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件)-高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课件(选择性必修3)_第1页
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件)-高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课件(选择性必修3)_第2页
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件)-高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课件(选择性必修3)_第3页
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件)-高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课件(选择性必修3)_第4页
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件)-高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课件(选择性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韩国与中国在文化方面有许多争端,“端午节”就有韩国人称是他们的节日,甚至还有人称“孔子”也是韩国的。2021年1月9日,李子柒在YouTube上发布了一段视频。这一视频中出现的泡菜也引起了中韩网友的争论。泡菜泡菜事件本质上反映的是什么的争端?根本上反映的是文化之争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就对周边地区与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贸易网络逐渐形成,各国文化也随之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1001全球贸易网的形成02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第部分壹全球贸易网的形成15世纪以前的世界贸易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突飞猛进曲折发展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1、15世纪以前的世界贸易世界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丝绸之路),世界各地仍处于相对孤立的发展状态。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1、15世纪以前的世界贸易世界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丝绸之路),世界各地仍处于相对孤立的发展状态。15世纪以前的世界贸易为什么不具有全球化的特性?①新大陆尚未被发现,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有限;原因:16世纪以前的地图地平说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1、15世纪以前的世界贸易世界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丝绸之路),世界各地仍处于相对孤立的发展状态。15世纪以前的世界贸易为什么不具有全球化的特性?①新大陆尚未被发现,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有限;③航海运输能力相对较弱;②各主要大陆的联系不够紧密;原因:美洲:洲内贸易欧亚大陆:西欧无法直接同亚洲进行贸易缺乏稳定的全球性航线;现有的航线贸易量较小,耗时较长,效率较低;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2、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5世纪后至第一次工业革命)(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和各洲之间贸易的扩展;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2、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5世纪后至第一次工业革命)(1)原因:(2)表现:①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哥伦布大交换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和各洲之间贸易的扩展;欧洲市场(咖啡、烟草、可可出现)美洲市场(欧洲产品开始销售)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2、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5世纪后至第一次工业革命)(1)原因:(2)表现:①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②贸易的扩大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和各洲之间贸易的扩展;此时的国际贸易与军事征服相结合,带有明显的掠夺性。对外贸易的主要目的是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2、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5世纪后至第一次工业革命)(1)原因:(2)表现:①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②贸易的扩大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①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②商业经营方式上,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纷纷建立;③欧洲商业格局改变,商业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法荷等新的商业强国崛起;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和各洲之间贸易的扩展;(3)影响:西欧早期殖民扩张,客观上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给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新的活动场所,欧洲出现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3、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8世纪60年代至第二次工业革命)(1)原因:①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使欧美国家需要寻求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3、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8世纪60年代至第二次工业革命)(1)原因:①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使欧美国家需要寻求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②更快速的交通工具将类型丰富的工业产品输送到世界各地;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3、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8世纪60年代至第二次工业革命)(1)原因:①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使欧美国家需要寻求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②更快速的交通工具将类型丰富的工业产品输送到世界各地;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3、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8世纪60年代至第二次工业革命)(2)表现:①新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形成;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②类型丰富的工业产品,通过更快速的交通工具输送到世界各地;③世界贸易额增长速度加快;从187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贸易额增长近2.6倍。

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此外,这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均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至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就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4、曲折发展(两次世界大战至冷战结束)(1)阻碍因素:国际贸易的年增长率%政治:①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二战后的城市废墟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4、曲折发展(两次世界大战至冷战结束)(1)阻碍因素:国际贸易的年增长率%政治:①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②冷战: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贸易受到影响;美苏意识形态的对立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4、曲折发展(两次世界大战至冷战结束)(1)阻碍因素:国际贸易的年增长率%政治:①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②冷战: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贸易受到影响;时段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1913--19291.71929--1938-1.51938--19480经济: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4、曲折发展(两次世界大战至冷战结束)(1)阻碍因素:国际贸易的年增长率%政治:①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②冷战: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贸易受到影响;经济: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2)促进因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1947年签署《关贸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的国家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4、曲折发展(两次世界大战至冷战结束)(1)阻碍因素:国际贸易的年增长率%政治:①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②冷战: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贸易受到影响;经济: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2)促进因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受到冲击,世界贸易在曲折中发展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5、突飞猛进(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以来)(1)原因:贸易增长额(亿元)新兴产业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5、突飞猛进(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以来)(1)原因:①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深圳经济特区苏联解体②冷战的结束;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5、突飞猛进(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以来)(1)原因:①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②冷战的结束;③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5、突飞猛进(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以来)(1)原因:①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②冷战的结束;③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④第三次科技革命、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跨国公司的崛起、经济全球化等因素也在促进世界贸易发展;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5、突飞猛进(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以来)(2)表现:①世界贸易的发展;从1950年到2000年,全世界的贸易出口总值增长约100倍。②生产国际分工的发展;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一些产品往往由众多国家的公司合作完成。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世界市场开始形成(雏形)重大事件全球贸易15世纪16世纪17世纪18世纪19世纪20世纪

20世纪90年代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扩张初步形成基本形成最终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两次世界大战与冷战初步形成最终形成曲折发展突飞猛进【思考点】推动全球贸易网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世界联系的加强,各洲贸易的扩大;生产力的发展;第部分贰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原因茶文化表现钟表服饰商品流动文化交流推动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商品的流动如何推动文化交流的国际化?买方平台:国际贸易、商品流动卖方方式:双方的接触、洽谈、协商、协议呈现各自的知识、信念、道德、艺术、习俗等

15世纪后,西欧诸国先后开辟出新航路,在给欧洲带来财富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各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穿行在新航路上的商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而且作为不同文化的载体,搭起了沟通地区间思想文化交流的桥梁。——摘编自杨共乐主编《历史长河中的人类社会》1、原因: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2、表现:(1)茶文化:中国饮茶风俗的国际化;①茶文化地位:

唐代饮茶之风遍及大江南北。陆羽的《茶经》提出饮茶“宜精行俭德之人”,标志着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唐代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内省和超然物外、安详、平和的审美境界追求。——萧风声《试论中国国民性与中国茶文化精神》饮茶风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中国的茶文化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中国的茶文化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景颇族、白族、哈尼族烤茶中国的茶文化藏族酥油茶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中国的茶文化蒙古奶茶侗族、苗族打油茶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2、表现:(1)茶文化:中国饮茶风俗的国际化;②茶文化传播:16世纪以前:中国茶主要在中国周边传播;江户时代茶会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2、表现:(1)茶文化:中国饮茶风俗的国际化;②茶文化传播:16世纪以前:中国茶主要在中国周边传播;16世纪以后: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

俄国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2、表现:(1)茶文化:中国饮茶风俗的国际化;③茶文化创新:各国根据自身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日本茶道

日本茶文化源自中国,经与日本本土文化的融合,形成了别具风格的茶道文化。

日本茶道讲究“和、敬、清、寂”。

人们通过茶室中的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沟通,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芥蒂,以达到和、敬的目的。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2、表现:(1)茶文化:中国饮茶风俗的国际化;③茶文化创新:各国根据自身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喝茶的家庭》下午茶甜点

17世纪中期,英国人喝茶仿效中国人的做法,冲的很淡,人们饮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有所谓的药效。富于特色的英式下午茶产生于18世纪50年代。“那些贵妇们轮流提供午后茶和咖啡。”

就全世界范围而言,午后茶成为一种隆重而固定的礼仪,应该归功于英国贝德福特公爵夫人安妮(1788—1861)。当时人们食用丰盛的早餐,和没有仆人照料的简单午餐,直到晚上八点才开始食用正式的晚餐,晚餐后在会客室饮茶,按照他们的饮茶习惯增加了牛奶和糖。19世纪中期,饮茶的习惯普及起来,普通人也开始在午后饮茶。——摘编自施茜《从中国功夫茶到英式下午茶》据材料概括17世纪以来英国人的饮茶习惯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变化:①由药用到日常饮用;②由上流社会向下层普及;③由仿效中国到形成英国独特的饮茶习惯(下午茶);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2、表现:(2)服饰文化:各国服饰的变化体现了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①欧洲:法国舞会身穿中式服装的路易十四17世纪末,法国传教士穿中国服装参加舞会;中国服装融入法国18世纪的服装设计之中;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2、表现:(2)服饰文化:各国服饰的变化体现了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①欧洲:17世纪末,法国传教士穿中国服装参加舞会;中国服装融入法国18世纪的服装设计之中;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设计的中国大袍式系列女装,采用了东方女装宽松的样式,奠定了20世纪西方女装流行的基调;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2、表现:(2)服饰文化:各国服饰的变化体现了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②日本:明治维新后,作为“文明开化”的一部分,西服在日本流行;

明治维新时期,推行“文明开化”政策,日本人穿洋衣、说洋话、行洋礼。

此后,西服在日本流行开来,一部分日本学生装也受到了西服的影响。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2、表现:(2)服饰文化:各国服饰的变化体现了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②日本:明治维新后,作为“文明开化”的一部分,西服在日本流行;《精武英雄》李连杰版剧照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2、表现:(2)服饰文化:各国服饰的变化体现了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③中国:中山装兼具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