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概述
《管理学》从管理的一般理论出发,阐述了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以西方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现代西方管理理论为主要发展阶段,分别系统地介
绍了西方管理理论的历史沿革和主要内容;最后,围绕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四大管
理职能重点阐述了管理的一般过程,并说明了管理的具体操作过程。
课程的性质
《管理学》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经济管理类各专
业的学科核心课。
课程教学目标
《管理学》是为培养和提高学生有关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通过学
习,一方面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为学好各专业管理打下必要
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为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课程适用的专业与年级
《管理学》的授课对象为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一、二年级学生。
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
课程总课时为54学时,3学分。其中,课堂讲授45学时,案例讨论和总复习9学
时。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为学习和
掌握各种专业管理服务的基础知识。
学时分配表
课程总学时数54
章'节学时数内容
第一章(共6节)4管理与管理者
第二章(共9节)4管理理论
第三章(共4节)2管理和环境
第四章(共3节)2计划工作
第五章(共4节)3管理决策
第六章(共10节)6战略管理
第七章(共4节)3组织设计
第八章(共6节)5组织文化
第九章(共6节)5人力资源管理
第十章(共10节)6领导行为
第十一章(共9节)5激励理论
第十二章(共3节)2管理沟通
第十三章(共5节)4控制基础
第十四章(共4节)2管理研究方法
第十五章(共1节)1实验教学
总计54
第一篇总论
模块一管理与管理者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理解管理的性质和作用;阐述管理的职
能及其各职能之间的关系;识别管理者的角色及其类型;阐述管理者应该具有的管理技能;
分析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的差异。
第一节管理
一、管理的含义
(-)什么是管理
(二)为什么要管理
二、管理的特性
(一)管理的二重性
1.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科学性和艺术性
2
(二)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
(三)管理活动离不开组织
(四)管理是一项创新性活动
三、管理的职能
(一)计划职能
(二)组织职能
(三)领导职能
(四)控制职能
(五)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管理者及其技能
一、管理者的分类
(-)管理层次
(二)管理者的领域
二、管理者的角色
(一)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
(二)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
(三)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
三、管理者的技能
(一)技术技能
(二)人际关系技能
(三)概念技能
四、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
第一章考核要求
1、识记:(1)管理;(2)管理者。
2、领会:(1)管理的特征;(2)管理的性质和作用;(3)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3、简单应用:(1)管理者的角色;(2)管理者的类型;(3)管理者的技能。
4、综合应用:(1)辨析管理职能及各职能之间的关系;(2)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
门艺术;(3)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
3
5、课后案例:沃尔玛的诉讼案
6、课后作业:题目:你眼中的管理学
要求作业要回答以下问题:
(1)你观察现实中哪些现象是管理学研究的范畴,你认为学习管理学应该解决什么问
题?
(2)你想在管理学的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方面的提高?你认为怎样学习更有效,你们更
喜欢(可以举例在过去的学习中,哪些课程和学习方法对你有较大的启发)
(3)在未来的职场中,你希望在哪个领域发展?获得怎样的成就?你希望自己在学校
中获得哪些方面的能力提升?
(4)提交电子版作业(作业的文字在1500字以上)或课堂讨论。
模块二管理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阐述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掌握古典管理理论、人际关系学
说、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的主要观点;描述现代管理理论的新思潮。
第一节早期的管理思想
一、古代管理思想
(-)外国古代管理思想
(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一、近代的管理思想
(-)外国近代的管理思想
(二)中国近代的管理思想
第二节古典管理理论
一、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
二、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三、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四、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第三节人际关系学说与行为科学理论
一、人际关系学说
4
(-)霍桑实验
(二)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
(三)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评价
二、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
第四节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
一、管理过程学派
二、社会系统学派
三、决策理论学派
四、系统管理学派
五、社会一一技术系统学派
六、经验主义学派
七、管理科学学派
八、经理角色学派
九、人际关系学派
十、群体行为学派
H■-一、权变理论学派
第五节现代管理理论的新思潮
一、企业再造
二、学习型组织
三、虚拟组织
四、现代管理理论的特点
第二章考核要求
1、识记:(1)企业再造;(2)学习型组织;(3)虚拟组织。
2、领会:(1)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2)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3)管理理论
丛林的主要流派。
3、简单应用:(1)了解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加深对管理学的理解;(2)现代管
理理论的主要特点。
4、综合应用:(1)企业再造和学习型组织。
5
5、课后案例:宜家的流程管理
模块三管理与环境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组织外部环境的构成;了解管理的全球化以及跨国管理与国内
管理的差异;了解文化对管理的影响和跨文化管理;阐述社会义务、社会响应、社会责任;
掌握利益相关者管理。
第一节管理与环境
一、组织与环境: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
二、外部环境构成:PESTIN分析
(一)政治与法律环境
(二)经济环境
(三)社会文化环境
(四)技术环境
(五)国际环境
(六)自然环境
三、组织外部环境的特性及其评估
(一)组织外部环境的特性
(二)组织外部环境的评估
四、管理的万能论与象征论
第二节管理与全球化
一、管理的全球观
(一)全球化与跨国公司
(二)四种管理的全球观
二、组织国际化的三个阶段
(一)出口阶段
(二)非股权投资阶段
(三)股权投资阶段
三、跨国管理与国内管理的差异
6
第三节管理与文化
一、文化对管理的影响
(一)文化的含义与特征
(二)文化的无意识
(三)文化影响管理决策
二、跨文化管理
第四节组织社会责任
一、社会义务、社会响应、社会责任
二、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四种观点的争论
(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应遵循的原则
三、利益相关者管理
(一)利益相关者分类
(二)利益相关者管理
第三章考核要求
1、识记:(1)组织环境;(2)组织文化;(3)社会义务;(4)社会响应;(5)社会责任;
(6)利益相关者。
2、领会:(1)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2)跨国管理与国内管理的差异;(3)管理的
万能论与象征论。
3、简单应用:(1)组织国际化的三个阶段;(2)跨文化管理。
4、综合应用:(1)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2)利益相关者管理。
5、课后案例:企业家的水土差异
第二篇计划
模块四计划工作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计划工作的含义和作用;解释影响计划工作的权变因素;识别
各种不同形式的计划;掌握计划工作的步骤;阐述目标管理的特征和基本活动过程;了解
7
计划工作的各种方法。
第一节计划工作的含义和作用
一、计划与计划工作的含义
二、计划工作的作用
第二节计划工作的类型和程序
一、计划工作的类型
(一)按计划的广度,分为战略计划和作业计划
(二)按计划的明确程度,分为指导性计划和具体计划
(三)按组织层次,分为高层管理计划、中层管理计划和基层管理计划
(四)按组织职能,分为生产计划、营销计划、财务计划
(五)按计划的内容,分为专项计划和综合计划
(六)按计划的期限,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
(七)按计划的表现形式,分为宗旨、目标、战略、政策、程序、规则、规划和预算
二、计划工作的权变因素
(一)组织层次
(二)组织的生命周期
(三)组织文化
(四)环境的波动性
三、计划工作的程序
(一)估量机会
(二)确定目标
(三)确定前提条件
(四)确定备选方案
(五)评价备选方案
(六)选择方案
(七)制定派生计划
(A)编制预算
第三节目标与目标管理
8
一、目标的类型
二、目标管理
(一)目标管理的含义
(二)目标管理的特点
(三)目标管理的过程与步骤
(四)目标管理的缺陷
第四节计划的工具与技术
一、预测
二、滚动计划方法
三、甘特图
四、排队论
第四章考核要求
1、识记:(1)计划;(2)计划工作;(3)目标管理。
2、领会:(1)计划工作的特征和作用;(2)计划的表现形式。
3、简单应用:(1)计划的方法;(2)计划工作的程序;(3)目标管理的含义和特点。
4、综合应用:(1)分析影响计划工作的权变因素;(2)目标管理的基本活动过程。
5、课后作业:设计一份汶川灾区的“扶贫救灾管理方案”纲要
设计要求:(1)方案名称;(2)方案出台的背景与目的;(3)方案内容,包括扶贫款
性质、数量、还贷要求、时间、担保人;(4)方案主要法律条款;(5)方案实施程序。
模块五管理决策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决策的概念和特征;描述微观经济预测和宏观经济预测的内容;
了解影响预测准确度的因素;阐述预测和决策的各种类型;掌握各种预测和决策的步骤和
方法。
第一节决策的普遍性
一、什么是决策
9
二、决策的普遍性
第二节决策的程序
一、识别问题
二、确定决策标准
三、给每个标准分配权重
四、拟定备选方案
五、比较备选方案
六、选择方案
七、实施方案
八、评价决策效果
第三节决策的类型
一、经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
二、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三、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
四、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
五、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六、初始决策和追踪决策
七、理性决策与有限理性决策
第四节决策的方法
一、定性决策方法
(-)德尔菲法
(二)头脑风暴法
(三)电子会议
二、定量决策方法
(一)决策树分析法
(二)优选理论
第五章考核要求
1、识记:(1)决策;(2)德尔菲法;(3)满意原则。
1()
2、领会:(1)决策的基本原则;(2)决策的特征;(3)决策的类型。
3、简单应用:(1)决策的普遍性;(2)决策的程序。
4、综合应用:(1)决策的方法。
5、课后案例:一个人说了算的决策机制
6、课后作业:结合案例分析问题,写出文字作业,可以提交电子版
(1)结合理论阐述个人决策的优缺点,并指出三九集团个人决策导致的战略失误原因。
(2)结合实例阐述大小企业决策的差异点,并提出如何完善组织的决策机制
(3)提出自己观察的各种社会现象中的决策问题。
(4)需要提交文字作业,可以以网上邮件的形式提交。
模块六战略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企业战略构成要素;了解战略管理的定义;阐述行业的五种竞
争力量分析;掌握密集性成长、一体化成长和多样化成长战略;阐述事业层战略;描述战
略管理的过程。
第一节战略与战略管理
一、什么是战略
(-)战略的定义
(-)战略的特征
(三)战略构成要素
二、什么是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的定义
(二)战略管理的边界
第二节战略管理过程
一、确定组织使命
二、战略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
2、产业环境分析
II
3、竞争对手分析
(二)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
三、战略选择
四、战略实施
五、战略控制
第三节组织的战略层次
一、公司层战略
(一)稳定战略
(二)增长战略
(三)紧缩战略
(四)公司业务组合矩阵
二、事业层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
(二)差异化战略
(三)集中化战略
三、职能层战略
(-)营销战略
(二)财务战略
(三)研究与开发战略
(四)人力资源战略
第六章考核要求
1、识记:(1)战略;(2)战略管理;SWOT分析;(3)波士顿矩阵。
2、领会:(1)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2)职能层战略。
3、简单应用:(1)战略管理过程;(2)事业层战略。
4、综合应用:(1)行业的五种竞争力量分析;(2)企业的总体成长战略。
5、课后案例:万达的战略发展模式
第三篇组织
12
模块七组织设计
教学目的与要求:识别实体组织和组织职能;掌握组织结构的构成要素;掌握组织结
构设计的基本问题;描述划分部门的方法;识别机械式组织和有机式组织;了解组织结构
设计的权变因素;掌握直线职权、参谋职权和职能职权;了解组织变革的过程、动力和阻
力;阐述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组织与组织设计
一、组织的定义
(一)实体组织
(二)组织职能
二、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
第二节组织设计的基本问题
一、劳动分工
二、统一指挥
三、直线与参谋
(一)直线、参谋及二者关系
(二)职权与权力
四、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
(一)管理幅度
(二)管理层次
(三)扁平结构和高耸结构
五、集权与分权
(一)组织中的集权倾向
(二)评价分权程度的标志
(三)授权
六、部门化
(一)职能部门化
(二)产品部门化
(三)区域部门化
13
(四)顾客部门化
(五)工艺部门化
第三节组织结构设计的权变因素
一、机械式组织与有机式组织
(一)机械式组织
(二)有机式组织
二、组织设计的权变因素
(一)战略与结构
(二)规模与结构
(三)技术与结构
(四)环境与结构
第四节组织结构的形式
一、直线制结构
二、直线职能制结构
三、事业部制结构
四、矩阵型结构
五、控股型结构
六、网络型结构
第五节组织变革
一、组织变革的过程
(一)解冻
(二)变革
(三)冻结
二、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
(一)组织变革的动力
(二)组织变革的阻力
(三)降低阻力的措施
三、组织变革的趋势
(一)组织结构扁平化
14
(二)组织运行柔性化
(三)组织边界模糊化
(四)建立学习型组织
第七章考核要求
1、识记:(1)组织;(2)组织结构;(3)管理幅度;(4)管理层次;(5)组织变革。
2、领会:(1)实体组织和组织职能的不同;(2)机械式组织与有机式组织的区别;(3)
划分部门的方法;(4)职权的类型。
3、简单应用:(1)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关系;(2)集权与分权相结合。
4、综合应用:(1)各种组织结构类型及其适用条件;(2)组织结构设计的权变因素;(3)
组织变革的趋势。
5、课后案例:鼎立建筑公司的发展
6、课后文字作业:分析该公司发展历程,比较其组织不同时期的架构和职权体系特点。
文字要在2000字左右,提交纸质版。
模块八组织文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组织文化的特征和功能;明确组织文化的结构和内容;描述组
织文化的类型;理解组织文化的形成机制;阐述组织文化建设的程序和方法。
第一节组织文化的定义'特征与构成
一、组织文化的定义与特征
(-)组织文化的定义
(二)组织文化的特征
1.实践性
2.独特性
3.可塑性
4.综合性
二、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
(―)组织文化的结构
15
1、物质层
2、制度层
3、精神层
4、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组织文化的显性内容与隐性内容
1、组织文化的显性内容
2、组织文化的隐性内容
第二节组织文化的类型
一、迪尔与肯尼迪的分类
(-)硬汉型文化
(二)玩命工作一拼命享受型文化
(三)赌徒型文化
(四)过程型文化
二、丹尼森一达夫特的分类
(-)适应性/企业家精神文化
(二)使命型文化
(三)小团体式文化
(四)官僚制文化
三、权力分配角度的分类
(一)权力导向型文化
()角色导向型文化
(三)任务导向型文化
(四)员工导向型文化
第三节组织文化的功能与形成机制
一、组织文化的功能
(一)组织文化的导向功能
(二)组织文化的约束功能
(三)组织文化的凝聚功能
(四)组织文化的激励功能
16
(五)组织文化的辐射功能
二、组织文化的形成机制
(一)组织文化是一定环境中组织为求得生存发展而形成的
(二)组织文化发端于少数人的倡导与示范
(三)组织文化是坚持宣传、不断实践和规范管理的结果
第四节组织文化建设
一、组织文化建设模型
二、如何进行精神文化的建设
(一)组织文化诊断
(二)组织文化的再定位
(三)组织核心价值观的提炼
三、如何进行制度文化的建设
(-)构建“理念一典型案例一管理机制”的完整的文化建设流程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文化建设相适应
四、组织文化建设的一般性方法
(一)基本方法
1、示范法
2.激励法
3.感染法
4.自我教育法
5.灌输法
6、定向引导法
第八章考核要求
1、识记:(1)组织文化;(2)显性内容;(3)隐性内容。
2、领会:(1)组织文化的特征和功能;(2)组织文化的结构;(3)组织文化建设的程序
和方法。
3、简单应用:(1)组织文化的类型;(2)组织文化的显性内容和隐性内容。
4、综合应用:组织文化的培育和建设。
17
模块九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识别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描
述工作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明确人员选聘的方式;理解效度与信度;阐述主管人员培
训的内容和方法;了解绩效评估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与案例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
(一)确定和选聘有能力的员工
(二)塑造能适应组织和不断更新技能的能干的员工
(三)使员工能长期地保持高绩效并形成对组织的忠诚与奉献精神
二、晋商的辉煌成就
(-)纵横商界五百年
(二)雄财善贾甲天下
(三)解密真实的晋商(视频)
三、乔家的案例介绍
(一)乔家的历史
(二)乔家的成就
第二节乔家的人员配备
—"、工作分析
(一)工作分析
(二)职务说明
(三)职务规范
二、工作分析的方法:
(一)观察法
(二)面谈法
(三)关键事件法
(四)问卷法
三、人力资源规划
(一)通过任务目标分析,确定人力资源需求计划
18
(二)通过职位分析,确定具体的职位空缺计划
(三)结合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制定满足未来人力资源需要的行动方案
四、招聘与解聘
(一)外部招聘
外部招聘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从组织外部的众多候选人中选拔符合空缺职位工作要
求的管理人员。外部招聘具有许多优点:
1.应聘者具有“外来优势”
2.外部招聘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3.外部招聘能够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
外部招聘也有许多局限性:
1.外聘者不熟悉组织的内部情况
2.组织对应聘者的情况不能深入了解
3.打击内部员工的积极性
(二)内部提升
内部提升是指在组织成员的能力增强并得到充分证实后,被委以需要承担更大责任感的更
高职务。内部提升制度具有以下优点:
1.有利于鼓舞士气,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2.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
3.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
4.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展开工作
同外部招聘一样,内部提升制度也可能带来某些弊端。
1.引起同事的不满
2.可能造成“近亲繁殖”的现象
五、甄选
甄选是对申请者进行甄别和筛选,以确保最合适的候选人得到这一职务。
(一)效度和信度
效度是指管理者所使用的任何甄选手段与有关工作标准之间存在确实的相关关系。
信度指明一种手段是否能对同一事物作出持续一致的测量。
(二)甄选手段
1.申请表
19
2.笔试
3.绩效模拟测试
4.面谈
5.履历调查
6.体格检查
六、乔家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乔家人力资源规划
1、晋商组织结构
2、乔家职位分析
3、长期雇佣制度
(二)乔家人员招聘方式
1、本地人策略
2、内部晋升
(三)乔家的人员甄别方式
1、多种甄别方式
背景调查、上司制度、严格考核、效习期
第三节乔家的培训
一、定向
二、人员培训
(一)在岗培训
1.示范
2.指导
3.岗位轮换
4.业余进修
(二)脱岗培训
1.课堂讲授法
2.视听教学法
3.研讨法
4.角色扮演法
5.案例分析法
20
6.商业游戏
7.网络培训
三、乔家的人员培训
(一)乔家的人员培训方式
1、培训内容
2、培训时间、
3、培训特点
第四节乔家的绩效评估与报酬
一、绩效评估
(一)绩效评估的目的和作用
(二)绩效评估的内容
1.贡献考评
2.能力考评
(三)绩效评估方法
1.书面描述法
2.关键事件法
3.评分表法
4.行为定位评分法
5.多人比较法
6.目标管理法
(四)乔家的绩效评估实践
1、绩效评估的内容
2、绩效评估的周期
3、绩效评估的方式
二、报酬
(一)直接薪酬
1.正薪
2.奖金
3.津贴
4.股权
21
(二)间接薪酬
1.社会保障计划
2.企业福利
3.延期支付
(三)乔家的薪酬体系
1、直接薪酬:辛金、厚道、衣资、年功工资、身股制
2、简介薪酬:员工小灶福利、半年带薪休假
3、内在薪酬:高薪就业机会、身股身份象征
第五节晋商制度总结
一、企业制度可以实现阶段性替代
二、耦合性是企业制度的效率源泉
三、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制度多元性
四、企业制度需要嵌入性与创造性
五、晋商企业制度的现代社会应用
第九章考核要求
1、识记:(1)人力资源管理;(2)职务说明;(3)职务规范;(4)效度;(5)信度。
2、领会:(1)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2)工作分析的内容和方法;(3)职务规范和职务
说明。
3、简单应用:(1)内部提升和外部招聘;(2)人员培训的内容和方法。
4、综合应用:(1)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2)绩效评估的作用和方法。
5、课后案例:老外上司的“契约精神”
模块十领导行为
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领导的概念;领会领导者的权力基础;解释各种领导理论及领
导者应具备的素质;阐述领导工作的有效性。
第一节领导的概念
一、领导的概念
二、领导者的权力
22
(-)惩罚权
(二)奖赏权
(三)合法权
(四)模范权
(五)专长权
第二节领导者特质理论
一、对伟人论的否定
二、国外对领导者具有的素质的研究
(一)德鲁克的观点
(二)美国管理协会的调查意见
(三)十大条件论
三、我国对领导者素质的研究
(-)政治素质
(二)知识素质
(三)能力素质
(四)身心素质
第三节领导行为理论
一、专制、民主和放任自流领导方式
(一)专制方式
(二)民主方式
(三)放任自流方式
二、领导的连续统一体
三、管理系统理论
(一)管理方式1:压榨和权威式的
(二)管理方式2:开明和权威式的
(三)管理方式3:协商式的
(四)管理方式4:集体性参与的
四、两维理论
(一)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
23
(二)管理方格理论
(三)PM型领导模式
第四节领导权变理论
一、菲德勒(F.E.Fiedler)模式
二、“途径一目标”理论
三、领导规范模式
四、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
五、阿吉里斯的不成熟一成熟理论
第五节提高领导的有效性
一、领导工作的要求
(-)为组织成员指明目标,并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协调一致
(二)加强直接管理
(三)保证组织内外沟通联络渠道的畅通
(四)运用适宜的激励措施的方法
二、科学地配备主管人员
三、科学地运用领导艺术
(一)待人艺术
(二)提高工作效率的艺术
第十章考核要求
1、识记:(1)领导;(2)领导艺术;(3)领导素质。
2、领会:(1)领导的含义;(2)领导者的权力基础;(3)领导理论的类型。
3、简单应用:(1)领导权变理论;(2)菲德勒模式的现实意义。
4、综合应用:(1)领导工作的有效性。
5、课后案例:李科长的烦恼
模块十一激励理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阐述激励的含义和作用;了解激励理论的发展过程;概述有关激励
理论的内容;解释如何进行有效激励。
24
第一节激励概述
一、激励的含义
二、激励过程
(一)需要
(二)动机
(三)行为
(四)需要、动机、行为与激励
三、激励的作用
(一)激励有助于引进大量的优秀人才
(二)激励有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三)激励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
(四)激励有助于将员工的个人目标导向企业目标
第二节有代表性的激励理论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一)需要层次论
1、需要层次论的内容
2、五种需要之间的递进规律
3、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应用
(二)双因素论
1、双因素理论的内容
2、对双因素论的简要评价
3、双因素理论的应用
(三)“ERG”理论
1、ERG理论的内容
2、ERG理论的主要特点
(四)成就需要激励理论
1、成就需要理论的主要内容
2、研究成就需要理论的意义
25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ProcessTheories)
(-)弗罗姆的期望理论
1、期望理论的内容
2、期望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二)波特和劳勒的期望模式
1、波特和劳勒的期望模式的内容
2、波特和劳勒的期望模式的应用
(三)公平理论
1、公平理论的内容
2、公平理论在管理上的应用
三、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一)强化理论
1、强化的类型
2、强化的时间安排
3、强化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二)归因理论
人们成功和失败行为的影响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机遇。
(三)挫折理论
1、挫折的概念
2、挫折产生的原因
3、挫折心理的表现
四、综合激励模式
(一)综合激励模式的内容
(二)综合激励模式对我们的启示
第三节如何提高激励的有效性
一、激励的手段和方法
(一)思想政治工作
(二)奖惩
(三)工作设计
(四)职工参与管理
26
(五)培训激励
(六)榜样激励
二、进行有效激励的要求
(一)奖励组织期望的行为
(二)善于发现和利用差别
(三)掌握好激励的时间和力度
(四)激励时要因人制宜
(五)系统设计激励策略体系
第十一章考核要求
1、识记:(1)激励;(2)需要;(3)动机;(4)正强化;(5)负强化。
2、领会:(1)激励的含义和作用;(2)各种激励理论的内容。
3、简单应用:(1)内容型、过程型和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的运用。
4、综合应用:(1)简述激励的过程;(2)如何进行有效激励。
5、课后案例:这笔奖金该怎样分配
模块十二管理沟通
教学目的与要求:阐述管理沟通的概念和过程;了解管理沟通的目的和作用;描述信
息沟通的形式和方法;分析管理沟通的障碍;掌握提高沟通技能的方法。
第一节沟通的含义和过程
一、沟通的含义
(一)什么是沟通
(二)怎样理解沟通
(三)沟通的重要性
1、沟通是组织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
2、沟通有助于管理者更好的决策
3、沟通能有效激励员工
二、沟通的过程情境
27
(-)沟通的目的
(二)沟通的过程
(三)沟通的构成要素:信息源、信息、编码、通道、解码、接受者和反馈。
三、沟通的网络模式
(一)链式沟通
(二)环式沟通
(三)Y式沟通
(四)轮式沟通
(五)全通道式沟通
第二节沟通的分类及特点
一、人际沟通与组织沟通
(-)人际沟通
(二)组织沟通
二、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一)正式沟通
1、上行沟通
2、下行沟通
3、交叉沟通
(二)非正式沟通
1、单线式
2、流言式
3、随机式
4、集群式
三、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
(一)语言沟通
1、书面语言沟通
2、口头语言沟通
(二)非语言沟通
(三)电子媒介沟通
1、计算机网络系统
28
2、无线通讯技术
四、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单项沟通
(二)双向沟通
五、直接沟通与间接沟通
(一)直接沟通
(二)间接沟通
第三节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一、消除沟通障碍
(一)沟通过程中的障碍
1、语言障碍
2、信息损耗
3、选择性知觉
4、地位差异
5、信息传递方式
6、地理障碍
7、信息超负荷
(二)沟通环境方面的障碍
1、社会环境的影响
2、组织结构的影响
3、组织文化的影响
二、正确选择沟通方法
(-)组织中常用的沟通方法
1、发布指示
2、形成例会制度
3、提倡个别交谈
4、鼓励平行交流
5、建立信息沟通网络
(二)组织沟通方法有效性
三、提高管理者的沟通技能
29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准确、正确地应用语言
2、不伤对方的面子与自尊
3、说话的方式
(二)养成积极倾听的习惯
1、倾听的作用
2、影响倾听的障碍
3、学会倾听
(三)改进沟通态度,建立相互信任
第十二章考核要求
1、识记:(1)沟通;(2)沟通网络;(3)人际沟通;(4)组织沟通。
2、领会:(1)信息沟通的目的和作用;(2)信息沟通的基本过程;(3)信息沟通的原则
和要求。
3、简单应用:(1)信息沟通的形式和方法;(2)信息沟通中的障碍因素。
4、综合应用:(1)沟通网络的模式和特点;(2)提高管理者的沟通技能。
5、课后案例:HW的团队建设
模块十三控制的基础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控制及管理工作的概念;描述控制工作的类型;了解控制理论
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解释管理控制的特点;分析控制过程的步骤;掌握有效控制系统的特
性及有效控制的原则。
第一节控制的类型和作用
一、什么是控制
(一)控制的概念
(二)管理控制的特点
1、管理控制具有整体性
2、管理控制具有动态性
30
3、管理控制是对人的控制并由人执行控制
4、管理控制是提高职工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控制与计划的关系
(-)计划是控制工作的依据
(二)控制是实现计划的保证
三、控制的类型
(-)按控制点的位置划分
1、事先控制
2、过程控制
3、事后控制
(二)按照控制源划分
1、正式组织控制
2、群体控制
3、自我控制
(三)按照控制信息的性质划分
1、反馈控制
2、前馈控制
(四)按逻辑发展划分
1、试探性控制
2、经验控制
3、推理控制
4、最优控制
(五)按控制的手段划分
1、直接控制
2、预防性控制
第二节控制工作
一、制定标准
(一)控制标准及其种类
1、经验标准
2、统计标准
31
3、技术标准
(二)控制重点与标准的选择
1、时间标准
2、数量标准
3、质量标准
4、成本标准
(三)控制标准水平的确定
1、计划目标导向原则
2、先进合理性原则
3、适度柔性原则
二、衡量绩效
(-)绩效衡量的基本要求
1、实用性
2、可靠性
3、实时性
4、经济性
(-)衡量实际绩效的方法
1、亲自观察
2、分析报表资料
3、召开会议
4、抽样调查
(三)衡量绩效的有效性
1、利用预警指标
2、确定合适的衡量频度
3、及时处置衡量结果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甘肃客运资格证理论考试答题技巧
- 2024年广西客运资格证必考题答案
- 2024年海口汽车驾驶员客运资格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江苏客运从业资格证考什么内容好
- 2024年营口道路旅客运输资格证从业考试
- 2024年郑州客运资格证培训考试题2024年
- 公司离职证明
- 2020上半年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城投集团招聘试题及解析
- 青岛市首届“鲁菜师傅”职业技能大赛技术文件
- 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 养老机构心理危机应急救援预案
- 《老年人生活照护》试卷A卷及答案
- 2024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A卷)
- 工厂蒸汽管道铺设工程合同
- 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一模)宁波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考模拟考试 物理试卷(含答案)
- 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培训内容考核试卷
- 2024-2025学年上海市普陀区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 芜湖市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招聘考试试卷及答案
- 标准离婚协议书范文(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