成仙后能够飞升。登仙:登上仙境。扣舷:敲打着船边,指打节拍,舷,船的两边。桂棹(zhào)兮兰桨:用桂树木做的棹、用木兰做的船桨,棹,一种划船工具,形似桨。击空明兮溯流光:船桨拍打着月光浮动的清澈的水,溯流而上。溯:逆流而上。空明、流光:指月光浮动清澈的江水。渺渺兮予怀:我的心思飘得很远很远。渺渺,悠远的样子。美人:代指有才德的人。古诗文多以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倚歌而和(hè)之:合着节拍应和。倚:依,按和:同声相应。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是哀怨,像是思慕,像是啜泣,像是倾诉。怨:哀怨。慕:眷恋。余音:尾声。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舞幽壑之潜蛟:幽壑:这里指深渊。此句意谓:使深谷的蛟龙感动得起舞。泣孤舟之嫠(lí离)妇: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孤居的妇女,在这里指寡妇。白居易《琵琶行》写孤居的商人妻云:"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这里化用其诗。愀(qiǎo巧)然:忧郁的样子正襟危坐:整理衣襟,严肃地端坐着危坐:端坐。何为其然也:曲调为什么会这么悲凉呢?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夏口:地名,故城在今湖北武昌的西面。武昌:今湖北鄂城县。缪:通"缭"盘绕。郁:茂盛的样子。孟德之困于周郎:指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吴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击溃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周郎:周瑜二十四岁为中郎将,吴中皆呼为周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以上三句指建安十三年刘琮率众向曹操投降,曹军不战而占领荆州、江陵。方:当。荆州:辖南阳、江夏、长沙等八郡,今湖南、湖北一带。江陵:当时的荆州首府,今湖北县名。舳舻(zhúlú逐卢):战船前后相接。这里指战船。酾(shāi筛)酒:斟酒。横槊(shuò硕):横执长矛。侣鱼虾而友麋鹿:把鱼虾、麋鹿当做好友。:伴侣,这里用作动词。麋(mí):鹿的一种。扁(piān篇)舟:小舟。匏(páo咆)尊:用葫芦做成的酒器。匏,葫芦。尊,通‘樽’。寄:寓托。蜉蝣:一种昆虫,夏秋之交生于水边,生命短暂,仅数小时。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暂。渺沧海之一粟:渺:小。沧海:大海。此句比喻人类在天地之间极为渺小。须臾:片刻,时间极短。长终:至于永远。骤:屡次。托遗响于悲风:余音,指箫声。悲风:秋风。逝者如斯: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往。斯:此,指水。盈虚者如彼:指月亮的圆缺。卒:最终。消长:增减。长:增长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语气副词。一瞬:一眨眼的工夫。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造物者:天地自然。无尽藏(zàng):佛家语。指无穷无尽的宝藏。适:享有。更酌:再次饮酒。肴核既尽:荤菜和果品。既:已经。狼籍:通“藉”,凌乱。枕藉:相互枕着垫着。既白: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2.通假字:1)举酒属客(“属”通“嘱”劝酒)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3)山川相缪(“缪”通“缭”环绕)4)尊("尊"通"樽")5)狼籍(“籍”通“藉”,凌乱)6)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以”通“已”停止)3.词类活用1)歌:歌窈窕之章(名作动,歌咏)2)羽:羽化而登仙(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的)3)空明:击空明兮溯流光(形作名,月光下的清波)4)舞:舞幽壑之潜蛟(使动,使……起舞)5)泣: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动,使……哭泣)6)正:正襟危坐(使动,整理,端正)7)南、西:乌鹊南飞……西望夏口(名作状,朝南、往南;朝西,往西)8)下:下江陵(名作动,攻下)9)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①名作动,砍柴②可以认为无活用,渔、樵本身就为动词)10)侣、友: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以……为伴侣,以……为朋友)4.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古义-明月停留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2)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义-美貌的人)(3)凌万顷之茫然凌:古义-越过今义-欺侮)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如:凌万顷之茫然。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子: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今义-儿子(5)白露古义:白茫茫的水汽。如:白露横江。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5.一词多义(1)如

A.纵一苇之所如

(往)

B.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好象)

C.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比得上)D.如期完成

(按照)

(2)属

A.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通“嘱”,劝酒)

B.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嘱咐)

C.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隶属)

D.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亲属)

E.举匏樽以相属

(通“嘱”,劝酒)

F.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3)固

A.固一世之雄也

(本来)

B.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险固)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动,使„„稳固)

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顽固)(4)长

抱明月而长终

副词,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

动词,增长6.特殊句式(1)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2)宾语前置1)而今安在哉

2)何为其然也?(3)而今安在哉?(3)被动句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乎?(以\'于\'引导的\'被动句\')

三、《游褒禅山记》(一)作者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江右民系,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11]他“少好读书”,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宋史·王安石传》。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答曾子巩书》。(二)译文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如今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如今将“华”读为“华实”的“华”,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甫;我的弟弟王安国,字平甫;王安上,字纯甫。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三)重点字词1.字词解释浮图:梵(fàn)语(古印度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慧褒:唐代高僧。舍:名词活用作动词,建舍定居。址:地基,基部,基址,这里指山脚。而:连词,并且。卒:最终。之:指褒禅山麓。以故:因为(这个)缘故,译为“因此”。名:命名,动词。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慧空禅院:寺院名。庐冢(zhǒng):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庐墓”。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庐:屋舍。(一说指慧褒生前的屋舍。)冢:坟墓。禅院:佛寺。华山洞:南宋王象生《舆地纪胜》写作“华阳洞”,看正文下出应写作“华阳洞”。以:因为。乃: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阳:山的南面。古代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背面、水的南面为“阴”。名:命名,动词。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文:碑文,与下文“独其为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的“文”不同。漫灭:指因风化剥落而模糊不清。独:唯独,只有。其:指代石碑。文:文字,这里指的是碑上残存的文字。犹:还,仍。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按,这里说的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言:说。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因为”的意思。谬:错误。侧出:从旁边涌出,记游:指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上: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上走。窈(yǎo)然:深远幽暗的样子。问:探究,追究。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深度。则:副词,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穷:穷尽。拥火:拿着火把。拥,持,拿。以: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见:动词活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怠:懈怠。且:副词,将,将要。盖:表猜测的发语词,大概。尚:还。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而:表递进的连词,并且,而且。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至:动词活用作名词,到达的人。加:更,更加。方是时:正当这个时候。方:当,正在。是时:指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明:形容词或用作动词,照明。既:已经,……以后。其:助词。则:副词,就,便,表示前后两事紧密相承或时间相距很近。或:有人。咎(jiù):责怪。其:那,那些。其: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而: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不得:不能,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夫:这,那,指示代词。于是:对于这种情况,因此。焉:句末语气词。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得:心得,收获。以:因为。求思:探求、思索。而:连词,表递进,而且。无不在:无所不在,没有不探索、思考的,指思考问题广泛全面。夫:表议论的发语词。夷:平坦。以: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而:可是。观:景象,景观。险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而:因而。焉:兼词,相当于“于此”。随:跟随(别人),“随”字后面省略“之”。以: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至于:这里是抵达、到达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昏惑:迷乱。以:连词,表目的。相(xiàng):帮助,辅助。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焉:兼词,相当于“于此”。这一句在“焉”后面省略了“而不至”。于人:在别人(看来)。为:是。其: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孰:谁。得:心得,收获。谬其传:把那些(有关的)传说弄错。谬,使……谬误,把……弄错。莫能名:不能说出真相(一说真名)。何可胜道:怎么能说得完。胜,尽。所以:表示“……的原因”。慎取:谨慎取舍。以:以(之),因此。悲:叹息庐陵:今江西吉安。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今福建长乐。王回,字深父。父:通“甫”,下文的“平父”“纯父”的“父”同。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国,字平父。王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至和:宋仁宗的年号。临川:今江西临川。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者在“某”上冠姓,以后在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常保留“某”的字样。2.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3.古今异义词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6)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古义:周围;

今义:左和右两方面、支配、表示概数等

(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到达,达到,动词;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

4.一词多义

(1)道

有碑仆道(道路,名词)

何可胜道也哉?(说,动词)

(2)名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命名、取名,名词作动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说出名字,名词作动词)5.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2)名词作动词

①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②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③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2)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①而其见愈奇。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②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③往往有得。

得:动词作名词,

心得,收获。

④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3)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远的地方。

2)形容词作动词

①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②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3)形容词的使动

①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弄错,使……错。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知。昏暗:使动,使人感到模糊迷惑。

(4)副词作动词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副词作动词,尽情享受。6.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者,……也:“者”表停顿语气,“也”表判断语气)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者,……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者,……也)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因果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原因”,“也”语气助词,表判断)

⑤此余之所得也(此……也)

(2)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定语后置

①有穴窈然。

(3)省略句

①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省宾语)

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省宾语)

③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宾语)

④有碑仆(于)道(省介词)

(4)文言固定句式

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何可胜道也哉!

(哪里……呢!)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一)阅读《兰亭集序》,回答问题1.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记游山水是要抒发内心的情感,那么作者在文中抒发了什么情感呢?答:解析: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答案:(修禊)之乐──(死生)之痛──(今昔)之悲2.本文记叙了一次兰亭集会盛况,第2段最后一句写到宴饮“信可乐也”,齐读1、2自然段看看作者为何而乐?答: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答案:(1)名士相聚之乐。(2)环境幽美之乐(美景)(3)聚会活动之乐

(乐事)(4)气候宜人之乐(良辰)(5)视听享受之乐(赏心)

3.“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生的长短和最终的死亡都是我们主观意志无法左右的,言下之意,作者是否在暗示我们,什么又是我们主观意志能够左右的呢?答: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既要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又要结合自己的人生观回答问题答案:怎样生和怎样死我们可以主宰。怎样的活着更精彩,怎样的死更厚重!面对生死,屈原毅然赴死,爱国之心铸就中华之魂,他的死比泰山还重;司马迁忍辱而生,《史记》光耀千秋,这种生,像日月般生辉!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于是就设法增加它的密度。(二)阅读《赤壁赋》,回答下列各题1.作者“悲”又从何而来?

答:解析:此题需要学生结合苏轼生平及歌词中的哀伤,自然的广大来回答问题答案:从歌词中来:政治失意,理想悠远;从箫声中来:箫声哀怨,倾诉悲苦;从历史中来:人生苦短,功业未成;从自然中来——长江无穷,人生短暂。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答:解析:此题需要学生理解苏轼借助万物表达情感的手法,以及即伤感又乐观的心态。答案:苏子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3.结合全文,应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答:解析:古人表达情感很少直抒胸臆,更多是含蓄的将情感借一些事物表达出来。答案:“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三)阅读《游褒禅山记》,回答下列各题1.第二段主要为记游部分,作者游了哪些地方?结果怎样?答:解析: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概括能力答案:(1)记游洞经过,前洞平旷、记游者甚众。后洞窈、寒、深,记游者少。(2)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悔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为什么?答:解析: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概括能力答案:“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基础演练(一)阅读《兰亭集序》,回答问题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贤毕至

(全,都)

B.茂林修竹

(长)

C.列坐其次

(旁边)

D.信可乐也

(实在)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介词,在)

B.亦足以畅叙幽情

(副词,用来)

C.俯察品类之盛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D.所以游目骋怀

(连词,因此)

3.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群贤毕至

A.映带左右

B.引以为流觞曲水

C.少长咸集

D.一觞一咏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两段文字作者无论摹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都达到了简而不能再简的地步,真可谓惜墨如金。B.作者先交代修禊的时间、地点和与会者,又描写了当地的自然风光。

C.兰亭宴是良辰美景中的赏心乐事,作者把内心的喜悦之情充分地表露出来。

D.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可谓素淡雅致、极尽神韵,表现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答案:1.解析:修:高。

答案:B

2.解析:所以,副词,用来。答案:D

3.解析:C项与例句均为形容词作名词;A项、D项为名词作动词,B项为动词的使动用法。答案:C

4.解析: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并没有充分表露,只在笔外以“信可乐也”四字表出,保持着笔势之从容、沉稳。答案:C(二)阅读《赤壁赋》,回答下列各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槊:长矛。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下:下面。

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藏:宝藏。

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通“缭”,缭绕。

2.下列句中加粗的词,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哀吾生之须臾

3.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不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

B.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本来是一世的英雄啊,现在又在何处呢?

C.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江水是这样不停地奔流,但其实没有流走。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是自然界的无穷无尽的宝藏。

4.作者用曹操的典故,其用意是(

A.赞颂曹操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

B.同情曹操不遇于时。

C.慨叹人生无常。

D.借曹操自比,表明自己被贬的心志。

5苏子用月与水作比,阐明了什么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

B.阐明物各有主的道理。

C.阐明无欲即无私的道理。

D.阐明物质不灭的道理。

6.对这两段文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客问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和客都是作者的化身。

B.作者认为,清风明月,可以随意拾取,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

C.第一段把物和人对比着写,突出了人的渺小,为第二段人的超脱埋下了伏笔,形成了反差。

D.这两段,写历史事件,写眼前之景,写主客问答,联想丰富,转换自然。7.填出下列各句的作者:

甲:月明星稀,乌鹊南飞______。

乙: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______。答案:1.B

2.C

3.A(此句应译为“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4.C(此时,苏轼被贬谪居于黄州,心情压抑,但又能豁然释怀,希望朝廷能重新起用自己,这种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反映在作品中,作者只能慨叹人生之无常。)

5.A(作者主要感情是慨叹人生无常,因而他的眼中景胸中情都是感情的客体,由变与不变来比喻自己的身世。)

6.C(不是“埋下伏笔”。)

7.甲:曹操

乙:孔子(三)阅读《游褒禅山记》,回答下列各题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拥:拿着

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弄错

C.火尚足以明也

明:明亮

D.而在己为有悔

己:自己

2.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则其至又加少矣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其孰能讥之乎

A.两个方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

B.两个方字相同,两个其字也相同。

C.两个方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

D.两个方字不同,两个其字也不同。

3.下列句中加点“以”字,都属于连词,并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③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④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⑤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⑥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A.①/②/③/④⑤

B.①/⑥/②/③⑤

C.①④/②/⑥/③

D.①③/②/④/⑤

4.下列叙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人要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首先必须有志向,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B“力不足”或“无物以相之”,要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同样是困难的。

C“有志矣”,而且“力足以至”,却“不能至”,这对于自己来说,是会感到“有悔”的。

D“力”和“物”有时难以强求,因此,只要“尽吾志”,即使“不能至”,也“可以无悔矣”。答案:1.答案:C照明。2.答案:D(第一组,第一个意为正当,第二个将要。第二组第一个指示代词,相当于那。第二个语气助词,表反问,难道。)

3.答案:C(①连词,表承接。②连词,因为。③连词,表并列。④连词,表承接。⑤连词,来。⑥介词,因为。)

4.答案:C(这里讲的是没有“志”而仅有力与物的情况。)巩固提高(一)课内精读《兰亭集序》,阅读下面选段完成1—4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1.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虽趣舍万殊

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C.知明而行无过也

D.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2.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夫人之相与

失其所与,不知

B.及其所之既倦

足以极视听之娱

C.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向之所欣

或因寄所托

3.对该文段理解和概括有错的一项是(

A.作者在前面段极写乐的基础上引出了对人生的感慨。

B.人生一世虽各有所好,但终会随着时间和心境的变化而变化。

C.人生难测长短,所以“死生亦大矣”。

D.作者感慨人生来去匆匆,难以把握,所以非常悲观。

4.翻译选段中画线的句子。(8分)

(1)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A“趣”通“取”

B“輮”通“煣”

C“知”通“智”)

2.B(前者是动词,到,往;后者是助词,的。A都是动词,交往,结交。C都是介词,因为,依靠。D都是助词,和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

3.D(悲观的说法与文意不合,作者对人生是执着的,只是因岁月的流逝而悲叹)

4.(1)但是当他们对所遇到的事物感到高兴,暂时符合了自己的心意时,便愉快地感到满足,不知道衰老即将到来。

(2)何况人的寿命长短听凭造化决定,最后期限是趋向灭亡。古人说:“死生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啊!”怎么能不令人悲痛呢!(二)阅读《赤壁赋》,回答下列各题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槊:长矛。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下:下面。

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藏:宝藏。

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通“缭”,缭绕。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哀.吾生之须臾

3.下列词语中加点词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A.苏子愀然

(容色改变的样子)

正襟危.坐(端正)

B.下江陵(向下游到)

顺流而东(向东进发)

C.酾酒临江(斟酒)

渔樵于江渚之上(江中小岛)

D.驾一叶之扁舟(小船)

渺沧海之一粟(眼泪)

4.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非曹孟德之诗乎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固一世之雄也

④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⑤驾一叶之扁舟

⑥渺沧海之一粟

⑦哀吾生之须臾

⑧羡长江之无穷

A.①②⑦⑧/③④⑥/⑤

B.②⑦⑧/①③⑤⑥/④

C.①③④⑥/②⑦⑧/⑤

D.②④⑥/①③⑦⑧/⑤

5.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相与枕藉乎舟中

②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3\*GB3③其不变者而观之

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A.两个“乎”字相同,两个“之”字也相同

B.两个“乎”字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C.两个“乎”字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D.两个“乎”字不同,两个“之”字也不同答案:1.B2.C3.A4.C5.D(三)阅读《游褒禅山记》,回答下列各题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2)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3)不出,火且尽

(4)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2.翻译下列句子:

(1)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

(2)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4)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3.这一段写游山洞的情况,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在记叙中作者进行了哪些对比,有什么作用?

4.王安石,字_______,________时期_______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_______家和_______家。

答案:1.(1)多(2)由,沿着;窈,幽深。(3)将要。(4)或,有的人;咎,责备。2.答案(1)即使那些喜欢游玩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2)进入越深,前进也越困难,而看到的景象也越奇异。(3)大概我到达的地方,与那些喜欢游玩的人所到的相比还不及他们的十分之一,但是,看看两边洞壁,来到这里并题字留念的已经很少了。(4)我也后悔自己跟着他出洞,而没能极尽那游玩的乐趣。

3.答案.作者作了以下对比:前洞平旷与后洞窈然;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少;余所至浅与好游者所至;进洞时的欣喜与出洞后的懊悔。作用:为第三段议论作铺垫。

文学常识

4.答案。介甫,北宋,临川,政治,文学。在文学方面,王安石的散文文风雄健峭拔,独树一帜,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四)(2014-2015年海淀区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父崎,顺帝时为司徒。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中认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曰:“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曰:“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不校。桓帝时,大将军辟,五迁司徒长史。延熹八年,征拜尚书令,迁南阳太守。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常以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躬克责。每行县,止息亭传,辄引学官祭酒及处士诸生执经对讲。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尝坐客,遣苍头①市酒,迂久,大醉而还。客不堪之,骂曰:“畜产。”宽须臾遣人视奴,疑必自杀。顾左右曰:“此人也,骂言畜产,辱孰甚焉!故吾惧其死也。”夫人欲试宽令恚②伺当朝会,装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婢遽收之,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曰:“羹烂汝手?”其性度如此。海内称为长者。(取材于《后汉书·卓鲁魏刘列传》)[注释]①苍头:仆人②恚:愤怒,发怒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惭负长者,随所刑罪 负:对不起 B.州里服其不校 校:计较 C.齐之以刑 齐:治理 D.其性度如此 度:推测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少年勉以孝悌之训②以其无礼于晋 B.①迂久,大醉而还②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C.①故吾惧其死也②故遣将守关者……D.①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日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下列语句的翻译,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原文: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曰译文:过了一会,刘宽让人将丢失的牛送还失主,失主叩头感谢说 B.原文:物有相类,事容脱误译文:事物有相似之处,做事也允许有疏漏错误 C.原文: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译文:即使在匆忙之时,也不曾言语急迫,神色急躁 D.原文:此人也,骂言畜产.辱孰甚焉译文:他是个人啊,骂他是畜生,还有什么样的侮辱比这更厉害呢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宽为人宽容,有个丢失牛的人误认了刘宽的牛,但刘宽毫不责怪。B.刘宽不主张用严刑峻法整治百姓,对有过错的属吏,从不施加刑罚。C.刘宽以德为政,对老年人亲切地谈及乡里之事,对年轻人教诲鼓励。D.刘宽性情温和,对弄脏官服的侍女没有发怒,反而担心侍女被烫伤。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2)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3)此人也,骂言畜产,辱孰甚焉!答案:1.D(度,气度,气量)2.C故,所以A介词,用/介词,由于;B连词,表顺承(表修饰也可)/连词,表转折;D只/才)3.A(过了一会儿,指认的人找到了丢失的牛后将高宽的牛送还,叩头谢罪说)4.B(“从不施加刑罚”错)5.(1)事物有相似之处,事情也允许有错误,劳累你来把牛归还我,为什么还要道歉呢?(2)(刘宽)看见老年人(父老)就与他们谈农事和乡土之事,以示关切;对年轻人则用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教诲加以鼓励。(3)他是个人啊,骂他是畜生,还有什么样的污辱比这更厉害呢?(一)阅读《晁错传》回答1——4题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错上言兵事,文帝嘉之。后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中。由是迁中大夫。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虽不尽听,然奇其材。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爰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上问爰盎曰:“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对曰:“不足忧也,今破矣。”上问曰:“计安出?”盎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为将。还,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节选自《汉书》)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不忍见祸逮身逮:及,殃及。B.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适:通“谪”,贬谪。C.绐载行市绐:欺骗。D.吾亦恨之恨:痛恨。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上发兵以御之②杀之以应陈涉B.①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②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C.①其意不在错也②齐国其庶几乎D.①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4组,全都属于晁错死因的一组是()①错为人峭直刻深②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③迁为御史大夫,请渚侯之罪过,削其支郡④刘氏安矣,而晁氏危⑦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⑥独有斩错……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A.①②③

B.②③⑤C.③⑤⑥

D.④⑤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A.晁错才学出众,为人严峻刚直,因而受到文、景两代皇帝的器重,许多法令都按照他的;意见更改修定,他也因此遭到同僚的妒忌。B.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还就更定法令等事数十次上书,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但很赏识他的才子。C.晁错得到景帝信任,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D.汉景帝听信爰盎的话错杀了晁错,其危害是不但替诸侯报了仇,还从此堵住了忠臣直言进谏的路,可惜醒悟得太晚了。答案:1.D“恨”在句中是遗憾的意思。2.A两个“以”都是连词,连接前后的动词短语,表示目的;A项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另一个“之”是结构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B项一个“其”是代词,指代吴、楚七国,另一个“其”,是副词,表示推断语气;C项一个“且”是而且、况且,另一个“且”是尚且的意思。3.C①②④不是晁错死因:①是晁错为人的特点,②是汉文帝时的事,不是汉景帝时的书,④是晁错父亲的话。4.C“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这个说法不符合文意。(二)阅读《张纲传》回答下列各题张纲少明经学,虽为公子,而厉布衣之节,举孝廉不就,司徒辟为侍御史。时顺帝委纵宦官,有识危心。纲常慨然叹曰:“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扫国家之难,虽生,吾不愿也。”汉安元年,选遣八使徇行风俗,皆耆儒知名,多历显位,唯纲年少,官次最微。余人受命之部,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帝虽知纲言直,终不忍用。时,广陵贼张婴等众数万人,杀刺史、二千石,寇乱扬、徐间,积十余年,朝廷不能讨。以纲为广陵太守。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马,纲独请单车之职。既到,乃将吏卒十余人,径造婴垒,以慰安之,求得与长老相见,申示国恩。婴初大惊,既见纲诚信,乃出拜谒。纲延置上坐,问所疾苦。乃譬之曰:“前后二千石多肆贪暴,故致公等怀愤相聚。二千石信有罪矣,然为之者又非义也。今主上仁圣,欲以文德服叛,故遣太守,思以爵禄相荣,不愿以刑罚相加,今诚转祸为福之时也。若闻义不服,天子赫然震怒,大兵云合,岂不危乎?若不料强弱,非明也;充善取恶,非智也;去顺效逆,非忠也;身绝血嗣,非孝也;背正从邪,非直也;见义不为,非勇也;六者成败之几,利害所从,公其深计之。”婴深感悟,明日,将所部万余人与妻子面缚归降。纲乃单车入婴垒,散遣部众,任从所之;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悦服,南州晏然。天子嘉美,征欲擢用纲,而婴等上书乞留,乃许之。纲在郡一年,年四十六卒。百姓老幼相携,诣府赴哀者不可胜数。张婴等五百余人制服行丧,负土成坟。张纲单骑诣贼垒,谕张婴而降之,言弭盗者侈为美谈。然纲卒未几,婴复据郡以反,纲何尝能弭东南之盗哉!民行为盗,无以自容,使游泳于非逆非顺之交,翱翔而终思矫翮;抑且宠而荣之,望其悔过自惩而不萌异志,岂能得哉?张纲者,以缓一时之祸,而不暇为国谋也,何足效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厉布衣之节

厉:劝勉。

B.征欲擢用纲

擢:提拔C.南州晏然

晏:安定。

D.言弭盗者侈为美谈

侈:夸耀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B.思以爵禄相荣

以乱易整,不武C.公其深计之

惧其不已,告之于帝D.使游泳于非逆非顺之交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纲年轻时就通晓经学,虽然是官宦家庭的公子,却磨砺布衣的节操,被举孝廉,他却不赴命,后来被任命为侍御史。B.当时顺帝纵容宦官,张纲为国家命运担心,却因出言不逊,得罪了高官耆儒,也让皇帝很不高兴,于是得不到重用。C.广陵寇乱积十多年,朝廷派张纲任太守平息寇乱。他不像前任那样多求兵马,而是单车径至贼营,分析利弊,晓以情理,结果张婴等万人归降,广陵安定。D.张纲在广陵任职只有一年,却深得百姓爱戴。他去世后,百姓老幼相扶前去吊唁。张婴等人还穿着丧服,背土筑坟。4.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王夫之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夫之认为,张纲单车至贼营,劝得张婴归降,虽然是有智有勇之举,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B.王夫之认为,张纲死后没多久张婴又反叛,这是张纲的悲剧,说明他的方式并不能平息寇乱。C.王夫之认为,反叛的民众已经处在非逆非顺的境地,没有了顺从的意愿,不是容易归顺的。D.王夫之认为,张纲只是缓和了一时的灾祸,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值得效法。答案:1.A[厉,磨砺,激励]2.D[①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在;②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向;A,而,表判断;B以,介词,介凭借手段,用;C,语气词,表祈使语气]3.B[得不到重用不是得罪高官耆儒而使皇帝不高兴]

4.A[王夫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