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教学案上_第1页
一年级科学教学案上_第2页
一年级科学教学案上_第3页
一年级科学教学案上_第4页
一年级科学教学案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备课教案

(2018年——2019年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校:黄康教学点

科目:科学

年级:一年级

教师:石生银

锦程表

,:~~1.四五

1

年级

上2

年级

3

年级

4科学科学

年级

中午

5

午年级

6

年级

2018年—2019年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音乐学科教学进度表

教学教科书名

科目科学一年级上册

班级称及册数

上课每周总授课考试

8.282321

日期节数节数次数

周时间页数

预定进度实际进度出入原因

次起讫起讫

8月8月

128日31日始业教育〔科学第一课)

9月9月

23日7日一1我们知道的植物

9月9月

310日14日-2观察一棵植物

9月9月

417日21日机动

9月9月

525日28日一3观察叶

10月10月

61日5日机动

10月10月

78日12日一4这是谁的叶

10月10月

815日19日一5植物是“活”的吗

10月10月

922日26日一6校园里的植物

10月11月

1029日2日机动

11月11月

1159日二1在观察中对比

11月11月

1212日16日二2起点和终点

11月11月

1319日23日二3用手来测量

11月11月

1426日30日二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12月12月

153日7日二5用一样的物体来测量

12月12月

1610日14日二6做一个测量纸带

12月12月

1717日21日二7对比测量纸带和尺子

12月12月

1824日28日机动

12月1月

1931日4日总结评价

月月

11总结、放假

207日11日

2018年—2019年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音乐学科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对

积极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动植物、环境等科学内容进展探究。

力”和“科技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的指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开展想知

示,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

面向未来”的指示,引导少年儿童开展愿望。关心新事物与生活的联系。正

各类科技活动,培养少年儿童科技创新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

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少年儿童的科学式。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

素质,努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

接班人。谐相处。

二教材分析:科技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世

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根基知

性和开放性。注重突出科学、植物、对识。以及运用知识进展科学探究活

比、测量的联系,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动。

联系。包括二个单元:植物、对比与测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

量。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技课的兴趣,使学生在探究、科学价

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值观、科技知识二各方面得到开展。

科技探究:知道科技探究涉及的主要

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

全册教学目标及教学措施

教学目标教学措施

教学目标小学科学总目标:通过科a)开展生动的科技课,引领学生

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进展主动地探究学习。

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b)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

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

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

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开展对周围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

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

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c)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

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

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开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

展。力。

在科学课上,引导学生学会有条理d)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

地进展观察,学会对观察对象的描述与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

记录,要懂得运用证据形成个人看法,习惯。

懂得展示证据的重要,懂得与同伴合作

和交流,让他们养成注意倾听和深入思

考的习惯。

课题我们知道的植物

主备人石生银审核人

课时安排2第1-2课时总备课数2

1、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比照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教学目标2、观察记录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种植一棵植物,观察并记录。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植物、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

1、仔细观察出示的图片,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植物(草、树、花)

2、谁来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植物

(1)它会不会开花

(2)叶子什么样子的

(3)生长在哪里

二、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

1、出示教科书第2页的图片,让学生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

种植物

2、合作探究: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点

教师进展记录:都有叶子,都是绿的,有些会开花,会长大……

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3、图中的蝴蝶是植物吗说说你的理由。

三、塑料花是植物吗

1、你觉得塑料花是植物吗

2、全班交流塑料花不是植物的理由

3、拿出塑料花和真花的实物,请大家比照一下他们的区别

4、植物是有生命的,有根茎叶,会生长,会死亡。

四、种一棵植物

1、说说植物的生长需要些什么如果让你来种一种植物你觉得需要做哪些准备

2、出示一些常见的植物,介绍种植的简单方法。

3、请大家翻开“学生活动手册”第一课。

4、介绍活动手册的填写方法。

5、出示图片介绍填写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五、小结

课题我们知道的植物

主备人石生银审核人

课时安排2第1-2课时总备课数4

1、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教学目标2、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3、自己动手画一棵植物。

教学重点植物具有根、茎、叶等构造。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一株植物、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星期六,喜羊羊到一片树林里游玩。这里的植物真多呀!(板书:植物)同学们,我们跟喜羊

羊一起去看看吧!他看到了哪些植物你认识吗

2、这是一株什么植物呢喜羊羊不认识,他可真着急呀!你们能帮帮他吗

(1)它会不会开花

(2)叶子什么样子的

(3)生长在哪里

二、观察一株植物

1、选定一株绿萝,请大家仔细观察并说说看到的情况。了解这株植物的构造:根、茎、叶

2、观察植物的茎和叶。

(1)为了观察的更仔细,喜羊羊决定走近这株植物,仔细看看它的茎和叶。走近了植物我们

除了可以用眼睛观察,还可以用什么来观察(在交流中板书:鼻子、手、同时强调要轻轻触摸)

(2)请大家仔细观察茎和叶。

(3)交流观察到的信息。

全班交流并强调说的习惯和听的习惯

三、画一株植物

喜羊羊听了大家的观察交流。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很厉害,他想:如果把这株植物画下来,再去

问村长,村长肯定能认出这是什么植物。若何画呢我们小赖看看科学记录单吧!

1、教师示范科学记录单的使用。

(1)请大家拿出科学记录单,教师在展台显示科学记录单。

(2)教师知道学生填写姓名、日期。

2、指导画一株植物

(1)教师示范画植物的顺序、方法。

边观察边画,按茎----叶——根的顺序。

3、交流评价画的植物。

评一评,说一说哪位同学画的最好。并请被选中的同学谈谈画时的体会。

四、小结

课题观察叶

主备人石生银审核人

课时安排2第1-2课时总备课数6

1、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

教学目标

2知道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教学重点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教学难点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展描述。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出示几片叶柄、叶片•、叶脉都对比清晰完整的叶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图上是什么叶,学生能说出

最好,说不出时可直接告诉学生。

2.提问“这些叶是什么样的?都有什么特点?有没有一样的地方?〃学生会发现叶都有叶片•、叶脉

和叶柄。(具体名称不作要求)

3.提问:“是不是只是一片叶是这样的呢?你们有没有在其他叶上见过这些局部?”进一步引导学

生认识到叶具有一样的构造,为后面的“画一片叶”打根基。

二、观察各种各样的叶

1.出示需要观察的各种叶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认识这些叶,知道它们的名称。

2.接着出示各种叶,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名字,和图片做对比,判断这些是什么叶。

3.知道了叶的名称后,让学生观察、对比各类叶的不同之处。在观察之前,教师应进展观察方法的

指导,使学生通过看、摸、闻等方法对比叶在颜色、大小、硬度、形状、厚度、气味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4.观察之后,全班交流,对观察结果进展总结和整理。交流过程可以围绕“叶是什么颜色的?"“叶

的大小若何?”"叶的形状是什么样的?”等问题进展。

5.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叶排序来认识叶的大小。通过对比、描述,学生发现叶的

颜色大多数是绿色的,但也有其他颜色。学生通过发现叶的大小不同,形状多种多样,从而感受到叶的多

样性。叶的形状只要求学生能用“像什么”来表述即可。

三、观察同一棵植物的叶

1.先出示采自同一根植物枝条上的嫩叶和老叶,让学生比一比,判断它们是不是同一种树叶。

2.提出观察任务“它们有哪些不同?”给每个小组提供一根枝条,让学生对这根枝条上不同生长阶

段的叶进展对比。(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关注到颜色浅、对比小的是“小时候”的叶,颜色深且对比大的

是“长大后”的叶,教师可以顺势告诉学生,“我们通常把这样的叶分别称为嫩叶和老叶"。叶是有生

命的,从叶芽开场,会长大、会死亡。)

四、画一片叶(活动手册)

1.先让学生说说需要画出叶的哪些局部。

2.画法需要教师指导,先画叶片、再画叶柄,最后画叶片上的叶脉。教师在示范时,可以手持一片

叶,边观察边画,学生跟随模仿。学生画完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让其他同学来猜猜画的是哪一片

叶。

课题这是谁的叶

主备人石生银审核人

课时安排2第1-2课时总备课数8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和描述一片叶的特征。

教学目标2能用简单的图画描述叶的外部特征。

3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

教学重点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

教学难点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冬青叶、牵牛叶、法国梧桐(悬铃木)叶、松树叶、月季叶等,或者校园中其他

教学准备

具有明显特征的植物的叶,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它们是哪些植物的叶

“猜叶”的游戏。教师把课前收集的叶分类,选出有特点的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下,请同

学们猜。还可以由学生出题,说出某一片叶的特征,邀请其他同学来猜。

二、到校园里去找一找

1.在寻找前,组织学生适当交流并引导全班达成共识。即要到哪里去找?若何才算是找

到了?活动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2.到教室附近的树木旁寻找,只有手中的叶和教科书上的叶颜色、形状、边缘等特征

匹配的时候才算是找到了。

“寻找是哪种植物的叶”是本节课的主要探究活动,建议用15分钟及以上的时间。在

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提醒学生,“我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引导学生

对手中的叶反复观察、比对。同一片叶,往往能够找到不止一棵或者一处的树木。这边找

到了,可以追问其他地方还有吗?给学生在后面的交流环节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三、研讨

围绕:

“我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

“在哪里找到的?〃

两个问题进展,教师还可以补充“除了这个地方,找的过程中还在哪里也发现了这种植

物?”请学生面向全体同学说,其他学生补充。

作业布置:和爸爸妈妈做“猜叶子”的游戏

课题植物是“活”的吗

主备人石生银审核人

课时安排2第1-2课时总备课数10

1能说出植物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存在和生长。

教学目标2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教学重点植物是有生命的,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存在和生长。

教学难点证明植物是“活”的。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课件、塑料花、植物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用课服出示兔和蝴蝶的视频,据此提问:“兔和蝴蝶是‘活’的吗?”请学生说说

理由。学生会从兔和蝴蝶会动、会吃等动物具有的活动能力方面进展解释。此时教师可

以呈现一盆植物,提问:“这盆植物不会动,它是活的吗?”

2.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及时将学生的答复记录在教科书第15页所示的“班级记录

表”中。学生提出的理由可能会有:有叶、有根、有茎,会开花、会结果、会长大、会

生病、会枯萎、会死亡,长在土里,需要阳光、水,要施肥等。

二、收集植物是“活"的的证据

1.活动一:学生把自己在第1课种养的植物带到课堂上,结合自己1个月左右的观察

记录找一找它是“活”的的证据。

先让学生再次观察植物,回忆1个月中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自己是若何照顾它的,然

后让学生组内交流哪些现象说明植物是“活”的。

接下来让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植物并交流。

最后,教师小结,把“绿色”"有茎”等不能作为证据的理由划掉。

2.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教师可以准备带叶的枯枝或非绿叶植物,问学生:“这棵植物是

‘活’的吗?它有叶吗?它是绿色的吗?”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活动,把“绿色”“长在泥土

里",,有叶"等划去,帮助学生认识到“会长大〃“要喝水〃等说明植物是“活”的。

3.活动二:出示春、夏、秋、冬四季樱花的变化的图片,指导学生按顺序依次观察图

中的樱花,说说同一棵樱花在不同的季节分别是什么样的,然后让学生把四张图片联系在

一起,认识这棵樱花一年中经历了若何的变化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下一年中这棵樱花又会

发生若何的变化,这又说明了什么,帮助学生认识到植物会生长变化,这说明它是“活〃的。

三、研讨

1.塑料花不是“活”的,让学生说说理由。

2.我们为自己种的植物做了什么

课题校园里的植物

主备人石生银审核人

课时安排2第1-2课时总备课数12

1在实地观察中,发现不同地点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各自的特征和名称。

教学目标

2再一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

教学重点认识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一些植物的图片、资料或者实物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教师出示一幅校园中的植物的照片,问学生,“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在

哪里见过它?“教师适时介绍植物名称,帮助学生梳理植物各个局部的特征。

2.教师再出示一张学生种植的植物的照片或植物实物,请学生观察和描述。这时教师初步形成班

级记录表。记录内容可包括学生说到的叶、开花、有果实等,他们知道的植物生长的地点,例如墙角、

墙上、池塘里等,以及生长需要阳光和水等。

二、观察校园里的植物

1.引导学生讨论应做的准备和本卷须知。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达成共识:注意安

全,不能边走边画,安全保管铅笔。

教师要对学生进展分组,并提出要求:

②动时,小组一起行动;

②不到有不安全的地方去;

③听到教师的集合声要及时回来;

④注意不拔起、采摘或伤害植物。

2.首先把他们带着到事先确定的一棵植物前,组织学生围在一起进展观察,再次明确观察和记录

方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开展观察、记录活动。

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安全,并巡回指导,答疑解惑。

三、研讨

1.交流我们观察的植物观察、记录活动完毕后,教师要组织学生有序回到教室。在学生分享观察

和记录结果时,邀请学生上台展示,描述自己画下来的植物的特征,说一说这棵植物的名称以及在哪里

找到的植物,还有哪些新的发现。

2.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可能会在语言表达上有所缺乏,教师需要不断追问、引导:“这棵植物长在哪

里?这棵植物长了些什么?叶有什么特征?这棵植物开花了,以后会若何变化呢?"教师要及时记录学生

的答复,并补充在班级记录表中。

最后教师设疑:在观察和记录的过程中你们还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的兴

趣。

课题复习植物

主备人石生银审核人

课时安排2第1-2课时总备课数14

1、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彳艮多植物都有根、茎、叶。

2、植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

教学目标

3、植物具有一定的形态构造,需要水分、阳光,每个植物个体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4、植物会生长和死亡。

5、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对于植物的特征,教师应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根、茎、叶等器官,知道这些器官是

植物的主要器官,不同植物的器官也有差异,但都是植物生命体的组成局部,与植物能

教学重点够“活”着有重要关系。“种植和照顾植物”的活动贯穿整个单元,意图是让学生通过

亲自种养植物,体会植物会生长,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和阳光,为形成“植物是活的"的

认识积累经历、提供证据。但不要求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生命周期等内容。

教师在进展大单元教学时,要从单元整体认识各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以及评估标准,紧扣单元核心概念,把各课科学知识和探究方法整合为一条学

教学难点习线索,设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活动,在知识、方法、态度和科学、技术、

社会与环境等方面有效地保证课时内容的相对独立性和核心目标达成的层次性、完整

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对植物产生研究兴趣。对植物的存在需求形成一定的敏感性。养成实事求是

的态度。养成参与、表达和倾听的良好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植物在生活、生

产中的运用,体会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了解人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植物资源,懂得珍爱植物,认识到

保护身边的植物很重要。

复习过程

第1课我们知道的植物

第2课观察一棵植物

第3课观察叶

第4课这是谁的叶

第5课植物是“活”的吗

第6课校园里的植物

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

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历,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

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

重要性。

课题在观察中对比

主备人石生银审核人

课时安排2第1-2课时总备课数16

1、观察物体的一样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展对比。

教学目标2、不同的观察和对比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观察和对比物体。

引导学生学习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

教学难点

交流。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侏罗纪公园片段》

一、聚焦

1.在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图片后,教师提问:“图中的恐龙,哪只大、哪只小?〃

2.并追问:“你是若何知道的?〃

3.提醒课题:在观察中对比

三、探索对比恐龙模型的大小

1.让学生明确观察任务:比一比四只恐龙模型的大小,给它们排序。

2.提出探究要求: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可以有多种对比方;每人都要及时记录对比

结果。

3.(1)引导学生对比恐龙模型的大小:

(2)观察学生的对比过程。

(3)将学生对比结果中有代表性的内容记录到黑板上。

4.有几种对比结果关于恐龙的大小排序,小组内能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果吗若何

比才更准确在小组内思考和讨论。

三、研讨

1.汇报:展示并介绍自己小组的对比方法,同时说出对比结果。

2.引导学生总结:我们用了哪些方法对比恐龙的大小?我们该若何描述对比结

3.总结:不同的观察和对比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的对比方法,对比的标准

是不同的,比方长短和高矮,所以结果不同。

课题起点和终点

主备人石生银审核人

课时安排2第1-2课时总备课数18

1共同的起始线是公平对比的根基。

教学目标2确定起点和终点是测量的基本要素。

3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跳点和落地点来标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标记起点和终点的方法,学习用纸带测量。

教学难点尝试以图表的形式记录和组织信息。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请一位高个子和一位矮个子学生上台比赛跳远,其他学生观察。

二、聚焦

1.提问:“若何才能知道谁跳得更远呢"

2.根据答复,让学生重新比赛,画起跳线和落脚线。

3.提醒课题:起点和终点。

三、活动探索:纸蛙跳远比赛

1.体验纸蛙跳远.

(1)发纸蛙,每人一个,让学生体验纸蛙跳远的方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让纸蛙跳跃一段距离。

(2)提问:“你若何知道纸蛙跳了多远"

(3)引导学生说出,在纸蛙起跳点画一条线表示起点,在纸蛙落地点画一条线表示终点,起点到

终点的距离就可以表示纸蛙跳了多远。

2.确定纸蛙跳远的公平比赛规则。

(1)需要指出,我们通过在地上画线的方式记录了纸蛙跳远的距离,但是无法方便地与别人纸蛙跳

远的距离进展对比。为了方便,我们可以在纸带上记录纸蛙跳远的距离,然后剪下来和别人的进展对

比。

(2)教师展示一条起跳线和一个纸蛙,让学生看清纸蛙的头要对齐起跳线,再展示一条终点线和一

个纸蛙,让学生注意纸蛙的尾部要对齐终点线。

3.纸蛙跳远比赛。

(1)发材料。

(2)关注并指导学生对起点线和终点线确实定提醒他们在纸带上写上姓名及日期,养成记录的好

习惯。(3)要求对齐起点,然后对比终点。

(4)张贴各小组的纸带,让学生观察、对比“谁的纸蛙跳得最远",评出全班跳得最远的纸蛙。

四、研讨

L提问:“在小组中,谁的纸蛙跳得最远?你是若何知道的?”引导学生基于实验的关键步骤。

2.提问:“观察张贴在黑板上的纸带,它为你提供了有关纸蛙跳远的什么信息"“你的纸蛙三次跳

远的距离一样吗你是若何知道的”“你还有其他可以确定跳远距离的方法吗”

3.教师在对比中需反复提醒:①对齐起点②确定终点

课题用手来测量

主备人石生银审核人

课时安排2第1-2课时总备课数20

测量可以量化对比结果。

教学目标人体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方便测量。

知道"挂”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间的长度,测量时每一挂要首尾相连。

教学重点知道“挂〃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间的长度,测量时每一拄要首尾相连。

教学难点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从生活入手,说明我们不仅要对比,有时还需要测量。测量有许多工具,我们的身

体也可以作为测量工具。

2.追问:“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能当作测量工具呢你若何用它测量的?〃

1.可以用课件介绍,用拇指和中指间的最大距离作为“一挂”来测量长度是我国古

代人民的智慧,沿用至今。

2.本课的活动主题就是用我们的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

三、活动探索

1.预测桌子高度相当于多少挂。2.向学生指出,每次都要用大拇指和中指之间的最

大距离来测量;一挂的指尖与下一挂的指尖必须紧紧相连;在一挂与一挂相连处要画线

作为记号。

3.匹配一条测量纸带。向学生说明为了便于在测量中做记号,我们要用一条纸带匹配

桌子的高度。注意提醒学生确定起点和终点,桌子的高度要一致。

4.先讲解探究步骤,发材料。当学生测量纸带的长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操作,提

醒学生注意:①用一样的手指测量;②一挂的指尖与下一挂的指尖必须紧紧相连;③在纸

带上写上姓名、日期。

5.展示纸带,观察测量结果。需要选择几条有代表性的纸带,把纸带对齐黑板的红

线(代表地面)粘贴好。

四、研讨

].先观察-'会儿纸带。

2.提问]我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你是若何知道的?””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结

果不一样的呢"“对比纸带上的挂的标记,它们有什么不同〃3.引导学生从实验的每一

个步骤去反思。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4.小结:人手作为一种测量工具,一般

都是以挂作为测量单位。但由于人为的原因,存在一定的误差。

五、拓展思考

请学生课后思考:测量时,若何解决测量单位长短不同,用脚测量自己家的房间宽度,

用手测量自己家的家具长度。

课题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主备人石生银审核人

课时安排2第1-2课时总备课数22

1、不同的物体可以作为标准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不同的工具可用来测量物体,长的工具便于测量长的物体。

教学目标3、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对比的结果,便于信息的

交流。

4、测量需要让标准单位的物体首尾相连,需要统一起点、终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物体进展长度的测量,掌握基本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需要指出用手测量时,每人手的长度不同,导致我们的结果不同,无法真实反映桌子的高

度。

2.继而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测量?"

二、聚焦

1.根据学生的讨论,教师可以小结,生活中的许多物体都可以作为测量工具来测量。

2.提出任务:今天,我们要使用常见的物体来测量桌子的高度、桌子的长度和书的长度。

三、活动探索

1.物体的选择。

出示可供选择的测量物(即测量单位的物体):回形针、小棒、橡皮、小立方体,提问:“你们

小组会选哪两种物体来测量?”

2.测量桌子和书。

(1)教师要先提醒学生测量本卷须知:确定起点和终点;每一个单位之间要首尾相连,一条直线

摆放;可以利用第3课的测量纸带测量桌子的高度。

(2)分发材料。

(3)巡视,提醒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写上名字和日期;留意终点和起点;每一个测量单位之间要首

尾相连,一条直线摆放。

(4)还需指导学生解决不是一个测量单位时的读数问题。

3.汇报测量结果(也可让学生汇报数据由教师填写)。

四、研讨

1.提示学生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

2.讨论:“我们的测量结果有哪些不同?"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3.讨论:用物体和用手测量,哪个更准确?

引导学生比照纸带正面和反面用物体测量与用手测量的结果,得出结论。

学生可能的观点有:物体的长度不变,用物体测量,测量结果更准确;不同的人用同一种物体测量,

结果基本一样,与用手测量相比,测量结果更准确;不同的人手的长度不同,手的长度不同,测量结果

不够准确。

课题用一样的物体来测量

主备人石生银审核人

课时安排2第1-2课时总备课数24

1、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对比的结果,便于信息的

教学目标交流。

2、小立方体可以组合成较长的工具,测量长的物体时便于测量和计数,也更准确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尝试使用小立方体进展长度的测量,掌握基本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每小组一块橡皮(长条形)、一个回形针、一根小棒、40个小立方体、一把剪刀、一卷

教学准备

透明胶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使用课件出示第4课用不同物体测量桌子高度和桌子长度的数据,让学生判断哪个更长。然后指

出,不同物体作为单位测量的数值不能对比,所以我们需要全班统一使用同一个物体来测量。

二、聚焦

1.统一选择测量标准物。

(1)用课件展示供选择的标准物,介绍标准物。提问:“我们应该选择哪一个作为标准物呢"

(2)发标准物。

2.分小组汇报。

(1)鼓励学生客观地分析几种标准物的优缺点.

(2)可视情况小结小立方体的特点。每边一样长,方便使用;可以堆叠,能直接测量桌子高度;对比

小,可以减少最后一个单位的读数问题,测量数据的误差也会对比小。小立方体的缺点是,如果只用一

个小立方体的话,测量会很慢,首尾相连很难做到准确。

三、探索测量桌面和讲台的长度

1.预测桌面和讲台的长度。

2.提问:“用一个小立方体测量会很慢,有什么好方法吗"也可在学生测量遇到问题后再问,增

强学生的感悟。如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减小组织教学的难度。

3.提问:“讲台只有一张,大家挤在一起测量是不行的,有什么方法吗"?学生答复后,教师提供

事先准备好的替代物(纸带、棉线等)。

4.测量桌面和讲台面的长度,分发材料。

5.教师观察学生测量,提醒本卷须知。用小立方体制作更长的测量工具时,小立方体之间要紧紧挨

着,不能有缝隙;测量过程中也要做到首尾相连;重复测量三次。

6.汇总数据。在黑板上展示班级记录表。

四、研讨

1.观察黑板上记录的全班同学测量的

讲台长度的结果。

2.让学生体会到全班统一标准物测量物体长度的意义,它使得测量的长度可以进展量化对

比。

3.讨论用小立方体测量,若何做又快又准确。

4.教师应再次总结小立方体作为测量工具的特点。

课题做一个测量纸带

主备人石生银审核人

课时安排2第1-2课时总备课数26

1、测量纸带具有更方便携带、测量和计数等特点,可以替代小立方体进展测量。

教学目标2、在教师指导下,依照制作测量纸带的步骤进展制作。利用测量纸带测量一些物体的

周长。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利用测量纸带测量一些物体的周长。

教学难点能制作出自己的测量带。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