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下10 《古诗三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反思)_第1页
统编版六下10 《古诗三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反思)_第2页
统编版六下10 《古诗三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反思)_第3页
统编版六下10 《古诗三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反思)_第4页
统编版六下10 《古诗三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六下10《古诗三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反思)

10.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写“络、锤"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默写《竹石》。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含义,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马诗》,读准“燕”字的读音,会写“络"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了解古诗大意,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古诗;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渴望立功报国的志向。

3.以《马诗》为例,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看!这些马漂亮吧,神气吧?你们都知道哪些有关马的知识呢?(播放视频)

2.原来古代人也很喜欢马,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歌咏马,赞美马。其中在众多歌咏马的名篇中,有一首诗独树一帜,千古流传,表达了许多人的共同愿望,你们想知道是哪首诗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一首古诗《马诗》。(板书课题:马诗)

3.了解作者,感知背景

作者简介:李贺(约790—约816),字长吉,唐代诗人。我国文学史上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鬼”之称。

主要作品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马诗二十三首》。

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时。而“燕山"一带又是藩镇割据、战乱频繁的地方。本诗正是当时所写的。

二、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1.自由朗读《马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再读古诗,注意节奏,读流利。

3.教师范读,明确停顿。

(1)教师范读,学生标注停顿。

(2)指名学生读,交流停顿。

课件出示: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4.书写指导:(“络”字左窄右宽。“各"第一撇较短,横撇和捺宜伸展。)

5.学生齐读古诗。

三、再读古诗,理解大意

1.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一看诗题明对象,二看作者知背景,三看诗文解大意,四看资料悟诗情,插图注释也要看,反复诵读入诗境。

2.借助课文注释,同桌相互交流古诗大意。

3.古诗解读: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翻译:塞外大沙漠里,黄沙在月光的映照下犹如皑皑的白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

(2)想象画面:自读前两句诗,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空旷的沙漠上,沙子如雪一般。连绵的燕山上,月亮像弯钩一样。(清冷、悲凉)

讨论交流: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大漠”“燕山"这些地方?这对表现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点拨:“大漠”“燕山"是古时候的边塞之地,那里曾有过无数的战争,也曾有过无数征人的生命与鲜血在那里挥洒。这悲凉、清冷的场面从侧面衬托了诗人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异常愤懑的心境。

过渡:如果有一匹骏马能在这样秋高气爽的疆场上纵横腾跃,那会是多么威武豪迈。可恰恰相反,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后两句。

(4)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何当】什么时候。【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翻译:什么时候我能给马套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飞快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

(5)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一匹怎样的马?你能想象到诗句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场景呢?

诗人骑着一匹戴上了金络头的战马,驰骋在战场上。(现实的无奈、悲凉)

(6)讨论交流:作者为什么作者会期盼给马戴上金络脑?诗人想借“快走”“清秋"表达什么?

点拨:给马戴上金笼头,说明这匹马很贵重,很受重用。借“快走”“清秋"表达了诗人渴望驰骋疆场,肃清敌人的志向。

朗读指导:试着读出这种无法实现报国志向的无奈、悲凉之情吧。

(7)讨论交流:请你结合课前查阅的诗人生平资料,想想李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只是为了写马的轻捷矫健吗?同桌之间先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诗人李贺少年成名,声名远播,但仕途失意,始终不能大展宏图。诗人通过咏叹马的命运,来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

四、写法探究,体会诗情

1.题目是《马诗》,却不见一个马字,是否离题了?为什么?

预设:因为诗人是借马来抒发自己的壮志情怀及怀才不遇的感叹。

2.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真的只是在写马吗?马能发出这样的呼唤吗?

点拨:实际上,这首诗是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的,通过咏马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抒发诗人自己怀才不遇、不被赏识,渴望被重用、建功立业的心情。

4.托物言志:将某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诗人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六、课堂小结,随堂演练

1.教师小结:诗人李贺的这首诗,既是写马,也是写人。马,希望在广阔无边的天地里自由地奔驰;人,也希望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诗人借马喻人,表达自己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志向。

2.《马诗》这首诗采用的写作手法是()

A.借景抒情B.托物言志C.借古讽今

3.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理解和想象的画面试着背诵《马诗》。

4.课后搜集有关马的诗歌作品。

板书设计

马诗

写景:边疆战场,宁静荒凉

抒情:驰骋沙场,报效祖国

借马喻己托物言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锤、凿、焚"3个字。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回顾旧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马诗》,让我们一起背诵这首诗,全班集体背诵.

2.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李贺通过咏马表达自己的志向。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托物言志诗——《石灰吟》。看看这首古诗又表露了诗人怎样的人生志向。

二、聚焦诗题,了解作者。

1.出示“吟”字,了解诗题。

师:同学们,古人写诗经常在题目中用上一个字——“吟"。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有吟诵、赞美之意。我们也曾经学过题目中带有“吟”字的古诗,如白居易的《暮江吟》、孟郊的《游子吟》,谁能给大家背一背?(抽生背诵)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带“吟"的诗——明代于谦《石灰吟》(板书课题)。《石灰吟》可以说是一首描写石灰的赞歌。(齐读诗题)

3.作者简介: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主要作品有:《咏煤炭》《暮春遇雨》《平阳道中》《于忠肃集》等。

三、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1.自由朗读《石灰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再读古诗,注意节奏,读流利。

3.教师范读,明确停顿。

(1)教师范读,学生标注停顿。

(2)指名学生读,交流停顿。

课件出示:

石灰吟

千/万/出深山,烈火//若等闲。

粉骨/身/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书写指导:(“锤”字右部横画较多,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的长短变化。“凿"字“业”两竖左短右长,横拉长;下框方正.“"不要多写或少写一横。)

5.学生齐读古诗。

四、再读古诗,理解大意

过渡:于谦笔下的这首诗,简练地展现了石灰的生命历程。我们一起来看看石灰的自述。

1.古诗解读: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若】好像。【等闲】平常。)

翻译: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捶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2)自读前两句诗思考:这两句诗描写了石灰的什么特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点拨:体现了石灰不畏艰难的特点。读到“千锤万凿”,仿佛看到了铁锤,听到了铁锤击打声;读到“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眼前仿佛出现了焚烧的火光烈焰、生石灰入水的腾腾热气。读完古诗,我们能想象出石灰石在石灰窑里被烧成石灰粉的过程。

朗读指导:大家在读这两句时,最好重读“千锤万凿"烈火焚烧”,这样就可以读出石灰石的坚韧与无畏。

过渡:石灰还经受了什么磨难?读第三、四句诗,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浑】全,全然。【清白】指高尚的节操。)

翻译:即使石灰石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因为它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间。

(4)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点拨:“清白"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这两句诗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达了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体会到石灰勇于献身、清白留世、洁身自好的品质。

(5)为什么即使粉骨碎身它也不怕?

点拨:为保持清白的节操,即使死了也值得,这向来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

朗读指导:清清白白做人,纵使粉骨碎身也毫不畏惧,这正是诗人心中的坚定信念。大家在朗读这两句诗时,要尽可能读出诗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志向而无所畏惧的精神。

五、写法探究,领悟诗情

1.全班交流:这首诗要表达的深层意思是什么?

点拨:本诗属于托物言志诗。看起来描写的是石灰,实际上是诗人借石灰的志向、清白和坚强不屈,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2.思考:诗人为什么要写石灰?他真的只是在写石灰吗?这与“石灰”有什么关系呢?

点拨:石灰如人,人如石灰。诗人以石灰自喻,借石灰不怕牺牲和要留清白的特点,说明了自己不管遭受多大的挫折,即使粉身碎骨,也要保持崇高的品格。

3.托物言志:将某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诗人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六、课堂小结,随堂演练

1.教师小结:《石灰吟》中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方法,清白是于谦之志,清白是立身之本,清白是民族之魂!于谦人虽远去,但精神长存。今天,我们学习于谦的《石灰吟》,就是学习他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崇高精神。

2.《石灰吟》这首诗的作者是()

A.李白B.于谦C.苏轼

3.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理解和想象的画面试着背诵《石灰吟》。

板书设计

石灰吟

石灰: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身碎骨

品质:不怕牺牲,洁身自好

借石灰喻己托物言志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读准“劲”字的读音。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默写《竹石》。

3.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一、图片导入,引出新知

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首古诗《竹石》。这些竹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插入竹子图片)

合作探究:竹子具有哪些品质?

提示:可从竹的习性、生存环境、自然特点、外形、用途等方面思考。

(1)竹成片生长,中空外直,很谦虚;

(2)它四季常青,不惧寒冷,很坚强;

(3)竹不开花,朴素,保持本色;

(4)它扎根很深,打牢基础,脚踏实地;

(5)可做生活用具、建筑材料、运输工具,实用价值高。

2.诗人简介:郑燮(1693-1766),字克柔,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晚年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擅长画兰、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竹石》《修竹新篁图》等,著有《郑板桥集》。(出示郑板桥作品欣赏)

3.知识链接:这是一首题在《竹石图》上的题画诗。以竹子为主题的绘画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幅图把竹子和石头画在一起,诗人又为这幅画题了一首诗。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松竹梅

二、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1.自由朗读《竹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汇报交流正确读音:“燮”读xiè,“劲"是多音字,在这里读jìng。

3.教师范读,明确停顿。

(1)教师范读,学生标注停顿。

(2)指名学生读,交流停顿。

课件出示: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学生齐读古诗。

三、再读古诗,理解大意

1.古诗解读:

(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原】本来,原本。【破岩】裂开的岩石,指岩石的缝隙。)

翻译:竹子抓住青山一点儿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的缝隙当中。

(2)齐读诗的前两句,这两句诗中有两个动词很生动形象,你能找出来吗?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点拨:“咬、立”把竹子拟人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

(3)“咬定"不放松”让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点拨:坚韧的竹子从岩石缝隙中长出来,挺立在青山之上。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竹子坚韧不拔的意志。

朗读指导:竹子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决心才能将根牢牢扎在裂了缝的、破碎的岩石中啊!大家在朗读这两句诗时要把这种勇气和决心读出来。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坚劲】坚韧挺拔。【任】任凭。【尔】你。)

翻译:经历千万次的磨炼仍然坚韧挺拔,任凭东西南北风的呼啸也不动摇。

(5)“千"万”“任"这些字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点拨:“千”“万"是虚指,写出竹子坚韧从容的神态。“任”字写出了竹子凛风而立、无畏无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4)读第三、四句诗,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预设:竹子面对东西南北风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仍然坚韧挺拔。

朗读指导:竹子面对无数的磨难、恶劣的环境,仍不屈不挠。大家在朗读这两句诗时要将这种精神读出来。

四、写法探究,领悟诗情

1.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长在岩石中的竹子那种在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仍然坚韧不拔、坚强不屈精神的赞美之情。

2.诗人仅仅是在赞美竹子吗?

点拨:这首诗看起来描写的是竹子,其实是借助竹子的形象表现了诗人面对恶劣环境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定意志,以及自己刚正不阿的高尚情操。

3.合作探究:《石灰吟》和《竹石》这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不同点:这两首古诗所写的事物不同,《石灰吟》写的是石灰石,《竹石》写的是竹子。

相同点:这两首古诗都写出了事物的特点,即两种事物所处的环境都很恶劣,但两种事物身上都有着高尚的品质。

4.合作探究:诗人在写石灰石和竹子时只是单纯地赞叹它们吗?

《石灰吟》一诗,诗人借歌咏石灰石,来表达诗人自己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洁品格在人间的志向。

《竹石》一诗借竹子坚韧的傲气,表达了诗人面对恶劣环境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定意志,以及自己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高尚情操。

5.合作探究:这三首诗,在表达的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古诗描写的事物抒发的志向表达方法

《马诗》马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托物言志

《石灰吟》石灰不怕牺牲,洁身自好

《竹石》竹正直倔强,高傲风骨

共同特点是都借一种事物表明自己的志向,这种方法叫做托物言志。

6.写法借鉴

托物言志,是指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借助所描写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的远大志向、坚定信念,表现自己的某种精神或某种品格。采用托物言志写法的前提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者相似点,这样才能寄意于物,达到突出主旨的目的。

本课的三首古诗都是名为咏物,实则写人,诗人都是借事物来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

五、拓展延伸,当堂反馈

1.《竹石》中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借赞美竹子的顽强,说明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表达自己对当时黑暗、污秽的社会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和高尚节操。

2.出示托物言志的古诗

梅花_________青松

[宋]王安石_________[元]王冕

___墙角数枝梅,___大雪压青松,

凌寒独自开。___青松挺且直。

遥知不是雪,___要知松高洁,

为有暗香来。___待到雪化时。

3.背诵默写古诗。

4.搜集关于竹的典故和含有竹的诗句。

5.搜集并积累关于托物言志的古诗,或者题画诗。

板书设计:

竹石

石灰:咬定千磨万击

品质:立根东西南北风

借竹子喻己托物言志

教学反思:

《古诗三首》是托物言志诗,通过所写的事物抒发了作者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的坚定志向。教学过程中遵循“整体感知—知人识文—分析品味—理解共鸣"的古诗教学程序,通过一个个层层推进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紧紧扣在理解作者思想情感上来推进课堂,放手给学生思考、讨论,教学秩序井然,教学收效良好。但学生真正能感悟到作者心境,为什么?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来体会这首诗的感情的。

1.抓住诗眼,挖掘诗的内涵。教学中要抓住重点词句,围绕重点词句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的意境。古诗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教学时,必须启发学生逐句逐段地进入诗中所描写的意象中去感受,去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3.反复吟咏,从感性意象到达理性领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古诗必须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首先要使学生对诗歌充分感知,通过诵读,在头脑中想象,逐步形成诗歌所表达的整体形象。

4.注重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能够自学简单的古诗。

从本节课来看,总体效果还可以,可以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效果良好。

14文言文二则

[教学目标]

1.会写4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善、之、决"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疏通文意,说出故事内容。

4.能了解《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各自的观点,并知道他们说明观点的依据。【语文要素】

5.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注释疏通文意,说出故事内容。

2.能了解《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各自的观点,并知道他们说明观点的依据。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读写“援、俱、弗”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学弈》。

3.能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内容。(重点)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其实”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上》中的一篇文章--《学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文言文。

2.板书课文标题,学生齐读课文标题。

3.借助注释,解释题目大意:学习下围棋。

4.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在的山东邹城东南)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1.自读古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鸿(hóng)鹄(hú)诲(huì)惟(wéi)缴(zhuó)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再读古文,要有节奏地读,不但要读正确,还要读出停顿,读出节奏,做到声断气连。(学生练读,再指名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

4.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5.书写指导

指导书写“援、俱”,提醒学生注意笔顺(课件出示:“援、俱"字的笔顺分解图)

6.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三、反复朗读,疏通大意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由朗读课文。

2.讨论交流:《学弈》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分小组交流,集体讨论。

明确:《学弈》讲述的是全国擅长下棋的人——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一个人专心致志,另一个人三心二意,以致于后一个人的棋艺不如前一个人的故事。

学弈

人物做法结果

一人

另一人

弈秋的思考

对照《学弈》的注释,阅读原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四、研读课文,领悟道理

1.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译文: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2)思考:“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教师点拨:开篇交代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为下文写两个人跟他学下棋作铺垫。

(3)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译文: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只听弈秋的教导。)

(4)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译文: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可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鸿鹄将要飞到这里来,想取过弓箭,把它射下来。)

(5)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译文:这个人虽然与专心致志的那个人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那个人。)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因为他的智力不如专心致志的那个人吗?回答:不是这样的。)

2.聚焦异同,对比态度。

(1)思考: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却比不上另一个人,原因是什么?试着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造成二人学习结果不同的原因,在文中批画出来。

(3)同桌交流,个别汇报。

预设:

由“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这两句可知,二人学下棋时的表现截然不同。

3.情境朗读,揭示道理。

(1)同桌合作朗读,展现棋盘前两个人截然不同的表现。朗读时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加入适当的表情和动作。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2)讨论交流:结合大家的表演以及书上的插图,你觉得他们二人当时分别在想什么呢?你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两人不同的学习状态吗?

预设:专心致志一心一意聚精会神……三心二意心不在焉心猿意马……

(3)讨论交流: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学下棋,为什么学习效果截然不同呢?

教师点拨:因为专心致志地做事和三心二意地做事,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4)领悟道理:两人截然不同的学习态度和之后产生的截然不同的学习成果,让我们明白了孟子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5)指导背诵:同桌互相合作诵读,一人说句意,一人对原句。在此基础上,自主背诵。

五、拓展延伸,随堂演练

1.拓展延伸:孟子名句节选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写出“之”字在下列句子中的意思。

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________(_________)

②惟弈秋之为听。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人虽听之。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思援弓缴而射之。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练笔:学习了《学弈》这篇课文以后,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给老师、父母、同学听,课后写一篇心得体会。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两小儿辩日》。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决"的意思,能根据注释疏通文意,说出《两小儿辩日》这个故事的内容。(重点)

3.能了解《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各自的观点,并知道他们说明观点的依据。(难点)

一、质疑导入,感受新知

1.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

(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两个小孩子围绕太阳进行辩论这件事。)

2.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①他们为什么争辩②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③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教师及时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3.相关介绍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列子主张清静无为,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学生及再传学生把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编成《论语》一书,留传于世。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1.自读古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盂(yú)沧(cāng)沧凉凉孰(shú)汝(rǔ)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再读古文,要有节奏地读,不但要读正确,还要读出停顿,读出节奏,做到声断气连。(学生练读,再指名读)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日:“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4.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三、反复朗读,疏通大意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由朗读课文。

2.讨论交流:《两小儿辩日》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根据自学方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然后教师请一组展示,其余同学进行补充。

(2)同桌之间相互讲一讲课文大意,互相检查是否清楚、完整。

教师点拨:《两小儿辩日》写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何时离人远,何时离人近,双方各执一词就连博学的孔子也不能做出正确判断的事。

3.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孔子到东边游历,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2)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大得像车盖,到了正午就像圆盘一样小,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很清凉,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把手放进热水里一样烫,这不是近的热而远的凉吗?")

(3)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孔子无法判断(他们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三、朗读课文,领悟道理

1.合作探究:两小儿为何辩斗?试着从文中提取两小儿的观点、理由,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两小儿辩日

人物观点依据

一小儿太阳:初升时近,正午时远。远小近大:太阳刚出时像()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一般小了。

一小儿太阳:初升时(),正午时()。近()远():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里一样热。

2.读原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两小儿辩日

人物观点依据

一小儿太阳:初升时近,正午时远。远小近大:太阳刚出时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盘盂)一般小了。

一小儿太阳:初升时(远),正午时(近)。近(热)远(凉):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汤)里一样热。

提示:都用了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3.讨论交流:两个小孩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他们既然说的都符合事实,为什么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呢?

汇报交流:(1)根据视觉判断:距离近则物体形状大,远则物体形状小。

(2)根据感觉推论:靠近热源就感觉热,远离热源就感觉凉。

提示:两小儿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3)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读时结合神态、动作来体现争辩的情景。

4.合作探究:他们争执不下,就去问谁?孔子给他们怎样判决的?

(不能决也;自主表演“问孔子”的情景;孔子实事求是、谦虚谨慎。

5.两小儿辩斗正酣,请孔子决断,偏偏“孔子不能决也”,这是为什么?

预设1:仅从两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