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湖南省九校高三语文4月第二次模拟联考卷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024.04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真善美的“错位”
①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真),而根据康德的审美价值论,美则是情感。之所以这
么认为,是因为前者太机械了,把“真”看成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绝对的价值。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按康德的学说,价值应该有三种:真、善、美。
②康德没有解决的是,在艺术中,并不是一切情感都是美的。什么样的情感才是审美的呢?是特殊的、
不可重复的情感,又是深刻的、藏在深层的潜意识里的,甚至是以智性为底蕴的。我们的古典文论说得
更准确:一方面是陆机的《文赋》说“诗缘情”,一方面是更经典的《诗大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关键在于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用的不是生活的本来面貌,而是象征的、假定的形式。“美是真的”这一
观念是不完全的。美是艺术家情志通过假定、想象的自由,超越现实、意蕴发生变异的,但是,美和真
并不绝对矛盾,而是交叉的。这就是说,美和真二者之间的关系,用我的话来说,就是“错位”,并不是
一个半径不同的同心圆,而是圆心有距离的;真善美,是三个偏心圆的交错。只要拿文艺作品来核对一
下,不但真和美是不统一的,而且和善也是不统一的,真善美三者是“错位”的。
③审美与科学认识活动还有一个区别,就是它的非功利性,这一点是康德说的。善,最初级的意思就是
有用或者实用。实用的目的是固定的,而情感是自由的,所以实用是压抑情感的,如果拘于实用,就没
有情感了。在这一点上,许多理论家都搞得很乱,就是鲁迅有时也有些混乱,他在《门外文谈》中说过
这样一段话:我想,人类是在米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代们的
祖先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
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忧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
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
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
④鲁迅说的很生动,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混淆了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所以德国的菜辛在他的《汉堡
剧评》中,开宗明义就宣称;艺术乃是“通真的幻觉”。在这一点上,中国古典诗话比他早差不多一个
世纪就觉悟到了,黄生在《一木堂诗座》卷一中提出诗乃“以无为有,以虚为实,以假为真”,这里的“无”
和“有”、“虚”和“实”、“假”和“真”的对立统一和转化,可比菜辛彻底多了,“虚”者、“无”
者、“假”者,都是“幻觉”,但是并不一定要“逼真”。
⑤审美是诗意的,但是,不仅仅是诗意的美的陶冶,而且包含着对恶的审视。艺术上往往有这样的现象,
就是写恶事、恶人,也以一种艺术的眼光去审视,这种恶事、恶人,就和丑发生了错位,其至变得可爱
起来,
⑥《三国演义》中写到曹操先误杀了吕伯奢一家八口,后来明知吕伯奢是好心款待他,又把他杀了。明
知错了,一错再错,不仅不忏悔,不难为情,还要宣言“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为自己坚
决而果断地不道德而“动心”,而自我欣赏,为自己的不要脸而感到了不起。《三国演义》不但让读者看
到这样的丑恶,而且有一个潜在的眼睛,在引导着读者阅读这样的心理奇观,在字里行间,不动声色地
让曹操的行为逻辑与读者的良知背道而驰,这在文艺心理学上叫做“情感逆行”,就是一味和读者的情感
作对,让读者的良知受到打击,感到诧异,感到愤怒、痛苦。这就转化为艺术的享受。洞察人性黑暗,
是一种痛快。艺术表现了这种心理过程,揭示了人性黑暗。因而,我们的感受才结合着痛感和快感,亚
里士多德的《诗学》叫做“净化”,我看,把它理解成“洗礼”也可以吧,
⑦这里的奥秘就是情感的全面(如正面、反面)熏陶。情感的丰富和复杂的多方面、多维度的发现,就
1
是美的发现。一个普通的有道德善恶观念的人和一个有强烈审美倾向的艺术家的价值的“错位”就从这
里开始。
(选自孙绍振《审美阅读十五讲》,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康德的审美价值论主张美是情感,但是并没有明确什么样的情感才是美的。
B.在文学审美中,真善美三者并不是统一的,也不是绝对分裂的,而有部分的重合。
C.莱辛认为艺术是“逼真幻觉”,在这一点上,中国古典诗话觉悟得更早,更透彻。
D.文学审美也包含对恶的审视,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恶人也有其可爱的一面。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文学作品过于强调实用,就会压抑情感,减弱审美价值。
B.艺术的美一定是虚构的,是通过虚构来反映真实,以虚为实。
C.作者引述《门外文谈》的话,证明许多理论家混淆了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D.“情感逆行”是与读者的情感、良知作对,从而达到“洗礼”的审美目的。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的观点的一项是()
A.虎鼓避兮露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B.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依据文章内容,以下生活中的场景不是以审美的眼光看待的一项是()
A.初春看桃花烂漫,仲夏在凉夜听雨,素秋闻丹桂飘香,寒冬踏碎琼乱玉。
B.一粥一饭,一针一线,在琐碎的生活中,感受到抚慰人心的温暖。
C.看着母亲脸上堆积的皱纹,满头的白发,内心百感交集,即心疼又愧疚,
D.女儿在练习朗诵时,虽然总是读不准节奏,我却看到了一种稚嫩之美。
5.依据文本的“错位”理论,联系下面《阿Q正传》中的情节,评析阿Q这一人物形象的文学审美价值。
他迎上去,大声的吐一口唾沫:“咳,呸!”
小尼姑全不睬,低了头只是走。阿Q走近伊身旁,突然伸出手去摩着伊新剃的头皮,呆笑着,说:
“秃儿!快回去,和尚等着你……”
“你怎么动手动脚……”尼姑满脸通红的说,一面赶快走。
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看见自己的勋业得了赏识,便愈加兴高采烈起来:“和尚动得,我动不得?”
他扭住伊的面颊。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更得意,而且为满足那些赏鉴家起见,再用力的一拧,才放
手。
【答案】1.D2.B
3.C4.C
5.(1)文学欣赏中,真善美经常错位。作家借助虚构形象对人性阴暗的表现恰恰有艺术审美价值。奥
秘就是情感的全面(如正面、反面)熏陶,多维度的发现,即美的发现。
(2)鲁迅借阿Q这一虚构形象揭示了人性“恶”的一面。如材料所示:阿Q调戏、欺辱小尼姑,在众人
面前表现自己,表现出他欺软怕硬、虚荣愚昧的特点。
(3)读者在作者引导下洞察人性黑暗,进而反思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净化或洗礼灵魂,获得审美的愉悦,
这就是审美阅读中真善美的错位。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因果关系错误。“审美也包括对恶的审视”,是因为要以一种艺术的眼光去审视恶事、恶人,可以引
导读者认识人性的黑暗,产生痛感和快感,从而带来一种艺术的受。而不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恶人也
2
有其可爱的一面”。
故选Do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B.”艺术的美一定是虚构的"错误。第二段"'美是真的'这一观念是不完全的。美是艺术家情志通过
假定、想象的自由,超越现实、意蕴发生变异的,但是,美和真并不绝对矛盾,而是交叉的”,可见艺
术的美应是美和真交叉,并非一定是虚构的。
故选Bo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第四段的中心观点是艺术是“逼真的幻觉”是“以无为有,以虚为实,以假为真”,强调艺术作品运
用虚构、虚写的方式,而达到理想的审美效果。
A.是写仙境,为虚构、虚写;
B.是写梦境,为虚构、虚写;
C.是写现实。
D.是写回忆,都是虚写,
故选Co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依据文本,审美在艺术作品中,既包括对“美的审视,也包括对“丑”的审视。将审美的眼光用在生活
当中,既包括从平常生活当中去发现美,也包括从生活的完美或是缺陷中去发现美。
A.是在自然中发现美。
B.是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
C.是以普通的眼光观察生活,不能体现审美的视角。
D.是在生活的不完美处发现美。
故选Co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从文中找出“错位”理论。结合“就是一味和读者的情感作对,让读者的良知受到打击,
感到诧异,感到愤怒、痛苦。这就转化为艺术的享受。洞察人性黑暗,是一种痛快。艺术表现了这种心
理过程,揭示了人性黑暗。因而,我们的感受才结合着痛感和快感”分析可知,作家借助虚构形象对人
性阴暗的表现恰恰有艺术审美价值。结合“这里的奥秘就是情感的全面(如正面、反面)熏陶。情感的
丰富和复杂的多方面、多维度的发现,就是美的发现。一个普通的有道德善恶观念的人和一个有强烈审
美倾向的艺术家的价值的‘错位’就从这里开始”分析可知,文学欣赏中,真善美经常错位,这里的奥
秘就是情感的全面(如正面、反面)熏陶。情感的丰富和复杂的多方面、多维度的发现,就是美的发现。
引文中“他迎上去,大声的吐一口唾沫”“阿Q走近伊身旁,突然伸出手去摩着伊新剃的头皮”给尼姑
叫“秃儿”,"阿Q看见自己的勋业得了赏识,便愈加兴高采烈起来”这些内容,表现出他欺软怕硬、
虚荣愚昧的特点。鲁迅借阿Q这一虚构形象揭示了人性“恶”的一面。
我们在读阿Q的丑恶行为时,对该人物产生厌恶、批判等情感,懂得什么是尊重,什么是高尚等,从而
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即读者在作者引导下洞察人性黑暗,进而反思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净化或洗礼
灵魂,获得审美的愉悦,这就是审美阅读中真善美的错位。
(二)现代文阅读H(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哀伤
3
[俄]契诃夫
旋匠①格里戈里•彼得罗夫,这个当年在加尔钦乡里早已出名的出色手艺人,同时又是早已出名的最没
出息的农民,此刻正赶着一辆雪橇把他生病的老伴送到地方自治局医院去。
这段路有三十来俄里,道路糟透了,连官府的邮差都很难对付,而旋匠格里戈里则又是个大懒汉。迎面
刮着刺骨的寒风。空中,不管你朝哪方看,到处都是密密层层飞旋着的大雪。雪大到叫你分不清是从天
上掉下来的,还是从地上刮起来的。除了茫茫大雪,看不到田野、电线杆和树林。每当强劲的寒风袭来,
弄得格里戈里都看不见眼前的车辆。那匹瘦弱的老马一步一步吃劲地拖拉着雪橇。它的全部精力全耗在
从深雪里拔出腿来,并扯动着头部。
旋匠抽他的瘦马,哀伤向旋匠突然袭来,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弄得他现在怎么也不能清醒过来,平静下
来,认真想一想。在此之前,他一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就像处在醉后那种昏昏沉沉的状态,既不知
道哀伤,也不知道欢乐,可是现在却突然感到心情沉重,十分痛苦。无忧无虑的的懒汉和酒鬼不知不觉
中变成了另一个人,居然忙碌起来,心事重重,急着赶路,甚至跟暴风雪对着干了。
“你呀,玛特廖娜,别哭了……”他小声嘟哝,“你忍着一点儿。上帝保佑,我们会赶到医院的。你的
那个病……巴维尔•伊凡内奇会给你药水喝,或者吩咐人给你放血,或者他老人家高兴,用酒精给你擦
身……可是巴维尔•伊凡内奇会把眉头一皱,嚷道:'我早就知道你!大概你一路上进过五家酒馆吧!'
我就对他说:'您老人家!难道我是坏蛋,还是异教徒?我的老太婆正在把灵魂交给上帝,快死了,我
还有心从这个酒馆到那个酒馆!您这是什么话呀,求主恩典吧!什么酒馆不酒馆,滚它的!’于是巴维尔•伊
凡内奇吩咐人把你抬进医院里去,我呢,在他的面前跪下来……”
“你呀,玛特廖娜,那个……”他又小声嘟哝,“要是巴维尔•伊凡内奇问起我打不打你,你就说:‘从
来没打过!‘往后我再也不打你了。我凭十字架向上帝起誓!再说,难道我是生性狠毒才打你的?随手就
打了,没有道理。我心疼你哩。换了别人就不会这么伤心,可我现在急着送你去看病……我尽力了。瞧
这风雪,好大呀!上帝啊,你发怒吧!只求你保佑我们别迷路。玛特廖娜,你怎么老不答应?我问你呢,
腰还痛吗?”
他感到奇怪,老太婆脸上的雪怎么老也不化。奇怪,那张脸不知怎么显得特别瘦削,灰白里透着蜡黄,
面容严厉而刻板。
旋匠放下缰绳,犹豫起来。他不敢回头看一眼老太婆:他害怕!问她什么,她不答应,同样叫人害怕。最
后,为了探个明白,他没有回头,只是去摸她的手。手冰冷,拉起后像鞭子一样落下去。
“这么说她死了。麻烦事!”
这下旋匠哭了。他不只可怜老太婆,更感到懊丧。他想:这世上的事变得真快!他的哀伤刚开了个头,怎
么立即有了结尾。他还没来得及跟老太婆好好过日子,对她表表心意,疼爱她,怎么她已经死了。他跟
她共同生活了四十年,但这四十年像在雾里一般过去了。酗酒,打架,受穷,没过上一天好日子。而且,
像故意气他似的,正当他感悟到要疼爱老太婆,离了她就没法生活,他实在对不起她的时候,老太婆却
死了。
“是啊,她还常常去讨饭!”他回想往事,“是我打发她去向人家讨面包皮的,麻烦事!她,蠢婆娘,再
活上十年就好了,要不然,恐怕她以为我当真是那种人。圣母娘娘,我这是往什么鬼地方赶呀?现在不
用去看病了,现在该下葬了。往回走!”
旋匠掉转马头,使劲抽他的马。道路变得越来越难走了。现在,连车辗都看不见了。雪橇有时撞到小机
树上,黑糊糊的东西擦伤他的手,在眼前闪过。视野之内又变得白茫茫一片,风雪飞旋。
“再从头活一次就好了……”旋匠想道。
密密层层的大雪渐渐变得灰暗了。黄昏已经来临。“我这是往哪儿赶呀?”旋匠突然惊醒过来,“该把
她埋了,我却去医院,……像变傻了!”
旋匠又掉转雪橇,又抽起马来。老马鼓足全身的劲,喷着鼻子,开始小跑起来。旋匠接二连三地抽它的
背……身后响起撞击声,他虽然没有回头,也知道那是死去的老太婆的头在撞着雪橇。天色变得越来越
黑,风变得越来越冷,越来越刺骨
4
“再从头活一次就好了……”旋匠想道,“我要添置一套新工具,接受定货……把钱都交给老太婆……
是的!”
后来他无意中把缰绳弄丢了。他寻找起来,想把缰绳捡起来,却怎么也不行。他的手活动不了了……
“算了……”他心想,“反正马认路,它会拉回家的。这会儿真想睡一觉……趁下葬以前,安魂祭以前,
最好歇一歇。”
旋匠闭上眼睛,开始打盹。不久他听到马站住不走了。他睁眼一看,自己面前有一堆黑糊糊的东西,像
是小木屋,又像大草垛……
他真想从雪橇上爬下来,弄清楚是这么回事,可是全身懒得宁愿冻死,也不想动弹了……于是他安静地
睡着了。
他醒过来时,发现已经躺在一间四壁油漆过的大房间里。窗外射进明亮的阳光。旋匠看到床前有许多人,
第一件事他就想表明自己是个稳重而懂事的人。
“请来参加老太婆的安魂祭,乡亲们!”他说,“还要告诉东家一声……”"唉,算了,算了!你躺着吧!”
有人打断他。
“天哪,是巴维尔•伊凡内奇!”旋匠看到身边的医生吃惊地说,“老爷哪!恩人哪!”他想跳下床,扑
通一声给医生跪下,但感到手脚都不听他的使唤,“老爷!我的腿在哪儿?胳膊呢?”
“你跟胳膊和腿告别吧……都冻坏了!唉,唉,你哭什么呀,你已经活了一辈子,谢天谢地吧!恐怕活了
六十年了吧一一你也活够了!”
“伤心呀,老爷,我伤心呀!请您宽宏大量原谅我!要再活上那么五六年就好了……”
“为什么?”
“马是借来的,得还人家……要给老太婆下葬……这世上的事怎么变得那么快!老爷!巴维尔•伊凡内奇!
卡累利阿榨木烟盒还没有做得,槌球还没有做得……”
医生一挥手,从病房里走了出去。这个旋匠一一算是完了。
一八八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注】①旋匠:对手工艺人的称呼。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作者便几笔勾勒出了主人公形象,既“出色”又“最没出息”,是一个令人赞赏又令人鄙夷
小人物形象。
B.“哀伤向旋匠突然袭来”,是因为旋匠意识到依恋的妻子可能会死去,自此之后,他无忧无虑的生活
将随之消逝。
C.“再从头活一次就好了……”,旋匠反复想着,这表现了他对妻子没能过上好日子的深深歉疚和想重
振精神、重走人生的愿望。
D.小说结尾部分,从旋匠的恳切的哀求来看,他想做一个有责任心、讲信誉且对美好生活有向往追求之
人。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细节描写客观、冷峻,如写旋匠老婆的死,“脸上的雪怎么老也不化”“手冰冷,拉起后像鞭子
一样落下去”,读来十分辛酸、悲凉。
B.“风变得越来越冷,越来越刺骨……”的环境描写,为后面旋匠想检缰绳但“手活动不了”“开始打
盹”等情节理下伏笔。
C.作者将老旋匠和他老婆婚后40年的生活状态集中在一天的时间和一个场景来揭示,以一件不幸之事
唤醒一个人灵魂,叙事凝练,意味深长。
D.大房间中医生巴维尔•伊凡内奇的言行既深化了“衰伤”意蕴,又暗示了旋匠这类小人物悲剧产生的
社会根源。
8.作品在叙述旋匠的故事上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
9.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写作比较关注下层人物的生活,语言诙谐,故事辛酸,可称作“含泪的微笑”。请
5
结合文本分析这一特点。
【答案】6.B7.D
8.①小说以旋匠的视角(第三人称或全知视角)叙事,使事件显示全面清晰,真实地展现人物的心理。
②大量的内心独白展现旋匠”懊丧伤感、自责悔过”等心理,塑造旋匠人物形象。
③运用联想和想象(回忆与现实的交织),如想象与医生的对话,回顾与老太婆共同的漫长生活,勾联回
忆与现实,丰富小说内容和人物形象。
④用对话方式推动情节发展,引发读者的思考。
⑤贯穿全文的风雪情景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心理,暗示人物命运。
9.本文中老旋匠悲苦命运,巨大的哀伤是以较为诙谐的笔调写出来的。
①“含泪”指小说的悲剧内涵。本文通过旋匠格里戈里•彼得罗夫的人生境遇,展现了小人物人生无尽
的“哀伤”;社会专制下的底层人生活的受穷、酗酒、打骂展示人世间的荒凉和辛酸,旋匠心灵刚觉醒
而生命却又面临结束的悲哀,对美好生活的留恋和向往却又无法得到的无奈等。
②“微笑”在本文中是指语言上的诙谐、轻松。如旋匠送老婆去医院途中想象与医生的对话,诙谐的话
语却无法消除旋匠心中的哀伤;又如旋匠临死时与医生的对话,“你跟胳膊与腿告别吧”,戏谑滑稽的
语言中呈现人世间最大的悲哀痛心。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品内容的能力。
B.“自此之后,他无忧无虑的生活将随之消逝”错误。“旋匠抽他的瘦马,哀伤向旋匠突然袭来,完全
出乎他的意料,弄得他现在怎么也不能清醒来,平静下来,认真想一想……这个无忧无虑的懒汉和酒鬼
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另一个人,居然忙碌起来,心事重重,急着赶路,甚至跟暴风雪对着干了”说明“哀
伤”向旋匠突然袭来,是因为老婆的生病让他一下子无所适从。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的能力。
D.“暗示了旋匠这类小人物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错误。医生的话只是揭示了小人物命运的结局是马上
死亡,没有暗示了旋匠这类小人物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
故选Do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叙事特点的能力。
小说以旋匠的视角(第三人称或全知视角)叙事,交代了老太婆病重、两人的四十年的生活状态、想象
中见到医生的场面、和旋匠最后面临死亡等事件,小说以旋匠的视角叙事使事件显示全面清晰,真实地
展现人物的懊恼、悔恨等心理。
文中“这么说她死了。麻烦事”“这世上的事变得真快!他的哀伤刚开了个头,怎么立即有了结尾。他还
没来得及跟老太婆好好过日子,对她表表心意,疼爱她,怎么她已经死了”等大量的内心独白展现旋匠
“懊丧伤感、自责悔过”等心理,塑造旋匠小人物形象。
文中“要是巴维尔•伊凡内奇问起我打不打你,你就说:'从来没打过!'往后我再也不打你了。我凭十
字架向上帝起誓!再说,难道我是生性狠毒才打你”为旋匠想象与医生的对话;“是我打发她去向人家讨
面包皮的,麻烦事!她,蠢婆娘,再活上十年就好了,要不然,恐怕她以为我当真是那种人”为旋匠回顾
与老太婆共同的漫长生活。小说运用联想和想象(回忆与现实的交织),勾联回忆与现实,丰富小说内
容和人物形象。
文中旋匠和老太婆对话、旋匠和自己说话,旋匠想象着和医生说话,最后现实中医生有最后的一段对话,
小说用对话方式展现小人物的悲剧命运,推动情节发展,引发读者对生活、命运等问题的思考。
小说中的所有故事情节都发生在风雪之中,“雪密密层层飞旋”“雪大到叫你分不清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6
还是从地上刮起来的。除了茫茫大雪,看不到田野、电线杆和和树林”等描写,渲染了沉闷、压抑、冰
冷的气氛,烘托了人物绝望、懊恼等心理,风雪的严寒暗示人物悲剧命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体裁特征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①“含泪”指小说的悲剧内涵。旋匠格里戈里•彼得罗夫是一位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虽然有一门手艺,
但生活困苦,从性格上看,他酗酒、懒惰,生活一团糟,这展现了小人物人生无尽的“哀伤”;以旋匠
格里戈里•彼得罗夫这一典型人物,小说表现了社会专制下的底层人生活的受穷、酗酒、打骂的现状,
展示人世间的荒凉和辛酸,旋匠心灵刚觉醒而生命却又面临结束的悲哀,生活都没有给他重新来过的机
会,就让他面临离世,对美好生活的留恋和向往无法得到实现,这些无奈都是悲剧的因素。
②“微笑”在本文中是指语言上的诙谐、轻松。”巴维尔•伊凡内奇会给你药水喝,或者吩咐人给你放
血,或者他老人家高兴,用酒精给你擦身”“要是巴维尔•伊凡内奇问起我打不打你,你就说:'从来
没打过!'往后我再也不打你了。我凭十字架向上帝起誓”等人物语言,听起来轻松诙谐,可是却无法消
除旋匠心中的哀伤;“你跟胳膊和腿告别吧……都冻坏了!唉,唉,你哭什么呀,你已经活了一辈子,谢
天谢地吧!恐怕活了六十年了吧一一你也活够了”是临死前旋匠和医生的对话,医生等人的冷漠,在戏谑
滑稽的语言中呈现出人世间最大的悲哀和痛心。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二月二十七日①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司马光惶恐再拜,介甫参政谏议阁下:
曩者与介甫议论朝廷事,数相违戾,未知介甫之察不察,然于光向慕之心未始变移也。窃见介甫独负天
下大名三十余年,才高而学富,难进而易退,远近之士,识与不识,咸谓介甫不起则已,起则太平可立
致,生民咸被其泽矣。今介甫从政始期年,而人人归咎于介甫,不知介甫亦尝闻其言而知其故乎?光窃
意门下之士,方日誉盛德而赞功业,未始有一人敢以此闻达于左右者也。非门下之士则皆曰:“彼方得
君而专政,无为触之以取祸,不若坐而待之,不过二三年,彼将自败。”若是者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
忠于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则朝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如光则不然,忝备
交游之末,不敢苟避谴怒、不为介甫一一陈之。
近者,藩镇大臣有言散青苗钱不便者天子出其议以示执政而介甫遽悻悻然不乐引疾卧家。介甫乃欲辞位
而去,殆非明主所以拔擢委任之意,故直叙其事,以义责介甫,意欲介甫早出视事,更新令之不便于民
者,以福天下。窃闻介甫不相识察,颇督过之,上书自辩,至使天子自为手诏以逊谢,又使吕学士再三
谕意,然后乃出视事。出视事诚是也,然当速改前令之非者,以慰安士民,报天子之盛德。今则不然,
更加忿怒,行之愈急。观介甫之意,必欲力战天下之人,与之一决胜负,不复顾义理之是非,生民之忧
乐,国家之安危,光窃为介甫不取也。
光近蒙圣思过听,欲使之副贰枢府。光今所言,正逆介甫之意,明知其不合也,然光与介甫趋向虽殊,
大归则同,介甫方欲得位,以行其道,泽天下之民;光方欲辞位,以行其志,赦天下之民,此所谓和而
不同者也。故敢一陈其忠,以自达于介甫,以终益友之义,其舍之取之,则在介甫矣。国武子好尽言,
以招人之过,卒不得其死。光常自病似之而不能改也。虽然,施于善人,亦何忧之有?介甫其受而听之,
与罪而绝之,或诟詈而辱之,与言于上而逐之,无不可者,光俟命而已。不宣。光惶恐再拜。
(节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注】①宋神宗熙宁三年,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开始。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藩镇大臣A有言B散青苗钱不便者C天子出D其议以示执政E而介甫遽悻悻F然不乐G引疾卧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察:文中指察觉,与《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中的“察”词义相同。
B.被:文中指蒙受,与《屈原列传》“被发行吟泽畔”中的“被”词义不相同。
7
c.谢:文中指道歉,与《孔雀东南飞》中“多谢后世人”中的“谢”词义不相同。
D.过听:本指错误地听取,文中是对皇上赏识自己的自谦,似于“承蒙错爱”的“错爱”。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光虽然在写这封信之前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但在信中仍然表达了对王安石的敬重和欣赏,这是君
子之争的典范。
B.许多与王安石政见不合的官员背后非议王安石,但不愿意当面批评他以免惹祸上身,只是坐等王安石
变法自行失败。
C.司马光认为王安石不仅不能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反而大加责备;不但没有修正过去错设的法令,反
而更急迫地推行改革。
D.司马光举国武子的例子,是从王安石的个人利益出发,劝告他不要重蹈国武子只听好话而最终不得好
死的覆辙。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复顾义理之是非,生民之忧乐,国家之安危,光窃为介甫不取也。
(2)虽然,施于善人,亦何忧之有?
14.文末司马光说“介甫其受而听之,与罪而绝之,或诟詈而辱之,与言于上而逐之,无不可者,俟命
而已”,司马光这样说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答案】10.CEG
11.A12.D
13.(1)不再考虑道理的对错,人民的忧乐,国家的安危,(对您的这种做法)我私下认为是不可取的。
(2)虽然如此,如果让有道德的人听到直截了当的批评,又有什么可忧愁的呢?
14.①表层意图:司马光借这句话表达自己不怕因直言进谏受到惩处和打击。
②深层意图:用自己的坚定意志让王安石能虚心纳谏,修正其错误政策。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藩镇大臣中有说青苗钱不适宜的,天子拿出他的奏议让执政大臣观看,您突然怒气冲冲很不高兴,
托病躺在家里。
“天子”是下句主语,在其前C处断开;
“执政”作“示”的宾语,在其后E处断开;
“引疾卧家”省略句,省略了主语“介甫”,意思完整,在其前G处断开。
故CEG三处断开。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一词多义和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A.错误。《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中的“察”意为“察举、举荐”,与文中加点的“察”词
义不同。句意:不知道您已经察觉到了或是没有察觉到。/以前的太守名逵,考察并推举我为孝廉。
B.正确。“被发行吟泽畔”中的“被”,同“披”,披散。句意:黎民百姓都会受到他的恩泽。/屈原披
散着头发,一边走一边低吟,到达了水泽边。
C.正确。“多谢后世人”中的“谢”词义是“告诉、告知”。句意:以致逼使天子亲作手诏谦词致歉。/
我要郑重地告诉后来的人。
D.正确。
故选Ao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是从王安石的个人利益出发,劝告他不要重蹈国武子只听好话而最终不得好死的覆辙”错误,由“国
8
武子好尽言,以招人之过,卒不得其死。光常自病似之而不能改也。”可知,原文是说国武子喜欢直言
不讳地去揭露别人的过失,终于不得好死,而司马光自己与国武子相似,表达了即使不得好死也要向王
安石进言。
故选Do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是非”,对错;“窃”,私下;“为”,认为。
(2)“虽然”,虽然如此;“何忧之有”,宾语前置句,正常的语序为“有何忧”,又有什么可忧愁的
呢?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此题要联系上下文的语意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思考其表层含义和真实意图。
结合“介甫其受而听之,与罪而绝之,或诟詈而辱之,与言于上而逐之,无不可者,俟命而已”可知,(对
于书中所言)介甫是接受而听从,还是怪罪而拒绝;是责骂而加以侮辱,还是奏上皇上而加以贬逐,都没
有什么不可,作者等候命令就是了,司马光借这句话表达自己不怕因直言进谏受到惩处和打击。
结合前文”若是者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忠于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则朝廷之
患已深矣,安可救乎?如光则不然,忝备交游之末,不敢苟避谴怒、不为介甫一一陈之。”可知,其深层
意图就是表明了自己的不介意王安石迁怒于自己,用自己的坚定意志让王安石能虚心纳谏,修正其错误
政策。
参考译文:
二月二十七日,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司马光怀着惶恐的心情再拜于介甫参政谏议阁下:
从前跟您议论起朝廷的政事,意见屡有不合,对此,不知道您已经察觉到了或是没有察觉到,然而对于
我来说,对您的向往、敬慕之心始终没有改变。私下观察您独享天下的大名已经有三十多年,才能出众,
学识丰富,难于起用,易于引退,远近的士人,认识的或不认识的,都说介甫不起用便罢了,一起用就会
立即求得天下太平,黎民百姓都会受到他的恩泽。到现在您执政才一周年,但所有的人都把罪责推给您,
不知道您可曾听到过这些议论并且知道是什么原因吧?我私下认为您的门下之士,正在天天称誉您的盛
德,赞颂您的功业,没有一个人敢把这些情况通报给您。而不是您的门下之士就都说:“他正受到君王
的信任而专断朝政,不要触犯他而自取其祸,不如坐着等待,不出二三年,他将自己遭到失败。”像这
样的人不仅是不忠于您,也是不忠于朝廷的。如果您真的坚信变法主张,推广实行,等到二三年之后,
则朝廷所受的祸害已经很深重了,怎么能够挽救呢?像我就跟门下之士和非门下之士的态度不同,有愧
作为你的朋友中的一员,不敢只求目前免于您的谴责、愤怒,而不向您一一陈述自己的恳诚。
近来,藩镇大臣中有说青苗钱不适宜的,天子拿出他的奏议让执政大臣观看,您突然怒气冲冲很不高兴,
托病躺在家里。您想辞职离开朝廷,这恐怕不符合英明主上提拔您而委以重任的本意,因此我在批答中
直叙其事,用大义来责备您,本意是想促使您尽快出来治事,革除新法中不利于人民的措施,从而造福
于天下。私下听说您对我的用意不能鉴察,大加责备,并且上书为自己辩解,以致逼使天子亲作手诏谦
词致歉,又使吕学士一次又一次地表明挽留之意,然后才出来办理公务。出来办事的确是对的,但应当
立即修改过去错误的法令,使士子、庶民得到安慰,以报答天子的大德。您现在不是这样,而是心情更
加忿怒,推行新法越发急迫。观察您的用意,一定是想努力奋战天下的人,跟他们分个胜败,不再考虑
道理的对错,人民的忧乐,国家的安危,(对您的这种做法)我私下认为是不可取的。
我近来承蒙圣上恩德错听,准备委任为枢密副使。我现在所说,正好跟您的意见相反,明明知道不合您
的心意,但是我与您虽然在政治上的趋向有别,但其总的目标却是相同的,您正欲得到相位以行其治国
之道,使天下的人民受其恩泽;我正欲辞去官职,以行个人之志,使天下的人民得到拯救,这就是我所
说的“和而不同”的涵意。因此敢于略陈我的志愿,亲自传达给您,以尽益友的情谊,至于是采纳或者
拒绝,就全在您了。国武子喜欢直言不讳地去揭露别人的过失,终于不得好死。我常常不满意自己跟国
9
武子相似,但始终不能改正。虽然如此,如果让有道德的人听到直截了当的批评,又有什么可忧愁的?(对
于书中所言)您是接受而听从,还是怪罪而拒绝;是责骂而加以侮辱,还是奏上皇上而加以贬逐,都没有
什么不可,我等候命令就是了。言不尽意。我内心惶恐,谨再拜。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而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洞庭
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一湾纹缴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开篇叙事,写舟行至洞庭。前一段路程以“行尽潇湘”一笔带过,“到洞庭”三字引出下文。语
言平实简明。
B.“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两句中天阔、波平、峰青,诗人以精工细笔勾勒洞庭湖的全景。
C.下阕写停船后泛览湖景所见,“红蓼一湾纹缀乱,白鱼双尾玉刀明”两句不仅对仗工整,且静中见动,
红白相衬,别有意趣。
D.“夜凉船影浸疏星”,疏星船影,倒映湖中。不仅与前面的“楚天阔”“晚波平”相呼应,且以景语
收结,耐人寻味。
16.湖湘之洞庭,常常成为文人骚客游历观赏、吟咏抒怀的对象,如张孝祥《浣溪沙•洞庭》、杜甫《登
岳阳楼》。请简要概括这两首诗歌意境和情感的不同。
【答案】15.B16.张词营造了开阔平静、澄澈明亮的意境,抒发了沉醉自然、坦荡高洁的情感。
杜诗营造了雄浑壮阔、浩渺无边的意境,反衬出自身的渺小和孤独无依,既包含对自己终身遭遇的痛心
和不平,也表达了对国事和人民的深切忧虑。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B.“精工细笔”应改为“白描之笔”。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意境和把握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
此题先分析意象,概括出意境特点,再分析情和景之间的关系,理解概括出词人的情感。
张词,词人泊舟湖中,不复写湖之大如何如何,只说四围广阔,远处峰青,则规模可见,气象可想。“旗
梢不动晚波平”,是官船晚泊时景象,呈现出大自然清幽的静态美。船头所插旌旗上的飘带一丝不动,
表明此刻的湖面,风平浪静,所以出现傍晚水波平静的景象,唯有鳞鳞细浪了。这样夕阳斜照湖面停泊
的船舟,与辽阔的楚天,青色的山峰,共同构成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张词营造了开阔平
静、澄澈明亮的意境,抒发了沉醉自然、坦荡高洁的情感。
杜诗,颔联“吴楚东南圻,乾坤日夜浮”是洞庭浩瀚无边,洞庭湖诉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
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营造了雄浑壮阔、浩渺无边的意境。
“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
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
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自身的
渺小和孤独无依,既包含对自己终身遭遇的痛心和不平。
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抒写出诗人眼睁睁看着国家离散而又无可奈何,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
无门的凄伤,表达了对国事和人民的深切忧虑。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0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实甫《长亭送别》中“?"两句,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崔莺莺因
张生即将远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
(2)《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种树的“秘籍”是“,",这既是总括种树
经验,也暗含了全文的寓意。
(3)古人对荷情有独钟,或描写其绰约身姿,或借助它描绘夏日胜景、抒情言志,古典诗词中有许多这
样的名句,例如“,"。
【答案】①.晓来谁染霜林醉②.总是离人泪③.能顺木之天④.以致其性焉尔⑤.有三秋桂子
⑥.十里荷花(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书写:“致”“焉”“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孙子兵法》恁的这般大胆,A地说战争的最高道德是胜利(反过来说,战争最大的罪恶是打败了)。
当然原典是文言,我的了解也许有出入。
①既然胜利是最高的道德,那么为了战胜自可Bo②倘若“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妻女为奴,部属就戮,
战场上的仁爱信义又有何意义?麦克阿瑟也说:“胜利没有代用品。”这位受克劳塞维兹兵学熏陶的名将,
不明白世上何以有不求胜利的战争;他在“战士军前半死生”之际恶补《孙子兵法》,并未解开心中的疑
团,因为他弄不懂的问题孙子也不懂。
③情感诚可贵,道德价更高,著为战胜故,两者皆可抛。④战场把人生的目的无限缩小,又把技术层面
无限扩大,均衡既失,许多原则稀哩哗啦倾覆,这破坏可就大了。战火烧级的不仅是阿座宫、圆明园、
滕王闹而已。在战神所指之处,军队要不顾正义和道德全力求胜,政府也不顾实力和道德全力支援,百
姓则不顾情感和道德只求Co一场仗打下来,人不再像以前那样爱朋友、不再像以前那样相信政府、不
再像以前那样敬天地鬼神了!人对着镜子观看,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欣赏自己看重自己了!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下列句子中的问号与文中画线句的问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政府门前喋血呢?
B.这年月,戴这么好的洋表,会教人另眼看待!是不是这么说,您哪?
C.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D.通宝,你是卖茧子呢,还是自家做丝?
20.“如果上帝是站在战胜者的一边,道德似乎也是。”这一句话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答案】18.A堂而皇之/明目张胆/直截了当/直言不讳
B为所欲为/无所不为/无所不用其极/不择手段
C苟且偷生/苟延残喘/苟全性命
19.A20.B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处,“战争的最高道德是胜利”,这个观点应是违背大多数人的观点的,而“恁的这般大胆”说明还
敢公开说出来,所以填“堂而皇之”“直截了当”“直言不讳”。堂而皇之:形容某事物公然进行,毫
不隐讳或掩饰,通常含有贬义。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直截了当:形容(说话做事)爽快、
11
不绕圈子。直言不讳:指无保留地、坦率地谈出事实、意见或感情;形容一个人说话直爽,毫无隐瞒。
B处,语意承接上文,为了战胜任何极端手段都使得出来,什么事都敢做,所以填“为所欲为”“无所
不为”“不择手段”。为所欲为:原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很随意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常用于贬义)。
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或干尽了坏事。无所不用其极:指尽一切努力,来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现
指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含贬义)。不择手段:指为达目的,任何手段都能采用。
C处,从“不顾情感和道德只求”只求保全自己,所以填“苟且偷生”“苟延残喘”。苟且偷生:得过
且过地生活,勉强地活下去。苟延残喘:比喻暂时勉强维持生存。苟全性命:苟且保全性命。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原文画线句的问号表示反问。
A.表反问
B.表疑问
C.表设问
D.用于选择问句的句末表疑问。
故选Ao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句复位的能力。
第二段涉及“战胜”与“道德”两者,第三段涉及“战胜”“情感”“道德”三者,故排除③和④。
①处“既然”句与上一段关联紧密不可拆开,②处加入题干句,意思和前一句基本一致,都涉及“胜利”
和“道德”,且和后一句句式大致一致,故放在②处。
故选Bo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借助现代物理学上的解读,天色的万千变化,都可以归结为地球大气中不同高度的微粒组成。正如我们
倒一杯泥水,泥沙慢慢沉降,大颗粒缓缓沉入杯底,而①,从侧面看,浓淡层次过渡得非常自然。
类似的现象,②。尘霾水汽等较大颗粒会聚集在低空,较小的分子会在高空,而大气层顶部的物质甚
至是更加微小的原子组成,这是因为外太空的辐射会将分子打碎。
这些高空中的分子和原子将太阳光散射,③一一越是小的颗粒,越容易散射蓝光;越是大颗粒,越容
易散射红光,这在光学上被称作“瑞利散射定律”。高空的颜色会很蓝一一在飞机上看天空便会有非常
真切的感受。
太阳落山后,阳光从地平线下方反向穿过大气层,饱含颗粒的底层大气将红色的光波充分散射,营造出
天边的温暖红色;阳光中剩余的光波照射到高层大气也被散射,呈现出日落后头顶墨蓝色的天空。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
个字。
22.简要概括天色变化的成因。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40个字,
【答案】21.①细小的颗粒依然在水中悬浮
②在地球大气层中也会存在
③让天空变得湛蓝22.因为地球大气层不同高度的微粒散射太阳光产生出不同颜色,所以天色会发生万
千变化。或者:天色之所以会发生变化,是因为地球大气层不同高度的微粒散射太阳光产生出不同颜色。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空,结合上下文,此处补充的内容应与“大颗粒缓缓沉入杯底”相对,结合下文“类似的现象”可知,
小颗粒在水中悬浮,故此处可填“细小的颗粒依然在水中悬浮”。
12
②空,第一段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地球大气中不同高度的微粒组成”与泥水中的“浓淡层
次过渡”是“类似的现象”,即泥水中的“浓淡层次过渡”现象在地球大气层中也会存在。下文从“低
空”“高空”“顶部”等层次说明了大气层的颗粒分布状况。故此处可填“在地球大气层中也会存在”。
③空,“这些高空中的分子和原子”指上文大气层高空和顶部的物质,是较小或更加微小的颗粒,结合
下文“越是小的颗粒,越容易散射蓝光”,故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博会市场推广协议书
- 2024至2030年组合式隔间系统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激光平面入侵探测系统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青田御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荧光即时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双极高频电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限温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校外培训机构教研活动管理制度
- 互联网企业数据泄露风险报告制度
- 三年级英语上册 【分层训练】英语课时练习-Unit4Weloveanimals第二课时(含答案)(人教PEP)
-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 数独题目高级50题(后附答案)【最新】
- (完整word版)上海博物馆文物术语中英文对照
- 问题线索办理呈批表
- 调度自动化及通信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 学、练、评一体化课堂模式下赛的两个问题与对策
- 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
- 磁悬浮列车(课堂PPT)
- 常见药品配伍表
- 克劳斯玛菲注塑机说明书(精华版)
- 柴油发电机组检测报告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