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一下化学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一下化学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一下化学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一下化学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一下化学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一下化学期末预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可逆反应2X(g)Y(g)+Z(s),以下能说明作为反应达到平衡标志的是()A.X的分解速率与Y的消耗速率相等B.X、Y与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D.单位时间内生成lmolY的同时分解2molX2、CO2是一种廉价的碳资源,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CO2与CH4经催化重整,制得合成气:CH4(g)+CO2(g)2CO(g)+2H2(g)。(1)已知上述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化学键C-HC=OH-HC≡O(CO)键能/kJ·mol-14137454361075则该反应的△H=______kJ·mol-1。(2)为了加快该反应的速率,可以进行的措施是(_____)。A.恒温恒压下,按原比例充入CH4、CO2B.恒温下,缩小容器体积C.增大反应物与催化剂的接触面积D.降低温度(3)恒温下,向2L体积恒定的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2、CH4,使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经tmin后,测得CO有amol,则v(CO2)=______。下列各项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A.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一定B.容器内CO2、CH4的浓度之比为1∶1C.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保持一定D.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一定(4)用甲烷作燃料的碱性燃料电池中,电极材料为多孔惰性金属电极,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3、下列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H2O22H2O+O2↑ B.Cl2+H2OHCl+HClOC.SO2+2NaOH=Na2SO3+H2O D.C+4HNO3(浓)CO2↑+4NO2↑+2H2O4、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5、根据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推测不合理的是()选项事实推测A12Mg与水反应缓慢,20Ca与水反应较快56Ba与水反应会更快BSi是半导体材料,同族的Ge也是半导体材料第ⅣA族的元素的单质都可作半导体材料CHCl在1500℃时分解,HI在230℃时分解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DSi与H2高温时反应,S与H2加热能反应P与H2在高温时能反应A.A B.B C.C D.D6、对于反应2SO2+O22SO3,如果2min内SO2的浓度由6mol/L下降为2mol/L,则用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A.0.5mol/(L·min) B.2mol/(L·min) C.1mol/(L·min) D.3mol/(L·min)7、下列图示变化为放热反应的是A.B.C.D.8、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的结构示意图 B.HCl的电子式为C.的电子式

O=C=O D.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9、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是()A.半导体材料 B.制催化剂的材料C.制农药的材料 D.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10、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杂质可选用的物质为A.氧气 B.氢气 C.NaOH溶液 D.溴水11、当不慎有大量的氯气扩散到周围空间时,可以用浸某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以防中毒,合适的溶质是()A.NaOH B.NaCl C.NaHCO3 D.氨水12、下列气体中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A.氨气 B.二氧化硫 C.氯气 D.氧气13、下列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B.在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C.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D.苯与液溴混合后撒入铁粉14、下列叙述或操作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沿着烧杯壁慢慢地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C.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D.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强氧化性。15、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FeCl3溶液 B.稀豆浆 C.CuSO4溶液 D.KMnO4溶液16、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铁矿石炼铁B.用糯米酿甜酒C.石油分馏D.海水提溴17、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A.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B.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该用浓硫酸C.在K2SO4与BaCl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D.Al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12O3,将Al片改成Al粉18、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物质的稀溶液中,pH最小的是()A.乙醇 B.乙酸 C.碳酸钠 D.碳酸19、分子式为C4H10O属于醇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A.2种B.3种C.4种D.5种20、在一定温度,将各为1mol的CO和水蒸气放在体积不变密闭容器反应:CO(g)+H2O(g)H2(g)+CO2(g)达到平衡后测得CO2为0.6mol,再通入4mol的水蒸气达到新的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O2的物质的量不可能为1mol B.水蒸气的转化率提高C.CO2的浓度比水蒸气的浓度小 D.密闭容器的压强是原先的3倍21、下列各项因素中能够对化学反应速度起决定作用的是()A.温度B.浓度C.催化剂D.物质性质22、下列曲线表示卤素元素某种性质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 B.C. D.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已知A是一种金属单质,B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且焰色反应呈黄色;D、F相遇会产生白烟。A、B、C、D、E、F间有如下变化关系:(1)写出A、B、C、E的化学式: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E__________。(2)写出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写出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3)F在空气中遇水蒸气产生白雾现象,这白雾实际上是________。24、(12分)以苯为原料合成一些化工产品的转化关系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A的名称是_________。(2)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3)B→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E中所含官能团名称是______。(4)B→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5)写出E发生加聚反应方裎式_________。25、(12分)某化学学习小组研究盐酸被MnO2氧化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操作现象I常温下将MnO2和12mol/L浓盐酸混合溶液呈浅棕色,略有刺激性气味II将I中混合物过滤,加热滤液生成大量黄绿色气体III加热MnO2和4mol/L稀盐酸混合物无明显现象(1)已知:MnO2是碱性氧化物。I中溶液呈浅棕色是由于MnO2与浓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2)II中发生了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3)III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c(H+)或c(Cl-)较低,设计实验IV进行探究:将实验III、IV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将实验IV中i、ii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26、(10分)某同学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讨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的实验及部分现象如下:(实验1)将一小块钠和镁片分别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实验2)将表面积大致相同的镁片和铝片(均已预处理),分别投入足量相同体积的0.5mol/L盐酸中(实验3)将相同质量的镁片(已预处理)和铝粉分别投入到足量相同体积的0.5mol/L盐酸和3mol/L盐酸中(1)实验1中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2中“预处理”效果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a.用砂纸打磨镁片和铝片b.用盐酸浸泡镁片和铝片片刻c.用烧碱溶液浸泡镁片和铝片片刻(3)由实验2可得出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3中铝粉消失所用的时间短。由此该同学得出结论:铝比镁的金属性强。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12分)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制取并探究氨气的性质:(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装置B中的干燥剂是_______(填名称)。(3)装置C中的现象是_______。(4)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装置D中的胶头满管,滴入1-2滴浓硫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5)为防止过量氨气外逸,需要在上述装置的末端增加—个尾气吸收装置,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填“E"成“F"),尾气吸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8、(14分)工业上采用CO2与NH3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反应原理为:①2NH3+CO2=H2NCOONH4;②H2NCOONH4=CO(NH2)2+H2O(1)将一定量=3的原料气通入合成塔中,在分离出的气体中测得=6,则该反应中CO2的转化率(CO2转化率=×100%)为______。(2)合成中氨碳比[]、水碳比[]以及反应的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如图,则该反应最适宜的条件是:氨碳比为______,反应温度为______。(3)实验室用以下装置模拟第一步反应合成H2NCOONH4(氨基甲酸铵)的实验。已知:H2NCOONH4遇水易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①装置A用于制备氨气,则固体M可以是______或______。②反应中若有水存在,写出生成碳酸氢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③选用干冰提供CO2的优点是______。装置C为吸收尾气的装置,导管未插入液面以下的目的是______。29、(10分)已知烃A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4:5,D与含NaOH的Cu(OH)2悬浊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并得到砖红色沉淀,F为具有浓郁香味、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且RCl+NaOHROH+NaCl,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E中官能团的名称______。(2)C→B的反应类型_______。(3)D→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4)H与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A.工业上通过石油裂解可实现A→B+CB.利用植物秸秆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水解反应可以直接得到有机物GC.可用Na2CO3溶液鉴别D、GD.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的C、D、E消耗O2的量依次减少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析】

A.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但不满足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A错误;B.平衡时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物质之间的浓度不一定相等或满足某种关系,B错误;C.混合气的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容积不变,但混合气的质量是变化的,可以说明,C正确;D.反应速率的方向是相同的,不能说明,D错误;故选C。2、+120BCa/4t

mol/(L·mim)CDCH4-8e-+10OH-=CO32-+7H2O【解析】分析:(1)ΔH=反应物的化学键键能总和-生成物的化学键键能总和;(2)根据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3)根据v=△c/△t计算;根据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4)燃料电池中燃料在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详解:(1)根据方程式结合键能可知该反应的△H=(4×413+2×745-2×1075-2×436)kJ/mol=+120kJ/mol。(2)A.恒温恒压下,按原比例充入CH4、CO2,则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A错误;B.恒温下,缩小容器体积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B正确;C.增大反应物与催化剂的接触面积可以加快反应速率,C正确;D.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D错误;答案选BC。(3)恒温下,向2L体积恒定的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2、CH4,使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经tmin后,测得CO有amol,则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二氧化碳是0.5amol,浓度是a/4mol·L-1,所以v(CO2)=a/4tmol/(L·mim)。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则A.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和容积始终是不变的,则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一定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错误;B.容器内CO2、CH4的浓度之比为1∶1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B错误;C.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保持一定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D.正反应体积增大,则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一定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答案选CD。(4)用甲烷作燃料的碱性燃料电池中,负极是甲烷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因此电极反应式为CH4-8e-+10OH-=CO32-+7H2O。3、C【解析】

A.2H2O22H2O+O2↑存在化合价变化,氧元素由-1价变为0价和-2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A不选;B.Cl2+H2OHCl+HClO中存在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B不选;C.SO2+2NaOH=Na2SO3+H2O中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C选;D.C+4HNO3(浓)CO2↑+4NO2↑+2H2O存在化合价变化,碳元素由0价变为+4价,氮元素由+5价变为+4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D不选;答案选C。4、C【解析】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大多数分解反应、盐类水解反应、C与CO2、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有:燃烧,大多数化合反应、中和反应,金属与酸和水的置换反应等。【详解】A.为放热反应,同时为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为吸热反应,同时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为吸热反应,同时为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D.为放热反应,同时为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故选C。5、B【解析】

A.Mg、Ca、Ba为同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与水反应越剧烈,A正确;B.Si与Ge周期表中位于金属与非金属交界位置,可做半导体材料,而C与其他同族元素不在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不作半导体材料,B错误;C.Cl、Br、I为同主族元素,非金属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弱,则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则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C正确;D.Si、S为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反应条件越容易,P与H2在高温时能反应,D正确;答案为B。【点睛】非金属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反应条件越容易,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6、C【解析】

v(SO2)===2mol/(L·min),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所以氧气的反应速率为二氧化硫的一半,所以是1mol/(L·min),故选C。7、B【解析】

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图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B.图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是放热反应,故B正确;C.浓硫酸溶于水虽放出热量,但其是物理变化,不属于放热反应,故C错误;D.铵盐与碱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浓硫酸的稀释属于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反应。8、A【解析】

A.Cl-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8,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A正确;B.HCl是共价化合物,H原子和Cl原子之间存在一个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故B错误;C.CO2是共价化合物,其结构式为O=C=O,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有2对电子,其电子式为,故C错误;D.氯元素的质子数为17,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可以表示为1737Cl,故D错误;故答案为A。9、A【解析】

A.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区域的元素通常既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可以用来做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如硅等,故A正确。B.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制造催化剂元素,故B错误;C.制备农药元素可以从周期表的左上角中的非金属元素中找到,故C错误;D.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制造高温合金材料的元素,故D错误;故选:A【点睛】处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通常既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10、D【解析】

A.在点燃的条件下乙烷和乙烯均可以燃烧,不能利用氧气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杂质,A错误;B.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但会引入氢气杂质,B错误;C.NaOH溶液与乙烯不反应,不能利用氧气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杂质,C错误;D.溴水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乙烷和溴水不反应,可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杂质,D正确。答案选D。11、C【解析】

氯气有毒,可与碱溶液反应,则防止氯气中毒可用碱性较弱的溶液吸收,注意碱性太强时,其腐蚀性强,以此来解答。【详解】A.NaOH虽能与氯气反应,达到吸收氯气的效果,但浓NaOH的腐蚀性强,不能用浸有浓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选项A错误;B.NaCl不与氯气反应,则不能用浸有NaCl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来防止吸入氯气中毒,选项B错误;C.NaHCO3溶液显碱性,碱性较弱,能与氯气反应而防止吸入氯气中毒,则可以用浸有NaHCO3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选项C正确;D.氨气本身具有刺激性,对人体有害,不能用氨水吸收氯气,选项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氯气的化学性质及防止氯气中毒,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注意把握氯气与碱反应及物质的腐蚀性,题目难度不大。12、D【解析】

气体收集分为排水法和排空气法,能用排水收集法收集的气体,说明气体难溶于水且不能与水反应。A、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够用排水法收集,只能使用排空气法收集,选项A不选;B、二氧化硫溶于水且与水发生反应,不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选项B不选;C、氯气可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不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选项C不选;D、氧气在水中溶解度减小,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选项D选;答案选D。13、B【解析】

A、甲烷和氯气的反应是取代反应,不选A;B、苯含有特殊的碳碳键,苯和氢气的反应是加成反应,选B;C、乙醇和乙酸的反应是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不选C;D、苯和溴反应是取代反应,不选D。故答案选B。14、C【解析】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稀硫酸中氢元素能得到电子,也具有氧化性,A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B错误;C.浓硫酸具有腐蚀性,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C正确;D.浓硫酸与铜的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和酸性,D错误,答案选C。点睛:注意酸的氧化性与氧化性酸的区别,任何酸都具有氧化性,因为酸能电离出氢离子,氢离子可以得到电子,而氧化性酸是指酸中的酸根离子得到电子,常见的氧化性酸是浓硫酸和硝酸。15、B【解析】

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抓住这一特点即可解答。【详解】A.FeCl3溶液,属于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不选A;B.稀豆浆,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选B;C.CuSO4溶液,属于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不选C;D.KMnO4溶液,属于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不选D。16、C【解析】A.用铁矿石炼铁是用还原剂将+3价的铁还原为铁,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故A错误;B.用糯米酿甜酒是将淀粉转化为乙醇,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故B错误;C.石油分馏是利用物质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控制温度分离得到馏分的过程,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C正确;D.海水提溴是利用氧化剂氧化溴离子生成溴单质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变化的实质、物质变化的过程分析判断,注意知识的积累,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判断一个变化是否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依据是看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17、D【解析】

A项,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水的用量并没有增大水的浓度,故不会增大反应速率;B项,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不会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加;C项,改变压强对于没有气体参加的反应的速率没有影响;D项,将铝片改为铝粉,增大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速率增大。故选D。18、B【解析】

pH最小说明溶液的酸性最强,等浓度的酸,其电离程度最大。【详解】乙醇不是酸,其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是盐,其溶液显碱性;乙酸、碳酸都属于酸,相同温度和浓度的这两种酸,其电离程度大小顺序是:乙酸>碳酸,所以酸性最强的是乙酸,则乙酸溶液的pH最小,B项正确;答案选B。19、C【解析】分子式为C4H10O的有机物属于醇的同分异构体为丁醇,醇分子中含有-OH和丁基,丁基-C4H9可能的结构有:-CH2CH2CH2CH3、-CH(CH3)CH2CH3、-CH2CH(CH3)2、-C(CH3)3,丁基异构数目等于丁醇的异构体数目,则丁醇的可能结构有4种,分别为:CH3CH2CH2CH2OH、CH3CH2CH(CH3)OH、(CH3)2CHCH2OH、C(CH3)3OH,所以分子式为C4H10O的属于醇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故答案为C。20、B【解析】

A.CO和水蒸气各1mol,达到平衡后再通入4mol水蒸气,CO2的物质的量会增加,但由于反应是可逆反应,CO不能完全转化,所以CO2的物质的量不可能为1mol,正确;B.再通入4mol水蒸气,化学平衡会向着正反应方向进行,CO的转化率会提高,但是水蒸气的转化率会降低,错误;C.再通入4mol水蒸气,化学平衡会向着正反应方向进行,假设一氧化碳全部转化完毕,则CO2的物质的量是1mol,水蒸气消耗了1mol,剩余4mol,CO2的浓度比水蒸气的浓度小,况且CO不可能完全转化,故C正确;D.恒温恒压下,压强和物质的量成正比。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相等的反应,所以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所以第一次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mol,第二次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6mol,故密闭容器的压强是原先的3倍,正确;故选B。21、D【解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中,反应物的结构与性质是决定性的因素,即最主要因素,而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外界因素为次要因素,故选D。22、A【解析】

A.根据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可知电负性随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减小,A正确;B.F元素无正价,B错误;C.HF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故其沸点高于HCl和HBr,C错误;D.F2、Cl2、Br2的相对分子质量递增,其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强,其熔点逐渐增大,D错误。答案选A.。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NaNaOHNH4ClH2H2+Cl22HClNH4Cl+NaOHNaCl+H2O+NH3↑盐酸小液滴【解析】

A是一种金属,该金属能和水反应生成溶液B和气体E,B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B是碱,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含有钠元素,所以B是NaOH,根据元素守恒知A是Na,E是H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HCl,则F是HCl,氢氧化钠溶液和C反应生成D,D、F相遇会产生白烟,氯化氢和氨气反应生成白烟氯化铵,则D是NH3,C是NH4Cl,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A是Na,B是NaOH,C是NH4Cl,E是H2;(2)E→F为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反应方程式为:H2+Cl22HCl;B→D为在加热条件下,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氨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NH4Cl+NaOHNaCl+H2O+NH3↑;(3)F是HCl,HCl极易溶于水生成盐酸,所以氯化氢在空气中遇水蒸气生成盐酸小液滴而产生白雾。24、硝基苯取代反应碳碳双键+HNO3+H2On【解析】

(1)A的名称是硝基苯;(2)C为苯环加成后的产物;(3)B→D是将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CH2CH3取代,所以该反应为取代反应;E中所含官能团是碳碳双键;(4)B→A是硝化反应;(5)苯乙烯加聚变成聚苯乙烯。【详解】(1)A的名称是硝基苯;(2)C为苯环加成后的产物环己烷,结构简式为;(3)B→D是将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CH2CH3取代,所以该反应为取代反应;E中所含官能团是碳碳双键;(4)B→A是苯的硝化反应,方程式为+HNO3+H2O;(5)苯乙烯加聚变成聚苯乙烯,方程式为n。【点睛】注意苯环不是官能团。25、MnO2+4HClMnCl4+2H2OMnCl4MnCl2+Cl2↑III中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c(H+)、c(Cl-)较低,需要增大到一定浓度才能被MnO2氧化MnO2氧化盐酸的反应中c(H+)变化的影响大于c(Cl-)【解析】

(1)已知MnO2是碱性氧化物,呈弱碱性,MnO2与浓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呈浅棕色的MnCl4,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MnCl4+2H2O;答案:MnO2+4HClMnCl4+2H2O。(2)黄绿色气体为Cl2,是MnCl4分解生成的产物,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Cl4MnCl2+Cl2↑;答案:MnCl4MnCl2+Cl2↑;(3)实验Ⅳ中,分别增大c(H+)、c(Cl-)后,有氯气生成,故可得到结论:Ⅲ中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c(H+)、c(Cl-)较低,需要增大到一定浓度才能被MnO2氧化;对比ⅰ、ⅱ可得,开始生成氯气时,c(H+)7mol/L,而c(Cl-)10mol/L,因此增大c(H+)即可发生反应,所以MnO2氧化盐酸的反应中c(H+)变化的影响大于c(Cl-)。26、2Na+2H2O===2NaOH+H2ab反应物本身的性质不正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浓度和表面积【解析】(1)Na是活泼金属,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2)用砂纸打磨镁片和铝片或者用盐酸浸泡镁片和铝片片刻,都能够除去镁和铝表面的氧化膜,用烧碱溶液浸泡镁片和铝片片刻,只能去掉铝片表面氧化膜,故能达到实验2中“预处理”效果的是ab。(3)将表面积大致相同的镁片和铝片(均已预处理),分别投入足量相同体积的0.5mol/L盐酸中,镁片比铝片反应速率快,可得出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决定化学反应速率。(4)实验3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浓度和表面积,而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和酸的浓度均不同,故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的影响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当多个外因同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时,不能盲目下结论,要控制变量,讨论其中一个变量,才能作出正确结论。27、2NH4Cl+Ca(OH)2CaCl2+2H2O+2NH3↑碱石灰(或生石灰或氢氧化钠)试纸变蓝色瓶内有白烟产生ENH3+H2O=NH3·H2O【解析】(1)装置A准备氨气,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2)氨气碱性气体,应该用碱石灰干燥氨气,则装置B中的干燥剂是碱石灰(或生石灰或氢氧化钠)。(3)氨气碱性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4)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滴入到浓盐酸促进氯化氢,氯化氢和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则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装置D中的胶头满管,滴入1~2滴浓硫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瓶内有白烟产生。(5)氨气极易溶于水,吸收氨气必须有防倒吸装置,因此应选用的装置是E,尾气吸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2O=NH3·H2O。28、75%4190~195℃(或190~195℃任意值)碱石灰CaOCO2+NH3+H2O=NH4HCO3(或写成H2NCOONH4+H2O=NH4HCO3+NH3)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