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教育教程 课程标准_第1页
大学生劳动教育教程 课程标准_第2页
大学生劳动教育教程 课程标准_第3页
大学生劳动教育教程 课程标准_第4页
大学生劳动教育教程 课程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劳动教育教程》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书以《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为指导,理论结合实际,具有时代性与实用性等特点,可作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参考课程。二、课程任务课程共分为九章,立足时代,从当代大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出发,运用大量的优秀案例来弘扬新时代主流劳动价值观,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强化情感认同,提升育人效果。希望学生可以切实提高劳动能力以适应社会,创造美好生活。三、课程目标劳动创造了人类,同时也创造了世界,它是我们美好生活的来源。人类从刀耕火种的农业时代,经历了数次工业革命,到现在的信息时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质从来没有改变过,改变的只是劳动形式。然而,近年来大学生对于劳动的认知趋于薄弱,甚至出现了一些想不劳而获的学生,他们意识不到劳动的意义,这对他们的成长与生活非常不利,因此劳动教育迫在眉睫。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教授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四、学时分配《大学生劳动教育教程》知识模块与课时设置如下:理论学时为32学时。课程框架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序号项目名学时第一章劳动教育总论4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2第三章新时代的劳动教育2第四章工匠精神4第五章劳动实践4第六章创新精神4第七章志愿服务4第八章职业道德4第九章劳动安全4合计32五、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第一章劳动教育总论学习目标1.理解劳动的概念、分类、内涵和外延,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劳动者和劳动力的概念和特点。2.了解劳动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认识劳动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性。3.掌握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了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特点和要求,认识劳动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的重要作用。4.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提高劳动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实践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5.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高环境保护和社会服务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课时安排本章安排理论4学时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劳动概述一、劳动的概念与分类二、劳动的内涵和外延三、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四、劳动者和劳动力第二节劳动教育的意义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客观需要二、构建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三、建设高素质劳动者大军的重要举措四、新时代应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三节劳动教育的目标一、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标劳动实践活动一、活动目的二、活动主题三、活动时间四、活动地点五、活动优势六、活动亮点七、活动准备八、活动流程九、活动要求十、有关制度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学习目标1.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涵,了解劳动在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认识劳动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性。2.掌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础和核心,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体系和思想方法,认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于劳动教育的指导作用。3.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实践价值,认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和榜样作用,理解合理分配社会财富和实现社会公平的意义。4.培养劳动观念和工匠精神,提高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增强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5.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高环境保护和社会服务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课时安排本章安排理论2学时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涵一、劳动与人类历史二、劳动与社会发展三、劳动与人的发展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础与核心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础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核心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实践价值一、传承“工匠精神”,发挥榜样作用二、合理分配社会财富,实现社会公平三、明确培养目标,指明教育方向第三章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学习目标1.了解劳动教育的内涵以及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能够分析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现状,并对新时代下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2.掌握加强劳动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意义,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积极参与劳动实践活动。3.熟悉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原则,包括思想性原则、时代性原则、体系化原则、创新性原则和协同化原则,能够理解和应用这些原则。4.掌握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体系,包括概述、课程必要性和基本要求,了解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实施形式,能够参与和组织相关的劳动教育活动。5.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积极向他人传递关于劳动教育的知识和价值观念,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推动高校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课时安排本章安排理论2学时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一、劳动教育概念的内涵二、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三、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外延第二节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现状与加强劳动教育的价值一、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二、加强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第三节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原则一、思想性原则二、时代性原则三、体系化原则四、创新性原则五、协同化原则第四节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体系一、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体系概述二、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必要性三、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第四章工匠精神学习目标1.理解工匠精神的形成背景,并能够对工匠精神进行分类整理和理解,掌握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和当代价值。2.培养职业精神、团队精神、品质精神、坚持精神、革新精神等核心素养和能力。3.掌握如何将工匠精神实践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了解敬业、协作、精益等实际操作方法,并可分析评价自身的工作表现。4.了解工匠精神在社会文明、国家制造业、员工成长和劳动价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掌握如何践行工匠精神以实现这些目标。5.主动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加强对劳动的认识和感悟,提高劳动能力和技能水平,培养勤俭持家、珍惜劳动成果的生活态度。课时安排本章安排理论4学时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工匠精神概述一、工匠精神的形成背景二、工匠精神的意义第二节工匠精神的内涵一、敬业——职业精神二、协作——团队精神三、精益——品质精神四、专注——坚持精神五、创新——革新精神第三节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一、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二、激励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三、引领员工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南四、实现劳动者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第四节践行工匠精神一、工匠精神之敬业二、工匠精神之协作三、工匠精神之精益四、工匠精神之专注五、工匠精神之创新六、培育工匠精神的路径劳动实践活动一、教学目标二、基础知识三、基本技能四、参加人员五、活动设计六、安全保护七、考核评价第五章劳动实践学习目标1.了解校园劳动实践的内容和形式,能够主动参与校园公共卫生和营造无烟校园环境等相关活动,提升自身的环保意识和卫生意识。2.了解勤工助学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如何利用勤工助学机会锻炼自己的劳动能力,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竞争力。3.熟悉垃圾分类的定义、标准和实施方法,了解高校垃圾分类的情况,掌握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实践价值。4.参与践行垃圾分类,学会正确分类和处理生活垃圾,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的意识,培养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5.主动参与劳动实践活动,提高劳动技能和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加深对劳动的认识和理解,增强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和态度。课时安排本章安排理论4学时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校园劳动实践一、校园公共卫生二、营造无烟校园环境第二节勤工助学一、勤工助学概述二、勤工助学的意义第三节践行垃圾分类一、垃圾分类的定义二、垃圾分类的标准三、高校垃圾分类四、参与垃圾分类的途径劳动实践活动一、教学目标二、基础知识三、工具使用四、参加人员五、活动设计六、安全保护七、考核评价第六章创新精神学习目标1.掌握创新精神的内涵和新时代创新精神的特征,了解新时代下培养创新精神的途径,包括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等方面。2.理解创新意识的内涵、特征和作用,能够在具体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3.掌握创新能力的含义、特征、构成和形成,了解如何提高创新能力。4.理解创新思维的内涵、特征和基本形态,能够运用创新思维进行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了解如何排除创新思维障碍,创造更多的新思路和新观点。5.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掌握创新方法和技巧,发挥个人的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课时安排本章安排理论4学时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创新精神概述一、创新精神的内涵二、新时代创新精神的特征三、新时代创新精神的培养途径第二节创新意识一、创新意识的内涵二、创新意识的作用三、创新意识的特征四、创新意识的养成第三节创新能力一、创新能力的含义二、创新能力的特征三、创新能力的构成四、创新能力的形成第四节创新思维一、创新思维的内涵二、创新思维的特征三、创新思维的基本形态四、创新思维障碍的排除第七章志愿服务学习目标1.掌握志愿服务概念、历史和兴起的背景,了解志愿服务的类型和特征,具备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态度和意识。2.理解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和原则,了解志愿服务的规范和价值,能够树立积极、热心、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态度。3.了解志愿服务的时代特征,包括制度化、群众化、时代化等方面,掌握志愿服务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具体表现和重要性。4.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掌握志愿者注册流程和方法,了解志愿服务组织活动的规范和志愿者志愿活动的规范,提高自身的积极参与能力和管理能力。5.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加强自身素质和技能的提升,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能力,并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精神和能力。课时安排本章安排理论4学时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志愿服务概况一、志愿服务概述二、志愿服务的兴起第二节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与原则一、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二、志愿服务精神的原则第三节志愿服务的时代特征一、志愿服务制度化和规范化二、志愿服务群众化和广泛化三、志愿服务时代化和主题化四、志愿服务专业化和多样化五、志愿工作全球化和国际化第四节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一、志愿者注册流程与方法二、志愿服务组织活动的规范三、志愿者志愿活动的规范四、志愿者志愿服务的领域与类别第八章职业道德学习目标1.理解职业道德的概念,了解职业道德的原则和特征,认识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2.掌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标准,了解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职业道德规范要求。3.培养职业道德,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意识,增强职业道德行为和职业道德责任。4.掌握职业道德培养方法,了解自我修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省和慎独、积极投身实践、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等方法。5.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高环境保护和社会服务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课时安排本章安排理论4学时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职业道德概述一、职业道德的概念二、职业道德的原则三、职业道德的特征四、职业道德的作用五、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六、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标准第二节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一、爱岗敬业二、诚实守信三、办事公道四、服务群众五、奉献社会第三节职业道德培养方法一、自我修养二、职业道德理论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三、自觉地进行内省和慎独四、积极投身实践五、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第九章劳动安全学习目标1.理解顶岗实习安全的重要性,了解顶岗实习安全事故的原因和常见岗位操作安全事故,掌握岗位操作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2.了解勤工助学的岗位和安全保护措施,掌握勤工助学中侵权应对的方法。3.理解社会实践中的人身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财产安全和人际交往安全的重要性,掌握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对方法。4.掌握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了解实验操作的基本常识,掌握实验事故的应对方法。5.培养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提高对于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