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下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反思)_第1页
统编版六下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反思)_第2页
统编版六下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反思)_第3页
统编版六下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反思)_第4页
统编版六下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六下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反思)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学目标]

1.会写12个生字,会写20个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说出自己受到的启发。

3.能概括文中列举的三个事例,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事例来说明观点的;能了解每一个事例的表达顺序。

4.能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重难点]

1.能概括文中列举的三个事例,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事例来说明观点的;能了解每一个事例的表达顺序。

2.能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12个生字,会写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的行文思路。(重点)

3.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一、激趣导入,交流见解

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题目(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读了这个课题,你有哪些疑问?

预设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百个问号”是什么意思?一百个是指具体的数量吗?"

预设2:真理一定会“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吗?

预设3:是不是所有真理都要“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呢?

2.过渡: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叶永烈。以前听说过他吗?老师今天要特意介绍他,知道为什么吗?因为,由他主编的一本书——《十万个为什么》,你们小时候应该都读过。

作者简介:叶永烈(1940-2020),浙江温州人,著名科普作家、传记文学作家。以长篇小说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作品《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被选入小学教材。他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编著者之一,著有科幻故事《小灵通漫游未来》等。(插入视频介绍)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你是如何理解作者的观点的?

3.出示生字新词,读词正音。着重指导:

(1)齐读生字词:诞(dàn)生领域(yù)花圃(pǔ)不慎(shèn)

锲(qiè)而不舍纬度搜(sōu)集蚯(qiū)蚓盐酸司空见惯石蕊(ruǐ)

无独有偶见微知著追根求源

(2)出示会写字

(3)书写指导:教师提示易错字:域:“土"偏上,末笔变提;“或”里面的“口"要小,斜钩长而有力。圃:外面的“囗”方正,里面的“甫"不宜过大,居中。蕊:“艹”的横宜长;第一个“心"稍大,后两个“心”略小略窄。搜:“搜"字左窄右宽。“叟”写紧凑,布局均匀,“又"捺展开。

4.学生默读课文,圈画自己认为难理解的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课件出示:

真理:真实的道理,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文中是说一些现象常见就不觉得奇怪了。

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文中是说这样的事不止一件。

迫根求源:迫溯事物发生的根源。

吻合:完全符合。

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

三、梳理脉络,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把这句话用“_____”在文中画出来。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自主探究:作者是如何论证这一观点的?请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用喜欢的方式把你的思考结果呈现在纸上,可以是图示,也可以借助老师的表格来呈现。

第()自然段: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第3--5自然段分别讲述了三个事例。

论证观点现象“问号"探究的过程“真理”

事例1

事例2

事例3

得出的结论:

第()自然段,总结全文,重申观点。

3.全班交流,完成表格。

4.这三个事例有共同点吗?为什么要举这三个事例?每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介绍的?

预设1:这三个事例都是生活中偶然发现的。

预设2:这三个事例都在说明作者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预设3:这三个事例的写法上都相同,顺序都是先写偶然发现问题,再写不断追问,科学家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探索最后发现了原因,取得了成绩。

教师小结:是的,作者用了三个事例,都是先写“司空见惯”“细微"的现象,再由现象引发问题,最后写发现或发明也就是所谓的“真理”。这就是作者写文章用到的用事例来印证观点的方法。

5.教师相机追问:作者是按照什么思路来写这篇课文的?

预设:是按照“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这一思路来写的。

四、拓展积累,随堂演练

1.抄写生词,并积累自己感兴趣的句子。

2.搜集类似课文中的科学事例,准备下节课和同学们共同交流。

3.随堂演练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司()()惯无独()()见()知()()而不()

(2)以下四个选项中,与“见微知著”的意思最接近的是()。

A.古为今用B.标新立异C.一叶知秋D.无独有偶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品读三个事例,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事例来说明观点的,并了解每一个事例的表达顺序。(重点)

2.结合三个事例与“阅读链接”,体会科学家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说出它给人的启示。

3.能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难点)

一、回顾课文,复习导入

1.你们是怎么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学生自由发言)作者在文中用了浅显易懂的话进行解释,请找出来。

预设:在课文第2自然段,作者是怎么解释的?一起来读一读。(学生齐读)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2.讨论交流:这里的“?”和“!"分别指什么呢?作者不用文字而是用符号代替,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指发现问题,不断发问;“!"指通过探索,解决疑问,发现真理。这里用符号而不用文字,能形象地表述由“?”到“!"的“拉直”能让我们更加直观、形象地认识“?"和“!”的区别和联系。)

3.教师小结:“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本文的主要观点,它的表述比较凝练、抽象,第2自然段对它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既保持了观点的一致性又避免了重复。

二、合作交流,研读课文

1.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梳理三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体会文中是如何表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的,并谈谈自己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人物事例介绍的顺序

产生疑问--假设猜想--实验验证

看世界地图引出大陆漂移的猜想

产生疑问--实验验证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聚焦第一个事例,默读第3自然段后思考:这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的?

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预设:先写了波义耳发现溅上盐酸的紫罗兰花瓣变红了,再写他产生了一连串的疑问,之后写他进行了许多实验,最后写他发现了大部分花草受到酸或碱的影响都会改变颜色,并利用这一特点制成了石蕊试纸。

(发现现象—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取得成果)

3.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研究的精神,启发思考:为什么波义耳能有这个科学发现呢?请你抓住关键词句读一读,把感悟批注在书上。

汇报交流:从“敏感地意识到"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许多试验"这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波义耳善于观察,能不断挖掘问题并且反复去实验验证。

4.随堂演练:运用填空梳理波义耳发明石蕊试纸的过程。

(1)波义耳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所以他关注到了溅上盐酸的紫罗兰花瓣变红的现象。

(2)波义耳不仅关注到了这个现象,还发现了相关问题,并且产生了一连串的疑问。

(3)波义耳经过反复实验,最终发明了石蕊试纸。

5.自主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另外两个事例,提出要求:文中还列举了另外两个事例,想一想它们是如何印证作者观点的。出示自学提示:请默读第4—5自然段,说一说这两个事例分别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想想这两个事例中的主人公是怎样发现“真理”的。

人物“?"从“?”到“!"的过程“!”

魏格纳美国东海岸有一种蚯蚓,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这种蚯蚓,为什么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引起了注意蚯蚓的这种分布情况正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分为两个洲。

阿瑟林斯基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会是什么关系呢?以儿子、二十名成年人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时,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

6.对比三个事例的叙述顺序有没有共同之处?

(三个故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并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研究和实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

三、合作探究,深入研讨

1.默读课文,想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再说说你从中受到什么了启发。(课后第1题)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正如文中所说的:“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2)这句话启发我要仔细观察,善于发现,不断思考,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这样才能有所收获,才有可能发现真理。

2.讨论交流:对比三位科学家发现现象、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取得成果的过程可以发现,这些科学家的身上有哪些共同特点?

(共同特点:见微知著、善于发问、锲而不舍、不断探索)

3.讨论交流:综观三个事例,三位科学家能够取得成果是因为什么呢?能不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用课件出示文中句子。)

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4.合作探究:作者所用的三个科学家的事例已经充分论证了他提出的观点,课文到此为止是不是可以结束了?第6-7自然段与事例的观点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点拨:第6-7自然段是对全文的总结,并且进一步告诉我们应当怎样做。

5.学习了本篇课文,你知道议论文应该具备哪些要素才能将自己的观点阐释清楚吗?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又可分为三部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本文的论点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6.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你觉得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①准确、严密;②概括性和简洁性;③运用修辞手法,体现其用词鲜明、生动。)

7.学完这篇课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见微知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四、知识拓展,迁移写法

1.拓展阅读“阅读链接”,启发思考:生活中寻找真理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探究真理的过程总能给我们以启迪。请你读读课后的“阅读链接”,想一想:詹天佑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解决这些困难的?他和课文中的三位科学家有没有相似之处?

2.知识拓展:关于真理的名言

①如果你想独占真理,真理就要嘲笑你了。_________――罗曼·罗兰

②打破一切,寻求一切,敢作敢为敢破坏,这就是真理与生活。――雨果

③在真理和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戏笑中垮台!――爱因斯坦

④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_________――周恩来

3.完成课后“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出示写作提示:

(1)先确立自己要说明的观点,再选取相应事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组员互相评价事例是否能够说明观点。

(2)学生根据写作提示自主完成小练笔。

(3)教师巡视,相机点拨指导。

示例:有志者事竟成

春秋时期,吴越相争,吴胜越败,越王勾践沦为阶下囚。但他不甘屈服,立志复仇,最后终于打败了吴国,留下了“卧薪尝胆"的千古美谈。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面对“没有数学头脑”的斥责而确立志向,虽然连初中毕业文凭都没有,但最终成为数学领域的巨人……

古今中外诸多的政治家、科学家,都以其自身的行动证明了“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的正确性。

拓展延伸,课后作业

1.受到课文的启示,你能想出其他例子来说明本文的观点吗?

(示例:①牛顿看到苹果落地,由此展开思考,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②鲁班被草叶割伤,受到启发,发明了锯。③瓦特看到烧水时水壶冒蒸汽,经过思考、实验,最后改良了蒸汽机。)

2.课后作业:(1)你还读过哪些科学家的传记或其他科普作品呢?请讲给同学听听。

(2)阅读课外读物,了解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

[板书设计]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

见微知著、善于发问、锲而不舍、不断探索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设计我围绕“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中心句,采用“整体把握——体会事理——仿写练习”的思路来进行设计。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时,运用表格来帮助学生对课文事例有初步的了解。在学习第一个事例时采用师生共同品读的方式,来理清事例的介绍顺序,学习抓关键词句的读书方法,品读事例中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在学习后两个事例时,则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展开自主学习。最后在品读事例的基础上,让学生建立事例与观点间的联系,梳理课文结构,以及结合课后题进行小练笔。小练笔这一教学环节,在学生练笔之后,引导学生交流评议有利于学生对“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这一写法产生更深一层的认识。

14文言文二则

[教学目标]

1.会写4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善、之、决”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疏通文意,说出故事内容。

4.能了解《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各自的观点,并知道他们说明观点的依据。【语文要素】

5.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注释疏通文意,说出故事内容。

2.能了解《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各自的观点,并知道他们说明观点的依据。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读写“援、俱、弗"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学弈》。

3.能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内容。(重点)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其实"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上》中的一篇文章--《学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文言文。

2.板书课文标题,学生齐读课文标题。

3.借助注释,解释题目大意:学习下围棋。

4.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在的山东邹城东南)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1.自读古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鸿(hóng)鹄(hú)诲(huì)惟(wéi)缴(zhuó)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再读古文,要有节奏地读,不但要读正确,还要读出停顿,读出节奏,做到声断气连。(学生练读,再指名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

4.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5.书写指导

指导书写“援、俱”,提醒学生注意笔顺(课件出示:“援、俱”字的笔顺分解图)

6.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三、反复朗读,疏通大意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由朗读课文。

2.讨论交流:《学弈》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分小组交流,集体讨论。

明确:《学弈》讲述的是全国擅长下棋的人——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一个人专心致志,另一个人三心二意,以致于后一个人的棋艺不如前一个人的故事。

学弈

人物做法结果

一人

另一人

弈秋的思考

对照《学弈》的注释,阅读原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四、研读课文,领悟道理

1.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译文: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2)思考:“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教师点拨:开篇交代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为下文写两个人跟他学下棋作铺垫。

(3)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译文: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只听弈秋的教导。)

(4)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译文: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可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鸿鹄将要飞到这里来,想取过弓箭,把它射下来。)

(5)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译文:这个人虽然与专心致志的那个人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那个人。)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因为他的智力不如专心致志的那个人吗?回答:不是这样的。)

2.聚焦异同,对比态度。

(1)思考: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却比不上另一个人,原因是什么?试着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造成二人学习结果不同的原因,在文中批画出来。

(3)同桌交流,个别汇报。

预设:

由“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这两句可知,二人学下棋时的表现截然不同。

3.情境朗读,揭示道理。

(1)同桌合作朗读,展现棋盘前两个人截然不同的表现。朗读时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加入适当的表情和动作。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2)讨论交流:结合大家的表演以及书上的插图,你觉得他们二人当时分别在想什么呢?你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两人不同的学习状态吗?

预设:专心致志一心一意聚精会神……三心二意心不在焉心猿意马……

(3)讨论交流: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学下棋,为什么学习效果截然不同呢?

教师点拨:因为专心致志地做事和三心二意地做事,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4)领悟道理:两人截然不同的学习态度和之后产生的截然不同的学习成果,让我们明白了孟子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5)指导背诵:同桌互相合作诵读,一人说句意,一人对原句。在此基础上,自主背诵。

五、拓展延伸,随堂演练

1.拓展延伸:孟子名句节选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写出“之"字在下列句子中的意思。

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________(_________)

②惟弈秋之为听。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人虽听之。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思援弓缴而射之。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练笔:学习了《学弈》这篇课文以后,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给老师、父母、同学听,课后写一篇心得体会。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两小儿辩日》。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决”的意思,能根据注释疏通文意,说出《两小儿辩日》这个故事的内容。(重点)

3.能了解《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各自的观点,并知道他们说明观点的依据。(难点)

一、质疑导入,感受新知

1.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

(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两个小孩子围绕太阳进行辩论这件事。)

2.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①他们为什么争辩②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③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教师及时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3.相关介绍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列子主张清静无为,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学生及再传学生把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编成《论语》一书,留传于世。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1.自读古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盂(yú)沧(cāng)沧凉凉孰(shú)汝(rǔ)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再读古文,要有节奏地读,不但要读正确,还要读出停顿,读出节奏,做到声断气连。(学生练读,再指名读)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日:“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4.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三、反复朗读,疏通大意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由朗读课文。

2.讨论交流:《两小儿辩日》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根据自学方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然后教师请一组展示,其余同学进行补充。

(2)同桌之间相互讲一讲课文大意,互相检查是否清楚、完整。

教师点拨:《两小儿辩日》写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何时离人远,何时离人近,双方各执一词就连博学的孔子也不能做出正确判断的事。

3.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孔子到东边游历,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2)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大得像车盖,到了正午就像圆盘一样小,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很清凉,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把手放进热水里一样烫,这不是近的热而远的凉吗?”)

(3)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孔子无法判断(他们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三、朗读课文,领悟道理

1.合作探究:两小儿为何辩斗?试着从文中提取两小儿的观点、理由,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两小儿辩日

人物观点依据

一小儿太阳:初升时近,正午时远。远小近大:太阳刚出时像()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一般小了。

一小儿太阳:初升时(),正午时()。近()远():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里一样热。

2.读原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两小儿辩日

人物观点依据

一小儿太阳:初升时近,正午时远。远小近大:太阳刚出时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盘盂)一般小了。

一小儿太阳:初升时(远),正午时(近)。近(热)远(凉):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汤)里一样热。

提示:都用了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3.讨论交流:两个小孩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他们既然说的都符合事实,为什么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呢?

汇报交流:(1)根据视觉判断:距离近则物体形状大,远则物体形状小。

(2)根据感觉推论:靠近热源就感觉热,远离热源就感觉凉。

提示:两小儿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3)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读时结合神态、动作来体现争辩的情景。

4.合作探究:他们争执不下,就去问谁?孔子给他们怎样判决的?

(不能决也;自主表演“问孔子"的情景;孔子实事求是、谦虚谨慎。

5.两小儿辩斗正酣,请孔子决断,偏偏“孔子不能决也”,这是为什么?

预设1:仅从两小儿所言判断,皆有理有据,孔子不能妄下判断。

预设2:受时代所限,当时无法判断两小儿孰是孰非,孔子自然也不可能知道。

学生或教师补充与日地距离相关的科学资料,解答“两小儿"的疑惑。

6.从这个故事中,我觉得这是两个善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