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10/38/wKhkGGZq9d-APW9hAAGMB5togWo335.jpg)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10/38/wKhkGGZq9d-APW9hAAGMB5togWo3352.jpg)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10/38/wKhkGGZq9d-APW9hAAGMB5togWo3353.jpg)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10/38/wKhkGGZq9d-APW9hAAGMB5togWo3354.jpg)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10/38/wKhkGGZq9d-APW9hAAGMB5togWo33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一、单选题1.下图是美国军费开支曲线图(据《当代美国军事整理导致图中两次最大增幅的主要因素是A.局部战争 B.军备竞赛 C.经济发展 D.反恐战争2.有学者指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该学者认为(
)A.世界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B.大国决定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方向C.世界各地发展的不均衡逐渐加大 D.国际体系朝着多元多体方向发展3.观察下图,判断该图深色部分反映的是(
)A.不结盟运动成员国 B.二战前后社会主义实践由一国到多国C.战后第三世界国家 D.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应对全球化趋势4.1958年,美国邀请部分参与南极科考合作的国家协商如何“确保富有成效的科学合作”,避免在南极发生“不必要的政治冲突”。苏联政府对此也表示基本同意。在此之后,确定了包括禁止在南极进行任何核试验的最终条约文本。这反映了(
)A.美苏试图调和国际矛盾 B.美国综合国力有所削弱C.大国争霸威胁环境安全 D.美苏两国既对抗又合作5.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签署一项法令.决定创建“和平队”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教师、医生、护士等各种专业技术人员。该法令旨在A.应对全球性反战运动 B.配合联合国维和行动C.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D.延缓不结盟运动兴起6.1956年9月开始,在美国新闻署的鼓励下,美国国内成立了40多个有关美术、电影、音乐、体育等独立的公民委员会。美国政府希望它们能够鼓励其成员和兴趣相投的外国人交换信息,制定亲善计划,参与美国的各种公共关系活动。美国的这一举措(
)A.服务于其霸权战略 B.服务于国内文化的发展需求C.阻碍世界文化交流 D.说明美国在争霸中处于劣势7.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纽约画派领衔人物杰克逊波洛克以将油墨滴洒和倾泼在大块画布上的创作方法而著称,画作没有任何可识别的主题。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崇该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以显示自由、个性的表达。这表明A.纽约画派的创作方式受到各国民众欢迎 B.纽约画派的创作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C.美国政府积极推动世界文化交流 D.美国政府借助艺术领域渗透冷战思维8.如表是1955—1959年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统计表,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时间国家时间国家1955.08.01尼泊尔1958.08.25伊拉克1956.05.03埃及1958.11.01摩洛哥1956.08.01叙利亚1958.12.20阿尔及利亚1956.09.24也门1959.02.04苏丹1957.02.07斯里兰卡1959.10.04几内亚1958.07.09柬埔寨A.新中国的外交空间得到了全方位拓展 B.美国彻底放弃了对新中国的孤立政策C.万隆会议密切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关系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意义巨大9.1945年12月美国总统说:“我感到毫无疑问的是,俄国意图入侵土耳其,攫取从黑海通往地中海的海峡。除非让俄国看到铁拳和听到强硬的语言,另一次战争就很难避免。我认为我们不应当再搞什么妥协了……我对哄孩子似的迁就苏联人感到厌倦了。”美国“不再妥协”开始的标志是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提出欧洲复兴计划C.提出“杜鲁门主义” D.发表“铁幕”演说10.二战后期,在联合国的创立过程中,美国总统罗斯福极力支持中国的原因在于①对苏联政府的强烈要求作出的妥协
②认识到美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依赖性③希望中国成为制衡苏联的重要力量
④肯定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1.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其主要目的是A.把日本当作对抗苏联的桥头堡B.扶植日本经济发展,拓展美国市场C.促进日本民主改革,清算法西斯势力D.实现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的转移12.20世纪70—80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把加入不结盟运动看作独立自主的象征,有的国家声明“加入不结盟运动的目的在于确立主权地位”。由此可推知,不结盟运动(
)A.分化了资本主义阵营 B.遏止了冷战加剧的态势C.重构了世界政治格局 D.具有反对霸权主义色彩13.万隆会议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对会议进行干扰和破坏,与会国之间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了矛盾和分歧。因此,周恩来提出了A.“一边倒”的方针 B.“另起炉灶”的方针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求同存异”的方针14.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材料中的“会议”应该是A.万隆会议 B.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C.日内瓦会议 D.不结盟首脑会议15.今年是周恩来诞辰121周年。以下他参与的重大事件,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领导南昌起义
②率团出席亚非会议③首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为配合北伐战争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①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16.苏联作为有70多年历史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建国初期的外国武装干涉、经济封锁,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未能被摧垮,却在已经有相当实力的情况下,自己把自己搞垮了。”苏联“垮了”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改革失败B.西方的“和平演变”C.片面强调重工业发展的恶果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48年春,美英法三占领区合并,并准备建立德国西部政权,随后,三占区开始改革币制准备加入马歇尔计划。作为反击,苏联指责建立德国西部政权是“分裂德国”的政策,开始封锁柏林与西方之间的一切地面交通。柏林封锁是美苏在冷战中第一次直接交锋,柏林成为双方冷战冲突的焦点。苏联希望封镇柏林来破坏西部政权的建立,或吃掉美国深入东方阵营内部的堡垒。在美国方面,“自捷克斯洛伐克被拉入东方集团后,柏林成了苏联铁幕后面唯一的自由世界的堡垒”。柏林冲突即使在最高点时,也是以冷战的方式进行的。——摘编自刘笑盈《冷战的兴起与欧洲的重组》材料二
1949年12月,在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雷特利提出的美国在欧洲的军事战略计划的基础上,北约防务委员会提出了关于“防御北大西洋区域的战略概念”的报告,并被北约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批准。朝鲜战争爆发后,西欧各国担心美国把重要力量用于远东,苏联乘机进攻欧洲。鉴于欧洲和本身形势的需要,美国一方面加紧催促欧洲各缔约国建立北约集体防务力量,另一方面向欧洲派遣地面部队。到1951年底,北药组织的司令部相继建立,北约组织机构全部确立。至此,北约组织就“从一个在这以前还是抽象的联盟,转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实体了。”——摘编自孙国军《试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根据材料一,指出柏林成为“双方冷战冲突的焦点”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推动北约演化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实体”的举措。18.【混乱的世纪】简单地说,这个世纪是在全球秩序大乱中落下帷幕。这种混乱现象,性质不明确,控制无方法,止息更遥遥无期……于是世纪末的人类,只好在弥漫全球的一片迷雾中摸索前进,透着朦胧足音,跌撞入第三个千年纪元的开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问题:(1)概述“这个世纪”中“混乱现象”的表现。(2)为什么霍布斯鲍姆说这个世界的混乱现象是“性质不明确,控制无方法”?19.【军费开支与国家发展】材料一
苏联某时期军费开支情况(单位:亿卢布)年份军费开支财政支出军费占财政支出比重1940年56.8174.432.61941年83.0191.443.41942年108.4182.859.31943年125.0210.059.51944年137.8264.052.21945年128.2298.642.9合计582.41146.9平均50.8——后勤学院学术研究部:《战争期间苏联武装力量财务勤务》材料二
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军费开支比较1972年1989年国家军费(亿美元)占世界军费总额比重(%)军费(亿美元)占世界军费总额比重(%)苏联884.034.33110.030.1美国776.430.13041.029.4冷战期间美苏两国人均军费负担比较(单位:美元)国家1975年1980年1985年1990年苏联4907449941153美国41763211111408——刘京书、袁明全《世界军费概论》(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该时期苏联军费开支基本情况。(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苏冷战期间军费开支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影响。三、论述题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幅不同时期的世界地图
维也纳会议后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和中东领土变迁示意图
北约和华约对峙示意图材料二在国际竞争中权力最大限度地集中于一个或两个国家,国家就拥有了支配国际体系的垄断权力,那么这种霸权体系就形成了。竞争机制使市场上经济力量分布和格局不断发生深刻的变化,竞争优势是流动的,是不断从一国转向另一国的。——据[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结合材料一地图承载的历史信息﹐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参考答案:1.A【详解】根据题干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军费开支的两次大幅度增加分别在50年代中60年代末,而在这两个时间段,美国都发动了对外战争,即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故A项正确;整个美苏争霸时期都有军备竞赛,无法解释50年代中60年代末军费开支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故B项错误;经济发展不是军费开支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故C项错误;50年代中60年代末没有反恐战争,故D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属于图表数据分析类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数据变化,扣住时间范围和变化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战争与军费的关系的角度分析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2.D【详解】根据题意内容可知,该学者认为21世纪的世界格局形成了不同的力量中心,由此可知国际体系朝着多元多体方向发展,D项正确;世界政治新秩序尚未建立,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大国对不同区域的影响,而非大国决定世界格局的发展方向,排除B项;材料内容不能体现世界各地发展的不均衡加大,排除C项。故选D项。3.C【详解】材料深色部分包括拉丁美洲、非洲和部分亚洲地区(没有日本),这些国家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即第三世界国家,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并不是不结盟运动成员国,排除A项;材料深色部分有非洲,而非洲并没有社会主义国家,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化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4.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美国)。据材料“1958年,美国邀请部分参与南极科考合作的国家协商如何……避免在南极发生‘不必要的政治冲突’。苏联政府对此也表示基本同意。在此之后,确定了包括禁止在南极进行任何核试验的最终条约文本”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正处于美苏冷战时期,但在南极科考合作方面,两个国家都同意避免出现政治冲突,这反映了美苏既有对抗,也存在一些方面的合作,D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整体来看,此时期,美苏处于冷战状态,双方采取了除了多种方式相互对抗,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美国整体综合实力强于苏联,且二战后美国经济快速发展,此时期美国综合国力并没有削弱,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美苏冷战之下的合作,没有涉及美苏争霸对环境安全的威胁,排除C项。故选D项。5.C【详解】1961年是美苏两极对峙时期,此时美国创建“和平队”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援助是为了增强第三世界国家对美国的向心力,其目的是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故选C;美国的这一举措是为了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并非是为了应对全球性的反战运动和配合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不不是为了延缓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排除ABD。6.A【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美国。根据材料“美国政府希望它们能够鼓励其成员和兴趣相投的外国人交换信息”可知,冷战时期,美国成立公民委员会,鼓励成员和外国人交流兴趣爱好,这有助于输出美国文化,彰显美国的优越性,体现了其为美国的霸权战略服务,A项正确;国内文化发展与外国人关系不大,排除B项;“阻碍”说法错误,美国的举措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文化交流,排除C项;美国在争霸中处于劣势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7.D【详解】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崇该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以显示自由、个性的表达。”可得出美国通过文化方面的宣传渗透冷战的意识,这是美国进行冷战的一种手段,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各国的态度,排除A项;纽约画派的创作本身并没有意识形态色彩,而是被美国政府利用,排除B项;美国政府的意图并不是推动世界文化交流,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8.C【详解】从数据可以看出,这期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主要是亚非国家,这主要得益于万隆会议的召开,密切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关系,故C正确;“全方位”表述错误,排除A项;“彻底放弃”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D项是1971年,时间不符合,排除。9.C【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除非让俄国看到铁拳和听到强硬的语言,另一次战争就很难避免”说明美苏两国由过去的盟友转变为敌人,美国要与苏联全面对抗,提出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冷战”的是马歇尔。“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开始的标志,A项是军事上的冷战政策,D项冷战的序幕,故选C。考点:冷战的过程点评:本题考查对冷战过程的掌握,难度小。依据教材相关知识回答即可。10.D【详解】试题分析:国家政策的制定都是以本国利益为出发点,解答本题须知从美国角度去分析美国政策制定的原因。组合型试题,采用排除法。①说法与史实不相符,排除ABC项;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对的胜利对中国战场具有很大依赖性,②正确;反法西斯战争使美苏联合,然两者有着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③正确;中国牵制了日军主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从联合国的创立背景与目的分析,④正确。故正确选项为D,ABC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冷战的背景11.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以美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发动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政策,美国扶持日本,实际是要遏制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势力在亚太地区的扩张,故A项正确;日本经济崛起会挑战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并不利于拓展美国市场,排除B项;美国扶持日本并不是推动日本民主化进程,消除其战争因素,排除C项;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排除D项。故选A。12.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20世纪70—80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据材料“加入不结盟运动的目的在于确立主权地位”结合所学可知,霸权主义无视发展中国家的独立主权,20世纪70—80年代,美苏两极对峙(时代背景),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中立,许多加入的国家认为它是独立自主和主权国家的象征,体现了不结盟运动反对霸权主义的色彩,D项正确;资本主义阵营主要是美欧国家,而非发展中国家,不结盟运动与分化资本主义阵营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遏止”说法错误,排除B项;当时仍旧是两极格局,排除C项。故选D项。13.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上,面对与会国的分歧,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召开,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14.A【详解】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面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及与会国间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由材料“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可见这次会议是指万隆会议,故A符合题意;1971年的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是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代表是会后重返联合国的,故B不符合题意;1954年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周恩来没有改变会议的方向,故C不符合题意;1961年的不结盟首脑会议举行标志着不结盟运动形成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组织舞台,但是我国并没有参加,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5.D【详解】1927年8月1日周恩来领导南昌起义,1955年参加亚非会议,1953年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27年3月为配合北伐战争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根据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A、B、C排序有误,排除。16.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苏联)。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苏联解体根本原因是长期以来实行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阻碍了社会生产力,D项正确;戈尔巴乔夫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改革失败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排除A项;西方的“和平演变”是外因,排除B项;片面强调重工业发展的恶果只是工业方面,不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17.(1)美苏在德国西部建立政权问题上的冲突;苏联封锁柏林与西方之间的交通,成为美苏冷战的第一次直接交锋;柏林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的影响。(2)推动构建北大西洋区域战略;建立北约集体防御力量;向欧洲派驻地面部队;健全组织机构。【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40年代的世界。根据材料一“美英法三占领区合并,并准备建立德国西部政权”“苏联指责建立德国西部政权是‘分裂德国’的政策”可得出美苏在德国西部建立政权问题上的冲突;根据材料一“开始封锁柏林与西方之间的一切地面交通。柏林封锁是美苏在冷战中第一次直接交锋”可得出苏联封锁柏林与西方之间的交通,成为美苏冷战的第一次直接交锋;根据材料一“苏联希望封锁柏林来破坏西部政权的建立,或吃掉美国深入东方阵营内部的堡垒”“自捷克斯洛伐克被拉入东方集团后,柏林成了苏联铁幕后面唯一的自由世界的堡垒”可得出柏林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的影响。(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40年代的世界。根据材料二“在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雷特利提出的美国在欧洲的军事战略计划的基础上,……并被北约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批准”可得出推动构建北大西洋区域战略;根据材料二“美国一方面加紧催促欧洲各缔约国建立北约集体防务力量,另一方面向欧洲派遣地面部队”可得出建立北约集体防御力量,向欧洲派驻地面部队;根据材料二“北约组织的司令部相继建立,北约组织机构全部确立”可得出健全组织机构。18.(1)阅卷思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竞争激烈,冲突迭起。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集团竞相扩军备战,使不稳定的局势进一步恶化,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1914年在此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多,战火遍及欧亚非三大洲,给世界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损失。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由于缺乏有效的解决国际争端的机制,矛盾重重,国际局势一直动荡不安。1929年至1933年从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几乎所有国家都受到了冲击。法西斯势力乘机崛起,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制,由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冲突,很快演变为以苏联和美国为中心的“两大阵营”的对抗(“冷战”)和美苏争霸,地区冲突不断。其中,两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严重威胁人类社会安全。国际社会的“混乱现象”仍无法止息。20世纪后半期,国际格局向多极化趋势演变,逐渐打破美苏两极格局。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雅尔塔体制崩溃,稳定的新国际格局却迟迟无法建成。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与贫富差距扩大问题、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问题、公共卫生与社会安全问题威胁人类社会的安定。国际社会的“混乱现象”日益复杂。(2)性质不明确:能指出二十世纪混乱现象的原因是由各种不同因素引起的,难以统一定性即可。或具体回答引起二十世纪混乱的原因,有帝国主义之间争夺,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争夺,法西斯势力与民主国家的冲突,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民族国家之间矛盾,不同文明之间的分歧(宗教之间的矛盾),人类发展与环境之间矛盾等也可。控制无方法:能指出20世纪的国际组织与制度不够完善,维系世界和平的力量薄弱,国际间冲突不断。(或具体回答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国联、雅尔塔体制与联合国等局限性,不能有效维护世界和平也可)。【详解】(1)首先,确定答题的时空坐标。由材料“简单地说,这个世纪是在全球秩序大乱中落下帷幕……跌撞入第三个千年纪元的开始”可知,这个世纪指的是20世纪。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关联与世界大“混乱现象”有关的历史事件,其主要有一战、二战、冷战、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等。最后,以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简要过程+影响的方式进行论述。(2)性质不明确:结合所学可知,性质与产生的原因有关,因为其原因的复杂性导致了历史事件的性质难以统一界定,故性质不明确。控制无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控制之所以无方法,是因为世界普遍还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20世纪的国际组织与制度不够完善,维系世界和平的力量薄弱,因此国际间冲突始终无法得到正确的回应,纷争不断。19.(1)基本情况:军费开支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大,军费负担重;1940年—1944军费开支不断增长;1944—1945年,军费开支有所减少。(2)基本特点:美苏两国军费开支巨大,占世界总军费总额大部。美、苏人均军费负担均较重,但苏联人均军费负担大大超美国。主要影响:导致美苏争霸、军备竞赛,威胁世界和平。也严重制约苏联社会发展,最终拖垮苏联,导致苏联解体。(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详解】(1)根据材料一可知,依据表格从横向看,当时苏联军费开支占据苏联财政支出平均50.8%,说明军费开支大,负担重。从纵向看,1940—1944年迅速增加,1944—1945年有所下降。结合所学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交通事故快速理赔合同协议
- 中外租赁买卖合同例文
- 上海市房屋托管合同样本
- 中外合资研发合同范本(生物科技)
- 2025年试读生管理协议示范文本
- 2025年连锁教育机构合作协议
- 上海市公有住房改造工程合同
- 业务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人事代理及档案关系管理服务合同书
- 五位借款人的集体借款合同
- 物流运作管理-需求预测
- 财务管理专业《生产实习》教学大纲
- 一年级口算天天练(可直接打印)
- 新急救常用仪器设备操作流程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套精品课件
- 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数学真题(原卷版)
- 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100题
- 通信工程安全生产手册
- GB/T 9074.1-2002螺栓或螺钉和平垫圈组合件
- GB/T 8014-1987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厚度的定义和有关测量厚度的规定
- 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