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综合测试一、单选题1.1918年,李大钊指出:“为数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新文明之崛起不足以被此危崖。俄罗斯之文明诚足以当媒介东西之任……即在东洋文明,宜竭力打破其静的世界观,以容纳西洋之动的世界观,在西洋文明宜斟酌抑止其物质的生活,以容纳东洋之精神的生活而已,”这一观点(
)A.使新文化运动内涵得以充实 B.旨在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明C.有力增强了国人的道德观念 D.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2.下表所列数据的变化,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是项目工矿企业数资本额棉纺织厂面粉厂1901~1911年约650家1.4亿多11家39家1912~1919年约1120家2.85亿54家176家A.面粉业已成为全国第一大工业B.中国近代工业仍以轻工业为主C.民族工业在民国初期快速发展D.中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3.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1913年和1921年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织布机数量统计图”,这组图反映了这一时期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
A.停滞不前 B.发展迅速 C.分布在沿海地区 D.轻重比例失调4.1913年元旦,黄兴赋诗:“万家箫鼓又喧春,妇孺欢腾楚水滨。伏腊敢忘周正朔,舆尸犹念汉军人。”诗中的“汉军人”A.最早进行了反清斗争 B.直接推翻了清朝统治C.率先脱离清政府独立 D.促进了国民革命兴起5.如图是近代某著名画报上的一幅新闻图片,图中现象终结的时间是南闱放榜(江南贡院)A.辛亥革命 B.百日维新 C.清末新政 D.新文化运动6.1919年“整理国故、国粹”运动中,胡适提出“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这段话表明胡适旨在A.深入透彻地研究传统文化B.改变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方向C.推动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D.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7.有学者认为,近代西方文化传入中国是从鸦片战争后开始的,然而却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人们才真正在多元的文化观念下来认识中西或东西文化的,即认为东西文化“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推动了人们思想进步 B.有助于民族的觉醒C.冲击了封建伦理纲常 D.开启西学东渐进程8.有人在评价辛亥革命时说:“革命本身是流血是破坏,但辛亥革命最后走向了和平解决,这里面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这里的“智慧”是指A.袁世凯玩弄政治权术 B.革命派力主民主共和C.各派力量的相互妥协 D.西方列强的推波助澜9.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A.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 B.剪辫是革命完成的重要标志C.民众审美观受西方观念影响 D.封建陋习彻底丧失社会土壤10.孙中山说:“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材料涉及的这一事件(
)A.彻底终结了封建制度 B.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C.实现了中华民族独立 D.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11.如图是发表于1912年上海《民权画报》上的一幅名为《北京人物之今昔观》的讽刺漫画,该漫画折射出(
)A.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B.新文化运动开展的必要性C.中国民主宪政道路的艰难 D.袁世凯复辟帝制不得人心12.“被民族主义和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而动员起来的新老社会利益集团,在高度一体化的政治体制中缺乏表达自身利益要求的合法性渠道,也难以找到可靠固定的集团代言人,于是就发生了间歇性的‘参与爆炸’。"按照这种观点,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具有“参与爆炸”意义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13.2017年11月11日,英国首次在正式活动中纪念参与一战的中国劳工。一战华工的事迹终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纪念日这天,被英国主流社会提及和铭记。中国劳工赴欧参战发生于A.晚清政府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北洋政府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表表中数据反映出(
)A.近代自然经济顽强抵抗 B.中国近代工业有所发展C.列强侵华资本输出为主 D.中国民族工业日渐萎缩15.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产业工人人数的剧增将有利于A.西学东渐B.民主与科学的传播C.缓解劳资矛盾D.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16.“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但它带有民主性、革命性。”文中的“革命性、民主性”是指A.规定“主权在民”“三权分立”B.形式上具备了现代宪法的雏形C.规定了当时国家的根本任务D.有利于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17.1931年北平的《晨报》上刊出这样一段文字。“文秀入宫后,与溥仪情意不投,迄今八九年,……而一般阉臣婢仆见其失宠,竟从而虐待,种种苦恼,无从摆脱。于是,文秀一纸诉状将溥仪告到了天津地方法院,双方僵持不下,最后私下调解离婚。”材料不能反映当时A.皇权已不再至高无上B.民国已经是一个法治社会C.人们婚姻观念已发生变化D.人们婚姻关系已具有近代化特征18.下表为清末民初福建新设立的工厂数,对此表理解最准确的是A.统计途径与数据不同导致了趋势相悖B.“清末新政"”客观上推进福建近代化C.民国的成立推动了地方工业快速发展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民族企业发展19.著名学者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认为:“自今人视之,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未必算得上百分之百的正确,而存在着明显的偏向。”这种“偏向”主要表现在(
)A.提倡新道德,蔑视旧道德 B.提倡新文学,轻视旧文学C.对于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 D.没有接受马克思主义勇气20.1920年,我国著名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开始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如图为公司在送别宴会上对留学生提出的要求与希望。其要求与希望反映出当时A.开启了我国教育的近代化 B.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C.为洋务企业发展培养人才 D.国家之间商业竞争激烈二、材料分析题21.出版书籍,自古以来就是人类一种自觉主动的行为。阅读材料,完成要求。材料一
刻在兽骨和青铜器上的甲骨文、铭文,已包含了出版物的元素,主要为个人行为。……在宋代,印刷业遍及全国,形成了开封、杭州、成都、建阳、江西等印刷业较集中的地区。官方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从事印书活动,民间印刷更是空前活跃。印书的品种,由过去的以佛经佛像为主,逐渐改变为以刻印经、史、子、集等书为主。印本书成为商品,书商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摘编自石永强《古代印书机构》材料二
商务印书馆于1897年设立于上海。商务自创办之初,张元济认为“吾辈当以扶助教育为己任”,“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以“创务育人”达到“昌明教育,开启民智”的目的,怀揣文化理想,承担起了近代印书馆的文化使命。它所确定的方针即是“一方发扬固有文化,一方介绍西洋文化,谋沟通中西以促进整个中国文化之光大”。——摘编自吴平《近代商务印书馆发展中的“道”与“器”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印刷业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商务印书馆的特点。(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商务印书馆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是1995年发行的电话磁卡,卡上画面是根据我国民间传说《天仙配》的故事发展脉络设计的。“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这一有关七仙女和董永美丽传说的戏词可谓家喻户晓。材料二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引自《苏州风俗考》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什么?(2)结合材料一图片信息,“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哪些特点(3)根据材料二,判断在当时苏州的纺织业中,出现了一种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从材料二中找出你判断的文字依据。(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张謇的南通大生纱厂ー战期间创造“空前”丰厚利润的时代背景。23.制度的演进材料一: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二:1644年4月25日,明朝崇祯皇帝自缢于北京禁苑煤山。l649年1月30日,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有学者把东西方这两位末代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与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材料三: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有人这样评论此事:“事实上,这却是政体制度上的一次真正的革命。”材料四: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问题:(1)材料一中的“这两种制度”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2)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观察问题的着眼点是什么?(3)材料三中的“革命”有何深刻含义?(4)结合所学和材料四,概括先进中国人是如何“利用科学和机械的”?又是如何去“组织近代民族国家”的?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A2.C3.B4.C5.C6.C7.A8.C9.A10.B11.C12.C13.C14.B15.D16.A17.B18.B19.C20.B21.(1)变化:遍及全国,形成较为集中的产业区;官营与民营相结合;印书品种增加;促进新行业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2)特点:成立时间早;目的明确,民族责任感强;中西结合,发扬中国文化。(3)原因:近代以来,民族危机的加深;探索救国之路,救亡图存的需要;开启民智,思想解放的需要;顺应了西学东渐的时代潮流。22.(1)铁犁牛耕。(2)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家庭生产(或个体经营)等。(3)资本主义萌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4)时代背景:辛亥革命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碳酸饮料消费者满意度调查考核试卷
- 纺织带和帘子布的耐候性考核试卷
- 企业形象宣传会议合同
- 管道工程产业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分析考核试卷
- 老年髋部骨折的护理干预
- 油料作物种植的农业技术应用与培训考核试卷
- 数图形的学问课件
- 电气安装中的风力发电系统设计与安装考核试卷
- 青少年安全防护:防溺水与防触电教育
-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设计
- 铁路雨季三防培训课件
- GB/T 14994-2008高温合金冷拉棒材
- 暨南大学-萧惠琳-毕业论文答辩PPT模板
- 2022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含2022年修订部分)
- 数理统计(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 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 (精选word)洪恩识字-生字卡片1-200
- CNC作业指导书及操作规范
- EHS安全培训教育周知卡(机械伤害)
- 贵州生态停车场建设工程监理规划
- 大班音乐欣赏粤曲《荔枝颂》微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