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考前化学集训试卷29及参考答案(含答题卡)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1D/2E/wKhkFmZrsOqAE9XpAAIU-Ox-UGk819.jpg)
![2024年中考考前化学集训试卷29及参考答案(含答题卡)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1D/2E/wKhkFmZrsOqAE9XpAAIU-Ox-UGk8192.jpg)
![2024年中考考前化学集训试卷29及参考答案(含答题卡)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1D/2E/wKhkFmZrsOqAE9XpAAIU-Ox-UGk8193.jpg)
![2024年中考考前化学集训试卷29及参考答案(含答题卡)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1D/2E/wKhkFmZrsOqAE9XpAAIU-Ox-UGk8194.jpg)
![2024年中考考前化学集训试卷29及参考答案(含答题卡)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1D/2E/wKhkFmZrsOqAE9XpAAIU-Ox-UGk81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12024年中考考前集训卷29化学(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a-40Ba-137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分)(本部分共包括10道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糖尿病被称为人类健康的“第二杀手”,糖尿病患者应少摄入糖类物质。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A.番茄、黄瓜 B.米饭、土豆C.牛肉、鸡蛋 D.奶油、花生油2.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下列可回收垃圾的主要成分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玻璃瓶 B.旧报纸 C.铝制易拉罐 D.塑料瓶3.下列化学用语的含义正确的是A.H—1个氢元素 B.H2—1个氢分子C.H+—1个氢原子 D.—1个氢离子4.生活中,锂电池有广泛的应用,钴酸锂电池是一种常见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如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 B.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C.锂属于金属元素 D.钴酸锂(LiCoO2)中Co的化合价为+35.如图所示是单位体积的不同状态水的微观模型。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代表的是水蒸气B.“甲→乙”发生的是化学变化C.“乙→丙”分子间隔增大D.“甲→乙→丙”分子种类都发生了改变6.学生承担家务是劳动教育的方式之一。下列家务劳动的过程中,灭火的原理为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是A.用水浇灭家庭聚会的篝火 B.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C.废纸箱失火用干粉灭火器扑灭 D.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7.《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将木头烧成灰(主要成分为K2CO3),浸泡灰汁,再加入熟石灰,以制取KOH漂洗丝帛。其中制取KOH的反应的类型为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8.下列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倾倒液体 B.取用块状固体C.检查气密性 D.加热液体9.“天宫课堂”上,航天员王亚平用泡腾片做了演示实验。泡腾片中含有柠檬酸(化学式为C6H8O7)和碳酸氢钠固体,放入水中会产生气泡。下列有关柠檬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柠檬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分子 B.柠檬酸分子由3种元素构成C.柠檬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柠檬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710.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把P点的乙溶液变为Q点的乙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C.20℃时,把30g甲物质加入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D.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若要提纯甲物质,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本部分共包括4道小题,除特别标明外,其余每空1分,共40分)11.(8分)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捕捉CO2—为航天英雄保驾护航清除CO2是载人航天器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的重要问题,目前主要包括LiOH清除、固态胺吸附和分子筛吸附等方式。LiOH清除是利用了LiOH与CO2的化学反应,由于LiOH不可再生,该技术目前多用于短期载人航天任务。固态胺能吸附CO2和水蒸气,且可在真空条件下再生,因此可用于中长期载人航天任务。研究发现,CO2分压和温度对CO2吸附量有影响,如图1所示。(mol是物质的量单位,1molCO2的质量为44g)固体胺和乙醇胺都可以捕捉CO2,他们清除CO2的性能如下表。清除方法清除效率可维持舱室浓度使用寿命对环境影响操作性能固态胺法>90%0.12%≥90天无可自动控制乙醇胺法<70%0.15%30天左右有毒操作较复杂对比表格可知,采用胺法清除时CO2,最好选用固体胺。分子筛中的吸附剂是沸石。沸石的吸附能力强,且能在高温条件下再生,因此多应用在多人、长期航天任务中。研究表明:分子筛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因此,在吸附和再生期间绝不能让分子筛与水份接触而降低其吸附CO2的能力。如果有意外情况发生使水份带入了分子筛,惟有通过高温“特殊再生”才能够使其恢复到原有的吸附性能。水份会影响沸石的吸附性能,通常需对沸石进行干燥处理。相同温度下,干燥时间对不同种类沸石CO2吸附量的影响如图2所示。科学家们会依据任务持续时间、成员人数及对应的消耗品、设备质量等因素,选择适合的CO2清除技术,以保障宇航员的生命安全。(原文作者杨乐)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航天器中的CO2清除技术有LiOH清除、和吸附。(2)已知LiOH具有与NaOH类似的性质,LiOH溶液在空气也容易变质,请设计实验检验LiOH溶液已经变质。操作方法现象结论已变质(3)由图1可得到,CO2分压对CO2吸附量的影响的结论:。分析图2,同一温度下,干燥时间相同时,沸石A的吸附量沸石B的吸附量大(填“<”或“>”)。(4)对比固体胺和乙醇胺清除二氧化碳的性能表格,说出人们通常选择固体胺清除二氧化碳的理由。(5)结合短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由于LiOH不可再生,因此不能用于载人航天任务。b.图2中,温度和干燥时间相同时,沸石A比沸石B对CO2吸附量大。c.分子筛对CO2的吸附能力强,且可循环利用,可用于长期航天任务。12.(10分)掌握化学实验技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走进实验室】(一)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常含有一些杂质。下图是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过程的三步操作。(1)三个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序号)。(2)步骤b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3)本实验提取得到的精盐可能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其他杂质,判断的依据是:。(二)用下图装置研究酸、碱的某些性质。(4)向试管A中滴加Na2C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其中碳酸钠属于(填“氧化物”、“酸”、“碱”、“盐”)(5)分别向试管B、C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的是(填序号);再向试管C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的pH。(6)向试管D中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试管中产生沉淀。【走进生活】家中常用的“除垢净”,其主要成分是盐酸。(7)证明该“除垢净”中一定有盐酸,选用的一种物质是。(8)除垢剂可以用于清除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制备“除垢净”时,一般不选稀硫酸的原因。13.(10分)(一)知识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图1所示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图2是制作简易供氧器的设计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图1中(填字母序号);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瓶口处有气泡向外冒出后,接下来的操作为:将导管移出集气瓶,,收集完成后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二)实物探究:“简易供氧器”初探学习小组开展了“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的实践活动。某品牌制氧机的制氧剂为过碳酸钠(化学式2Na2CO33H2O2,相对分子质量为314,白色固体)和二氧化锰。制氧过程的反应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活动一】认识制氧机:(3)观察窗的作用是。【活动二】选择制氧剂:实验一:过氧化氢编号浓度/%体积/mL①59.11②152.89③251.66④301.37小组设计了图2实验装置,用表中溶质质量相等的四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在集气瓶中加满水,锥形瓶中加入0.2gMnO2,注入溶液,记录并处理20min内数据如图3。(4)图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图3中④比③产氧量少,可能的原因是。实验二:过碳酸钠往锥形瓶中加入ag过碳酸钠、0.2gMnO2和9.11mL水,待反应完全后收集到约159.1mL水(产生氧气的量与上表中药品得到氧气的最大量相等)。其它药品质量不变,再分别用不同体积的水进行实验。记录并处理20min内数据如图4。(6)由图4可得出的结论是。【活动三】制作供氧器(7)综合分析,选用过碳酸钠作制氧剂的理由是。(8)学习小组利用身边物品自制了如图5的简易供氧器。与真实产品对比中,形成的观点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A.产氧和洗气装置组合不用一体化B.内部气体流向采用高进低出方式C.特定需求是选择制氧方法的重要依据D.制氧机要符合美学、工程、安全等标准14.(12分)牙膏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牙膏展开探究。活动一:认识口腔环境正常唾液的pH为6.6~7.1,若pH<5.5时会造成牙齿脱矿,使牙釉质疏松软化、耐磨性降低。(1)小王取餐后唾液样品,用pH计测得其pH为5.3,小王的餐后唾液(填“会”或“不会”)造成牙齿脱矿。(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填元素名称),它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能修复牙齿表面的细微空洞,促进牙齿矿化。(3)口腔中的食物残渣经微生物发酵会产生乳酸(C3H6O3)。常温下,乳酸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在水中能解离出氢离子(H+)和乳酸根离子()。①碳酸氢钠可用作牙膏中的酸碱度调节剂,小王将碳酸氢钠固体与乳酸溶液混合,有气泡冒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向一定量乳酸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测得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请从微观角度用文字描述该反应的实质:。活动二:探究牙膏组成某含氟牙膏的部分信息如图1,所示。(4)单氟磷酸钠的化学式是Na2PO3F,其中F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P元素的化合价为。(5)小张设计方案测定该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装置见图2,装置内空气中的CO2忽略不计,A、C、D中药品均过量)。【实验步骤】a.按如图2连接好装置后,小王发现装置(填字母)处有明显错误;b.重新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在B中加入ag牙膏样品;d.关闭K1,打开K2,向牙膏样品中滴入盐酸,至B中无气泡产生时,关闭K2;e.打开K1,缓缓通入空气,至C中不再产生沉淀为止;f.将C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固体质量为bg。【交流与讨论】(6)①小张测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用a、b表示)(2分)。②若缺少步骤e,会导致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变”)。③步骤f中判断固体已洗涤干净的方法及现象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观察到,说明固体已洗净。【反思与拓展】④小王提出“盐酸具有挥发性,会导致生成的CO2中混有HCl,使碳酸钙质量分数测定结果不准确,应在装置B和C之间接一个装有足量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请你评价小王的方案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⑤受条件所限,本实验仅对牙膏中的摩擦剂进行了探究,牙膏中的其它成分也可能干扰碳酸钙的测定,期待同学们继续思考和研究。2024年中考考前集训卷29贴条形码区考生禁填:缺考标记贴条形码区考生禁填:缺考标记违纪标记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错误填涂[×][√][/]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注意事项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分,共10分)1.[A][B][C][D]2.[A][B][C][D]3.[A][B][C][D]4.[A][B][C][D]5.[A][B][C][D]6.[A][B][C][D]7.[A][B][C][D]8.[A][B][C][D]9.[A][B][C][D]10.[A][B][C][D]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11.(8分)(1);;(2);;(3);;(4);(5);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第Ⅰ卷(请用2B铅笔填涂)第Ⅱ卷(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包括4道小题,除特别标明外,其余每空1分,共40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12.(10分)(1);(2);(3);(4);;(5);;(6);(7);(8);13.(10分)(1);(2);;;(3);(4);(5);(6);(7);(8);14.(12分)(1);(2);(3);;(4);(5);(6);(7)①;②;③;④。(END)2024年中考考前集训卷29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分)(本部分共包括10道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2345678910BDBBCADACC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本部分共包括4道小题,除特别标明外,其余每空1分,共40分)11.(8分)【答案】(1)固体胺吸附(1分)分子筛(1分)(2)试剂选常见稀酸、含有钙离子和钡离子的碱或者盐均可(1分)产生气泡或白色沉淀(现象必需与所选试剂匹配)(1分)(3)温度相同条件下,压强越大,二氧化碳吸附量越大(1分)>(1分)(4)固体胺清除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对环境无影响,还可自动控制(根据表格信息,合理即可,不要求写全)(1分)(5)bc(1分)12.(10分)【答案】(1)acb(1分)(2)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1分)(3)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1分)(4)出现白色沉淀(1分)盐(1分)(5)B(1分)变大(1分)(6)蓝色(1分)(7)铁钉(1分)(8)硫酸会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会附着在水垢表面,阻止反应进行(1分)13.(10分)【答案】(1)长颈漏斗(1分)(2)(1分)A(1分)在水下盖好玻璃片,正放实验台上(1分)(3)观察是否有气泡和产生气体的快慢(1分)(4)(1分)(5)反应放出大量热,使反应物减少(1分)(6)过碳酸钠的产氧速率随加水量的增加而增大(1分)(7)便于携带,能持续平稳地提供氧气(1分)(8)A(1分)14.(12分)【答案】(1)会(1分)(2)钙(1分)(3)(1分)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1分)(4)+5(1分)(5)C(1分)(6)①(2分)②偏小(1分)③硫酸钠(合理即可)(1分)没有沉淀产生(1分)④该方案不正确,因为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会导致二氧化碳偏多,导致沉淀质量偏大,进而导致测定结果偏大(1分)2024年中考考前集训卷29化学·试卷解析(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a-40Ba-137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分)(本部分共包括10道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答案】B【详解】A.番茄、黄瓜中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B.米饭、土豆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符合题意;C.牛肉、鸡蛋中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D.奶油、花生油中富含油脂,不符合题意。故选B。2.【答案】D【详解】A、玻璃瓶是由玻璃制成的,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错误;B、旧报纸的主要成分是天然材料,错误;C、铝制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金属材料,错误;D、塑料瓶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正确;故选:D。3.【答案】B【详解】A、元素是宏观的,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可以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故正确;C、H+表示一个氢离子,故错误;D、表示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故错误。故选B。4.【答案】B【详解】A.锂原子的原子序数是3,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内的质子数,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此选项正确;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不是“g”,此选项错误;C.锂属于金属元素,此选项正确;D.钴酸锂(LiCoO2)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Co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1)+x+(-2)×2=0,解得x=+3,Co的化合价为+3,此选项正确。故选B。5.【答案】C【分析】根据水在不同状态时微粒的间隔大小和微粒的变化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详解】A、在水的三种状态中水蒸气中水分子的间隔最大,由微粒的间隔可知,甲中水分子的间隔不是最大,代表的不是水蒸气,故A说法不正确;B、“甲→乙”发生的变化主要是分子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的分子生成,不是化学变化,故B说法不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乙→丙”分子间隔增大,故C说法正确;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甲→乙→丙”分子没有发生了改变,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睛】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扑捉的有效性。6.【答案】A【详解】A、用水浇灭家庭聚会的篝火,水可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至其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A符合题意;B、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是利用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故B不符合题意;C、干粉灭火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在高温下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碳酸钠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C不符合题意;D、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利用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7.【答案】D【详解】制取KOH是碳酸钾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碳酸钙,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正确。故选D。8.【答案】A【详解】A、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倾斜,瓶口紧挨试管口。A错误;B、取用块状固体时,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块状固体药品放入试管口,然后慢慢地将试管竖立起来,使块状固体缓缓滑至试管底部。B正确;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先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然后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C正确;D、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三分之一,防止液体沸腾溅出;试管与桌面成约45°角;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D正确。综上所述:选择A。9.【答案】C【详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中不含分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元素为宏观概念,分子为微观概念,不能说分子由元素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元素的质量分数=,柠檬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7)=9:1:14,氧元素质量比最大,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该选项说法正确;D、柠檬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14,6:7为碳、氧原子个数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10.【答案】C【详解】A、没有指明温度,不能比较甲、乙溶解度大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把P点的乙溶液变为Q点的乙溶液,即为把50℃时乙的不饱和溶液改为饱和溶液,应采用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20℃时,甲的溶解度为30g,则把30g甲物质加入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D、甲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则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若要提纯甲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本部分共包括4道小题,除特别标明外,其余每空1分,共40分)11.【答案】(1)固体胺吸附分子筛(2)试剂选常见稀酸、含有钙离子和钡离子的碱或者盐均可产生气泡或白色沉淀(现象必需与所选试剂匹配)(3)温度相同条件下,压强越大,二氧化碳吸附量越大>(4)固体胺清除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对环境无影响,还可自动控制(根据表格信息,合理即可,不要求写全)(5)bc【详解】(1)材料中可知,清除CO2是载人航天器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的重要问题,目前主要包括LiOH清除、固态胺吸附和分子筛吸附等方式,故填:固态胺吸附,分子筛;(2)氢氧化锂与氢氧化钠类似,能够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锂和水,检验变质需要检验碳酸锂,可以加入能与碳酸锂反应的酸和含有钙离子、钡离子的溶液,对应会产生气泡和沉淀,故填:试剂选常见稀酸、含有钙离子和钡离子的碱或者盐均可;产生气泡或白色沉淀(现象必需与所选试剂匹配);(3)图1中可知,压强越大,二氧化碳吸附量越大,故填:温度相同条件下,压强越大,二氧化碳吸附量越大;由图2可知,温度和干燥时间相同时,沸石A的吸附量比沸石B的吸附量大,故填:;(4)表格中固体胺清除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对环境无影响,还可自动控制,故填:固体胺清除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对环境无影响,还可自动控制(根据表格信息,合理即可,不要求写全);(5)a、由于LiOH不可再生,该技术目前多用于短期载人航天任务,错误;b、图2中,温度和干燥时间相同时,沸石A比沸石B对CO2吸附量大,正确;c、资料中可知,分子筛对CO2的吸附能力强,且可循环利用,可用于长期航天任务,正确;故填:bc。12.【答案】(1)acb(2)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3)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4)出现白色沉淀盐(5)B变大(6)蓝色(7)铁钉(8)硫酸会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会附着在水垢表面,阻止反应进行【详解】(1)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的过程:溶解、过滤、蒸发,故三个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acb;(2)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3)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可能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其他杂质;(4)A中为澄清石灰水,向试管A中滴加Na2CO3溶液,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钙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可以看到白色沉淀;其中碳酸钠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属于盐;(5)试管B中为澄清石灰水,呈碱性,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会变红,试管C为稀盐酸,pH<7,滴加NaOH溶液,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的pH变大;(6)试管D为硫酸铜溶液,向试管D中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二者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7)酸与比较活泼金属锌或铁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故将铁钉放入“除垢净”中,有气体出现且该气体能够燃烧,说明一定有盐酸;(8)硫酸会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会附着在水垢表面,阻止反应进行;13.【答案】(1)长颈漏斗(2)A在水下盖好玻璃片,正放实验台上(3)观察是否有气泡和产生气体的快慢(4)(5)反应放出大量热,使反应物减少(6)过碳酸钠的产氧速率随加水量的增加而增大(7)便于携带,能持续平稳地提供氧气(8)A【详解】(1)由图知,仪器a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2)①高锰酸钾加热时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②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选用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即装置A,故填:A,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瓶口处有气泡向外冒出后,接下来的操作为:将导管移出集气瓶,在水下盖好玻璃片,正放实验台上,收集完成后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故填:在水下盖好玻璃片,正放实验台上。(3)通过观察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搅拌罐车租赁合同
- 三农产品电商平台运营与管理作业指导书
- 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与分析作业指导书
- 颁奖活动策划书
- 2025年三明货车上岗证理论模拟考试题库
- 2025年松原货运资格证考试
- 2025年临夏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
- 2025年娄底货运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
- 电力设备采购合同(2篇)
- 2024年领军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01走近细胞含解析
- 2024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库(共380题含答案)
- 【履职清单】2024版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重点岗位履职清单
- 2022年全国医学博士英语统一考试试题
- 学校工作总结和存在的不足及整改措施
- 《工业自动化技术》课件
- (绩效考核)钳工技能鉴定考核试题库
- 215kWh工商业液冷储能电池一体柜用户手册
- 装卸工安全培训课件
- 腿部经络课件教学课件
- 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
- 小数加减乘除计算题大全(300题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