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新高考专用)(原卷版)(新高考专用)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新高考专用)(原卷版)(新高考专用)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新高考专用)(原卷版)(新高考专用)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新高考专用)(原卷版)(新高考专用)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新高考专用)(原卷版)(新高考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考情分析及预测

1.凸显社会核心价值观。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体现高考以文化人、全面育人的鲜明

导向。人物选择上,主人公大多平凡而典型,他们身上具有夺目的闪光点。主题上,以弘扬核

选材心价值观为主,多展现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表现出来的高贵品质。

特点2.选材范围越来越广。2022年新高考1卷冯至的江上,小说描写伍子胥为了决心倾覆楚国腐朽

的王朝不得不走的艰苦的行程。一路上他只见善者受罪,恶人横行,美的感到孤单,丑的到处

蔓延,但最终还是善战胜了恶,美压倒了丑。

1.考查的重点仍集中在叙事特点、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表达技巧、小说情感等方面。

2.考查的角度趋向更细更新,注重阅读的深度。

(1)选择题:既可把“内容理解”和“艺术特色”分开考查,也可将“内容理解”和“艺术

题型

特色”合并考查,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语句含义、句段作用)灵活考查对文本的理解。从以上

特点

方面分析,未来高考选择题的命制将不会拘泥于某一套路,会依据文本内容而灵活命制。

(2)简答题:考查的范围更新,尽力避免套路化答案。例如2021年新高考1卷考查《石门阵》

中反复手法的效果,2020年全国1卷考查《越野滑雪》中“冰山理论”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1.解答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目既需要学生对个别词语细致地辨析,也要有对文本整体深入地把

考向握。命题设置将呈现真实而多变的情境,能够有效地考查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预测2.从之前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是被“写了什么”(比如形象分析)到未来“为什么这样写”(重

点是分析效果),这提升了题目的思维品质,同事能够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基础考法:

(一).辨析内容和艺术特色(客观选择题)

1.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

2.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

(二)赏析故事情节

1.概括故事情节和分析线索

2.情节的艺术技巧与作用

(三)赏析环境描写

1.环境特点的概括(自然和社会环境)、手法及作用

(四)赏析语言艺术

1.理解重要语句含义和品味小说语言艺术

热点考法:

(一)赏析叙事艺术

1.叙述人称与叙述视角

2.叙述顺序、叙述事件和叙事腔调

3.叙事方式与叙事技巧

(二)赏析小说形象

1.概括分析人物形象和塑造方法

2.分析形象(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物象”和我)的作用

(三)探究意蕴标题

1.标题类探究(含义、作用、意蕴)

2.意蕴类探究(主旨情感、语句意蕴)

抢分通关

“3步骤”准确解答选择题

步骤1浏览选项敏感点。

步骤2|回归原文找对应。

步骤3|对比分析定答案。

“5步骤”准确解答主观题

切分层次,厘清情节

关注描写,认识人物

3分析环境,思考作用

4提炼整合,概括主题

整体关注,赏析技巧

鉴赏要点

1.熟悉小说的文体要点

读小说就要具有小说的文体思维一一理解虚构文学的特征。

2.掌握小说要素的鉴赏要点

学会梳理情节,分析情节构思的技巧;感受形象,发掘形象的丰富内涵;品味语言,感受不同风格的语

言表达。

3.发掘小说的审美、文化价值

感受不同风格的小说语言;赏析丰富多彩、鲜明活泼的人物形象;发掘主题表达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典例精讲

(2023・新高考2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戏(节选)

沈从文

萝卜溪邀约的浦市戏班子,赶到了吕家坪,是九月二十二。一行十四个人,八个笨大衣箱,坐了只辰

溪县装石灰的空船,到地时,便把船靠泊在码头边。掌班依照老规矩,带了个八寸大的朱红拜帖,来拜会

本村首事滕长顺,商量看是在什么地方搭台,哪一天起始开锣。

半月来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已传遍了吕家坪。不过商会会长却拿定了主意:照原来计划装了五船

货物向下游放去。长顺因为儿子三黑子的船已到地卸货,听会长亲家出主意,也预备装一船橘子下常德府。

空船停泊在河边,随时有人把黄澄澄的橘子挑上船,倒进舱里去。戏班子乘坐那只大空船,就停靠在橘子

园边不多远。

两个做丑角的浦市人,扳着船篷和三黑子说笑话,以为古来仙人坐在斗大橘子中下棋,如今仙人坐在

碗口大橘子堆上吸烟,世界既变了,什么都得变。可是三黑子却想起保安队队长向家中讹诈事情,因此只

向那个做丑角的戏子苦笑。

长顺约集本村人在伏波宫开会,商量看这戏演不演出。时局既不大好,集众唱戏是不是影响治安?末

了依照多数主张,班子既然接来了,酬神戏还是在伏波宫前空坪中举行。凡事依照往年成例,出公份子演

戏六天,定二十五开锣。并由本村出名,具全红帖子请了吕家坪的商会会长,和其他庄口上的有名人物,

并保安队队长、排长、师爷、税局主任、督察等,到时前来看戏。还每天特别备办两桌四盘四碗酒席,款

待这些人物。

到开锣那天,本村和附近村子里的人,都换了浆洗过的新衣服,荷包中装满零用钱,赶到萝卜溪伏波

宫看大戏。因为一有戏,照习惯吕家坪镇上卖大面的、卖豆糕米粉的、油炸饼和其他干湿甜酸熟食冷食的,

无不挑了锅罐来搭棚子,竞争招揽买卖。妇女们且多戴上满头新洗过的首饰,或镀金首饰,发蓝点翠首饰,

扛一条高脚长板凳,成群结伴跑来看戏,必到把入晚最后一幕杂戏看完,把荷包中零用钱花完,方又扛起

那条凳子回家。有的来时还带了饭萝和针线,有的又带了香烛纸张顺便敬神还愿。平时单纯沉静的萝卜溪,

于是忽然显得空前活泼热闹起来。

长顺一家正忙着把橘子下树上船,还要为款待远来看戏亲友,准备茶饭,因此更见得热闹而忙乱。家

中每天必为镇上和其他村子里来的客人,办一顿过午面饭。又另外烧了几缸热茶,供给普通乡下人。长顺

自己且换了件大船主穿的大袖短摆蓝宁绸长衫,罩一件玄青羽绫马褂,舞着那个挂有镶银老虎爪的紫竹马

鞭长烟杆,到处走动拜客。

第一天开锣时,由长顺和其他三个上年纪的首事人,在伏波爷爷神像前磕头焚香,杀了一只白羊,一

只雄鸡,烧了个申神黄表。戏还未开场,空坪中即已填满了观众,吕家坪的官商要人,都已就座。开锣后

即照例“打加官”,由一个套白面具的判官,舞着个肮脏的红缎巾幅,台上打小锣的检场人叫一声:“某

大老爷禄位高升!”那判官即将巾幅展开,露出字面。被尊敬颂祝的,即照例赏个红包封。有的把包封派

人送去,有的表示豪爽,便把那个赏金用力直向台上损去,惹得一片喝彩。当天第一个叫保安队队长。第

一出戏象征吉祥性质,对神示敬,对人颂祷。第二出戏与劝忠教孝有关。到中午休息,匀出时间大吃大喝。

休息时间,一些戏子头上都罩着发网子,脸上颜料油腻也未去净,争到台边熟食棚子去喝酒,引得观众包

围了棚子看热闹。妇女们把扣双凤桃梅大花鞋的两脚,搁在高台子踏板上,口中嘘嘘的吃辣子羊肉面,或

一面剥葵花子,一面并谈论做梦绩麻琐碎事情。下午开锣重唱,戏文转趋热闹活泼。

掌班走到几位要人身边来请求赏脸,在排定戏目外额外点戏。

大家都客气谦让,不肯开口。经过一阵挥掇,队长和税局主任是远客,少不了各点一出,会长也被迫

点一出。队长点“武松打虎”,因为武人点英雄,短而热闹,且合身份;会长却点“王大娘补缸”,戏是

趣剧,用意在于与民同乐。戏文经点定后,照例也在台柱边水牌上写明白,给看戏人知道。开锣后正角上

场,又是包封赏号,这个包封却照例早由萝卜溪办会的预备好,不用贵客另外破钞。

最末一出杂戏多是短打,三个穿红裤子的小花脸,在台上不住翻跟斗,说浑话。

收锣时已天近黄昏,天上一片霞,照得人特别好看。一切人影子都被斜阳拉得长长的,脸庞被夕阳照

炙得红红的。到处是笑语嘈杂,过吕家坪去的渡头,尤其热闹。方头平底大渡船,装满了从戏场回家的人,

慢慢在平静河水中移动,两岸小山都成一片紫色,天上云影也逐渐在由黄而变红,由红而变紫。太空无云

处但见一片深青,秋天来特有的澄清。在淡青色天末,一颗长庚星白金似的放着煜煜光亮,慢慢地向上升

起。远山野烧,因逼近薄暮,背景既转成深蓝色,已由一片白烟变成点点红火。……一切光景无不神奇而

动人。可是人人都融和在这种光景中,带点快乐和疲倦的心情,等待还家。无一个人能远离这个社会的快

乐和疲倦,声音与颜色,来领会赞赏这耳目官觉所感受的新奇。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萝卜溪的酬神社戏,适逢秋天橘子收获时节,按惯例在伏波宫前空坪中连演六天。

B.女人们成群结伴来看戏,有的还会带上饭等针线或香烛纸张,富有乡土生活气息。

C.“打加官”第一个就叫保安队队长,可以见出萝卜溪办会者对他有所忌惮和逢迎。

D.排定戏目外额外点戏需封赏,会长”也被迫点一出”,此细节暗示了会长的吝啬。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写戏班子如约而至,接下来又写到“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令人感觉到一种寻常岁月隐约

生变的气氛。

B.传统白话小说常以描摹衣饰来刻画人物,本文写社戏之日长顺走动拜客,就使用了这种笔法来表现长顺

的郑重守礼。

C.最后一段景物描写,同鲁迅《社戏》对归家途中的景物描写一样,都以自然之美衬托了散戏后人们的失

落与惆怅。

D.沈从文这里写社戏,同他在《边城》中写端午节一样,都是通过对民俗的铺写描绘了存有世外桃源意味

的乡土社会。

8.本文是如何描写社戏的仪式感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9.文中记述社戏的筹备及演出过程,多处使用“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含有哪些意味?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023•全国乙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出一地的好养麦

曹多勇

这年里,德贵最后一次来种河滩地已是腊月里,这期间,他先后种过一次黄豆,两次绿豆,两次麦子,

庄稼还是颗粒无收。这情况,德贵还有岁数更大的犁都没经历过。儿子儿媳说这怪气候叫厄尔尼诺现象,

德贵不听这道理,骂天,说这是要绝人啊!

大河湾土地分两种:一种在围堤坝里,淮河水一般淹不掉,是大河湾人赖以生存的保障;另一种地在

堤坝外,无遮无拦地紧挨淮河,一年里能收季麦就不错了,秋季天都荒着——这地叫河滩地,也叫荒地,

大河湾只德贵一人秋季天还耕种河滩地。

村人说德贵,那点河滩地还能结出金豆豆、银豆豆?

德贵家人也说德贵,年年秋季天见你河滩地种呀种呀种,可临了收几次?

德贵先是不愿搭理话,落后才说,俺见河滩地长草就像长俺心口窝,痛得夜夜睡不着觉呀!

河滩地位于村东两里地,德贵村东里出了庄,赶头牛,扛张犁,沿河堤一直往东去,人老,牛老,犁

也老。牛老,蹄迈得很迟缓,远处里还以为牛是站堤坝上不动弹;人老,老在脊梁上,肩上挂一张犁,侧

斜身显得更佝;犁呢是犁锌小,犁把细,还满身裂出一道一道暗裂纹,像老人手上脸上的皱纹皮。牛前边

领,德贵后面跟,牛缰绳牵连他们俩,一副懒懒散散的模样,弄不清是德贵赶牛,还是牛牵德贵。至河滩

地头,德贵说一声“吁——",牛停下蹄,瞪一对大牛眼瞧德贵,德贵下堤坝往河滩地里走,牛也侧转身

头低屁股撅,挺住蹄缓下堤坝追德贵,关键时才分出牛还是受人支配着。

德贵没有即刻套牛犁地,他知道牛跟自己还有犁都得歇息喘口气,犁樨眼松,趴德贵肩“吱呀、吱呀”

一路不停歇地叫,德贵说犁,俺知道你棒眼咧着嘴,不湿润湿润水,你准散架。牛嘴也“吧嗒,吧嗒”扯

黏水吐白沫,德贵说牛,俺知你嗓子眼冒着火,得去淮河里喝个饱,于是,德贵、牛和犁三个老货径直朝

淮河走去,牛饮水,人喝水,犁干脆丢河里,德贵喝几口水站起身,骂犁,你个老货还真能憋气呢;骂牛,

你个吃草的家伙能站俺上游饮水?

淮河水这会儿还温温顺顺躺河床里,波浪一叠压一叠有条不紊地浪过来又浪过来。德贵、牛,还有那

只淹没水里的犁构成一幅温馨的田园画,但德贵却在这宁静貌似温顺的淮河水里瞧看出洪水泛滥的迹象,

这迹象是几缕混浊的泥丝,曲曲折折隐河边的水里摇曳流过,这几缕混浊的泥丝就是上游山水下来的前兆,

就像暴风雨过来之前的一阵凉风。

牛饮饱水抬起头,润湿的嘴像涂抹油似的又黑又亮,德贵问牛,你说俺们这地犁还是不犁?牛两眼盯

着水面瞧着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瞧,德贵又问犁,你说俺们这地犁还是不犁?德贵问犁没见犁,这才弯

腰伸手捞出犁,犁全身吃透水,多余的水“滴答滴答”往河面滴。这清脆的水滴声像是回答德贵的问话,

德贵说还是犁说得对,不能害怕涨水淹河滩地,俺们就不种河滩地。

不知怎么的,德贵感觉最通人性的是犁,而不是牛。

这天上午,德贵犁过河滩地;这天下午,德贵耙过河滩地;这天挨傍晚,德贵撒开黄豆种。一天时间,

这块河滩地就喧喧腾腾像块饼被德贵精心制作好,摆放在淮河边上。

然而,还没等德贵的锄伸进去,淮河的水便涨出来,德贵赤脚跑进黄豆地,眼前那些没顶的禾苗还使

劲地举着枝叶在河水里挣扎,德贵站立的地方原本还是一处干地,河水舔舔地漫过脚面,德贵往后退,骂

河水,说俺是一棵会挪动的庄稼,你们想淹也淹不住。

就这么河水淹过种,种过淹,德贵从夏日里一口气赶进腊月天。

腊月里天寒地冻,德贵这回出村没牵牛,没扯犁,只扛一把大扫帚,河滩地经河水反复浸泡几个月,

晃晃荡荡地如铺展一地的嫩豆腐。这样的地是下不去牛、伸不开犁。德贵扛的大扫帚是牛也是犁,德贵脱

下鞋,“咔嚓”踩碎表层的薄冰走进去,冰泥一下没过小腿肚,德贵挨排排拍碎冰,而后才能撒上种。

这一次撒的是养麦,腊月天,只能种养麦。

德贵毕竟是上岁数的人,又加两腿淤进冰泥里,那些刺骨的寒气也就洪水般一浪一浪往心口窝那里涌,

德贵仍不罢手,不急不躁,拍一截冰泥地,撒一截种子,而后再把茶麦种拍进泥水里,德贵知道停下手,

这些拍碎的冰泥又会凝结起来,德贵还知道养麦种在这样的冰泥里是长不出芽的,即使长出芽,也会被冻

死,但德贵仍是一点一点地种。

这天,德贵回家烧两碗姜茶喝下肚,便躺床上睡起来,梦里的河滩地绿油油长满一地的好养麦,长呀

长呀一个劲地往上长。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一年里多次耕种都颗粒无收的事实开篇,为下文在人与大自然的激烈冲突中塑造德贵这一人物形

象埋下了伏笔。

B.面对村人与家人不理解,德贵说“俺见河滩地长草就像长俺心口窝”,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土地的那种

深厚感情。

C.小说最后以德贵梦见地里长出了好养麦结尾,这样的艺术处理既照应了题目,也增强了小说的温情意味

与向上的力量。

D.德贵与《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有相似之处,德贵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与老人的永不言败,都是他们坚韧

执着性格的体现。

8.文中画线部分的描写,人、牛、犁浑然一体,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营造出来的?请简要赏析。

9.德贵与牛、犁对话,表现了德贵什么样的心理?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年高二3月份联合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搭火车记(节选)

[美国]海明威

爸爸把我轻轻一推,我醒了过来。乌黑之中,只见他在床铺跟前站着。我感觉到他的手还按在我身上,

那时我的脑子已经完全清醒,眼睛看得见,感觉也清楚,可是身子的其余部分却都还在熟睡之中。

“吉米,”他说,“你醒了吗?”

“醒了。”

“那就快把衣服穿好。”

“是了。”我嘴上应着,人却还躺着不动。后来睡意消散了,我才从床上爬了起来。“这才是好孩子,”

爸爸说。我踩在地毯上,手探到床后头去找衣服。

“衣服在椅子上,”爸爸说,“把鞋子袜子也一起穿上啊。”说完便走了出去。天气冷了,穿衣服成

了件麻烦事;我一夏天没穿鞋袜了,如今穿上去觉得真不自在。爸爸随即又回到了屋里,在床铺上一坐。

“鞋穿着疼吗?”

“紧得很。”

“鞋紧也得穿啊。”

“我这不是在穿了嘛?”

“改天给你换一双吧,”他说,“①刚才这话算不上是什么至理名言,吉米,不过是有这么句老话罢

了。”

“我明白。”

“就好比'两打一,没出息',也是一句老话。”“我倒觉得这句老话比‘鞋紧’那一句有些意思。”

我说。

“这几句却不一定有道理,”他说,“所以你才听得入耳。②听得入耳的老话就不一定有道理。”

天很冷,我系好了第二只鞋的带子,就穿戴齐全了。

“知道我们这是去哪儿吗?”

“要出远门。”

“去哪儿呢?”

“加拿大。”

“加拿大倒也是要去的。"他说。我们走到了厨房里。厨房里窗都上了窗板,桌子上点着一盏灯。地

当中是一只手提箱、一只行李袋和两只帆布背包。“来吃早饭吧,"爸爸说着,从炉子上端来了长柄平底

锅和咖啡壶,到我的旁边坐下,于是我们就一起吃火腿蛋,喝加了炼乳的咖啡。

“尽量放开肚子吃。”

“我吃饱了。”

“还有一个蛋也吃了吧。"平底锅里还剩下一个蛋,他拿翻饼夹子夹起来放在我的盘子里。这蛋叫肉

油煎得都起了脆皮了。我一边吃,一边四下打量。我这一去要是不再回来的话,对这厨房还真该多看几眼,

道别一番呢。角落里的炉子是生了锈的,热水槽上的盖子已经掉了半个。炉子顶上的屋面下,橡木缝里嵌

着一把木柄的洗碗刷。那是一天傍晚爸爸看到有只蝙蝠,扔过去正好卡住在那儿的。他始终没有去取下来,

先是想以此提醒自己刷子该更新了,后来大概又觉得见了这把刷子倒可以想起那蝙蝠。那蝙蝠是让我用袋

网给逮住的,逮住后先关在个笼子里,蒙上了布幔。这小东西小眼睛、小牙齿,在笼子里拢起了翅膀缩成

一团。待到天黑,我们就把它带到湖边去放了。只见它一出笼子就飞到湖上,拍拍翅膀,显得轻盈极了。

先飞下来紧贴着水面掠过,随即又冲天而起,打了个回旋,越过我们的头顶,飞回那茫茫夜色中的树丛里

去了。厨房里共有两张桌子:一张是吃饭的,一张是洗碗的,两张桌子上都铺着破布。一只白铁桶是提湖

水用的,那水槽里贮的就是湖水;还有一只仿花岗石纹理的搪瓷桶,里面盛的是井水。食品柜门上有一条

擦手毛巾套在滚筒上,炉子上方的毛巾架上挂的是擦碗毛巾。扫帚靠在壁角里。柴箱内还有半箱木柴,锅

子一律靠墙挂起。

我把厨房上下左右都打量到了,好记住在心里。我是非常喜欢这厨房的。

“怎么,”爸爸说,“你将来真不会忘记?”“我想该不会忘记。”“不忘记些什么呢?”“我们都有

过些什么样的乐儿。”

③“不光是搬柴提水的苦差?”

④“那些也不好算什么苦差。”

“对,”他说,“是不能算苦差。你要走了,心里不难过吗?”

“要是去加拿大,就没有什么可难过的。”

“我们又不是搬到加拿大去住。”

“也不在那儿待一阵?”

“不会待很久的。”

“那我们上哪儿去呢?”

“到时候看吧。“⑤“对我来说去哪儿都好。”我说。

“好,⑥应该保持这样的态度。“

他说,“那你就先到外边,爬梯子上去把烟囱口拿桶给堵住,我来锁门。”

我就走了出去。天色还黑,不过沿着山峦的轮廓线已透出了一点微光。梯子已经靠在屋顶边上了,我

在柴棚旁边找到了采浆果用的那只老提桶,便提着上了梯子。平底鞋踩在梯子的横档上觉得滑溜溜的,有

点悬乎。我把桶在烟囱管顶上扣好,这样一可以挡住雨水,二可以不让松鼠和金花鼠钻进去。站在屋顶上

居高下望,过了树丛就是湖。回头再看另一边,见到下面是柴棚顶,栅栏,再往外就是山峦了。此刻的天

色已经比刚登上梯子时亮了些,拂晓时分,寒飕飕的。我又看看树丛,看看湖,好把这些都记在心里,我

把四外的景物都——看到了:背后一带的山峦,屋后远处的树林子,眼光收回来,又落到了下面的柴棚顶

上,这些都是我挺喜爱的,柴棚、栅栏、山峦、树林,我哪一样不爱啊,我真巴不得这一回不是远走他乡,

而只是出门去钓一次鱼。我听见门关上了,爸爸已经把箱包行李都搬出来放在地上了。他随即锁上了门。

我扶着梯子准备下来。

“吉米!”爸爸唤了。

“暧。”

⑦“在屋顶上觉得怎么样啊?”

⑧“我这就下来。”

“不忙下。我也上来待会儿。”说着他就爬上来了,一副慢吞吞挺小心的样子。跟我一样,他也把四

面八方都看到了。

“我也真不想走啊。”他说。

“那我们为什么还是得走呢?”

“我也说不清楚,”他说,“反正我们就是非走不可。”

我们下了梯子,爸爸就把梯子收起来放进柴棚里。我们把行李一直搬到码头上。汽艇就系在码头边。

其布罩上是一层露水,引擎、座椅也都被露水沾湿了。我揭去了罩布,拿一团废纱头擦干了座椅。爸爸把

行李从码头上——搬到汽艇里,放在船艄。我这就解开了船头船尾的缆绳,又重新回到汽艇里,手却还攀

住了码头。

“开船吧,吉米。"爸爸一声吩咐,我放开了缆绳,于是我们就离开码头出发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在叮嘱完吉米穿鞋后又回来,他注意到吉米的鞋可能小了,体现了父亲对孩子的关心。

B.父亲之前说要去加拿大是一句善意的谎言,实际上是父亲在刻意隐瞒要去其他地方的清晰规划。

C.吉米父子生活的地方有山峦、湖水、树林、柴棚、栅栏,可以推测出他们居住的地方大概在郊外。

D.吉米在屋顶看四周,父亲也爬上去,表明了父子同样不舍得这个家,父亲理解孩子隐藏的不舍。

7.下列对文中画线对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②表明父亲并不赞同这两句老话中蕴含的人生道理,父亲希望孩子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B.从句子③④中可推测吉米以前经常抱怨被要求做搬柴提水的事,但离别在即,苦差也成了美好回忆。

C.句子⑤⑥中孩子这么说是为了掩盖自己的失望,体现了他的倔强,而父亲欣赏孩子的坚强的人生态度。

D.句子⑦⑧中孩子觉得父亲是催促他下来,其实父亲问的是在屋顶上看到的风景怎么样,他也想上去看。

8.作者不厌其烦地描写厨房的陈设有什么作用?

9.海明威认为“一部作品好比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是1/8,而有7/8是在水面之下,写作只需表现水面上

的部分”,请你试分析,在这篇小说中,海明威专门写了“椽木缝里嵌着一把木柄的洗碗刷”和蝙蝠的故事

有何作用。

(长郡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恰同学少年(节选)

黄辉

“城南旧院,果然是千年文华凝聚之地,气度不凡啊。”站在一师大门口,一身日本式的文官装束的

纪墨鸿,打量着一师院内的参天大树、翠绿草坪,感慨颇多。

孔昭绶和方维夏、黎锦熙等人陪在他的身边,听到这番感慨,礼貌地说:“纪督学客气了。督学大人

莅临视察,我一师蓬革生辉。”三人一路寒暄,向校内走来。

综合大教室里,人声鼎沸,一片热闹,学生们各自扎成一堆,热烈地讨论着,连徐特立也挤在其中和

学生争辩着。纪墨鸿望着眼前乱糟糟的样子,眉头拧得紧紧的。孔昭绶感觉到了他的不满,走上讲台,提

高了嗓子大声说:“各位同学,请安静。特立先生,介绍一下,这位是省教育司派来的督学纪墨鸿先生,

今天前来视察一师。”

不等徐特立开口,纪墨鸿抢先拱手:“哎哟,是徐议长啊,久仰久仰。”

徐特立淡淡地说:“纪督学客气了,这里没有什么议长,只有教书匠老徐。”

孔昭绶问:“纪督学是不是给学生们训个话?”

纪墨鸿赶紧摇手:”有徐议长在,哪容得卑职开口?“

徐特立说:“在这里,我是老师,你是督学,督学训话,职责所在嘛!”

“纪督学,您就不用客气了。”孔校长宣布,“各位同学,今天,省教育司督学纪墨鸿先生光临本校

视察,下面,我们欢迎纪督学为大家训话。”

他带头鼓起掌,掌声中,纪墨鸿一脸迫不得已地整了整衣冠,上了讲台。

“各位青年才俊,在下纪墨鸿。墨鸿今日能与诸位才俊共聚一堂,深感荣幸。所谓训话二字,愧不敢

当,不过借此机会,与诸位做个读书人之间的交流而已。这个读书二字,是世间最最可贵的了,何以这么

说啊?书,它不是人人读得的,蠢人就读不得,只有聪明人才读得书。所以列位读书人,都是聪明人嘛…

…”台下,萧三忍不住跟毛泽东嘀咕了一句:“他不如照直讲,他这个人最聪明。”毛泽东一笑,他显然

对这训话也极不以为然。

“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了书,人自然就有大好前程,不然还读什么书呢?”

纪墨鸿说得兴致勃勃,“所以,孔子曰:学而优则仕。就是说书读好了,政府才会请你去做官,你也才能

出人头地,做个人上人啊!”

一下午无精打采的刘俊卿这时听得聚精会神,眼睛都望直了。蔡和森、萧子升等人却都露出了听不下

去的神情,毛泽东则索性抽出一本书,翻了起来。

“……总之一句话,学生就要以学为本,好好读书,认真读书。以后,你就会晓得,那才是你的前途,

那才是你的饭碗。纪某是过来人,这番话,句句是肺腑之言,不知各位听到心里去没有?”

鸦雀无声中,突然传来了一声很清晰的翻书声——毛泽东哗啦翻过一页书,看得旁若无人。纪墨鸿不

禁一阵尴尬,面露愠色。孔昭绶也愣了一下,不知如何是好,场面一时尴尬起来。安静中,刘俊卿突然带

头鼓起掌来,这一下总算带起了一些掌声。纪墨鸿僵住的笑容渐渐绽开。”嘿嘿,多谢,多谢多谢。”

送走纪墨鸿,黎锦熙来到校长室,长吐了一口气:“唉呀,总算是走了。”

“总算?”方维夏苦笑了一下,“人家可没说以后不来了。”

办公桌后,孔昭绶神情疲惫,他揉着自己的眉心,强打精神说:“维夏、锦熙,你们两个安排一下,

尽快把这间校长室腾出来,再买几件像样的家具。”

黎锦熙惕住了:“校长,您还真给他腾办公室?”

“全校就我这间大一点嘛。我无所谓,随便换间就是。”

方维夏问:“校长,他纪墨鸿不过是个督学,不至于吧?”

“这不是官大官小的问题,有的人哪,只要还能管到你一点……”孔昭绶没有继续往下说,只摆了摆

手,“就这么办吧。”

吃过了饭,杨昌济正准备教案,毛泽东突然捧着他的书稿,送到了他面前。杨昌济微微皱起了眉头。

他沉吟了一下,说道:“润之,有句话,看来我得提醒你才行,读书切忌粗枝大叶,囱囹吞枣,这么厚的

书,几天你就看完了?”

“老师,您误会了,这本书我还没来得及看呢。”

杨昌济失望地说:“还没看?那你就还给我?这本书不值得你看吗?”

“不是,书太好了,我才看了几页,就觉得太短的时间根本读不透书里面的内容,老师这部手稿又等

着出书要用,所以……所以我抄了一份,打算留着慢慢消化。”

“你抄了一份?”杨昌济眼都直了,“十几万字,一个礼拜,你抄了一份?”

毛泽东点了点头。原来,就在杨昌济借书给毛泽东的那天下午放学后,毛泽东便跑去文具店买回一大

堆白纸和一块没有包装的低档墨,晚上寝室熄灯后,他便借着烛光往白纸订成的本子上抄录杨昌济的手稿。

杨昌济有些难以相信:“把你抄的给我看看。”

整整七本用白纸简单装订的手抄本摆上了课桌,杨昌济翻阅起来,抄本的字迹虽有些潦草,却是密密

麻麻,一字不漏。他看看毛泽东,眼前的学生带着黑眼圈,精神却看不出一点疲倦。杨昌济又翻开了摆在

旁边的“讲堂录”,本子上同样是密密麻麻的潦草字迹,还加着各种不同的符号,旁边批满了蝇头小楷的

批语。他惊讶地问:“你的课堂笔记,所有的课都记得这么详细?”

毛泽东回答说:“一般社会学科的课我都记。”

“怎么还分大字小字,还有那么多符号?”

“大字是上课记的,小字是下课以后重新读笔记的心得,那些符号有的是重点,有的是疑义……反正

各有各的意思。”

杨昌济点了点头:“你很舍得动笔啊。”

“徐老师说过,不动笔墨不看书嘛,我习惯了,看书不记笔记,我总觉得好像没看一样。”

杨昌济看着毛泽东,似乎想说什么,却又没说出来。他抱起手稿和备课资料,走出一步,又回头:

”对了,礼拜六下午你只有一节课吧?如果你愿意,以后下了课,你可以到我这儿来,只要是你感兴趣的

内容,我给你做课外辅导。”

毛泽东问:“礼拜六您不是没有课吗?

杨昌济笑着说:“以后有了,你的课。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纪墨鸿初到“一师”时发出此地是“千年文华凝聚之地”的慨叹,侧面反映出这所学府气度

不凡,文化底蕴深厚。

B.徐特立挤在学生中争辩和他对纪墨鸿不卑不亢的平淡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作为“议长”的徐特立是

个有教育情怀的人。

C.小说通过语言描写写出黎锦熙和方维夏两位老师在纪墨鸿走后对其态度的迥异,表现出人物不同的性格

特点。

D.杨昌济在毛泽东来还书稿时对毛泽东进行委婉的告诫,说道“读书切忌粗枝大叶”,说明他关心学生的

读书态度。

7.关于文中人们对纪墨鸿来学校后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特立对纪墨鸿自称“教书匠”并顺着校长的话请他训话,是在以教师身份表达例行公事的欢迎。

B.萧三对纪墨鸿的训话内容开玩笑,表现出他对训话者观点的难以认同和反感、不屑。

C.刘俊卿听完训话后,顾全大局地带头鼓掌,带起掌声缓解尴尬,这侧面说明了学校教育有方。

D.方维夏和黎锦熙对纪墨鸿获关照感到不解,侧面反映出一些教师对督学的评价不高。

8.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蕴含着丰富的潜台词,请解读一下话语背后的情感态度。

9.文本前后两部分都提到毛泽东读书的相关内容,分别表现了毛泽东怎样的形象特点?如果班级举行“读

书会”,请你分享一下毛泽东的读书方法,你会怎样介绍?请简要概括。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十校联盟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猴岛

[日]太宰治

越过茫茫大海登上这座小岛时,我不禁有些忐忑不安。静谧的小岛包围在一片浓雾中,分不清是夜晚

还是白天。我不停地眨着眼睛,努力想看清岛上的全貌。裸露的大岩石层层叠叠十分陡峭,隐约还可以看

到一些黑洞洞的洞窟。这是山吗?连一棵青草也没有。我沿着岩石海岸缓步前行。耳边时不时传来怪叫声,

听起来离得也不太远。是狼吗?难道是熊?但是因为旅途劳累,我反而大胆起来。我将那些嚎叫声抛在脑

后,绕岛走着。

小岛的单调令我吃惊,我走到哪里都是硬邦邦的石头路。我的右手是石山,左手耸立着几乎垂直的粗

胡麻石。我脚下的路有六尺宽,平坦地一直向前延伸着。干脆顺着这条路走到头吧。无法言喻的混乱和疲

劳使我获得了无所畏惧的勇气。

走了还不到半里地,我就又回到了出发点。我这才发现脚下的这条路是绕山转的,或许我已经围着山

转了两圈了。这座小岛小得超出了我的想象。

雾气渐渐散去,山顶出现在我的头顶上。眼前有三座山峰,正中间是一座圆圆的山峰,高约三四丈,

各色岩石盘叠在一起,其一侧山坡比较平缓,一直伸向相邻的一座小尖峰,另一侧则形成断崖,直下到山

峰的中部,然后便连绵起伏,形成了一片广阔的丘陵。从断崖和丘陵之间的峡谷中泻下一条细细的瀑布,

瀑布附近的岩石及整个小岛在浓雾常年的侵蚀下变得黝黑而潮湿。我只看到两棵树,一棵在瀑布口,好像

是一棵栋树。另一棵在山丘上,是一棵不知名的粗树——两棵树都已经干枯了。

我望着眼前荒凉的景象,一时惊呆了。浓雾散去,阳光照到了中间的峰顶。浓雾退去的山峰明亮起来。

是朝阳!我能够根据香气判断出是朝阳还是夕阳。如此说来,现在是黎明吗?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向山

上爬去。这里乍看上去十分险峻,可是攀爬起来都有踏脚的地方,并不太困难。终于,我爬到了瀑布口。

然而脚下的枯枝断了,我顺着树干一下子滑落下来。

“断了吧。”声音发自我的头上。我扶着树干站起来,循声望去。啊!我吓出了一身冷汗。朝阳中一

只全身泼洒着金光的猿猴从崖上慢慢地下来了。一直沉睡在我身体里的某种东西一下子光芒四射。

“下来吧,树枝是我弄断的。那是我的树。”他从崖上下来,边说边向瀑布口走来。我警惕地摆好了

架势。他眯起眼睛,额头上堆起许多皱纹,目不转睛地望着我。①少顷,他莞尔一笑,露出了一口洁白的

牙齿。他的笑令我感到有些不安。

“有什么可笑的?”

“很可笑。”他说道,“你是渡海过来的吧。”

“嗯。”我又点了一下头。

“果然跟我一样。”他自言自语地说着,捧起瀑布口的水喝了一口。不知不觉,我们并排坐在了一起。

我呆呆地站在那里没有动。每一座山峰都有成群的猴子躬身享受着清晨的阳光。

“那些都是猴子吗?”我仿佛是在梦中。

,,是呀!”

我一个一个仔细地端详着他们。他们有的被晨风吹拂着蓬松的白毛在给小猴喂奶;有的仰起通红的大

鼻子引吭高歌;有的则紧锁双眉焦躁不安地来回踱步。

他指着一群吼猴说:“吼猴们已经不叫了,岛上平静了许多……坐下吧,说一会儿话。”我依言挨着

他坐下。

“这里不错吧。在这座岛上,这里是最好的地方。既有阳光,又有树,而且还能听到水声。”他满足

地俯视着脚下的小瀑布,“我出生在日本北方的一个海峡附近,到了夜里可以隐约听到海浪声。海浪的声

音真好听,总能令我激动不已。”

我也不禁想起了故乡:“比起水声,我更喜欢树木,绿叶的香气简直令人心醉。”

“那是自然,大家都喜欢树木。在这个岛上也是如此,哪怕只有一棵树,大家也都想坐在旁边。”说

着,他拨开大腿上的毛,给我看上面的几处深深的、暗红色的伤疤:"这是我为了占领这个地方所付出的

代价。”

我抱歉地起身想要离开这里:“对不起,我确实不知道。”

“没关系,别介意。我自己在这里很孤单,今后这里就是我们俩的地盘,不过别再折树枝了。”

雾已散尽,晴空万里,我们的眼前出现了奇异的景色。②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绿树,我立刻明确地判

断出了眼下的季节。在我的故乡,此时正是楮树嫩叶最美的季节。我贪婪地望着一排排树木上的绿叶。然

而,令我陶醉的景象瞬间就被破坏了——我又一次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绿荫下是一条洒了水的沙石路,

一些身穿白衣蓝眼睛的人在路上来来往往。有的女人头上插着绚丽多彩的羽毛,还有一个男人挥舞着外包

蛇皮的粗拐杖向来往的人们送出微笑。

我眼睛看向另一个地方,那里有两个孩子,从沿岛筑起的胡麻石墙外勉强探出脸向这边窥伺,好奇地

望着岛内。看样子是两个男孩子,他们的金色短发在晨风中上下舞动。其中一个鼻子上长满了雀斑,显得

黑乎乎的;另一个则是面若桃花。过了一会儿,两人同时低下头想了想,然后那个黑鼻子的孩子生气地啾

起嘴,俯在对方的耳边语气激烈地说着什么。我用双手摇着身旁的他大叫起来:“他们在说什么?快告诉

我!那两个孩子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