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_第1页
2024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_第2页
2024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_第3页
2024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_第4页
2024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主要城市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CUPDCUPD中智声明客观呈现全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道路运行状态的变化特征,以支撑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数据时空覆盖性、核算边界标准等原因,相关指标值可能存在一定偏差,本报告未来期待与更多合作伙伴共同为建设高质量、础设施体系献策出力,助力政府部门提升城市交通环境和出行品质,共*封面图:合肥市城市道路网络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研究团队赵一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城市交通研究分院,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伍速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城市交通研究分院,院长助理康浩高级工程师城市交通研究分院,智能交通与交通模型所所长王芮工程师城市交通研究分院曹雄赳高级工程师城市交通研究分院张凌波助理工程师城市交通研究分院闫安助理工程师城市交通研究分院吴克寒高级工程师城市交通研究分院翟健高级城市规划师绿色城市研究所余加丽高级工程师城市规划学术信息中心邱奉翠张金岳锦涛董春成孙朋言智慧交通事业部总经理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高级交通算法工程师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阚长城高级工程师百度地图慧眼刘泓高级工程师百度地图慧眼于海洋任毅龙李奥勇教授副研究员副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1研究背景 1.2城市选取 1.3研究指标 2道路网密度监测2.1名词解释及计算方法 9 2.3行政区道路网密度 16 3道路运行状态监测 27 3.5道路级运行状态分布 3116道路街区宽度 道路街区宽度街区INTRODUCTION街区2023年11月2023年1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街区宽度街区宽度路网连通性和可达性,实现城市建成区平均道路网密度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以上。道路网密度2021年5月2021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知要求开展2021年城市体检工作,文件指出:城市道路网密度(市辖区建成区内)作为“交通2019年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交通强国建设纲道路网密度2016年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街区宽度街区宽度梯级明确新建街区面积,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道路网密度规划目标打通各类“断头路道路网密度规划目标达性。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平均道路网密度提高 INTRODUCTION2019年起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全国逐步推进的城市体检工作2019年起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全国逐步推进的城市体检工作,2022年交通运输部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都将城市道路运行状态纳入考核指标之一。道路运行状态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2017年6月,公安部、中央文明办、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2017-2020)》,要求根据交通流量变化规律和2022年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自2019年逐步推进的城市体检工作得到中央的高体现了城市道路运行状况对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2023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将在全国地级也进一步明确为“城市高峰期机动车平均速度一致、计算样本存在缺陷、算法精度不高等若干问题。本研究力求依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与治理实验室、中规院城市交通研究分院及合作机构城市道路网密度监测:本报告在2018-2023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的研究基础上,以全国36个主要城市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含直辖市4个、省会城市27个、计划单列市5个),同时针对京津冀、城市道路运行状态监测:与城市道路网密度监测城市范围一致,选取36个主要城市作为道路运行状态监测的出租车GPS数据、部分车载导航数据、众包轨迹数据、两客一危GPS数据等,全国监测城市范围内每分钟可获取400城市道路运行状态监测:中心城区建成区高峰时间机动车平均速度。即空间范围仅包含中心城区的建道路网密度监测 ROADNETWORKDENSITYMONITORING道路网密度:一定范围内的道路总里程与该范围面积的比值。为了保证各城市道路网密度的可比性、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本报告以中心城区建成区为道路网密度指标统计范围,以范围内的道路总里程与面积的比值作为城市道路网密度1。中心城区建成区:中心城区内的建设用地范围2。其中,中心城区范围为全国60个主要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的中城市道路统计标准:本报告以电子地图测绘数据为基础,统计中心城区建成区范围内具备车辆基本通行条件的道路,包括建成区范围内的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及主要街坊路。本版报告采集数据截止于2023年第四据标准采集计算后,结果仅保留1位小数位数,部分计算结果可能存在四舍五入引起的误差。*注2:为有效监测和衡量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情况,保证城市路网密度指标的历史可比性,本年度报告沿用历年报告的中心城区建成区范围,避免因监测范围的变动而导致数据指标的建设指导意义降低。*注3:本报告为2024年度发布,数据采集截止于2023年第四季度。相关文字、数据图表等内容,按照数据采集年份表述。纳入中心城区建成区部分内道路长度纳入中心城区建成区部分内道路长度纳入中心城区建成区部分面积中心城区建成区道路网密度=行政区道路网密度= ROADNETWORKDENSITYMONITORING全国城市道路网密度稳定增长,部分城市持续向8公里/平方公里目标要求靠近截至2023年第四季度,全国36个主要城市平均道路网密度为6.5km/km2,相较上年度6.4km/km2指标值总体增长1.5%。达到7.0km/km2以上的城市达到13个,占比达到36%。其中,城市总体道路网密度达到国家提出的8km/km2目标要求的仍为3个城市,占比约8%。城市总体道路网密度在7.5~8.0km/km2区间数量相较上年度显著比例5%比例城市道路网密度(km/km2)高密度城市继续高位增长,呼和浩特、合肥等城市实现显著提升截至2023年第四季度,深圳、厦门、成都等3座达标城市的密度指标维持前三名基础上,路网密度继续增长,分别达到9.9km/km2、8.8km/km2、8.7km/km2。本年度呼和浩特、合肥、青岛、石家庄、郑州、广州、重庆、杭州、福州等城市密度增长明显。其中,呼和浩特、合肥实现显著提升,道路网密度指标本年度提高0.3km/km2,分别达到5.2km/km2、7.6km/km2;郑州、广州、重庆、杭州、福州等5座城市在高密度区间实现增长,均达到表1全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及增长情况(km/km城市排名2023年2022年密度增长排名变化城市排名2023年2022年密度增长排名变化深圳市1西安市厦门市2海口市成都市3大连市福州市47.97.7太原市南宁市57.87.7北京市杭州市67.87.6南京市重庆市77.67.4西宁市合肥市87.67.3石家庄市上海市97.57.4长春市广州市7.57.3青岛市郑州市7.27.0哈尔滨市127.17.00.1305.25.10.1137.07.00.0315.24.90.3146.96.80.1325.15.00.1密度增长率道路网密度(km/km2)密度增长率道路网密度(km/km2)0ROADNETWORKDENSITYMONITORING道路网密度平均增速有所提升,呼和浩特、合肥、青岛、石家庄指标增幅较高从全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的年度增长率来看度的1.6%。2023年有4个城市道路网密度增长率高于3%,道路网密度年增长率最高城市为呼和呼和浩特道路网密度本年度增长明显,新增道路里程约67km,总体路网密度由4.9km/km2提升至5.2km/km2。合肥本年度新增道路里程约77km,总体路网密度由7.3km/km2提升至7.6km/km2。青岛本年度总体路网密度由 5.5km/km2提升至5.7km/km2。石家庄本年度总体路网密度由5.6km/km2提升至5.8km/km2。由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年度增长比较可以看出,本年度道路网密度增长幅度位居前列的呼和浩特、青岛、石家庄、乌鲁木齐、兰州等城市均为道路网密度指标基数较低城市,而合肥、郑州、广州、重庆、杭州、福州等高4.0%●特市齐特市齐排名区(县)城市路网密度37中山区大连市8.538马尾区福州市8.439江北区重庆市8.440排名区(县)城市路网密度37中山区大连市8.538马尾区福州市8.439江北区重庆市8.440雨花台区南京市8.341金牛区成都市8.342江北区宁波市8.243鄞州区宁波市8.244开福区长沙市8.245西城区北京市8.146滨江区杭州市8.147新建区南昌市8.148汉阳区武汉市8.149建邺区南京市8.050鼓楼区福州市8.051渝北区重庆市8.052碑林区西安市8.0排名城市路网密度南山区深圳市20台江区福州市21邕宁区南宁市22晋安区福州市23翔安区厦门市24西湖区南昌市25武侯区成都市26云岩区贵阳市27荔湾区广州市28静安区上海市29集美区厦门市青羊区成都市西岗区大连市下城区杭州市海曙区宁波市仓山区福州市青秀区南宁市包河区合肥市ROADNETWORKDENSITYMONITORING本年度报告在统计分析各城市总体道路网密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统计了各城市中心城区建成区内主要行政区本年度所有涉及行政区的道路网密度平均值达6.8km/km2,相比于上一年度的平均值6.7km/km2,增长约1.5%。2023年214个主要行政区(县)道路网密度指标中位数为6.7km/km2,与上年度指标中位数持平。所有为杭州滨江区、武汉汉阳区、福州鼓楼区、重庆渝北区。其中,道路网密度超过10km/km2的行政区共10个,与上年度持平;道路网密度超过12km/km2的行政区仍为上海黄浦区(14.5km/km2)和深圳福田区(12.1km/km2)。与上一年度相对比,9~10km/km2区间、8~9km/km2区间本报告从行政区层面分析了各城市道路网密度的匀质性,即城市多个行政区间道路网密度的差异性。报告采比比例平均值6.8km/km2%表2道路网密度指标达标的52个行政区(km/k行政区道路网密度(km/km2)排名城市路网密度1黄浦区上海市14.52福田区深圳市12.13上城区杭州市11.74和平区天津市11.45罗湖区深圳市10.96虹口区上海市10.57渝中区重庆市10.58东湖区南昌市10.29越秀区广州市10.2良庆区南宁市10.2思明区厦门市锦江区成都市成华区成都市湖里区厦门市长宁区上海市市南区青岛市同安区厦门市江汉区武汉市密度增长率道路网密度(km/km2) 密度增长率道路网密度(km/km2)0ROADNETWORKDENSITYMONITORING部分低道路网密度指标行政区增长幅度较大出的是哈尔滨道外区、呼和浩特玉泉区,年增长幅度达到8.3%。其中,增包括哈尔滨道外区、呼和浩特玉泉区、青岛李沧区、青岛崂山区、合肥包河区、合肥蜀山区、济南历城区、杭州拱墅区、南京栖霞区、武汉武昌区、哈尔滨香路网密度指标基数较低的行政区增长幅度较大。从密度指标增长速度前20名的主要行政区来看,哈尔滨道外区、呼和浩特玉泉区、青岛李沧区、青岛崂山区、济南历城区、南京栖霞区、哈尔滨香坊区、石家庄长安区、浩特赛罕区、北京石景山区等路网密度指标基数均在6.0km/km2以下,对比上一年度以高路道外区道外区哈尔滨玉泉区玉泉区呼和浩特李沧区李沧区青岛崂山区崂山区青岛包河区包河区合肥蜀山区蜀山区合肥历城区历城区济南拱墅区拱墅区杭州栖霞区栖霞区南京武昌区武昌区武汉香坊区香坊区哈尔滨长安区长安区石家庄赛罕区赛罕区呼和浩特石景山区石景山区北京仓山区仓山区福州新城区新城区呼和浩特西湖区西湖区南昌二道区二道区长春蔡甸区蔡甸区武汉桥西区桥西区石家庄全国主要城市行政区道路网密度增速情况(to道外区道外区哈尔滨玉泉区玉泉区呼和浩特李沧区李沧区青岛崂山区崂山区青岛包河区包河区合肥蜀山区蜀山区合肥历城区历城区济南拱墅区拱墅区杭州栖霞区栖霞区南京武昌区武昌区武汉香坊区香坊区哈尔滨长安区长安区石家庄赛罕区赛罕区呼和浩特石景山区石景山区北京仓山区仓山区福州新城区新城区呼和浩特西湖区西湖区南昌二道区二道区长春蔡甸区蔡甸区武汉桥西区桥西区石家庄全国主要城市行政区道路网密度增长情况(to行政区道路网密度详情主要城市总体情况2行政区道路网密度详情主要城市总体情况1深圳23成都4福州5南宁6杭州7重庆8合肥9上海广州郑州宁波长沙昆明天津武汉贵阳西安大连太原北京南京西宁长春 济南银川兰州 拉萨1.1%1.1%ROADNETWORKDENSITYMONITORING城市规模本报告将全国36个主要城市分为超大型、特大型、Ⅰ型大城市、Ⅱ型大城市、中等城市五类4。2023年以 均增速1.7%;以杭州为代表的特大型城市道路网密度为6.3km/km2,平均增速1.9%;Ⅰ型大城市平均道路 道路网密度为5.4km/km2,平均增速2.8%;拉萨市为 从数据统计特征来看,超大型城市密度较高,Ⅱ型大城市平均增速较高,Ⅰ型大城市平均密度高于特*注4:以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为标准划分城市规模类型。城市区位按照“秦岭—淮河”地理分界线区分,2023年我国北方城市道路网密度平均为5.6km/km2,增长约1.8%,南方城市道路网密度平均为7.3km/km2,增长约1.4%。南、北方城市均稳定增长,北方城市道路网密度仍普城市形态按照团块型、组团型、带型三种城市形态划分,总体道路网密度依然呈现“组团型>团块型>带型”统计规律,在道路网密度增长方面,2023年带型城市增长较快,增长约2.1%,团块型城市与组团型城市平均值北方北方城市`南方城市4.9 0ROADNETWORKDENSITYMONITORING京津冀城市群由首都经济圈发展而来,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中国北方经济的重要核心区。作为以首都石家庄、保定、唐山、秦皇岛、邯郸、张家口、廊根据城市道路网密度监测数据,2023年京津冀城市群9个监测城市,中心城区建成区总体平均道路网密度为4.6km/km2,与上年持平,城市群总体道路网密度指标仍处于较低水平,与8km/km2的目标差距较大。其市均处于较低道路网密度水平,仍全部低于5km/km2。根据全国36个主要城市数据,2023年北方城市平均道路网密度为5.6km/km2,京津冀城市群除北京、天 0ROADNETWORKDENSITYMONITORING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位于“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根据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城市群范围主要包括苏、浙、皖、沪三省一市共计27个城市。本年度道路网密度监测工作主要覆盖上海、杭州、苏州、无锡、南通、常州等共计16.1km/km2,较上年度增长约1.7%,城市群平均道路网密度指标略低城市群各城市指标较上年度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杭州7.8km/km2、合肥7.6km/km2、上海7.5km/km2、宁波7.1km/km2处于城市群最高水平,南京(5.8km/km2)相温州、绍兴、苏州等6个城市道路网密度达到6km/km2以上,镇江、常州、泰州、扬州、南通等苏南 0ROADNETWORKDENSITYMONITORING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聚集了高密度的人口与产业,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我国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作为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区域,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主要包括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11座城市。本年度道路网密度监测工作主要覆盖广州、佛山、深圳、东莞、根据城市道路网密度监测数据,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8个监测城市,中心城区建成区总体平均道路网密度为7.7km/km2,城市群道路网密度指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深圳、珠海、佛山三市已超过8km/km2的目标 要求。深圳(9.9km/km2)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最高道路网密度水平,其次为珠海8广州、东莞分别达到7.5km/km2和7.4km/km2,江 道路网密度(km/km2)密度增长率东莞市嘉兴市泰州市镇江市常州市廊坊市张家口市秦皇岛市珠海市佛山市江门市温州市台州市无锡市绍兴市苏州市惠州市扬州市道路网密度(km/km2)密度增长率东莞市嘉兴市泰州市镇江市常州市廊坊市张家口市秦皇岛市珠海市佛山市江门市温州市台州市无锡市绍兴市苏州市惠州市扬州市南通市唐山市马鞍山市邯郸市中山市保定市10ROADNETWORKDENSITYMONITORING从本年度城市群道路网密度指标来看,“粤港澳大湾区计划单列市等核心大城市影响,三大城市群内监测城市主要为Ⅱ型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在此两类规模城市中,粤从城市道路网密度增长情况看,本年度保定、中山、邯郸、马鞍山、唐山等城市道路网密度增长相对较高。保定市道路网密度指标由3.2km/km2增长至3.3km/km2,由于道路网密度指标基数较低,增长幅度相对较大。中山市道路网密度指标由6.6km/km2增长至6.8km/km2,增长幅度约为3.0%。邯郸市道路网密度增长幅度为其他城市如扬州、惠州、苏州、绍兴、无锡、台州、温州、江门、佛山、珠海等指标增长较为平稳。秦皇岛、张家口、廊坊、常州、镇江、泰州、嘉兴、东莞等8个城市道路网密度指标保定市廊坊市邯郸市秦皇岛市唐山市张家口市扬州市南通市常州市惠州市苏州市绍兴市台州市无锡市温州市东莞市佛山市马鞍山市泰州市镇江市嘉兴市江门市中山市珠海市京津冀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京津冀城市图14主要城市群城市道路网密度对比(Ⅱ型大城市、中等城市)图15主要城市群城市道路网密度增长情况(Ⅱ型大城市、中等城市) ROADNETWORKDENSITYMONITORING基于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指标的持续监测,报告对近5年(2019-2023年)城市道路网密度发展情况进行滚呼和浩特、重庆、海口等城市近五年累计增长最高。从全国主要城市2019-2023年的道路网密度来看,累计增长幅度最大城市为呼和浩特,累计增长约17.1%,道路网密度指标从4.5km/km2提升至5.2km/km2。其次为重庆和海口,重庆累计增长约14.3%,道路网密度指标由6.7km/km2提升至7.6km/km2;海口累计增长约武汉、西宁、南昌、太原等城市近五年累计增长超过12%。武汉累计增长13.1%,密度指标从6.0km/km2提升至6.6km/km2;西宁累计增长13.1%,密度指标从5.4km/km2提升至5.8km/km2。此外,南昌、太原近五年累计增呼重海武西南太南福西郑合杭天兰和庆口汉宁昌原宁州安州肥州津州浩市市市市市市市市市市市市市市特市表3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指标增长情况(t123456789 ROADNETWORKDENSITYMONITORING根据近5年(2019-2023年)城市道路网密度持续监测,合肥道路网密度指标由2019年的6.8km/km2提升至2023年7.6km/km2,道路网密度指标提升了0.8km/km2,近5年累计增长约11.3%。呼和浩特道路网密度指标由合肥:推动重要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从2023年合肥市道路建设增量分布可以看出,重要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与心城区偏中位置,与北一环、东一环的辅道相通,促进了区域路网结构完善。此外,桥头集路快速化改造、清溪路升级工程、铜陵北路下穿工程等一系列市政工程建设完成推动了城市整体道路网的结构完善呼和浩特:外围片区道路设施体系逐步完善。从2023年呼和浩特市道路建设增量分布可以看出,2023年呼和浩特市新建道路增量,主要集中于东二环以西、南三环以北、西二环以西的部分片区,相对而言老城核心区道路增量较少。作为路网密度指标基数较低的城市,在外围路网结构的不断完善的条件下,本年度道路网密度显著提道路网密度(km/km2)666道路运行状态监测TRAFFICOPERATIONMONITORING TRAFFICOPERATIONMONITORING高峰平均速度:高峰小时内道路上全部驶过车辆的空间平行速度。用根据《道路交通信息服务—交通状况描述》(GB/T29107-2012),先计算高峰期单条道路速度,计算方法为路段长度除以通过该路段所有车辆的平均行程时间(包括信号控道路平均行程速度=高峰小时:绝大部分城市工作日呈早晚双波峰运行态势,除拉萨、乌鲁木齐等部分西部城市外,多数城市早高峰为8-9工作日一日全国平均运行状况变化86420周末一日全国平均交通指数变化*为直观体现道路运行态势,根据国标(GB/T33171-2016)将道路运行速度转化成为交通指数 TRAFFICOPERATIONMONITORING监测空间范围:为体现快慢分离,以人为本的交通理念,本次计算范围为中心城区建成区内主干路及以上等级道路,实际采用双向四车道或单向两车道及以上道路。支路和次干路以生活服务和本地到发为主,重点考察其安全和人性化,不纳入计算范围。中心城区建成区:中心城区范围和建设用地重叠的区域。其中,中心城区范围为各个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的中心城区范围。建设用地的范围为根据地表覆被的遥感影像解译识别。各个城市路况分析边界以中心城区建成评价标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2018)规定城市中心区快速路、主干路高峰平均行程车速分别不低于30km/h、20km/h。《道路交通信息服务-交通状况描述》(GB/T29107-2012)评价标准如下表。综合该标准对《道路交通信息服务-交通状况描述》路段交通状况等级划分 TRAFFICOPERATIONMONITORING全国主要城市工作日高峰运行速度同比下降,拥堵态势加剧速度处于18~25km/h之间,处于中度拥堵状态。2022年轻度拥堵的城市均滑落至中度拥堵区间,其中兰州、北京、广州呈现了严重拥堵态势(平均速度低于18km/h)。在传统的一线城市中,深圳的道路运行状况相对较好,平均速度超过工作日高峰速度同比下降较多的城市主要为一线城市和西部城市相比2022年,2023年全国36个主要城市中,有35个城市高峰速度出现下降,仅有杭州一个城市有所提升。速度下降幅度较大的城市主要为一线城市和西部城市。其中,广州、乌鲁木齐高峰平均速度大幅下降5km/h以上,北京、兰州、成都、石家庄、贵阳、太原、深圳等城市高峰速度下降4km/h以表42023年全国主要城市工作日高峰运行速度及变化情况(城市排名2023年2022年速度变化排名变化城市排名2023年2022年速度变化排名变化南宁123.423.9青岛1920.421.7-1.3厦门222.825.6乌市25.6天津322.625.0太原合肥422.522.7大连22.0福州522.223.5-1.3宁波20.9南京622.8石家庄19.8贵阳721.826.0哈尔滨19.6南昌821.8-1.3长沙19.621.5-1.9郑州921.522.6-1.1济南19.619.7西宁1021.1沈阳19.221.1-1.921.122.7-1.6海口19.220.9-1.7银川1221.2长春18.621.5深圳1320.7西安18.219.8-1.6重庆1420.7成都1822.41520.7上海1821.2拉萨1620.622.5-1.9广州17.523.4杭州20.619.01.6北京17.422.2武汉1820.5兰州16.521.3南宁石家庄重庆呼市沈阳长春青岛宁波太原哈尔滨上海南宁石家庄重庆呼市沈阳长春青岛宁波太原哈尔滨上海TRAFFICOPERATIONMONITORING周末高峰交通状况明显好于工作日,平均运行速度达23.5km/h2023年,本报告选取的36个全国主要城市周末高峰平均运行速度为23.5km/h,同比2022年下降1.1km/h,总体周末高峰速度同比下降较多的城市主要为一线城市、旅游城市及西部城市同比2022年,2023年全国36个主要城市中,有72%(26个)的城市周末高峰速度出现下降。一线城市中,广州、深圳、北京降幅较大;西部城市中,兰州、贵阳、重庆、太原降幅较大;旅游城市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