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中考语文模拟卷(三)(陕西卷)(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新中考语文模拟卷(三)(陕西卷)(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新中考语文模拟卷(三)(陕西卷)(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新中考语文模拟卷(三)(陕西卷)(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新中考语文模拟卷(三)(陕西卷)(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新中考语文模拟卷(三)(陕西卷)(原卷版+解析版)2024年新中考语文模拟卷(三)(陕西卷)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7题,计31分)

(本题4分)秦秦从网上搜集并摘抄了下面一段资料,请你帮他解决遇到的文字问题。

“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神话瑞兽之一,龙纹样的起源可追sù至远古图腾崇拜时期。考古学发现,早在新石器晚期的彩陶上就出现了简化的龙形图案。随着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龙”从原始图腾演化成为皇权的象征,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并在朝代更迭中逐步演化。其成熟期唐宋的“龙"已成为国家权威的标志,并广泛应用在宫廷装饰和皇家用品之中。dǐng盛时期明清的“龙”纹样,其应用程度达到了顶峰,并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1.(2分)请根据语境,写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1)“龙"从原始图腾演化成为皇权的象征,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

(2)并在朝代更迭中逐步演化。()

2.(2分)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1)追sù_________(2)dǐng盛

【答案】1.chóngdié2.溯鼎

【解析】1.本题考查注音。

推崇(tuīchóng):十分推重。

更迭(gēngdié):轮流更替。

2.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追溯(zhuīsù):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究事物的由来。

鼎盛(dǐngshèng):正当兴盛或强壮。

3.(本题6分)经典诗文默写。【在(1)~(6)题中,任选四题;在(7)~(8)题中,任选一题】

(1)___,蒹葭杨柳似汀洲。(许浑《咸阳城东楼》)

(2)___,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3)沉舟侧畔千帆过,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___,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5)小园几许,___。(秦观《行香子》)

(6)朝而往,暮而归,___,而乐亦无穷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7)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表现了尝遍心酸后无可奈何的复杂况味,体现了“愁”的深沉博大的诗句是:___,___。

(8)美好的景色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张岱《湖心亭看雪》“___,___"一句描绘了天地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

【答案】一上高城万里愁欲渡黄河冰塞川病树前头万木春寄书长不达收尽春光四时之景不同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注意:“欲渡、塞"等字词的书写。

4.(本题5分)请根据你对朱自清的《经典常谈》的阅读积累,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

(1)(2分)材料一中应填入方框中的字是“”,它的本义是“"。

材料二:

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诗了。但记录的人似乎并不是因为欣赏的缘故,更不是因为研究的缘故。

(2)(3分)朱自清认为最初记录歌谣的人“似乎并不是因为欣赏的缘故”,那么是因为什么呢?请根据你对《经典常谈》中《〈诗经〉第四》这一篇章的阅读,简要概括。

【答案】(1)采用手在树上摘取东西

(2)最初记录歌谣的人是一些乐工,他们以奏乐、唱歌为工作,而唱歌需要歌词,乐工们为了获得歌词,就去搜集歌谣并记录下来。

【详解】(1)本题考查汉字的演变和汉字的本义。根据字形和上下文语境,“采"字的上半部分是“爪”字的变形,表示“手”,下半部分的“木”字代表树木。所以,“采"字的本义是“用手在树上摘取东西”。在古代,人们常以手在树上摘取果实或叶子,这个动作就被抽象成了“采"这个字。随着时间的推移,“采”字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仅指摘取树上的东西,还可以指收集、选取等意思。但在这里,我们关注的是它的本义。因此,填入方框中的字是“采”,它的本义是“用手在树上摘取东西”。

(2)本题考查《经典常谈》中《〈诗经〉第四》内容的理解。

根据《经典常谈》中《〈诗经〉第四》“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可是乐器是种种人用的,春秋时便有成千成百的‘钟鼓之乐’,这是天子诸侯享受用的。他们是特权阶级,他们享有乐器最多,他们的声音能为‘雅乐’正声。当时称‘雅乐’为‘正声’,是尊敬的用语;但一般人却只能听听随风播送的徒歌。他们赞颂了贵族说是‘媚于天子’,他们痛骂了贵族也说‘取彼谮人,投畀豺虎’,其志可嘉,但其地位不齐,还是只能让他们的歌声在民间流传而已"可知,文中提到乐工们搜集并记录歌谣,主要是为了他们的工作需要,即作为唱歌的歌词,而非出于欣赏或研究的缘故。由此可知,朱自清认为最初记录歌谣的人并非因为欣赏这些歌谣的艺术价值,而是因为这些歌谣对他们的工作有实际的用处。

5.(本题7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理想信念伴随着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凝结成巨大的精神力量。②这个精神力量,激励着长征路上的红军一路向前:这个精神力量,鼓舞着抗美援朝的战士们顽强战斗……③一百年来,理想信念如火炬,又如明灯,激励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奋斗历程。④让理想信念触及灵魂、洗礼精神,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______,在困难和挑战面前______。

(1)(2分)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1分)第②句中的“一路向前”和“顽强战斗"短语类型相同,是短语。

(3)(2分)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2分)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④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勇往直前___B.站稳脚跟

【答案】(1)理想信念凝结成力量。

(2)偏正

(3)示例:改“激励”为“照亮"

(4)BA

【详解】(1)本题考查句子主干。

第①句是“理想信念伴随着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凝结成巨大的精神力量。”要提取句子的主干,我们需要保留主语、谓语和宾语,去掉其他修饰成分。主语是“理想信念”,“伴随着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是状语,谓语是“凝结成”,“巨大的精神”是定语,宾语是“力量"。因此,第①句的主干是:理想信念凝结成精神力量。

(2)本题考查短语结构。

“一路向前”和“顽强战斗"这两个短语都是偏正短语。偏正短语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结构成分之间有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短语。在“一路向前”中,“一路"是修饰语,修饰“向前”这个中心语,表示方向或路径。在“顽强战斗"中,“顽强”是修饰语,修饰“战斗"这个中心语,表示战斗的方式或态度。因此,这两个短语都是偏正短语。

(3)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第③句是“一百年来,理想信念如火炬,又如明灯,激励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奋斗历程。”这句话的语病在于“激励"与“奋斗历程”搭配不当。“激励"通常用于描述对人或事物的鼓舞、激发,而“奋斗历程”是一个过程或阶段的描述,因此,可将“激励"改为“照亮”,既与“奋斗历程"搭配,又与前面“如明灯”相照应。

(4)本题考查成语辨析。

第④句是“让理想信念触及灵魂、洗礼精神,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______,在困难和挑战面前______。"根据语境,第一个空格应该填入描述在面对大是大非时应有的态度的词语,而“站稳脚跟”恰好符合这一要求,

表示在面对重大问题时能够保持立场和原则。第二个空格应该填入描述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有的态度的词语,而“勇往直前"恰好符合这一要求,表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毫不畏惧地前进。

6.(本题4分)热爱戏曲的他认为,在这场青春献礼活动中,应该有艺术风采的展现。请你帮助他完成以下两项任务。

(1)(2分)陕西秦腔形于秦,精于汉,昌于唐,完于元,熟于明,广于清,几经演变,蔚为大观。唱腔高亢激越,既有粗犷豪放的一面,又有细腻婉约的一面,其独特的音乐风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请你从上文中把表现秦腔唱腔特点的一个四字词语正确、工整、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2)(2分)拟写对联,可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他为此次活动拟写了上联,请你补写下联。

上联:人物角色折射多样风采

下联:

【答案】(1)高亢激越

(2)示例:戏曲情节蕴含深刻内涵

【详解】(1)本题考查概括能力。

结合文段中“唱腔高亢激越,既有粗犷豪放的一面,又有细腻婉约的一面,其独特的音乐风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可知,“高亢激越"可以展现秦腔唱腔。

(2)本题考查拟写对联。拟写对联要注意格式一致,字数相同,与上联的内容关系密切,并且能反映主题。

上联中“人物”“角色"都是名词;指戏剧或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折射”是动词,意为反映或表现。“多样"是形容词,形容风采的多样化。“风采”是名词,指的是美好的仪表举止、精神风貌等。

示例:故事情节呈现多彩魅力。

7.(本题5分)青春风采应当绽放于舞台,同学们打算参加学校组织的毕业晚会,请你参与到节目的准备工作中。

(1)(2分)下面是九年级(1)班同学们演绎的十年后相聚的舞台剧片段,请根据上下文情境和提示,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场景:十年后校园一角,老师和学生守约相聚。

班长:(激动地)时间似水,岁月如梭,转眼十年,我们如约而聚。欢歌笑语,祝福声声,让我们将内心的思念畅快表达。

同学们:(齐声地)感谢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铸就了我们现在美好生活的根基。(幸福地偎到老师身边坐下)

老师:(A)(填写老师此时的情绪)十年奋斗,十年辉煌,看到你们取得的成绩,我备感骄傲!

……

班长:(激昂地)请各位同学站在今天的起点上,面向未来,许下我们的诺言:B_________________。

(2)(3分)作为晚会主持人,请你为下面两个节目拟写一段串词。

古筝演奏《高山流水诉别离》合唱《把未来点亮》

【答案】(1)A.欣慰地B.我们一定要让下一个十年过得光芒四射,异彩纷呈

(2)示例:即将离别的不舍都在这一首古筝曲中凝结成最动人的音符,但这份别离不是结束,而是另一段美好旅程的开始。接下来的合唱《把未来点亮》将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光明璀璨的未来图景,激励我们怀揣梦想,勇往直前。让我们一起随着歌声,放飞梦想,把未来点亮!

【详解】(1)本题考查朗读及续写。

根据老师说的语句“看到你们取得的成绩,我备感骄傲"可知,说话者老师此时的情绪是欣慰、自豪之情。故可填入:欣慰地、自豪地、骄傲地等词。

根据“面向未来,许下我们的诺言”可知,要表达的是今后的决心和打算,语言要流畅、力求优美。示例:大道有形,聚散有定,天行有常,盛衰有凭。往昔固然值得怀念,但前程依旧让我们憧憬。未来,我们和当年一样,仍然满怀豪情奔向似锦的前程!

(2)本题考查串场词。

注意语言得体,话语衔接自然。

示例:在音乐的河流中,我们听到了历史的回声,感受了古人的情怀。刚才,一曲古筝演奏《高山流水诉别离》,仿佛带我们穿越千年,与古人共赏山水之美,共品离愁之深。古筝的悠扬旋律,如高山流水般清澈、动人,诉说着别离的忧伤与不舍。然而,音乐的力量不仅在于回忆过去,更在于照亮未来。接下来,让我们共同聆听一首充满希望和梦想的歌曲——《把未来点亮》。这首歌将用合唱的形式,展现我们共同的心声,用歌声点燃未来的希望之光。让我们一起跟随音乐的节奏,把心中的梦想点亮,共同迎接美好的未来。

二、阅读(共14题,计39分)

【现代文阅读】(共8题,计22分)

(一)(本题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①作为国家科普教育基地的组成部分,科普场馆正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全国科普场馆加快建设,因地制宜深化展陈设计,推动资源共享,讲好科普故事,为更多人打开科学的大门,助力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②科学普及是科学认知领域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过程的完善。科普场馆是拓展科学见闻的重要科学文化阵地。

③前不久,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作为科普场馆类入选2023年“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作为一家以自然资源为主题建设的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强化地球科学特色,打破高校博物馆的藩篱,向社会开放,使博物馆真正成为让越来越多参观者触碰自然脉搏、坚定文化自信的科普平台。

④如今的科普场馆更加注重传承,成为科学精神的传播之地。围绕“上天、入地、下海、登极”等问题。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推出了“嫦娥五号模拟月壤及陨石展"问道地学启赋长江——地学长江计划展”“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地大人——‘7+2’登山科考专题展览"等20余场特色展览,社会反响强烈。

⑤如今,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科普场馆开始追求参与感,科普全过程贯穿着“体验至上”的用户思维。

(摘编自《让“科普场馆热"持续升温》,《科技日报》2024.3.12)

【材料二】

①“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谈及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全国政协委员、民盟盟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平时打交道最多的研究对象——恐龙,与之有着密切的关联。

②“天文和恐龙,对很多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吸引力很大。"徐星称,孩子在不同的认知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和兴趣。一些有经验的中小学教师可能会把恐龙或者古生物当作抓手,以此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③“让孩子对恐龙感兴趣,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让他们以后去研究恐龙或者古生物学。更大的目标是,通过恐龙这个媒介,让孩子去关注自然。”

④就科学人才的培养,徐星建议,可以利用孩子喜欢的事物去开启科学探究旅程,之后,就要想办法“升级换代”,让孩子们从单纯喜欢一件事物转向科学思维的训练,比如,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探究习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以及培养他们做科学研究需要具备的恒心、细心等品质。

(摘编自《如何给科学教育做加法?》,《中国新闻报》2024.3.20)

【材料三】

①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技术也不断更新和升级。在科学教育中使用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等应用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差异化教学,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②应用智能辅助教学等先进技术,可以开展个性化学习,精准化辅导,拓宽课堂授课范围,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学校也在不断实现教育信息化,建立和完善信息化教育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摘编自《科学教育用心呵护学生成长》,“中国日报网”2024.1.24)

【材料四】

①当前,个别学校采取让学生“看实验"背实验”的方式开展科学教育,饱受诟病。须知,科学教育课堂记背教学不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也难以培育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探究热情的拔犬创新人才,甚至公民的科学素养也难以普遍形成。科学教育要遵循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规律,明确兜范化流程,如“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制定实验计划——执行计划——记录结果——再次执行计划——得出结论——沟通结果"这一教学流程在科学教育中被广泛运用。虽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对课程实施提出了建议,但对教学流程的规范化强调仍有不足,有必要加强科学教育流程规范研究,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指导。

②当前中小学还缺乏合格的科学教育师资,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学校,为科学课配备的并非专业师资。而且,科学教育教学具有专业性,并不是学物理的教师就能教好物理。科学教师需要有遵循科学教育规范化流程教学的意识与能力。同时,科学教育的主题往往是跨学科的。因此,科学教育师资的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既要注重科学教育的专业性,又要重视科学教育的跨学科性。

(摘编自《把握关键环节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中国教育报》2024.3.5)

8.(3分)阅读【材料一】,分析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是如何发挥科普基地的重要作用的。

9.(3分)综合以上材料,请就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青少年科学教育给出你的建议。(三点即可)

10.(2分)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拓展科学见闻的重要科学文化阵地,越来越多的科普场馆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重视“体验至上"的用户思维。

B.对恐龙或者古生物学不感兴趣的孩子可能从根本上就没有办法对自然感兴趣,因此也并不会往科学研究的方向发展。

C.只要学校建立和完善信息化教育平台,就能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从而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D.我国科学教育课程标准针对科学教育提出了统一的教学流程作为模板,各个中小学的老师们都遵照这个流程进行教学。

【答案】8.①强化地球科学特色,向社会开放,打破了高校博物馆的封闭性,使得更多人能够接触到科学知识;②举办多种特色展览,如“嫦娥五号模拟月壤及陨石展”等,让公众在参与中感受科学的魅力。9.[示例]①重视科普场馆的建设和运营;②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兴趣引导;善于运用现代技术辅助科学教育;③加强科学教育教学流程的规范;④培养专业的科学教育师资队伍。10.A

【解析】8.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由材料一第③段“打破高校博物馆的藩篱,向社会开放,使博物馆真正成为让越来越多参观者触碰自然脉搏、坚定文化自信的科普平台"可知,通过加强地球科学特色的展示,高校博物馆向公众开放,打破了以往的封闭状态。这样做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丰富的科学知识;

由材料一第④段“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推出了‘嫦娥五号模拟月壤及陨石展’‘问道地学启赋长江——地学长江计划展’‘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地大人——‘7+2’登山科考专题展览’等20余场特色展览,社会反响强烈”可知,通过策划和举办各种独特的展览,例如“嫦娥五号模拟月壤及陨石展”,公众可以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深入体验科学的魅力。

9.本题考查材料内容及建议。

由材料一首段“作为国家科普教育基地的组成部分,科普场馆正发挥着重要作用”,第②段“科学普及是科学认知领域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过程的完善。科普场馆是拓展科学见闻的重要科学文化阵地"可知,重视科普场馆的建设和运营;

由材料二首段“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第④段“徐星建议,可以利用孩子喜欢的事物去开启科学探究旅程,之后,就要想办法‘升级换代’"可知,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兴趣引导;

由材料三第①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技术也不断更新和升级。在科学教育中使用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等应用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差异化教学,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可知,善于运用现代技术辅助科学教育;

由材料四首段“科学教育要遵循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规律,明确兜范化流程"虽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对课程实施提出了建议,但对教学流程的规范化强调仍有不足,有必要加强科学教育流程规范研究,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指导”可知,加强科学教育教学流程的规范;

由材料四第②段“当前中小学还缺乏合格的科学教育师资,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学校,为科学课配备的并非专业师"因此,科学教育师资的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既要注重科学教育的专业性,又要重视科学教育的跨学科性”可知,培养专业的科学教育师资队伍。

10.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

B.由材料二第③段“让孩子对恐龙感兴趣,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让他们以后去研究恐龙或者古生物学。更大的目标是,通过恐龙这个媒介,让孩子去关注自然"可知,因为材料二中提到让孩子对恐龙感兴趣并不是为了让他们以后去研究恐龙或者古生物学,而是通过恐龙这个媒介,让孩子去关注自然。因此,即使孩子最初对恐龙或古生物学不感兴趣,也不代表他们不会对自然产生兴趣或未来从事科学研究,选项说法有误;

C.由材料三第②段“学校也在不断实现教育信息化,建立和完善信息化教育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可知,虽然材料三中提到学校建立和完善信息化教育平台可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建立平台就一定能实现这些目标。这需要综合考虑教育资源的质量、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态度等多种因素。选项“只要……就……"说法绝对化;

D.由材料四第①段“这一教学流程在科学教育中被广泛运用。虽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对课程实施提出了建议,但对教学流程的规范化强调仍有不足,有必要加强科学教育流程规范研究,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指导”可知,选项“各个中小学的老师们都遵照这个流程进行教学"说法不准确;

故选A。

(二)(本题14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是谁站在春风里

沈轶伦

①起风的时候,我想到童年那阵风。

②那阵风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我上学的时候都感到后背有推力。回到家,爸爸站在阳台上,对房间里的我说:“快来放鹞子呀!”

③我走到阳台上,风用我的头发蒙住了我的眼睛。爸爸递过来一只塑料袋,让我握着它的拎手;感受

风的力气。风,就像游戏场上的小霸王一样,一下子被我们的新玩具吸引了。它什么都不顾了,也不去吹树了,也不去吹路人了,马上来争夺。我甩着头发,睁开眼睛,和爸爸两个人各执塑料袋的一只拎手,与风拔河。塑料袋被灌满,鼓鼓囊囊像一面帆,像有一群活物躲在里面乱钻。我们一起松手,风立刻裹着它的战利品跑远了。

④塑料袋在风里打转、舞蹈、忽上忽下,几乎要落到地面,旋即又飞扬起来。我们目送它越来越远,变成空中一个小小的斑块。

⑤“你难道没有放过真正的风筝吗"在乡野长大的朋友问我。

⑥“没有啊,我没有放过风筝。”我说。

⑦在城市里长大的我没有放过风筝,没有在田野里打过滚,没有爬过树,也没有在河流湖泊.里游过泳。——所以我总记得童年那阵风;以及向来沉稳的父亲忽然而至的童趣。

⑧“那你们是怎么长大的呢"

⑨“在房间里玩玩具,后来是看电视、电脑。总之,是在室内。”

⑩看到朋友摇着头,我像要挽回什么形象那样地补充说:“所幸,我还有阳台。"

那个阳台成了我距离真实世界最近的观测点位。夏天的时候,雷雨砸在栏杆上,扬起一阵灰尘的气息。秋天,楼下行道树的落叶会被吹上来,落下金色和艳丽的红,也落下种子——不然怎么解释我们的花盆里长出了我不认识的野草自然,野草不会承认自己是野草,它们奋力拔节,和一切被人类认为昂贵或者正宗的植物一样,扎下根去,然后拔节。

我在阳台上种豌豆和青菜,也在阳台上养西瓜虫和蚕宝宝。学校的老园丁捉到过一只小白鼠,把它送给了我。我把它养在阳台上。但后来它不见了。关着它的纸盒子上没有被咬出洞,盖在纸盒子上的石头也没挪过位置。这真是个谜。

也许我早就知道答案了,因为一只野猫曾从我家栏杆上踮着脚尖悄无声息走过。我在窗内做功课,它看看我,我看看它。我略动一动,它就动一动。我站起来,它纵身一跃跑了。

祖父母曾经一度每天定时定点在阳台上撒一把米。久而久之,一群麻雀会定时定点聚集在我家阳台上。那一小方天地由此丰富起来,它有常住居民——花盆里的植物和花盆里的虫;也有访客——来来往往的动物和飘来复去的种子。阳台让我理解鲁迅的百草园,也让我能推测萧红玫瑰花开的后园。很多次,我都觉得它是我的魔术柜,推开阳台门,我就可以通往另一个纳尼亚王国---或者,它是哆啦A梦的书桌抽屉,可以在无垠的宇宙里充作飞船驾驶舱。

大约是在放飞塑料袋的那个季节,我和爸爸说,既然每天麻雀都来,那我们给它们做个窝吧——其

实就是一只钻了孔的空鞋盒,我们把它塞在晾衣架的上方。果然,很快那里头有了声响。我在窗内念书,看到鞋盒小孔上,时不时露出一只褐色的小脑袋。天气变暖的时候,能看到麻雀夫妇结伴回来。在由水泥浇筑的民居森林里,我也终于可以对诗歌里“春光入户时,燕子衔泥来”的田园场景有了具体的想象。

父母呼唤我过去看。我轻轻打开鞋盒,闻到一股鸟毛的味道。短短一两周的工夫,原本空空如也的鞋盒里装满了草,成了一个闪闪发亮的微观世界,它是暖的。中间是一窝刚出壳的雏鸟,它们闭着眼睛乱叫,下意识拍动着没有羽毛的翅膀。蓝紫色皮肤下,小小的心脏搏动.清晰可见。我拿起一只放在手心里,它也是暖的。

“不可以去碰的,你知道吗"朋友听到这里打断我,“沾染了人的气味后,它们的父母会不要这些小鸟的。”

是吗我并不知道啊。我也没有办法坐时光机去警告童年的自己了。我记得我们把那只鞋盒盖好盒盖,平放在阳台搁板上。第二天早上,我们再去看时,盒内的草上凝结了露水,色调暗淡,仿佛它们自己也知道被遗弃了。雏鸟一只也不见了。那一晚,到底是麻雀父母带走了它们,还是野猫悄无声息上来果了腹

几十年过去了,我还会不断在梦里走上楼梯,走进这间房,走过去推开阳台门,我又一次站在阳台上。又是春天了,风好大。

我们俯视一只小小的鞋盒,它被一根一根的草填满过,从空空四壁变成了小窝。那间小屋里,也曾被填满我们视若珍宝的东西和一桩又一桩小事,从一间空房成为一个家。然后,我们搬走了。我们都不在的时候,野猫大概还会如常上来吧,像吃掉老鼠和雏鸟一样,它踮着脚尖过来,吃掉了我的影子、我的回忆,吃掉了我的时间。

春风有信,年复一年会来。它是永恒的贪玩的孩子,裹挟吹起它感兴趣的一切。我却不能重新站在阳台上,不能重新变成一个和风玩耍的小人,不能再去放飞一只塑料袋。

(摘编自《解放日报》朝花周刊,2024年3月28日,有删改)

11.(3分)作者说“所幸,我还有阳台"。请阅读全文,简要概括童年的“我”在阳台上做过哪些事情。

12.(3分)文章第③段通过生动而富有想象力的描写,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风的力量。请你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各写一条赏析性批注。

13.(3分)小语同学给下面的句子做了朗读设计,请你分析她这样设计的原因,并针对朗读的语调、语气给出建议。(“."表示重音;“ˇ”表示停顿;“^"表示连接。)

在城市里长大的我没有^放过风筝,没有^在田野里打过滚,没有^爬过树,也没有^在河流湖泊里游过泳。——所以ˇ我总记得童年那阵风,以及向来沉稳的父亲忽然而至的童趣。

14.(2分)谈谈你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15.(3分)这篇文章缺失了结尾段,下面两段文字,哪一段文字更适合作为本文的结尾?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阐述你选择的理由。

【甲】

愿那对麻雀后来再建新窝。愿雏鸟饶恕我无心的过失。愿春风再来的时候,每样东西都能再次找到合适的地方。让那被春风偶然吹起、偶然落入我们花盆的种子,偶然再发芽吧。

【乙】

春风再起,我站在时光的交汇处,心中涌动着对童年的怀念。那些与风相伴的日子,成为我心中永恒的春天。

【答案】11.①“我”和爸爸在阳台放塑料袋;②“我"在阳台种豌豆和青菜,养西瓜虫和蚕宝宝,以及养小白鼠;③“我”和爸爸在阳台用鞋盒给麻雀做了个窝。12.例如: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和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的大;还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我"和父亲在阳台放塑料袋的情景,充满童真童趣。13.“没有”和“也没有"应重读,强调了生长在城市里的“我”缺失了童真童趣,在它们的后面“放过风筝"在田野里打过滚”“爬过树"在河流湖泊里游过泳”可轻读,体现出这些童趣的平常,“所以"后面停顿,引出并强调后面的内容。14.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流逝和无法挽回的遗憾。野猫这一形象在文中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和对过去时光的珍视。15.例如:甲段更适合作为文章的结尾。甲段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升华了文章的主题。“让那被春风偶然吹起、偶然落入我们花盆的种子,偶然再发芽吧”与文章标题“是谁站在春风里"相呼应。(回答乙段合适也可以,可从文章的内容和主旨等角度来分析)

【解析】11.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

结合第②段“那阵风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我上学的时候都感到后背有推力。回到家,爸爸站在阳台上,对房

间里的我说:‘快来放鹞子呀’”,第③段“我走到阳台上,风用我的头发蒙住了我的眼睛。爸爸递过来一只塑料袋,让我握着它的拎手;感受风的力气"我甩着头发,睁开眼睛,和爸爸两个人各执塑料袋的一只拎手,与风拔河。塑料袋被灌满,鼓鼓囊囊像一面帆,像有一群活物躲在里面乱钻”可概括为:“我"和爸爸在阳台放塑料袋;

结合第段“我在阳台上种豌豆和青菜,也在阳台上养西瓜虫和蚕宝宝。学校的老园丁捉到过一只小白鼠,把它送给了我。我把它养在阳台上”可概括为:“我"在阳台种豌豆和青菜,养西瓜虫和蚕宝宝,以及养小白鼠;

结合第段“大约是在放飞塑料袋的那个季节,我和爸爸说,既然每天麻雀都来,那我们给它们做个窝吧——其实就是一只钻了孔的空鞋盒,我们把它塞在晾衣架的上方”可概括为:“我"和爸爸在阳台用鞋盒给麻雀做了个窝。

1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作答时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赏析。

例如:这里运用了大量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风拟人化,例如“风用我的头发蒙住了我的眼睛”“风,就像游戏场上的小霸王一样,一下子被我们的新玩具吸引了。它什么都不顾了,也不去吹树了,也不去吹路人了,马上来争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的大,体现了童真童趣。

又如:这里运用一系列的动作,例如“我甩着头发,睁开眼睛,和爸爸两个人各执塑料袋的一只拎手,与风拔河”,这里运用了动作描写,“甩"睁”“执"等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和“爸爸"迎着风放塑料袋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的回忆和怀念之情。

13.本题考查朗读设计。

这里连用四个“没有”强调了“我"在城市里长大失去了童年该有的童趣,因此“没有”和“也没有"应重读,情感不断递进;“放过风筝”“爬过树"在河流湖泊里游过泳”是列举童年生活中该有的童真童趣,体现出“我"对充满童真童趣的童年的渴望,“所以”后面停顿,语速放缓,意在突出后面的内容“我总记得童年那阵风,以及向来沉稳的父亲忽然而至的童趣"。

14.本题考查理解句子。

作者用“吃掉我的影子、我的回忆、我的时间”来形象地描绘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消逝。这句话在文章中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流逝和无法挽回的遗憾。野猫在这里成为时间的象征,它无声无息地吞噬着过去的一切,让作者感到无法挽回的失落和无奈,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和对过去时光的珍视。

15.本题考查结尾段作用分析。作答时从甲乙中任选一个作为结尾,结合文章内容来分析即可。

示例一:甲段更适合作为文章的结尾。甲段以“愿"字开头,通过排比句式,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种表述方式不仅呼应了文章中对自然和生命的关注,还展现了作者的反思和成长,还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同时,“让那被春风偶然吹起、偶然落入我们花盆的种子,偶然再发芽吧”一句,巧妙地借用了春风和种子的意象,寓意着生命的循环和希望的延续,与文章标题“是谁站在春风里"相呼应,给人以无限遐想和感悟的空间。

示例二:乙段更适合作为文章的结尾。乙段文字以“春风再起”开头,巧妙地与文章标题“是谁站在春风里"相呼应,表达了对童年的深切怀念。同时,“永恒的春天”这一结尾,诗意而深刻地描绘了童年时光在作者心中留下的永恒印记,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古诗文阅读】(共6题,计17分)

(三)(本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班超字仲升,扶风①平陵人,徐令②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③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④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⑤、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⑥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

(选自范晔《后汉书班超传》,有改动)

【注释】①扶风:汉朝郡名,今宝鸡市扶风县。②徐令:班超的父亲班彪曾任徐县县令。③执:操持,做。④固:班超的哥哥班固,《汉书》的作者。⑤傅介子:傅介子、张骞都是西汉外交家,都因出使西域有功而封侯。⑥研:同“砚"。

16.(4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不耻劳辱()(2)尝辍业投笔叹曰()

(3)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4)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17.(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受直以养老母"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境过清B.策之不以其道C.属予作文以记之D.皆以美于徐公

18.(4分)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2)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19.(2分)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班超的性格特点。(回答两点即可)

【答案】16.以……为耻停止效法、学习怎么17.C18.(1)(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关注生活中的小细节。

(2)家境贫寒,(班超)常常被官府雇佣去抄写来供养(母亲)。19.示例:从“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可以看出班超吃苦耐劳;从“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可以看出班超胸怀大志;从“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可以看出班超孝顺。(回答两点即可)

【解析】1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不以劳动为耻辱。耻:以……为耻。

(2)句意:他曾经停止工作,将笔扔置一旁叹息。辍:停止。

(3)句意:总应该学学在国外建功立业的傅介子和张骞。效:效法、学习。

(4)句意:怎么能够老是干这笔墨营生呢?安:怎么。

17.本题考查词的意义和用法。

受直以养老母(句意):以此所得来供养老母。以:连词,表目的,翻译成“来”。

A.句意: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凄清。以:连词,表原因,翻译成“因为"。

B.句意: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以:介词,表示方式、方法,翻译成“用”。

C.句意: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以:连词,表目的,翻译成“来"。

D.句意:(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介词,表示比较,翻译成“比”。

故选C。

18.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注意:

(1)为:做。大志:远大的志向。修:讲究。

(2)贫:贫穷。佣:雇佣。以:连词,表目的,翻译成“来"。供养:谋生。

19.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根据“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可知,班超有远大志向,并且不拘小节,不太在意琐碎的事情;根据“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屈辱”“受直以养老母"可知,班超在家中孝顺勤劳,吃苦耐劳,为人谨慎;根据“有口辩,而涉猎书传”可知,他有口才,广泛阅读书籍,知识面广。

【点睛】参考译文:

班超,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他为人有大志向,不拘小节;然而内心孝顺细心,在家中常常做一些很辛苦的事,不以劳动为耻辱。班超很有口才,广泛阅览了许多书籍。汉明帝永平五年,班超的哥哥班固受朝廷征召前往担任校书郎,他便和母亲一起随从哥哥来到洛阳。因为家中贫寒,他常常受官府所雇以抄书来谋生糊口,天长日久,非常辛苦。他曾经停止工作,将笔扔置一旁叹息道:“身为大丈夫,虽没有什么突出的计谋才略,总应该学学在国外建功立业的傅介子和张骞,用来封侯晋爵,怎么能够老是干这笔墨营生呢?"周围的同事们听了这话都笑他。班超便说道:“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怀呢?”过了好久,明帝有一次问起班固:“你弟弟如今在哪里?"班固回答说:“在帮官府抄书,以此所得来供养老母。”于是明帝任命班超为兰台令史。

(四)(本题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0.(2分)下列诗句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包含的理趣最接近的一项是()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其一))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21.(3分)中国是酒的故乡,酒和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本诗和李白的《行路难》(其一)都提到了饮酒的场面,但蕴含的情感并不同。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中含酒的诗句分别蕴含了作者怎样不同的情感?

【答案】20.A21.《行路难》(其一)中“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的“酒"写出了宴会的丰富

奢华,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无心品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压抑;《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的“酒"体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解析】20.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包含的理趣是: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A.句意: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江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

B.句意: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哲理:这句诗描绘了春天初至时,自然界中的生物如何敏锐地感知到季节的变换。它告诉我们,要像鸭子那样,敏锐地察觉和把握生活中的细微变化,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新的挑战。

C.句意: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哲理:这句诗以池塘的水为喻,说明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和进步。它强调了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重要性。

D.句意: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哲理:这句诗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对事物或问题的认识可能受到自身所处位置和视角的限制。要想全面地了解一个事物或问题,我们需要跳出自己的舒适区,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去观察和思考。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有开放的心态,勇于接受新的观点和看法。

故选A。

21.本题考查诗歌情感主旨。

本诗和李白的《行路难》(其一)都提到了饮酒的场面,但蕴含的情感并不同。

本诗中“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的意思是: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其中“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而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的意思是:酒樽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诗人以叙事开篇,开头以夸张笔法领起,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以乐景写哀情,用盛宴衬托诗人内心的矛盾痛苦,强化了哀的程度。

四、作文(共50分)

22.阅读以下材料,从中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点,把你的故事或感悟写出来。

人生如登山,或许因为太在意登上山顶,我们往往没有慎重选择路径就匆匆出发。于是,有人踏上大道,有人走进小路,有人奔向捷径,有人闯入险途。有的路平坦而通畅,带给你的是安稳或者平庸;有的路峰岖而险峻,带给你的是精彩或者伤害,选择的路合适,你会顺利登上山顶;选择的路不合适,即使登上山顶,也会遍体辨伤,决定人生状态的不是山顶,是你选择的过通向山顶的那条路。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③卷面整洁,字迹清楚;④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选择

命运由自己决定,生活由自己选择。

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难题时,是进还是退,是坚持还是放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在历史的舞台上,演绎了一幕幕悲喜剧……

在十字路口上,一切都很迷茫……

项羽,一个力能扛鼎的勇士,一个豪气冲天的霸王,是你用手中的剑,结束了秦的暴政,也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我们佩服你的勇气,敢以数千江东子弟为本,几番征战,浴血沙场。当你站在秦朝皇宫前,宣告秦的灭亡时,我们称赞你的睿智。荣誉背后,是异常艰难的抉择:起义成功了,那还好说,若是起义不成功呢?灭九族、五马分尸这些酷刑,就会出现在自己眼前。我想:项羽那时的手肯定万分沉重,因为它寄托了太多的希望与彷徨。平淡地生,平淡地死,平淡地在时间的长河中消失。

但你没有,你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反抗。

历史证明:项羽是对的。人,就要有冒险的勇气,摔倒了,再爬起来,努力向前冲。不管代价有多大!

李白,一个至今还在文坛上闪烁着光辉的名字,一个刚正不阿的诗仙,是你手中的笔,生出了最美丽的诗篇,结出了最丰满的硕果!千里迢迢赶来,怀着雄心壮志走入朝廷,你期盼着自己的才华有所发挥,希望为国为民尽绵薄之力。然而现实总是很残酷,将你的理想击得粉碎。朝堂之上,人心险恶,率真的你却没有防备之心,于是,小人在皇上面前挖苦、贬低你。你,却冷冷一笑,眼中满是蔑视。最终,他们的目的达到了,你的仕途生涯结束了,面对那些窃笑的小人,你沉默了。良久,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你走了出去,眼中,分明饱含着泪水。

李白可以选择低头,逢迎权势,这样,就可以在朝堂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获得高官厚禄,不愁吃穿。

但你没有:你不与这些小人同流合污,倒也轻松自在!

你大步地走了,夕阳的余晖,给你的背影镀上了亮丽的色彩。

你游遍了大江南北,收获了不尽的才思,留下了不朽的诗篇,至今仍散发着芬芳。

官,可以不做;心,却不能失去。

事实证明:李白是对的。人,就要有放弃的决心,不管前面有多大的诱惑,该放手时就放手,头也不回向前走!

青春的路上,一切都由自己掌握,当我们踏上一条路时不应后悔,迷雾终会散去,前方将是光明。

人生如诗,岁月如歌。

我们依然前行着,走着自己所选择的路,跟随着时间的脚步,逐渐长大。前途未知,心中却不迷茫,因为有人说过:层层黑夜是黎明的前奏。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一、审题。首先仔细研读材料,通过事件挖掘背后的主题。综观整则材料,不难从中找出关键句“决定人生状态的不是山顶,而是你选择的通向山顶的那条路”,关键词就是“选择"。这就为作文的立意确定了方向。生活中充满了选择,也可以说人生无时无刻不在选择:有生与死的选择,是与非的选择,义与利的选择,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选择,个人既得利益与国家利益的选择,创新与守旧的选择,奉献与索取的选择,安逸与进取的选择等等。要选择,须先做出判断,肯定会有扬弃,随之带来的可能还有阵痛。所以,选择者除了要有长远的眼光,头脑须清醒外,还必须要有勇气,有魄力。最终如何选择,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选材。由于不限文体,长于记叙、抒情的同学可以就平日学习生活中某一件面临选择的事情展开来写,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记叙时一定要把选择者面临选择时矛盾的心理状态渲染出来。也可以写一篇“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会有不同人生”为主题的文章。语言要生动、形象,另外要挖掘出选择背后的思想意义和社会价值。而关心时事、长于议论的同学,可以就生活种某一关于选择的事例,挖掘其涵义,选择最佳的立意和观点。2024年新中考语文模拟卷(三)(陕西卷)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7题,计31分)

(本题4分)秦秦从网上搜集并摘抄了下面一段资料,请你帮他解决遇到的文字问题。

“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神话瑞兽之一,龙纹样的起源可追sù至远古图腾崇拜时期。考古学发现,早在新石器晚期的彩陶上就出现了简化的龙形图案。随着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龙”从原始图腾演化成为皇权的象征,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并在朝代更迭中逐步演化。其成熟期唐宋的“龙"已成为国家权威的标志,并广泛应用在宫廷装饰和皇家用品之中。dǐng盛时期明清的“龙”纹样,其应用程度达到了顶峰,并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1.(2分)请根据语境,写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1)“龙"从原始图腾演化成为皇权的象征,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

(2)并在朝代更迭中逐步演化。()

2.(2分)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1)追sù_________(2)dǐng盛

3.(本题6分)经典诗文默写。【在(1)~(6)题中,任选四题;在(7)~(8)题中,任选一题】

(1)___,蒹葭杨柳似汀洲。(许浑《咸阳城东楼》)

(2)___,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3)沉舟侧畔千帆过,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___,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5)小园几许,___。(秦观《行香子》)

(6)朝而往,暮而归,___,而乐亦无穷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7)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表现了尝遍心酸后无可奈何的复杂况味,体现了“愁”的深沉博大的诗句是:___,___。

(8)美好的景色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张岱《湖心亭看雪》“___,___"一句描绘了天地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

4.(本题5分)请根据你对朱自清的《经典常谈》的阅读积累,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

(1)(2分)材料一中应填入方框中的字是“”,它的本义是“"。

材料二:

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诗了。但记录的人似乎并不是因为欣赏的缘故,更不是因为研究的缘故。

(2)(3分)朱自清认为最初记录歌谣的人“似乎并不是因为欣赏的缘故”,那么是因为什么呢?请根据你对《经典常谈》中《〈诗经〉第四》这一篇章的阅读,简要概括。

5.(本题7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理想信念伴随着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凝结成巨大的精神力量。②这个精神力量,激励着长征路上的红军一路向前:这个精神力量,鼓舞着抗美援朝的战士们顽强战斗……③一百年来,理想信念如火炬,又如明灯,激励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奋斗历程。④让理想信念触及灵魂、洗礼精神,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______,在困难和挑战面前______。

(1)(2分)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1分)第②句中的“一路向前"和“顽强战斗”短语类型相同,是短语。

(3)(2分)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2分)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④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勇往直前___B.站稳脚跟

6.(本题4分)热爱戏曲的他认为,在这场青春献礼活动中,应该有艺术风采的展现。请你帮助他完成以下两项任务。

(1)(2分)陕西秦腔形于秦,精于汉,昌于唐,完于元,熟于明,广于清,几经演变,蔚为大观。唱腔高亢激越,既有粗犷豪放的一面,又有细腻婉约的一面,其独特的音乐风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请你从上文中把表现秦腔唱腔特点的一个四字词语正确、工整、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2)(2分)拟写对联,可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他为此次活动拟写了上联,请你补写下联。

上联:人物角色折射多样风采

下联:

7.(本题5分)青春风采应当绽放于舞台,同学们打算参加学校组织的毕业晚会,请你参与到节目的准备工作中。

(1)(2分)下面是九年级(1)班同学们演绎的十年后相聚的舞台剧片段,请根据上下文情境和提示,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场景:十年后校园一角,老师和学生守约相聚。

班长:(激动地)时间似水,岁月如梭,转眼十年,我们如约而聚。欢歌笑语,祝福声声,让我们将内心的思念畅快表达。

同学们:(齐声地)感谢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铸就了我们现在美好生活的根基。(幸福地偎到老师身边坐下)

老师:(A)(填写老师此时的情绪)十年奋斗,十年辉煌,看到你们取得的成绩,我备感骄傲!

……

班长:(激昂地)请各位同学站在今天的起点上,面向未来,许下我们的诺言:B_________________。

(2)(3分)作为晚会主持人,请你为下面两个节目拟写一段串词。

古筝演奏《高山流水诉别离》合唱《把未来点亮》

二、阅读(共14题,计39分)

【现代文阅读】(共8题,计22分)

(一)(本题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①作为国家科普教育基地的组成部分,科普场馆正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全国科普场馆加快建设,因地制宜深化展陈设计,推动资源共享,讲好科普故事,为更多人打开科学的大门,助力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②科学普及是科学认知领域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过程的完善。科普场馆是拓展科学见闻的重要科学文化阵地。

③前不久,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作为科普场馆类入选2023年“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作为一家以自然资源为主题建设的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强化地球科学特色,打破高校博物馆的藩篱,向社会开放,使博物馆真正成为让越来越多参观者触碰自然脉搏、坚定文化自信的科普平台。

④如今的科普场馆更加注重传承,成为科学精神的传播之地。围绕“上天、入地、下海、登极”等问题。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推出了“嫦娥五号模拟月壤及陨石展"问道地学启赋长江——地学长江计划展”“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地大人——‘7+2’登山科考专题展览"等20余场特色展览,社会反响强烈。

⑤如今,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科普场馆开始追求参与感,科普全过程贯穿着“体验至上”的用户思维。

(摘编自《让“科普场馆热"持续升温》,《科技日报》2024.3.12)

【材料二】

①“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谈及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全国政协委员、民盟盟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平时打交道最多的研究对象——恐龙,与之有着密切的关联。

②“天文和恐龙,对很多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吸引力很大。"徐星称,孩子在不同的认知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和兴趣。一些有经验的中小学教师可能会把恐龙或者古生物当作抓手,以此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③“让孩子对恐龙感兴趣,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让他们以后去研究恐龙或者古生物学。更大的目标是,通过恐龙这个媒介,让孩子去关注自然。”

④就科学人才的培养,徐星建议,可以利用孩子喜欢的事物去开启科学探究旅程,之后,就要想办法“升级换代”,让孩子们从单纯喜欢一件事物转向科学思维的训练,比如,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探究习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以及培养他们做科学研究需要具备的恒心、细心等品质。

(摘编自《如何给科学教育做加法?》,《中国新闻报》2024.3.20)

【材料三】

①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技术也不断更新和升级。在科学教育中使用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等应用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差异化教学,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②应用智能辅助教学等先进技术,可以开展个性化学习,精准化辅导,拓宽课堂授课范围,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学校也在不断实现教育信息化,建立和完善信息化教育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摘编自《科学教育用心呵护学生成长》,“中国日报网”2024.1.24)

【材料四】

①当前,个别学校采取让学生“看实验"背实验”的方式开展科学教育,饱受诟病。须知,科学教育课堂记背教学不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也难以培育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探究热情的拔犬创新人才,甚至公民的科学素养也难以普遍形成。科学教育要遵循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规律,明确兜范化流程,如“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制定实验计划——执行计划——记录结果——再次执行计划——得出结论——沟通结果"这一教学流程在科学教育中被广泛运用。虽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对课程实施提出了建议,但对教学流程的规范化强调仍有不足,有必要加强科学教育流程规范研究,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指导。

②当前中小学还缺乏合格的科学教育师资,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学校,为科学课配备的并非专业师资。而且,科学教育教学具有专业性,并不是学物理的教师就能教好物理。科学教师需要有遵循科学教育规范化流程教学的意识与能力。同时,科学教育的主题往往是跨学科的。因此,科学教育师资的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既要注重科学教育的专业性,又要重视科学教育的跨学科性。

(摘编自《把握关键环节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中国教育报》2024.3.5)

8.(3分)阅读【材料一】,分析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是如何发挥科普基地的重要作用的。

9.(3分)综合以上材料,请就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青少年科学教育给出你的建议。(三点即可)

10.(2分)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拓展科学见闻的重要科学文化阵地,越来越多的科普场馆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重视“体验至上"的用户思维。

B.对恐龙或者古生物学不感兴趣的孩子可能从根本上就没有办法对自然感兴趣,因此也并不会往科学研究的方向发展。

C.只要学校建立和完善信息化教育平台,就能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从而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D.我国科学教育课程标准针对科学教育提出了统一的教学流程作为模板,各个中小学的老师们都遵照这个流程进行教学。

(二)(本题14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是谁站在春风里

沈轶伦

①起风的时候,我想到童年那阵风。

②那阵风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我上学的时候都感到后背有推力。回到家,爸爸站在阳台上,对房间里的我说:“快来放鹞子呀!”

③我走到阳台上,风用我的头发蒙住了我的眼睛。爸爸递过来一只塑料袋,让我握着它的拎手;感受风的力气。风,就像游戏场上的小霸王一样,一下子被我们的新玩具吸引了。它什么都不顾了,也不去吹树了,也不去吹路人了,马上来争夺。我甩着头发,睁开眼睛,和爸爸两个人各执塑料袋的一只拎手,与风拔河。塑料袋被灌满,鼓鼓囊囊像一面帆,像有一群活物躲在里面乱钻。我们一起松手,风立刻裹着它的战利品跑远了。

④塑料袋在风里打转、舞蹈、忽上忽下,几乎要落到地面,旋即又飞扬起来。我们目送它越来越远,变成空中一个小小的斑块。

⑤“你难道没有放过真正的风筝吗"在乡野长大的朋友问我。

⑥“没有啊,我没有放过风筝。”我说。

⑦在城市里长大的我没有放过风筝,没有在田野里打过滚,没有爬过树,也没有在河流湖泊.里游过泳。——所以我总记得童年那阵风;以及向来沉稳的父亲忽然而至的童趣。

⑧“那你们是怎么长大的呢"

⑨“在房间里玩玩具,后来是看电视、电脑。总之,是在室内。”

⑩看到朋友摇着头,我像要挽回什么形象那样地补充说:“所幸,我还有阳台。"

那个阳台成了我距离真实世界最近的观测点位。夏天的时候,雷雨砸在栏杆上,扬起一阵灰尘的气息。秋天,楼下行道树的落叶会被吹上来,落下金色和艳丽的红,也落下种子——不然怎么解释我们的花盆里长出了我不认识的野草自然,野草不会承认自己是野草,它们奋力拔节,和一切被人类认为昂贵或者正宗的植物一样,扎下根去,然后拔节。

我在阳台上种豌豆和青菜,也在阳台上养西瓜虫和蚕宝宝。学校的老园丁捉到过一只小白鼠,把它送给了我。我把它养在阳台上。但后来它不见了。关着它的纸盒子上没有被咬出洞,盖在纸盒子上的石头也没挪过位置。这真是个谜。

也许我早就知道答案了,因为一只野猫曾从我家栏杆上踮着脚尖悄无声息走过。我在窗内做功课,它看看我,我看看它。我略动一动,它就动一动。我站起来,它纵身一跃跑了。

祖父母曾经一度每天定时定点在阳台上撒一把米。久而久之,一群麻雀会定时定点聚集在我家阳台上。那一小方天地由此丰富起来,它有常住居民——花盆里的植物和花盆里的虫;也有访客——来来往往的动物和飘来复去的种子。阳台让我理解鲁迅的百草园,也让我能推测萧红玫瑰花开的后园。很多次,我都觉得它是我的魔术柜,推开阳台门,我就可以通往另一个纳尼亚王国---或者,它是哆啦A梦的书桌抽屉,可以在无垠的宇宙里充作飞船驾驶舱。

大约是在放飞塑料袋的那个季节,我和爸爸说,既然每天麻雀都来,那我们给它们做个窝吧——其实就是一只钻了孔的空鞋盒,我们把它塞在晾衣架的上方。果然,很快那里头有了声响。我在窗内念书,看到鞋盒小孔上,时不时露出一只褐色的小脑袋。天气变暖的时候,能看到麻雀夫妇结伴回来。在由水泥浇筑的民居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