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三峡作业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三峡作业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三峡作业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三峡作业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三峡作业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第10课三峡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曦月(xī)

阙处(quē)

重岩叠嶂(zhàng)B.襄陵(xiānɡ) 倒影(dào) 沿溯阻绝(shuò)C.属引(shǔ) 飞漱(shù) 林寒涧肃(jiàn)D.绝

(yǎn) 素湍(duān) 朝发白帝(zhāo)答案1.AB项,“溯”应读“sù”。C项,“属”应读“zhǔ”。D项,“湍”应读“tuān”。•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1)略无阙处

(2)自非亭午夜分

(3)沿溯阻绝

(4)沿溯阻绝

(5)其间千二百里

(6)不以疾也

(7)回清倒影

(8)清荣峻茂

(9)林寒涧肃

(10)属引凄异

答案2.(1)完全没有(2)如果不是(3)顺流而下(4)逆流而上(5)相距(6)快(7)回旋的(8)茂盛(9)肃杀,凄寒(10)凄惨悲凉

•••••••••••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见曦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B.虽乘奔御风 奔:飞奔的马

C.素湍绿潭 湍:急流D.空谷传响 响:响亮答案3.DD项,响:回声。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至于夏水襄陵 其一犬坐于前B.不以疾也 以钱覆其口C.春冬之时 何陋之有D.则素湍绿潭 蝉则千转不穷答案4.DA项,与“至”连用,意思是“到,到了”/介词,在。B项,动词,认为/介词,用。C项,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D项,连词,就/连词,就。故选D。•

5.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 B.或王命急宣C.其间千二百里 D.故渔者歌曰6.填空。(1)《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该书由

(朝代)的地理学家

所撰,以《

》为纲,广为补充发展,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三峡》开篇由山势落笔,接着承山高江窄而写水势,按水势的涨落安排四时顺序,以凝练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三峡

的景色。

答案5.A阙,同“缺”,空隙、缺口。6.(1)北魏郦道元水经(2)雄奇险峻清幽秀丽(意思对即可)7.默写。(1)[2020营口中考]自三峡七百里中,

,

(2)悬泉瀑布,

,

,良多趣味。

(3)[2021河北中考]在《三峡》一文中,郦道元仅用“

,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寥寥数语,就写出了三峡两岸山势高峻的特点。

(4)[2021黄石中考]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她派生九脉,滋润和养育了华夏儿女。她一往无前,流经“

,

”的高深峡谷。(郦道元《三峡》)

(5)郦道元在《三峡》中,用渔者歌谣间接表达秋天的凄凉肃杀的句子是:

,

(6)郦道元《三峡》中,与李白《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答案7.(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飞漱其间清荣峻茂(3)重岩叠嶂隐天蔽日(4)重岩叠嶂隐天蔽日(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6)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一、整体把握。(2分)1.

原创题梳理课文内容,完善下面的思维导图。(2分)答案1.夏春冬(每空1分)二、课内精读。(11分)2.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先写三峡概貌,再抓住季节特点分别描写,先总后分,结构严谨。B.第三段“素湍绿潭”一句中的“绿”字,既写出潭水之深,又写出潭水之静。C.第四段引用渔歌,直接表达了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突出了秋天的凄凉。D.本文句式骈散结合,多用四字句,句式整齐,声韵和谐。答案2.CC项,文章通过歌谣的内容表现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突出了秋天的凄凉,属于间接表达。3.赏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的艺术技巧及表达效果。(2分)4.“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八个字写出了三峡之水怎样的特点?(2分)答案3.【答案示例】运用侧面描写,衬托三峡山势高峻。(2分)【解题思路】上文“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一句是从正面描写三峡山势高峻,而题干中的句子是从侧面衬托三峡山势高峻。4.【答案示例】水流湍急。(2分)【解题思路】早晨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城,这表现的是三峡水流湍急的特点。5.作者写三峡景物为什么不按照四季更迭的顺序呢?请简要分析。(5分)答案5.【答案示例】作者按照三峡景物特点的不同,具体描绘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象。(1分)借文脉之势,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壮;(2分)再写春冬与秋天,转为沉静,虽氛围、特色不同,但文脉转缓,文气相贯。(2分)【解题思路】解答此题,需结合文章内容和行文逻辑来分析。三、素养提升。(6分)6.[2022上海宝山一模改编]快放暑假了,上海市红星中学八(1)班语文老师王老师准备在假期组织学生开展“跟着书本去旅行”活动。(1)跨学科同学们决定一起出行后,对旅行路线产生了分歧。目前大家有以下三条路线可供选择。你选择的路线是

(填写字母),理由是

。(3分)

A.北线:上海出发,途径南京、泰山,最终到北京。B.西线:上海出发,途径开封、洛阳,最终到西安。C.南线:上海出发,途径杭州、贵阳,最终到昆明。答案6.【答案示例】(1)示例1:A这条路线充满了历史文化气息,跟随历史书,去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去到泰山,感受青年杜甫《望岳》中的壮志豪情;最终到北京,感受蕴藏国家历史文化的名城魅力。(3分)示例2:B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展现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社会风貌,去到开封,能让我们实地领略繁华背后的历史和人文。洛阳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一座美丽的牡丹花城。去到洛阳,可以一睹龙门石窟的风采。最后再到西安,参观“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墓。(3分)示例3:C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里表达了对杭州美景的赞美,我想去杭州,去感受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景。我还想去贵阳,去感受素有“中国避暑之都”称号的地方的清凉。我还想去四季如春的昆明,去感受“云南十八怪”的文化特色。(3分)(2)同学们准备到浦东机场集结出发。这天,前往机场的路上,看到车窗两边的风景,小敏忍不住和同伴说道:“瞧!……”请联系当时的特定情境,发挥你的想象,在省略号处补写两三句话。(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答案(2)路旁开放着许多茉莉花,它们伸展着腰身,尽情地释放着自己的美丽。树木那绿油油的叶子上晃动着几颗露珠,小鸟在枝头唱着美妙动听的歌。(3分)[2022南阳社旗期中]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10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乙】此石经始禹凿①,河中漱广②。夹岸崇深③,倾崖返捍④,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⑤。其水尚崩浪万寻⑥,悬流千丈,浑洪赑怒⑦,鼓若山腾⑧,浚波⑨颓迭,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⑩。(选自郦道元《孟门山》)【注】①经始:开始。禹:治水的大禹。②广:开阔。③崇深:高深。④捍:捍卫。⑤深:深处。悸:惊动。魄:心魂。⑥寻:古代八尺为一寻。⑦浑洪:水势浩大。赑(bì):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⑧鼓:鼓荡。山腾:像山腾起。⑨浚(jùn)波:大的波浪。⑩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说:“河下龙门,流驶竹箭,驷马追之不及。”

1.

对接教材课后习题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以为大有所益B.沿溯阻绝

哀转久绝C.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D.朝发白帝

朝辞白帝彩云间2.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DA项,在、从/我自己。B项,阻断/消失。C项,白色/不加装饰的。D项,早晨/早晨。故选D。2.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2分。关键词:虽、奔、御、疾)答案

3.侧面描写是两文共有的写作手法,请从两文中各找一句,并说说其作用。(4分)3.【答案示例】【甲】文示例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作用:突出山的高峻、连绵。示例2: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作用:突出水的湍急。示例3: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作用:突出三峡秋景萧瑟、凄凉的特点。(2分,任选其一即可)【乙】文示例1: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作用:突出水流急,水雾大。示例2: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作用:突出水的湍急。(2分,任选其一即可)答案4.【甲】【乙】两文都写了水,试比较两文中水的特点的异同。(2分)4.【答案示例】相同点:两文中的水都有急、大的特点。(1分)不同点:【甲】文中除了写出夏水急、大的特点外,还写出了春冬之水清静(清澈)的特点。(1分)【解题思路】【甲】文“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通过写白帝城与江陵的距离之远与到达时间之短,且将船速与奔驰的快马的速度,驾着风的速度进行比较,侧面展现出三峡夏季时水速迅猛,水流湍急;【乙】文“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将慎子乘竹筏下龙门的速度与四匹马拉的车的速度进行比较,侧面展现水流湍急。据此可概括其相同点:水速迅猛,水流湍急。由【甲】文“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可知,【甲】文描绘了春冬之时,水能够倒映出各种景物,凸显出水清澈的特点。据此可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