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六校高三联合考试(三)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六校高三联合考试(三)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六校高三联合考试(三)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六校高三联合考试(三)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六校高三联合考试(三)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六校高三联合考试(三)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

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K答案X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K答案X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海底往往形成富含氧化铳的锦结核矿。研究发现一种以锯为“食”的细菌,该菌可以利用

锦将CO2转化成有机物,满足自身需要。下列有关该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菌内的酶可由细胞中脱氧核糖核甘酸直接指导合成

B.该菌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增殖,不会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

C.从外界环境吸收的N元素可用来合成ATP和磷脂等物质

D.从该菌利用铳的方式推断,其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答案』C

(祥解》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核膜、核仁、核孔、染色体),只含有一种细胞器:

核糖体。

【详析】A、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可控制蛋白质的合成。酶多

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但脱氧核糖核甘酸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不能控制酶的合成,

A错误;

B、该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但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其分裂过程不出现纺锤丝和

染色体的变化,B错误;

C、ATP和磷脂都含有N,故从外界环境吸收的N元素可用来合成ATP和磷脂等物质,C

正确;

D、该菌可以利用锦将CO2转化成有机物,是自养生物,应属于生产者,D错误。

故选C。

2.人在剧烈运动过程中会引起体内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其中肌肉的运动需要大量的能量供

给,糖类是细胞中的主要能量来源,脂肪也会在细胞中分解供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ATP水解速率比ATP合成速率更迅速

B.在高强度剧烈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释放的C02量小于吸收的02量

C.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葡萄糖所含能量全部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和散失的热能

D.剧烈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会产生大量乳酸使内环境pH发生显著变化

[答案』B

(祥解]1、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

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释

放大量能量。

2、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反应生成酒精、

C02,或乳酸。

【详析】A、在剧烈运动时,机体消耗能量多,此时骨骼肌细胞中ATP水解速率和ATP合

成速率均加快,进而维持细胞中ATP含量的稳定,保证骨骼肌细胞对能量的需求,A错误;

B、在高强度剧烈运动过程中,肌肉细胞会通过无氧呼吸补充能量供应,骨骼肌细胞中无氧

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没有二氧化碳的产生,因此,骨骼肌细胞中二氧化碳来自有氧呼吸过程,

但在剧烈运动工程中有氧呼吸的底物不仅仅是葡萄糖,还有脂肪分解供能过程,由于脂肪中

含有更多的氢,因此消耗的氧气更多,因此,在高强度剧烈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释放的

CC>2量小于吸收的。2量,B正确;

C、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既有有氧呼吸过程也有无氧呼吸过程,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

所含能量全部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和散失的热能,而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含有的能

量大部分储存在乳酸中,极少部分的能量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和散失的热能,C错误;

D、剧烈运动过程中体内会因为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但人体内环境中存着缓冲离子和

缓冲对,血浆pH不会显著下降,D错误。

故选B。

3.如图代表某种动物细胞长时间处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动物细胞的体积(V)与初

始体积(Vo)之比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NaCl溶液浓度(mmolL」)

A.当NaCl溶液浓度小于lOOmmoLL」时,细胞会因为吸水过多发生破裂

B.当NaCl溶液浓度为150mmoLL-i时,此时细胞内外的NaCl浓度相同

C.长时间处于NaCl浓度为SOOmmol.L-1溶液中,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没有影响

D.随着外界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该种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现象就越明显

(答案XA

[祥解X图为不同NaCl溶液浓度和细胞体积与初始体积之比,该比值等于1,说明外界溶

液浓度与细胞质浓度相等;若该比值大于1,则说明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质浓度,细胞吸

水,比值越大则外界溶液浓度越小,细胞吸水越多;若该比值小于1,则说明外界溶液浓度

大于细胞质浓度,细胞失水,比值越小则外界溶液浓度越大,细胞失水越多。

【详析】A、当NaCl溶液浓度小于100mmol・L-i时,细胞体积与初始体积之比大于1,说

明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质浓度,细胞会因为吸水过多发生破裂,A正确;

B、当NaCl溶液浓度为150mmOIL」时,该比值等于1,说明外界溶液浓度与细胞质浓度相

等,B错误;

C、长时间处于NaCl浓度为300mmoLL-i溶液中,该比值小于1,则说明外界溶液浓度大于

细胞质浓度,时间长细胞失水过度而死亡,C错误;

D、动物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的现象,D错误。

故选A。

4.中风,即脑卒中,一般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神经结构损伤、功能缺失。研究

发现,血液中含有一种名为“GDF11”的蛋白质,其含量减少可导致神经干细胞中端粒酶的活

性下降,端粒酶在细胞中可以将端粒修复延长,而让端粒不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使细胞

分裂次数增加。目前运用神经干细胞进行脑内移植治疗缺血性中风取得了一定进展。下列相

关叙述正确的是()

A.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神经细胞死亡属于细胞编程性死亡

B.在细胞中端粒是位于每条染色体两端的一段特殊DNA序列

C.血液中CDF11的减少,可能导致细胞衰老,使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减小

D.若能抑制癌细胞内GDF11合成基因的表达,有望为治疗癌症提供新的可能

[答案XD

(祥解力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

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

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析】A、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神经细胞死亡是意外死亡,不是基因控制的,属

于细胞坏死,A错误;

B、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B错误;

C、血液中CDF11的减少,可能导致细胞衰老,细胞体积变小,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增大,C

错误;

D、结合题意可知,GDF11蛋白有助于细胞分裂,因此若能抑制癌细胞内GDF11合成基因

的表达,有望为治疗癌症提供新的可能,D正确。

故选D。

5.科学家曾提出DNA复制方式的三种假说: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图甲)。

针对假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图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是()

大肠杆菌培养密度梯度离心

在含15NH4a的培养八提取DNA、

液中生长若干代R离心*

转移到含UNH4a的培养液中》

双链DNA

细胞分裂一次

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

A.实验使用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DNA后再通过离心来观察DNA的分布情况

B.第一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出现1条中带,说明DNA复制方式一定是半保留复制

C.如果将第二代细菌提取出的DNA解旋后再离心,三种假说所得结果均会出现1条轻带

和1条重带

D.若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继续培养至第三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会出现1条中

带和1条轻带

k答案』D

[祥解X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即以亲代DNA分子的每条链为模板,合成相应的子

链,子链与对应的母链形成新的DNA分子,这样一个DNA分子经复制形成两个子代DNA

分子,且每个子代DNA分子都含有一条母链。将DNA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移到14N培

养基中培养,因合成DNA的原料中含“N,所以新合成的DNA链均含UN。根据半保留复

制的特点,第一代的DNA分子应一条链含BN,一条链含"N。

【详析】A、实验使用放射性同位素15N先标记培养液,再培养大肠杆菌繁殖后才能标记

DNA,不能直接标记DNA,A错误;

B、第一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出现1条中带,则可以排除全保留复制,但不能肯定

是半保留复制或分散复制,B错误;

C、如果将第二代细菌提取出的DNA解旋后再离心,只有全保留复制会出现出现1条轻带

和1条重带,C错误;

D、若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继续培养至第三代,形成的子代DNA只有两条链均

为“N,或一条链含有MN一条链含有15N两种类型,因此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只会出

现1条中带和1条轻带,D正确。

故选D。

6.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妻子在孕周15~20周时做唐氏筛查,推测其胎儿患21三体综合

征的概率。医生通过某种技术手段测定并计算了胎儿与孕妇第21号染色体DNA含量的比

值,得到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结果2.显示胎儿患21三体综合征的风险较大

B.羊水检查是产前诊断中筛查胎儿染色体病的唯一手段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不携带致病基因,不属于遗传病

D.人群中21三体综合征的发病率需要在患者家系中开展调查

(答案》A

k祥解』1、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

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手段主要是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优

生措施: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适龄生育等。

2、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1)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庭病史,对是否患

有某种遗传病作出诊断。(2)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3)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4)

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如终止妊娠、进行产前诊断等。

【详析】A、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一条,因此患病胎儿与孕

妇第21号染色体DNA含量的比值应大于1。据图可知,结果2中胎儿与孕妇第21号染色

体DNA含量的比值约为1.5,说明结果2中胎儿患21三体综合征的风险较大,A正确;

B、羊水检查、孕早期绒毛细胞检查等是产前诊断的重要手段,羊水检查不是筛查胎儿染色

体病的唯一手段,B错误;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不携带致病基因,但细胞中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是染色体异常遗

传病患者,C错误;

D、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广大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D错误。

故选A„

7.新型化合物XP-524能阻断两种表观遗传调节因子BET蛋白和组蛋白乙酰转移酶(EP300)

的功能,促进相关基因转录,激活机体对胰腺导管癌的免疫反应,从而帮助治疗癌症。下列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BET蛋白和EP300发挥作用时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发生改变

B.BET蛋白和EP300会导致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的变化

C.XP-524可能会激活体内的某些T淋巴细胞,使其发挥作用

D.XP-524可能会促进某些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

[答案XD

[祥解》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

现象。

【详析】A、BET蛋白和EP300是两种表观遗传调节子,表观遗传不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

故BET蛋白和EP300发挥作用时基因的碱基序列不会发生改变,A正确;

B、表观遗传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且这类改变通过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能在细胞或个体世代间

遗传,故BET蛋白和EP300会导致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的变化,B正确;

C、XP-524可能会激活体内的某些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与胰腺导管腺癌细胞接触,导致癌细胞裂解死亡,C正确;

D、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这类基因一旦突变或过量表

达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

生长和增殖或促进细胞凋亡,这类基因一旦突变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也

可能引起细胞癌变。由题意可知,XP-524能阻断两种表观遗传调节因子BET蛋白和组蛋白

乙酰转移酶(EP300)的功能,促进相关基因转录,激活机体对胰腺导管癌的免疫反应,从

而帮助治疗癌症。因此推测XP-524可能通过促进抑癌基因表达帮助治疗胰腺导管腺癌,D

错误。

故选D。

8.某地有两个习性相似的猴面花姐妹种——粉龙头(花瓣呈粉红色)和红龙头(花瓣呈红

色),起源于一个粉色花的祖先种,两者分布区重叠,前者由黄蜂投粉,后者由蜂鸟投粉。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粉龙头和红龙头猴面花是因长期地理隔离而产生生殖隔离形成的

B.粉龙头猴面花种群的突变对红龙头猴面花种群的基因频率无直接影响

C.两者分布区重叠导致自然选择对两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所起的作用相同

D.因起源于同祖先种,所以粉龙头和红龙头猴面花种群的基因库相同

[答案XB

[祥解X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

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析】A、由题干信息知,两种花分布区重叠,所以不是长期地理隔离而产生生殖隔离

形成的两个物种,A错误;

B、因两种植物种群的传粉动物不同,理论上一个种群发生的突变对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

没有影响,B正确;

C、尽管粉龙头和红龙头猴面花分布区重叠,但由题干信息知,两者最终形成不同种的主要

原因是传粉动物不同,即自然选择对两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所起的作用不相同,C错误;

D、粉龙头和红龙头猴面花属于不同的物种,尽管起源于一个祖先种,但因进化最终导致它

们的基因库存在差异,D错误。

故选B。

9.促红细胞生长素(ESF)既能刺激骨髓造血组织发生细胞分化,使得血液红细胞数增加,

改善缺氧;还能反馈性地抑制肝脏细胞中ESF的前体——促红细胞生长素原(ESF原)的

生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B.红细胞具有接收ESF的受体蛋白,从而改善缺氧

C.ESF抑制肝脏中的ESF原的生成属于负反馈调节

D.ESF刺激造血干细胞中血红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特异性表达

(答案』B

"羊解』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

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详析】A、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

关,其中90%来自钠离子和氯离子,A正确;

B、根据题意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ESF)作用的靶细胞是骨髓造血干细胞,说明造血干

细胞上有该信号分子的受体,而不是红细胞有其受体蛋白,B错误;

C、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周围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另一方面又反

馈性的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所以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

生成素原的生成这种反馈属于负反馈调节,这种机制保证生物体内物质含量的稳定,不会造

成浪费,C正确;

D、题意显示,促红细胞生长素(ESF)能刺激骨髓造血组织发生细胞分化,使得血液红细

胞数增加,据此可推测,ESF刺激造血干细胞中血红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特异性表达,进而促

进红细胞的产生,D正确。

故选Bo

10.体温调定点是人的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左右。

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时,机体能通过调节使体温达到调定点水平。如图表示某人受支原体感染

引起发热时体温变化与调定点变化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体温调定点上升期,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均增加

B.高温持续期间,该患者细胞代谢旺盛,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C.高温持续期间不宜给患者加盖棉被“捂汗”,应适当撤减衣物

D.体温调定点下降期,在自主神经系统支配下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k答案》D

(祥解》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

衡;(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

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详析】A、在体温上升期,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均增加,使机体产热增加,A

正确;

B、高温持续期间,此时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B正确;

C、在高热持续期,此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加盖棉被能够减少热量散失,不利于散热降低

体温,因此不宜给患者加盖棉被“捂汗”,应适当撤减衣物,C正确;

D、体温调定点下降期,散热量增加,在自主神经系统支配下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以减少散

热,D错误。

故选D。

11.人类共有5类免疫球蛋白,分别为IgG、IgM、IgA、IgD和IgE。其中IgG是血清中抗

体的主要类型,在淋巴和组织液中也有少量存在,具有与病原体结合或中和毒素的能力。过

敏反应患者会产生IgE,该种抗体可识别外部蛋白质,与体内少数可以表达特定受体FccRl

的细胞结合并相互作用,如肥大细胞,从而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等症状。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A.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可通过IgG来检测HIV的感染

B.二次免疫时,记忆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更多的IgG

C.过敏反应导致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上升,从而会引起局部组织水肿

D.过敏原侵入机体后会引发IgE含量升高,可与所有细胞结合引发过敏反应

k答案』D

[祥解X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组织损

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过敏原。有些人在接触到过敏原时,

在过敏原的刺激下,B细胞会活化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

及血液中某些细胞(如肥大细胞)的表面。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

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这些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物质,引起过敏反应症状的发生。

【详析】A、IgG是血清中抗体的主要类型,具有与病原体结合或中和毒素的能力,因止匕

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可通过IgG来检测HIV的感染,A正确;

B、二次免疫时,记忆B细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为更多的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更多的IgG,

B正确;

C、过敏反应会使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进而导致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上升,渗透压相

对升高,从而会引起局部组织水肿,C正确;

D、过敏反应患者会产生IgE,该种抗体可识别外部蛋白质,与体内少数可以表达特定受体

FccRl的细胞结合并相互作用,如肥大细胞,从而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等症状。可见,

过敏原侵入机体后引发的IgE不能与所有细胞结合,D错误。

故选D。

12.放牧强度可影响人工草地的能量流动。如图表示某亚热带人工草地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牧

草净初级生产量(牧草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的变

化。其中Go为不放牧,GI~G5为放牧强度逐渐增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6oo-

%D

2oo△0□△

-OO

*□

OA

、8oo△O

(-n

k。OO

g口

k.◊

m4Oo◊

,-0

)2

O

-467

-L5-L8

月份

A.5~10月最适放牧强度为G2,可被初级消费者利用的总能量最多月份是6月

B.8月不放牧草地净初级生产量低于放牧草地,其物质循环速率通常快于放牧草地

C.8~10月不放牧草地净初级生产最较低的原因可能是缺少动物类尿的施肥作用

D.为保持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草地要合理利用,控制载畜量

[答案XB

(祥解力从图中可以看出,5〜10月份都是放牧量为G2时草地净光合产量最大,且在6月

份G2牧草净光合产量最高,因此G2为最适放牧强度,4月份Go时草地净光合产量最大,

此时不宜放牧。

【详析】A、从图中可以看出,5〜10月份都是放牧量为G2时草地净光合产量最大,因此

G2是最适放牧强度。6月份G2牧草净光合产量最高,可被初级消费者利用的总能量最多,

A正确;

B、据图可知,8月份不放牧草地净初级生产量低于放牧草地,消费者可以加快物质循环,

据此可推知,8月由于不放牧,缺少消费者,所以其物质循环速率通常慢于放牧草地,B错

误;

C、8〜10月份不放牧草地净初级生产量较低的原因有过多枝叶对下层植物有遮光作用、植

株衰老组织较多、缺少动物粪尿的施肥作用,C正确;

D、由图可知适度放牧有利于草地的净初级生产量的积累,保持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稳定,所以草地要进行合理利用,控制载畜量,D正确。

故选B„

13.铁皮石斛常附生于树干上,以获取更多的阳光。某地在山桐子树干上种铁皮石斛林下种

辣椒,除了种植传统作物,还引导村民种植经济价值更高的中药川射干。春天时中药种植基

地内盛开的莺尾花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山桐子、辣椒与铁皮石斛的分布可以提高它们的光合作用速率

B,铁皮石斛附生于树干上,在生态系统的结构中属于第二营养级

C.当地引导村民种植中药川射干,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D.种植基地内盛开的莺尾花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答案》C

K祥解工直接价值就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

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

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

【详析】A、山桐子、辣椒与铁皮石斛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光能的利用

率,没有提高光合作用速率,A错误;

B、铁皮石斛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第一营养级,B错误;

C、当地引导村民种植中药川射干,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自然发展,体现了生态

工程的整体原理,C正确;

D、中药种植基地的莺尾花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

故选Co

14.研究人员将结核杆菌分别接种在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A与B的培养基中(“+”代表含抗

生素,“+”的多少代表抗生素浓度,代表不含抗生素),对两种抗生素的药性进行分析。

在37℃环境下培养24小时后,细菌生长情况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科学家利用厌氧发酵技术使抗生素中青霉素的生产实现了产业化

B.与单独使用抗生素A相比,联合使用抗生素B的抑菌作用更强

C.为排除杂菌的影响,倒平板前可对培养基采用煮沸灭菌或者高压蒸汽灭菌

D.该实验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结核杆菌,待菌液被吸收后方可倒置培养

(答案』D

K祥解》微生物培养需要用到培养基,根据微生物的不同种类和生活习性来配制特定的培

养基。微生物的培养的关键是无菌操作,需要对操作环境和操作者进行消毒,同时如果培养

基、接种工具、培养器具不能彻底灭菌,培养过程中被杂菌污染都会导致微生物的培养失败。

【详析】A、由于青霉素产生菌是需氧型的,科学家在厌氧发酵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深

层通气液体发酵技术,使青霉素的生产实现了产业化,A错误;

B、根据图中平板上菌落的分布可知,与单独使用抗生素A相比,联合使用抗生素B不能

增强对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B错误。

C、为排除杂菌的影响,应该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然后冷却到50℃左右倒

平板,C错误;

D、如图,菌落分布均匀,是利用了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结核杆菌,待菌液被吸收后方可倒

置培养,D正确。

故选D。

15.超低温冷冻脱毒法是先用超低温对细胞进行选择性破坏,再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植

株的方法。以马铃薯茎尖为材料,采用超低温冷冻脱毒法可获得脱毒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组织培养所用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较高时利于根的分化

B.该技术利用了茎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无成熟大液泡、不易形成冰晶的特性

C.经超低温冷冻脱毒培养的马铃薯比未脱毒的马铃薯抗病毒能力更强

D.用茎尖能够获得脱毒苗的原因是植物顶端分生区病毒极少或无病毒

[答案XC

[祥解X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微型繁殖、作物脱毒(选材应该选择茎尖组织)、制造人工

种子、单倍体育种(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得到的全为纯种)、筛选突变体、细胞

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详析】A、组织培养所用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较高时利于根的分化,A

正确;

B、茎尖分生组织无成熟液泡,不易形成冰晶,B正确;

C、经超低温冷冻脱毒培养的马铃薯只是脱毒,并没有获得抗病毒的能力,C错误;

D、植物的分生区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因此可将马铃薯茎尖接种在培养基中,经过人工培

养可获得脱毒苗,D正确。

故选Co

16.2019年1月24日,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构建5只体细胞中某基因敲除的克隆猴,可作为研究人类疾病的动物模

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获得的重构胚可用乙醇、蛋白酶合成抑制剂等处理激活

B.体外培养体细胞时,培养液中通常需加入动物血清、蔗糖等成分

C.体外培养体细胞时,需将其置于含有95%空气和5%。2气体的培养箱中

D.胚胎移植前要对受体猴注射免疫抑制剂,以减弱或消除免疫排斥反应

K答案XA

K祥解工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

清除代谢废物。

(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

天然物质。

(3)温度和PH:36.5℃±0.5℃;适宜的pH:7.2〜7.4。

(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保证无菌

无毒环境的措施:培养基进行灭菌,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定期更换培养液。

【详析】A、用乙醇、蛋白酶合成抑制剂等物质激活重构胚,可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

进程,A正确;

B、体外培养体动物体细胞时,培养液中通常需加入动物血清等成分,但不能添加蔗糖,植

物组织培养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蔗糖,B错误;

C、体外培养体细胞时,需将其置于含有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CC)2气体(维

持培养液的pH)的培养箱中,C错误;

D、子宫不会对外来胚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因此胚胎移植前不需要对受体猴注射免疫抑制

剂,D错误。

故选Ao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的Ch与CO2竞争性结合Rubisco的同一活性位点在Rubiseo的

催化下与C5发生结合反应(如图所示)。C02与C5结合生成PGA(3-磷酸甘油酸)即C3进

入卡尔文循环;02与C5结合经一系列反应释放CO2,该过程称为光呼吸。研究发现强光时

会造成叶肉细胞中积累ATP和NADPH,这些物质积累会产生自由基损伤叶绿体。

^C£2pPGA(C)-5卡

3尔

tPGA(CJ-§文\

RuBP循

(cj-r-PGA(Cj)-J环?PGA(Cj)

rsiOjATP7cO?

ADP+Piz(

NADPH4

磷酸乙酯酸-----23氨酸

(c2)9,

回答下列问题:

(1)Rubisco发挥作用的具体场所是,C3进入卡尔文循环最终形成

的光合作用产物中可以进入筛管通过韧皮部运输到植株各处。

(2)如果在较强光下,光呼吸加强,一方面部分C5与。2结合使,从而

减少了光合产物的形成和积累;另一方面通过消耗,而造成了能量

的损耗。所以一般来说高浓度。2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农作物减产。

(3)强光照射后短时间内,植物暗反应达到一定速率后不再增加,可能原因有

(答出1种原因即可),但氧气的产生速率继续增加,分析该现象

的可能原因是0这时植物吸收的光能若超过光合作用的利用

量,过剩的光能可能导致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下降,从该角度分析光呼吸存在的意义是

K答案』(1)①.叶绿体基质②.糖类

(2)①.生成C3减少,卡尔文循环减弱②.光反应产生ATP和NADPH

(3)①.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充足的ATP和NADPH,暗反应产物过多会抑制暗反应速率

②.光反应产生ATP和NADPH,光反应不会受到抑制③.光呼吸的存在,光反应产物

中的ATP和NADPH增多,会导致更多自由基生成,使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伤,故

光呼吸消耗了光反应中形成的过多NADPH,从而保护光合机构,减少细胞受损的可能。

(祥解》根据题意分析,植物的Rubisco酶具有两方面的作用:当CO?浓度较高时,该酶

催化C5与CO2反应,生成C3,C3在ATP和NADPH的作用下完成光合作用;当。2浓度较

高时,该酶催化C5与0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会产生C02,这种植物在光

下吸收O2产生CO2的现象称为光呼吸。

【小问1详析】据图分析,Rubisc。酶的存在场所为叶绿体基质,C02与C5结合生成PGA

(3-磷酸甘油酸)即C3进入卡尔文循环最终形成的光合作用产物中糖类,可以进入筛管通

过韧皮部运输到植株各处。

【小问2详析】根据图分析,在较强光下,光呼吸加强,一方面部分C5与02结合使生成

C3减少,卡尔文循环减弱,从而减少了光合产物的形成和积累;另一方面通过消耗光反应

产生ATP和NADPH,而造成了能量的损耗,所以一般来说高浓度02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

造成农作物减产。

【小问3详析】强光照射后短时间内,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充足的ATP和NADPH,暗反

应产物过多会抑制暗反应速率,因此植物暗反应达到一定速率后不再增加;光呼吸加强,消

耗光反应产生ATP和NADPH,光反应不会受到抑制,氧气的产生速率继续增加。

在强光下,植物吸收的光能若超过光合作用的利用量,过剩的光能可能导致植物光合作用速

率下降,由于光呼吸的存在,光反应产物中的ATP和NADPH增多,会导致更多自由基生

成,使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伤,故光呼吸消耗了光反应中形成的过多NADPH,从而

保护光合机构,减少细胞受损的可能。

18.家蚕是二倍体生物(2n=56),雌、雄个体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ZW、ZZ某研究所在野

生家蚕资源调查中发现了一些隐性纯合突变体。这些突变体的表型基因及基因所在染色体如

下表。

突变体表型基因基因所在染色体

抗浓核病d15号

幼蚕巧克力色eZ

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雌家蚕的1个染色体组含有____________条染色体。雌家蚕处于减数分

裂II后期的细胞含有条w染色体。

(2)幼蚕的不抗浓核病和抗浓核病为一对相对性状,黑色和巧克力色为另一对相对性状。

为鉴定一只不抗浓核病黑色雄性幼蚕的基因型,某同学将其饲养至成虫后,与若干只表型为

抗浓核病的巧克力色的雌蚕成虫交配,产生的Fi幼蚕只有两种表型且黑色不抗浓核病:黑

色抗浓核病=1:1,则该雄性幼蚕的基因型是。

(3)家蚕的成虫称为家蚕蛾,已知家蚕蛾有鳞毛和无鳞毛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

制。现有纯合的有鳞毛和无鳞毛的家蚕蛾雌、雄个体若干只,设计实验探究控制有鳞毛和无

鳞毛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Z染色体上(不考虑Z、W同源区段),并判断有鳞毛和

无鳞毛的显隐性。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

[答案工(1)①.28②.0或2

(2)DdZEZE

(3)实验思路:让纯合的有鳞毛和无鳞毛的家蚕蛾雌、雄个体进行正反交实验,得到Fi,

观察并统计Fi个体的表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和结论:若正反交只出现一种性状,则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且控制有鳞毛

和无鳞毛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则控制有鳞毛和无鳞毛的基因位于Z

染色体上,且Fi雄性个体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k祥解男性别决定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性别决定的方式常见的有XY型

和ZW型两种。ZW型中性染色体组成为ZZ的为雄性,性染色体组成为ZW的为雌性。

【小问1详析】家蚕是二倍体生物(2n=56),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因此正常情况下,雌家

蚕的1个染色体组含有28条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性染色体Z与W分离,所以

减数分裂H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后,含有W染色体的条数为0或2。

【小问2详析】该只不抗浓核病黑色雄性幼蚕与若干只表型为抗浓核病的巧克力色的雌蚕

成虫、即与基因型为ddZeW的雌蚕成虫交配,产生的Fi幼蚕全部为黑色,说明该雄性关于

该性状的基因型为ZEZE。且F1中不抗浓核病与抗浓核病个体的比例为1:1,说明该雄性关

于该性状的基因型为Dd,综上分析,该雄性幼蚕的基因型是DdZEZE。

【小问3详析】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控制有鳞毛和无鳞毛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Z

染色体上(不考虑Z、W同源区段),但由于不知道显隐关系,可以利用正反交实验来探究。

实验思路:让纯合的有鳞毛和无鳞毛的家蚕蛾雌、雄个体进行正反交实验,得到Fi,观察

并统计Fi个体的表型及比例(假设相关基因为A和a)。预期结果及结论:若控制有鳞毛和

无鳞毛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正反交分别为AAxaa、aaxAA,其子一代基因型都为Aa,

只出现一种性状,且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若有鳞毛和无鳞毛的基因是位于Z

染色体上,正反交分别为ZAZAxZaW(后代雌雄全为显性性状)、ZaZaxZAW(后代雄全为显

性性状,雌性全为隐性性状),则正反交结果不同,且Fi中雄性个体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

状。

19.情绪的变化会影响体内激素的分泌。面对压力时,一定强度的应激反应有助于发挥潜力、

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但强烈且持续的应激会诱发免疫疾病、精神疾病,甚至癌症。如图为人

在情绪压力(如疼痛、恐惧等)下,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和胰岛细胞(甲)参与的应激

反应模式图,其中A~F代表激素,细胞a和细胞b来自胰岛组织。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恐惧紧张的环境中,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C会增加,作用于肝细胞,其作用机理

可能与激素(填字母)相似,协同作用使血糖浓度升高。强烈且持续情绪压力

刺激,从免疫角度分析,会产生抗体攻击细胞b引起的血糖调节紊乱属于病。

(2)激素F的调节属于轴调控的分级调节,推测情绪压力

刺激下,血浆中激素F的含量大于激素E,从分级调节的意义分析,原因是

(3)研究发现,注射适量的药物M或切除肾上腺均可以缓解情绪引起压力的长期效应,同

时使小鼠代谢下降,因此推测药物M对激素F的分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请以小鼠为材

料设计实验证明上述推测是正确的。请写出实验设计的思路:。

k答案1(1)①.A②.自身免疫

(2)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

(3)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

(4)选取多只生长发育正常小鼠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测定它们的基础F激素,即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量。甲组小鼠不做处理,乙组小鼠摘除肾上腺,丙组小鼠注射适量

的药物M,三组小鼠均置于压力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检测甲乙丙三组小鼠的F激素,即肾

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量。若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为甲>丙>乙,可证明药物M对激素F的

分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羊解』情绪压力可以刺激下丘脑,在神经调节方面,下丘脑通过可以控制肾上腺髓质分

泌激素肾上腺素,引起压力的短期效应;在体液调节方面,下丘脑会分泌出激素促肾上腺皮

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产生肾

上腺皮质激素,引起压力的长期效应。

【小问1详析】据图分析,A使糖原脂肪转化为葡萄糖,因此A为胰高血糖素,肾上腺髓

质分泌的激素C是肾上腺素,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激素A作用相似,协同作用使血糖浓度升

高。抗体攻击细胞b引起的血糖调节紊乱属于自身免疫病。

【小问2详析】下丘脑能分泌激素D作用到垂体,垂体分泌激素E作用到肾上腺皮质,使

其合成并分泌糖皮质激素,因此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皮质之间存在分层调控,是一个分级

调节系统,也称为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情绪压力刺激下,血浆中激素F的含量

大于激素E,这种分级调节的意义是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

【小问3详析】注射适量的药物M或切除肾上腺均可以缓解情绪引起压力的长期效应,同

时使小鼠代谢下降,因此推测药物M对激素F的分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实验设计的思

路:选取多只生长发育正常小鼠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测定它们的基础F激素,即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量。甲组小鼠不做处理,乙组小鼠摘除肾上腺,丙组小鼠注射适量

的药物M,三组小鼠均置于压力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检测甲乙丙三组小鼠的F激素,即肾

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量。若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为甲>丙>乙,可证明药物M对激素F的

分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0.亚洲象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亚洲象分布在

5个互不连通的狭小区域内,其觅食多发生在灌木丛和灌草丛中,在郁闭度(林冠层遮蔽地

面的程度)很大的密林内很少发生觅食。2021年,部分亚洲象从“老家”西双版纳一路北上,

迁移近500千米,直到8月,北迁的象群全部安全南返。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认为此次亚洲象北迁与气候持续干旱有关,干旱条件直接作为

(填“密度”或“非密度”)制约因素影响种群数量,可推断该气候主要影响了种群数量特征中

的从而影响了当地亚洲象种群密度。

(2)北迁的象群可通过听觉、磁场感应等辨别位置和方向,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信息。途中象群采食的玉米地,若退耕后变成森林,这属于群落的演替。

(3)近年来,保护区内的亚洲象渐渐从森林内转到森林边缘及农田进行活动和觅食,结合

材料信息,从郁闭度的角度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4)为了更好地保护亚洲象,还需要了解其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们的(至

少答2点)等。

1答案》(1)①.非密度②.迁出率

(2)①.物理②.次生

(3)森林植被茂密,郁闭度过高,照射到林下的光照减弱,不利于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生

长,使亚洲象的食物减少

(4)栖息地、食物、天敌、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祥解X1、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成层现象,

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

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

2、群落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着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

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

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小问1详析】食物、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有关,被称为密

度制约因素,气温、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种群

密度无关,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

率与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由题目信息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