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题_第1页
2024年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题_第2页
2024年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题_第3页
2024年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题_第4页
2024年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

1.某兴趣小组在做完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加热2〜3分钟

}5gCuO粉末1墨棒WCuO粉末变红色

箔—1)包裹冷至室温\)

)—>展开蟠酒J

【猜想】

(1)把氧化铜还原成铜的物质是:I.石墨棒;n.o

【实验】

(2)用天平称量1.5g氧化铜粉末,直接用铝箔纸包装。按上述操作步骤实验,黑色粉

末,那么猜想n不成立。

【结论】

(3)石墨棒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0

【改进】

(4)把石墨棒换成铝粉,重复上述操作,又获成功。改进后的实验证明,金属铝与铜活动

性顺序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拓展】

(5)如果使用复印机的“碳粉”代替石墨棒还原氧化铜,效果更好。联想在空气中灼热的铁

丝不能燃烧,而铁粉能燃烧,其原因是o写出铁和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为。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

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

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CO2、H2O乙:CO、H2O丙:NH3、CO2、H2OT:CO2、CO,

H2O

(1)你认为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实验探究工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0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

下列装置:

(2)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原因是o

(3)实验中用纯净0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0

⑷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

黑色,由此推断同学猜想成立。

⑸请写出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交流】

(6)为避免有毒的C0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o

3.铜器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生成一层绿色固体,查阅资料得知绿色固体是铜绿【化

学式为Cu2(OH)2co3]。

(1)化学兴趣小组收集了一些铜绿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铜绿在下图装置中加热试管内壁有水雾铜绿加热后产生___o

铜绿

瘪气球试管中的固体变黑色铜绿加热后生成氧化铜

气球胀大需要继续探究

-----------------o___

同学们对气球胀大产生兴趣,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发现问题】气球为什么会胀大?

【提出猜想】猜想I:试管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使气球胀大;

猜想n:铜绿加热产生二氧化碳使气球胀大;

猜想m:铜绿加热产生一氧化碳使气球胀大;

猜想IV:铜绿加热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使气球胀大。

【实验与分析】

(2)熄灭酒精灯后,气球依然胀大没有变瘪,证明猜想—(填序号)不成立。

(3)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同学们发现装置A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铜绿加热后有C02产生,装置A中发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装置B中试管内的氧化铜没有变化。

【实验结论】

(4)猜想___成立。

【反思】

(5)根据铜绿的组成可知,铜绿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填化学式)共同作用形

成的,推断的依据是

(6)有同学认为省略装置A也可得到相同的结论,具体的操作是。

4.某学习小组学习了铁的锈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深入探究:

实验一:定量探究铁锈蚀

小组设计了如图1装置,检查气密性,将5.0g铁屑加入三颈瓶,打开相关设备开始采

集数据,tis时加入2.0mL饱和食盐水后,再将一只装有5.0mL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三

颈瓶上、电脑上得到三颈瓶内温度、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图3所示。

⑴图2中,0~t2s三颈瓶内温度升高说明,t2S~t3s三颈瓶内温度降低的原因是o

(2)图3中,BC段与AB段对比和说明,13s后压强突然变大的原因是o

实验二:测定铁锈含量

另取已严重锈蚀的铁屑充分粉碎成粉末状,称取2.0g粉末。连接题图4装置,检查气

密性,加入称取的粉末与足量稀盐酸进行实验。

稀拉酸

图4

(3)将铁屑粉碎成粉末状的目的是。铁锈的化学式为

【反思与评价】

(4)小明认为用此方案测得的铁锈质量分数偏小,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是否正确(填:

“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O

5.某混合气体由CO,CO2、SO2三种气体组成,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相关探究实验:

【查阅资料】

①SC)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SO2易与高锌酸钾溶液反应而被吸收,并能使其褪色;

③CO2能使氢氧化钢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和CO2均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与高镒酸钾溶液反应。

【实验研究】为验证这三种气体,同学们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事实与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了以上三种气体都存在。

(1)装置A的作用是(答出一点即可),若A中高铳酸钾溶液褪色,而B中品红

溶液不褪色,则表明o

能证明气体中含有的现象是。

(2)C02

(3)实验中,发现D中溶液也变浑浊了,写出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实验装置E中的现象为。

【反思与评价】

(5)有同学指出装置E后还应该增加装置,原因是o

6.某化学兴趣小组以“探究硫酸的性质”为主题,展开项目式学习。请回答下列问题。

不断搅拌

123

鼻T浓硫酸

r二三蛤一水

铜片-/熄熄日

7―乒乓球铁粉氧化铜氢氧化

\钠溶液

【任务一】浓硫酸稀释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图甲中观察到石蜡固定在铜片下的乒乓球脱落,此现象说明浓硫酸溶于水—(填“放

热”或“吸热”)。

【任务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小组同学按图乙进行实验

(2)给试管1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0

【提出问题】试管3中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1:可能是Na2SO4;猜想2:可能是Na2s。4、NaOH;猜想3:可能是Na2s。4、H2SO4

(3)若猜想3正确,可单独用下列哪种物质来证明0

A.Ba(NO3)2溶液B.Na2CO3C.CuD.紫色石蕊试液

7.聚乙烯纤维可用于生产各种工业用纺织品。实验室有一袋聚乙烯纤维,其主要成分

是聚乙烯,还含有少量水和无机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该聚乙烯纤维中

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电炉

查阅资料:聚乙烯的化学式为(C2H功,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x2n):(lx4n)=6:

lo聚乙烯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取mg该聚乙烯纤维样品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后

关闭活塞。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丙放CuO处有红色固体生成,样品燃烧完后只剩下

灰烬(不参加反应的无机盐)。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丁、戊的质量在反应前后分别增加了

mig、m2go(浓硫酸可以吸水,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装置气密性良好,夹持

装置略去,装置丙处的CuO、装置乙、丁、戊、己中试剂均足量)回答下列问题:

(1)该聚乙烯纤维样品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装置甲中产生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⑶该聚乙烯纤维样品中聚乙烯的质量分数为(用代数式表示)O

⑷与聚乙烯样品反应的氧气质量为ag,则a的取值范围是o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

①样品燃烧完后关闭电炉,还要继续通一段时间氧气

②若将装置丁和戊的位置互换,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③若无装置乙,会导致测得的该聚乙烯纤维样品中水的质量分数偏大

④若无装置己,会导致测得的该聚乙烯纤维样品中水的质量分数偏大

8.为验证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做了如图几个实验:

稀H2s。4

(1)请你写出试管C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O

⑵若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试管B的现象:。

(3)试管E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向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0

(4)将D、E反应后试管中物质全部倒入一个烧杯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倒入前试管

D溶液中的溶质为o(填化学式)

(5)将A、B反应后的试管中物质全部倒入一个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有气泡产生且有红

色固体析出,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o

①倒入前试管A中的溶液为黄色

②倒入前试管B中稀硫酸有剩余

③滤渣中一定有铁和铜

④滤液中一定有FeSCU,可能有CuSCU、H2SO4

9.某化学兴趣小组发现,茶垢清洁剂能迅速清洁茶具上附着的污渍。其溶于热水,有

气泡产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茶垢清洁剂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茶垢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Na2cO3SH2O)白色固体,具有

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

【猜想与假设】该气体可能有:C0?、$、。2、co、国中的一种或几种。

⑴小明猜想该气体是Nz;小华猜想该气体是C。?:小丽猜想该气体是。2;你的猜想是:

该气体是o

大家都认为不可能有Nz,原因是,从安全角度考虑该气体中不可能含有CO和H2

原因是O

【设计与实验】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

实验澄清石灰水______,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一澄清石灰

二三「水溶液

【实验结论】

(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分析判断小华的猜想正确,表中的实验现象是,反应方程式

是,大家认为小丽的猜想也有可能,原因是o

【拓展延伸】

(3)向茶垢清洁剂清洗后剩余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气泡可能

是;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填化学式)。

10.露天焚烧垃圾,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采用相对封闭的装置内燃

烧某种含碳、氢、氧元素的垃圾,对产生的废气成分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检验。

【查阅资料】①浓硫酸是一种常见的干燥剂。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会变蓝色。

【提出猜想】

⑴该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O中的一种或几种。猜想的理论依据是o

【实验装置】

ABCDEF

【进行实验】拉动注射器,让废气依次通过装置。

【实验现象】

(2)A中的实验现象为;D中的实验现象为;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果】废气中存在C02、CO、H2Oo

【反思评价】

(3)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4)装置F处的大号注射器,除了可以引导气体流向,其另一个主要作用是o

(5)下列可以区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是一。

A.澄清的石灰水B.氧化铁C.燃着的木条D.紫色石蕊溶液

(6)装置A、B是否能够交换(填“能”或“不能”),请说出你的理由_____o

1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如可以作厨房油污的清洁剂、食品添加

剂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了以下探究。

【活动一】认识油污清洁剂

⑴洗洁精除油污的原理是,汽油除油污的原理与之(填“相同”或“不同”)。

(2)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时,你选择洗洁精还是碳酸钠,并说明理由:。

【活动二】蒸馒头时常用的膨松剂

小宇同学为探究哪种物质更适合作为膨松剂(原理:与酸反应或受热分解生成气体),在

自制的串联双管两侧分别加入等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集中火力同时加热串联双管,观

察到右侧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左侧试管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

玻璃隔断

碳酸型I碳酸氢钠

产法W

*澄清才澄清

D石灰水口石灰水

(3)写出右侧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o

(4)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填“Na2co3”或“NaHCCh")更适合用作蒸馒头时的膨松剂。

【活动三】深度探究【活动二】中碳酸钠分解情况

(5)活动二实验结束后,小宇将左侧玻璃管中的固体倒入左侧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也观察到了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该反应结束后,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于是小宇认为滤液中无

Na2co3,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填“是”或“否”),说明理由:o

12.2023新变化: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金属和酸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实验1】利用以下试剂,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开展探究活动。

提供的试剂:6%稀盐酸、10%稀盐酸、铝粉、铁粉、铁片。

【提出问题】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猜想与假设】

(1)猜想1:物质的性质:猜想2:反应的温度:猜想3: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猜想

4:o

【实验探究】

(2)为验证猜想3,同学们利用压强传感器采用如图甲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测得的数据整

理成图像后如图乙所示。完成该实验需要选用的药品是;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3)请你设计实验验证猜想4:。

【实验2】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工业上常用铁罐车运输浓硫酸,为探究铁能否与浓硫酸

反应,取一打磨过的铁片先放入浓硫酸中,一段时间后将铁片取出,用水冲洗干净后,

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铁片表面没有明显现象。

(4)常温下铁(选填“能”或“不能”)与浓硫酸反应。

(5)运输浓硫酸的铁罐车能否用水冲洗?请回答并分析原因:o

【拓展应用】

(6)在做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前,要打磨金属,其目的是0

13.甲酸(HCOOH)加热时会分解生成两种物质。实验小组对甲酸的性质进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同学们对甲酸的分解产物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H2和CO2;

猜想二:CO和H2。;

猜想三:H2O和SO2。

(1)你认为猜想三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o

【设计实验】实验小组同学选择合适装置对甲酸进行加热,为了加快分解速率,加入了

催化剂,将分解产物通入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甲酸加热时金属氧化物

的分解产物,n,

【实验预测】

(2)若猜想一成立,则C中的实验现象为o

【进行实验】

(3)若金属氧化物是氧化铜,同学们在实验中观察到,推断猜想二正确,B中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A中浓硫酸的作用是o

【实验反思】

(4)经实验发现猜想二正确,请从环保角度指出该实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拓展提升】

(5)有同学认为、实验中不需要连接D装置,其理由是。

(6)若实验中金属氧化物是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共8.0g,完全反应至B中质量不

再发生改变,称得B中反应后物质的质量为m,则m的取值范围为。

14.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实验验证】

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到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

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

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

(1)小刚理由是。

方案二:小刚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

(3)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

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表: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

向玻璃管中通入_____,向小烧杯中加入澄清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同

石灰水,点燃酒精灯。时小烧杯中_____O

写出该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拓展提升】科学实验测定有机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含量,最常用的方法是燃烧分析

法,即把已知量的样品置于氧气流中,样品全部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实验装置如图

(注:浓硫酸增重的质量即为生成水的质量;碱石灰增重的质量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

量)

(4)现把34.2g蔗糖通过该装置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完,当分别称量盛有浓硫酸和碱石灰的

两个装置时,发现它们的质量依次增加了19.8g和52.8g,通过计算确定蔗糖中碳、氢、

氧原子的个数比为o

(5)该装置中氧化铜的作用是o

(6)当装置中的样品已经燃烧完,需要继续通一段时间氧气,其目的是。

1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

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

水变蓝。

【提出猜想】甲:CO2、H2O;乙:CO、H2O;丙:NH3、C02、H2O:T:CO2、CO、

H2O„

(1)你认为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和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

如图所示装置。

甲烷燃烧产物CuO

大气球

无水CuSO,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

ABCD

⑵【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将甲烷在一定量的。2中燃烧的产物A中无水CuS04变蓝,B中澄清石丁同学的猜

依次通过上图装置。灰水变浑浊,C中_____想成立

(3)实验中用纯净的0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o

(4)实验过程中B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实验过程中A、B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

【反思与交流】

(6)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16.实验探究和证据推理是提升认知的重要手段。

查阅资料已知草酸钙(CaC2CU)加热易分解为氧化钙、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1)写出草酸钙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B中实验现象是,可证明有CCh存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该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o

(4)小华认为在D装置后再增加装置B才能验证CO的存在,小明认为不加装置B就可

验证,小明的理由是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装置D玻璃管内粉末由_____色变为变成

黑色,即可证明有CO存在,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实验结束后发现:生成的黑色固体都能被磁铁吸引,小明和小华对黑色粉末继续进

行探究:

【查阅资料】铁粉、FeO、Fe3O4均为黑色固体:铁粉、Fe3C)4均能被磁铁吸引。

【提出猜想】对磁铁吸引的黑色固体成分有以下三种猜想:

(5)猜想I:铁粉猜想II:FesCU猜想m:0

【实验验证】

(6)取少量反应后的黑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写出该反

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然后过滤,所得固体中既有红色固体也有黑色颗粒。

【实验结论】

⑺(填“猜想I”、“猜想n”或“猜想ill")是正确的。

17.有一种矿石称为“孔雀石”,它有孔雀羽毛般绿色斑纹,它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因碱式碳酸铜中含有铜元素,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如何从孔雀石中提

炼金属铜产生了浓厚兴趣,为此采集了适量的孔雀石样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下列

探究活动。

(1)经查阅资料,已知碱式碳酸铜具有下列性质,你认为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O

A.绿色固体

B.不溶于水

C.加热碱式碳酸铜会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氧化铜

(2)加热孔雀石样品使之分解,应选用下列(填装置的序号)装置,其理由是o

(3)检验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有C02需要用到的化学试剂名称是;观察到时,

证明实验中有CO2产生。

(4)选用课本“木炭还原氧化铜”装置进行实验时,得到红色固体,一般认为是金属铜。但

资料也表明,C也能将CuO还原为红色固体CU2O(氧化亚铜);

CU2O+H2SO4=CU+CUSO4+H2OO试与兴趣小组同学合作完成进一步确认红色固体成分的

实验报告。

步骤和方法现象分析

证明红色固体是

取7.2g红色固体,置于烧

若无变化现象。

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稀硫酸,充分搅拌,静置。

若_____O证明红色固体肯定

含有_____O

取上述反应后的溶液过

确认红色固体是

滤,洗涤、干燥和称量,

___________O

得固体质量为6.8g„

18.铭(Cr)是地壳中分布较广的元素之一,为了解铝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

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兴趣小组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铭(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铭能

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CrSCU溶液…

【作出猜想】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Cr>Al>Cu②Al>Cr>Cu③Al>Cu>Cr

【进行实验】

(1)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

实验

方案至-20%稀硫酸-20%稀硫酸-20%稀硫酸

目-铭片

诊-铜片一铝片

实验铭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

无明显现象

现象液变为蓝色快

结论猜想—(填序号)成立

【分析讨论】

⑵实验前对金属进行打磨的目的是生活中Cr—(填“容易’或"不容易”)锈蚀。

(3)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4)小丽同学提出用硫酸铜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稀硫酸,也能得出三种金属在活动性顺

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小华同学认为不可行,理由是—=

(5)除了用稀硫酸验证活动性外,小铭认为只要选用三种药品进行实验就可以得出这三种

金属在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这三种药品可以是(写一种)。

参考答案:

1.(1)铝

(2)不变红

⑶C+2CUO^=2CU+CC)2t

高温

(4)铝〉铜2Al+3CuO3Cu+A12O3

占燃

(5)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剧烈3Fe+2O2=Fe3O4

2.(1)丙反应物中没有氮元素,则生成物中不可能有NH3生成

(2)否无法检验生成物中是否有水生成

(3)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4)T

高温

(5)3CO+Fe2O3==2Fe+3CO2

(6)02要充足

3.⑴水/th。

(2)1

(3)CO2+Ca(OH)2=CaCO3>k+H2O

(4)11

(5)CO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6)先通气一段时间,观察装置C中的现象,然后再点燃装置B中的酒精灯

4.(1)铁生锈放热反应并未停止,只是铁生锈放出的热量小于散失的热量

(2)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铁锈蚀消耗氧气使三颈瓶内气压减小,注射器内盐酸

被吸入瓶内,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3)确保样品与稀盐酸反应充分Fe2O3

(4)正确进入锥形瓶内的盐酸也占一定体积,注射器内收集到气体的体积大于生

成氢气的体积,从而使测得的铁的质量分数偏大(合理即可)

5.(1)检验二氧化硫气体(或除去二氧化硫气体)SO2已被完全除去

(2)B中品红不褪色,C中溶液变浑浊

⑶CC>2+Ca(OH)2=CaCC)3(+H2O

(4)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

(5)尾气处理CO有毒,直接排入空气会污染环境

6.⑴放热

(2)Fe+H2S<94=FeSO4+H2T

(3)BD

7.⑴混合物

MnO2

(2)2H2O22H2O+O2T

(3)-^-xl00%

22m

,八8nl.12m

(4)―^-<a<——9

1111

⑸①③

8.(1)2NaOH+H2SO4=Na2SO4+2H2O

⑵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3)溶液变红

(4)Na2so4、Na2cCh

⑸②

9.(1)C02、02的混合物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