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颅脑超声规范化检查适应证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检查内容及报告书写要点小儿正常颅脑超声图像小儿颅内常见病变的超声诊断小儿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一、适应证1、有可能发生颅内病变并有脑结构改变,前囟未闭的新生儿、小婴儿均可针对性行颅脑超声筛查和检查,包括:⑴早产儿、低体重儿、多胎儿;⑵有异常分娩史及相关疾病史,如缺氧、酸中毒、低血糖、呼吸机治疗、血压波动、输高渗液体等;一、适应证⑶母孕期患有可能影响胎儿的疾病,如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疾病、心肾功能异常、宫内感染、产前产时出血、保胎史、不良生产史。2、脑脊膜膨出和其它先天畸形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4、外伤5、惊厥或抽搐6、脑血管疾病二、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1、仪器条件(1)一般选择高频凸阵小型探头,频率范围5~7.5MHz;
(2)为更好显示近场颅脑边缘及脑外间隙结构,可选用7~12MHz的高频线阵探头;(3)检测血流,小婴儿探头频率一般选择4~6MHz,年长儿选择1.6~2MHz二、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2、检查部位(1)经前囟检查
是首选的检查部位,需分别做冠状切面和矢状切面连续扫描;(2)经后囟检查
可显示前囟扫描时不易探及的颅底部结构,但后囟较小且闭合早,探查易受限;(3)经侧囟探查
脑结构显示有限,常用于脑血管检查的声窗二、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3、图像定位
在冠状切面中,病人的右侧定位于图像左侧;矢状切面中,病人的额部定位于图像左侧头部右侧额部枕部冠状切面矢状切面二、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4、检查体位(1)取仰卧头正位进行前囟或侧囟的超声检查,检查者在小儿右侧或头顶侧;(2)进行后囟检查时,小儿头部可转向一侧,或轻扶小儿坐起暴露后囟。二、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5、检查与复查时间选择⑴颅内出血
新生儿颅内出血多发生于生后3天内,一周后发病少见,颅脑超声检查的适宜时间为生后3~7日内,病情严重且不稳定及时复查直至稳定。1~2月复查出血吸收情况;⑵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发病3天内首次检查,7~10天复查脑水肿是否恢复,3~4周复查有无遗留病变;二、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5、检查与复查时间选择⑶脑发育问题
出生后短时间内检查可评价胎儿阶段脑发育状况;1~3个月后检查可了解小儿出生后脑的发育;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宫内感染的结果在小儿出生后检查即可表现;生后发生的感染应根据临床情况及时检查,病情变化时短期内复查。二、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6、注意事项(1)尽量减少对患儿的不良刺激,减少搬动,高危儿宜在床边检查;(2)宜在患儿安静时检查,一般不宜使用镇静剂;(3)操作者应洗手,探头应用75%乙醇或异丙醇消毒,避免交叉感染;(4)注意保暖,检查完毕及时擦除耦合剂。三、检查内容及报告书写要点1、颅骨是否完整,颅骨外侧和内侧有无异常回声;2、脑中线有无移位;3、透明隔、侧脑室、三脑室及小脑的位置、形态及宽度是否正常,脑室腔内有无异常回声;4、脑实质回声是否正常,脑实质内有无异常回声;5、脑血管走行、形态及血流测值有无异常。四、小儿正常颅脑超声图像
小儿颅脑超声在不同方向扫描可做出多个切面的图像,但结合颅内疾病状况,重点探查几个标志性的层面,展示与疾病相关的解剖结构。从理论上讲可按探头扫查角度来划分层面,但实际操作时常以解剖结构特征定位。经前囟冠状切面主要显示:侧脑室前角及下角、透明隔腔、三脑室、脉络膜丛经前囟矢状切面主要显示:侧脑室前角、体部、三角部及后角、尾状核头部和丘脑(一)经前囟冠状切面1、额叶层面(0°)
探头置于前囟,最大限度向前额方向探查(一)经前囟冠状切面2、侧脑室前角层面(20°)将探头置于前囟向后偏转约20°即可见双侧对称的侧脑室前角,呈裂隙状或羊角形的无回声缝隙前角间的无回声区—透明隔腔,胎龄越小的早产儿透明隔越大前角下缘为尾状核头部区域,呈等回声,早产儿可为对称低回声冠状切面(侧脑室前角层面)冠状切面,侧脑室前角层面侧脑室前角及透明隔腔(一)经前囟冠状切面3、第三脑室层面(40°)将探头置于前囟向后偏转约40°即可见双侧侧脑室前角对称椭圆形的丘脑丘脑间上下走行的狭长缝隙为第三脑室丘脑基底核外缘各有一个横置的“Y”字形影像是大脑外侧沟冠状切面(三脑室层面)第三脑室层面(一)经前囟冠状切面4、侧脑室中央部—后角层面(70°)此切面自前上至后下斜切侧脑室中央部和后角,可见侧脑室内脉络膜丛呈“八”字形强回声双侧脑室下方,与中线相对上缘为弧形的强回声区为小脑冠状切面(侧脑室中央部-后角层面)侧脑室中央部-后角层面(一)经前囟冠状切面5、枕叶层面(80~90°)此切面越过侧脑室,主要可见中线两侧对称的椭圆形大片强回声是枕叶白质多条弯曲的脑沟回影像枕叶层面枕叶层面(二)经前囟矢状切面
经前囟矢状切面扫查以脑中线为基线,渐向两侧颞叶方向逐层扫查,双侧最大可见范围分别为45°左右。1、正中矢状切面(0°)主要可见第三脑室透明隔腔胼胝体中脑水管小脑正中矢状切面正中矢状切面(二)经前囟矢状切面2、旁矢状切面,侧脑室中央部--后角层面(30°)
此切面最突出的是侧脑室与脉络膜丛侧脑室中央部下缘是豆状核及丘脑,其前上方是尾状核头部区域,两者间无明显影像区分标志旁矢状切面旁矢状切面,侧脑室中央部-后角层面(二)经前囟矢状切面3、脑岛层面(40~45°)
可见脑岛的长回、短会及数条脑沟显示为多条弯曲线自然排列,如灌木枝条状。旁矢状切面,脑岛层面(三)经侧囟扫查切面
经侧囟扫查相当于从一侧观察脑的横断面,因侧囟很小,所见范围有限。在较高断面可见中线两侧侧脑室的前角与后角,及二者间的丘脑基底核区域的一部分。经侧囟扫查,显示侧脑室前角切面(四)脑室的大小与测量1.冠状切面:
侧脑室外侧壁至中线的距离第三脑室宽度脑半径2.旁矢状切面:侧脑室体部深度侧脑室后角斜径
脑室测量示意图侧脑室直径/大脑半球直径≤1/3侧脑室和大脑半球直径的比例小于1:3,如果比例增大,应考虑有脑积水年龄侧脑室体部深度第三脑室宽度新生儿1.6±0.71.9±0.81个月1.8±0.62.0±0.83个月2.9±0.93.0±0.76个月2.8±1.22.7±0.69个月2.7±1.42.9±0.7正常新生儿、婴儿脑室测定值(mm,x±s)孕周后角左斜径右脑横径~34周1.28±0.491.26±0.456.89±0.68~37周1.17±0.381.10±0.337.43±0.40~42周1.00±0.280.96±0.088.13±0.44新生儿侧脑室后角斜径及脑横径(cm,x±s)*本表测值为生后一周内新生儿测定值五、小儿常见颅脑疾病超声诊断小儿颅脑超声异常声像图特征脑中线移位脑组织局部回声异常回声增强、回声减低、局部混合性回声脑室改变脑室扩大、脑室变窄、脑室形态异常脉络膜丛形态改变(一)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是婴儿期严重的脑损伤,是婴儿死亡及存活儿伤残的重要原因。新生儿颅内出血是围生期新生儿常见脑损伤,其病因主要与围生期缺氧及产伤密切有关。根据颅内出血的部位可分为:室管膜下出血脑室内出血脑实质内出血硬脑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小脑内出血1、室管膜下出血
早产儿颅内出血主要发生在侧脑室周围室管膜下的胚胎生发层组织,即尾状核头体部附近声像图表现
(1)冠状切面:侧脑室前角外下方局灶性的强回声团
(2)矢状切面:丘脑尾状核沟处回声增强
(3)双侧或单侧
(4)血肿较大时压迫侧脑室室管膜下出血
(左:旁矢状切面;右:前角切面)病变转归
(1)
2-3周左右,在原室管膜下出血区血肿液化吸收形成室管膜下假性囊肿,呈单个低回声或无回声区,周围回声增强(2)随访3个月后约61%的病例囊腔吸收(3)90%的囊肿在6个月内消失。生后5日生后21日生后25日室管膜下出血后形成囊腔鉴别诊断:
宫内病毒感染后室管膜下囊肿
足月儿一出生时即已存在囊肿单个或串状,囊壁薄且清晰
室管膜下出血后囊腔宫内病毒感染后室管膜下囊肿2、脑室内出血
(1)早产儿:室管膜下出血可破入侧脑室腔(2)足月儿:80%~90%起源于脉络膜丛(1)侧脑室内团块状强回声
(2)足月儿可表现为脉络膜丛增宽或不规则
(3)不同程度脑室扩张
声像图表现:正常颅脑脑室内出血病变的转归
脑萎缩稳定的脑室扩张实质上是一种脑萎缩的改变。超声表现为脑室稳定增大半球裂隙增宽>0.4cm大脑表面蛛网膜下腔增宽>0.3cm脑积水脑室在短期内呈进行性扩张。冠状切面,侧脑室前角层面观察脑出血后脑萎缩脑室出血后脑积水
3、脑实质内出血
(1)室管膜下及脑室内出血可蔓延至脑实质内(2)脑实质内出血也可由全身性的出血性疾病或外伤所致声像图表现(1)脑实质内形态不一的强回声团(2)周围脑组织或同侧侧脑室受压变形(3)脑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4)对侧侧脑室及第三脑室扩张
病变转归
1.血肿机化:内部出现弱回声或小片无回声区,边缘趋于不规则。
2.孔洞脑形成:出血后2月左右,在脑实质内形成单个囊腔,可与侧脑室相通。颅内出血分级:
Ι级室管膜下出血Ⅱ级室管膜下出血破入脑室,无脑室扩大Ⅲ级两侧脑室均有出血伴脑室扩大Ⅳ级脑室内出血伴脑实质血肿超声与CT颅内出血阳性诊断率比较临床价值:1.超声无射线损害、能床边检查
2.对颅内中央部位病变分辨力高
3.宜作为常规筛查新生儿早期有无颅内病变的首选手段,尤其早产儿。
4.超声方便易行,是随访颅内病变转归的最好手段
5.决定新生儿脑室内出血连续腰穿治疗的指征
(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患儿因围产期窒息缺氧所致脑损伤,是新生儿死亡和婴幼儿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可后遗智力损害、脑瘫、惊厥和认知缺陷等。
声像图表现:1.缺氧性病变
(1)脑水肿脑实质广泛性回声增强,病情轻时局限于脑室周围白质,重时可波及至皮质,常伴脑室及脑沟变窄
(2)脑血管搏动减弱
(3)超声诊断宜在生后一周内进行,其后脑水肿大多改善。
2.缺血性病变
(1)主要表现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常见部位在侧脑室的外上方及颞、后侧,矢状切面见沿侧脑室的边缘上方分布的回声增强区,形态可不规则。
(2)脑动脉梗死引起的缺血病变,表现为在该脑动脉分布区回声增强(尤多见于大脑中动脉分布区)。病变的转归:
1.常在脑室周围形成多发性的囊腔改变。
2.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区可在生后约14日形成囊腔,数月后吸收,但侧脑室增大。
出血图3脑积水(hydrocephalus)1.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内脑脊液积聚过多,脑室扩大,常伴有颅内压增高。
2.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型。
声像图改变:
1.侧脑室前角变圆钝,侧脑室增宽。脑积水时新生儿侧脑室宽度>3mm
,轻度4~6mm,中度7~10mm,重度大于10mm。
2.大脑皮层不同程度变薄
3.侧脑室比率大于0.35。
4.第三、第四脑室扩大,室间孔明显增宽。脑积水图2脑脊膜膨出神经管周围组织闭合不全根据囊内容物不同可分为脊膜膨出、脑膜膨出、脊神经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囊外亦可合并脂肪及皮样囊肿超声表现脊膜或脑膜膨出处可见骨缺损脊膜或脑膜膨出为正中线或略偏向一侧的囊状结构,脊神经膨出靠近囊内壁呈线状低回声,由囊颈延伸至膨出囊内,轻压未闭的前囟,动态观察可见到囊肿略有扩大和囊内线状低回声进出椎管移动。六、小儿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方法:
1.小儿颅骨较薄且骨化程度亦较低,有利于经两颞窗及枕骨大孔进行颅底大动脉环(WilliS环)血流检测
2.小儿经眼窗扫查很少采用
3.对小儿经未闭囟门超声扫查可显示颅底。
正常经颅多普勒频谱图像:
1.每个频谱占据一个心动周期
2.形态近似于一个直角三角形,收缩期有两个峰,舒张期一个峰
3.基本为低阻层流波形图像,充填均匀饱满,RI在0.6左右,变化不大。.大脑前、中、后动脉血流速度不一致,一般中动脉的速度>前动脉>后动脉左右两侧无明显差异脑血流速度与胎龄和出生体重呈正相关,足月儿快于早产儿出生后随日龄增加脑血流速度增快正常足月儿大脑中动脉血流频谱xsVs(cm/s)32.627.47Vd11.53.03RI0.640.006正常足月新生儿大脑前动脉血流参数xsVs(cm/s)49.8213.00Vd(cm/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金融诈骗教学课件
- 班主任培训:小学家校沟通
- 2025至2030年中国手提封袋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扁圆头机螺钉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002
- 2025至2030年中国感应卡发卡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彩陶家居饰品行业发展研究报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国弯叶风扇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开式可倾台压力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常压智能热水锅炉控制器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帆船拼装玩具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SLT 277-2024》知识培训
- 2025年江苏南京事业单位招聘(787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档案管理制度培训宣贯
- GB/T 33136-2024信息技术服务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
- 《保护地球爱护家园》课件
-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2024年度产学研合作与科研奖励协议3篇
- 电力工程线路交叉跨越施工主要工序及特殊工序施工方法
- 【MOOC】软件度量及应用-中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4秋国家开放大学《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周测验参考答案
- 2025届江苏省苏州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