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幼机构传染病培训课件_第1页
托幼机构传染病培训课件_第2页
托幼机构传染病培训课件_第3页
托幼机构传染病培训课件_第4页
托幼机构传染病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托幼园所常见传染性疾病的管理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樊欣病毒性传染病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细菌性传染病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性痢疾寄生虫病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麻疹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诊性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病因一种RNA病毒,仅一个血清型离开人体极难生存在低温下生存较久麻疹流行季节及易感年龄冬、春最多见多发生在6个月至2岁3岁以下未患过麻疹的儿童易感治愈后获终身免疫麻疹易感性、发病及病死率麻疹传染性很强,人类易感大流行中,易感儿90%以上可发病托幼机构可100%发病小儿传染病中,麻疹的病死率最高,可损害机体免疫系统数月麻疹临床表现1、潜伏期:10~12日2、前驱期:3~5日。发热38~39℃,伴上感症状,3~4日后,鼻炎、咳嗽加重,眼结膜充血,麻疹黏膜斑(Koplik斑)。3、发疹期:按耳后、前额、发际、脸部蔓延至胸、背、躯干、四肢的顺序出诊,为稠密的丘疹样皮疹。持续3~4日。麻疹4、恢复期:皮疹出齐后皮疹消退,体温下降,按出诊顺序消退。退热后2~3日皮疹全退,有糠麸样脱屑伴色素沉着,1~2周后完全消失。麻疹并发症:30%

腹泻肺炎喉炎口腔溃疡耳部、眼睛的感染脑炎麻疹预防主动免疫:接种疫苗2剂被动免疫:丙种球蛋白一般防疫措施:隔离至出疹后至少5日,易感接触者检疫3~4周风疹风疹病毒引起,传染性麻疹较小直接接触传染6个月至学龄前期儿童易感冬、春两季多见可获持久免疫风疹临床表现潜伏期10~21日咳嗽、流涕、发热等,体温38~39℃发热当日或次日出现稀疏斑丘疹,1日内布满全身皮疹出齐退热,皮疹第2日消退,不伴脱屑、色素沉着伴耳后或枕后淋巴结肿大,2~7日消退风疹预防接种疫苗:1剂治疗一般症状轻,无需特殊治疗,对症水痘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经飞沫传播,传染力强多见于2~6岁儿童夏季少见,其他季节均可发生病愈或终身免疫水痘临床表现潜伏期:2~3周皮肤小红疹,1日后水疱,1~2日,水疱混浊,继而水疱中央凹陷,干燥结痂皮疹陆续出现,同一区同时可见多样皮疹经2~7天,全身均可出疹,黏膜可见结痂2~3周脱落,伴瘙痒水痘预防疫苗接种:1剂患儿隔离至皮疹结痂脱落,约2周接触者检疫3周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两季多见病儿发病前6日至肿胀消退为止均有传染性任何年龄均可感染,5~15岁最多见感染后可获终身免疫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表现潜伏期:8~28日,一般为2~3周前驱期:多数无前驱症状,少数有发热、厌食、头痛等症状腮肿期:发热,可高热达38~40℃腮腺肿胀,由一侧发展为两侧,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大,表面皮肤不发红,4~5天开始消退,病程7~12天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脑膜脑炎:儿童多见睾丸炎或卵巢炎:青春期病人多见急性胰腺炎:小儿少见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接种疫苗隔离至腮腺消肿后1周对有接触史的易感者检疫21日脊髓灰质炎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夏秋季多见大部分为隐性感染(90~95%),发病者有瘫痪型(0.15~2%)及无瘫痪型、顿挫型(4~8%)6个月至5岁儿童对本病普遍易感脊髓灰质炎临床表现潜伏期:5~14日,波动于3~35日前驱期: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1~4日症状消失,不发展者为顿挫型瘫痪前期:热退后1~6日,再发热,出现嗜睡、肌肉疼痛脊髓灰质炎瘫痪期:发热3~4日后出现弛缓性瘫痪,逐渐加重,退热48小时后瘫痪不再进展。瘫痪为分布不规则,不对称,多为单侧下肢瘫痪恢复期:瘫痪后1~2周肌群开始恢复功能,1~2月恢复最快,多数病儿一年内恢复后遗症期:神经细胞伤害严重,受害肌群功能未恢复者,形成顽固性瘫痪,表现为肢体萎缩及变形脊髓灰质炎预防接种疫苗:口服糖丸,强化服苗隔离病儿,自发病起不少于40天接触者检疫21天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通过蚊虫为媒介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夏季高发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2~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感染后获较持久免疫力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表现潜伏期:4~21日,一般10~14日初期:起病急,高热39~40℃,伴头痛、恶心、呕吐,嗜睡或精神倦怠。病程1~3日极期:病程4~10日,表现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呼吸衰竭及神经系统症状等恢复期:体温下降,精神好转,多于2周左右恢复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灭蚊疫苗接种:减毒2剂,灭活3剂隔离患儿至体温正常,不检疫病毒性肝炎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传染病经过粪-口、血液或体液传播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分为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甲、戊型表现为急性肝炎,乙、丙、丁型为慢性肝炎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潜伏期:平均甲肝30日,乙肝70日,丙肝50日,戊肝40日急性肝炎:总病程2~4月黄疸前期:起病急,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腹痛、尿色逐渐加深等黄疸期:发热减退,尿色继续加深,巩膜、皮肤黄染,肝肿大,有压痛病毒性肝炎恢复期:黄疸消退,症状减轻至消失,肝、脾回缩,肝功能逐渐正常。本期持续2周至4个月急性乙肝起病较慢,常无发热,常有皮疹、关节痛等,部分病例转变为慢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小儿免疫反应较低,多为隐性感染病毒性肝炎预防隔离患者疫苗接种:甲肝疫苗1~2剂、乙肝疫苗3剂甲肝:隔离自发病起不少于40天,慢性者活动期要隔离,连续3月功能正常;接触者检疫42天

手足口病病原体由肠道病毒(CoxA16、EV71)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病

潜伏期为2~10天,多为3~5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

手足口病

传播途径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手足口病

易感性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国外文献报道,每隔2~3年可流行一次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分布广泛,无明显的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亦可发生聚集发病现象。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规模流行。手足口病

防控措施

1、根据病例临床特征,结合流行病学史,对手足口病病例进行临床诊断。

临床特征: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手足口病

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手足口病

2、轻症病例以门诊对症治疗为主。对重症病例(出现神经症状或心血管症状等)住院治疗,重点救治。

3.、强化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避免院内交叉感染。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手足口病

个人预防措施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手足口病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手足口病预防隔离患儿:疹退后1~2周接触者检疫2周细菌性传染病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百日咳杆菌白喉白喉杆菌疫苗接种:4剂细菌性痢疾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一种常见疾病易重复感染,易于复发粪口传播夏、秋季高发1~3岁发病最高,3岁后逐渐降低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潜伏期:1~4日轻型:大便次数增加,一日3~4次,粪便内有黏液无脓血,仅有低热,病程3~7日典型:发热39℃,大便一日10多次,粪便有黏液脓血细菌性痢疾中毒型:先有高热、惊厥、休克等症状,24~36小时后出现肠道症状,需及时救治慢性痢疾:病程超过2个月细菌性痢疾预防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加强饮水卫生、餐具消毒消灭苍蝇隔离病儿:症状消失停药5日大便培养两次阴性,带菌者继续隔离接触者检疫7天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播的化脓性脑膜炎人群普遍易感5岁以下儿童,尤其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冬、春季流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临床表现普通型:上感症状,1~2日后高热寒战,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呕吐、烦躁不安等,2~5日后进入恢复期爆发型:起病急,病势凶险,儿童多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预防隔离病人:症状消失后3天,发病起不得少于7日接触者检疫7天预防接种:4剂寄生虫病蛔虫病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厌食等腹痛,脐周或上腹间歇性疼痛寄生虫病蛲虫病肛门及会阴皮肤瘙痒夜间小儿入睡后可在肛门及会阴找到白色细小线虫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寄生虫病钩虫病钩蚴性皮炎、咳嗽、痰中带血及哮喘上腹隐痛、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失血性贫血寄生虫病诊断大便涂片预防治疗病儿加强粪便管理改善环境卫生:紫外线室内消毒,玩具、衣被、餐具清洗消毒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寄生虫病治疗阿苯达唑(肠虫清):400㎎(2片)顿服甲苯咪唑(安乐士):100㎎,每日2次,连服3日转诊及上报及时转诊及时上报当地疾控中心消毒方法细菌性疾病:1%漂白粉或0.2%过氧乙酸溶液揩擦、浸泡;餐具等煮沸消毒10分钟,洗净后再煮沸5分钟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3%漂白粉或0.5%过氧乙酸溶液揩擦、浸泡;餐具等煮沸消毒15分钟,洗净后再煮沸5分钟预防接种证的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预防接种证是儿童预防接种的凭证、记录和证明,以便接种医生掌握儿童的接种信息,确保儿童按时、按规定接种国家规定,在儿童入托、入学时需查验接种证办理出国手续时,必须提供有效的接种证明接种单位为属地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卡免疫程序年(月)基础疫苗

有价疫苗初生卡介苗乙肝①汉逊、安在时1月龄乙肝②汉逊、安在时2月龄脊髓灰质炎①IPV①Hib①3月龄脊髓灰质炎②百白破①IPV②Hib②五联①3个半月7价肺炎①4月龄脊髓灰质炎③百白破②IPV③Hib③五联②4个半月7价肺炎②5月龄百白破③五联③5个半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