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第二学期江苏省2月新高考调研卷
高三语文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如今,参观博物馆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文博游成为不少游客旅游必选,“逛博物馆”
蔚然成风,博物馆已成为人们文化休闲的重要场所和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印记。
“智能+博物馆”,“绿色“资源赋能文物展览。“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
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福建博物院、昙石山遗址博物馆、闽越王城博物
馆等推出“一物一码”智能导览项目,扫描每件展品对应的二维码即可“云”听讲解,了解其
背后的文物故事。天津博物馆紧密依托5G网络全覆盖,利用虚拟现实、全息影像、3D互动等
高新技术,打造“5G智能互动体验展”,增强博物馆的表现力、感染力和趣味性。“遇见敦煌•光
影艺术展”“梦华旧物一一宋人的生活”等沉浸式主题展,通过生活化、艺术化结合,生动活泼
地表达文物,激发观众对于文物和传统历史文化的兴趣。在文物保护传承的基础上,通过新媒
体平台走向“云端”,注重挖掘文物“智能”价值,丰富传统的博物馆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让
文物活起来。
“文创+博物馆”,“多彩”资源领略传统文化。数字博物馆、文博纪录片、文创产品、文
物表情包……新技术、新形式让原本严肃的文物变得活泼,让历史从书本走入生活,掀起一
阵阵“文博热”。从故宫文创打造出“萌萌哒”雍正形象等多个“爆款”,到河南博物院、三星
堆博物馆等结合考古发现推出的盲盒,一系列新理念、新创意,让博物馆脱下了神秘的面纱,
不断更新自己的“语言”,用大众更易于接受、理解的方式讲述文物故事,愈发平易近人、生
动可爱。越来越多的展览朝着趣味化、生活化、新颖化发展,配套的文创产品、亲子研学、社
教活动丰富多彩,创意无限、寓教于乐,为年轻人提供一个接受知识、获取灵感、放松身心
的公共文化空间,让“打卡”博物馆逐渐成为青年群体的生活方式。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每件文物,背后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是散落在五千
年历史长河里的繁星。隔着时光和历史的长河,我们与博物馆中的文物跨越时空相遇,目之
所及,是穿越千年的两相凝望。当我们回望时,可以看见传统文化的脉络;当我们前行时,可
以传承中华文化的辉煌。
(摘编自李非燃《“博物馆+”,解锁文化的“精神密码”》)
材料二: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一道桥梁。
厚重河南,人杰地灵。在华夏文明的进步过程中,河南留下丰厚的历史遗存,建成了不少的博
物馆,成为中华文明的历史宝藏。面对新时代,我们要让博物馆“活”起来、“火”起来、“美”
起来,展现博物馆独特的魅力。
让博物馆“活”起来,用她“讲述”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尽在博物馆。博物馆被称为
“活化石”,她承载着历史,见证着文明。“我们要加强考古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
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1
泱泱华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每一段历史过往都能从历史博物馆里寻找到她的痕迹。中华
文明星河灿烂,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只有让博物馆“活”起来,我们才能做到古为今用一一
用于家国情怀教育,用于文化传承,用于探寻人类古代文明。博物馆是我们研究古代历史,探
寻文化根脉的最佳场所。没有博物馆就会出现文化断层,只有让博物馆“活”起来,我们才能
找到寻根问祖的最佳路径,进而丰富中华文化。
让博物馆“火”起来,成为促销费、扩内需的经济增长点。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最
美人间五月天,外出旅游正当时。一个时期以来,由于疫情原因,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博物馆
也曾经一度门可罗雀。眼下随着疫情防控平衡转段,久违的烟火气开始升腾,人们欣喜地看到,
如今的博物馆人潮涌动,人们怀着敬畏之心来到博物馆参观游览,尽情地享受着现代生活。博
物馆不仅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场所,还是促销费、扩内需的消费打卡地。人们游览博物馆
之后,常常会在博物馆附近就餐消费、住宿、游玩,带动了地方的经济发展,成为促消费、扩
内需的重要载体。因此,博物馆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让博物馆“美”起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河南省文物博物馆事业呈
现良好发展态势,已建成各类博物馆、纪念馆395座,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博物馆
网络体系,使文物保护成果进一步惠及广大公众。博物馆里面陈列的一件件文物,不但见证着
有史以来的人类文明,同时还昭示着史前文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保护中华文化功在当今,
利在千秋。我们要在发展中保护中华文化,在保护中发展中华文化。只有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
内涵,不断丰富历史文化藏品,做到人与博物馆美美与共,才能让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美
好。
一座博物馆,承载了几千年的人类文明;一座博物馆,诠释着过往历史沧桑。以史鉴往是
为了更好的前行,我们要让博物馆“活”起来、“火”起来、“美”起来。我们要从博物馆中汲
取知识,汲取营养,凝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
(摘编自李旭《写好“活、火、美”三篇文章,让博物馆尽显魅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福建、天津等博物馆通过生活化、艺术化结合的方式,生动活泼地表达文物,增强了博物
馆的表现力、感染力和趣味性。
B.通过新技术、新形式可以让文物变得活泼,让大众易于接受、理解,如故宫文创打造的“萌
萌哒”雍正形象等。
C.河南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博物馆网络体系,并在丰富历史文化藏品、人与博
物馆美美与共等方面不断努力。
D.在博物馆中既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脉络,又能够从中汲取知识营养,凝聚起民族复兴的磅
礴伟力,助力民族复兴。
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博物馆建设的重中之重,在于挖掘文物的“智能”价值,丰富传统的博物馆语言,讲好中
国故事,让文物活起来。
B.拥有博物馆,文化就不会出现断层,让博物馆“活”起来,是找到寻根问祖的最佳路径,是
丰富中华文化的必要条件。
C.“博物馆游”蔚然成风,这和疫情防控平衡转段、博物馆加强自身建设以及人们对文化休
闲、美好生活的追求息息相关。
D.“博物馆游”可以带动地方的经济发展,成为促消费、扩内需的重要载体,因此“博物馆
游”具有文化和经济双重意义。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则材料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但主体部分结构不同,材料一采用并列方式,材料二
则采用层层递进的论证方式。
B.两则材料均采用大量的事实论据,通过大量的生活事实对论点进行论证,使文章具有说服
2
力,同时也很接地气。
C.两则材料的画线部分均引用了习近平主席关于博物馆工作的重要论述,但内容又不尽相同
,这是由文章的论述重点决定的。
D.两则材料均运用比喻,如以“繁星”和“桥梁”作喻,形象地表现出文物、博物馆在中华
文化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4.两则材料均提到“博物馆”建设,但论证的角度不尽相同,请简要分析。(4分)
5.最近长沙博物馆非常火爆,下面是其具体做法,请结合材料一分析其火爆的原因。(6分)
用全新的声光电舞美和多媒体技术演绎马王堆辛追夫人的家国故事、通过“虚拟漫游”
品鉴长沙窑瓷器的精美唐诗、用耳朵领略走马楼吴简记录的市井繁华、自主设计生产的“馆
藏精品文物纸牌”“太平有象一一丝巾”“谷山砚台”和“蓝染系列”等20余款文创产品受到
游客的青睐……近年来,湖南长沙各大博物馆在“湖湘文化”与“网红长沙”的双重加持下,
迎来参观热潮。
(二)现代文阅读H(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根河的传说
陈晓雷
我知道,这里已临近根河的源头了,远处莽莽苍苍的群山峻岭,绿阴浓密,森林草丛中流出
的千沟万壑,蓄存着丰沛的雪水、泉水、露水,它们就是这条大河无以数计的源流。
现在我想把父亲当年听百岁老额尼讲的“葛根高勒”的故事,讲给读者朋友,没有这段流
传久远的森林神话传说,父亲的故事好像缺少精神的支撑,这就像天上的风筝,其精神的高远
在于放筝人手中还有多长的线。
①这个早晨,岭上幽静无风,天阴沉着脸,故意施展威严,好像要惩罚大地似的,连旷
野山川都为它静默施礼。
这天山下河畔的女主人达玛拉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自从去年冬天丈夫过世后,额尼达玛拉
就威了这家人的顶梁柱,日子虽然过得清苦,可她感到心里很踏实。身边有两岁的儿子萨沙,
十六岁的女儿月拉.还有一群驯鹿,这就足够了。
额尼今天起得早,见儿子还睡着,她悄声告诉月拉去林子里找找多日不见的驯鹿群,还嘱
咐女儿不要贪玩,赶着驯鹿回来时要走自己去时的路。
月拉走上山岗,听到林子里的鸟儿在唱歌,林间弥漫着杜香草的味道,脚下的芍药花、黄
罂粟、紫莺草、石竹花的脸颊,贴着她的裤腿弄湿了她的鹿皮靴子,姑娘颇感惬意。回头望,
山下河边自家的撮罗子里升起了袅袅炊烟,她知道额尼生火做饭了。
月拉在林中走着,不知走了多远,抬头望望天,突然看到天空暗下来,天上的云越聚越厚,
很快她听到了“轰隆隆”的打雷声,顷刻间暴雨就像饿狼似的扑来。
月拉想,驯鹿群在山上不怕雨大,密林能为它们遮风挡雨。下大雨了,我要回去和额尼、
弟弟在一起,她转身往回跑……
当月拉站在小山坡上看自己的家畤,姑娘被山下的一切惊呆了,山洪暴发,河岸变成了汪
洋,她家的撮罗子不见了,额尼和弟弟都不见了!
②曾经秀美的河,暴涨数倍,变成了疯女人,喋喋不休、张牙舞爪。家四周的松树、桦树、
柞树全让洪水泡上了,平坦的青草地变成水泡子,浑浊的洪水淹没了地上的薛苔、鲜花、绿
草,大河肆虐着、狂奔着、咆哮着……
月拉姑娘站在山坡上,几乎精神崩溃了,脸上泪雨如河,这姑娘变成了可怜巴巴的孤女。
月拉大喊:额尼一一弟弟一一你们在哪里?
③苍天无言,山川流泪。
3
月拉顺着河岸边跑边看,边找边喊:额尼一一弟弟一一
旷野无应,大河号啕。
月拉全身发抖,一步不停,她要坚持找额尼找弟弟,不管狂风大雨,不管路远沟深。
河水无情,阴雨刺背。在山脚下的河湾处,姑娘实在累了,就倚在一棵白桦树下喘口气,她
恐惧、疲劳、饥饿,她情不自禁地合上眼睛,梦见额尼抱着弟弟,正踵着河水向自己走来……
姑娘猛地醒来,见天穹上的浓云散开了,一缕阳光映在她头顶的白桦树上,她看见一张手掌
大小的鹿皮挂在树枝上,忙站起身去抓那张鹿皮,那上面写满了字,这些字就像一幅幅好看的
画,她想这一定是萨满写给自己的神书,就开始默念起来,认出了那些字,这是敖鲁古雅河、
激流河、根河流域流传极广的《唤母歌》,月拉面对大河,轻轻唱起来:
女儿若变鱼,河水不哭泣。
女儿真变鱼,河水变清晰。
女儿变成鱼,妈妈有归期。
月拉就这样一遍一遍地唱着,从白天唱到夜晚,从夜晚唱到黎明。面对浑浊的滔滔大河,
唱歌的姑娘泪水涟涟,悲情深切……
一个洒满阳光的早晨,月拉开悟了,弯腰脱下鹿皮袍衣,白皙挺拔的胴体,像一株迎风
招展的白桦树,一阵清风刮来,裸身的姑娘随风飘入了呼啸浑浊的大河……
这时,奇迹发生了一一大河恐怖的涛声停息了,激荡的波浪平静了,河面上升腾着一条轻柔
的银雾带,转眼间将河面全部遮盖住了。大约过了一刻钟,银雾缓缓散去,浑黄的河水神奇地
变得透明、变得洁净了,美丽的姑娘月拉变成河中一条银光闪闪的白细鳞鱼,她摇头摆尾在河
中嬉戏,在她的周围伴游着大群大群的萤火虫般闪亮的小银鱼,它们从没见过这么美丽的白细
鳞鱼,它们把她当成公主,喜气洋洋地簇拥于她的身边,她就真的化身为白鱼公主了。
这公主身材修长,眼睛灼灼灵动、熠熠闪光,如夜里皎洁的月亮。此刻白鱼公主鳞片闪闪、
尾翅齐舞,好像为刚刚获得的新生而欢欣鼓舞……
河水繁星,鱼儿们欢腾着,像在庆祝自己的节日。
三天后的傍晚,玫瑰红染红了山岭,染红了河面,就在月拉跳河的那棵白桦树下,额尼达玛
拉领着弟弟萨沙出现在那里,他们没有死,在洪水涌来时,及时撤到山岗上躲过了大难,他们
就这样与月拉失散了。
这一刻,弟弟抱着姐姐月拉留下的鹿皮衣袍,额尼泪水涟涟,手捧着那封萨满神书,口中
喃喃默念。
达玛拉低头望着清悠的河水流过山弯,她望着望着,就见着河面升起一团银雾,接着一朵巨
大的浪花绽放,一条两米多长的白细鳞鱼腾空而出,还“吱吱”地发声欢叫。达玛拉看到她在
欢笑、她在舞蹈,她泪光闪闪,神情留恋。
达玛拉知道,那就是女儿月拉,忍不住泪流满面,用嘶哑的嗓音唱起了山中那首古老的鄂温
克民族歌谣《唤女谣》:
女儿快回家,满山花枝芽。
女儿真回家,鹿儿笑哈哈。
女儿回了家,蝴蝶闹出嫁……
达玛拉就这样一遍一遍不停地唱着,不知唱了多久。当月亮照在河谷里的时候,不知从峡
谷里,还是从森林里涌来了成千上万的银蝴蝶、金蝴蝶,像悬浮在半空的数万颗星星,它们先
把河谷塞满,然后又蜂拥着飞向河面上,它们的羽翼连成片,它们的身体变成了金纱银纱,它
们变成一条流动的光带,把整条大河都盖住了……
达玛拉继续唱着,河谷中的蝴蝶光带,神奇地向两侧分开,大河水面再次翻开浪花,那漂
亮的白鱼公主跳出水面,一个矫健的打挺亮相,洁白细长的身子几乎横在空中,姿态优美而炫
目!看得岸上的母子俩心动神摇。
萨沙大喊:鱼一一多好看的鱼!
4
达玛拉纠正儿子:那不是鱼,那是你的月拉姐姐!
母子俩再看,河中一条银光飞速远去,瞬间河水急速流动,不多时即变清变透变明亮,波
光粼粼了……
萨沙再次大喊:是姐姐,姐姐一一回来!
达玛拉望着河面对儿子说:姐姐在河里,那白鱼公主就是姐姐,这条河因姐姐的干净,才
变得透明、透亮了。现在这条河有自己的名字了,我们就叫它葛根高勒吧……
萨沙问额尼:什么是葛根高勒?
达玛拉告诉儿子:这是姥爷教我的蒙古语,葛根高勒一一就是清澈透明的河。
他们母子一起高喊:葛根高勒!
④葛一一根一一高一一勒一一
葛----根----高----勒----
母子俩的喊声,再次让河谷中的金蝴蝶银蝴蝶翩翩起舞,它们把整条大河变成了流动的光
大兴安岭一一这永不低头的山脉,此刻亦蓄满柔情,在深情地倾听……
(摘编自《北京文学》2017年第2期)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部分,借父亲的故事引出全文,既给“根河的传说”带来了神秘色彩,更让整篇
文章充满了历史沧桑感。
B.额尼特意叮嘱月拉不要贪玩,但是林子里的鸟、草、花都让她感到惬意,让她来不及在大雨
来时和家人们在一起。
C.月拉变成鱼的过程中,“银雾带将河面全部遮盖住”“大约过了一刻钟”等细致的描写,
使这一过程极具真实感。
D.因为这条河已经成为一条清澈透明的河,在达玛拉与萨沙的呼喊中,它就有了自己的蒙古语
名字,叫它葛根高勒。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景物描写,隐隐透露出灾难来临前的阴森与恐怖,暗示了事件的发展。
B.句子②采用比喻修辞,形象地写出根河的特征,写出根河狂暴反复无常的特点。
C.句子③以整齐的句式来回应上文内容,既通过短句传递感情,又富于节奏变化。
D.句子④中破折号的使用,以声音延长的方式,展现了对月拉的思念与赞美之情。
8.在文中月拉的情感随着“神书”的出现而逐步生发,请简要概括分析。(4分)
9.有人认为,陈晓雷的写作体现了具有“生命共同体”意义的创作观。请结合文本评价这一观
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凡帝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
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
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帝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昔者,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然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夫富
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①,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
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
5
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今
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然则民舍本事而事末作。舍本
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节选自《管子•治国》)
材料二:
徭役多则民苦,民苦则权势起,权势起则复除②重,复除重则贵人富。苦民以富贵人,起
势以藉人臣,非天下长利也。故曰:徭役少则民安,民安则下无重权,下无重权则权势灭,权
势灭则德在上矣。今夫水之胜火亦明矣,然而釜鬻③间之,水煎沸竭尽其上,而火得炽盛焚其下,
水失其所以胜者矣。今夫治之禁奸又明于此,然法守之臣为釜衢之行,则法独明于胸中,而已
失其所以禁奸者矣。上古之传言,《春秋》所记,犯法为逆以成大奸者,未尝不从尊贵之臣也。
然而法令之所以备,刑罚之所以诛,常于卑贱,星以其民绝望,无所告诉。大臣比周蔽上为一阴
相善而阳相恶以示无私,相为耳目,以候主隙,人主掩蔽,无道得闻,有主名而无实,臣专法而
行之,周天子号也。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权势。
(节选自《韩非子•备内》)
【注】①末作文巧: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的制造。②复除:免除徭役和赋税。③釜衢:
古代炊具。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
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大臣比©周日蔽日上回为一日阴相善回而阳相恶目以示国无私。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凡治国之道”与“故治国常富”中的两个“治国”含义相同
B.“民无所游食则必农”与“民事农则田垦”中的两个“农”含义不同。
C.“然则民舍本事而事末作”中的两个“事”词性不同,含义也不同。
D.”是以其民绝望”与“周天子是也”中的两个“是”含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百姓富有则安乡重家、敬上畏罪;百姓贫穷则不安于乡居、轻视家园、对抗君上而违犯
禁令,可见“富民”十分重要。
B.国富粮多来源于农业,所以先代圣王都是重视农业的。如果百姓放弃农业,那土地也就
荒芜了,进而国家也就贫穷了。
C.徭役多,不仅让百姓困苦,还会让臣下势力发展起来,大臣权势强大,定会心生逆之念,
这不符合国家的长远利益。
D.违犯法律、大逆不道的人,大都是尊贵大臣,可是法律防备的、刑罚要惩办的,常都
是卑贱之人,这让百姓感到绝望。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然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
(2)水煎沸竭尽其上,而火得炽盛焚其下,水失其所以胜者矣。
14.两则材料都提到“安民”,请简要概括“安民”的具体方法和通过“安民”要达到的目的。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南楚
6
【唐】杜甫
南楚青春异,暄寒早早分。
无名江上草,随意岭头云。
正月峰相见,非时鸟共闻。
杖藜妨跃马,不是故离群。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的“青春”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含义相同。
B.颔联“无名江上草”写诗人发现江畔上的一些没有名称的野草,增加了对异乡的陌生感。
C.颔联“随意岭头云”写山岭间的随意飘荡的云彩,使诗人联想到了自己,顿生飘零之感。
D.尾联写诗人想像以前那样,纵马驰骋,然而已力不从心,在春日里,只好离群索居。
16.诗歌的首联和颈联都提到时令,请简要分析诗人这样安排的目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当年“,”的刘裕,他所
住的地方现在也成了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突出了前文“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观点。
(2)深受核危害的日本居然要往太平洋里排放核废水,这不禁让我们想到《〈论语〉十二章》中
的句子:”,
(3)写作课上,老师要求以“忧患意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并要求在文章中要引用名句,小
明时想不起来,小刚说用“,”就可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事实上,革命文化本身具有充分的艺术空间和题材吸引力,革命文化与通俗文化并非具有
截然对立的界限,在文艺史上A,并成为一种深厚传统。“五四”
时期,白话文运动、话剧的引入与推广,都旨在将启蒙的精神和大众化的形式相结合。
革命主题早已被经典化,①新的传播就面临着“影响的焦虑”,②作为历史后来人的接受者
们多具有旁观隔阂感,③甚至于挑剔、逆反、冷漠,④而沉浸式体验的代入感、历史的现场感正
是对症下药的良方。⑤其“沉浸”的核心要义在于,⑥感受作为局外人、后来人的观众变成剧中
人、变成革命当事人。⑦参与者通过场景沉浸,⑧不仅从当代都市生活、安逸生活逐步进入到八
九十年前的革命时代、血与火时代,⑨反而实现从情感淡漠到逐步复苏,⑩从看客的挑剔到当事
人的主体“复活”或建立。
革命主题与沉浸式戏剧的融合焕发出新活力,既是艺术创新创造的成功,又获得了市场和社
会资本的青睐。既然化通俗入大义是一条有效路径.那就可以推动革命主题沉浸式戏剧更进步
发展。当然,应避免B,应增加革命语境中严肃体验感,应强化由游
戏进入实景实情的真情共振,继而达到真正的身份认同,实现革命情感的新时代迁移。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
不得改变原意。(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H(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代儒道:“这也讲的罢了。我有句话问你:你既懂得圣人的话,为什么正犯着这两件病?我
7
虽不在家中,你们老爷也不曾告诉我,其实你的毛病我却尽知的。做一个人,怎么不望长进?
你这会儿正是‘后生可畏’的时候,‘有闻‘‘不足畏’全在你自己做去亍。莪女口今庖春一个万,
把念过的旧书全要理清,再念一个月文章。以后我要出题目叫你作文章了。如若懈怠,我是断
乎不依的。自古道:'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你好生记着我的话。”宝玉答应了,也只
得天天按着功课干去。不提。
且说宝玉上学之后,怡红院中甚觉清净闲暇。袭人倒可做些活计,拿着针线要绣个槟榔包
儿,想着如今宝玉有了工课,丫头们可也没有饥荒了。①早要如此,晴雯何至弄到没有结果?
②兔死狐悲,不觉滴下泪来。忽又想到自己终身本不是宝玉的正配,③原是偏房。宝玉的为
人,却还拿得住,只怕娶了一个利害的,自己便是尤二姐香菱的后身。素来看着贾母王夫人光
景及凤姐儿往往露出话来,自然是黛玉无疑了。那黛玉就是个多心人。想到此际,④脸红心
热,拿着针不知戳到那里去了,便把活计放下,走到黛玉处去探探他的口气。
黛玉正在那里看书,见是袭人,欠身让坐。袭人也连忙迎上来问:“姑娘这几天身子亘太
好了?”黛玉道:“那里能够,不过略硬朗些。你在家里做什么呢?"袭又逢“而今至二爷
正了学,房中一点事儿也没有,因此来瞧瞧姑娘,说说话儿。”……
20.简析文中“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在语言上的特点。(2分)
21.问号起到增强感情的作用。请结合文中两处画波浪线句子进行简要分析。(4分)
22.第二段中有四处四字句,请分别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初心是美好的。初心是纯真的,有活力的,有想象力的,有责任心的,可以是人生旅途的
起点,也可以是人们一生寻求的终点……
对此你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2024届第二学期江苏省2月新高考调研卷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A项,“通过生活化、艺术化结合的方式,生动活泼地表达文物”
错误,原文“'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梦华旧物一一宋人的生活’等沉浸式主题展,通
过生活化、艺术化结合,生动活泼地表达文物”,选项变为“福建、天津等博物馆”,张冠李戴。
2.【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概括文意以及根据文意推断的能力。A项,“博物馆建设的重中之重”,原文“在文物
保护传承的基础上”然后才是“挖掘文物的……”,所以不能说“挖掘文物的‘智能'价值,
丰富传统的博物馆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让文物活起来”;B项,选项“拥有博物馆,文化就
不会出现断层”,推理错误,原文“没有博物馆就会出现文化断层”,是充分条件判断,选项采
用否定前提的方式否定结论,属于无效推理;C项,“'博物馆游’蔚然成风,这和疫情防控平
衡转段”错误,原文“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博物馆也曾经一度门可罗雀”,说明疫情以前“博物
8
馆游”已经蔚然成风,和“疫情防控平衡转段”无关,只能说“最近”“‘博物馆游’蔚然成风,
这和疫情防控平衡转段有关”。
3.【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A项,“材料二则采用层层递进的论证方式”错误,
材料二的主体部分仍然是并列的方式。
4.【答案】(1)材料一是从博物馆建设的具体做法角度论证,从“智能+”“文创+”这两个具有
代表性的“博物馆+”角度,借助新形式、新技术,解锁文化新密码。
(2)材料二是从博物馆建设要达到的效果角度论证,重点论述让博物馆“活起来、火起来、美
起来”的重要意义。(每点2分,满分4分)
【解析】
此题考查分析文章侧重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抓住文章的标题“‘博物馆+',解锁文化的‘精
神密码,”“写好'活、火、美'三篇文章,让博物馆尽显魅力”以及文章的内容。文章的内容
重点抓住材料一的“福建博物院、昙石山遗址博物馆、闽越王城博物馆等推出……遇见敦
煌•光影艺术展''梦华旧物一一宋人的生活’等沉浸式主题展……”;"从故宫文创打造出“萌
萌哒”雍正形象等多个‘爆款',到河南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等结合考古发现推出的盲盒,一
系列新理念、新创意,让博物馆脱下了神秘的面纱,不断更新自己的‘语言',用大众更易于
接受、理解的方式讲述文物故事,愈发平易近人、生动可爱”;材料二注意抓住“只有让博物
馆'活'起来,我们才能找到寻根问祖的最佳路径,进而丰富中华文化”“博物馆也是拉动经济
增长的动力源”“只有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历史文化藏品,做到人与博物馆美美
与共,才能让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美好”等。
5.【答案】(1)参观博物馆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文博游成为不少游客旅游必选;
(2)演绎马王堆辛追夫人的家国故事、品鉴长沙窑瓷器的精美唐诗、用耳朵领略走马楼吴简记录
的市井繁华等,通过“智能+博物馆”,增强博物馆的表现力、感染力和趣味性;
(3)全新的声光电舞美和多媒体技术以及文创产品设计,通过“文创+博物馆”,让展览趣味化、
生活化、新颖化,配套的文创产品让博物馆丰富多彩;
(4)''湖湘文化”与“网红长沙”的双重加持。(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满分6分)
【解析】
此题考查文本对照研读能力。要求用材料的内容解释文本外的材料,答题时既要从文外材料提取
要点,也要从文本材料中找到依据,文外材料先介绍具体的做法,后面总结,总结部分“近年来,
湖南长沙各大博物馆在‘湖湘文化'与‘网红长沙’的双重加持下,迎来参观热潮”可以作为原
因。然后运用文本一的内容解释文外材料的具体做法,“演绎马王堆辛追夫人的家国故事”“品鉴
长沙窑瓷器的精美唐诗”“领略走马楼吴简记录的市井繁华”可用材料一第一部分的内容分析;
“用全新的声光电舞美和多媒体技术”“文创产品”可以用材料一第二部分的内容分析;还要注
意材料一中总体论述的句子“如今,参观博物馆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文博游成为不少游客
旅游必选”。
6.B(不是“鸟、花、草让月拉惬意而来不及回去”,于文无据)
7.B(“狂暴反复无常”错误,“反复无常”没有根据)
8.①失去亲人后的悲情深切,②用自己换回亲人时的坚定和义无反顾,③重获新生后的欢欣鼓舞,
④亲人重逢后的动情留恋。
【评分标准】共4分。一点1分。
9.①根河是鄂温克族达玛拉一家生活与生存的土地。
②月拉成为根河的一部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相融的和谐美好。
③展现了对月拉为拯救亲人而投身化为根河的美好品格的赞美。
④推崇了鄂温克人民崇敬自然、崇敬生命的民族精神。
9
【评分标准】共6分。每点2分,意对即可。
10.【答案】BEG(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满分3分)
【解析】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句子的意思是“大臣相互勾结,串通一气蒙骗君主,暗地里互相要好,
表面上相互憎恶,以便表示没有私情”。断句时注意“大臣比周”“蔽上为一”两个事件,中间
断开;“阴相善而阳相恶”句意联系紧密,不要断开,“以示无私”表目的,和前面断开。
H.【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A项,两个“治国”,分别是“治理国家”和“治理得好的
国家”的意思;B项,两个“农”,分别是“务农”的意思和“农业”的意思;C项,两个“事”,
前者是“事情”的意思,后者指“从事”;D项,两个“是”,都是“这”的意思。
12.【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定会心生叛逆之心”错误,原文“犯法为逆以成大奸者,
未尝不从尊贵之臣也”,意思是“违犯法律、叛逆作乱而篡权夺位的人,从没有不属于尊贵大臣
的”,但尊贵的大臣并不一定必生叛逆之念。
13.【答案】(1)然而都能称王于天下(统一天下),为什么呢?一定是国富而粮多(的缘故)。(2)
水在上面沸腾以致烧干,而火在下面却能够烧得非常旺盛,这是因为水失去了用来灭火的条件。
【解析】
此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1)俱:都;王:称王;何也:为什么呢;(每点1分,句
意1分,满分4分)(2)竭尽:烧干;炽盛:旺盛;所以:条件、……作用、……
功能等。(每点1分,句意1分,满分4分)
14.【答案】(1)第一则材料通过禁止“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的制造”来实现“安民”,(1分)
通过“安民”达到“多粟、强兵、广地、富国”的目的。(1分)(2)材料二通过“轻徭”来
“安民”,最终达到强化君主权势、抑制权贵的目的。(1分)(满分3分)
【解析】
此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答题是注意题干中的两个要求“安民的方法”和“达到的目的”,
然后结合文中的句子概括即可,重点句子”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
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徭役少则民安,民安则下无重权,下无重权则权势灭,权势灭
则德在上矣”。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百姓富裕,百姓富裕就容易治理,百姓贫穷就难以治理。怎
么知道是这种情形呢?百姓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敬上
畏罪就容易治理了。百姓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
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往往是穷的。因
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百姓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从前,历代的君主,法度不一,号令不同,然而都能统一天下,这是什么原因呢?必定是国
富而粮多的缘故。国富粮多来源于农业,所以先代圣王都是重视农业的。凡属于治国之急务,
一定要先禁止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的制造,禁止了这些,百姓便无法游荡求食,百姓无法
游荡求食,就只好从事农业。百姓从事农业则土地得到开垦,土地开垦则粮食增加,粮食增加
则国家富裕,国富则兵力可以强大,兵强则战争可以取胜,战胜则土地也就广阔了。因此,
先代圣王懂得人口多、兵力强、国土广和国家富都一定来源于粮食,因而都禁止奢侈性的工商
业和奢侈品的制作,以利于发展农业。现今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制作的人们,干一天
可以吃用五天。农民终年劳动,却不能维持自家生活。这样,百姓就放弃农业而从事奢侈性的
10
工商业。弃农而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那土地也就荒芜而国家贫穷了。
材料二:
徭役多,百姓就困苦;百姓困苦,臣下势力就发展起来;臣下势力发展起来,免除徭役
和赋税的人就增多;免除徭役和赋税的人增多了,权贵就富有起来,君主坑害百姓而使权贵富
有,就给臣下扩张势力提供了条件,这不符合国家的长远利益。所以说,徭役轻,百姓就安定;
百姓安定,臣下就没有大权;臣下没有大权,他们的势力就消灭了;他们的势力消灭了,恩
惠就全归君主了。现在看来,水能灭火的道理也够明白的了,然而用锅子把水和火隔开,水在
上面沸腾以致烧干,而火在下面却烧得非常旺盛,这是因为水失去了灭火的条件。现在拿治国
措施中的禁止奸邪来说,道理比这更加明白了,但执法大臣起了锅子那样的阻隔作用,那么,
法律只在君主心里明白,却已经失去了它得以禁奸的作用了。在上古的传说中,在史书的记载
里,违犯法律、叛逆作乱而篡权夺位的人,从没有不属于尊贵大臣的。这样一来,法令要防
备的,刑罚要惩办的,通常是地位低贱的人,因此百姓感到绝望,无处可去申诉冤屈。大臣相
互勾结,串通一气蒙骗君主,暗地里互相要好,表面上相互憎恶,以便表示没有私情。他们互
相作为耳目,等待着钻君主的空子。君主受着蒙蔽,无从了解真情,有君主之名而无君主之实,
大臣垄断法令而独断专行;周天子正是这样。君主权势旁落,上下也就换了位置;这就是说,
君主不能把自己的权势让给臣下。
15.【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综合理解和赏析诗歌的能力。B项,“一些没有名称的野草”错误,“没有名字的野草”
和“对异乡的陌生感”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应该是“诗人叫不上名字的野草”,这样才能和“对
异乡的陌生感”产生必然的联系。
16.【答案】(1)首联写南楚一带的春天与中原迥异;温暖与寒冷早早地便区分开来;颈联写虽是
正月,但在这里却已能见到蜜蜂,已能听到鸟儿们欢快的啼鸣;
⑵按照家乡的时令,和这里的春天大有不同;
(3)在时令对比中诗人心中更增添了一层乡愁,更能凸显出一个异乡人的孤独惆怅。(每点2分,
满分6分)
【解析】
此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题的能力。题目要求分析首联和颈联写时令的目的。答题时
首先要明确写道哪些时令,然后分析作用。“南楚青春异,暄寒早早分”,南楚一带的春天与中
原迥异;温暖与寒冷早早地便区分开来。作为一个异乡人,诗人对夔州的时令异常敏感。他发现,
与中原家乡相比,这里的春天大有不同,如果按照家乡的时令,此时仍旧春寒料峭,但在夔州,
天气已颇显温暖。面对这一切,诗人心中更增添了一层乡愁;“正月峰相见,非时鸟共闻”,在正
月里就已见到了蜜蜂;鸟儿们的啼鸣也似乎不合于时令。诗人为夔州春日的风物而感到惊讶,
虽是正月,但在这里却已能见到蜜蜂,已能听到鸟儿们欢快的啼鸣。他知道,如果在家乡,要见
识到这一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卫星遥感信息服务合同
- 2024年全年适用:汽车配送服务合同
- 2024个人融资合同范本
- 油气管道沟槽开挖专项方案
- 2024驾驶员聘用合同范本食堂工人聘用合同范本
- 土壤改良方案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 小学新学期家长会组织方案
- 2024美的空调采购合同
- 2024年为期三年的城市绿化工程承包合同
- 2024年农村电商项目转让合同
- 各专业文件准备目录-内分泌科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 SOP
- 车间员工安全培训试题附参考答案【典型题】
- 2024年物业管理师(中级四级)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多选题)
- 2024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一)
- 《江西数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 2024年10月福建三明宁化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公开招聘非在编协管员1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点试卷)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环保知识生态建设知识竞赛-环保基础知识竞赛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万维网安全新协议》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新教材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全一册
- 2024中国邮政集团河北省分公司春季校园招聘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部编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2025学年)
- 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三册Unit 5 The value of money 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