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4.2物质的运输(解析版)_第1页
8.4.4.2物质的运输(解析版)_第2页
8.4.4.2物质的运输(解析版)_第3页
8.4.4.2物质的运输(解析版)_第4页
8.4.4.2物质的运输(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物质的运输A知识要点分类练夯实基础知识点1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1、把带叶的冬青枝条插到红墨水中,并放到温暖有光的地方,当叶脉变得微红时,取出枝条,用清水洗掉枝条表面的红墨水,用刀片横切茎,看到许多红色小圆点。关于这些小圆点以及它的功能说法正确的是(▲)A、导管,功能是运输有机物B、导管,功能是运输水及无机盐C、筛管,功能是运输水及无机盐D、筛管,功能是运输有机物【答案】B【解析】木本植物的茎结构包括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组成。导管位于木质部,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分析】分清两种管道--导管与筛管,以及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详解】树皮中含有韧皮纤维和筛管,筛管由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形成层的细胞能够不断的分裂向外产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木质部;木质部有木纤维和导管组成,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把带叶的枝条插到红墨水中,放到温暖有阳光的地方,等叶脉变得微红时,取出枝条,用清水冲干净,用刀片横切茎,看到许多红色小圆点,这些小圆点存在于木质部的导管中。故选:B。2、在“探究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中,能证明水分和无机盐一般是从下向上运输的现象是(▲)A、横切变色枝条的基部上方,观察到木质部变红色B、实验时观察到枝条变红色C、纵切枝条,发现木质部内的导管变红色D、观察纵切面,木质部越靠近枝条上端的地方颜色越浅【答案】D【解析】输导组织贯穿于整个植物体,分布在根、茎、叶脉等处。有导管和筛管组成,导管位于木质部,主要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主要运输有机物。【分析】明确木质部中的导管是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的管道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观察茎的纵切面,木质部的红色越靠近顶端颜色越浅,可见导管输导水和无机盐的方向是自下而上。故选:D。3、根从土壤里吸水,土壤里的水通过根向上输送的途径是(▲)A、土壤→导管→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茎B、导管→土壤→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茎C、土壤→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D、根毛→土壤→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靠根毛从土壤中吸收水分,通过导管运输到茎、叶,绝大部分的水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详解】水在植物体内是有低处到高处流,其动力是蒸腾作用。根部生有大量的根毛增大了根部的吸收面积,故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是有根毛吸收进入根内;植物体内输导组织有导管和筛管,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导管运输,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通过筛管运输的,故水分是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运输的;水分进入植物体内少部分用于植物体进行各种正常的生命活动,绝大部分的水通过蒸腾作用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故选:C。知识点2有机物的运输4、在橡胶林中,经常会看到人们将树皮割破后在伤口下挂一小桶,用来收集树皮内流出的液体。那么,这些液体的主要成分和运输结构分别是(▲)A、有机物,筛管B、无机物,导管C、有机物,导管D、无机物,筛管【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筛管的位置、功能。解答时可以从筛管的位置和对有机物的运输方面来切入。乳白色液体是有机物。【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筛管的位置和功能。【详解】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将树皮割破后,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从上往下运输,因此会从筛管中流出的乳白色液体(有机物)。故选:A。5、如图4-4-3是“环剥枝条与树瘤形成”的示意图,如果树木枝条的树皮被环剥一圈,会形成树瘤,下列对树瘤的形成及形成原因描述正确的是(▲)图4-4-3A、树瘤的形成与无机盐的积累有关B、树瘤位于环剥处的下方C、有机物的运输方向是叶→茎→根D、有机物是通过导管运输的【答案】C【解析】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剥掉树木主干的一圈树皮,树皮被剥,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由筛管向下运输到根;根得不到有机物,根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获得能量,时间长了就会导致树木死亡。【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筛管的位置和功能。【详解】A、切口上部膨胀起来与有机养料的积累有关,A错误;B、树瘤主要形成于环剥处的上方,B错误;C、有机养料运输的方向是由叶到茎、根,C正确;D、有机养料是通过树皮内的筛管运输的,D错误。故选:C。6、甘蔗很甜,它的茎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这些糖分是(▲)A、由叶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B、由根从土壤里吸收,通过筛管运输来的C、由叶制造后通过导管运输来的D、茎光合作用制造的【答案】A【解析】植物茎中有两种管道--导管与筛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分析】分清两种管道--导管与筛管,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详解】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根、茎、叶都有筛管,并且是相通的。将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从上而下运输给身体的各部分。甘蔗很甜,它的茎中含有大量的糖(有机物)是由叶制造再由茎运输而来的。故选:A。7、俗话说“梨树砍三刀,果枝压弯腰”,在梨树的“坐果”期,有经验的果农会给梨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这样做的目的是(▲)A、促进有机物更多地输送给果实B、促进水分更多地输送给果实C、促进无机盐更多地输送给果实D、阻止形成层的分裂,促进果实的发育【答案】A【解析】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筛管位于韧皮部,运输有机物,方向从上往下;导管位于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自下而上。【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中的某些现象。【详解】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果农常常给果树的茎做环状剥皮,有机物向下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减少了有机物向根部运输,能使有机物集中运输到果实,增加坐果量,提高产量。故选:A。B规律方法综合练提升能力8、如图4-4-4所示为正在给一些刚移栽的树木输液(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为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你认为输液管的针头必须插人树干的(▲)图4-4-4A、树皮B、木质部C、韧皮部D、形成层【答案】B【解析】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分析】分清两种管道--导管与筛管,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详解】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植物体就是靠根、茎、叶的导管把水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所以给一些刚移栽的树木输液(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为提高树的成活率,输液管的针头必须插入到树干的木质部。故选:B。9、如图4-4-5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图4-4-5A、果实B不能继续长大,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筛管B、果实A能继续长大,因为运输有机物给A的通道未被切断C、枝条上1∽4四处中,会出现明显膨大的部位是2处D、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萎蔫,因为运输水的通道未被切断【答案】C【解析】分清两种管道——导管与筛管,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分析】【详解】我们知道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如果对树皮进行环割就相当于切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有图可以看出A周围有叶子,叶制造的有机物能不断送到A果实,可以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故可以继续发育;B在其上下都进行了环割,使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送到B果实,B得不到营养物质将停止发育而凋落。如果对茎进行环割,这样营养物质就积存在节口上端,使节口上端出的形成层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细胞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分裂而形成瘤状物,我们发现枝条上的1处会出现明显肿胀。因为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枝条上端的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1处时受阻.而2~3之间没有绿叶,基本不会制造有机物,所以3处不会明显肿胀.4处虽然有绿叶但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4处不会有有机物积存,所以4处也不会明显肿胀.我们还可知道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主要输导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而图中的处理并没有伤及木质部,所以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还在。枝条上部的叶片会得到水分和无机盐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蔫,故C错误。故选:C。10、探究茎输送有机物的实验中,出现下列几种操作,其中不会影响实验效果的是(▲)A、将两根环剥的柳枝,一根放人水中,另一根放入土壤浸出液中培养B、将环剥和未环剥的柳枝,分别放于蒸馏水中培养C、将环剥的柳枝茎的基部和未环剥的柳枝,分别浸人土壤浸出液中培养D、把离根端3cm处环剥的柳枝和未环剥的柳枝都放人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答案】D【解析】植物体有两种输导管道--导管与筛管。导管位于植物体茎内的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向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分析】植物体中分清两种管道--导管与筛管,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详解】因为有机物是由植物的筛管运输的,而筛管位于树的韧皮部,也就是树皮中,如果我们要探究茎输送有机物的实验,就需要把离根端3厘米处环割的柳枝和未环割的柳枝的根都放入土壤浸出液中培养,这样可以形成对照,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又不会让植物缺乏无机盐,D正确。故选:D。11、如图4-4-6所示,剪取生命活动旺盛的一根新鲜月季枝条;取两只烧杯,A内盛有20%的红色氯化钠溶液,B内盛有红色水溶液(红色物质对月季生长无害);将月季枝条基部纵向剖开,分别插人两只烧杯内的溶液中。图4-4-6(1)位于▲烧杯内的枝条上的叶片红色明显,生活正常。(2)位于▲烧杯内的枝条上的叶片红色不明显,且出现萎蔫现象,原因是▲。(3)若将枝条横切,用放大镜观察,会发现变红的结构是▲。【答案】(1)B(2)AA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溶液浓度,细胞失水(3)木质部(或导管)【解析】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而植物体失水或吸水与土壤溶液的浓度有关,分析作答。【分析】【详解】(1)(2)剪去生命活动旺盛的一根新鲜月季枝条,取两只烧杯,A杯内盛有30%的红色氯化钠溶液,B杯内盛有红色水溶液(红色物质对植物无害),尽管植物能进行蒸腾作用,但由于A杯中溶液的浓度高,B杯中盛有红色溶液浓度,且红色物质对植物无害,所以将月季枝条基部纵剖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的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位于B烧杯内的枝条上的叶片红色明显,生长正常;位于A烧杯内的枝条上的叶片红色不明显,叶片由于细胞液因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外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而失水出现萎焉现象。(3)红色溶液由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运输到叶脉中的导管,因此若将枝条横切,用放大镜观察,会发现变红的结构是木质部(或导管)。故答案为:(1)B(2)AA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溶液浓度,细胞失水(3)木质部(或导管)12、小明在摘桃时,发现桃树的树干上粘有紫色的黏稠物。图4-4-7他想:“黏稠物是如何产生的,它是什么物质呢?”他询问桃园主人,桃园主人告诉他,桃树树干碰伤或遭虫咬后,都有黏液流出,不久后就变成黏稠物质粘在树干上。小明猜想黏稠物可能是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也可能是叶合成的有机物。他选取了一根被整枝剪掉的生长旺盛的枝条,做了以下实验:在整枝处对枝条进行环割处理,观察到环剥上端的树皮处有少量黏液流出,一周后观察到环剥处出现如图4-4-7所示的现象,环剥的上端出现较多紫色黏稠物。根据上述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在摘桃时提出的问题是:▲?(2)他提出的科学猜想是:猜想一:▲。猜想二:▲。(3)根据实验,小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4)小明的探究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