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班级:___________考号:

一,单选题

1.7月下旬,河南遭遇强降雨洪灾,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奔赴河南抗洪救援,经过连续

多天的奋战,志愿者手掌、脚掌上都磨出了水疱,几天后水疱可自行消失。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水疱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

B.水疱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仅渗入毛细血管

C.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

D.水疱主要是由组织液中的水大量渗出到血浆形成的

2.尼古丁是一种高度成瘾的物质,自然存在于烟草中。它是烟草烟雾中的活性成分,

具有刺激性气味和辛辣的味道,可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如图所示。

下丘脑神经元,-----<塞毛力

交冷神经POM!神经及j

,产泉“饱腹土”神经元

佛肪第㈣1

[产执增加J(食欲下降)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尼古丁与其受体结合后,可以使受体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为Na+提供通道

B.戒烟前,POMC神经元的兴奋程度上升,食欲下降,肾上腺素的释放增多

C.戒烟后,脂肪的分解程度下降,肾上腺素的释放减少,体重也随之下降

D.尼古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内环境,经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特定的细胞

3.“渐冻症”又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大脑、脑

干和脊髓中运动神经细胞受到损伤,肌肉逐渐萎缩无力,以至瘫痪,而患者大脑始终

保持清醒。下图是ALS患者病变部位的有关生理过程,NMDA为膜上的结构,经检测

ALS患者突触间隙的谷氨酸含量比正常人的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LS发病机理可能是谷氨酸引起Na+内流,导致神经细胞渗透压升高,最终水肿破

B.对患者注射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时,病人没有感觉也没有反应

C.谷氨酸合成后储存在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被细胞内的酶分解,释放的谷氨酸通过

主动运输到达突触后膜

D.NMDA受体拮抗剂可通过分解谷氨酸来治疗该病

4.如图表示一个离体神经元及其部分放大示意图,该神经元某处受到了一次适宜强度

的刺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②

A.图中已兴奋部位和邻近的未兴奋部位存在电位差,使①和②处出现局部电流

B.图中兴奋部位的细胞膜对Na+有通透性,对其他分子和离子无通透性

C.图中未兴奋部位膜外Na+浓度比膜内低,K+浓度比膜内高

D.图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细胞体一③一④7轴突末梢

5.突触有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其中电突触指两个神经元膜紧密接触的部位,电突

触的信号传递是电信号一电信号,而化学突触的信号传递是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

号。如图表示电突触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与化学突触相比,电突触的兴奋传递速度较快

B.图中突触前结构内也会存在大量的突触小泡

C.该电突触的突触前、后膜上都有Na+通道

D.据图分析电突触有可能实现电信号的双向传递

6.目前全球近io%的人都遭受着n型糖尿病所带来的健康影响。过度久坐的生活方式

和过度的热量食物都会通过改变机体胰腺细胞的功能,使得血糖调节不再有效,从而

导致机体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下图分别为正常人进食后的糖吸收模式以及服用某种口

服药物的人进食后的糖吸收模式。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据图可知该口服药物可能是通过抑制消化道内水解糖类的酶的活性,进而发挥作用

B.除糖尿病外,尿糖超标的原因还可能有一次性摄糖过多,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

c.n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素减少,进而导致血糖水平居高不下

D.根据该口服药物的作用机理,建议糖尿病患者应少食多餐,以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7.甲状旁腺细胞可感受血液中钙、磷浓度的变化。甲状旁腺激素(PTH)是由甲状旁

腺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会影响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从而调节血钙、血磷的

含量。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旁亢)患者,甲状旁腺细胞上的钙敏感受体无法精确

感受机体血钙浓度变化,使PTH分泌异常,最终导致病人出现高血钙、情绪异常、骨

流失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TH分泌后是通过体液进行运输的

B.血钙浓度的变化是甲状旁腺细胞分泌PTH的唯一信号

C.若探究PTH对血钙浓度的影响,则可选择摘除甲状旁腺的动物为实验组

D.健康人血钙浓度相对稳定可能因为存在负反馈调节

8.用狗做实验发现,食物尚未进入胃内甚至没有食物就可引起胃液分泌,称为头期胃

液分泌。该过程受神经调节和神经一体液调节的共同调控,如图所示。其中胃泌素是

一种激素,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用实G细胞

A.头期胃液分泌的反射中枢不可能是大脑皮层

B.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只有胃泌素

C.胃泌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胃腺细胞,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

D.头期胃液分泌的调控说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作用

9.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免疫系统能够发挥相应的免疫功能与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

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脾、淋巴结和扁桃体是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主要场所

B.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

C.免疫活性物质也能由非免疫细胞产生并发挥免疫效应

D.免疫器官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包括骨髓、胸腺等

10.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有起病急、骤发热

等。登革热病毒入侵机体后引发的部分免疫过程如图所示,甲、乙表示物质,①〜⑥表

示细胞,其中细胞⑥可引起靶细胞裂解死亡。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扃原体

A.物质甲可促进细胞②的分裂、分化

B.细胞③和细胞④产生的物质乙存在于内环境中

C.细胞④和细胞⑤在抗原消失后均会存活一段时间

D.登革热病毒会引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11.如图表示人体通过免疫系统清除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是()

A.物质a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溶酶体及线粒体有关

B.细胞1、2、3、4、5都能识别抗原

C.图中①②③过程都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

D.当同种抗原再次入侵时细胞5可以快速产生大量的物质a

12.用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发现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

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尖端下面的一段

B.胚芽鞘,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D.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

13.高等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受到很多环境因素的调控,如光、重力、温度等,下列有关环

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调控,说法错误的是()

A.光既能给植物提供能量,又能提供调控信号

B.光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C.植物年轮的产生与温度有关,颜色较深的带是春夏季形成的

D.“淀粉一平衡石假说”解释了重力对植物生长的调节机制

14.如图表示种群特征及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迁入率影响迁出率

年龄组成D

A.当某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A应等于C

B.图中a的含义是预测种群数量未来的变化

C.D性别比例通过直接作用种群密度而影响种群数量

D.若要调查某区域浣熊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15.下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

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①所示为草原中羊的种群数量变化,a点后变化的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B.影响图②所示种群数量变化的最直接因素可能是食物的来源增加

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一定限度

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d点是最佳捕捞时间

二、多选题

16.对下列四图有关生物学意义的描述,错误的是()

皮肤

肌肉

T

甲乙丙

A.若切断甲图c点,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

B.若乙图表示人体内各体液间关系,则体内细胞只与A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C.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

能为C对应的浓度

D.丁图可表示人体骨骼肌细胞线粒体内ATP产生量随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

17.河豚毒素是鲤鱼类体内的细菌所产生的一种强力神经毒素,分子量小,化学性质

非常稳定,一般烹调手段难以破坏。河豚毒素中毒后发作迅速,极度痛苦,目前尚无

有效的解毒剂。为研究河豚毒素的毒理,研究者选用某种哺乳动物的神经组织,进行

分组,并放入一定浓度的河豚毒素溶液中浸润一段时间(I组:未浸润;n组:浸润

5min;III组:浸润lOmin;IV组:浸润15min),随后用微电极刺激各组突触前神经

元的轴突,并分别测量突触前神经元和突触后神经元的细胞体的膜电位,处理方法及

结果如图表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细胞体膜电位

40

20

0

HIII

-20

-40口突触前神经元

-60EJ突触后神经元

-80

组别浸润时间突触前神经元突触后神经元

I03535

II5min3025

IIIlOmin2010

IV15min10-70

A.神经元兴奋时膜内电位比膜外低35mV

B.河豚毒素能够抑制Na+的内流,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从而阻止兴奋的传导

C.河豚毒素能够阻止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但不改变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

D.医学上可以考虑利用河豚毒素开发麻醉剂、镇痛剂或降压药

18.科研人员对阿狄森病(病因是肾上腺皮质萎缩,导致糖皮质激素等分泌不足)患

者、某类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进行糖耐量试验,清晨空腹进行,每人一次性口服一

定量的高浓度葡萄糖溶液,采血测定期间不吃食物,也不喝水。测试结果如图所示

(血糖浓度正常值范围为80~120mg/dl)。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300

250

a

p甲

'

u

v

150

暴乙

目100

50

0时间

0.51234/h

A.甲曲线对应的是糖尿病患者,该病患者们的内环境中胰岛素含量都较低

B.阿狄森病患者的糖耐量试验结果表明,糖皮质激素可能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C.乙曲线对应的是正常人,此人血糖的波动范围均在血糖的正常值范围内

D.胰岛素发挥调节作用时,需要先与靶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19.免疫失调包括过强与过弱两种情况,如图是重症肌无力致病的机理。下列有关免

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患者胸腺抗a抗体与乙酰重症

肌样细胞胆碱竞争AchR肌无力

注:AchR为乙酰胆碱受体

A.图示的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重症肌无力是由免疫过强引起的

B.过敏反应和重症肌无力都是机体二次接触抗原时才会有的病症

C.由图示过程可以推测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

D.物质a属于抗原,在此过程产生抗体的细胞仅来自B淋巴细胞

20.光敏色素是一种接收光信号的蛋白质。为研究赤霉素和光敏色素在水稻幼苗发育

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光敏色素A缺失的突变体、光敏色素B缺失的突变体

的水稻种子播种在含不同浓度赤霉素合成抑制剂(PAC)的培养基上,光照下培养8

天后,测量幼苗地上部分和主根长度,得到下图所示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3

)00

幽250

半100200

玄50

理80

60-弋、,100

会1

就50

生型N

一40•-T?f生型

7-□-光敏色素A突变保、

蓼9n,,口□-光敏色素A突变律式7^

y士*光光敏敏色色素素弓突暝变变体体,,才光敏,色素B窦变体

0010-710-610-5-4O607

1010-710-10-5

PAC浓度/(molL-i)PAC浓度(molLi)

图一图二

A.PAC处理对地上部分生长有抑制作用

B.PAC浓度小于lOqnol/L时,对主根生长均起促进作用

C.光敏色素A对地上部分的生长几乎无影响

D.在一定PAC浓度范围内,光敏色素B对主根生长起促进作用

三、读图填空题

21.原产于中美洲的福寿螺现广泛分布于亚洲I、非洲等多个国家,已成为世界性的外

来入侵生物。为了寻找防治措施,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3种不同生境(水田、旱地、

水渠)下的福寿螺种群密度,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25日国寿螺密度(只/旗)

⑴福寿螺入侵,会使当地群落演替的发生明显改变。刚入侵时,福寿

螺的种群增长大致呈____________形,原因是(写出两点),在此期

间,其种群增长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调查福寿螺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样方法,理由是。根据图中信息,从

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提出在旱地和水田生境中对福寿螺进行防治的合理措施是

(3)经调查发现,若将中华鳖和福寿螺混合养殖可以达到“鳖肥螺控”的效果。这是因为

福寿螺摄食时的声音能对中华鳖产生吸引,促使中华鳖捕食福寿螺,这体现了生态系

统的信息传递具有作用。

22.图甲表示膝跳反射的结构基础,A、B、C为突触,图乙为人体内传递兴奋的突触

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感觉神经元

细胞

伸肌x

、屈肌、神经递质三;:①

神经递'.

表示兴广J

质受

表示抑制细胞神经

Y降解酶

图甲图乙

(1)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其结构基础是。

(2)图乙中突触小泡与[①]融合并释放神经递质,在[②]_______上有神经

递质的特异性受体,对神经递质的识别起重要作用。该受体又是一种通道蛋白,神经

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可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由

图乙分析可知,作用结束后,神经递质的去路是。

(3)现有以下几种与神经调节有关的物质及其作用机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a.河豚毒素:抑制Na+通道的打开;

b.烟碱: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打开突触后膜Na+通道;

c.某种有机磷农药:抑制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降解酶的活性;

d.肉毒素:阻止运动神经细胞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老年性疾病,致病原因主要是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

少,可用上述物质进行治疗。

23.植物激素赤霉素(GA)能诱导a-淀粉酶的产生,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

(ABA)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高。下图是研究人员分别用三组试剂对小

麦种子进行处理得到的结果。

a-淀粉酶含量,

200

150

100

50

0,11131517”

保温时间(h)

注:6-甲基喋吟是一种mRNA合成抑制剂

“广表示处理开始的时间

(1)ABA除能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外,还有(答出1点即

可)等作用。

(2)在小麦种子的萌发过程中,6-甲基喋吟能抑制GA诱导小麦种子合成a-淀粉酶,

其实质是-ABA的作用机理可能与6-甲基喋吟0

(“不同”/“相似”)。

(3)大量事实已经证明内源ABA具有促进脱落的效应,但用ABA作为脱叶剂在田

间试验的效果却不理想,这可能是由于植物体内的(答出2种植物激

素名称)对ABA有抗衡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脱落的器官中乙烯含量明显上升,原

因可能是。

(4)以上信息说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和环境因

素影响三个方面,它们是相互作用、协调配合的。

四、实验探究题

24.柴胡疏肝散始载于明朝的《景岳全书古方八阵》,乃我国经典中医方剂.临床发

现柴胡疏肝散对抑郁症存在的体重减轻、食欲下降、睡眠障碍等症状治疗效果良好。

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存在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HPA轴)功能亢进的生理

变化,其致病机理如图。

图HPA轴功能亢进引发的部分代谢变化

注:5—羟色胺是一种可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兴奋性神经递质

(1)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血浆中的糖皮质激素浓度明显增高,据图可知,高浓度糖

皮质激素会促使的数量增多,请据此解释抑郁症患者出现长时间情绪低落这

一■症状的原因:O

(2)科研小组采用慢性应激法来造成大鼠HPA轴功能紊乱模型(即抑郁症模型),

探索柴胡疏肝散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理。

实验过程:将45只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甲、乙组给予

连续21天的慢性应激刺激进行造模。每日先进行应激刺激,然后灌胃,甲组灌服柴胡

疏肝散药剂,乙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21天后检测相关指标。实验结果见表1:

表1各组大鼠下丘脑CRH表达量、血浆ACTH含量、血清CORT含量

组别nCRH(OD•即2)ACTH(ng/ml)CORT(ng/ml)

甲组1534.2929.1910.20

乙组1545.8544.3013.95

丙组1523.9322.348.64

注: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ORT—糖皮质

激素

实验分析与讨论:

①本实验中,丙组作为组,应进行的处理是。

②与乙组对比,甲组的实验数据说明,柴胡疏肝散治疗抑郁症的机理可能是通过

,从而发挥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

③为评价柴胡疏肝散的治疗效果,除检测以上指标以外,还应观察比较的指标有

五、填空题

25.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控制住了国内疫情的发

展。2019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遗传物质是RNA,患者初期症状为发热、乏

力和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

(1)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鼻腔中的黏膜和毛发属于保卫人体的

.防线。现已查明新型冠状病毒侵染人体肺部血管壁内皮细胞,而不侵染其

他细胞,原因是O

(2)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内寄生在宿主细胞中,能识别被寄生的宿主细

胞,并与之密切接触,而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会被

.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凝集,使之失去侵染能力,最后被吞

噬消化。清除新型冠状肺炎病毒需要依赖于机体的免疫过程。

(3)目前接种新冠疫苗仍是预防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的有效手段。“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是指采用与基础免疫不同技术的疫苗进行接种,如前两针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第

三针可以选择重组蛋白疫苗或腺病毒载体疫苗。从免疫角度分析,采用“序贯加强免疫

接种”目的是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组织液中水的含量最高,A错误;

B、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B错误;

C、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C正确;

D、水疱的形成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D错误。

故选C。

2.答案:C

解析:A、由图可以直接看出,尼古丁与其受体结合后,受体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形成通道,Na+进入通道,A正确;

B、戒烟前,尼古丁刺激POMC神经元,与其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使POMC神经

元兴奋,然后将兴奋传递给饱腹感神经元,使人的食欲下降;尼古丁刺激下丘脑神经元,

将兴奋传递给交感神经,进而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加,脂肪细胞内脂肪分解加快,

产热增加,B正确;

C、戒烟后,尼古丁摄入减少,POMC神经元的兴奋性程度降低,通过饱腹感神经元对

食欲下降的调节作用降低,会使机体增加有机物的摄入;同时,缺少了尼古丁的刺激,

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肾上腺素的释放减少,脂肪细胞产热不增加,消耗不增加,故

体重会增加,C错误;

D、烟雾中的尼古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内环境,经过体液运输到全身,然后在靶细胞

处发挥作用,D正确。故选C。

3.答案:A

解析:A、分析题图可知,ALS患者的突触间隙谷氨酸过多,持续作用引起Na+过度内

流,突触后神经细胞渗透压升高,最终水肿破裂,从而导致运动神经细胞受损,A正

确;

B、ALS是运动神经细胞受损导致的,其反射弧的各项神经中枢(包括大脑皮层)都

正常,因此对患者注射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时,病人有感觉但是由于运动神经细胞受

损,故没有反应,B错误;

C、释放的谷氨酸在突触间隙通过扩散到达突触后膜,C错误;

D、NMDA受体拮抗剂可以阻断谷氨酸与NMDA受体结合,从而阻止Na+过度内流,

有助于治疗该病,D错误。

故选Ao

4.答案:A

解析:A、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

式传递下去,图中已兴奋部位和邻近的未兴奋部位存在电位差,使①和②处出现局部

电流,A正确;

B、图中兴奋部位的细胞膜对Na+有通透性,对其他分子和离子也有通透性,B错误;

C、图中未兴奋部位膜外Na+浓度比膜内高,K+浓度比膜内低,C错误;

D、图中神经元是离体的,离体神经元上兴奋双向传递,故图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

是:细胞体一③一④一轴突末梢或者细胞体一③-④一轴突末梢,D错误。

故选Ao

5.答案:B

解析:A、据图可知,电突触的传递依靠电信号,而化学突触的传递借助于神经递

质,因此电突触的信号传递速度比化学突触的信号传递速度快,A正确;

B、观察题图可知,电突触的突触前膜没有突触小泡,B错误;

C、突触后膜上有Na+通道,结合题图可知,电突触的突触前膜上也有Na+通道,C正

确;

D、观察题图,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后可通过电突触传递引发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说

明兴奋经电突触是双向传递的,D正确。

故选B。

6.答案:C

解析:I型糖尿病是由胰岛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素减少所致;n型糖尿病患者可能胰

岛素水平正常,但是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出现问题不能与胰岛素结合,从而导致血

糖水平居高不下。

7.答案:B

解析:A、PTH是一种多肽类激素,激素分泌后是通过体液进行运输的,A正确;

B、题干信息显示血钙、血磷浓度的变化都是甲状旁腺细胞分泌PTH的信号,B错

误;

C、若探究PTH对血钙浓度的影响,为了排除甲状旁腺的影响,则可选择摘除甲状旁

腺的动物为实验组,C正确;

D、人体内血钙浓度能够维持相对稳定,存在负反馈调节,D正确。

故选B。

8.答案:D

解析:A、据图无法得知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因此反射中枢可能是大脑皮层,A错

误;

B、据图可知,胃液分泌过程受神经调节和神经一体液调节的共同调控,因此促进胃

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可以是胃泌素,也可以是神经递质,B错误;

C、胃泌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胃腺细胞,该过程没有神经系统的参与,属于体液调

节,C错误;

D、由图可知,头期胃液分泌的调控过程受神经调节和神经一体液调节的共同调控,

传出神经作用于胃窦G细胞,促进其分泌胃泌素,胃泌素作用于胃腺细胞,从而调控

胃液的分泌,说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作用,D正确。

故选D。

9.答案:A

解析:A、脾、淋巴结和扁桃体作为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和作战的场所,A

错误;

B、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属于抗原呈递细胞,都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

B正确;

C、免疫活性物质中的溶菌酶可由唾液腺、泪腺等非免疫细胞产生,C正确;

D、免疫器官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相互联系,包括骨髓、

胸腺、脾、淋巴结和扁桃体等,D正确。

故选A。

10.答案:B

解析:A、物质甲是细胞因子,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可以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

A正确;B、物质乙是抗体,只能由③浆细胞分泌,B错误;C、细胞④和细胞⑤都

是记忆细胞,在抗原消失后均会存活一段时间,C正确;D、登革热病毒会引发机体

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D正确。

故选:Bo

11.答案:C

解析:A、物质a是抗体,抗体的合成和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及线粒体

有关,与溶酶体无关,A错误;

B、细胞1为抗原呈递细胞,细胞2是辅助性T细胞,细胞3是B细胞,细胞4为浆

细胞,细胞5是记忆B细胞,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细胞1、2、3、5,浆细胞不能识别

抗原,B错误;

C、图中①②③过程都涉及细胞识别,与细胞膜上的受体有关,而受体的本质为蛋白

质,C正确;

D、细胞5是记忆B细胞,物质a为抗体,当同种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B细胞可快

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D错误。

故选C。

12.答案:C

解析:燕麦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发现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是豚芽鞘的尖端;感受光刺

激的部位是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故选:C。

13.答案:C

解析:A、光能够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又能对植物基因组的表达起调控作用,A正

确;B、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

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

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所以光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

程,B正确;C、温带地区树木的年轮是季节周期性变化引起的,主要受温度影响,

春夏季温度较高,细胞分裂快,细胞体积大,在树干上形成颜色较浅的带,C错误;

D、“淀粉一平衡石假说”主要是指植物依靠富含“淀粉体”的平衡细胞感受重力的

刺激。

当重力方向发生改变时,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就会沿着重力方向沉降,引起植

物体内一系列信号分子的改变,如通过生长素的运输导致生长素沿着重力刺激的方向

不对称分布,低浓度生长素促进远地侧根尖生长,从而造成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D正确。

故选:Co

14.答案:C

解析:A、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A为出生率,C为

死亡率,种群密度是种群数量的最基本特征,当某种群达到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

率,A正确;

B、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重要依据,B正确;

C、D为性别比例,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C错误;

D、对于活动能力比较强、个体比较大的动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可采用标志重捕

法,D正确。

故选C。

15.答案:D

解析:图①所示a点后K值降低,种群数量减少,原因可能为过度放牧,A正确;图

②所示b点后K值增大,酵母菌种群数量增加,可能是食物的来源增加,B正确;图

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可能是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种群数量急剧减小,说明生态

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C正确;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数量迅速恢复

原有状态,若海洋捕捞,应该在种群数量超过K/2以后再捕捞,而非在K/2时捕捞,

捕捞完后使维持种群数量在K/2左右,有利于持续发展,D错误。

16.答案:ABD

解析:甲图中,若在c点切断,刺激b点后产生的兴奋能够传到a点,但不会传到肌肉,因此a点会兴奋,

但肌肉不会收缩,A错误;若乙图表示人体内各体液间关系,则A是组织液,可与组织细胞直接进行物

质交换,B是淋巴可与淋巴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C是血浆,可与血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D是细胞

内液,B错误;单侧光使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导致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所以丙图中,对向光

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C正确;有

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中完成的,必须在有氧存在时才能进行,当氧气浓度为零时,线粒

体内没有ATP产生,所以丁图不能表示人体骨骼肌细胞线粒体内ATP产生量随氧气浓度的变化情

况,D错误。

17.答案:BCD

解析:A、神经元兴奋时膜电位外负内正,故兴奋时膜内电位比膜外高35mV,A错

误;

B、由表中数据可知,河豚毒素能够起到抑制兴奋传递的作用,其作用机理是抑制Na+

的内流,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B正确;

C、神经元经河豚毒素后,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减小是由于抑制Na+的内流,阻止兴奋

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引起的,由第IV组可知,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能达到-70mV(由K+

外流引起),说明该毒素不改变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C正确;

D、河豚毒素能够抑制兴奋的传递,所以医学上可以考虑利用河豚毒素开发麻醉剂、

镇痛剂或降压药,D正确。

故选BCDo

18.答案:AC

解析:A、甲曲线显示的血糖浓度居高不下,对应的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可能

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浓度无法降低;或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含量正常,但

出现胰岛素抵抗或对胰岛素不敏感,血糖也无法降低,A错误;

B、阿狄森病患者的肾上腺皮质萎缩,导致糖皮质激素等分泌不足。丙曲线的血糖浓

度低于正常值范围,对应的是阿狄森病患者,进而推知糖皮质激素可能有升高血糖的

作用,B正确;

C、乙曲线的血糖浓度大部分时间在正常值范围内波动,对应的是正常人,此人血糖

的波动范围在lh左右高于正常值范围,C错误;

D、胰岛素与靶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从而发

挥调节作用,D正确。

故选ACo

19.答案:AC

解析:A、物质a能刺激机体产生抗a抗体,只有体液免疫过程能产生抗体,说明物质

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图中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属于免疫过强

引起的,A正确;

B、过敏反应和重症肌无力都属于免疫过强引起的疾病,前者是在机体二次接触抗原

时才会有的病症,后者不是,B错误;

C、乙酰胆碱不能发挥作用,导致重症肌无力,说明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可

以引起肌肉收缩,C正确;

D、物质a属于抗原,在此过程产生抗体的浆细胞可以来自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

胞,D错误。

故选ACo

20.答案:ABC

解析:A、根据曲线图一分析可知,随着PAC浓度的增加,三种水稻地上部分生长长

度都减少,说明三种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长均随PAC浓度增加而受到抑制,A正确;

B、根据曲线图二分析可知,浓度为10-5mol/L的PAC对三种水稻主根生长都比初始值

高,说明对主根生长起促进作用,只是促进作用较弱而已,B正确;

C、根据曲线图一分析可知,光敏色素A的突变体和野生型的水稻种子地上部分生长

长度减少的变化一致,说明色素A对地上部分的生长几乎无影响,C正确;

D、根据曲线图二分析可知,光敏色素B的突变体的水稻种子比其他两组主根生长长

度较大,说明没有光敏色素B,主根生长更快,也就是光敏色素B对主根生长起抑制

作用,D错误。

故选ABCo

21.答案:(1)速度和方向;“J”;食物、空间等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缺少天敌或竞争

者等;不变

(2)福寿螺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进行水旱轮作,旱地环境可有效降低福寿螺的环

境容纳量

(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解析:(1)福寿螺属于外来物种,外来物种入侵会使当地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发生

改变。福寿螺刚入侵时,由于食物、空间等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缺少天敌或竞争者

等,福寿螺的种群增长大致呈“J”形,“J”形曲线的增长率保持不变,增长速率逐渐增

加。

(2)福寿螺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调查其种群密度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分析题

图可知,三种不同的生境中福寿螺种群密度差异明显,特别是在干旱环境中福寿螺的

种群密度最低,而在水渠和水田中种群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因为福寿螺为水生生

物,不适应干旱的环境条件造成的,另外,水田与水渠相比,水田受到人类活动如施

肥、施农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