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2024年中考化学模拟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1.(2分)下列关于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铁制品表面采取涂油、刷漆等措施,防止生锈B.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都有金属光泽且呈银白色C.铝制品应用广泛,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2.(2分)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A.塑料玩具 B.棉线帽子C.陶瓷碗 D.尼龙提包3.(2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10mL酒精和10mL水充分混合,总体积为20mLB.将铜片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C.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了氧化镁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蓝色沉淀生成4.(2分)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NO2 B.O2 C.H2O2 D.SO25.(2分)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B.通过低温加压,氧气可转化为淡蓝色液氧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D.火箭发射利用大量液氧,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6.(2分)2020年4月30日,我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对《徐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进行了初审,我市将立法推动垃圾分类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改善生活环境B.废弃易拉罐属于可回收物,一般易拉罐材料为铝合金,属于合成材料C.废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属于有害垃圾D.将厨余垃圾进行处理可制作有机肥,有机肥腐熟过程包含缓慢氧化反应7.(2分)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碘酒 B.食醋 C.生理盐水 D.泥水8.(2分)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铜片投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体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9.(2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面从该图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2.00%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D.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210.(2分)生活中一些物质的近似pH如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物质醋酸橘子汁草木灰水炉具清洁剂pH2.53.411.112.4A.草木灰水显碱性B.胃酸过多的人少吃橘子C.上述物质酸性最强的是炉具清洁剂D.醋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11.(2分)“健康饮食”是人们的生活追求。下列认知正确的是()A.为增强体质仅摄入蛋白质 B.摄入水果能补充维生素C.霉变大米洗净煮熟后食用 D.禁止摄入油脂肪止发胖12.(2分)党的二十大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做了重要报告,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再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作为生长在魅力长清的新时代中学生,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就是:共建美丽长清,保护绿水青山。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①污水排入北大沙河;②随意丢弃方便袋;③植树种花搞绿化;④大力发展公共交通;⑤就地焚烧玉米秸秆()A.只有①⑤ B.只有①③ C.只有①②⑤ D.只有③④13.(2分)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维持人体体液平衡B.农业上用喷灌、滴灌等方法可以节约用水C.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D.氢气燃烧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14.(2分)某金属元素R在氧化物中显+2价,其氧化物中R的质量分数为60%,则该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13 B.40 C.54 D.4015.(2分)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可燃性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还原性C.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固体的二氧化碳叫“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16.(2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在发展锂电池领域做出贡献的三位学者。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已知LiMnO2中锂元素化合价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锂电池使用时,释放能量 B.MnO2是反应的催化剂C.LiMnO2为新型的氧化物 D.反应后锰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了17.(2分)如图所示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电解水一段时间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C.等质量的Mg和O2充分反应D.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18.(2分)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B除去氧化铜粉末中的少量木炭粉在氧气流中灼烧C除去氧化钙中的少量碳酸钙高温煅烧D除去CO2中的少量CO通入足量氧气后点燃A.A B.B C.C D.D19.(2分)用以下装置进行CO还原CuO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时先点燃酒精灯,再挤压CO气囊B.实验中乙、丙的现象分别是红色物质逐渐变黑,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C.丁的作用是收集尾气,防止CO污染空气D.实验结束后直接将热的Cu倒出,对实验无影响20.(2分)2020年,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为防控疫情,通常在公共场所使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进行消毒。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0 C.+1 D.+7二、填空与简答。(共4题;共25分)21.(4分)如图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3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钠原子与氯原子的最本质区别是.(2)在钠和氯气生成氯化钠的反应中,得到电子的是原子;Na+的结构示意图是(填字母).22.(8分)现代先进的飞机与飞行器要飞得高、快、远,就必须靠轻、强、精的材料。(1)(1分)镁的密度小,能使飞机飞得更快。下列常见矿石中可用于冶炼金属镁的是____(填标号)。A.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B.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C.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2)(1分)硬铝是制造飞机和宇宙飞船的常用材料。制造飞机和宇宙飞船利用了硬铝_(填标号)的性质。A.密度小 B.强度高C.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 D.硬而脆(3)(1分)钛镍合金具有形状记忆功能,被广泛用于做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天线。冶炼金属钛涉及的一步反应为2Cl2+TiO2+2CTiCl4+2X,则X的化学式为。(4)(2分)铁是“飞机中常用的材料。写出工业炼铁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1分)为比较M、N、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小组同学向金属M和N的固体混合物中分两次加入一定量的CuCl2溶液,反应中各微观粒子数目的变化如下。①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②图Ⅲ中铜原子的数目为。(6)(1分)某合金由Cu、Ag、Al、Mg中的两种或几种组成。取该合金2.4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0.2g氢气,则该合金的组成有种情况。23.(7分)下图(左)是同学正在绘制的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1分)标出仪器A的名称。(2)(1分)在一般情况下仪器B的作用是。(3)(2分)写出用该装置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4)(1分)若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上右图所示实验,将铁丝燃烧实验示意图补充完整。(5)(1分)实验时观察到:铁丝没燃烧,原因可能是(一条即可);(6)(1分)在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通常会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这样做的目的是:。24.(6分)在实验课中,各小组作了如下实验:实验编号1234实验操作实验后,同学们按老师要求将废液都倒在指定的大烧杯中,小科猜想该烧杯中的废液可能有硫酸铜、硫酸锌、硫酸亚铁…,应该可以从中提炼出铁和铜.经思考后,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设法使滤液甲和乙所含的溶质相同.
则固体C是,操作③的名称是,实验中所加的过量金属粉末是.三、实验与探究(共2题;共20分)25.(8分)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完成气体制备。(1)(2分)仪器①的名称是。(2)(2分)装置A的试管中装有高锰酸钾固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气集满后,在水中盖上玻璃片,取出(选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实验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3)(2分)装置B可用于验证氧气的相关性质。引燃燃烧匙中的硫粉,产生的现象是,实验时需要在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目的是。26.(12分)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5分)写出仪器名称: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化学方程式为,不能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2)(1分)发生装置可选装置C的是。I.石灰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II.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III.锌块和稀硫酸制氢气(3)(3分)石灰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为测定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假设二氧化碳已完全放出,忽略空气中物质的影响),设计如右图装置: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氢氧化钠固体增加的质量。(4)(2分)对锥形瓶中反应后的剩余溶液成分进行探究(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加反应),剩余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把剩余溶液分成两份,分别置于两个试管中进行实验。实验I.往一个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实验II.往另一个试管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传感器连续监测试管内溶液的pH,得下图根据实验(填编号)可知,剩余溶液中还有盐酸。(5)(1分)曲线上M点溶液的溶质成分是。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分)27.(6分)某同学取110gK2CO3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CaCl2溶液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1)(2分)m的值是。(2)(4分)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解析】【解答】A、铁生锈的条件是同时与氧气、水接触,所以在铁制品表面采取涂油、刷漆等措施,可以隔绝水和氧气,防止铁制品生锈,故A正确;
B、常温下大多数金属是固体,但是金属汞是液体,故B错误;
C、地壳中含量排在前四位的金属是氧、硅、铝、铁,所以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故C正确;
D、严禁不顾国家利益的乱采矿,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和防锈的措施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汞常温下是液体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金属资源保护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2.【答案】B【解析】【解答】A.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A不符合题意。B.棉线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符合题意。C.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不符合题意。D.尼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棉花、纤维素、蛋白质等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3.【答案】D【解析】【解答】A.10mL酒精和10mL水充分混合,总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故不正确。
B.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故不正确。
C.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不正确。
D.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故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分子之间有间隔分析。
B、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
C、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要尊重客观事实,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D、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4.【答案】B【解析】【解答】A.NO2是由二氧化氮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A不符合题意;B.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B符合题意;C.H2O2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C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氧气中含有氧分子。5.【答案】A6.【答案】B【解析】【解答】A.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生活环境,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废弃易拉罐属于可回收物,一般易拉罐材料为铝合金,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错误,符合题意;C.废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属于有害垃圾,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将厨余垃圾进行处理可制作有机肥,有机肥腐熟过程包含缓慢氧化反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纯金属、合金属于金属材料。7.【答案】D【解析】【解答】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碘酒、食醋和生理盐水属于溶液,泥水不是溶液,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分析。8.【答案】C【解析】【解答】A.铁丝在纯净的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错误;
B.铜片投入稀盐酸,不反应,故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正确;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液体小液滴,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铁丝、硫、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现象,铜的性质分析。9.【答案】C【解析】【分析】由上图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获取的信息中可知:汉语名称可知元素种类、原子序数、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求电子数.【解答】A、由元素周期表,无法得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故A错误;
B、由汉语名称可知为金属元素,故B错误;
C、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说法正确,故C正确;
D、由元素周期表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故D错误.
故选C.【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金属与非金属元素10.【答案】C【解析】【解答】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知,醋酸呈酸性,所以醋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橘子汁呈酸性,所以胃酸过多的人少吃橘子;草木灰水呈碱性,炉具清洁剂呈碱性,不是酸性。故答案为:C。【分析】pH<7酸性,pH=7中性,pH>7碱性。11.【答案】B【解析】【解答】
A、身体中需要摄入多种营养成分,为增强体质仅摄入蛋白质是不合理的。A答案错误;
B、水果中富含有维生素。B答案正确;
C、霉变大米中含有致癌物,霉变大米洗净煮熟后也不能食用。C答案错误;
D、油脂属于备用能源,要合理摄入,不能禁止摄入油脂。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
A、根据身体中需要摄入多种营养成分进行分析;
B、根据水果中富含有维生素进行分析;
C、根据霉变大米中含有致癌物进行分析;
D、根据油脂的摄入方法进行分析。12.【答案】C【解析】【解答】①污水排入北大沙河,会造成水体污染,污染环境,不符合这一理念;②随意丢弃方便袋,会引起白色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这一理念;③植树种花搞绿化,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对大气的净化有利,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这一理念;④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会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这一理念;⑤就地焚烧玉米秸秆,会造成大气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这一理念;故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①②⑤;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保护环境的措施分析。13.【答案】C【解析】【解答】A、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维持人体体液平衡,不符合题意;B、农业上用喷灌、滴灌代替漫灌可以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C、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得到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水,符合题意;D、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水的用途分析;
B、根据节约用水可保护水资源分析;
C、根据沉淀、过滤、吸附所得水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14.【答案】B【解析】【解答】因为该金属元素R在氧化物中显+2价,故可以设其化学式为RO,假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已知R在该氧化物中的质量分数为60%,则,解得,所以该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6+24=40,故答案为:B。【分析】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在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5.【答案】D【解析】【解答】解: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具有可燃性;故A不正确;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而二氧化碳不具备还原性;故B不正确;C、一氧化碳不溶解于水也不能与水发生反应,因此室内放一盆水并不能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C不正确;D、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容易升华吸热,所以常用于人工降雨,故D正确;故选D.【分析】依据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的性质对问题进行分析即可,一氧化碳不易溶于水,具有还原性与可燃性,而二氧化碳不可燃,其固态形式是干冰,易升华吸热,据此回答判断即可;16.【答案】A【解析】【解答】解:A.锂电池使用时,释放能量,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由反应的原理:Li+MnO2=LiMnO2可知,二氧化锰是反应物,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LiMnO2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LiMnO2中锂元素化合价为+1,二氧化锰和Li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4价、+3价,反应后锰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电池使用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B、根据反应原理,进行分析。
C、根据氧化物的概念进行分析。
D、根据反应原理,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17.【答案】B【解析】【解答】A、电解水时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之比为2:1,而不是质量比,图像与之不符,A不符合题意;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的质量是相同的,有催化剂反应的时间短,反应速率快,图像与之相符,B符合题意;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化学反应中镁与氧气的质量比=48:32,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在反应时消耗的镁比氧气多,等镁消耗掉后,因此有氧气的剩余,而不是金属镁有剩余,且氧化镁的质量会增加,到反应后保持不变,图像与之不符,C不符合题意;D、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为零,图像与之不符,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电解水,正氧负氢,质量比为8:1解答
B、根据催化剂只能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不能改变产量解答
C、根据的意义分析解答
D、根据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为零分析解答18.【答案】D【解析】【解答】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能达到实验目的;B、木炭粉在在氧气流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能达到实验目的;C、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能达到实验目的;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答案为:D。【分析】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加入试剂除杂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主要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19.【答案】C【解析】【解答】A.实验时先挤压CO气囊,排净装置内空气,防止爆炸,故不符合题意;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实验中乙、丙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物质逐渐变红,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故不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用排水法可以收集尾气,故符合题意;D.实验结束后直接将热的Cu倒出,灼热的铜会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实验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20.【答案】C【解析】【解答】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NaClO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0,x=+1。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进行计算。21.【答案】17;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不同;氯(或Cl);A【解析】【解答】由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3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7;钠原子与氯原子的最本质区别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不同.(2)在钠和氯气生成氯化钠的反应中,得到电子的是氯(或Cl)原子;Na+的结构示意图是A.故答为:17;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不同;氯(或Cl);A.【分析】由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3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钠原子与氯原子的最本质区别.(2)在钠和氯气生成氯化钠的反应中,得到电子的是氯原子;Na+失去了最外层电子,而带1个正电荷.22.【答案】(1)C(2)A;B;C(3)CO(4)3CO+Fe2O32Fe+2CO2(5)M>N>Cu;80(6)6【解析】【解答】(1)A、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中不含有镁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B、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中不含有镁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C、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中含有镁元素,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硬铝具有密度小、强度高、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的性质,所以,硬铝是制造飞机和宇宙飞船的常用材料。
(3)根据化学反应一定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含有4Cl、Ti、2O、2C,反应后含有4Cl、Ti、2X,所以2X中含有2O、2C,X的化学式为CO。
(4)工业炼铁的原理: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表示。
(5)①向金属M和金属N的固体混合物中分两次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充分反应,结合图像,第一次反应中,N粒子数目不变,M粒子数目减少,证明M先和氯化铜反应,由此可知M的金属活动大于N,也大于铜。
第二次反应中,N粒子的数目也减少了,证明N也可以将氯化铜中铜置换出来,所以N的金属活动大于铜,综上所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M>N>Cu。
②结合图像可知,第二次反应生成N3+离子为20,生成M2+离子为10,
设第二次反应参与Cu2+数目为x,
根据电荷守恒可得,20×3+10×2=2x,
x=40,
则第二次反应后溶液中铜原子的数目=40+40=80。
(6)设生成2g氢气,单独消耗镁质量为x,消耗铝质量为y,Mg+H2SO4=MgSO4+H2↑242x2g
x=24g
2Al+3H2SO4=Al2(SO4)3+3H2↑546y2g
y=18g
铜、银与盐酸不反应。
钙合金粉末组成①铝、铜、银;②镁、铝、铜;③镁、铝、银;④镁、铝、铜、银;⑤铝、铜;⑥铝、银。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
(2)根据硬铝的性质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分析。
(4)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5)根据镁、锌、铁、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银不能和稀盐酸反应,然后根据金属与酸反应时生成氢气质量关系分析。23.【答案】(1)水槽(2)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3)(4)补充火星四射的现象(5)铁丝太粗、铁丝表面有锈等(6)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解析】【解答】(1)仪器A的名称为水槽。
(2)B为大试管,在一般情况下仪器B的作用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3)大试管口堵有棉花,该装置制取氧气,适合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
(4)若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上右图所示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火星四射,剧烈燃烧,将铁丝燃烧实验示意图补充完整,补充火星四射的现象。
(5)实验时观察到,铁丝没燃烧,原因可能是铁丝太粗、铁丝表面有锈、氧气不纯等。
(6)在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通常会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分析】(2)根据B为大试管的用途分析。
(3)根据大试管口堵有棉花,该装置制取氧气,适合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分析。
高锰酸钾在加热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4)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5)(6)根据在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24.【答案】铁;过滤;锌【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固体C能被磁铁所吸起,应是铁.由于金属活动性是锌>铁>铜,当加入过量的锌粉时,过量锌粉与硫酸铜、硫酸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反应后,将溶液中的铁、铜全部置换出来,所得溶液为ZnSO4溶液;铜粉与锌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为ZnSO4溶液,能使滤液甲和乙所含的溶质相同;由实验过程图可判断,操作③完成后原混合物分成了固体和滤液两部分;利用这一特点可判断操作③为过滤操作.
【分析】此题是对物质分离知识的考查,解题时只要抓住反应过程中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实质,并结合相关的实验过程就能顺利解题.25.【答案】(1)铁架台(2)2KMnO(3)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仪器为铁架台,故填:铁架台。(2)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2KMnO4Δ(3)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实验时需要在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故填: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分析】(2)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根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3)根据硫燃烧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建楼房买卖合同
- 房产抵押反担保合同
- 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与维护合同
- 体育赛事活动策划与执行合同
- 养猪场生产经营合同
- 重庆护理职业学院《化工仪表自动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Unit 2 Topic 1 Section C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仁爱科普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沈阳科技学院《漆画创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人的正确的思想从哪里来》教学设计
- 哈尔滨学院《文化创意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教学课件-电力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与应用(王晶)
- GB/T 26189.2-2024工作场所照明第2部分:室外作业场所的安全保障照明要求
- 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身边的物体》全部课件(共7课时)
- 盐城江苏盐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直属事业单位市政府投资工程集中建设管理中心招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黑龙江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医院教学秘书培训
- 2025江苏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管委会事业单位招聘8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小学教室卫生管理
- 2024年北京东城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
- 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第三章第三节《数据分析报告与应用》说课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