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A)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A)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A)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A)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A)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A)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材料一:起源于古希腊的摹仿说的基本观点是:文艺起源于人天生具有的摹仿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本能天性。这种观点在欧洲文学批评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文艺起源于人的摹仿天性和天赋的美感能力。摹仿出自人的天性,人们既从摹仿中获得知识,又从摹仿的作品中获得快感。因此,文艺作为摹仿,总体上是一种理性的创造行为,其中也包含着感性的愉悦。文艺摹仿的对象是现实人生。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明确指出,文艺的摹仿对象是“在行动中的人”。在谈到悲剧时他又指出,悲剧的摹仿对象是人的行动、遭遇、性格和思想。可见,亚里士多德是把人的生活确立为文艺的摹仿对象。摹仿的文艺能够揭示出现实生活的普遍本质和必然规律。亚里士多德把诗与历史作了比较,认为“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也就是说,与历史相比,诗对生活的描述更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之所以如此,在于历史叙述的是已经发生的个别事情,而诗则描述可能发生的事情,“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可见,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诗的可贵之处不在于它对生活中的事件做出如实的摹仿,而在于它描写的事情符合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一方面,历史学家记述的事情是真实发生过的,但可能是偶然的、个别的,未必具有普遍必然性。而诗人所描述的事情,则是某一种人可能或必然要做出的事情。另一方面,在历史学家的记述中,两件前后发生的事情之间可能只有时间上的承续关系。但在诗人的描写中,前后相继发生的事情之间存在着因果必然关系。因此,诗人所描写的事件,虽然也是特定人物的特定行动,也具有个别性,但其中却能见出普遍必然性。为了达到更高的艺术真实,文艺需要虚构,需要对现实生活进行提炼加工。亚里士多德认为,诗的摹仿对象主要有三种:过去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其中,他更加推崇第三种摹仿对象。可见,为了达到更高的艺术真实,诗人不必受现实真实性的局限,他可以虚构一些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事物,只要他虚构的合情合理,能够体现出事物的普遍必然性。亚里士多德的这些主张表明,文艺创作不应照搬现实,而要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地提炼和加工。(摘编自马工程《亚里士多德的艺术摹仿论》)材料二:中国古人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抒情,早在《尚书·尧典》中,就提出了“诗言志”的著名命题。抒情性质使中国古代文学在总体上具有诗的光辉,即使是叙事文学也不例外。例如《史记》就因为洋溢着司马迁的悲愤情感而被鲁迅先生誉为“无韵之《离骚》”。而杂剧《西厢记》、小说《红楼梦》也因浓郁的抒情色彩而使人百读不厌。正是抒情性质使我国古代文学在写物手法上不重写实而重写意,例如山水田园诗本来可以处理成叙事性或描述性的作品,但在唐代王维、孟浩然的诗中,却往往以抒情手段虚化了即目所见的景象,他们诗中的山水田园其实是他们宁静心境和淡泊志趣的外化。又如戏剧在西方历来是以写实为主的,但中国古代的戏曲作家及理论家却强调戏曲首先要表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即“意”,而不是简单地模仿生活。明代戏曲理论家王骥德指出“剧戏之道,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元杂剧作家在创作实践中也确实是如王国维所说“但摹写其胸中之感想,写时代之情状”。抒情性质和写意手法使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以下文化特征:首先,中国古代文学是古代中国社会的生动图卷,但更是古代中国人的心灵记录,这使它成为我们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最好窗口。假如我们要想了解禅宗思想与理学思想对宋代士大夫的影响,最好的资料不是禅宗语录或理学讲章,而是宋诗。只要你仔细阅读一下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的诗歌,就能对宋人融儒、道、释为一体的思想面貌有直观而真切的把握。其次,中国古代文学追求的艺术境界不是真实而是空灵,不是形似而是神似,那种为历代文学家所憧憬的变化莫测、知其妙却不知其所以妙的艺术化境界,正是在精练含蓄的艺术表现形态基础上才有可能达到的目标。(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文艺起源于人类的摹仿,这种摹仿不一定是对生活的如实描写。B.诗歌比历史更能揭示生活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在于诗描述的是将要发生的事情。C.王骥德认为戏剧“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指出戏曲不追求逼真地再现生活。D.中国古代文学记录了古代社会和古人心灵世界,有助于我们了解传统文化心理。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能从文艺作品中得到愉悦,与人天生具有摹仿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本能有关。B.诗的可贵之处在于对现实生活的虚构加工,虚构的成分越多,文艺作品的艺术价值越高。C.阅读禅宗语录或理学讲章,无法帮助我们了解到禅宗与理学思想对宋代士大夫的影响。D.中国古代文学讲求精练含蓄的艺术表现形态,这使得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境界是空灵的。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二中关于中国古代文学“重写意”的一项是()A.《窦娥冤·法场》写窦娥到达法场后,通过大量的唱段和三桩誓愿畅快淋漓地指斥天地,抒写出窦娥对黑暗现实的无情鞭挞。B.《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写崔莺莺和张生的离别,由离别的情境生发出大量的抒情歌唱,把离别之情写得缠绵悱恻。C.《送孟浩然之广陵》前两句描写烟花三月的风景,后两句借写孤帆远影和长江浩渺抒发作者对友人的一片深情。D.《红楼梦》第十三回“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写秦可卿死后王熙凤在宁国府大展治家才华,受到宁国府阖府上下的一致称扬。4.两则材料关于“文学与生活”关系的观点有何异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迷娘(节选)[德]歌德你可知道那所房子,圆柱成行,厅堂辉煌,居室宽敞明亮,大理石立像凝望着我:人们把你怎么了,可怜的姑娘?你可知道那所房子?前往,前往,我愿跟随你,恩人啊,随你前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北方,两个囚徒马温中国古籍中的“北海”就是如今的贝加尔湖,去过的人都说湖光山色美得让人窒息。还有一首歌,歌名就叫《贝加尔湖畔》,说那里春风沉醉,绿草如茵,篝火照亮整个夜晚。这是所有人的观感吗?不见得,至少有个人会缓缓站起来,抖落衣尘说,我来讲讲北海的冬天吧。北海的冬天,一月开始结冰,冰层厚达一米,平均气温是零下三十八摄氏度,直到五月来临,湖面才解冻。讲故事的人叫苏武:牧羊人苏武,受难者苏武,大英雄苏武,爱国者苏武,但首先,他是外交官苏武。在汉朝,将一个人变成外交官是极简单的事,皇帝将一根竹竿赐给他,他就成了外交官。竹竿上垂挂着装饰物,因而被敬称为“汉节”,手持汉节,你就是代表国家的使臣。谁知到了匈奴,祸从天降,苏武被诬和一场流产政变有牵连,百口难辩,只好认罚。匈奴王交给他一群公羊,罚他到北海去放牧。苏武问:“哪天放我归汉呢?”匈奴王一脸坏笑:“等公羊生了小羊再议吧!”①就这样,苏武成了一群公羊的囚徒。人生的断崖式下跌,这个现实,他非得接受,否则热不了十九年。“接受”就是不让自己紧绷绷地活在某种意识形态中,不端架子不纠结,该放羊就放羊,该睡觉就睡觉,要像湖边的苔藓、洞中的老鼠那样低矮卑贱地活下去,一切都可以放弃,但汉节那根竹竿不能丢,这就是保持气节,就是大节不亏了。心理调适完成后,持节放羊的苏武出现在北海就再也没有违和感了。羊角撞开栅门,雪狼偷偷窥视,鸿鹄长唳,冰湖化解,白云飘,树冠摇,掠过一阵风,吹乱苏武的雪鬓霜鬟,这都是北海牧羊的日常。公羊不生崽,流放也就无尽期。②苏武吹笳大概总是不成腔调,一些断续的音,夹杂着沉默,像一头受伤的驯鹿,吃力地将一个个长夜拖走。待到有一天苏武归汉,他会指指胡笳,说它的腔子里存了十九年的昏暗。从大使混到囚徒,苏武真是个倒霉蛋。但历史上还有比苏武更过分的人,他就是直接从皇帝沦为阶下囚的宋徽宗。做了囚徒的人都喜欢仰面看天。天上有鸟,鸟会飞,他若变成鸟就能重获自由,可是人怎么会飞呢?于是这个囚徒抛弃初心,转变思路,开始在天空搜寻:他要找一只鸟,这只鸟在中国文化中叫大雁。大雁具有慈悲心,能为受苦受难的人通风报信。他不想当囚徒,他希望有一支神武的军队将他劫出牢笼,他要命令大雁为他传送这条求救信息——没错,是命令,这是宋徽宗最擅长的表达方式。时间向前推一推,当现役囚徒还是现役皇帝的时候,他将治理国家放在末位,而将个人的艺术修养挪到首位,一颠倒,宋徽宗就成了大画家。他的手和普通画家没什么两样。宫女每天将他的手浸在黄铜盆子里细心剔刷,他的手却不可救药,墨渍和颜料深深嵌入掌纹,再也无法洗净。③这双手,锁定了这个男人的文化身份。他画过比大雁高贵的仙鹤,那是一幅著名的画,大片的天空,天空的颜色如同青绿色的湖水,宫殿的屋顶彩云缭绕,彩云之上是一群仙鹤,每只鹤的姿态都听凭宋徽宗随意摆布。他一直认为自己可以给鸟类下令,成了囚徒他才明白,宣纸之外的鸟类根本不听他的话。他每天抬头,日日怅怏,天空寂寞而无情,一只大雁也没有这个掌纹里染着墨渍的皇帝,生命中的最后几年是在天寒地冻的北方度过的。囚室外是这个下台皇帝一点也不熟悉的风景。④雪是无边无际的雪,风是无边无际的风。所见的动物,也不是珍禽瑞兽,天上飞着鹰隼,地面狗熊出没。他再也提不起精神画画。画什么?画大雁?大雁已经严重地伤害了他的自尊。他有限的文化生活只剩下写诗,比如下面这一首:“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这也是他的观鸟日记,一如既往的是,天上“无雁飞”。这个可怜的男人,他的忍受力被不听话的大雁彻底击毁了。他一心寻死,可是狱吏不准,他就死不成,挣挣扎扎,凄凄苦苦,等了八年,方才遂愿。论囚徒的资格,苏武是宋徽宗的老前辈,心灰意懒时,苏武也会抬望眼仰天长啸。北海的天空热闹非凡,这儿是大雁南飞的起点,雁群腾空,遮天蔽日,何止千只万只,只是,究竟有哪一只会为苏武传书呢?大雁对两个囚徒的态度是一致的,并不管谁是昏君谁是忠臣。鸟类能够翱翔是因为它在不懈扇动翅膀,这份自由是它自己挣来的,不会出卖给宋徽宗,也不会施舍给苏武。贝加尔湖在俄罗斯境内,有些旅行者不坐火车而是自驾,一路开到贝加尔湖,先在湖边买套娃吃烤鱼,然后就想找找苏武当年的痕迹,当然是没有,一块碑、一个指示牌也没有。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关切点,但我们自己要相信,苏武和他放牧的那群羊,就像天上的一朵云,是从此地出发,飘回南方,飘进班固的《汉书》,最后变成我们的国民记忆的。宋徽宗死在五国城。五国城不在境外,要找宋徽宗的痕迹很容易,有石碑高高竖在那儿。宋朝的这个囚徒灵魂沉重,因此没法飘回故园。汉朝的那个囚徒际遇同样沉重,可是因为灵魂中有轻盈的成分,所以他能够飘举升空。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借用流行歌曲对贝加尔湖风光的介绍,既自然地引出了苏武,又拉近了读者与历史人物的距离。B.作者着重肯定了苏武作为外交官的身份,这一身份也是苏武牧羊北海、苦忍十九年最主要的精神支柱。C.宋徽宗在宫廷中沉迷于水墨丹青,被俘后却逐渐失去了绘画的兴致,可见屈辱的囚徒生活使他逐渐醒悟。D.苏武未在贝加尔湖畔留下痕迹却成为国民记忆,宋徽宗在五国城留下一块石碑却不被国民颂扬,二人生命价值高下立判。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中苏武成了“公羊的囚徒”既体现了匈奴对苏武的百般刁难,又强化了苏武的人生悲剧感。B.句子②设喻形象、新奇,既与苏武的生活环境切近,又能准确表达出苏武度日如年的无奈与辛酸。C.句子③中“锁定”一词是对宋徽宗艺术修为的赞叹,也寄寓了作者对其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同情。D.句子④中的景物描写,既渲染了宋徽宗所处环境的恶劣,又烘托了其沦为阶下囚后内心的无限悲凉。8.文章多次写到“大雁”,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9.文末评价苏武与宋徽宗这两个囚徒都有“沉重”的一面,但灵魂却有不同的归宿。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材料一:宓子贱①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已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至于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二吏归报于君,曰:“宓子贱不可为书。”君曰:“何故?”对曰:“宓子贱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宓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微二人,寡人几过!”遂发所爱而令之亶父,告宓子曰:“自今以来,亶父非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便于亶父者,子决为之矣。五岁而言其要。”宓子敬诺,乃得行其术于亶父。三年,巫马旗短褐衣弊裘,而往观化于亶父,见夜渔者,得则舍之。巫马旗问焉,曰:“渔为得也。今子得而舍之,何也?”对曰:“宓子不欲人之取小鱼也。所舍者,小鱼也。”巫马旗归,告孔子曰:“宓子之德至矣。使民暗行,若有严刑于旁。敢问宓子何以至于此?”孔子曰:“丘尝与之言曰:‘诚乎此者刑乎彼。’宓子必行此术于亶父也。”夫宓子之得行此术也,鲁君后得之也。鲁君后得之者,宓子先有其备也。先有其备,岂遽必哉?此鲁君之贤也。三月婴儿,轩冕在前,弗知欲也;斧钱在后,弗知恶也;慈母之爱谕焉,诚也。故诚有诚乃合于情,精有精乃通于天。乃通于天,水木石之性,皆可动也,又况于有血气者乎?故凡说与治之务莫若诚。(节选自《吕氏春秋·具备》)材料二:宓子治亶父。齐人攻鲁,道亶父。始,父老请曰:“麦已熟矣,今迫齐寇,民人出自刈附郭者归,可以益食,且不资寇。”三请,宓子弗听。俄而,麦毕还乎齐寇。季孙闻之怒,使人让宓子曰:“岂不可哀哉!民乎,寒耕热耘,曾弗得食也。弗知犹可,闻或以告,而夫子弗听!”宓子蹴然曰:“今年无麦,明年可树。令不耕者得获,是乐有寇也。且一岁之麦,于鲁不加强,丧之不加弱。令民有自取之心,其创必数年不息。”季孙闻之,惭曰:“使穴可入,吾岂忍见宓子哉!”(节选自《新书·审微》)【注】①宓子贱: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后文称为“宓子”,曾担任亶父宰。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10.材料一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宓子贱使臣A书B而时掣C摇臣之肘D书恶而有甚怒E吏F皆笑子。11.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肖,文中指昏庸,与《屈原列传》中“人君无愚、智、贤、不肖”的“不肖”词义相同。B.弊,文中指粗劣、破旧,与《过秦论》中“秦有余力而制其弊”的“弊”词义不同。C.治,文中指施行、治理,与《苏武传》中“单于使卫律治其事”的“治”词义相同。D.见,文中指看见,与《孔雀东南飞》中“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的“见”词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宓子贱辞别鲁君治理父时,请求国君的两个近吏随行,这种做法是为了自请监视,取信于鲁王。B.鲁君能容贤纳谏,并醒悟改过,认识到自己已经多次扰乱宓子贱,于是决定直父由宓子贱掌管。C.巫马期观察民情,惊叹渔者黑夜捕鱼也不贪求多得,可见宓子贱对父的治理已达到很高的境界。D.季孙对宓子贱多次拒绝父老乡亲收麦的请求表示不理解并提出质疑,宓子贱的回应让他深感惭愧。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迫齐寇,民人出自刈附郭者归,可以益食,且不资寇。(2)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屈原列传》)14.宓子贱在父为政有方,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水调歌头·沧浪亭苏舜钦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注】①沧浪亭:苏舜钦得罪免官,隐于苏州,建沧浪亭,自号“沧浪翁”。②陶朱张翰:越国大夫范蠡辅佐勾践灭吴后,弃官泛舟五湖,后居于陶,天下称陶朱公;西晋人张翰在洛阳见秋风起,思念家乡,遂弃官而归。③青纶:佩戴官印的青色绶带,借指官员。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两句,写词人安静伫立,极目远眺,一览太湖风光,顿感潇洒自在。B.“鱼龙”两句,写鱼龙隐没在洞庭湖的烟雾里而不见踪影,借物喻人。C.“方念”“忽有”二句虚实结合,正想古人归隐之事,忽见渔船飞驰而来。D.上阕以“淡伫”所见之景始,以“归路”之景终,景中含情,寓情于景。16.刘熙载曾言“一转一深,一深一妙”。“转”多指语意、情感或心态上的转折变化。请结合本词下阕简要分析这种“转”。四、默写题17.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声音可以描摹物态,也可以抒写情杯,还能引发联想与想象。如,《李凭箜篌引》中的(1)“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以声摹声,以形摹声;《燕歌行》的(2)“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凄凉的声音传达出绝域苍茫的慷慨悲壮;《蜀道难》中作者以(3)“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杜鹃鸟啼叫含愁,引发读者想象“蜀道之难”。五、语言表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在自然条件下,地球上天然存在着盐的流动和循环。大量的盐以矿物的形式存在于岩石中,当这些岩石暴露在地表,发生风化侵蚀,盐会被慢慢释放出来。这些盐会伴随着水流,经过生物体、地下水、土壤和海洋,A__________,埋入地下。盐循环速度很慢,保持了地表相对稳定的盐分浓度。①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干预,②大量的盐被留在了地表。③一旦过量的盐进入自然环境,④一马当先的就是生活在淡水中的淡水生物,⑤以及依靠这些淡水生存的动物:包括我们自己。⑥统计显示,⑦大约10亿公顷的土壤受到了人为盐碱化的影响,⑧这主要受灌溉用水、施肥和石灰使用有关。盐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相关控制措施的制定十分困难。以盐类消耗极大的道路融雪剂为例,气候变化导致越来越多的极端降雪事件,融雪剂在公共安全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B__________,居民就要面临受伤的短期风险。因此,必须权衡好短期公共安全风险和长期污染风险。18.文中第二段有两处表述不当,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溪水是很会走路的,哪里直走,哪里转弯,哪里急行,哪里迂回,哪里挂一道小瀑,哪里漾一个小潭,乍看潦草随意,细察都有章法。我曾试着为一条小溪改道,不仅破坏了美感,而且要么流得太快,水上气不接下气似的在逃命,要么滞塞不畅,好像对前路失去了信心。只好让它复走原路,果然又听见纯真喜悦的足音。①别小看这小溪,它比我更有智慧,它遵循的就是自然的智慧,是大智慧。②它走的路就是它该走的路,它不会错走一步路;它说的话就是它该说的话,它不会多说一句话。③比起我,小溪可能不识字,也没有文化,也没学过美学,在字之外、文化之外、美学之外,溪水流淌着多么清澈的情感和思想,创造了多么生动的美感啊。④我很可能有令人讨厌的丑陋,但溪水总是美好的,令人喜爱的,自古以来,所有的溪水都是如此的可爱,它令我们想起生命中最美好纯真的那些品性。20.第一段有意连续使用多个“哪里”,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请简要分析。21.“你见过小溪吗?你见过令你讨厌的小溪吗?”这个句子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六、材料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面对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人以“淡”处之,平和稳定是他们的态度;有人以“浓”处之,情绪饱满是他们的表现。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以“淡与浓”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在于诗描述的是将要发生的事情”错。2.答案:A解析:B项“虚构的成分越多,文艺作品的艺术价值越高”错,C项过于绝对,D项“这使得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境界是空灵的”错。3.答案:D解析:D项是写实的。4.答案:①两则材料都强调现实生活是文学的源泉,文学也应当对现实生活进行虚构加工。②材料一认为文艺的本质是摹仿,在文学上表现为重叙事和描述,展现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材料二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抒情,在写物手法上重写意,具有展现个人与民族心理的特征。解析:5.答案:①文艺是对人的生活的摹仿。迷娘口中的华屋实际上是对她幼年生活的摹仿,表达了她对家乡的怀念。②文艺要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地提炼和加工,可以有合情合理的虚构。迷娘口中的“那所房子”是对现实生活的虚构,传达出她对未来生活的憧憬。③迷娘在现实生活中一生飘零,至死未能回到家乡,但对“那所房子”的虚构符合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容易引起读者的理解和对迷娘的同情。解析:6.答案:C解析:“屈辱的囚徒生活使他逐渐醒悟”错。7.答案:C解析:“对宋徽宗艺术修为的赞叹,也寄寓了作者对其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同情”错误。8.答案:①宋徽宗希望大雁为他传递求救信息,体现其阶下囚的身份和不谙国事的政治无能。②大雁不听从宋徽宗的摆布,凸显了他被囚禁时的无奈与无助。③宋徽宗将大雁写进诗作,传达出他对家国的思念。④大雁对苏武与宋徽宗的态度一致,侧面表现了二人的不同心境决定了他们面对囚徒生活的不同态度及不同结局。解析:9.答案:①“同样沉重”,因为二人都是阶下囚的身份,都承受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②宋徽宗将治理国家置于末位,成为阶下囚后依然只想发令,归国无望后一心寻死,是愧对家国的昏君,因而灵魂无法飘回故乡,也不被后人认可;③而苏武被囚后,能够接受现实,忍辱而生,保持气节,无愧于家国,因而灵魂能够飘举升空,流芳百世。解析:10.答案:BDE解析:宓子贱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11.答案:C解析:《苏武传》中“单于使卫律治其事”的“治”是“审理”的意思。12.答案:A解析:“这种做法是为了自请监视,取信于鲁王”错。13.答案:(1)现在麦田靠近齐国入侵者经过的地方,百姓们出城自行把靠近外城的麦子收割回来,可以借此增加粮食储备,并且不会帮助齐国入侵者得到粮食。(2)楚怀王让屈原制定国家法令,屈原撰写初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看到了就想强取,屈原不同意。解析:14.答案:①“掣肘”讽劝,获得独立决断权;②内心赤诚,为他人作出表率;③眼光长远,注重对百姓的日常教化。解析:【参考译文】材料一:宓子贱将去治理亶父,担心鲁国国君听信那些说自己坏话的人,就会让自己没有机会实行自己的主张。将要告辞离开时,宓子贱向鲁君请求安排国君亲近的两个官吏跟自己一起去。到了亶父,亶父的官吏都来拜见。宓子贱让那两人作记录。正要开始写,宓子贱从旁边时常拉动摇晃他们的胳膊肘。官吏写得不好,宓子贱为此而发怒。官吏非常担忧这件事,就告辞请求回到鲁君身边去。宓子贱说:“你们写得很不好,你们赶快回去吧!”两个官吏回去后向鲁君票报说:“宓子贱这个人不能给他作记录。”鲁君问道:“原因是什么呢?”官吏回答说:“宓子贱让我写,却时常拉动摇晃我的胳膊肘,写得不好又大发脾气,亶父的官吏们都因此笑话宓子贱。这就是我们要告辞离开的原因。”鲁君长叹道:“宓子是用这样的方式对我的不足(缺点)进行劝谏啊!我扰乱宓子,导致宓子不能实行自己的主张,这样的事一定多次出现过了。假如没有你们两个,我几乎要犯错误了!”于是就派自己喜欢的人,让他到亶父去,告诉安子说:“从今以后,亶父不归我掌握,归您掌握。有对亶父有利的事情,您自己决断去实行吧。五年以后向我报告施政的要点。”宓子恭敬地答应了,这才有机会在亶父实行自己的主张。过了三年,巫马旗穿着粗劣的衣服,到亶父去考察(子)推行教化的情况,看到有夜里捕鱼的人,捕到鱼后扔回水里。巫马旗就这种情形发问说:“捕鱼就是为了得到鱼,现在您得到了鱼却又把它扔回水里,这是为什么呢?”捕鱼的人回答说:“宓子不想让人们捕小鱼。我扔回水里的,都是小鱼。”巫马旗回去后,告诉孔子说:“宓子的德政达到顶点了。他让百姓在独自做事时,就好像有严刑在身旁一样(不会为非作歹)。冒昧地请教您,宓子是用什么方法达到这种境界的?”孔子说:“我曾经跟他说;‘自己内心赤诚,就能为他人作出表率。’”宓子一定是在亶父实行这个主张了。宓子有机会实行这个主张,(是因为)鲁君后来领悟到了这一点。鲁君之所以后来能领悟到这一点,是因为宓子事先有了准备。事先有人有准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