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重庆市永川九中中考语文猜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1.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宗旨是通过具有普及性的诗词内容,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B.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增大、互联网内容的冲击,好读书,读好书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C.一代名医孙思邈曾说:“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这确是切身经验之谈。D.自共享公共单车项目“摩拜单车”在武汉运营以来,因外观时尚、轻便易行、收费廉价、随借随还等优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增城区教育局扎实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B.现在,他已经回国了,就职于广州大学体育教授,继续从事他所喜爱的足球事业。C.敦煌艺术宝库的保存,使我们有可能了解一千五、六百年来的中国艺术成长发展。D.“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3.填入下列语段空缺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1\*GB3①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2\*GB3②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3\*GB3③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4\*GB3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5\*GB3⑤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6\*GB3⑥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A、=5\*GB3⑤=1\*GB3①=4\*GB3④=6\*GB3⑥=2\*GB3②=3\*GB3③B、=6\*GB3⑥=5\*GB3⑤=1\*GB3①=3\*GB3③=2\*GB3②=4\*GB3④C、=6\*GB3⑥=3\*GB3③=2\*GB3②=5\*GB3⑤=1\*GB3①=4\*GB3④D、=5\*GB3⑤=1\*GB3①=6\*GB3⑥=3\*GB3③=2\*GB3②=4\*GB3④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沐浴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春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变化翻天覆地。民宿体验一条街上,一排由农民的空心院改造成的高标准民宿古朴典雅、韵味十足,沿途桃红柳绿:花团锦簇,景色宜人;小吃一条街上,金黄色的布面招牌迎风舞动,装饰古朴的店铺开门迎客,风靡整条街的“网红”美食店香味四溢,食客济济一堂;田园综合体验项目区内,原种小麦和有机西兰花、菜花、萝卜、白菜等原种蔬菜长势喜人……走进这里,仿佛步入画卷之中,让人流连忘返。A.沐浴 B.花团锦簇 C.风靡 D.济济一堂5.默写填空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将诗人因朋友远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极致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德高望重的何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经常为他们答疑解难,老师们称赞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已亥杂诗》)6.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下列小题。(1)《琐记》中,作者为什么最愿意在衍太太家里或她家附近玩耍?试举一例说明原因。(2)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曾三次离开。其中哪一次是他主动离开的?后来又怎样回到唐僧身边的?请简述。二、阅读7.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1)(文体识别)根据《出师表》的阅读,选出对于“表”的文体解释正确的一项(______)A.谢恩
B.弹劾
C.陈情
D.讽谏(2)(文意理解)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3)(情怀感悟)阅读下面两则链接材料,回答相关问题。链接材料一:太宗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征①入卧内,访以得失。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遇其用知无不言。太宗尝劳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节选自《旧唐书·魏征传》)链接材料二: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嗣②当激励士卒,功期再战,北逾沙漠,珠血虏廷,尽屠夷种。迎二圣③,归京阀,取故地,上版图,朝廷无虞,主上奠枕④,余之愿也。(节选自岳飞《五岳祠盟记》)(注)①征:魏征,唐初政治家。②同:随后,接下来。③二圣:指被金兵俘虏北去的宋徽宗和宋钦宗。④奠枕:安枕。材料一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B.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C.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D.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4)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相关注释,为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义项。①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________
A.正,正确的
B.平素,向来②取故地,上版图,朝廷无虞________
A.意料,预料
B.忧患(5)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根据《出师表》选文和两则链接材料,概括指出为国尽忠在诸葛亮、魏征、岳飞身上分别是如何体现的。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周武王克殷,封姬姓于巴,爵之,建都江州,为南土诸侯之首。周之季世①,巴国有乱。将军蔓子性行刚烈,晓畅军事,夙夜筹谋。遂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终救巴,蔓子亦身披坚执锐。巴国既宁,楚使请城。蔓子曰:“借楚之威克弭②祸难诚许楚王城然巴土不可分。宁死,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死国,以头授楚使。楚王叹日:“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乃以上卿之礼葬其头。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摘自《华阳国志》,有删改①季世:末代。②弭:平息,消除。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肉食者鄙先帝不以臣卑鄙B.将吾头往谢之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C.乃入见乃不知有汉D.封姬姓于巴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的“肉食者”指的是当官的人,这是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类似的如“布衣”指的是平民百姓。B.(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应为“借楚之威/克弭祸难/诚许楚王城/然巴土不可分”。C.(甲)文选自《左传》,这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本文所写的是春秋时期齐鲁之间的一次战争。D.(乙)文中的“巴国”指的是现在的云南省,巴山蜀水指的就是云南地区。3.下列对两个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顶是()A.(甲)文着力运用精彩的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提示主题和表现人物性格。B.(乙)文主要是通过描述楚王的言行从侧面来刻画巴蔓子这一感人形象的。C.(甲)、(乙)两文都略写战争过程,甲文是为了突出曹刿的谋略与机智,而乙文则是为了突出楚国军队的勇猛与强大。D.曹刿的“肉食者鄙”、巴蔓子的“自刎以死国”、陈胜的“举大计”与诸葛亮的“兴复汉室”都表达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悲愤之情。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彼竭我盈,故克之。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9.阅读选文,按要求完成后面小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②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③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白居易《养竹记》(注释)①本:根。②体:体悟。③虚受:虚心接受。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可爱者甚蕃(_______)(2)陶后鲜有闻(________)(3)贞以立志(________)(4)故君子人多树之(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3.(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__________、__________、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4.两篇短文都用了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赞美君子_________________的品行,(甲)文综合运用记叙、_______、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乙)文则主要运用了_______的表达方式。10.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小题。①不管你承不承认,我们现在其实活在语言的垃圾场,里面堆满了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流行词。这些词有好多人在用,也有好多人反感。为啥讨厌这些词,并不是大家莫名其妙的偏见。最重要的是,这些词是死的,不是活的。②检验一个语言是死是活,非常简单,只需把它扔在时间里就得了。有的语言是活的,尽管他的作者早已死掉,但还被无数后代传颂。有的语言是死的,刚被人说出口,最后一个音节还没发完,就已经腐烂了。③比如活的语言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而死的语言是:厉害了word哥。比如活的语言是: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而死的语言是:蓝瘦、香菇。④和菜头说过一句话特好:“要想文章活的比人长久那就尽量不要使用网络热词。”每个人都有表达欲,这是人性的刚需。完美的表达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当那些经历被遗忘、已经褪色时,当你翻开那记述时,发现那些事物还在言语中闪闪发光。⑤其实频繁使用网络热词的另一个真相是:你出于偷懒,就随手用一些粘粘乎乎、不清不楚的词语来打发自己。其实你的感情和经历远超出了这些词狭隘的范围,干嘛要用不称职的词语糟蹋你自己的宝贵经历呢?⑥从古到今的智者都认为,世界上充满了待认知的空间,你使用的语言像一把梯子或者是一个通行证,会把其相对应的空间和你连接起来。⑦在传说中,阿里巴巴念叨着咒语“芝麻开门”,进入了一个神秘的山洞,迎接他的是一屋子的金银珠宝,由此变成富翁。⑧当你使用“蓝瘦、香菇”这样的词作为通行证时,另一个神秘的屋子开了门:里面堆满了成千上万棺材,还发着腐烂的气味。棺材里躺着的,都是那些曾经流行的词汇:猴赛雷、人艰不拆、累觉不爱、臣妾做不到、我好方……⑨当你辛苦一点,追寻的是诗歌、文学的语言,这些语言会领你到达一个图书馆,里面坐满了西塞罗、李白、屠格涅夫、博尔赫斯……那些古老的灵魂躺在哪,只要你愿意,他们都能成为你最真诚可贵的朋友。⑩人体要锻炼,饮食要健康,修辞和语言的能力也是需要锻炼的。所以啊,可以试着写下来自己的词,自己的句,我们要好好说话。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结合全文内容,按要求答题。(1)结合语境,分别说说“死的语言”“活的语言”的含义。(2)文章第⑧⑨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借助本文观点,联系语境,在(1)、(2)、(3)处填入恰当的内容,补全下面“小语”和“明明”的对话。明明:我们来比较一下古人的表达和当下的网络流行语。小语: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成语“沉鱼落雁”“(1)”。明明: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小语:对啊,《范进中举》中胡屠户骂范进丑还知道用成语“(2)”。明明笑着说:古人的表达真是(3)。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小说的通俗叶兆言小说的通俗仿佛是一个用来袭击作家的臭鸡蛋。如今的小说家,你说他的小说通俗,十有八九会以为你是在骂他。小说本来不是什么大学问,小说本来就是通俗的东西,但是害怕别人说自己的小说通俗,却是作家的一块心病。纯文学从来就是一件皇帝的新衣,大家都这么说,于是也难得有人跳出来揭穿。纯这个词总让我想起工业原料,想起酒精,想起糖精。文学是浑成的,就好像是美酒,就好像是芳香的巧克力,一旦提炼成精,就有些煞风景。喜欢喝酒的人,馋嘴的小孩子,不到迫不得已,怕是不会去品尝酒精和糖精的。小说不能通俗,是作家没能耐。金圣叹曾将《水浒》提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高度,他认为“天下文章,无有出《水浒》右者。”这话的潜台词是,《水浒》不仅是小说中最好的,而且高出了四书五经。现在我们习惯用古典小说这个词,其实古典小说都是通俗小说。不通俗就没有古典小说,旧式文人常常看不起小说,原因就是嫌小说通俗了一些。西方的小说也不可能远离通俗,和中国小说如出一辙,西方的小说也是从平民百姓那里诞生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通俗是小说的必然,小说永远不应该是哲学著作。张恨水写小说以通俗闻名,他的一篇小说当年曾得到茅盾先生的表扬,为此,他十分感激,专门在文章里提及。从这点也可以看出一个通俗作家的心虚。其实张恨水小说的好与坏,并不在是否通俗,而在于缺少创新,通俗不是病,但也不是灵丹妙药。一篇好的小说,绝不会仅仅因为通俗,就是好作品。好小说应该通俗,更应该创新。通俗和创新根本就不矛盾,现在有人常常把两者对立起来,实在是没事找事,吃饱了撑得慌。1.下列关于“小说的通俗”的理解,不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A.通俗本该是小说的属性,但却常被当作小说的缺点。B.小说之所以通俗,是因为它是从平民百姓那里诞生的。C.通俗,是中国小说和西方小说的共性。D.通俗与创新并非水火不容,两者间不存在根本性矛盾。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针对人们对通俗的偏见,旨在厘正人们对通俗的认知。B.作者借“皇帝的新衣”之典,指出所谓“纯文学”并不真实存在。C.文中举张恨水之例,意在论证通俗也能使作家获得成功。D.本文把比喻、比较、举例等论证方法运用得活泼灵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好小说应该通俗,这意味着小说家不该在作品中作哲学层面的思考。B.小说不能通俗是作家没能耐;小说能通俗,也不表明作家有能耐。C.《水浒》被金圣叹称赞为“天下文章,无有出其右者”,是因为它是通俗小说。D.小说本来就是通俗的东西,小说作家应努力弘扬平民百姓的思想志趣。三、应用12.综合性学习:岁月如歌(追忆)在横线上填写恰当内容。●召开“点点滴滴在心头──初中生活的回忆”座谈会;●整理“我们在这里起飞──班级成长档案”;●准备“_______________──毕业晚会”;●建立“_______________──毕业留言簿”。(离别)请你设计一则毕业晚会结束语,宣告晚会结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来)为激励同学们积极面对未来,老师出示了两则材料,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材料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路遥《平凡的世界》材料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他整整奋斗了16年。仅在前后创作10年的过程中,他遭遇17次退稿,120多万字的初稿被删去百万多字。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作文活在当下是一种姿态,昨日的坎坷磨难已经过去,昨日的成功也已成为历史,明天的美梦还在远方,明天的挑战留给明天去应对。把握当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般乐观地生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般虚心地成长,“博学而笃志”般踏实地前行,让一切都慢下来,不负韶华,无愧生命。请以“此时,我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写作提示: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一、积累1、D【解析】
试题分析:D.缺少主语,去掉“自……以来”。故答案为D。2、D【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病句的辨析。A项“防止”和“不再”重复,应删去一个。B项句式杂糅,应将“体育教授”改为“体育系”。C项语序不当应该是“保存的敦煌艺术宝库”。故选D。3、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句子衔接排序。根据第一句可推出下一句应该接“旅行”,选项=6\*GB3⑥中有关键词“旅行”,所以排除AD,第=6\*GB3⑥中句末说的是戏剧舞台,因此答案第=2\*GB3②句和第=3\*GB3③句,可知先=3\*GB3③后=2\*GB3②,然后比较=1\*GB3①=4\*GB3④=5\*GB3⑤,可知第=4\*GB3④句有“所以”因此排最后,=1\*GB3①句和=5\*GB3⑤根据句子的衔接来看因该是先=5\*GB3⑤后=1\*GB3①。所以答案选C。【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D【解析】
D济济一堂:借以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不合语境。5、(1)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2)醉翁之意不在酒(3)沉舟侧畔千帆过(4)会当凌绝顶(5)留取丹心照汗青(6)断肠人在天涯(7)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解析】
(1)——(6)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下句即可,要注意“愠”“畔”“绝”“汗”“涯”等字的书写;(7)(8)属理解型默写题。此类题,要求根据语境联想诗文名句,其难度较大。解答此类题容易出的错误有:对相应诗文缺乏理解;对相应诗文记忆不准确;没有注意相关细节。本题书写中要注意“君”“作”等字的正确写法。6、(1)因为我们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衍太太也绝不会去告诉我们的父母。例子:冬天吃冰被母亲看见,一定会挨一顿骂,假如衍太太看见我们吃冰,一定会和蔼的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得多”等。(2)取经初期,路上闯出六个贼匪欲抢劫唐僧师徒的马匹、行李,悟空一气之下纵身走了。后来悟空在东海龙王和观音的劝说下,回来继续保唐僧取经。【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和名著阅读。解题方略:名著导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1)衍太太现在是早经做了祖母,也许竟做了曾祖母了;那时却还年青,只有一个儿子比我大三四岁。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的附近玩。衍太太是个背后经常怂恿孩子们干不好的事,事后又充当“老好人”的一个角色。譬如,她怂恿孩子们冬天里去吃水缸里结的冰,还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得多。”;她还鼓励孩子们比赛“打旋子”,还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当她看到孩子的大人出来时,马上就会变换口吻说道,“你看,不是跌倒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们不要旋,不要旋……。”(2)取经一路,孙悟空一共有三次离开唐僧,头一次是因为打死了几个抢匪,唐僧不由分说就训斥一顿,猴子哪里受过这个委屈,当即筋斗云跑路了,经过龙王和观音的耐心劝说,他又回到唐僧身边。二、阅读7、(1)C(2)这些人都是忠贞优秀、以死报国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朝的兴隆便指日可待了。(3)C(4)B;B(5)忠君报国在诸葛亮身上体现为报刘备知遇之恩,一心一意辅助刘禅,委婉劝勉,为国事操心劳累;在魏征身上体现为向唐太宗直言进谏;在岳飞身上体现为报国杀敌、恢复河山、迎回君主(使朝廷不再忧虑,使皇上能够安宁地睡觉)。【解析】
⑴“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也是封建社会下臣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故选C。⑵死节:为国而死的气节,能够以死报国。隆:兴盛。计日:计算着天数,指时日不远。句意是:这些人都是忠贞优秀、以死报国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朝的兴隆便指日可待了。⑶一般按意义划分,以不破句为原则,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按词语断,主谓之间断句;语词后停顿;句首表连接的词后停顿;介词前停顿。句意是:魏征也因此为能遇到像知己一样的主人而高兴。尽力地出谋划策,知道的没有不说的。据此断句为: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故选C。⑷文言实词包括:重点动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雅:副词,平素,向来。虞:名词,忧患。⑸忠君报国在诸葛亮身上体现为报刘备知遇之恩,一心一意辅助刘禅,委婉劝勉,为国事操心劳累,概括为“报先帝而忠陛下”;在魏征身上体现为向唐太宗直言进谏,有时不顾皇帝尊严,为国家忠心耿耿;在岳飞身上体现为报国杀敌、恢复河山、迎回君主。【参考译文】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未尝不叹息而痛恨桓帝、灵帝时期的腐败。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善良、守节不逾的大臣,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那么汉朝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链接材料一:唐太宗刚开始继承王位,励精图治,改革治国之道.多次引进魏征进入卧室内.因为在乎得失而访问他,魏征为人清高,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性格又亢奋固执.没有什么可以让他屈服,折挠的,唐太宗和他谈论.没有一次不是高兴的采纳建议的.魏征也因此为能遇到像知己一样的主人而高兴.尽力的出谋划策,知道的没有不说的.唐太宗曾慰劳他的辛苦,说:“爱卿的奏折,前后有二百多条,如果不是爱卿为国家的赤诚之心,如何能作到呢?”链接材料二:所以就停止战斗,养足精力准备再次迎击敌人。接着应该激励士兵,等功赏的期限到了之后就继续战斗,向北越过沙漠,杀入胡虏的宫廷,把夷人全部消灭,迎接两位皇帝(指宋钦宗和宋徽宗)回京,取回以前被侵占的土地,使朝廷没有了忧虑,使君主能够安稳地睡觉(指局势稳定),这就是我的愿望了。8、1.A2.D3.A4.(1)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2)如果我能得到像蔓子那样的臣子,还要城池做什么!【解析】选自《左传》作者:左丘明年代:春秋时期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项中“鄙”都是“目光短浅”;B项中的“谢”的意思分别为“谢罪”和“道歉”;C项中的“乃”分别是“于是”和“竟然”;D项中的“于”分别是“在”和“比”的意思。故选A。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巴山蜀水”指四川盆地一带的山和水。故答案为D。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正确。B【乙】不是“通过描述楚王的言行”侧面来刻画,而是对巴蔓子进行的正面描写。选项理解错误。C根据【乙】文内容,乙文是为了刻画巴蔓子的人物形象,“为了突出楚国军队的勇猛与强大”的说法是错误的。D巴蔓子的“自刎以死国”和诸葛亮的“兴复汉室”不能表达“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悲愤之情。据此,答案为A。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彼、竭、盈、克”几个词是赋分点,注意补写省略的内容;(2)句中的“使、若、何、为”几个词是赋分点,注意句式倒装。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参考译文:【甲】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乙】周武王打败殷商后,把姬姓子弟分封在巴地,授予官职,在江州建都,成为南方诸侯的首领。周朝末年,巴国发生叛乱。将军蔓子性情刚毅勇猛,精通军事,日夜想办法平乱。于是向楚国请求军队支援,允诺给楚国三座城池。楚王最终救援了巴国,蔓子也亲自披上盔甲,拿起武器参战。巴国叛乱平定后,楚国的使者来要求兑现许诺的三座城池。蔓子说:“借助楚国的军力,消除我国的灾难,确实许诺给楚王城池,但是巴国的土地不能分割。宁愿死,把我的头颅提给楚王谢罪,城池也不能给他。”于是自杀殉国,将头颅给了楚国的使者。楚王感叹说:“如果我能得到像蔓子这样的臣子,还要城池干什么!”于是用最尊贵的上卿丧礼的规格埋葬了他的头颅。巴国埋葬他的身躯,也用了上卿丧礼的规格。9、1.多少坚定,有节操种植,栽培2.(1)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君子看见它的本性,就会想到那些处事正直、不偏不倚的人。3.外形香气性直心空4.象征(或托物言志)正直通达、志洁行廉、洁身自好、端庄严肃描写议论【解析】
1.考查文言实词。注意古今异义的情况。如“鲜”在此读“xiǎn”,意思是“很少”;贞”在此为“坚定,有节操”;(4)“树”在此为“动词”,意思是“种植。而“蕃”古今义一样,意思是“多”。2.考查文言翻译。(1)“之”为“助词,无意义”;“予”是“我”之意。(2)“则”是“就”的意思。“中立”是“处事正直”之意。除了这几个关键字词,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的完整性与流畅性。3.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根据甲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几句话分析出是从“生长环境、外形、香气”等几个方面来说明的。根据乙文中“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这几句话分析出是从“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几个方面说明的。根据以上分析填充即可。4.考查对文言文写作手法及表达方式的辨析。甲乙两文都是通过对植物的描写来表现一个人的精神追求的,所以都是采用了“象征”的手法。都赞美了君子正直通达、志洁行廉、洁身自好的品格。表达方式有: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不同点:甲文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乙文则主要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根据以上分析填充即可。【点睛】推断实词意思有下列方法:1、联想推断法。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联想有关成语中词语的含义来推断。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短语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词组短语也是如此。3、语法推断法。要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4、音形推断法。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会意字。从形旁可推知字义。5、邻词推断法。运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知识,借助邻近词语含义推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一)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二)译文:竹子像贤人,为什么呢?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的人。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体悟仁德,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有用的东西。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正因为如此,君子都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中有价值的东西。10、1.网络热词泛滥的时代里,我们要好好说话。2.(1)“死的语言”指一种刚被说出来时间不长就已经不再有人使用的没有生命力的语言。“活的语言”是指经受住了时间的淘洗被无数后代传颂的生命力旺盛的语言。(要扣住“时间”和“生命力”两个点)(2)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突出强调、形象生动地论证了“世界上充满了待认知的空间,你使用的语言像一把梯子或者是一个通行证,会把其相对应的空间和你连接起来”的观点。3.(1)例如:貌比潘安玉树临风倾国倾城闭月羞花(2)尖嘴猴腮(3)例:很有文化味。/很形象。/很会说话。(观点、表述正确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所以读懂一篇议论文,概括中心论点是考试常见的题型。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文章在最后一个自然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可以试着写下来自己的词,自己的句,我们要好好说话”,提炼一下即可。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把握能力,其实是对作品的整体感悟能力的考查。中心论点需要自己概括论点时要注意论点的完整性,应该用一个能表示简明判断的完整的句子来表达。2.此题考查了对词语含义的理解以及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1)从“有的语言是死的,刚被人说出口,最后一个音节还没发完,就已经腐烂了”可知“死的语言”指使用时间短,没有生命力的语言;从“有的语言是活的,尽管他的作者早已死掉,但还被无数后代传颂”说明“活的语言”指生命力旺盛的语言。(2)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这是必须要知道并记准确的内容。其作用要根据具体的文章来作答,一般运用论证方法的语句,证明其前面的观点,要到前面的文章中去读,去寻找。这两个自然段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突出了“活的”语言的重要性。而“另一个神秘的屋子开了门:里面堆满了成千上万棺材,还发着腐烂的气味”是比喻论证的方法,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3.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解答这类补写填空题目,关键就是认真研究分析画线处的上下文,通过对材料的勾画、归纳等手段,确定所补写句子的内容。11、1.D2.C3.B【解析】
1.D.关于“小说的通俗”的理解不符合本文意思。原文是“通俗和创新根本就不矛盾,现在有人常常把两者对立起来,实在是没事找事,吃饱了撑得慌”。2.C.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文中举张恨水之例,意在论证通俗与创新应该并重。也就是“好小说应该通俗,更应该创新”。3.A.“这意味着小说家不该在作品中作哲学层面的思考”说法绝对。C.强加因果。不是说因为它是通俗小说,所以就“天下文章,无有出其右者”。D.“小说作家应努力弘扬平民百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湖北省十堰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新版
- 2024年医用供应装置项目投资申请报告
- 生物-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和答案
- 2025年度国际贸易付款委托三方协议
- 2025年度全包家装装修与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报警系统合同
- 2025年度单身公寓房产租赁合同(含智能家居)
- 2025年度信用卡旅游保险借款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劳动合同解除后离职员工离职后职业发展支持合同
- 2025年度XX小区智慧物业管理系统服务协议书
- 2025年度兼职协议书-旅游行业导游兼职人员合作协议
- DBJ 46-027-2013 海南省建筑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安全评定规程
- SJG 103-2021 无障碍设计标准-高清现行
- 皇冠假日酒店智能化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合同范本
- 路面工程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技术标)
- 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教学平台课件
- 合肥市城市大脑·数字底座白皮书2020
- 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案例ppt课件
- (完整版)光荣榜25张模板
- 工业催化剂作用原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优秀教材推荐意见(真实的专家意见)
- QTD01钢质焊接气瓶检验工艺指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