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史(第2版) 课件 第十五章 西方现代广播媒体_第1页
外国新闻史(第2版) 课件 第十五章 西方现代广播媒体_第2页
外国新闻史(第2版) 课件 第十五章 西方现代广播媒体_第3页
外国新闻史(第2版) 课件 第十五章 西方现代广播媒体_第4页
外国新闻史(第2版) 课件 第十五章 西方现代广播媒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章西方现代广播媒体本章学习要点●西方各国广播媒体发展史。●新型广播媒体在当代新闻传播事业中的存在形态。第一节美国的广播事业在各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历史中,美国虽然不是最早发明与使用广播的西方国家,却是最早将其市场化、产业化、大众化的国家。美国完善发达的现代商业化广播体制和大国地位,对世界各国广播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创始时期(20世纪初期—20世纪20年代末)在美国,无线电广播是在20世纪20年代才逐渐演变发展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新型传播工具的,而无线电广播的迅猛发展与早期的一系列无线电传播技术的重大发明成果是分不开的。广播这种电子媒体依赖科学技术发明的倾向在其发展初期就十分显著地展现出来了。(一)相关的技术背景第一阶段主要解决了通过有线电报远距离传送信号的技术难题。第二阶段解决了通过电线使人类声音进行远距离保真传播的技术难题。第三阶段重点解决了不用电线把信号传向远方的技术难题。第四阶段主要解决了使用无线方式把人类的声音传向远方的技术难题。(二)早期的广播实验早在1895年,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物理学教授金纳德·奥布里·费森登就已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布兰特岩城开始无线电实验工作。与此同时,一位名叫李·德·福斯特的工程师也在致力于研究传送保真人声的无线电广播技术。1910年1月20日,福斯特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成功地广播了世界歌王恩里科·卡鲁索的歌声。1916年,他又在纽约根据报纸要闻,人声播送了最早的新闻简讯,其中就包括当年威尔逊和休斯的总统竞选情况及威尔逊最后当选美国总统的消息,福斯特的工作引起了公众广泛的注意。(三)全国性广播公司的出现为了给这些大量出现的新电台提供广播节目,1926年6月,美国无线电公司(RCA)宣布成立一个下属的新公司——全国广播公司(NationalBroadcastingCompany,NBC)。这是美国出现的第一家专业的全国性广播公司,其首任领导者是戴维·萨尔诺夫。1927年7月,NBC组建了美国两大全国广播网红色广播网和蓝色广播网,向属下众多的电台提供统一的广播节目,进行商业合作联营,从而在美国广播事业发展史上占据了领先地位。二、兴盛与发展时期(20世纪30—40年代)美国三大广播公司(1943年之前为NBC的两大广播公司和CBS)统一组织节目、汇总新闻消息、迅速大量地播放各类娱乐与新闻节目,使广播电台日益具有了全国性影响力。由于当时电视事业还未兴起,广播事业得以独领风骚。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的广播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进入了兴盛与腾飞的“黄金”阶段。(一)大萧条时期——花样百出的广播娱乐性节目30年代初期爆发的经济大萧条,使美国呈现出一片凄惨景象。人们找不到工作,情绪焦虑,生活困苦,前景茫然。这时候收听广播节目成为人们消遣、保持乐观,且花费不多的一个重要的娱乐放松方式了。(二)“炉边谈话”——广播史上伟大的里程碑1933年3月12日、5月7日、7月24日、10月22日,罗斯福总统闲适随意地坐在白宫楼下的起居室壁炉旁,在夫人安娜·埃莉诺·罗斯福的陪伴下,通过实况广播向千百万美国普通大众发表了令人难以忘怀的系列演讲——著名的“炉边谈话”。这是美国政治史和广播史上的伟大里程碑。(三)“朗格-库格林流感”在20世纪30年代,并不只有罗斯福总统一个人看到了新生的广播媒体的惊人威力并加以运用,还有两个人在美国早期广播史上以其出色的广播活动加深了大众对广播威力的认识,他们就是参议员休伊·皮尔斯·朗格和查尔斯·E.库格林神父。这两个人一个把广播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另一个则把广播作为宗教布道、时事宣讲的论坛,很快便成为全国皆知的著名人物。1935年,朗格参议员和库格林神父竟然开始联手向罗斯福总统发动攻击,利用广播大造舆论,一时间社会上人心浮动,反对总统的舆论甚嚣尘上。罗斯福总统在给当时美国驻意大利大使的一封信中对此做了一个绝妙的比喻,总统告诉这位大使:目前美国人正在害一种很严重的病,叫作“朗格-库格林流感”,人人都浑身发疼。这也许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朗格参议员和库格林神父利用广播所造成的社会舆论影响之强大。毫无疑问,他们两人的广播活动也极大地提升了早期广播媒体在美国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四)新闻的竞争——“比尔莫特协议”1933年12月,一场重要的新闻界联席会议在纽约的比尔莫特饭店举行,NBC、CBS、全国广播协会、美联社、合众通讯社、国际新闻社、美国报刊发行人协会的代表们共同达成一项和解协议,史称“比尔莫特协议”。“比尔莫特协议”显然是传统报刊和通讯社打压新兴的广播媒体的一次巨大胜利。虽然这个协议确实给予了广播界沉重的打击,但是广播这一新型大众传媒前进的历史脚步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三、广播的黄金时代(1938年至今)美国广播黄金时代的到来同两个历史因素密切关联: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场空前惨烈、波及全球的世界大战,促成了人们对新闻信息的强烈需求。二是相关物质和技术的基础日益雄厚,为广播界提供了有力支撑,从而使其迎来了自己腾飞的黄金时代。在经济上,广播已经完全得到了商业大公司、大广告主的支持,实力雄厚;在政治上,广播亦早已成为能够影响大众舆论的重要媒体之一,在公众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于是,广播的黄金时代到来了。(一)

“慕尼黑危机”与CBS卡尔登邦的新闻播报与评论20世纪30年代中期,广播已完全进入成熟阶段。以1938年“慕尼黑危机”为契机,广播界的新闻报道声名鹊起,拉开了其黄金时代的序幕。1938年3月12日,致力于以新闻播报为突破口,利用新闻节目的影响力来推动公司快速发展的CBS率先在国际新闻报道领域开始发力。(二)广播剧《世界大战》的播出除了崭露头角的新闻类广播节目以外,广播界娱乐性节目的繁荣也是这一黄金时代的标志之一。在20世纪30年代,不仅许多优秀的脍炙人口的广播节目已拥有了十几年的不衰历史,而且还出现了具有惊人效果的新的广播剧——奥逊·威尔斯的《世界大战》。(三)二战中的明星广播记者在随后的二战时期,美国三大广播公司的战地记者们活跃在全球各条战线上,发回了无数条激动人心的新闻消息,许多著名的战地记者成为明星式的人物,在公众中获得了极高声誉。在广播新闻节目史上,CBS默罗的《这里是伦敦》,夏勒的康边森林德法停战协议签署现场实况报道,塞西尔·布朗的远东战地实况报道,查尔斯·科林伍德从北非发回的阿拉曼战况新闻,特别是默罗在伦敦大轰炸期间的现场实况广播录音报道,将二战中的广播现场报道这一新闻报道形式推向了一个无人企及的高峰。另外,在二战中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易北河会师、攻克柏林、原子弹轰炸日本、日本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投降签字等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都有战地记者的身影。(四)二战后的广播节目明星记者爱德华·默罗从欧洲回国后,马上开办了一档名为《现在请听》的节目,该节目很有名气,极受欢迎。CBS的另外一位著名记者泰勒也开办了一个优秀的广播节目《你在哪里》。《一个世界在飞行》是战后广播界开办的最有影响的优秀节目之一,它是CBS著名记者诺曼·科温为纪念已故的美国政治家温德尔·威尔基和他的名著《一个世界》于1946年开办的。(五)国际广播——“美国之音”“美国之音”(VoiceofAmerica)创办于1942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美国政府开办的第一个短波国际广播电台,用五种语言来为战争服务,并成为日后“冷战”时期最有名的一家国际广播电台。80年代“美国之音”的基本特征:首先,吸取了以往同美国官方关系过密、声誉不佳的教训,“美国之音”在选择、处理新闻方面取得了相当程度的独立性,蒙上了一层非官方客观独立的色彩。其次,“美国之音”把广播中的新闻和评论分开了,每次节目播送的社论、新闻分析、专栏文章都明确说明其所代表的立场,这大大不同于50年代的“美国之音”。最后,“美国之音”的节目特别注意加强听众调查研究,经常举办适应特定听众群体心理的热门节目,投听众之所好,这主要反映在它的一系列专题性节目中。评论的来源一般有三种:其一是政府方面提供的;其二是“美国之音”评论员撰写的;其三是国内外报刊舆论。现在的“美国之音”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这主要表现在它大量地压缩了广播节目的数量,停播了包括中文节目在内的许多广播节目,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网络新闻上,试图通过网络音频与视频节目来吸引新时代的年轻受众。第二节英国的广播事业英国既是最早开启现代广播事业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将广播这一电子媒体投入使用的国家之一。虽然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英国在广播事业的社会化方面被美国赶超,但英国所创立的独一无二的公共广播体制和著名的英国广播公司,都对世界各国的广播事业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巨大影响。一、创立之初的英国广播公司(一)创立在广播史上,最早的BBC其实有两个,即新老BBC。老BBC只经营广播(当时电视还没有正式问世),而广告节目则被政府一律禁止。新BBC的创始人是约翰·里思爵士,他被后人尊称为“BBC之父”。里思之所以能够获此荣誉,完全是因为他独特的广播电台公共运营体制的构思,以及这一构思为BBC乃至于英国的广播事业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公共广播体制下的BBC表现出了既不同于美国商业广播也相异于苏联集权主义广播的鲜明特征。首先,由于拥有受政府保护的固定经费来源,而且皇家特许状中规定了BBC不能播出商业广告,因此BBC可以独立地制作有益于大众的高质量广播节目,较好地抵制商业市场竞争和广告商们所带来的节目庸俗化压力。其次,政府批准的全国垄断经营地位,使BBC得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独家广播节目播出,较轻的同行业竞争压力为生产精品节目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最后,由于BBC有自己的公司组织章程,是一个拥有皇家特许经营状的独立社会公共机构,因而它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能够按照新闻传播事业的自身规律来经营广播事业。(二)二战期间二战期间,BBC的广播节目在动员人民奋起抗击纳粹德国法西斯侵略战争方面立下了不朽的功绩,BBC也以其出色的新闻报道和“帝国广播”(国际新闻报道)而为人们所熟知与记忆。每当战事出现重大转折的时候,通过BBC,英国和世界人民总能够听到这位反法西斯斗士的声音。二、英国广播公司的机构组织形式与节目特色(一)组织结构方面的特征BBC作为一家独立、非营利性、具有垄断特色的公共公营传媒企业,是英国政府辖下的一个形式独立、隐蔽色彩很强的文化机构。它的最高决策机构为公司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九人组成,其成员包括首相、在野的反对党领袖、最高法院院长、邮政大臣、传媒业代表、BBC员工代表和社会知名公共人士等。(二)广播节目内容BBC的节目可分为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两部分。广播节目主要是新闻和各种专题性的节目。这些专题性的节目在西方社会里是比较严肃的,主要包括古典音乐、广播剧、公共评论、为学校安排的教育类调频广播节目,以及娱乐性的流行音乐、体育节目等。它的新闻报道有两个特点:其一是信息量大。其二是时效性强。三、英国广播公司的国际广播(一)初期的国际广播:“帝国广播”BBC于1932年开始对外广播,其呼号为“帝国广播”,一开始只开办了一种英语节目,主要针对海外英联邦国家。BBC的“帝国广播”在二战时达到了顶峰,它用近50种语言日夜不停地向世界各地广播,获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与尊敬。(二)国际广播的特色BBC享有较高声誉的原因,首先在于它非常讲究宣传报道的客观与公正技巧。BBC赢得声誉的另一秘诀是讲究时效性,它的英语新闻节目昼夜不停地对外广播,一旦有重要新闻随时可以插播。开辟多种新闻来源,也是BBC取得良好声誉的重要方法之一。重视听众研究工作也是BBC能吸引全球听众的原因之一。四、英国广播公司现状近年来,BBC除了面临政府提供经费不足的困难外,还面临着国际卫星传送网络和有线电视系统的巨大竞争,新兴的国际互联网事业对于作为传统媒体的BBC而言也是一项潜在威胁。但是,经历了撒切尔夫人、梅杰两届保守党政府和布莱尔工党政府的BBC,依然凭借着其悠久的传统力量,继续保持着国际著名广播电台的优秀品牌,并出色地在当今新旧媒体纷争、国际形势变化快捷的时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全球传播权威者的作用。五、独立广播局为了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有限竞争和保证英国公众的节目收听收视权益,1954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案,正式制定与颁布了《电视法案》,首次允许在BBC之外创立另一家新型商业性广播电台,这就是掌管了BBC以外的全国独立广播电视事业的独立广播局(IBA)和其下设的独立电视台(ITV)。《电视法案》规定,ITV的一切设备完全归其自己所有,但公司本身不制作节目,而是由私营的承包公司承包,而且依据法案,ITV的电视广告必须遵守下列原则:(1)电台、电视台对于广告内容均有监督、约束的责任。(2)广告客户只能购买广告时间,不能指定广告时间,也不能成为节目的主办单位。(3)节目播放期间不能插入广告,广告只能在节目前后播出。(4)邮政大臣对一切不当的广告有权禁止,对不妥广告有权纠正。第三节法、德、日等国的广播事业一、法国的广播事业早在20世纪初,法国就有人开始了无线广播的试验。1903年,世界广播事业先驱之一的法国人德福雷斯特在巴黎著名的埃菲尔铁塔上搭设广播实验设备,尝试进行广播活动。1922年,法国邮电部正式批准在埃菲尔铁塔上设立电台,开始定期播放节目,法国的广播事业之历史由此展开。1937年,法国的国营电台系统已经有了3个全国广播电台、18个地方电台,私营电台系统中也有12家私人广播电台。法国居民使用的收音机约有400多万台。1931年,法国启动了海外殖民地广播系统建设工作,1935年开始试播节目。可以说法国的广播事业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1985年1月,法国政府又宣布开放商业电视,不久全国性的私营台电视五台和六台获准开办。1986年希拉克总理上任后继续推进法国广播电视事业私有化进程,在1987年甚至批准将当时法国最大的国有国营电视一台出售给私人。此举标志着法国的广播电视事业不仅完全形成了公私并存的“双轨混合”体制,而且私营广播电视的实力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公营台。至此,法国形成了具有自己国家特色且符合自己国家国情的广播电视事业管理体制,而且这个体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不同的时代需要,灵活地进行适应性改革。二、德国的广播电台管理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才获得统一。统一后的新德国彻底废除了希特勒法西斯广播电视体制与民主德国社会主义广播电视体制,发展出一种社会公营广播电台体制。公营台的收入同法国台一样主要来自两个途径:受众缴纳的收听收视费和各台的广告收入(广告须遵守《广播法》及其他法规的有关规定)。最为重要的是,全国的各级公营台必须遵守国家的《广播法》宗旨,《广播法》和其他相关配套法规要求各级公营台必须做到:第一,向公众提供广泛而充分的资讯;第二,认真负责地报道国内外新闻和公共事务;第三,尊重社会公众不同的思想和信仰;第四,必须考虑到社会不同团体的需要与兴趣;第五,保证各政党、团体、教会、社区等都能平等地使用广播电视台的资源;第六,政府有权通过公营台发布正式的通告,但无权提供节目或干涉节目。三、日本的广播事业(一)日本现代广播事业发展简史日本的现代广播事业起步于1924年,这年11月日本中央放送局在递信省的监督下成立了,并在东京等主要城市设立电台。当时在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地出现了三家私营电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广播与报纸、杂志、通讯社等大众传媒一样,被整合成为宣传法西斯主义的法西斯新闻传播事业,对世界各国和日本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日本广播事业通过战后的强行“整肃”,较为彻底地清除了战前法西斯新闻传播体制的影响,开始了西方式的转型。1945年12月,按照美国占领军有关方面的指令,NHK进行了大改组,全面更换了领导层,改革了所有的节目内容,建立了新的广播记者团队,开始了广播新体制的建设工作。1950年4月,日本国会根据盟军总司令部的意见(实际上就是美国人的意见)通过了有关无线电管理的三项重要法案,这就是日本广播史上著名的“电波三法”。第一个法案为《电波监理委员会设置法》。第二个法案为《广播法》。第三个法案是《电波法》。日本的“电波三法”确立了战后日本广播事业自主经营和广播自由的原则,确立了日本公营与私营广播并存发展的双轨混合体制。(二)日本广播事业的“二元”双轨混合体制在日本的广播事业管理体制中,NHK是一家最大的全国公共广播专业组织,在日本的广播事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BBC一样,NHK依据日本《广播法》而设立,公司最高统治机构是由12人组成的管理委员会。下设会长一人,负责实际行政管理工作。委员们均由首相提名,国会同意任命。NH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