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常见8种修辞手法_第1页
小学常见8种修辞手法_第2页
小学常见8种修辞手法_第3页
小学常见8种修辞手法_第4页
小学常见8种修辞手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1、比喻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抓住两种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明显,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像......似的”、“像......一样”等。例如: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常用的比喻词有:“是”、“变成”、“成了”、“变为”等。例如:十个被鲜血浸泡的手指头肿得变成了大熊掌。借喻:只出现喻体,没有比喻词,本体也不出现。例如:他摇曳着一头的蓬草,冲出门外去上学去。(蓬草=凌乱的头发)注意两点:有些句子用了“像”“好像”一类的次,并不表示打比方,二十表示估量或者比较的意思,这类句子不是比喻句。如:刚才的铃声好像谁也没有听见。她的相貌长得好像他妈妈。本体喻体之间必须有所相似,但不能是同一类事物。如:这顶帽子真像昨天商场门口挂的那顶。比喻的作用是加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2、比拟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比拟的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比拟分为:拟人、拟物①拟人:把事物人格化,要有人的动作、表情、语言。例如:1、蜜蜂引路!2、风翻开了书!3、花儿随风舞蹈。4、小狗伸了一个懒腰。(不需要讲)②拟物。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赋予他们物的表现和状态。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3、借代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

借代分为:特征代本体、专名代本体、具体代抽象、局部代整体=1\*GB3①特征代本体

指的是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

(1)风筝(本体)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老鹰”,有“鹦鹉”,有“仙鹤”,有“蜈蚣”(借体)......\t"/item/%E5%AF%B9%E5%81%B6/_blank"六王毕,\t"/item/%E5%AF%B9%E5%81%B6/_blank"四海一。蜀山兀,\t"/item/%E5%AF%B9%E5%81%B6/_blank"阿房出。《\t"/item/%E5%AF%B9%E5%81%B6/_blank"阿房宫赋》

----六国结束,\t"/item/%E5%AF%B9%E5%81%B6/_blank"四海统一。蜀山树木砍光了,阿房宫才建造起来。(“六王毕”与“四海一”相对,都是主谓词组,“蜀山兀”与“阿房出”相对,也都是主谓词组,且“六王毕,四海一”与“蜀山兀,阿房出”相对。)3、多句对偶

用三句对三句,或用更多的句子相对,叫多句对对偶句。例如: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t"/item/%E5%AF%B9%E5%81%B6/_blank"劝学》

----登上高处向人们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老远的人也可以看见;顺着风势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到的人却觉得很清楚。4、句中对

同一句中的上下两词语互相对偶。

例如:“\t"/item/%E5%AF%B9%E5%81%B6/_blank"峰回路转”、“\t"/item/%E5%AF%B9%E5%81%B6/_blank"晓风\t"/item/%E5%AF%B9%E5%81%B6/_blank"残月”、“\t"/item/%E5%AF%B9%E5%81%B6/_blank"羽扇\t"/item/%E5%AF%B9%E5%81%B6/_blank"纶巾”。6、排比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例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排比的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7、反问(只问不答)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反问的形式有两种:①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②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反问的作用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8、设问(自问自答)设问的特点“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