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_第1页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_第2页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_第3页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_第4页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其他病症第三节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一、定义: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临床以不明原因发热、多形红斑、球结膜充血、草莓舌和颈淋巴结肿大、手足硬肿为特征。概述二、发病情况年龄:本病好发于婴幼儿,男女比例为(1.3~1.5)︰1。病程:多为6~8周。预后:绝大多数患儿经积极治疗可以康复,但尚有1%~2%的死亡率。死亡原因多为心肌炎、动脉瘤破裂及心肌梗塞,有些患儿的心血管症状可持续数月至数年。病因病机

一、病因:本病病因感受温热邪毒,从口鼻而入,犯于肺卫,蕴于肌腠,内侵入气及营扰血而传变,尤以侵犯营血为甚,病变脏腑则以肺胃为主,可累及心肝肾诸脏。病因病机温热邪毒初犯于肺卫,蕴于肌腠,酿生发热。迅速入里,热盛化火,内入肺胃,阳热亢盛,炽于气分,熏蒸营血,动血耗血,见壮热不退、皮肤斑疹、口腔黏膜及眼结膜充血等症。热毒痰邪凝阻经络,臖核肿大疼痛;热盛伤津,致口干、舌红、草莓舌。热炽营血,血液凝滞,运行不畅,造成血瘀诸症。病之后期,热势去而气虚阴津耗伤,疲乏少力,指趾皮肤脱皮。病因病机①病因主因——感受温热毒邪②病位主要在肺胃涉及心肝肾③基本病机——卫、气、营、血传变临床诊断

1.诊断要点(1)发热:最早出现的症状,持续5~11天或更久(2周至1个月),体温常达39℃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2)双侧球结膜充血,口唇潮红,草莓舌。手足呈硬性水肿,手掌和足底中期出现潮红,10天后在甲床皮肤交界处出现特征性指趾端片状脱皮。(3)一过性颈淋巴结急性非化脓性肿胀。临床诊断(4)发热1~4天后躯干部出现斑丘疹或多形性红斑样皮疹。(5)重症患儿可合并冠状动脉病变、胆囊积液、关节炎、无菌性脑脊髓膜炎、面神经瘫痪、听力丧失及高热惊厥等并发症,偶见肺梗塞、虹膜睫状体炎等。(6)实验室检查:周围血象呈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增高,或有轻度贫血,血小板在第2周开始增多,血液呈高凝状态。血沉明显增快;血清蛋白电泳显示球蛋白升高,尤以α2球蛋白显著;C反应蛋白增高。心电图可见多种改变,如ST段、T波异常及心律紊乱等;超声心动图在半数病人中可发现各种心血管病变,如心包积液、左室扩大、二尖瓣关闭不全及冠状动脉扩张等。临床诊断杨梅舌鉴别诊断(1)幼年类风湿病:发热时间较长,可持续数周或数月,对称性、多发性关节炎,尤以指趾关节受累比较突出,类风湿因子可为阳性。鉴别诊断(2)渗出性多型性红斑:不规则红斑及多样性皮疹,眼、唇有脓性分泌物及假膜形成,皮疹包括斑疹、丘疹、荨麻疹和疱疹,疱疹破裂后可形成溃疡。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初起邪在肺卫——发热,微恶风,咽红,一般为时短暂中期热炽气分——高热持续,口渴喜饮,皮疹布发继入营血——斑疹红紫,草莓红舌,烦躁嗜睡后期气阴两伤——疲乏多汗,指趾脱皮瘀血阻塞脉络——心悸、右胁下痞块辨证论治②治疗原则——清热解毒,活血化瘀③分证治疗——初起邪在肺卫——疏风清热解毒中期热毒炽盛——清气凉营解毒后期气耗阴伤——益气养阴辨证论治本病可按卫气营血辨治。早期为卫气证,治疗宜辛凉透达;极期多为气营证,治疗宜苦寒清透;后期常常可见阴虚津伤,治疗宜甘寒柔润。辨证论治由于本病易形成瘀血,进而阻塞脉络,故对于血小板反复增高,应有选择性地加用活血化瘀之品,如丹参、赤芍、牛膝、红花、益母草等,或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以控制血小板的异常增多,降低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的粘稠度,防止冠状动脉瘤,并可缩短疗程。

辨证论治温毒之邪多从火化,最易伤阴,因此在治疗中又要分阶段滋养胃津,顾护心阴。“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治疗中切勿辛温升散,务必以维护津液贯穿于治疗的整个过程。辨证论治(1)卫气同病证候发病急骤,持续高热,微恶风,口渴喜饮,目赤咽红,手掌足底潮红,躯干皮疹显现,颈部臖核肿大,或伴咳嗽,轻度泄泻,舌质红,苔薄,脉浮数。治法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方药银翘散加减。辨证论治(2)气营两燔证候壮热不退,昼轻夜重,咽红目赤,唇干赤裂,烦躁不宁或有嗜睡,肌肤斑疹,或见关节痛,或颈部臖核肿痛,手足硬肿,随后指趾端脱皮,舌质红绛,状如草莓,舌苔薄黄,脉数有力。治法清气凉营,解毒化瘀。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辨证论治(3)气阴两伤证候身热渐退,倦怠乏力,动辄汗出,咽干唇裂,口渴喜饮,指趾端脱皮或潮红脱屑,心悸,纳少,舌质红,舌苔少,脉细弱不整。治法益气养阴,清解余热。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其他疗法1.中药成药(1)生脉饮:每服5~10ml,1日3次。用于气阴两伤证。(2)丹参滴丸:每服1~3粒,1日3次。用于本病见血瘀证者。其他疗法2.西医疗法(1)丙种球蛋白:每日400mg/Kg,2~4小时内输入,连续4日。用于发病10日以内,早期静脉滴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