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精选5篇)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1
目标:
1.学问和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受"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试验过程中信息
的记录。
(2)观看试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通过观看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会物理现象的奇妙与和谐,
获得“发觉”胜利的喜悦。
(2)培育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熟悉科学技
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设计思想:
1
1、通过探究,使同学经受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
究方法,进展初步的科学探究力量,领会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
2、本课的重点是:在"探究〃和"设计”的过程上:“如何探究像
与物是否等大"(试验目的)^怎样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3找一个跟
物体完全相等的物体(替代物)与像比较大小玲怎样才能同时观看到
像与替身物好把平面镜改为白玻璃(试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
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同学思维的敏捷性和技巧性,开
拓同学思路,对同学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育
其发散思维力量。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1、提出问题:照镜子,平面镜能成像(从生活中发觉问题),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二、新课教学
2、提出猜想: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老师不做任何示意,让同学充分想象)
[同学争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
(1)、像与物等大;
(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左右相反;
3、制定方案与设计试验:
2
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
[明确探究目的]
[老师给同学思索空间,同学:思索、分析、争论、归纳]
我们采纳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是否相等呢?[设疑]
一一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明确探究方法]
——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
4、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
同学们找桌子上的器材试试看,行不行。[白玻璃临时不取出]
---用两支相同的笔。
——用两只相同的蜡烛。
同学们胜利了吗?有什么障碍?
——从平面镜的正面观察了像,想把“替身物体”放到平面镜后
面的像位置上,从平面镜的背面,只看到“替身物体",而看不见像,
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为什么像不见了呢?[同学:思索、争论]
一—平面镜成的像不是真实存在的。
有没有真实存在的像,你们见到过吗?
——小孔成像,像是有光线投射到光屏上形成的。
——投影仪投射到银幕上的像。
——电影院放映机投射到银幕的像。
一一树林里地面上圆形的小光斑就是太阳的像。
平面镜成的像是不是有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呢?
3
——不是的,平面镜的背面有一层漆,光线是不能透射过去的。
[小结]好!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够用光屏接收到的像,
我们叫它实像,而平面镜成的像是光屏接收不到的,不是真实光线相
交而成的像,所以叫作虚像。
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像和“替身物体"?
[同学:思索、分析、争论、归纳]
——要同时观看到像和替身物体,必需要让物体通过镜面的反
射光线和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都能进入人眼。(老师在此可作适当解释
"光的反射〃,详细下面要学习)
好![激疑]我们观察物体(棋子)在平面镜内成的虚像是由于
物体射出光线(或反射)经过镜面的反射进入人眼的。怎样才能同时
观察镜后的替身物呢?
——必需使平面镜后面的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透过平面镜进入
人眼。
特别好![激疑]那么现在镜后的替身物射出光线为什么没有透
过平面镜进入人眼?
——被涂在平面镜后面的漆拦住,光线无法透过平面镜。
那么怎么办?
---把涂在镜后的漆刮掉。
想一想,有没有其它方法?
一—换成平滑的白玻璃做。
好!现在拿出平滑的白玻璃,再选择器材试一试试验。[同学
4
选择器材试验]
同学们试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
——像较弱,看不清。
同学们,笔的像比较弱,看不清晰,你有方法让物体所成的像
光明起来?
——增加光的亮度(照度)。用点燃的蜡烛做。
同学们,试试看。
[同学选择器材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一)试验
时间长,点燃的蜡烛烧短了,像比替身物短了;(二)蜡烛不简单放
置,有倾斜、有倒下,不易操作]
同学们试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
——点燃的蜡烛时间长烧短了,像比物短。
——蜡烛不简单放竖直。
——蜡烛简单倒下。
想什么方法改进试验呢?看看里面桌还有什么器材。[两把手
电筒]
—一用手电筒作为物体,代替蜡烛。
你们再试一试看。
[有的同学没开亮做,像较弱,看不清;有的同学开亮手电筒,
但灯光竖直向上射出同样效果不好]
同学们,手电筒的像为什么比点燃的蜡烛的像弱;看不清晰,
动一动脑筋,有没有方法使手电筒成的像光明起来?
5
——把当作物体的手电筒开亮,并把手电筒的头旋下来做。
对,这样可以增加光的亮度。再来试试看。
[启发]作为替身物的手电筒(没开亮的)应移到什么位置上。
——直到看上去它与开亮的手电筒的像完全重合。
[同学的主动乐观探究试验,几经挫折,试验胜利后能很好地
体会到科学探究胜利后的成就感。]
平面镜成的虚像与物体的大小?
——等大。
试验验证: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把上面试验放在白纸上做,只要记录两手电筒和玻璃的位置。
转变开亮手电筒的位置,重做上述试验两次。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
次试验中两手电筒的位置。
分析试验记录:
量出每次试验中两把手电筒到玻璃板的距离。
连接每次试验中两把手电筒的位置,观看连线与镜面的关系。
[得出试验结论]
5、沟通与评价:
(工)、同学们各自的探究结果是否相同?
(2)关于平面镜成想的特点还有那些猜想?预备怎样去验证
它?
同学课后自己探究:
(1)转变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像的大小是否转变?
6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左右相反的吗?
三、课堂小结: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虚像;
(2)像与物等大;
(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左右相反。
2、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以下要素(视同学的详细状况,可明
确):
(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方案与设计试验
(4)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认证(6)评估
(7)沟通与合作。
四、布置作业:
让同学在理解科学探究的状况下写出简洁的探究报告(包括探
究的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结论)
自读教材"凸面镜和凹面镜"部分。
教学说明:
本课体现了科学家在进行科学探究时从问题-试验-问题-试验-
结论的过程。所以,一方面要防止消失同学盲目探究,老师要引导;
另一方面要避开老师直接告知同学"要怎么样"、"应当这样",同学遇
到问题时,老师可在思索方向上给以启发、点拨,最终还是要同学自
己去思索、自己去解决。
7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2
学习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通过试验探究,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3.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及其应用。
学习重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学习难点:
虚像的概念
教具学具:
演示用:平面镜(大小外形各不同)、口径相同的平面镜和凸
透镜、投影片、凹镜、凸镜、激光演示器.
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蜡烛两支、火柴、夹子两个、8k白
纸一张、图钉、透亮胶条、小平面镜
导学方法:探究法、试验分析法.
学习过程:
一、欢乐自学、合作探究
(一)熟悉平面镜
生活中常用的镜子是平的.用它可以照出人的"面孔"和各种各
样的“物体”,并与物体本身的外形一样.我们把这样的镜子叫镜,把
消失在镜子里的"面孔"叫做。
(二)现依据生活阅历回答:
8
当你转变与平面镜间的距离时,像怎样变化?
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系吗?
(三)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先阅读课本P77的试验方案,明确探究过程,思索后回答:
①试验利用玻璃代替平面镜是由于:
O
②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由于:
O
2.分组试验,将观看到的现象和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课本相应位
置和表格中。
3.归纳结论:
结论: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
①像和物体的大小.
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③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4.针对训练:身高1.6m的人站在穿衣镜前,离镜0.5m,他
在镜中的像高,像离镜;当他后退0.5m时,像高和像到镜面的距
离分别是、。
(四)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熟悉所成像的性质
1.在图中蜡烛的火焰上取一发光点S,思索:
①s能发出多少条光线,方向如何?
9
②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有多少条?
2.从很多条光线中任意选出两条光线,并依据光的反射定律做
出其反射光线,思索:这两条反射光线沿传播方向能否相交?
3.假如人的眼睛正处于这两条光线传播的路径上,由于人的
眼睛总以为光是沿直线传播,因此会沿着直线去查找发光点的位置,
把这两条反射光线用虚线向镜后反向延长,得交点s1<是s发出的
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镜子后面实际上并
没有这个发出光线的点,所以S,叫像。
(五)了解平面镜的应用
L利用平面镜成像的:
利用平面镜转变光的传播方向的:
(六)熟悉凸面镜和凹面镜
1.凹面镜的作用:
2.凸面镜的作用:
二、自我小结:
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1.平面镜成像特点
(1)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都;
(2)像与物体大小;
(3)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4)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2.平面镜成像作图
10
法一: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法二:依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3.平面镜的应用
1.医生检查牙齿的平面镜是利用了平面镜。
2.太阳能电站的平面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转变。
我还有的怀疑是
三、当堂训练:
必做题
L观看平面镜成像的试验如图1所示,在这个试验中()
a.玻璃板后的那支蜡烛应当比点燃的那支蜡烛小
b.若把点燃的那支蜡烛移近玻璃板,像变大
c.若用更大的玻璃板,像变大
d.需要使用测量长度的工具
图1
2.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与()
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b.平面镜的大小有关
c.物体的大小有关d.物体放的角度有关
3.如右图所示的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钟面虚象,则实际时间
是()
a.9时40分b.2时20分c.4时10分d.7时50分
4.在距离平面镜8cm处点燃一支蜡烛,这时镜中的像距镜
cm;若将镜移到原成像的位置,则像向后移动
11
___________emo
5.当人渐渐远离平面镜时,人在镜中的像。(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
选做题
6.在图2中,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
成的像.
7.如图3所示,有一根与水平地面成60。的棒,假如要使棒在
平面镜里的像和棒垂直,平面镜应当怎样放置?
图2图3图4
8.一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放置,当一小球在镜前某一高度
自由落下,如图4所示。则它在镜中的像沿方向运动。
四、课堂作业
课本pl5动手动脑学物理1-4题
五、我的反思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3
目标:
L学问和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2
(1)经受"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试验过程中信息
的记录。
(2)观看试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通过观看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会物理现象的奇妙与和谐,
获得“发觉〃胜利的喜悦。
(2)培育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熟悉科学技
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设计思想:
1、通过探究,使同学经受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
究方法,进展初步的科学探究力量,领会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
2、本课的重点是:在"探究〃和"设计”的过程上:“如何探究像
与物是否等大〃(试验目的)今怎样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玲找一个跟
物体完全相等的物体(替代物)与像比较大小f怎样才能同时观看到
像与替身物玲把平面镜改为白玻璃(试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
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同学思维的敏捷性和技巧性,开
拓同学思路,对同学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育
其发散思维力量。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13
1、提出问题:照镜子,平面镜能成像(从生活中发觉问题),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二、新课教学
2、提出猜想: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老师不做任何示意,让同学充分想象)
[同学争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
(1)、像与物等大;
(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左右相反;
3、制定方案与设计试验:
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
[明确探究目的]
[老师给同学思索空间,同学:思索、分析、争论、归纳]
我们采纳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是否相等呢?[设疑]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明确探究方法]
一一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
4、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
同学们找桌子上的器材试试看,行不行。【白玻璃临时不取出]
——用两支相同的笔。
——用两只相同的蜡烛。
同学们胜利了吗?有什么障碍?
14
一一从平面镜的正面观察了像,想把"替身物体"放到平面镜后
面的像位置上,从平面镜的背面,只看到“替身物体",而看不见像,
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为什么像不见了呢?[同学:思索、争论]
一—平面镜成的像不是真实存在的。
有没有真实存在的像,你们见到过吗?
——小孔成像,像是有光线投射到光屏上形成的。
——投影仪投射到银幕上的像。
——电影院放映机投射到银幕的像。
——树林里地面上圆形的小光斑就是太阳的像。
平面镜成的像是不是有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呢?
——不是的,平面镜的背面有一层漆,光线是不能透射过去的。
[小结]好!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够用光屏接收到的像,
我们叫它实像,而平面镜成的像是光屏接收不到的,不是真实光线相
交而成的像,所以叫作虚像。
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像和“替身物体"?
[同学:思索、分析、争论、归纳]
——要同时观看到像和替身物体,必需要让物体通过镜面的反
射光线和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都能进入人眼。(老师在此可作适当解释
“光的反射",详细下面要学习)
好![激疑]我们观察物体(棋子)在平面镜内成的虚像是由于
物体射出光线(或反射)经过镜面的反射进入人眼的。怎样才能同时
15
观察镜后的替身物呢?
——必需使平面镜后面的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透过平面镜进入
人眼。
特别好![激疑]那么现在镜后的替身物射出光线为什么没有透
过平面镜进入人眼?
——被涂在平面镜后面的漆拦住,光线无法透过平面镜。
那么怎么办?
——把涂在镜后的漆刮掉。
想一想,有没有其它方法?
一—换成平滑的白玻璃做。
好!现在拿出平滑的白玻璃,再选择器材试一试试验。[同学
选择器材试验]
同学们试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
——像较弱,看不清。
同学们,笔的像比较弱,看不清晰,你有方法让物体所成的像
光明起来?
——增加光的亮度(照度)。用点燃的蜡烛做。
同学们,试试看。
[同学选择器材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一)试验
时间长,点燃的蜡烛烧短了,像比替身物短了;(二)蜡烛不简单放
置,有倾斜、有倒下,不易操作]
同学们试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
16
——点燃的蜡烛时间长烧短了,像比物短。
——蜡烛不简单放竖直。
——蜡烛简单倒下。
想什么方法改进试验呢?看看里面桌还有什么器材。[两把手
电筒]
——用手电筒作为物体,代替蜡烛。
你们再试一试看。
[有的同学没开亮做,像较弱,看不清;有的同学开亮手电筒,
但灯光竖直向上射出同样效果不好]
同学们,手电筒的像为什么比点燃的蜡烛的像弱;看不清晰,
动一动脑筋,有没有方法使手电筒成的像光明起来?
——把当作物体的手电筒开亮,并把手电筒的头旋下来做。
对,这样可以增加光的亮度。再来试试看。
[启发]作为替身物的手电筒(没开亮的)应移到什么位置上。
——直到看上去它与开亮的手电筒的像完全重合。
[同学的主动乐观探究试验,几经挫折,试验胜利后能很好地
体会到科学探究胜利后的成就感。]
平面镜成的虚像与物体的大小?
——等大。
试验验证: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把上面试验放在白纸上做,只要记录两手电筒和玻璃的位置。
转变开亮手电筒的位置,重做上述试验两次。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
17
次试验中两手电筒的位置。
分析试验记录:
量出每次试验中两把手电筒到玻璃板的距离。
连接每次试验中两把手电筒的位置,观看连线与镜面的关系。
[得出试验结论]
5、沟通与评价:
(1)>同学们各自的探究结果是否相同?
(2)关于平面镜成想的特点还有那些猜想?预备怎样去验证
它?
同学课后自己探究:
(1)转变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像的大小是否转变?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左右相反的吗?
三、课堂小结: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虚像;
(2)像与物等大;
(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左右相反。
2、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以下要素(视同学的详细状况,可明
确):
(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方案与设计试验
(4)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认证(6)评估
18
(7)沟通与合作。
四、布置作业:
让同学在理解科学探究的状况下写出简洁的探究报告(包括探
究的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结论)
自读教材"凸面镜和凹面镜"部分。
教学说明:
本课体现了科学家在进行科学探究时从问题-试验-问题-试验-
结论的过程。所以,一方面要防止消失同学盲目探究,老师要引导;
另一方面要避开老师直接告知同学"要怎么样"、"应当这样",同学遇
到问题时,老师可在思索方向上给以启发、点拨,最终还是要同学自
己去思索、自己去解决。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4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
八班级其次章光现象第三节的教学内容。现就教材、教法、学情、学
法和教学过程五方面谈谈对这节课教学的一些设想。
一、教材
1、地位和作用
从教材编排看:本节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
础上,学习熟悉平面镜成像,它是前两节课学问的应用;另外本节课
同学将首次较完整的讨论"像'这个概念,本节课的一些讨论方法和思
路,为后面一章讨论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具有重要的
19
承上启下作用。因此《平面镜成像》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
个几何光学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节教材主要支配了一个《平面镜成像》的探究试验,这是培
育同学重视试验和归纳,提高学习力量的好素材。为今后做光学试验
作了必要的预备。
2、目标
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通过试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
关系。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此课教学目标定
为:
1)能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知道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3)通过探究物、像和镜面三者之间的关系,领会平面镜成像中
的简洁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增进同学探究自
然奥妙的奇怪和欲望。
3、重点和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并知道平面镜成
像的特点。
难点有两个:学问方面虚像概念是一个难点,由于"虚像,比较
抽象,本身"看得见,摸不着',这构成了本节的一个难点;而在探究活
动中由于同学缺乏阅历,思维力量不强,估计对于采纳两个相同的物体,
并且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讨论方法感到不易理解,这就构成了本节
课的探究设计中的难点。
20
二、学情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同学在生活中接触特别多,也是他们简单发生爱
好的现象。加之同学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对身
边的事物存在着奇怪心,具有剧烈的操作爱好,这使本节课探究
活动的实施具有了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同学对平面镜成像虽然有肯
定的感性熟悉,但他们往往简单受生活阅历的主观影响,得出一些错
误的熟悉,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物体的像就越大,
这是老师在授课时要留意的。
三、教学方法
我将采纳"统放结合’的半开放处理思路(对于同学理解普遍感
到困难的"虚像,和"虚像的位置,,要"统对于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特点实
行"半放'甚至"全放'的方法;所以本节课将主要实行同学自主探究试验
和老师引导发觉法以及集体思索法的教学方法。
教学帮助手段主要是多媒体课件
四、学法指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同学领悟物理学的基本讨论方法之一
科学探究,让同学从观看现象入手,在质疑、探究、观看、争论、沟
通中学到学问,培育同学良好的思维品质。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1、引入新课
首先我将通过一个"水淹蜡烛’的试验引入新课(这一部分时间
大约是5分钟)
21
试验桌上竖直放一块平板玻璃,玻璃前放一只杯子内有一点燃
的蜡烛,玻璃后面也放一只杯子,其内没有放蜡烛。这是我在课前预
备好的,提前调整好,使同学通过玻璃可以清楚地看到前后杯中都有
一支"点燃’的蜡烛。往后面的杯中倒水,当水面漫过烛焰时,发觉烛
焰并没有熄灭。"为什么?’这时同学可能猜到是"像假如没有猜到:
我就拿走后面的杯子,再让他们观看,他们会发觉在原位置仍能看到
一只装有点燃蜡烛的杯子.这时他们会恍然大悟:原来是"像'!
由此引入课题。
这样设计的意图有三:第1激发同学的奇怪心,引起他们
的有意留意;第2引入平面镜、像、物体这些名词;3为后面在设计试
验过程中顺当突破的将"平面镜改为玻璃,这一难点做一示意,起到分
散难点的作用。
2、组织探究
其次个环节我将组织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根据猜想,
设计试验、进行试验、发觉问题、再完善试验设计、再进行试验、得
出结论的挨次进行(时间大约是30分钟)
在板书课题之后,我提出问题:"依据日常生活阅历及照镜子
的感受,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通过这一问题使同学从平面镜成
像的特点角度去熟悉熟识而又生疏的平面镜,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
启发同学进行"猜想'。)
[同学经过争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⑴像与物左右相反")
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乂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将这些猜想
22
一一列在附板书上,由于这时后面探究的课题。
在猜想之后就是引导同学制定方案与设计试验:这是突破探究
过程中难点的关键
首先由我提出:"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呢?'以明确探究
目的
[同学:思索、争论、分析]在设计中,同学可能对"怎样比较像
与物的大小,感到困难,假如是这样,我将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我们
怎样比较两个物体大小是否相等呢?我们怎样来比较像与物的大
小是否相等呢?’再经过一番争论,使同学明确关键就是找一个跟镜前
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
到这里同学就可以进行第1次试验了,在此我也设了一个潜伏:
同学们会在试验盒发觉所需的器材:有平面镜、两支相同的笔、
两只相同的棋子[留意玻璃板并没有消失在试验盒里]。
当他们做了一段时间后我就问:"同学们胜利了吗?有什么障
碍,
同学在试验中会发觉:从平面镜的正面观察了像,当想把"替
身物体,放到平面镜后面的像位置上时,从正面只能观察像,看不到
替身物体;从平面镜的背面呢,又只能看到"替身物体',而看不见像,
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接着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像和镜后的"替身物体?
[同学重新陷入思索、分析、争论]
此时可能会有同学受到引入新课时的"水淹蜡烛’的试验启发,
23
想到把平面镜改为玻璃板做试验,就会同时观察像和镜后的"替身物
体'。假如同学没有想到,可以提示同学回想开头时的试验。
在这里我使同学通过试验的亲身体会,产生认知冲突,再联系
已有信息,解决冲突,使之领悟深刻,突破探究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好!现在分发玻璃板,让同学重新试验,探究出像与物的大小
关系。在得出像与物的关系后,马上用多媒体进行一个反馈练习,以
订正同学由阅历得出的错误熟悉,加深像与物是等大的这一正确结论
的印象。
在此之后我再提出问题"能否验证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猜想呢?
以引导同学进行下一步的探究。这些我将放手,让同学进行自主试验
探究,老师巡察指导。
试验后老师引导同学得出正确结论。并进行针对性反馈练习。
加深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与记忆。
从而完成本节教学的重点。
3、第三个环节学习虚象概念。(时间大约6分钟)
我将利用理论分析、试验验证等教学手段把抽象化为形象,突
破"虚像'这一学习难点。
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依据光的反射作图,进行动态分析,使
同学从理论上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
并非实际光线形成。
接着再次演示把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前,并且用白纸放在玻璃
板后面的"像'的位置上。会发觉纸上并没有像,说明并没有光到达成
24
像的位置,再次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的确不是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
使同学从实际中感受什么是虚像。
到此本节的新课内容学习结束。
4、课堂小结:
让同学概括本节课授课内容,概括出学问要点,提示同学理解
识记成像特点,并运用它解答目标中的有关内容。(时间大约5分钟)
5、布置作业:(时间大约1分钟)
1、布置课题为〈生活中的镜子〉这一讨论性作业,让同学作
有关的调查。
2、完成课后练习
6、板书设计
六、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2、面镜成像原理:
(1)像物大小相等;光的反射规律
⑵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
⑶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
以上是我对《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的一些熟悉,有不妥之处
请各位老师批判指正。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5
一、教材
1、地位和作用
从教材编排看:本节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
25
础上,学习熟悉平面镜成像,它是前两节课学问的应用;另外本节课
同学将首次较完整的讨论"像'这个概念,本节课的一些讨论方法和思
路,为后面一章讨论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具有重要的
承上启下作用。因此《平面镜成像》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
个几何光学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节教材主要支配了一个《平面镜成像》的探究试验,这是培
育同学重视试验和归纳,提高学习力量的好素材。为今后做光学试验
作了必要的预备。
2、目标
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通过试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
关系。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此课教学目标定
为:
1)能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知道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3)通过探究物、像和镜面三者之间的关系,领会平面镜成像中
的简洁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增进同学探究自
然奥妙的奇怪和欲望。
3、重点和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并知道平面镜成
像的特点。
难点有两个:学问方面虚像概念是一个难点,由于"虚像,比较
抽象,本身"看得见,摸不着',这构成了本节的一个难点;而在探究活
26
动中由于同学缺乏阅历,思维力量不强,估计对于采纳两个相同的物体,
并且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讨论方法感到不易理解,这就构成了本节
课的探究设计中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同学在生活中接触特别多,也是他们简单发生爱
好的现象。加之同学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对身
边的事物存在着奇怪心,具有剧烈的操作爱好,这使本节课探究
活动的实施具有了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同学对平面镜成像虽然有肯
定的感性熟悉,但他们往往简单受生活阅历的主观影响,得出一些错
误的熟悉,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物体的像就越大,
这是老师在授课时要留意的。
三、教学方法
我将采纳"统放结合’的半开放处理思路(对于同学理解普遍感
到困难的"虚像邪"虚像的位置,,要”统对于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特点实
行"半放'甚至"全放'的方法;所以本节课将主要实行同学自主探究试验
和老师引导发觉法以及集体思索法的教学方法。
教学帮助手段主要是多媒体课件
四、学法指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同学领悟物理学的基本讨论方法之一
科学探究,让同学从观看现象入手,在质疑、探究、观看、争论、沟
通中学到学问,培育同学良好的思维品质。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27
1、引入新课
首先我将通过一个"水淹蜡烛’的试验引入新课(这一部分时间
大约是5分钟)
试验桌上竖直放一块平板玻璃,玻璃前放一只杯子内有一点燃
的蜡烛,玻璃后面也放一只杯子,其内没有放蜡烛。这是我在课前预
备好的,提前调整好,使同学通过玻璃可以清楚地看到前后杯中都有
一支"点燃’的蜡烛。往后面的杯中倒水,当水面漫过烛焰时,发觉烛
焰并没有熄灭。"为什么?’这时同学可能猜到是"像';假如没有猜到:
我就拿走后面的杯子,再让他们观看,他们会发觉在原位置仍能看到
一只装有点燃蜡烛的杯子.这时他们会恍然大悟:原来是"像'!
由此引入课题。
这样设计的意图有三:第1激发同学的奇怪心,引起他们
的有意留意;第2引入平面镜、像、物体这些名词;3为后面在设计试
验过程中顺当突破的将"平面镜改为玻璃,这一难点做一示意,起到分
散难点的作用。
2、组织探究
其次个环节我将组织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根据猜想,
设计试验、进行试验、发觉问题、再完善试验设计、再进行试验、得
出结论的挨次进行(时间大约是30分钟)
在板书课题之后,我提出问题:"依据日常生活阅历及照镜子
的感受,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通过这一问题使同学从平面镜成
像的特点角度去熟悉熟识而又生疏的平面镜,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
28
启发同学进行"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卖报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设计教案
- 机场地勤车辆使用指南
-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与教案
- 大型地铁站电梯井施工合同
- 东营电动吸尘器租赁合同模板
- 员工建议与人力资源管理
- 矿山开采临时围墙施工协议
- 医疗器械工程师工作规范
- 招投标文件编制法律要求详解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带答案
- 中图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练习卷含答案
- 医院培训课件:《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解读》
- “四史”(改革开放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心血管内科专病数据库建设及研究
- DL-T-5161.5-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5部分: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
- 产后康复-腹直肌分离
- MOOC 国情分析与商业设计-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金属断裂机理
- 预制装配式结构及预制构件工程吊装施工工艺
- 中国联通swot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