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2732-2017 森林防火技术规程_第1页
DB21T 2732-2017 森林防火技术规程_第2页
DB21T 2732-2017 森林防火技术规程_第3页
DB21T 2732-2017 森林防火技术规程_第4页
DB21T 2732-2017 森林防火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5.020B

65DB21

2017Technical

prevention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21/T

2732—2017目 次目 次

.............................................................................

I前 言

............................................................................

II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

术语和定义

.........................................................................

14

森林火灾的预防

.....................................................................

34.1

火源管控

.......................................................................

34.2

预警及响应

.....................................................................

34.3

森林火险区划

...................................................................

34.4

森林防火设施建设

...............................................................

44.5

宣传教育

.......................................................................

75

森林火灾扑救

.......................................................................

85.1

分级响应

.......................................................................

85.2

扑火队伍

.......................................................................

85.3

扑火方法

.......................................................................

85.4

扑火安全

.......................................................................

85.5

火灾信息处置

...................................................................

96

森林火灾后期处置

..................................................................

106.1

森林火灾调查和评估

............................................................

106.2

森林火灾信息备案

..............................................................

106.3

森林火灾等级

..................................................................

10附

.......................................

11附

B(规范性附录)森林火险区划等级表

.............................................

12附

C(规范性附录)林火阻隔系统宽度表

.............................................

13附

D(规范性附录)林火阻隔网控制面积表

...........................................

14附

...................................

15附

F(规范性附录)森林消防队建设标准表

...........................................

16IDB21/T

2732—2017前 言本标准的编制规则依据

GB/T

本标准是对

本标准与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相关术语和定义;——对“火源管理”的相关指标进行了修订;——增加了“预警及响应”;——增加了“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对“森林火险等级地段划分”的相关指标进行了修订;空消防设施”、“物资储备库”;——增加了“宣传教育”;——对“林火扑救”相关指标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扑火队伍”;——增加了“火灾信息处置”;——对“森林火灾现场调查”相关指标进行了修订;——删除了“火烧木受害程度表”;——删除了“损失量统计”;

“附表

7”;——增加了“附录

B”、“附录

“附录

D”、“附录

F”。本标准由辽宁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森、姬璐璐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21-353-90。IIDB21/T

2732—2017森林防火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森林火灾预防、森林火灾扑救和森林火灾后期处置的技术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所辖地区的森林防火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森林火险气象预警2665-2016

2578-2016

森林火险预警信号分级及标识2581-2016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2585-2016

森林火灾信息处置规范2245-2014

森林火灾隐患评价标准5006-2014

森林航空消防工程建设标准5007-2014

林火阻隔系统建设标准5009-2014

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标准2085-2013

森林火灾损失评估技术规范1846

森林火灾成因和森林资源损失调查方法1063

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

1765

森林防火瞭望台瞭望观测技术规程1679

森林火灾扑救技术规程5104

林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全国森林火险天气等级

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MH/T

森林航空消防技术规范DB21/T2248-2014

DB21/T1455.4

极轨卫星遥感监测森林火灾森林防火条例辽宁省森林防火实施办法辽宁省森林火灾应急预案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DB21/T

2732—2017森林防火期

prevention

月1日至翌年的5月31日。3.2森林高火险期

high

火灾的特定时期。3.3森林防火区

forest

zone依据森林资源状况和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出的森林防火区域。3.4森林高火险区

high

zone火灾的特定区域。3.5森林火源

of

forest

引起森林可燃物燃烧的火种或物体。通常将森林火源分为自然火源和人为性火源。3.6火源管控

在森林防火期内,采取各种手段,对人为性森林火源实施的管控。3.7森林火险等级

forest

fire

将森林火险按照森林可燃物的易燃程度和蔓延程度进行分级,表示发生森林火灾危险程度的指标。3.8森林火险区

on

fire

的不同等级火险区。3.9林火阻隔系统

forest

fire

2DB21/T

2732—2017林区内由人工开设或自然形成的,符合防火标准要求的,具有一定宽度,能有效阻隔林火蔓延的,封闭式的带状障碍物集成体系。4

森林火灾的预防4.1 火源管控4.1.1 森林防火期内火源管控禁止在森林防火区野外用火,做到:——禁止吸烟、生火取暖、野炊、送灯、燃放烟火爆竹等;——进入森林防火区的各种机动车辆,应安装防火装置,配备灭火器材;制度;危险地段开设防火隔离带,并组织人员巡护。4.1.2 特殊情况下火源管控确需野外用火的,应采取下列防火措施,严防失火:——用火前,开设防火隔离带,备好扑火器材和扑火人员;——在风力3级以下用火,风力超过3级的,应当停止用火;——用火后,指定专人熄灭余火,留有足够人员至少24小时看守火场。4.1.3森林高火险期内火源管控禁止一切野外用火。4.2 预警及响应4.2.1 森林火险等级对森林火灾发生风险进行分级管理,综合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及气候的连续无降水日数、等级,一级危险度最低,五级危险度最高。具体划分方法依据《全国森林火险天气等级》(LY/T1172)执行。4.2.2 预警分级和响应依据森林火险等级及未来发展趋势,发布森林火险预警信号。森林火险预警信号划分为四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具体划分方法依据《森林火险预警信号分级及标识》森林火灾应急预案》3.1.3执行。4.2.3 预警预报信息发布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和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渠道向涉险区域相关部门和公众发布。4.3 森林火险区划3DB21/T

2732—2017面积、活立木蓄积量等与森林火灾相关的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报相应林业主管部门备案。森林火险区划等级共分为三个等级,Ⅰ级危险性最高、Ⅲ级危险性最低,详见附录B。具体区划方法依据《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LY/T

4.4 森林防火设施建设4.4.1 预警监测系统实施森林火险预警和林火监测工作。4.4.1.1 森林火险监测站采集站的设置及监测方法依据《森林火险因子采集站建设及采集技术规范》(LY/T2665—2016)执行。4.4.1.2卫星林火监测系统行。4.4.1.3航空巡护系统林航空消防巡护区设施的建设依据《森林航空消防工程建设标准》(LY/T5006-2014)执行;巡护设备及巡护方法依据《森林航空消防技术规范》(MH/T1033-2011)执行。4.4.1.4 视频监控系统控系统技术规范》(LY/T25581-2016)执行。4.4.1.5 瞭望塔位置应在整体布局的基础上选择地势较高、视野宽阔、不受其他干扰或自然灾害的危害。交错衔接。结构应采用永久性钢结构或砖石结构。技术依据《森林防火瞭望台瞭望观测技术规程》(LY/T1765)执行。4.4.2 林火阻隔系统4DB21/T

2732—2017林火阻隔系统的宽度应根据阻隔系统周边的地物、所处位置分别确定,具体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林火阻隔网密度应根据防火区的地形、火险区等级、多年森林火灾平均受害面积、森林经营水平、人口密度、林木经济价值等因素综合确定。具体应符合附录D规定。围,与防火期主风方向相垂直,坡地上的林火阻隔系统宜沿等高线方向布设。疏伐保护植物、或清理保护林木贴近地面2米高度内的枝条和地表可燃物,或迁移保护植物;森林生态隔系统。4.4.2.1生物隔离带地制宜的选择难燃类树种,按照《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LY/T1063)3.3节指定的树种执行。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包括新建、改造和更新生物防火林带。1、新建生物防火林带:林分结构宜营造单层同龄纯林;在林带长度方向上,于林带的中心线或林带一侧,预留一条2.5米宽的连续的人行通道,供林带抚育、防火人员快速疏散使用,通道上应全部清理后的地标可燃物干重应控制在2.0吨/公顷以下。燃)树种、人工整枝(枝下高不低于3.5米)、分散运出或归堆烧除地表可燃物;当保留的防火林木的2.0吨/公顷以下。3、更新生物防火林带:对进入过熟龄,林木防火功能逐渐丧失的和林带遭受外力破坏或林分结构发生变化,阻火功能下降或濒死木、盗伐防火林木超过30%时进行更新。采取择伐的方式伐除部分老龄采取渐伐方式更新一侧林带,待新林带郁闭后,再更新另一侧老林带。4.4.2.2 工程隔离带高压线走廊等。建设方法按照《林火阻隔系统建设标准》(LY/T5007-2014)第五章执行。防火线内的林木杂草及其它可燃物;可采用化学除草剂开设防火线。须10月份完成。防火林带等其他林火阻隔系统。4.4.2.3 自然隔离带51.7m/hm

。DB21/T

27321.7m/hm

。录C规定的或遭到破坏失去林火阻隔功能的,应加宽建设生物阻隔带或工程阻隔带。纳入林火阻隔系统的自然隔离带,应定期检查、维护。4.4.3 防火道路系统划设计森林防火道路。森林防火道路的布设应尽量考虑与其他道路结合并联接成网。确定道路走向时,在不降低道路技术标准的情况下,应尽量兼顾道路阻火作用。在森林防火区,防火道路密度不低于24.4.3.1 林区等级公路-1、林-2级航护机场可选用二级林区公路,林-3、林-直级航护机场可采用三级或四级林区公路。4.4.3.2 森林防火简易路森林防火简易路分为车行道和人行道等。行道路基宽度:不小于3米(原则上不设路面,清除草皮、回填透水性强的土壤,整平压实)。人行道建设时应尽量减少迂回展线,长坡可修建休息平台;保证排水顺畅,避免冲刷;结构形式,因地制宜。人行道宽度:0.8米~1.0米。4.4.4 防火通信系统后勤供应等提供信息传递服务。4.4.4.1通信网级别信网络。根据管理系统、隶属关系和职责范畴,按四级组网:一级网:以国家森林防火总指挥部为主导,省森林防火指挥部为分系统;二级网:以省森林防火指挥部为主导,各地市森林防火指挥部为分系统;三级网:以地市森林防火指挥部为主导,各县区森林防火指挥部为分系统;四级网:以县区森林防火指挥部为主导,各县区所辖基层单位(区、乡、林场、经营所、防火专业队、瞭望塔、防火站、气象预测预报站等)及流动台为节点;临时通信网:根据实际需要,选定联结方案。4.4.4.2种类及建设要求信网络体系。短波信号覆盖率应达95%以上;不需要组建超短波通信网的地区,县级以上森林防火指挥部应配备一部6DB21/T

2732—2017以上超短波移动通信基站及部分超短波车载台和手持机,确保火场超短波通信号覆盖率达90%以上;各级组建超短波通信系统应使用省统一的森林防火专用频率作为指挥和协同频率。在超短波网和公众网不能覆盖的地区,应建立短波通信网。火重点地市级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应配备1套卫星数据传输系统;辖区内重点林区存在公众网或者其他通信手段无法保障语音通信地区的县级防火指挥机构,应配备1部以上卫星电话。信号覆盖情况,配备一定数量的便携式通信设备,配备中继台,满足火场前线指挥的需要。需求,综合运用,灵活组织实施。4.4.5航空消防设施点森林火险区加强野外停机坪和直升机取水池的建设。技术要求依照《森林航空消防技术规范》(MH/T1033-2011)执行。航空护林站、森林航空消防机场、森林航空消防移动保障系统、森林航空消防巡护区设施等的建设依照《森林航空消防工程项目建设标准》(LY/T5006-2014)执行。4.4.5.1 野外直升机停机坪障碍物。4.4.5.2 直升机取水池场飞机或计划使用机型需要,一般建设直径宜为25米~30米、深度大于3米。进行人工改造,是只能满足常用机型取水需要。4.4.6 物资储备库物资。分为国家级、省(区、市)级、地市级和县(国有林业局)级,具体标准见附录E。储备库的管备、保养、报废和更换应依据《森林消防装备、机具储备年限规范》(国森防办〔2007〕11号)执行。4.5 宣传教育利用宣传设施、设备、工具或载体,宣传森林防火相关内容。

林防火语音电子宣传杆,宣传品、警示旗,电视、广播、互联网、报刊杂志、各类LED显示屏或手机短信、微博、微信、APP客户端等。森林防火宣传设施设置密度由设置所在区域的森林火险区划等级确定,等级高的,设置密度大。7DB21/T

2732—20175

森林火灾扑救5.1 分级响应第十六条规定,立即组织实施现场扑救。5.2扑火队伍的,应主要从事辅助性工作。具体人员和装备配备不低于附录F要求。5.3 扑火方法5.3.1地面直接灭火车等。5.3.2地面间接灭火下火蔓延;在林火蔓延前方,点放迎面火等。5.3.3 航空灭火消防技术规程》(MH/T1033-2011)执行。5.3.4人工增雨灭火利用人工增雨手段直接灭火。5.3.5 火场清理法;非常干旱时段,用耙子、铁锹往火场内方向刨出2米宽生土隔离带达到火线至火烧迹地内10~50米处无明火、无暗火、无烟。5.4 扑火安全5.4.1 扑火行动安全要适时组织扑火队伍休整,时刻保持通信联络畅通,及时掌握扑火队伍行动。8DB21/T

2732—2017地形和火场天气的变化,选择安全避火区域或路线;遵守火场纪律,服从指挥。火线避险等。——扑救森林火灾时,不得动员残疾人、孕妇和未成年人参加扑救工作。燃烧的火线侧翼突破火险。——地势复杂地区,严禁夜间扑火。——扑火或看守火场时,需离开火场,应有两人以上,并携带通信和定位设备。迹地内行走。等伤人。——紧急撤离火场时,指挥员若无法使用无线通信设备时,应采用预先确定的信号通知扑火人员,以便有组织有秩序地快速撤离。——不在上山火的上方山坡和山脊线上开设隔离带;严禁在可燃物载量大的区域近距离开设隔离带;开设隔离带时,要确定或开设安全避险区域。——扑火人员休息,要选择沙石裸露地带、水域、非地下火的火烧迹地及无可燃物的空旷地。5.4.2扑火装备安全5.4.2.1 森林消防车辆扑火安全焰高度不得超过1米,两条履带应交替使用。5.4.2.2扑火机具作业安全实施作业。5.5 火灾信息处置5.5.1 扑救进程报告范用语依照《森林火灾信息处置规范》(LY/T2585-2016)5.2执行。遇下列八种森林火灾,要在1小时内及时上报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发生较大森林火灾;——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重伤的森林火灾;——威胁居民区或者重要设施的森林火灾;——火场距国界或实际控制线5公里以内,并对我国或邻国森林资源构成威胁的森林火灾;——发生在省(区、市)交界地区的森林火灾;——8小时尚未扑灭明火的森林火灾;——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区和军事禁区等地发生的森林火灾;9DB21/T

2732—20175.5.2 定期报告报表、年报表的规定,汇总当日、当月、当年情况报上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6

森林火灾后期处置等进行调查和评估,记入档案,并按照上级要求上报书面报告。6.1 森林火灾调查和评估(LY/T2085-2013)执行。6.2 森林火灾信息备案改原始记录或销毁。6.3森林火灾等级或者重伤1人以上10人以下的。——较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上1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的,或者死亡30人以上的,或者重伤100人以上的。本节所称“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10森林火险等级危险程度易燃程度蔓延程度预警信号标识一低度危险不易燃烧不易蔓延二中度危险可以燃烧可以蔓延三较高危险较易燃烧较易蔓延四高度危险容易燃烧容易蔓延五极度危险极易燃烧极易蔓延DB21/T

2732—2017附

A(规范性附录)森林火险等级、预警信号表11森林火险区等级危险程度Ⅰ森林火灾危险性大Ⅱ森林火灾危险性中Ⅲ森林火灾危险性小DB21/T

2732—2017附录

B(规范性附录)森林火险区划等级表12序号林火阻隔系统布设位置林火阻隔系统宽度(m)1国界50~2002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边界,以及森林雨草原、寺庙、居民点、易燃物资储备库、墓地交界处≥503其他林缘、林内≥304水渠、河流及其它自然隔离带≥305道路铁路符合《TB10063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高速公路≥30道路用地外缘起向外的单侧距离国道≥20省道≥15其他道路≥106电力高压线走廊10~220千伏≥30>330千伏≥40DB21/T

2732—2017附录

C(规范性附录)林火阻隔系统宽度表13防火区域2林火阻隔网控制面积(hm

)2与控制面积相对应的长度密度(m/hm

)Ⅰ级火险等级区<500大于17.88Ⅱ级火险等级区501~100017.88~12.65Ⅲ级火险等级区1001~500012.65~5.66高价值人工商品林、重点公益林、<100>40.00一般公益林区101~50040.00~17.88其他林区(林地)501~500017.88~5.66DB21/T

2732—2017附录

D(规范性附录)林火阻隔网控制面积表14级别建库规模物资储备储备物资种类国家级建筑面积≥600m

,符合《国家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