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文昌市2024届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海南省文昌市2024届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海南省文昌市2024届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海南省文昌市2024届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海南省文昌市2024届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南省文昌市罗峰中学2024届物理八下期末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

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L5分,共30题,45分)

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装了相同质量的纯净水,用不同的加热器加热,

不计热量散失,得到如图所示的水温与时间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加热器1

A.温度计内测温液体的液面升高了,它的质量也增加了

B.加热相同的时间,两杯水吸收的热量相同

C.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杯的水升温比乙杯多

D.甲杯的水加热2min与乙杯的水加热3min吸收的热量相同

2.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

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求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

变化关系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取10N/kg)

A.物体的体积是500cm3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

C.物体的密度是1.15xl03kg/m3D.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

9N

3.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凝华

C.凝固和液化

D.汽化和升华

4.如图所示是测量大气压的托里拆利实验: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

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时,管里的水银面下降一些

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760m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将管子倾斜,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会小于760mm

B.若将玻璃管缓慢上提,且下端始终不露出液面,则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会大于760mm

C.若往水银槽内加入水银,则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仍为760mm

D.若在玻璃管的上方扎一个孔,则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仍为760mm

5.如图所示,用一滑轮组在5s内将一重为200N的物体向上匀速提起2m,不计动滑

轮及绳自重,忽略摩擦。则

A.物体上升的速度是2.5m/sB.拉力F大小为400N

C.拉力F的功率为40WD.拉力F的功率为80W

6.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

对身边的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的实践活动,以下估测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一普通中学生的体积约为5dm3

B.中学生物理考试的试卷质量约为100g

3

C.教室里空气重约2500N(空气密度约为1.29kg/m)

D.一个普通中学生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X106pa

7.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先后两次沿同一个水平木板匀

速直线滑动相同的距离.乙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

A.两次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

B.两次木块受到的拉力一样大

C.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

D.两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一样大

8.如图所示,容器内装有水,A点水的深度是

A.8cmB.32cmC.40cmD.62cm

9.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密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

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在两杯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甲杯盐水的密度较大

B.鸡蛋在两杯中排开液体的质量相等

C.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

D.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10.人的正常体温最接近于()

A.0℃B.25℃C.37℃D.100℃

11.如图所示的四位物理学家中,其名字被用作力的单位的是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B.海洋比陆地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的缘故

C.人在高山上呼吸困难是因为高山上气压比山下气压高

D.并行的船不能靠得太近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13.如图所示,一个密封的圆台状容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现把它

倒置过来,则()

A.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减小B.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

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14.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起重G=320N的物体,整个装置静止时,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

力F=200N,则动滑轮自身重力是(绳重及摩擦不计)

A.120N

B.80N

C.60N

D.无法计算

15.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

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小球可在A、3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5点

时,细线恰好断开,假设所有力同时消失,此后,小球将

A.在3点保持静止B.沿3E方向运动

C.沿3c方向运动D.沿8。方向运动

16.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同一细沙面上,已知乙的重力为10牛、边长为0.1米,

沙面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甲的

A.压强可能大于1000帕B.压强一定小于1000帕

C.重力一定小于10牛D.重力一定大于10牛

17.一长方体木块用细线悬挂,如图所示,当下表面与液面刚刚接触时,开始往下放。

18.以下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我们八年级下期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约为10N

B.—个标准大气压大约能托起10m高的水柱

C.将一枚鸡蛋举高hn做的功约5J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

19.一艘船从东海驶入黄浦江时,船受的浮力将会()

A.浮力不变,船身下沉些B.浮力增大,船身上浮些

C.浮力减少,船身下沉些D.浮力不变,船身上浮些

2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设液体甲、乙的密度

分别为〃甲、pz.,则〃甲、〃乙的关系是

A.〃甲=〃zB.psp>/>z,

C.p^<pz.D.无法确定

21.下列应用中,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是

A.注射器的针头很尖

B.很重的坦克安装宽大的履带

C.切蛋糕的“刀”用很细的钢丝制成

D.建筑设计时,“非承重墙”使用轻质(密度较小的)材料

22.为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某中学课外学习如图所示,当试管从倾斜放置到竖直放

置的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B.不变C.变小D.无法确定

23.如图所示,运动员正在进行蹦床比赛:下列关于机械能及其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运动员下落的速度最大时,他的动能最大

B.运动员的速度为零时,他的重力势能最大

C.运动员下落到最低点时,蹦床的弹性势能最大

D.运动员弹离蹦床后,因为惯性他可以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24.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

的力()

o,Q

A.只有重力B.重力和空气阻力

C.重力和手的推力D.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

25.如图所示,小华用矿泉水瓶做实验:他用水平力轻轻推动底部时,瓶子沿桌面平稳

地移动;当用水平力轻推瓶盖时,瓶子翻了.他验证的是力的作用效果与

A.力的作用点有关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大小有关D.与以上三者都有关

26.下列实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A.举着杠铃原地不动B.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C.扛着米袋慢慢登上楼梯D.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

27.通过对实验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得出“惯性定律”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B.帕斯卡C.阿基米德D.牛顿

28.用大小不变的水平力,拉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木块在运

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绳对木块的拉力大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

D.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29.下列四个事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书包背带宽而大

切苹果的刀很锋利

广、铁轨下铺枕木

*,必”软

D.琳•挖掘机履带很宽大

30.甲、乙两个容器横截面积不同,都盛有水,水深和a、b、c、d四个点的位置如图

所示,水在a、b、c、d四处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a、”)、Pc、Pd,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pa<pcB.Pa=Pd

C.Pb>pcD.Pb=P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物块A静止在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物块A受到水平拉力尸

的作用,拉力尸随时间f变化关系(如图乙)。小婷从U0开始,每隔2s记录一次物块A

的位置(如图丙)。在第2s末时,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是N;在6s〜12s时物块A

的惯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12s〜18s时拉力厂做功的功

率是Wo

0-6s8s10s12s14s16s18s

1“j[一

024681012141618t/s10cm12cm12cm12cm

甲乙丙

32.荷叶上两滴水珠靠的极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

存在;在封闭的场所里,只要有人吸烟,场所内的其他人就会闻到烟味,从

而损害他人健康。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这个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在做o

33.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的三个容器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已知A、5、C三点液

体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甲_______PLP丙(均选填

rc含l

34.攀岩是一项挑战自然,超越自我的惊险运动。一位攀岩者体重为520N,背着质量

为8kg的背包,用时40min登上高为9m的峭壁。在此过程中攀岩者对背包做功J,

他做功的平均功率是Wo(g取10N/kg)

35.如图是小聪为拉船靠岸而设计的甲、乙两种方案,若拉船的力需要很大,则应选用

方案(选填“甲”或"乙”),因为采用这种方案可以.(不计机械的自重及

摩擦)

36.从深为5m的井中将一桶水提出井口,已知桶重10N,桶中水重90N。若此人的目

的是为了捞桶,则有用功是J,额外功是_______J,总功是________J,机械

效率为。

37.小强的质量为48kg,每只脚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lOOcm?,他双脚站立时对水

平地面的压强为Pa,他走路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和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比

会(选填“变大”、“变小”、“不变”)o

38.如图甲所示,物体A放入水中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露出水面的体积为

V2;现将一体积为匕的物体B放在物体A上,物体A刚好全部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

示。己知水的密度为〃水,则物体A的密度为,物体B与物体A的密

度之比为=

39.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在空气气流作用下输送距离远,因而

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世界卫生组织认为,PM2.5浓度小于0.01毫

克/米।是安全值,而中国的部分地区高于0.05毫克/米I接近0.08毫克/米I据

统计,每个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约1万升的空气,若PM2.5浓度上升到0.05毫克/米I

则每人每天约吸入克PM2.5;空气中PM2.5的远距离传播过程中(选填

“能”或“不能”)说明分子的运动.

40.如图所示,杠杆AC(刻度均匀,不计杠杆重)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在B点挂一

重为G的物体.为使杠杆平衡,应在杠杆上的点施加一个作用力,才能使作用

力最小,该最小作用力F=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图示为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I.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II.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o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的关系。

(2)步骤II中让钢球每次从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滚下的目的是.

(3)实验中,通过比较小车推动木块距离的远近来判断小车动能的大小,这种常用的

实验方法是。

42.小明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甲(木板表面)乙(木板哀面)丙(蝴布表面)丁(木板发面)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______运动,根据条件可

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观察四个实验,比较甲图和_______图所示实验,说明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

表面的压力有关。下列各种现象中,利用该实验结论的是o

A.汽车在结冰的路面上行驶,在车轮上缠绕铁链

B.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

C.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

(3)小明在进行乙图中实验时,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祛码,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摩擦力F

摩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F氏的关系图线如戊图所示,由图可知F摩与F医的关系可用

公式歹摩=〃歹氏表示,其中“=,与图乙相比,图丙中〃的值_______(选填“变

大”、“不变”或“变小”)。

(4)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O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夏天,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1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

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1.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

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1m才能停下.

(1)汽车刹车制动前行驶速度是多少km/h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44.如图所示,是某救援队利用滑轮组打捞水中物体的示意图。在湖底有一个体积为

0.02m3的物体,其所受重力为1000N»用滑轮组将其缓慢匀速打捞,该物体露出水面前,

在50s的时间内匀速竖直上升了5m,在这个过程中,拉力厂做的功为5500J。物体完

全露出水面后,继续匀速提升。(不计绳重,摩擦及阻力,水的密度为L0xl()3kg/m3,g

取10N/kg)求:

(1)物体露出水面前,拉力F为多大?

(2)物体露出水面前拉力歹的功率为多大?

(3)动滑轮的重力为多大?

(4)物体完全露出水面后,继续匀速上升的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D

【解题分析】

A.温度计内测温液体的液面升高,是因为温度升高,体积变大,但质量不随温度变化,

故A错误;

B.实验中,用不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内,加热器放出的热量不同,所以相同时间

内两杯水吸收的热量不同,故B错误;

C.两杯中水的质量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根据△f=&可知,两杯水升高的温

cm

度相同,故C错误;

D.根据图乙可知,甲杯的水加热2min与乙杯的水加热3min升高的温度相同,且两杯

水的质量相同,根据。可知,两杯水吸收的热量相同,故D正确。

2、C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由图乙可知,物体重为9N,完全浸没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9N-5N=4N,可

得出物体的体积为422cm3,故可知AB错;物体的质量为m=G/g=9N/12N/kg=2.9kg,

物体的密度为p=m/V=2.9kg/422cm3=1.15xl23kg/m3,故C正确;物体刚浸没时,下

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就等于此时的浮力为4N,故D错;应选C.

【考点定位】浮力的计算

3、B

【解题分析】

北方的冬天气温比较低,水结成冰,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雪是空气中的水蒸

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了固态属于凝华,故选B.

4、C

【解题分析】

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只要外界大气压不变,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就不变,改变玻璃

管的粗细、少许改变管的倾斜程度、将玻璃管轻轻上提一点、往水银槽中加些水银,这

些都不会影响到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当外界大气压发生变化时,玻璃管中内外的水

银面的高度差才能发生变化,故ABC都不会影响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即高度差仍

然等于760mm,故A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而将玻璃管的上方扎一个孔,则管内外

大气压强相等,则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为0mm,所以D选项错误

5、D

【解题分析】

V

A.由v=—得体的速度:

t

h2m„/

v=—=---=0.44m/s

t5s

故A项不符合题意;

B.图可知,绳子段数为〃=2,不计动滑轮及绳自重,忽略摩擦,则拉力:

F=-G=-x200N=100N

22

故B项不符合题意;

C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v绳=2V物=2x0.4m/s=0.8m/s

拉力F的功率:

wFs

P=—=—=Fv=100Nx0.8m/s=80W

故C项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

6、C

【解题分析】

A.水的密度为LOxKPkg/nP,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xl()3kg/m3左右,

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体积约为:

50kg

=0.05m3=50dm3,

33

P1x10kg/m

故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物理考试的试卷质量约为8g,故不符合实际;

C.空气的密度在1.29kg/n?左右,教室的长、宽、高分别在10m、6m、3m左右,教

室中空气的质量约为:

m—pV=1.29kg/m3xl0mx6mx3m=232.2kg,

空气重力:

G=mg=232.2kgx10N/kg=2322N,

2322N与C项数据比较接近,故符合实际;

D.每只鞋的底面积大约为200cm2,即0.02m2,中学生的体重大约为50kg,压力:

F=G=mg=50kgx10N/kg=500N,

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F500N4

P=1.25x10Pa,

~S0.02m2x2

故不符合实际。

7、D

【解题分析】

AB.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论其速度

大小如何,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且压力

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摩擦力大小相同,故两次实验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

等.故A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相同拉力作用下,木块两次运动的距离相同,由W=R可知,两次拉力对木块做

的功一样多.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从图象中可看出,相同时间内第一次通过的路程大于第二次,所以第一次的速度大

于第二次的速度,木块所受的拉力不变,根据公式尸=Fv可知,第一次拉力做功的功率

大.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8、D

【解题分析】

水的深度是指该点到水面的高度,由图可知,A点水的深度:

/z=70cm-8cm=62cm,

故D符合题意。

9、B

【解题分析】

A.同一只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悬浮和漂浮状态,由浮沉条件可得:pxp蛋,

P乙〉P蛋;乙杯中盐水的密度较大,故A错误;

BD.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同一只鸡蛋在两杯中受到的

浮力都等于鸡蛋的重力;FMGMHMBg,可知鸡蛋在两杯中排开液体的质量相等,故B

正确,D错误;

C.两杯中液面相平,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甲杯中盐水的密度,根据p=pgh可知,乙

杯底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两个杯子完全相同,则底面积相等,根据F=pS可知,乙杯

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故C错误.

10、C

【解题分析】

体温计是测量人体体温的工具,测量范围为35℃〜42℃,说明人的体温在该范围内,人

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11、A

【解题分析】

力学经典代表科学家牛顿,为了纪念他在物理学中的成就将力的单位定义为牛顿;瓦特

是功率的单位;帕斯卡是压强单位;欧姆是电阻的单位;故答案选A.

12、C

【解题分析】

A.船闸的工作原理是连通器,所以A正确;

B.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造成了海洋比陆地昼夜温差小,B正确;

C.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高山上气压较低,山下的气压较高,所以C是错误的;

D.流体的压强随速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并行的船不能靠得太近,否则容易发生相碰

事故,故D正确.

13、A

【解题分析】

A.正立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倒立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水

的重力,故A正确为答案.

B.由题,如图放置时的底面积为S大,倒置过来后底面积为5小,因为水的体积一定,

倒置过来后水的深度增大了,根据液体压强公式产〒g/z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

故B错误.

CD.容器放在水平面上,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水的总重力,把它倒置过来,重力

不变,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小,由尸=£可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大,

故CD错误.

【题目点拨】

本题的难点在于判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情况,不同形状的容器,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和水的重力关系是不同的,要注意分析.

14、B

【解题分析】

由图可知,行2,由题知,G物=320N,4200N,

•••不考虑绳重和摩擦,(G物+G轮),

即:200N=1(320N+G轮)'

.••动滑轮重:G轮=80N.

15、A

【解题分析】

当小球摆到5点时,在这一时刻,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细线断开,所有力同时消

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原来静止的物体失去一切外力,其将保持静止。故A正确,B、

C、D错误。

16>B

【解题分析】

(1)利用p=与求出乙对沙面的压强,然后结合图示判断甲对沙面的压强与乙对沙面

的压强的关系.

(2)首先根据图示判断甲乙对沙面的压强大小,然后根据p=§分析甲乙对沙面的压

力的大小,再结合甲乙对沙面的压力等于其自身重力判断甲的重力大小;

【题目详解】

RGTONs…

AB、乙对沙面的压强。乙=-=萨7=———=1000P。,由图可知,乙的作用效

果比甲显著,说明乙对沙面的压强大于甲对沙面的压强,所以,甲对沙面的压强一定小

于lOOOPa.故A错误,B正确.

CD、由图可知,乙的作用效果比甲显著,说明乙对沙面的压强大于甲对沙面的压强,

而乙的底面积小于甲的底面积,根据〃可知,甲对沙面的压力可能小于乙,可能

等于乙,而甲乙对沙面的压力等于其自身重力,乙的重力为10N,故CD错误;

故选B

【题目点拨】

掌握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

素.

17、C

【解题分析】

当木块从开始浸入水中到完全浸入水中即浸没的过程中,木块下放的深度越大,木块排

开液体的体积在逐渐变大,液体密度不变,因为尸浮印海V排g,所以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

而当木块浸没以后,再向水中下沉的时候,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所以木

块受到的浮力不变。由此可知木块受到的浮力先变大后不变。故c正确;ABD错误。

18、B

【解题分析】

A.八年级下期物理课本质量约300g,则其受到的重力约为:

G=/rag=O.3kgxlON/kg=3N。

故A错误。

B.一个标准大气压大约为p=lxl05pa,根据p=2液可知,能托起水的高度约为:

PlxlO5Pa

h==------------------------------------=10mo

1.0xl03kg/m3xlON/kg

故B正确。

C.一枚鸡蛋的重力约0.5N,将其举高1m做的功约为:

W=G/i=0.5Nxlm=0.5J。

故C错误。

D.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导致有用功永远小于总功,所以任何机械

的机械效率都不可能达到100%。故D错误。

19、A

【解题分析】

船在东海和黄浦江均处于漂浮状态,船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而船重力不变,

则船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又因为海水密度大于江水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V排=&可知:排开江水的体积偏大,则船身将下沉些,故A符合题意。

P液g

20、C

【解题分析】

由图可知,当甲乙两液体深度相同时,甲中的压强小于乙中的压强,由p=pgh可得:

P甲Vp乙.

21、B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由于压强的大小既与压力大小有关,又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因此应用控

制变量法减小压强的途径通常有两种:一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的大小;二是

在压力大小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解:A、注射器的针头很尖的目的是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所以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很重的坦克安装展带的目的是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

C、切蛋糕的“刀”用很细的钢丝制成的目的是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所以选项C不

符合题意.

D、建筑设计时,“非承重墙”使用轻质(密度较小的)材料的目的是减小压力,减小压

强,所以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A

【解题分析】

本题需要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pgh进行分析.判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变不变,就看h

变不变.要清楚h是指液面到试管底部的垂直距离.

【题目详解】

当试管从倾斜放置到竖直放置的过程中,液面到试管底部的深度在变大,根据尸=/陪九

即可得出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在变大.

【题目点拨】

此题考查学生对液体压强特点的掌握和理解,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解题

的关键是要清楚深度是指液面到底部的垂直距离.

23、B

【解题分析】

A.运动员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当他的速度最大时,他的动能最大,故A正

确;B.运动员的速度为零时,可能是在最高点,也可能是在最低点,因此他的重力势

能可能最大,也可能最小,故5错误;C.运动员下落到最低点时,蹦床的弹性形变程

度最大,所以蹦床的弹性势能最大,故C正确;D.运动员弹离蹦床后,因为惯性还要

保持向上运动的状态,因此他可以继续上升一段距离,故D正确。故选B.

【题目点拨】

重力势能大跟质量、高度有关.动能跟质量、速度有关.弹性势能跟物体的弹性形变程

度有关.

24、B

【解题分析】

实心球离开手之前,受到重力和手的支持力的作用,实心球离开人手后在空中飞行过

程中只受到重力作用和空气阻力.故选B.

点睛:由于地球周围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球在飞行过程中,能够确定

其一定要受到重力的作用.是否受到手的推力,要看其与手的位置关系,因为力不能离

开物体而存在.另外实心球在空气中飞行,还受到空气的阻力作用.

25、A

【解题分析】

用水平力推动底部时,瓶子沿桌面平稳地移动;当用水平力轻推瓶盖时,瓶子翻了;两

种情况下,推力的方向相同、力的大小相同,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这表明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6、C

【解题分析】

A、举着杠铃不动,人给杠铃一个向上的力,杠铃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杠铃没有做功.

故A不符合题意;

B、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人给水桶一个向上的力,水桶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

对水桶没有做功.故B不符合题意;

C、扛着米袋慢慢登上楼梯,米袋在力的作用下,移动了距离,人对米袋做功,故C符合题

意;

D、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是因为具有惯性,足球虽然移动了距离,但是没有人的作

用力,不做功.故D不符合题意.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27>D

【解题分析】

A.伽利略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A不符合

题意;

B.帕斯卡发现了液体压强的传播规律.B不符合题意;

C.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大小的计算方法一阿基米德原理.C不符合题意.

D.牛顿建立了三大力学定律和发现了万有引力.D符合题意;

28、D

【解题分析】

A.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的是平衡力作

用在一个物体上,而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彼此两个物体上.木块对桌面压力作用在桌面上,

而重力是地球对木块,不在一个物体上所以不是平衡力,也不是彼此之间的力所以不是

相互作用力.A错误.

B.绳对木块和木块对绳是相互作用力而不是平衡力,B错误.

C.木块在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即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二者大小

相等.C错误.

D.滑动摩擦力和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木开移动过程中,对桌面压力不变,而接

触面粗糙程度也不变,因此摩擦力也不变.D正确.

29>B

【解题分析】

A.书包带做的宽些,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肩膀的压强,错误;

B.刀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正确;

C.在铁轨下铺设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路基的压强,错误;

D.在挖掘机的轮子上安装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错误。

30、C

【解题分析】

由图可知:

A.a、c两点所处的深度相同,由p=0g/i可知,pa=p0故A错误;

B.a点所处的深度小于d点所处的深度,由可知,Pa〈Pd,故B错误;

C.6点所处的深度大于c点所处的深度,由p=og/z可知,pb>p”故C正确。

D.5点所处的深度大于d点所处的深度,由p=0g/i可知,pb>pd,故D错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3不变0.36

【解题分析】

第一空.由图丙可知,12s到18s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物块做匀速直线

运动,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由图乙可知,此时

户尸=6N;

由图乙可知,0〜2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

F=3N,

小于滑动摩擦力,所以此时物体应处于静止状态,所受静摩擦力等于拉力,等于3N,

在第2s末,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

第二空.在6s〜12s时,物块A的质量不变,它的惯性不变;

第三空.12s〜18s内物块A运动的路程:

s=12cmx3=36cm=0.36m,

需要的时间:

^=18s-12s=6s,

拉力尸做的功:

W=Fs=6NxO.36m=2.16J,

拉力厂做功的功率:

32、引力无规则运动

【解题分析】

第一空.分子间距离达到一定值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作用。所以荷叶上两滴水珠靠的

极近时,由于分子间相互的引力作用而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

第二空.在封闭的场所里,只要有人吸烟,场所内的其他人就会闻到烟味。这是因为一

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而导致的。

33><<

【解题分析】

A、5、C三个容器中液面高相同,由图知道,三点所处深度的关系是:

he>/?B>h\,

由于p=〃g〃,又因为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所以,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

P丙乙甲。

第一空.>

第二空.>

34、7202.25

【解题分析】

背着质量为8kg,受到的重力

G包=»ig=8kgxlON/kg=80N,

攀岩者对背包做功

W=G包/i=80Nx9m=720J;

他做功的大小为:

W=(G+G包)/z=(520N+80N)x9m=5400J,

他做功的平均功率:

p=—=---------

35、甲省力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小聪为拉船靠岸而设计的甲、乙两种方案都使用了滑轮,其中甲能省一半的

力,但多费一倍的距离;而乙费一倍的力,所以,若拉船的力需要很大,则应选用甲.

【考点定位】使用滑轮的特点

36>5045050010%

【解题分析】

口]此人的目的是为了捞桶,则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为:

Ww=G桶/i=10Nx5m=50J»

⑵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为:

W额=G水〃=90Nx5m=450J。

[3]总功为:

W&=W有+亚额=50J+450J=500Jo

[4]机械效率为:

37、2.4X104变大

【解题分析】

(1)小强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mg=4SkgxION/kg=480N,

受力面积:S=2x100cm2=200cm2=2x10-2m2,

48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f,=2.4xlO4Pa;

s2x10m

(2)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小强走路时和站立时对水平地

面的压力始终等于自身的重力,又因小强走路时受力面积为一只脚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

积,所以,由「=£可知,他走路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和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

比会变大。

(K+匕)匕

【解题分析】

⑴由甲图知道,物体A漂浮,即

GA=歹浮1=。水g%=〃Ag(Vi+Vi),

所以,

c=一水二

必-匕+匕;

⑵由乙图知道,物体B放在物体A上,物体A刚好全部浸没在水中,此时物体A、B

处于漂浮,则

GA+GB=F浮2=0水g(Vi+V2))

P水gVl+PBV3g=P水g(%+V2)

故解得:

%

所以物体B与物体A的密度之比是:

PB座1%化+%)°

39、5x10-4不能

【解题分析】

(1)每人每天吸入PM2.5的质量

m=0.05mg/m3x10000x103m3=Q.5mg=5x10%

(2)空气中PM2.5的远距离传播过程中不能说明分子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

40、AG/4

【解题分析】

根据题意知道,支点在O,在B点挂一重为G的物体,由杠杆平衡条件知道,在阻力

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由图知道,当力作用在A点,且方

向跟杠杆垂直的竖直向上时,动力臂最长,动力最小,此时L=4L2,尸2=G;由

FIXLLBXLZ知道,F=Gxl/4=G/4=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

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